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六年级上册教案设计_第1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教案设计_第2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教案设计_第3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教案设计_第4页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设计

学校名称:大营子小学

姓名:姚春华

日期:2017年9月1日

大营子小学(六)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第一课、建筑艺术的美备课教师姚春华

知识与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

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

能力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过程与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能够初步分

教学目标

方法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

情感态

度与价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值观

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

教学重点

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课时2课时

教学手段课型新授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及修改意见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你觉得美术有哪些门类?”

学生根据平时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小组讨论回答。

2、课件展示美术各门类图片,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世界中的氛围。(设

计意图:引起学生兴趣,形成美术除绘画外还有许多门类的初步认

识。)

师:其中我们展示的中国古代建筑图,大家肯定不陌生。同学们说是

什么建筑?对,是我们的天安门城楼。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

固的音乐”,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具有音乐美感的建筑艺术。

出示课题建筑艺术的美

二、讲授新课

教师:大家肯定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建筑怎么会跟音乐有联系呢?

(一)、课件出示:欣赏课本中故宫的门、故宫的云龙大石雕等图。

提问:

1、你知道浮雕上的图案的意思么?

(九条游龙;五座浮山一一九五之尊)

2、大门上的门钉二铺手除了装饰作用以外,还有其它的意思么?

[目前学界没有同意说法,大概得有两种:固定门板的(因为古代的门

是两个门板拼在一起的);另一种说法认为主要是装饰和显示地位的

(因为古代以单数为阳数,双数为阴数,单数里最大的是九,所以像

在故宫----皇帝的居所,门钉都是9*9------81个。)]

3、你留意过古建筑屋檐上的仙人走兽么?你知道他们叫什么呢?

(“仙人走兽”一一檐角小兽:龙、凤、狮、天马、海马、狡猊、押

鱼、懈笏、矶、行什。)

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

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巨大庄严的

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云龙大石雕:雕刻有

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戏珠”,精美

异常。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

邪的作用,寓意吉祥。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鸥吻、凤、

狮子、天马、海马、援猊、狎鱼、懈笏、斗牛、行什。只有太和殿才

能十兽齐全。。

小组讨论,交流回答。

(二)、教师:我们了解了关于古代建筑的一些知识及造型,现在我

们再来了解一下外国建筑有什么特点?

出示课件:欣赏凡尔赛宫殿内景及科隆大教堂、泰姬陵等古建筑。

师:“看了这些建筑,有什么想法?”

生:“美、颜色好、高级、漂亮。”(学生着重表达的是对色彩的感受,

这说明色彩对于凡是具有分辨色彩能力的眼睛来说,都能引起反应,

它是一种最普遍、最大众化的美感。学生对抽象的线条和体积没有明

确的表达。)师:“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

上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

(三)、建筑与音乐的关系。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

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具体的建筑分析。

(四)、师:随着时代发展,建筑有了巨大的变化,你认为现代建筑

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欣赏

现代建筑图片了解。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三、学生作业你家乡最古老的建筑是什么?你最喜欢的建筑是那座?

把它画下来或用文字记录下来。

四、教师点评展示、分析部分学生作业的形式美因素。

五、布置课外作业:分组调查身边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名胜建筑物,

将其与当地最时尚的建筑相比,寻找其异同之处,并试着将自己的观

点、看法写进小论文中。

建筑艺术的美

一、欣赏建筑图片

板书设计

二、中西建筑典型的特点

三、家乡建筑的特点

四、作业要求

教学反思

大营子小学(六)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第二课、图形的魔术组合备课教师姚春华

知识与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

能力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过程与学习夏加尔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

教学目标方法一幅奇妙的作品

情感态

度与价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创新意识。

值观

教学重点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改变思维方式,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教学方法课时课时

教学手段课型新授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及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如果让你以村庄为主题变现一张画面,你会画些什么?怎样

构图呢?

2、出示:《我和我的村庄》(油画)夏加尔(俄国)你们看,画

中表现了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给你带来什感受呢?你能总结它

的表现方法吗?

(颠倒的人物、房屋,动物眼中映射出的蓝天,像花草一样握在

人手中的果树……画家对故乡的种种美好回忆叠映在一起,仿佛把我

们带入了一个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3、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把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

在一起,也能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呢!

揭题:图形的魔术组合(板书)

二、新授:

1、出示图形

2、小组合作讨论:这些图形进行组合排列可以组成哪些新的图

案?

3、总结图形的组合方法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变成一幅幅神

奇的图画。他们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改变思维方式,来了

个“脑筋急转弯

4、学生作品欣赏

布置讨论题:书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魔术组合的?你认为哪些地

方组合得巧妙?你还想怎样组合?

小组讨论,集体反馈。

三、创作实践:

a)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或自己创作一组图形进行

创作。主题不限,看谁画的形象最有创造性!

b)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

教师:说一说,你将用哪一组图形来表现什么?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四、作品展览和评述

五、课后拓展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大胆尝试。

4、图形的魔术组合学生作品展示

夏加尔的油画作品《我和我的村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大营子小学(六)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第三课、添国人像备课教师姚春华

知识与

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能力

过程与

学习认为头像的画法,运用发散思维添画人像。

教学目标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值观

教学重点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的添画另一半。

教学难点发散和想象,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表现。

教学方法课时课时

教学手段课型新授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及修改意见

1、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大家在一年级时就从《画自己》开始学习了一系列的人像画的方

法,对人像早就不再陌生,(师出示一组人物头像),同学们你们来欣

赏一下,说说这些人像作品各有什么特色(绘画风格、人物特点)?

