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规律重点难点考点_第1页
初中化学规律重点难点考点_第2页
初中化学规律重点难点考点_第3页
初中化学规律重点难点考点_第4页
初中化学规律重点难点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

规律重点难点关键

修订版

盘山县坝墙子学校

夏铭

2012年11月8日

目录

一、化学基本概念..................................................4

元素符号..........................................................5

离子符号..........................................................6

化学物质的名称、化学式、颜色、状态和分类..........................6

常用的相对分子质量................................................9

初中化学方程式....................................................9

物质的特性.......................................................17

物质的组成材料...................................................18

物质的颜色.......................................................19

常见火焰的焰色...................................................20

化学史...........................................................21

条件.............................................................21

“凡”字题.......................................................22

常见物质的俗名...................................................23

常见混合物的主要成分.............................................24

有毒物质(元素、离子)...........................................24

有关,,不是一一而是一一,,.........................................24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25

“不同”.........................................................25

相等.............................................................26

意义.............................................................26

密闭容器内外压强差...............................................27

放出热量.........................................................27

吸收热量.........................................................27

“先——后——”.................................................27

“决定”.........................................................28

二、单质和化合物.................................................28

氧气.............................................................28

水...............................................................30

二氧化碳.........................................................31

氢气.............................................................32

碳单质...........................................................33

一氧化碳.........................................................33

金属.............................................................34

溶液................................................错误!未定义书签。

酸的通性..............................................................40

碱的通性..............................................................41

盐的性质..............................................................41

四、化学实验.........................................................4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42

3.气体的检验与验满...............................错误!未定义书签。

4.气体的净化与干燥...............................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体的干燥的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5.气体检验的解题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6.常见的干扰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水的处理规律..................................错误!未定义书签。

能力拓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质检验的方法.......................................................54

下列离子作为杂质除去的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杂的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杂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有关不共存..........................................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取问题..............................................................58

实验探究题............................................................59

五、化学计算.......................................................35

有关化合价的计算.....................................................36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64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65

溶液与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67

化学基本概念

1.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5.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6.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7.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8.催化齐!J: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

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9.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10.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1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叫做纯净物。

12.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1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14.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15.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6.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7.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18.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19.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

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得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0.元素: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1.元素符号: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22.周期:元素周期表上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23.族:元素周期表上每一纵行叫做一个族。

24.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两个电子)

的结构叫做相对稳定结构。

25.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

26.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

27.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28.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9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30.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3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32.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33.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34.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

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

35.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36.着火点: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37.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38.生铁: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

39.钢:含碳量为0.03%-2%之间的铁合金。

40.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41.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

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4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43.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44.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45.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46.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

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47.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还能继续溶解

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48.溶解度曲线: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49.结晶: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50.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51.酸碱指示剂:石蕊和酚醐溶液叫做酸碱指示剂。

51.潮解: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

叫做潮解

52.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叫做复分解反应。

53.氮的固定: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

54.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一、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名称元素符号名称元素符号名称元素符号

氢铝铁

氮硅铜

碳磷锌

氮硫银

氧氯锹

氟钳

M钾金

钠钙汞

镁镒碘

2.离子符号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钠离子亚铁离碳酸根碳酸氢

子离子根离子

钾离子硫酸根镂根离氢氧根

离子子离子

领离子镁离子氧离子氢离子

铜离子铝离子氯离子钙离子

铁离子锌离子硫离子

3.物质的化学式、颜色、状态和分类

名称化学式颜色状态分类(酸碱盐氧化物单质)

