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题库42名校编制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42名校编制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42名校编制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42名校编制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42名校编制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

B教育

C.环境

D.实践活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因

素: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其中,学校教育在人的

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故本题选B。

2.教学中,重点内容,放大声音,放慢速度,凸显内容,这是利用知觉

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部分性

D.恒常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可以按照某

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周围

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题目中"重

点内容"和"凸显内容”是知觉的对象,其余被当成了背景,体现了知

觉的选择性。故本题选A。

3."不愤不启,不俳不发"出自于()。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愤不启,不俳不发的出处。"不愤不启,不俳不

发"是孔子的启发式思想,出自《论语》。故本题选A。

4.1995颁布的重要教育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时间。《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通过,1995年9月1日施行,

D选项正确;A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3年10月31日

通过,1994年1月1日开始施行;B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于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6年7月1日开始施行;C选项《中华

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于1998年8月29日通过,自1999年1月

日起施行。故本题选

1Do

5.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代表人物()。

A.皮亚杰

B.罗杰斯

C.沙塔洛夫

D.杜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代表人物。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代

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B选项正确。A选项,皮亚杰是建构主义的

代表人物;C选项,沙塔洛夫提出了暗示教学法;D选项,杜威是实用主

义的代表人物。故本题选B。

6.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包括()。

A.发现教学

B.情景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策略的分类。教学策略主要分为教师为主的策

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个别化教学策略。Q)教师为主的策略:直接教

学、接受学习。(2)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发现学习、情景教学、合作

学习、非指导教学。(3)个别化教学策略:程序教学、计算机程序教学、

掌握学习。D选项程序教学属于个别化教学策略。故本题选D。

7.教育起源于()。

A.人类早期的心理模仿

B.人类的生产劳动

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

D.本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学说包括: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其中,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

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被公认为是

最科学的教育起源学说;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故本题选

B。

8."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指()。

A.广义教育现象

B.狭义教育现象

C.既是广义,又是狭义

D.学校是近代教育以后才出现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广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

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包括社会教

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题目中"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描述的

是社会教育,属于广义教育现象。故本题选

Ao

9.政治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是()。

A.政治决定一切教育内容

B.政治决定与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

C.政治与教育无关

D.政治决定与思想意识有关的教育内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政治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政治决定与思想意识有关

的教育内容,D正确。A选项,政治决定一切教育内容,错误;B选项,

与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由生产力决定,错误工选项,政治与教育有

千丝万缕的关系,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Do

10.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著名教育著作是()。

A.《普通教育学》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爱弥尔》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家与著作的对应。夸美纽斯的著作是《大教学

论》;A选项是赫尔巴特的著作;B选项是洛克的著作;D选项是卢梭的著

作。故本题选C。

1L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遗传素质的作用。遗传素质的作用如下:Q)遗传素

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可塑性。(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

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⑶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

发展的水平及阶段。(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

定人的发展。故本题选D。

12.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继承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永恒性。教育的永恒性指教育是新生一代的

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

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教育是人类所特有

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故本题选Co

13.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性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创的方

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往往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两个概

念相关,并以发散思维为核心。故本题选Ao

14教育评价标准的核心是()。

A.绩效标准

B.职责标准

C.素质标准

D.效果标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的是教育评价标准的内容结构。教育评价标准的内

容结构由绩效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三要素构成。绩效标准是衡量

和测定教育成果的标准,包括效果标准和效率标准。职责标准是衡量评

价对象履行职责情况的标准。素质标准是衡量评价对象履行职责、完成

任务所具备的条件标准。三个内容标准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统一

性,核心是绩效标准。故本题选Ao

15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7-11岁的小学生处于认知结构发展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阶段。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包括:感知

运算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

运算阶段(11、12-15岁)。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7-11岁的小学生处

于认知结构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故本题选Co

16.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质的培养

D.重视劳务品质的培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的实质/内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

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

在。故本题选Bo

17.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D.培养单独进的尖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的实质/内涵。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

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ABD三个选项均不

符合素质教育理念。故本题选C。

18.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校园文化的构成。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

可以分成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组织和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以及学校

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以及课程亚

文化和活动亚文化等。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故本

题选

Bo

19.小学低年级学生记忆的主要形式是()。

A机械记忆

B.理解记忆

C.联想记忆

D.概括记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忆的分类。根据是否理解,将记忆分为机械记忆

和理解记忆。机械记忆是指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以简单、

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记忆。意义记忆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

