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盛唐气象一、选择题1.曲辕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不仅有着精巧的设计,精湛的技术,还蕴含着一些美学规律。曲辕犁制成于()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2.下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3.既是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国际性大都会的是()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咸阳4.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5.右图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A.社会政治状况 B.科举选才标准 C.思想开放程度 D.手工制作水平6.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蕃关系友好。以下人物中,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A.文成公主 B.金城公主 C.王昭君 D.元昊7.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8.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游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日本9.唐太宗在位期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几次派使者向唐求婚,唐太宗最终同意,此举促进了两方的友好往来。材料说明唐太宗()A.不断加强中外交流 B.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C.强化中央集权 D.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10.“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A.经济的繁荣 B.文学艺术的兴盛

C.政治的清明 D.社会风气的开放11.唐朝绘画艺术成就斐然,如图唐代名画的作者是()A.颜真卿

B.柳公权

C.阎立本

D.吴道子12.唐诗宋词是中化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2016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日。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13.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堪因,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国诗词大会”节日。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被称为“诗圣”的是()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苏轼14.他是唐代书法家,他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他是()A.颜真卿 B.吴道子 C.柳公权 D.阎立本15.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A.对边疆统治加强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注:李隆基:“接管一个烂摊子,努力创造新纪元。”)材料二:唐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成就对后世影响颇深。唐朝通过多次的对外交流,在周边国家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很多国家像日本等多次派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这些人回国后对本国经济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材料三:唐朝历史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文化上都值得我们深深回味。……唐朝在“开元盛世”之后,急转而下,走向衰败,其发展轨迹所揭示的兴衰成败的历史规律更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研究。(1)尽管李隆基接管的是“一个烂摊子”,但是他努力创造了一个“新纪元”,这个“新纪元”被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唐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成就”分别有哪些?(各举1例即可)

(3)“其发展轨迹所揭示的兴衰成败的历史规律”对当今社会有何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三:

图1、图2所示

材料四:唐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材料五: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摘编自唐·周匡物《及第谣》(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上台执政后认识到的问题。(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图1、图2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的名称。(4)根据材料四,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五反映的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唐朝兴盛的因素(至少两点)。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盛唐的社会气象。唐朝经济繁盛,农具有了很大的改进。唐朝人民发明了新的犁地工具曲辕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曲辕犁对现代农具的设计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故选D。2.【答案】C【解析】依据“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及结合所学知识,筒车又叫水转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是一种农业灌溉工具。说明了唐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故C正确。交通运输与唐朝发明的新式灌溉工具——筒车不符,故排除A。纸张印刷与题干唐朝发明的新式灌溉工具——筒车不符,故排除B。陶器制作与“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不符,故排除D。故选C。3.【答案】A【解析】依所学可知,唐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它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故A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故选A。4.【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越窑可知赞美是青瓷。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故选C。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盛唐代手工制作水平。社会气象唐舞马街杯银壶、唐三彩是唐朝的艺术珍品,反映了唐朝制瓷业发展的高超水平,体现了唐朝手工制作水平。故D正确。A项所述题干无体现。故A错误。B项所述与题干主旨无关。故B错误。依据历史图片信息不足以得出本项结论。故C错误。故选D。6.【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为唐蕃和睦作出了重要贡献。故选A。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拥戴,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故选C。8.【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亲。641年,唐太宗在位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C符合题意。ABD三项表述的是唐朝的对外交往,不符合题意。故选C。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几次派使者向唐求婚,唐太宗最终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唐蕃和亲促进了两方的友好往来,体现了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故D正确。A题干属于民族关系,与外国无关,故A错误。B不符合题干主旨,故B错误。C与题干无关,故C错误。故选D。10.【答案】D【解析】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故D正确。题干未体现唐朝经济、文学艺术和政治方面的史实,故排除ABC。故选D。11.【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吴道子笔下的人物,神情生动逼真,衣带飘飘若飞,人们称赞说“吴带当风”,他的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等.题干图片的唐代名画的作者是吴道子,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李白。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故A正确。杜甫被称为诗圣,故B错误。白居易是诗浅显易懂,故C错误。王维属于山水田园诗人,故D错误。故选A。13.【答案】C【解析】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凝重,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被后人尊为“诗圣”。“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作品。杜甫的诗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C符合题意。故选C。14.【答案】C【解析】隋唐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当推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俊丽,骨力劲健,后人把柳书与颜书并称为“颜筋柳骨”。故选C。1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A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A。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珍宝、经典、金鞍玉辔、绸帛、种子、营造与工技著作、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故C正确。641年,唐太宗在位时,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故排除D。故选C。

二、非选择题16.【答案】(1)“开元盛世”。

(2)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等生产工具;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手工业方面:纺织业品种繁多,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陶瓷业有重要发展,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最为著名。

(3)启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统治者必须提高自身的执政素质。【解析】(1)本题考查“开元盛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唐玄宗李隆基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

(2)本题考查了唐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成就,要求掌握基础知识。结合所学列举唐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成就即可。如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共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制成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蔬菜有许多新品种;茶叶在江南农业中占重要地位;人们积极抗旱,治理蝗灾,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手工业方面:技术高超,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增多;陶瓷业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著名。

(3)本题考查古代王朝演变的启示,要求综合分析归纳。可以从国家统一、人才和制度、统治者执政素质等方面总结,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7.【答案】(1)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2)开明的民族政策。

(3)①曲辕犁;②筒车。

(4)①广纳贤才(或用人重视德才兼备等)。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5)以民为本,关爱人民;民族关系和谐;对外开放;制度先进;国家统一;重视文化教育,科举取士;工具先进,科技发达;任用贤才等等。【解析】(1)本题考查唐太宗的治国策略,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知,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2)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政策,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知,唐朝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3)本题考查唐朝的农业,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