水H20无色液体化合物、氧化物

胆研CuS04•5H20蓝色固体化合物、盐

石灰石CaC03灰色固体混合物

大理石CaC03白色固体混合物

盐酸HCl无色液体混合物

二氧化碳CO2无色气体氧化物

石灰水Ca(OH)2无色液体混合物

氧气02无色气体单质

空气—无色气体混合物

碳酸钠粉末Na2c03白色固体化介物、盐

红磷P暗红色固体单质

五氧化二磷P2O5白色固体化合物、氧化物

氮气N2无色气体单质

氮气He无色气体单质

怎气Ne无色气体单质

硫S淡黄色固体单质

二氧化硫S02无色气体化合物、氧化物

铁Fe银白色固体单质

四氧化三铁Fe304黑色固体化合物、氧化物

木炭c黑色固体单质

过氧化氢H2O2无色液体化合物、氧化物

氯酸钾KC103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高镒酸钾KMnO4暗紫色固体化合物、盐

镒酸钾K2MnO4绿色固体化合物、盐

石蜡—白色固体混合物

氢气H2无色气体单质

氧化铁Fe203红色固体化合物、氧化物

汞Hg银白色液体单质

氧化汞HgO红色固体化合物、氧化物

铜Cu紫红色固体单质

镁Mg银白色固体单质

氧化镁MgO白色固体化合物、氧化物

氧化铜CuO黑色固体化合物、氧化物

活性炭C黑色固体单质

焦炭C黑色固体单质

炭黑C黑色固体单质

・氧化碳CO无色气体化合物、氧化物

碳酸H2c03无色液体化合物、酸

碳酸钙CaC03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二氧化氮N02红棕色气体化合物、氧化物

硫酸H2SO4无色液体化合物、酸

乙醇C2H5OH无色液体化合物、有机物

二氧化镒Mn02黑色固体化合物、氧化物

白磷p白色固体单质

氯化钾KC1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氧化钙CaO白色固体化合物、氧化物

铝Al银白色固体单质

金Au黄色固体单质

银Ag银白色固体单质

锌Zn青白色固体单质

氧化钙CaO白色固体化合物、氧化物

氧化铝AI2O3白色固体化合物、氧化物

硝酸HN03无色液体化合物、酸

乙酸CHsCOOH无色液体化合物、有机物

磷酸H3PO4无色液体化合物、酸

碳酸氢钠NaHC03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硫酸钠Na2s04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硫酸银BaS04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氯化银AgCl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硫酸钙CaS04白色固体化介物、盐

硝酸钾KN03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硝酸铜Cu(N03)2蓝色固体化合物、盐

硝酸银AgN03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硝酸接NH4NO3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硫酸钱(NH4)2SO4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碳酸氢钱NH4HCO3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氯化锭NH4C1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硝酸钠NaNOs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氯化钙CaC12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氯化镁MgC12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氯化锌ZnC12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氯化铁FeC13黄色固体化合物、盐

氯化亚铁FeC12浅绿色固体化合物、盐

氯化钠NaCl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硫酸镁MgS04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硫酸钾K2SO4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硫酸铜CuS04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硫酸锌ZnS04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硫酸铁Fe2(S04)3黄色固体化合物、盐

硫酸亚铁FeS04浅绿色固体化合物、盐

硫酸铝A12(S04)3白色固体化合物、盐

氯化氢HC1无色气体化合物

氨\11:5无色气体化合物

氢氧化钠NaOH白色固体化合物、碱

氢氧化饮Ba(OH)2白色固体化合物、碱

氢氧化钾KOH白色固体化合物、碱

氢氧化钙Ca(0H)2白色固体化合物、碱

氢氧化镁Mg(OH)2白色固体化合物、碱

氢氧化铜CU(0H)2蓝色固体化合物、碱

氢氧化铁Fe(0H)3红褐色固体化合物、碱

氨水NH3•H20无色液体化合物、碱

尿素C0(NH2)2白色固体化合物、有机物

淀粉(C6HioO5)n白色固体化合物、有机物

葡萄糖C6Hl2O6白色固体化合物、有机物

蔗糖C12H22O11白色固体化合物、有机物

4.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HH0COHC1NaClH2SO4FeSOCuSO)