联系或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记忆。而小学低年级主要以机械记

忆为主。所以A选项正确。故本题选A。

20.健康的概念是指()。

A身体健康

B.生理无残疾

C.心理健康

D.身心健康

答案:D

解析:本题健康的概念。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

好和道德健康”。故本题选

Do

21.小学教育所处的年龄段一般称为()期。

A.幼儿

B.童年

C.少年

D.青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阶段时期。人的身心发展一般分为以

下阶段:乳期(。岁-1岁)、婴儿期(1岁-3岁)、幼儿期(3岁-6、7岁)、

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初

期(14、15岁-18岁)。小学教育处于童年期;初中教育处于少年期;高中

教育处于青年初期。故本题选B。

22.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简

称“班级教学"。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

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故本题选

Ao

23.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并且是一种

特殊的认识活动。故本题选A。

24.小学生的主导活动()。

A.游戏

B运动

C.工作

D学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小学生的主导活动。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幼

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故本题选D。

25.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的地位。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

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还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故本题选

Ao

26."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法

B.榜样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德育方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

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题干中"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通

过创设良好的情境,于无形之中陶冶情操,运用的是陶冶法。故本题选

Ao

2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

A.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

B.组织培养班集体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树立良好的集体舆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

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班级教育过程中

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学生是班主任的工作对象,对

学生的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才能指导得法、教育有效。B选项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这是班主任工作

的中心环节。故本题选C。

28."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杜威的教育观念。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

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主张活动课程。故本题选Co

29孔子的"不愤不启,不俳不发”的思想在教学中体现的是()。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性原则

D彳盾序渐进性原则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教育原则。孔子的教育原则包括启发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等。"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一宋代理学家朱熹这样解释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俳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

意;发,谓达其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

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

去启发他。属于孔子的启发性原则。故本题选A。

3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故本

题选Bo

3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示范性

B.长期性

C.连续性

D.创造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具体来讲,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Q)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3)

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4)教师需要"教育机智"。题干中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反映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尝试新的教

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变换或改革。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要结

合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教师自身认识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调整、

改进、出新,说明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故本题选Do

32.学校利用板报、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媒介,旨

在体现教育理念,实现育人功能。在课程分类中这属于()。

A隐性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学科课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分类。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具体

学习环境中所获得的“计划外”的知识、观念、情感等,不是课程计划

中所预期的东西。题干中学校利用板报、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

建筑物等媒介,不是课程计划中所预期的东西,属于隐性课程。故本题

选A。

33.李老师讲完"体积与大小"后,要求学生回家测量日常用品的体积,

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物演示法

B.实习作业法

C.实验教学法

D.实践探究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习作业法。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

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在课上或者课外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

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

等。题干中李老师讲完"体积与大小"后,要求学生回家测量日常用品

的体积属于实习作业法,这种方法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培养学

生运用书本知识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故本题选

Bo

34."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

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

明教学活动具有()。

A.引导性

B.简捷性

C.直接性

D.实践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的简捷性。认识的简捷性是指通过间接知识认

识世界,可以减少探索的实践,避免探索的弯路,尽快地掌握人类的文

化精华,因而是高效的。题干中学生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

说明通过教学,学生能尽快地掌握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表明了教学活

动具有简捷性。故本题选B。

35.罗老师教学《观潮》时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

壮观,其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彳盾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直观性原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直观性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

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

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题干中罗老师借助视频这一模象直观的方式促

使学生获得钱塘江大桥的生动表象,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故本题选

Do

36我国新世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的颁布,为现代教育制度重建提供了政策和资源保障,对于创新现代教

育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中下列关于义务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B.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C.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D.鼓励条件发达地区试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改革试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义务教育的说法包括:(1)巩固

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减轻中小

学生课业负担。没有提出鼓励条件发达地区试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改革试

点。故本题选D。

37.教师的职业角色决定教师应具备一系列的特定特征,下列不属于教

师的认知特征的是()。

A.教师的智力

B.教师的学科知识

C.教师的学术准备

D.教师的兴趣爱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特征。教师的职业角色决定教师应该具备一

系列的特定特征,它是个体的自然特点、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修

养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有槌吉合,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也

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可靠保证。教师的特征内容丰富,归结起来可分为三

大类,即教师的认知特征、人格特征和行为特征。教师的兴趣爱好属于

人格特征,不属于认知特征。故本题选

Do

38.中小学各个学科中的部分知识,如数学、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命题

和原理,化学中的分子式、化学反应方程式,体育中的动作要领,历史

中的事件等知识,都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

这类知识属于()。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认知性知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的分类。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安德森将

