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9月)A卷(长沙专用)(全解全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9月)A卷(长沙专用)(全解全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9月)A卷(长沙专用)(全解全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9月)A卷(长沙专用)(全解全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9月)A卷(长沙专用)(全解全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9月)A卷九年级化学·全解全析123456789101112131415CDBBADADBADDACACD1.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旧的物质的消亡和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燃烧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只有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生物的生命活动,蜡烛的燃烧都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解析】A、食物变质过程进行的相对缓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B、动植物呼吸过程进行的相对缓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C、钢铁生锈过程进行的相对缓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过程进行的非常剧烈,属于剧烈氧化,符合题意。故选D。3.B【解析】①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原子核不发生改变,正确。②向气球吹气的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几乎不变,分子数目发生了变化,错误。③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正确。④质子数=电子数,是原子,错误。正确的是①③,故选B。4.B【解析】A、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铜由铜原子构成,符合题意;C、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水由水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B。5.A【解析】A、加热液体使用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方之一。错误。B、取用固体粉末,试管横放,用纸槽或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竖起试管,正确。C、放置洗净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正确。D、量筒读数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持平,正确。故选A。6.D【解析】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锰不能做所有反应的催化剂,其它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7.A【解析】A、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故符合题意;B、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故不符合题意;C、PM2.5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故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故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8.D【解析】A、无色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极难溶于水,溶解性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密度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9.B【解析】A、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试剂,否则会污染试剂,此选项符合题意;B、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否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属于人身安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试剂瓶倒完试液后,应立即盖紧瓶塞,否则试剂会挥发或吸收空气中的成分而变质,此选项符合题意;D、用药匙取用一种药品后,取另一种药品前必须擦拭干净,否则会污染试剂,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10.A【解析】A、试管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符合题意;B、量筒不能加热,不符合题意;C、集气瓶不能加热,不符合题意;D、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上石棉网,不符合题意。故选A。11.D【解析】A、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故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不符合题意;B、将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一段时间后,两瓶中的气体颜色很快趋于一致,故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不符合题意;C、将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观察到甲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而乙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相同效果,说明此条件下氯气的密度比氢气大,不符合题意;D、该实验是物理变化,无法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符合题意。故选D。12.D【解析】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D、冰是固态的水,冰水中只含有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3.AC【解析】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食品保护气,符合题意;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符合题意;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保护气,符合题意;D、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AC。14.AC【解析】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是重复实验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正确。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对发现的问题不去探究,错误。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是查阅资料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正确。D、偶然发生意外现象,不必关注,对发现的问题不去探究,错误。故选AC。15.D【解析】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序数增加,所以原子序数C>B,故A正确;B、A和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不同位置,质子数=原子序数,E比A多一个周期,所以核内质子数A<E,故B正确;C、同一横行,为同一周期,所以A,B,C同周期,故C正确;D、同一竖列,为同族,而D、E不是同一列,故D错误。故选D。16.(1)中子数不同

(2)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

(3)AB【解析】(1)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碳14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碳12原子与碳14原子相比,它们结构上的不同是中子数不同。(2)大气中的碳14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物二氧化碳先被植物吸收,因此碳14被植物吸收的途径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3)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碳14是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属于碳元素,故正确;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也就是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碳14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因此碳14比普通碳原子质量大,故正确;C、对于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剩余放射性碳14的含量,再结合其半衰期,就可推断出年代,故错误。故选:AB。17.③⑤

⑥⑧【解析】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性质;②木炭用于取暖,描述的是木炭的用途;③醋酸能跟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属于化学性质;④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⑤钢铁可能会变成铁锈需要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⑦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属于物理性质;⑧铁矿石冶炼成钢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⑨酒精(乙醇)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是用途;⑩在16.6℃以上时,纯净的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酒精,这属于物理性质。上述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③⑤,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④,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⑥⑧。故填:③⑤;④;⑥⑧。18.(1)

(2)五分之一

(3)ABC【解析】(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可知被消耗的气体体积为瓶中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3)A、燃烧匙内可燃物量不足,说明红磷未将氧气消耗完毕,造成内部气体残留增多,压强差未降至最低,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减小,得出结论偏小,说法正确;B、装置气密性不好,会使外界大气进入集气瓶内,内部压强增大,导致反应前后压强差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减小,得出结论偏小,说法正确;C、点燃后未及时塞进橡胶塞,会使红磷在外消耗过多,放入集气瓶后,剩余的红磷不足以消耗完氧气,导致氧气有剩余,压强差变小,进入水的体积减小,结论偏小,说法正确;D、燃烧匙内可燃物有剩余,说明氧气被消耗完毕,压强差正常,实验结论正确,说法不正确;故填:ABC。19.(1)A、B

(2)C

(3)8;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解析】(1)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为原子;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为原子;D、核内质子数为18,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为8,则18=2+8+x,x=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同种元素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A和B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2)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A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A和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3)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8=2+8+x,x=8;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等。20.(1)物理

(2)氮气

(3)混合物【解析】①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液氮的沸点为﹣196℃,液氧的沸点为﹣183℃,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低,故液态空气在蒸发时,首先蒸发出来的是氮气。③剩余的液体为液态氧和液态稀有气体等,这样制得的氧气属于混合物。21.(1)二氧化锰(2)(3)(合理即可)【解析】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推断A是高锰酸钾,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D是氧气,H是黑色固体,故推断G是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物质H是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是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B是黑色固体,与液体E混合后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液体,故推断黑色的固体B是二氧化锰。将上述代入框图,经验证推断合理。(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黑色物质B是二氧化锰。(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D是氧气,D与G的反应是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后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反应③属于化合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还有磷的燃烧,硫燃烧等,故可写或等,属于化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即可。22.(1)试管

(2)A

(3)F【解析】(1)装置图A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试管;(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A;(3)氧气的验满: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经集满,故选F。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