2o22co24

23218442836.558.598152160

CaC03Fe203CuOKMnO4AgNO3BaS0(AgClNaOHCa(0H)2CU(0H)2

10016080158170233143.5407498

5.初中化学方程式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022Mg0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02Fe30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0?2CuO

4.氢气在氯气里燃烧:H2+C122HC1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022H20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5022P20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02S0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02C0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022C0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0+022c0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02C02+2H20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0H+302+3H20

△△

13.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2HgO2Hg+02t,2Hg+022HgO

14.加热高锦酸钾:2KMnO4K2MnO4+Mn02+02t(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锦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MnO2

2H2O202t+2H20(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毓的混合物:2KC1032KC1+3O2t(实验室制氧气原理3)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此02H2t+02t

17.生石灰溶于水:CaO+此0=Ca(0H)2

18.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04===FeS04+Cu

A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0

20.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2Cu+CO2t

高温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034Fe+3co2t

2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03+2HC1==CaC12+H2O+CO2t

23.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03==H2O+CO2t

24.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0+C02==II2CO3

25.高温燃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03CaO+CO2t

26.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Ca(0H)2+C02===CaC031+H2O

2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0+CuO公Cu+C02

28.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Na2C03+2HC1==2NaCl+H2O+CO2t

28.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1+302=2A1203

29.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04+H2t

30.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04+H2t

31.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04+H2t

32.铝和稀硫酸:2Al+3H2S04=A12(S04)3+3H2t

33.锌和稀盐酸:Zn+2HC1==ZnC12+H2t

34.铁和稀盐酸:Fe+2HC1==FeC12+H2t

35.镁和稀盐酸:Mg+2HC1==MgC12+H2t

36.铝和稀盐酸:2Al+6HC1=2A1C13+3H2f

37.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A1+3CUS04==AL(SO。3+3Cu

38.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NO3==Cu(N03)2+2Ag

39.金属铁的治炼原理:3C0+Fe2032Fe+3c02

40.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03+6HC1=2FeC13+3H2。

41.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03+3H2S04==Fe2(S04)3+3H20

42.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1==CuC12+H2O

43.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d+1120

44.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1+NaOH==NaCl+H20

45.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IIC1+Ca(011)2==CaC12+2H20

46.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1+A1(011)3==A1C13+3H20

47.硫酸和烧碱反应:H2s04+2NaOH==Na2s04+2H2。

48.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s+HC1==NaCl+II2O+CO2t

49.硫酸和氯化钢溶液反应:H2s04+BaC12==BaSOdJ+2HC1

50.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03+H20

51.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S02==Na2s03+H2O

52.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S03==Na2s04+H2O

53.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0H)2+Na2c03==CaC03I+2NaOH

54.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AgN03==AgClI+NaN03

55.硫酸钠和氯化钿:Na2s04+BaC12==BaS04I+2NaCl

二、化学规律

物质的特性

1.可燃性: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乙醇、硫、磷……

2.还原性:氢气、一氧化碳、碳……

3.导电性:石墨、酸碱盐溶液、金属导线……

4.腐蚀性: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5.吸水性:浓硫酸、氧化钙、氢氧化钠、氯化钙、铁粉……

6.吸附性:木炭、活性炭

7.氧化性:氧气、氧化铜、氧化铁

物质的组成材料

金属材料:铜、铝合金...

