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易混淆知识_第1页
初中物理易混淆知识_第2页
初中物理易混淆知识_第3页
初中物理易混淆知识_第4页
初中物理易混淆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易混淆知识

一、F3

1.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相关,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相关。

2.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相关,和用力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相关。

3.音色是用为区别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相关。(生活中的有些用高低

来描述声音的响度)

4.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2

5.真空不能传声是用“科学推理法”研究的结果

二、光

1、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光线是实线;法线、虚像、光线

的延长线是虚线。

2.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

3.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仅仅视角变

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5.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投影仪的

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6.照相机的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的原理:u〈3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7.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颜色相同的光能够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1.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实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实行)。液化的两种方法:降

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4.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

5〕六种物态变化>:熔/、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6.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

四、电

1.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2.串联和并联仅仅针对用电器,不包括开关和电表。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

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3.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先去掉电源和其它电压表,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

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4.连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量程要

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先

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

5.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压,但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电路还得闭合)。

6.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尤其是定值电阻),但它和温度相关,温度越高电阻

越大,灯丝电阻表现最为明显。

7.串联电路是等流分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

8.并联电路是等压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9.测电阻和测功率的电路图一样,实验器材也一样,但实验原理不一样。(分别是仁“和

p=M测电阻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但测功率时功率是变化的,所以求平均值

没有意义。

10.电能表读数是两次读数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数。

11.计算电能能够用kw和h计算,最后再用lkwh=3.6X106j换算。

12.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但在变化时,电

阻是不变的。可根据r=u2/p计算电阻。

13.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和灯串联,开关必须连在火线上,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

在火线上接一根就能够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五、磁

1.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级,地磁北极,平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

2.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制成了电动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

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沈括发现了磁偏角。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萨福建立了原子核式

结构模型,贝尔发明了电话。

3.磁盘、硬盘应用了磁性材料,光盘没有应用磁性材料。

4.电磁波的速度都等于光速,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5.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外电路有电源。

6.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

六、力与机械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

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相关,尤其是气

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祛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

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

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

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

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ll.lkgW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

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

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

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19.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

离最远。

20.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

单位换算:lcm2=10-4m2

21.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

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Pgh计算压

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22.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

关。

23.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排土物,没有浸没时

v排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浮=且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

可以根据f浮=81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f浮=Pgv计算。

24.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

25.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

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七、能量

1.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2.机械能守恒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

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

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4.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

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

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5.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

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升高(还和物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热传

递(还可以是做功)

6.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物体

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7.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热量对应的动词是:

吸收或放出。

8.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

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用水做冷却剂)。

9.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对个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

10.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不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1.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12.当前人们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变(核反应堆)。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核聚变(原子弹爆

炸)。中

考物理知识点查缺补漏:物态的变化

物态的变化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

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⑴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

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ioo℃;然后把o℃和io。℃之间分成loo等份,每一等份代表re,

⑶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

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

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

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

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

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

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

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

固点相同

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

4、总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

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2、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

热;

’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

⑴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

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

晒衣服快干);

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

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

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

夏天开风扇降温);

⑵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

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

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

⑷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⑴降低温度乂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

液化气;

六、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

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

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0℃时,水蒸

汽凝华成霜;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

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

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

中考物理知识点查缺补漏: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介质: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

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X108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

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

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

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

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

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⑴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⑵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⑶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⑴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

射光线

⑵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

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⑴成像

⑵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⑴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⑵像和物的大小

⑶像利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

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⑴水中的倒影(2)平面镜成像⑶潜望镜

中考物理知识点查缺补漏: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

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

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

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

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

⑴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

⑶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

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中考物理知识点查缺补漏:透镜

1、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

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2、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

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

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

距,用“f”表示。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3、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4、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大小像的虚实像物位置像距(v)应用

u>2f缩小实像透镜两侧f<v<2f照相机

u=2f等大实像透镜两侧v=2f

f<u<2f放大实像透镜两侧v>2f幻灯机

u=f不成像

u<f放大虚像透镜同侧v>u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运像变小”