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

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数学、物

理中的基本概念、命题和原理,化学中的分子式、化学反应方程式,体

育中的动作要领,历史中的事件等知识,都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

属于陈述性知识。故本题选A。

39.焦虑对学习的影响与焦虑的水平有关。有一种焦虑可能会从三个方

面威胁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是导致注意力分散,影响对学习信息的掌握;

二是影响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三是妨碍考试策略的运用,无法回答已经

掌握的内容。以上所表述的焦虑是()。

A.无焦虑

B.焦虑过低

C.焦虑适中

D.焦虑过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焦虑过度的危害。焦虑明显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状

态、认知、行和身体状况,因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焦虑过度对学习

活动产生的危害主要有:注意力分散,影响对有关信息的掌握;影响学

习策略的有效使用;影响考试策略的运用,对已掌握的内容不能做正确

回答。故本题选

Do

40.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

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被称

为()。

A.物质性隐性课程

B.制度性隐性课程

C.心理性隐性课程

D.观念性隐性课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隐性课程的分类。隐性课程的表现形式有:(1)

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学风、

校风,有关领导和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

指导思想等。(2)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设置、校

园环境等。(3)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

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4)心理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

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学校的校风、学风、有

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

等属于观念性隐性课程。故本题选Do

41.二至三岁的幼儿在掌握"你""我""他"三个人称代词的含义时,

主要是通过在与成人交往中,幼儿逐步能正确运用"你""我""他"

三个代词,这表明他是在言语实践中习得了这三个代词的含义。这种学

习方式属于()。

A.表征学习

B.概念学习

C.发现学习

D.接受学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由学习者自己从学习材料

中发现其意义的学习方式。例如,二至三岁的幼儿在掌握"你""我"

"他"三个人称代词的含义。这三个词的含义不能通过告诉的形式习得。

如告诉幼儿"我表示你自己,你表示谈话的对方,他表示第三方",幼

儿是不能理解这些话的含义的。但在与成人交往中,幼儿逐步能正确运

用"你、我、他"这三个代词,表明他在言语实践中发现了这三个代词

的含义。这种学习方式属于发现学习。故本题选C。

42.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社会的民主进程中发挥

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教育民主和社会民主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B.教育民主化是社会民主化的重要体现

C.教育民主化决定着社会民主化的方向及进程

D.民主的教育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孵化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之一是可以促进

社会政治民主化。教育促进政治民主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三点:(1)

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2)教育民主化是社会民主化的

重要体现。(3)民主的教育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孵化器"。教育民

主化不能决定社会民主化的方向及进程,C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o

43.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其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作

用。按照行为属性,师生互动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下列不属于师生互动

类型的是()。

A.控制一服从型

B.放任一反抗型

C.控制一反控制型

D.相互磋商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互动的类型。我国学者吴康宁等人根据师生互

动行为属性,将师生互动分为控制一服从型、控制一反控制型和相互磋

商型。不属于师生互动类型的是放任一反抗型。故本题选Bo

44我国20世纪初期,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以"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为指导思想,颁布了具有现实指导价值的现代学制。该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癸卯学制。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拟

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颁布执行,又称“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

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

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故本题选Bo

45.人们把输入的刺激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有关的信息进行匹配,从而

辨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这一过程被称为()。

A.模式识别

B.概念学习

C.分析比较

D.规则学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模式识别的概念。模式识别是一个典型的知觉活动

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因此,模式识别过

程是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中有关信息进行匕瞰,以决定这些信息与长时

记忆中的哪个(些)项目最为匹配的过程。模式识别依赖于人的知识经

验,离开知识经验的参与,个体就无法理解所输入刺激信息模式的意义,

也就不可能识别事物。题干为模式识别的概念。故本题选A。

46.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虽然在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改革重点

和方法上各不相同,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反映时代特

征的教育改革上仍有一些共同特点。下列不属于该共同特点的是()。

A.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

B.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C.教育改革紧密围绕尖端科技,提升国家实力

D.教育理念在于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特点。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些共

同的特点:(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2)教育

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5)

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5)重视提高师资水平。(6)教育公平渐成教

育改革的主题。因此,教育改革紧密围绕尖端科技,提升国家实力不属

于教育改革特点。故本题选C。

47.安思沃斯通过陌生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