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无机非金属材料:大理石、玻璃……

复合材料•:玻璃钢……

天然高分子材料:羊毛、棉花……

“三”字题

1.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2.常见的三大强酸:硫酸、盐酸、硝酸。

3.常见的三大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电贝。

4.不带电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中子。

5.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6.质量守恒定律中的三个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7.土壤中常缺的三种元素:氮、磷、钾。

8.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三种物质:碳、氢气、一氧化碳。

9.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10.酒精灯火焰的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

11.取用药品“三不”:不摸、不闻、不尝。

12.CO2的“三不”: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

13.使用酒精灯时'‘三禁":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

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14.炼铁的三种主要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15.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粒子:质子、中子、电子。

16.组成物质元素可分为三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1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

1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1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

之间的质量比;表明粒子比。

20.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2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

响变化比较大;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

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2.C02灭火的原因有三个: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3.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4.教材出现三淡蓝色:液体氧、固体氧是淡蓝色、硫在空气中燃烧、氢气在空气中

燃烧。

25.过滤操作中有“三靠”:烧杯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紧靠在滤纸的三层处,漏

斗的末端紧靠在烧杯的内壁上。

26.三大气体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27.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28.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羊毛、棉花、天然橡胶。

29.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

30.合成纤维:涤纶、锦纶、睛纶。

物质的颜色

1.红色固体:氧化铁、铜

2.黑色固体:二氧化镒、氧化铜、木炭、四氧化三铁、铁粉

3.溶液的颜色

(1).蓝色:硫酸铜、硝酸铜、氯化铜。

(2).浅绿色: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

(3).黄色: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

4.常见沉淀的颜色(五白一蓝一红)

(1).白色:碳酸钙、碳酸锁、硫酸钢、氯化银、氢氧化镁

(2).蓝色:氢氧化铜

(2).红褐色:氢氧化铁

4.常见离子的颜色

(1).蓝色:铜离子

(2).黄色:铁离子

(3).浅绿色:亚铁离子

(4).无色: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氢离子、氯离子

常见火焰的颜色

1.淡蓝色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2.蓝色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3.蓝紫色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

化学史

L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2.到了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是侯德榜。

4.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5.我国科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的贡献。

6.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铜。

条件

1.化学反应条件:常温、加热、高温、点燃、通电、催化剂等。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1+Cu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CO+CuOCu+C02

高温

碳酸钙分解:

CaCO3CaO+C02f

碳在氧气中燃烧:C+O2CO2

电解水:2H202H2t+02f

过氧化氢分解:2H202O2t+2H20

2.金属和酸反应的条件: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3.金属和盐的反应条件: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

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水或有沉淀或有

气体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5.铁生锈的条件:铁和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6.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7.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燃烧时有足够多的空气,可燃物和氧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积。

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3.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5.在原子中第一层的能量最低。

6.最早发现空气中含有氮气和氧气的科学家是拉瓦锡。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纯净物是氢气。

8.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9.天然中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天然中存在最软的矿物质之一是石墨。

11.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2.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13.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翅。

14.动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15.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最活泼的金属是鲤,最不活泼的金属是金。

16.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

17.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凡”字题

1.凡给试管中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应略微向下倾斜。

2.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

3.凡是做制取气体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常见物质的俗名

学名俗名化学式

镁镁条Mg

汞水银Hg

碳木炭、活性炭、焦炭C

磷红磷、白磷P

硫硫磺S

一氧化碳煤气CO

二氧化碳干冰C02

甲烷沼气CH4

乙醇酒精C2H5OH

氢氧化钠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

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Ca(OH)2

氧化钙生石灰CaO

氯化钠食盐NaCl

乙酸醋酸CH3C00H

碳酸钠纯碱、苏打Na2c03

碳酸氢钠小苏打NaIIC03

常见混合物的主要成分

物质名称主要成分物质名称主要成分

空气氧气、氮气大理石碳酸钙

食醋乙酸天然气甲烷

石灰石碳酸钙草木灰碳酸钾

煤碳元素铁锈氧化铁

石油碳、氢元素食盐氯化钠

生铁铁钢铁

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

有毒物质(元素、离子)

二氧化氮(煤燃一氧化碳(汽车尾汞(体温计、电池亚硝酸钠(工业

烧、汽车尾气)气含有)中含有)盐)

甲醇(工业酒精中甲醛(福尔马林)二氧化硫(煤燃烧黄曲霉素(霉变的

含有)(装修材料)中产生)食物中含有)