口决二: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

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

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

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5、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6、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

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这是凸透镜:U>2F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

(Fu是物距v是像距f是焦距)

物距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和虚实应用例子

u>2f放大倒立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

u=f不成像(呈平行光射出)

uu放大正立的虚像放大镜

还有公式l/u+1/v=l/f只是凹透镜

对于薄凹透镜:

当物体为实物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

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指绝对值)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指绝对值)时,成像于无穷远;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以外两倍焦距以内(均指绝对值)时,成

倒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两倍焦距

(指绝对值)时,成与物体同样大小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

虚物的距离为两倍焦距以外(指绝对值)时,成倒立、缩小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如果是厚的弯月形凹透镜,情况会更复杂。当厚度足够大时相当于伽利略望远镜,厚度

更大时还会相当于正透镜。

中考物理知识点查缺补漏: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

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

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

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一般情况下,声音

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注:有声音物体一

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引

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

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声音在

150c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

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

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

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

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

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物体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听者

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乂辨别是什么

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

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

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⑴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

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

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等等;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OdB指

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⑴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乂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乂3)在人

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

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

另一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声)

中考物理知识点查缺补漏:功

1、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

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

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2、功的计算:作用在物体上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这个力的成效越显著,

说明力所做的功越多。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功=力X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用公式表示:W=FS,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一一功一一焦耳(J)

F——力——牛顿(N)

S一—距离一一米(m)

功的单位:焦耳(J),1J=1N•m»

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F的方

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F对应。③功的单位“焦”件冰=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件冰,

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3、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

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③使用机

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或者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

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不用机械时对重物所做的功

(Gh)o

中考物理知识点查缺补漏:电压和电阻

一、电压

1.定义: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l千伏=103伏=106毫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

(1)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⑵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4.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L5伏;

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

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

⑤工业电压380伏.

二、电阻

1.定义: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

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国际单位:欧姆(Q);常用:兆欧(MQ),千欧(KC);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

4.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Q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Q,允许通过的最大

电流是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

方.

中考物理知识点查缺补漏:质量与密度

—、质

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

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实验室常

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

⑴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⑵调节: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有些天平,只

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它们的使用方

法是一样的。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

少质量。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镜子向右盘里加减祛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

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⑷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祛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⑸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

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

范围。

6、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

二、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

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

同。

2、定义式:P=M/V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

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

式。

3.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Ig/cm3=lX103kg/m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

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三、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

利用m—V图像,可以求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的测量

1.测固体的密度

⑴测比水的密度大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量筒采用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

(2)测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细而长的针或

细铁丝将物体压没于水中,通过排开水的体积,测出固体的体积。二是在固体下面系上一个

密度比水大的物块,比如铁块。利用铁块使固体浸没于水中。铁块和固体排开水的总体积再

减去铁块的体积就等于固体的体积。固体的质量、体积测出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固体的密

度。

2.测液体的密度

(1)一般方法: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

度。

(2)液体体积无法测量时,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借助于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

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进行测量。

测量方法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

b.将空瓶内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l;

c.将瓶中水倒出,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

五、密度的应用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物质,可以求物体的质量、体积。利用天平

可以间接地测量长度、面积、体积。利用刻度尺,量筒可以间接地测量质量。《质量和密度》

错解诊断

王定望

【例1】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

减祛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祛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典型错误:AB

错因分析:天平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两次使横梁平衡,第一次是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第二次是在称量过程中,通过加减祛码并调节游码。错选A

是因为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称量时是不允许调节平衡螺母的,错选B是因为根本就没有弄清

楚如何调节才能使横梁平衡。

正确答案:D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边被称量的物体的质量

大了,应该在右盘加适量的祛码或者调节游码。

归纳拓展:关于天平的横梁调节我告诉同学们一个很简洁的办法:横梁的哪端翘起来就

把平衡螺母向哪边移动。比如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边,说明横梁的左边高右边低,就把任意