出示课题:添画人像

2、新授

出示课本中提供的素描、油画、版画、中国画等大师作品。

1、简单归纳脸型、五官的的基本特点。

2、欣赏作品中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物特点

3、简析作品的绘画特色及风格:

a素描注重光影和体积感的表达;

b立体派油画注重形块的空间表达,简化人物的细节;

c版画突出线条的装饰美感;

d中国画强调笔墨的韵味、民族的特色。

4、添画指导我们一起来看这几幅作品,你认为哪几张画的比较

好?为什么?

这些作品可以怎样添画它的另一半呢?

学生答:・可以用圆珠笔勾线,画线描;可以用彩色水笔添画,

用夸张的色彩来表现;

,可以用油画棒添画,用色彩明度对比的方法来表现另一半;可

以用颜料来添画,模仿印象画派的风格。

3、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1)作业要求:根据不同人物头像的基本特征,有创造性地画出人

像的另一半。

(2)教师巡视,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帮助。

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表情呆板等,给予及时

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4、讲评作业

(1)学生自评

(2)我们来看年轻大师们的作品,对照第一次的作品,你是否对自

己的作品满意呢?并说说这些作品还有哪些不恰当、不足的地方?

1、添画特色2、线条3、形体特征4、五官特征5,布局

(3)修改调整

第三课、添画人像

板书设计

耳彖

教学反思

大营子小学(六)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第四课、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备课教师姚春华

知识与

通过学习了解线描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能力

过程与

能以线为主画一幅有黑白对比效果的画

教学目标方法

情感态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

度与价

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值观

教学重点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教学难点如何以线为主画一幅有黑白对比效果的画。

教学方法课时课时

教学手段课型新授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及修改意见

1、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你能总结它的表现

风格吗?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2、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

和鱼的纹样的呢?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门

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些

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线条的粗细不同;线条的疏密排列不同;线条的各种样式不

同……

3、教师示范如何利用线的对比表现桌上的静物,同时提示

学生注意物象之间的高低、大小等关系及线的变化和黑白对

比关系。

4、学生实践。

5、教师巡回辅导。

6、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7、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8、课后拓展。

4、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J1

中类多样,线条粗细变化对匕I

板书设计I

^^2

教学反思

大营子小学(六)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第五课、亲亲密密一家子备课教师姚春华

知识与能通过仔细的观察会议,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了解粉印吹塑

能力纸版画的表现风格。

过程与

通过创作表现一家子的亲密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目标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通过创作表现一家子的亲密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

值观

教学重点运用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

教学难点具体情节的表现、颜料水分的掌握。

教学方法课时课时

教学手段课型新授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及修改意见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图片。

1、展示自带照片,讲述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2、比赛:谁说出家庭成员生日多

3、介绍动物家庭的感人故事。

二、表演

请三个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孩子。

表演内容:

1、三人离很远。

2、三人搂在一起笑的很开心。

(通过比较使学生感受到,人物间的距离,他们的眼神,

动作等在画面中的作用。)

三、介绍新材料

吹塑纸(是一种轻质的发泡材料,结构疏松的,很容易在表

面划出痕迹)。今天我们就是要利用吹塑纸制版。

四、教师演示

1、在已画好稿的的吹塑纸上覆盖黑卡纸或白纸,将纸

张固定好,以免错位。

2、教师掀开纸的一边用笔蘸色在吹塑纸上填色。

提问:还记得这种表现方法叫什么吗?(对印)

3、怎样才能像书中作品那样对印出清晰的轮廓?

五、提出作业要求:

运用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

场景。

五、自主创作

六、学生作品展示评价

5.亲亲密密一家子

板书设计学生照片

教学反思

大营子小学(六)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第六课、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备课教师姚春华

知识与

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能力

过程与

学会使用邻近色画一幅画

教学目标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感受运用邻近色作画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色彩创作的愿望。

值观

教学重点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色彩美。

教学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方法课时课时

教学手段课型新授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及修改意见

一、导入

1.用色彩表达感受。

今天,天气虽然有些寒冷,但老师今天的心情却很开心,谁能用颜色

来表达老师此时的心情?

2.这些颜色都是不同的,为什么都可以表达老师此时的感受呢?

二、认识邻近色

1.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

青、青与蓝、蓝与紫、紫与红等。

2.出示色相环

3.教师示范涂色(在纸片上),同时阐述象不同的黄与不同的绿为一

组邻近色。

同桌之间利用彩笔找出几对邻近色。

4.学生涂色游戏:用邻近色把手中的纸片涂上颜色,(一组邻近色涂

一个纸片)比比谁涂的又多又快。(2分钟的音乐时间)

5.展示代表性学生作业。

三、欣赏画家作品:

1.引导学生感受临近色调的绘画作品。

抢答游戏:画家的作品中主要用了哪组邻近色?