有毒元素:铅、汞、镉、伸、镒。

重金素离子:/离子、银离子、铜离子。

“依据”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依据是是否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3.生铁和钢的判断依据是含碳量的多少。

有关“不是一一而是——”

1.干冰不是冰而是二氧化碳。

2.水银不是银而是汞。

3.铅笔芯中不含铅,主要含有石墨。

4.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铁是有铁元素组成的。

3.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4.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5.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6.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7.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构成的。

8.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9.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10.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1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钠原子和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

4.镁原子和镁离子的电子数不同。

5.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

相等

1.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等于负价总数。

2.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3.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保持不变。

4.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保持不变。

5.在溶液的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6.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意义

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和一个原子

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及其物质的组成;表示一个分子及其一个分子的构成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

质量比;表明粒子比。

写出下列化学用语的意义。

1.C1:氯元素、一个氯原子

2.2C1:两个氯原子

3.C12:氯气、氯气是由氯元素组成的、一个氯气分子、一个氯气分子是由两个氯

原子构成

4.2Cl2:两个氯气分子

5.CU:表示一个氯离子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6.S04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

7.2CF:两个氯离子

8.2so产:两个硫酸根离子

-1

9.C1:氯元素的化合价是一1价

密闭容器内外压强差

1.密闭容器内压强变小,出现水倒吸现象:

密闭容器中磷燃烧后冷却、

密闭容器内的气体溶于水或和水反应(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密闭容器内的气体能被木炭吸附•(如二氧化氮)、

密闭容器内的物质溶于水吸收热量如硝酸镂。

2.密闭容器内压强变大,出现气泡冒出现象:

密闭容器内的物质溶于水放出热量(如浓硫酸、氧化钙、氢氧化钠等)、

密闭容器内物质之间反应放热或有气体生成(如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碳酸盐与盐

酸反应等)。

放出热量

1.氧化钙、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

2.活泼金属和酸反应

3.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吸收热量

1.硝酸镂溶于水

2.碳酸钙高温分解

“——先——后——"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2.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受热。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

4.实验室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气管,后移酒精灯。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加入大理石,后加入稀盐酸。

6.木炭还原氧化铜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酒精灯。

7.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

8.实验完毕后,先移酒精灯,后撤一氧化碳。

9.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

10.浓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碳酸氢钠溶

11.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硼酸溶液。

“决定”

1.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3.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4.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

5.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三、单质和化合物

氧气

化学式:__

相对分子质量:

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

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而形成

氧元素的化合价: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1)和金属单质反应:

和镁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和铁的反应

和铝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铜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2)和非金属单质反应:

和木炭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磷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硫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和氢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化合物反应:

和一■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

和甲烷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和乙醇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途:

实验室制法所用的药品:、——一、-

反应原理:

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和验满:.

作为杂质除去方法:,方程式为

工业制法:,干燥方法

化学式:__________

相对分子质量:__

分类:_____________

各元素的质量比:

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各元素的化合价:

组成:,

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1)水电解:

(2)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3)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水的净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水:软水:

硬水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水的软化:硬水和软水的鉴别:

水的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防治:

用途:.

二氧化碳

化学式:__________

相对分子质量:____

分类:____________

俗名:____________

各元素的质量比:

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各元素的化合价:

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1)“三不”:.

(2)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氢氧化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途:

实验室制法所需的药品: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原理:------------------

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装置:.

检验和验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杂质除去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制法:______

来源:O

消耗:.

对环境的影响:,

防治方法:O

温室气体:o

氢气

化学式:____________

相对分子质量:_____

分类:______________

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氢元素的化合价:

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1)可燃性:

(2)还原性:.

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法所需要的药品::反应原理:

氢气的检验方法:

作为杂质除去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单质(以木炭为例)

化学式:_____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

分类:______________

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要形成稳定结构,得失4个电子都比较难。

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o+4价更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