一端的螺母或者同时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边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在称量

时只能加减祛码或者移动游码,此时绝对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例2】一个能装下1kg水的容器,一定能装下1kg下列哪种液体()(已知P硫酸

>P水〉P煤油=P酒)

A.酒精B.煤油C.硫酸D.三种都可以

典型错误:AB

错因分析:这个题目其实就是在质量相同时,比较密度不同物质的体积大小。有些同学

不明白题目的隐含条件,喜欢想当然的来选择,认为酒精和煤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

就以为可以装得下。

正确解答:C根据密度公式知道:在质量一定时,物质的密度越大,它的体积越小,在

给出的四种物质中,硫酸的密度最大,所以它的体积最小,并且小于同质量的水的体积,所

以能够装得下。

归纳拓展:根据密度公式知道:在物质的质量一定时.,密度越小的物质,体积越大。另

外,以水的密度为标准,常见的物质中,比水的密度大的有盐水、醋、牛奶、果汁、硫酸等;

比水的密度小的物质有酒精、煤油、汽油、各种食用油等,这些作为生活常识性的东西,同

学们不要搞混淆了•因为有时候在选择题中可能不会给出它们的具体密度值或者大小关系,

在做题时有些同学就会显得无所适从,尽管知道方法,却由于不知道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而

导致出错。

【例3】氧气罐的氧气(气态)用去一半之后,剩下的氧气的密度()

A.增大一倍B.减小一半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

典型错误:C

错因分析:错选C是认为当物质的质量减半时,物质的体积也跟着减半。因为我们在新

课教学时,老师们一般都会强调说物质的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与物质的质量和体

积无关,或者说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正确解答:B因为气态物质具有流动性并且容易压缩,所以当它们被消耗掉一部分,质

量会减少,但是体积不变,剩下的气体又会在原来的密闭容器中充满整个空间,它的体积不

会发生变化。根据密度公式,在物质的体积一定时,当质量减半时,它的密度会减半。

归纳拓展:正确理解密度的概念是我们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关键。特别是当题目的物理背

景发生变化时,我们不要死记原来的结论,要根据题目的条件灵活分析。

【例4】关于物质的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密度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

C.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典型错误:ABD

错因分析:错选A是不能正确理解公式中,P、m、V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不能与数

学公式等同。因为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其质量是随着它的体积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

减小)相同的倍数,因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保持不变,即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误认为P与m

成正比,与V成反比。

错选B和D是混淆了物体的属性和物质的特性所造成的,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当物体

的状态、温度、位置变化时,质量不变。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物质的密度是在特定条件

下所具有的性质,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温度状态变化时其密度也会发生变化的,如铁

块和铁水的密度是不同的。

正确解答:C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知道:单位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就是物质的密度,

物质不同,密度一般不同。

归纳拓展:正确理解物理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特定的意义,不要简单的用数学方法来比较

它们之间的正、反比关系。类似的公式还有速度公式,电阻的公式,比热容的定义式等。

【例5】为了测定长江洪水中的泥沙含量(即每立方米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研究人员共采集了40dm3的水样,称得其总质量为40.56kg,已知干燥泥沙的密度

,试求洪水中泥沙含量是多少?

