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工伤保险课件_第1页
第十一章 工伤保险课件_第2页
第十一章 工伤保险课件_第3页
第十一章 工伤保险课件_第4页
第十一章 工伤保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章工伤保险第十一章工伤保险我们前面所学的如果说养老保险面最广;医疗保险最复杂;生育保险最体贴;失业保险最窝心;那么工伤保险应该是最什么呢?最麻烦第十一章工伤保险第十一章工伤保险我们将要学习的。。。什么是工伤和工伤保险1工伤保险条例2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3案例:应不应该算工伤4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关于工伤的定义企业职工在生产岗位上,从事与生产劳动有关的工作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急性中毒事故;或者职工即使不是在生产劳动岗位上,而是由于企业设施不安全或劳动条件、作业环境不良而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也属工伤,包括职业病;职业病指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P268职业病名单第十一章工伤保险第十一章工伤保险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工伤与伤亡事故分类工伤是职业伤害的简称,是各国社会保险通用的术语,主要包括工业伤亡事故和职业病。1.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分类:轻伤、重伤、死亡2.按事故对人身的伤害形式分类3.按事故发生的管理或技术方面的原因分类第十一章工伤保险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中国职业病呈现五大特点:1、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2、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严重;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4、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危害往往被忽视;5、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影响长远。

第十一章工伤保险什么是工伤保险工伤保险EmploymentInjuryInsurance:国家或社会为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者及家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员工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员工或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工伤防预、工伤救治、工伤康复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补偿不究过失原则,即无责任补偿原则工伤保险费由企业或雇主缴纳,个人不缴费保障与赔偿相结合,帮助劳动力恢复工伤补偿、工伤预防与工伤康复相结合一次性补偿与长期补偿相结合待遇根据伤残和职业病等级而分类确定第十一章工伤保险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1951年2月颁布《工伤保险法》,对工伤认定、治疗、收入保障及因公致死审定等作了相应规定。有关工伤保险只限于工伤发生后的鉴定与伤残、亡的各级待遇标准,没有涉及事故预防1957年2月卫生部颁布《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职工健康严重的14种职业病纳入工伤范围,享受因工伤残和死亡的相关待遇1987年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职业病分为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9大类,共99种待续。。。第十一章工伤保险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1996年3月,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1996年8月颁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结合,从工伤保险金提取一定比例用于预防。事故预防费用于检测;安全生产科研及宣传教育;奖惩手段在安全生产方面和职业病防治方面建立了更多的法律法规体系2003年4月,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工伤保险条例》,2004年1月1日起施行;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目的: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用人单位职责:用人单位依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条例——保险基金来源: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国家根据不同行业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差别费率,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在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应留一定比例储备金,用于统筹地区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储备金不足的,由统筹地区政府垫付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履行工职受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事故下落不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条例——视同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申请职工发生事故或被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在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提出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在1年内可直接向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保部门提出申请

用人单位未提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工伤待遇由该用人单位负担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含事实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劳保部门自受理认定申请之日起60(15)内作出认定决定

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条例——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十个伤残等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劳动能力鉴定相关知识;职业品德申请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对鉴定结论不服,可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鉴定结论作出1年后,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待遇(企业)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职工住院治疗工伤,单位按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70%发补助;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交通食宿费用,单位按因公出差标准报销(现改为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职工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第十一章工伤保险新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待遇(保险基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标准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50%、40%或30%

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是24(27)个月、22(25)个月、20(23)个月和18(21)个月本人工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85%、80%和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6(18)个月和14(16)个月的本人工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0%和60%,并缴纳各项社保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第十一章工伤保险新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2(13)个月、10(11)个月、8(9)个月和6(7)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第十一章工伤保险本人工资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条例修改(2011年1月1日实施)扩大了工伤保险条例适用范围。除现行规定的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外,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组织也应当参加工伤保险。待续。。。第十一章工伤保险新工伤保险条例(2011年1月1日实施)扩大了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范围。除现行规定的机动车事故以外,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也应当认定为工伤。待续。。。第十一章工伤保险新工伤保险条例(2011年1月1日实施)提高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伤残级别增加1至3个月职工本人工资。(2012年度全国平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的水平,全国平均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491300万元)第十一章工伤保险新工伤保险条例(2011年1月1日实施)简化了工伤认定、鉴定和争议处理程序。对于实施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认定决定。同时明确了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时限,取消了行政复议前置程序。增加了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项目。将工伤预防费用增列为基金支出项目,将由用人单位支付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和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改由基金支付。同时,草案加大了对不参保单位的处罚力度,加强了对未参保用人单位工伤职工的权益保障。第十一章工伤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安全生产方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铁路运输、民用航空等特定领域安全生产方面的条例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第一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目录》等一系列行政规章和标准(2001—2002年)第十一章工伤保险第十一章工伤保险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其他国家的工伤保险世界上最早实行工伤保险的国家是俾斯麦时期的德国,于1884年实行了《工人灾害赔偿法》,随后英、法、美、日等形成雇主责任保险,受害者直接向雇主要求补偿,雇主直接支付津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少数欧洲国家开始用社会保险来弥补雇主责任保险的不足,在国际劳工组织的倡导和推动下,一些国家逐步将职业病也列入工伤保险的范围内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工伤保险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普及,其普及率比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高得多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72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建立了工伤保险法律法规的有164个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小陈受老板指派陪客户喝酒,回家途中出现呕吐休克症状,送往医院后死亡。经鉴定,陈猝死,饮酒为诱因。请问,应不应该算工伤?

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应不应该算工伤?一审法院审理认为:陈是在接受单位领导指派陪客户吃饭的岗位上,因饮酒而导致心源性猝死;小陈在送客途中呕吐可视为在工作时间和岗位上病发,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小陈的死亡应视为工伤劳动部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岗位上突然死亡,不视为工伤二审法院:佛山市中院以小陈陪客户吃饭的性质不属于正常的工作范畴,维持原劳动部门作出的认定修改条例:醉酒一律不算工伤第十一章工伤保险上下班遇交通事故,应不应该算工伤?

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应不应该算工伤?上班途中,意即一个人已经离开业余时间的休息状态,而进入了半工作状态。虽然尚未到达单位,但是其意识和行为都是在朝着工作的方向发展。下班途中也是如此,是工作状态的延伸第十一章工伤保险上班时间界定

上班工作时间又称劳动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昼夜和一周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