典型错误:根据密度公式得

,所以,每立方米的洪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是

错因分析:造成错解的原因是不会分析题意,盲目的用公式求解,误认为每立方米的洪

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是

kg。其实,要求出洪水中泥沙含量,应依题意先计算出所取水样40dm3中的含泥沙量,然

后再求出ldm3的水中的泥沙含量。

正确解答:设所取水样的质量为m,体积为V。依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由②式得

:代入①式整理后得:

40dm3的洪水中含泥沙的质量是:

因为

所以lm3的洪水中含泥沙的质量

答:每立方米的洪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是24kgo

归纳拓展:该题是我们密度知识里很经典的计算题,各个省市的中考试题里经常见到。

我们一定要正确的分析题述的物理过程。

【例6】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取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

的步骤是()

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

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I

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典型错误:此题易错选C。

错因分析:产生错解的原因是不理解利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的实验原理,误认为石

块的体积就是选项D测出的体积。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时,因石块体积

,实验步骤C和D分别测出VLV2是必须的步骤,而步骤B在此实验中无用,是多余的。

正确解答:B

归纳拓展:正确理解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是我们做实验题的前提条件。

平时做实验操作时应该非常清楚每一个实验步骤的设计意图以及可能出现的实验故障,多动

手多思考。质量和密度系统复习

江苏丰县初级中学刘庆贺

一、知识积累整合

1.质量

(1)质量: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理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

表示。

(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单位还有吨(t)、

克(g))>毫克(mg)»它们的换算关系是:lt=103kg,lkg=103g,lg=103mgo

(3)估测物体的质量:一头大象约5t;一名中学生约50kg;一枚一元硬币约6g;一张邮票

约50mg。

(4)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所谓属性,就是一种不变性。质量不会随物体的位置、

形状、状态、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5)质量的测量工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有: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

工具是托盘天平。

2.天平的使用

(1)托盘天平的调节使用方法: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有的天平只一个),使横梁平衡。横梁平衡的标志是:指针

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若指针在左右两端摆动的幅度相等,也表明横梁平衡。把被测物体放在

左盘里,用镶子(注意:不能用手)向右盘里加减祛码,(简记“左物右码”)并调节游码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2)使天平“平”的方法:天平之“平”体现在三处:一是底座要放水平;二是称量之前

横梁要水平,这需要调节平衡螺母;三是称量时横梁要水平,这时决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需要的是加减祛码和移动游码。

(3)加减秩码的次序和方法:要按照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添加祛码。当在右盘放上一

个较大的祛码,横梁右端下沉,就要换一个比之小一级的祛码,如此依次进行。什么时候开

始移动游码呢?要知道,向右移动游码就相当于在右盘加祛码,游码移到最右端时的读数就

等于最小的祛码值。所以,当在右盘放上最小的祛码,横梁右端下沉,这时,就要把最小的

祛码拿下来,向右移动游码。

(4)天平的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祛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关于

游码的读数,一要依照游码左侧所对应的数值读数,二要看清标尺的分度值。

3.密度

(1)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物体具有质量和体积,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

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2)密度的公式和单位

密度的计算公式是,注意: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

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

质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kg/m3或kg•m-3。密度的常用单位

是克每立方厘米,符号g/cm3或g,cm-3»密度还有其他单位,如kg/dm3等。。

(3)密度表

密度表中给出了常见的一些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为1.0X103kg/m3(应牢记);固、液、

气体中,气体密度最小,固体的密度一般比液体大;表中的密度都是在常温、常压下测得的,

说明密度与温度的高低、压强的大小有关:水和冰的密度不同,说明物质的状态变了,密度

改变;冰、蜡和植物油的密度相同,说明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

(4)密度的应用

密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及其变形,,可以求质

量和体积。

4.密度的测量

(1)量筒(量杯)的使用

①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其单位是毫升(mL),lmL=lcm3o

②测量固体体积:形状不规则的小固体可用量筒(或量杯)配合水来测量:若固体在水中下

沉,可用排液法测量其体积;若固体在水面漂浮,可用针压法或沉锤法测量其体积;若固体

体积太小,可用累积法。

(2)物质密度的测量

测量物质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

就可以计算出密度。测量小固体和液体密度时,要注意实验的操作顺序,以减小误差。

二、易混知识比较及考点预测

1.易混知识比较

(1)物体与物质

物体是指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东西,如:桌子、凳子、铁钉、铁锤等;而物质是指构成物体的

材料,如桌子、凳子是物体,它们都是由木头构成的(当然还有其它材料),木头是物质。

东西是由材料组成的,这是生活语言。用物理上的语言描述: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属性与特性

属性不随外界因素而变化。质量由物体本身决定,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和温度发生

变化时质量保持不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特性随外界因素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密度与物质本身有关,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无关。

当外界条件(如温度、物质的状态和压强)发生改变时,物质的密度将发生改变。但是在通

常情况下,只要物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一般认为物质的密度不变。

2.考点预测

研究近年各地与本专题有关的中考题,可以发现,试题普遍体现了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

过渡,试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加大了对实验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体

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综合,切实发挥试题的教育价值。考查热点主要集中在对质量、密度

概念的理解,天平和量筒的操作与使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中如何减小误差,只用天平(或

量筒)和水如何测量物质密度,应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等。涉及的题型有填空、选择、

实验、计算、解释说明等各种考查方式。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预计本章知识在下面几个

方面的考查将会得到加强:

(1)质量、密度的概念。质量和密度是整个初中物理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后面学习力、

压强、浮力的基础,一直是命题的热点。考点主要集中在对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对单位

意义及换算的掌握,对各自物理属性的理解等。

(2)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与读数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是测量质量、密度的必备知识和

技能。

(3)密度知识的应用。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新课标的要求。把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

生活、社会实践是命题的方向。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及物质的含量、判断物体是否空心并

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计算大型不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等。

(4)测密度的实验。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实验,是中学物理中的重要实验,是历年各地

中考的热点。但今后更加注重实验的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可能给你一个实验步骤,要求同学

们对实验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评价,会分析误差。也会注重创新创造能力的考查,可能只

给你天平或量筒中的一个,甚至是天平无祛码,量筒无刻度,看大家如何设计实验,完成密

度的测量。

三、核心要点剖析

考点1质量

考点剖析:质量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学习重力、压强、浮力及力和运动关系的基

础。本考点重点考查的是质量的概念、单位,探究物体的形状、状态及地理位置的变化对质

量大小的影响等。对常见物体的质量进行估测,计算中质量单位的换算及质量的物理属性是

常见的考查内容。

例1(2011福州)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D.从地球运到月球

分析:铁块熔化成铁水,是状态变了,组成铁的物质未变;磨掉铁块一个角,组成铁的物质

减少;轧成薄铁片,形状变了,组成铁的物质未变;从地球运到月球,地理位置变了,但组

成铁的物质未变。

答案:B

点评:回答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应牢记质量不会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温度而改变。

此题容易错选D,一些同学认为物体从地球运到月球,会变轻,所以质量变小。其实这里的

“变轻”是指重力变小,组成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不要把重力和质量搞混了。

考点2天平的使用

考点剖析:天平能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由于其结构较精密,使用方法较复杂,能考验大家

有没有规范的操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所以成为各地中考历年必考的内容。考点主要集

中在天平的调节与使用、加减祛码的次序和方法、跌码和游码的读数等,考查的题型以填空、

选择、实验为主。用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测量液体的质量等,体现了实验方法的应

用,常出现在选择或探究题中。祛码生锈、天平未平衡就使用、物体与祛码左右颠倒放置、

在太空中能否使用等情形,能考查大家的创新思维能力,中考也有涉及。

例2(2011芜湖)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1甲所示,

要使天平平衡,应该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当

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该(选填“增加”或

"减少")祛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一个50g祛码、一个20g祛码和一个10g祛码,并

将游码拨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物体的质量为g。

解析: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说明横梁左端高,右端低,所以

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盘

的祛码质量偏大,应该减少祛码。右盘中祛码总质量为80g,游码左侧所对应的数值为3.2g,

则物体的质量为83.2g。

答案:左减少83.2

点评:试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和读数,解决问题时要能够根据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判断横梁

的位置。指针停在分度盘的中央,说明横梁平衡;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说明横梁左端高,

右端低,这时应该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或者将横梁左端的平衡螺母也向左移动。

读游码时,大家常出现两个错误:一是读游码右侧的刻度,二是把分度值当做0.1g,应注意

避免。

考点3密度

考点剖析:密度也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概念,是力学综合实验的基础,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考

查的内容主要有: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利用密度表讨论问题、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

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概念有关的物理现象等。题型涉及填空、选择、实验探究、计

算、解释说明等几乎所有题型。

例3(2011•四川绵阳)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

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

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

(P钢=7.8X103kg/m3)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

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

A.0.05吨B.0.26吨C.2.6吨D.50吨

解析:此题的关键点是要理解“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这

就告诉我们“气凝胶”的体积等于钢的体积。因此,要根据先求钢的体积,再用可求出“气

凝胶”的质量。当然求解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钢的体积。“气凝胶”的质量

答案:A

点评:求解密度问题常见的隐含条件有三类:(1)质量不变。如冰熔化变成水,水凝固变

成冰,物质状态变了,但质量不变。(2)密度不变。如想知道一块长方体巨石的质量,可

以测量它的密度和体积去计算。怎样知道它的密度呢?就可以从它上面取一块小石头,测量

出小石头的密度,则小石头的密度等于巨石的密度。(3)体积不变。除本题情况外,常见

的如两种液体都用同一容器盛满,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再如,若待测物体是固体,使容

器先盛满水,把固体放入后,部分水会溢出,则溢出水的体积与固体体积相等。

考点4密度的测量

考点剖析:密度测量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实验,是历年中考命题的热点。体现在测物质密度过

程中,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方案的设计,天平、量筒的正确使用、读数,密度公式的使用,

以及对实验方案的评估等。密度还能够与压强、浮力等实验结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

用能力。

例4(2011•广东)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1)如图2所示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依据图中的数据填入下表的

空格中。

空杯的质量杯和酸奶的质酸奶的体积酸奶的密度

物理量/单位

m/g量m/gV/mlP/Kg,m-3

测量值

(2)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内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果____(选填“偏大”或“偏

小”),如何做才能避免由此产生的实验误差?

解析:试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了测量液体密度的过程,涉及天平、量筒的读数,密度的计算,

实验的评估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等,综合性较强。解题的关键要看懂试题中测密度的过程:先

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这样可以计算烧杯内的液体质量。把烧杯内的

液体全部倒进量筒,可以测量出液体的体积,利用就可以计算液体的密度。上述过程中由于

烧杯壁上不可避免的要沾有液体,使液体不可能全部倒进量筒,使测得的体积变小,因而测

得的密度变大。如何做才能避免由此产生的实验误差呢?眼睛别只盯着烧杯内的液体,把目

光转向量筒中的液体,测量量筒中的液体密度,思路会豁然开朗。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40ml,

量筒内液体的质量是甲、乙两次质量的差。

读物体的质量时把祛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质量。解题材时注意看清各量的单位。

答案:(1)31.4,83.2,40,1.295X103,偏大;(2)更换实验顺序:乙、甲、丙(或乙、

丙、甲)

点评:我们知道,只要测量就存在误差。实验中的误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测量仪器不够精

密产生误差,测量人估读产生误差,实验步骤不合理产生误差。前两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而后一种误差是应该尽力避免的。电和磁的典型例题分析

河北省蔚县代王城中学康万胜

例1外形完全相同的两根铁棒,你能判断出它们是否具有磁性吗?

解题思路:磁体的两极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极弱。为此,用一根铁棒的一端去靠近另一

根铁棒的中间(如图1所示),若相互吸引,则该铁棒有磁性,若没有相互吸引,则该铁棒

没有磁性。

点拨:一磁体的磁极对另一磁体磁性极弱的中间或没有磁性的钢铁物质都会吸引。

例2—长方体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