2.引导学生感悟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画家在使用邻近色作画时,有没有使用其它的颜色?(是哪

些颜色?)

问题二:画家在使用邻近色作画时,两种颜色用的是否一样多?(说

出每幅画面中的主要色彩)

3.学生感受并交流邻近色搭配在一起带来的美感?(和谐、柔和、

优雅、舒畅《顾盼》热情、强烈、醒目、鲜明《红土地》)

4.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

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

比色。

四、邻近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件出示图片

五、学生创作(背景音乐)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邻近色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1.表现题材自选;

2.体会你使用的邻近色带给你的感受。

六、作品展示与评价

七、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交流了使用邻近色来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希望同学们

来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在生活中仔细品位色彩的和谐;希望同学们

来做一个热爱艺术的人,用和谐的色彩来装点美化我们的生活

第六课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板书设计

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

教学反思

大营子小学(六)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第七课、箱板上的新发现备课教师姚春华

知识与

学习利用瓦棱纸进行有趣的艺术活动

能力

过程与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方法

情感态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

度与价

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值观

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与色彩卡纸拼贴等

教学重点

方法。

教学难点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学方法课时第1课时

教学手段课型新授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及修改意见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一定很奇怪,今天美术课老师怎么研究起纸箱板来了?

因为我有一个新发现,这就是普普通通的纸箱板也可以制作出有

特殊效果的艺术作品。

撕开表面的牛皮纸,学生发现里面藏着弯曲排列的瓦楞纸。

板书课题:箱板上的新发现

二.交流探讨,学习新知

1.分析思考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学生思考并回答:

包装箱的纸箱板中间有瓦楞纸。

普通纸张都是平的,而纸箱板中的瓦楞纸一般由许多层马粪纸压

制在一起,比普通纸张厚,而且为了防止挤压货物,瓦楞纸都有像屋

瓦一样起伏的楞。

在美术材料商店里,也有专门的瓦楞纸出售,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2.用纸板箱创作时我们应该发挥它的哪些特点?避免哪些不

足?小组探究尝试。

撕一撕:箱板上的瓦楞纸不止一层,两边还夹有光滑的牛皮纸,

可以撕出不同的层次。

纸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瓦楞纸也不同。

箱板纸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3艺.术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的创作活动。

教师参与活动,并给予合理建议,以引导完成作品。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块箱板,全班合作完成:

选取一张瓦楞纸或纸箱板备用。

几位同学分别在纸箱板上撕出或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或肌理。

撕到一定程度,滚油墨或刷色,挑选合适的角度在大纸上印制。

继续撕刻,改变底版,再在大纸上印制。

调整构图,直至全班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

4将.作品装饰在墙上,使它成为一面很有新意的装饰墙,引导学

生评议。

5.第一课时作业要求:

学生为自己要创作的作品进行构思,可以在稿纸上设计草图。

可以刷颜料,备用。

三.学生练习,巩固新知

学生设计,教师指导。

不同的构思可以使用不同色调的底色。

提醒学生刷色的时候下面垫上报纸。

画面的统一。在完成比较大的画面时,构图协调是容易出现的问

题。要注意画面构图的疏密、开合等对应关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大营子小学(六)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第七课、箱板上的新发现备课教师姚春华

知识与

学习利用瓦楞纸进行有趣味的艺术创作。

能力

过程与利用瓦楞纸镂空雕刻、拼贴绘画、印制等技法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

教学目标方法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

激发学生在美术创作上敢于大胆创新实践的精神以及做事细致认真的态

度与价

度。

值观

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纸箱板上镂空雕刻的技法和用多层瓦楞纸与彩色卡纸拼贴

教学重点

等方法。

教学难点层次感与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学方法课时第2课时

教学手段课型新授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及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加深理解

请学生将完成的稿子放在投影仪上讲讲自己的构思。

教师提出建议。

二.探讨研究,创作箱板画

1.第一种方法:结合示范讲解并分析,在纸箱板上直接做出镂空

效果。

难点演示:教师演示如何在箱板确定的位置上用刻刀或手撕的方

法制作镂空效果。

分析两种方法的不同点:刀子刻的效果比较整齐,手撕的效果比

较随意自然。

用刻刀、手撕镂空效果的要点:可以先撕下一层,面积不要过大,

再制作第二层效果。

学生欣赏在箱板上做过镂空处理的画,比较分析:

怎样使箱板表面变得凹凸不平,出现夹层和纹路,画面表面出现

丰富的肌理。

在箱板上起稿并简单雕刻主要形象。

根据需要镂刻,使之出现夹层和纹路,画面表面出现丰富的肌理。

在箱板上刷色或滚油墨,使其成为完整的作品。

2.第二种方法:用不同纹理的瓦楞纸和彩色卡纸拼贴的效果。

先在版面上根据需要滚刷油墨或色彩,用细密的瓦楞纸刻剪好形

象附在另外一张纹理较粗的瓦楞纸上,进行组合拼贴,并辅以绘画和

粘贴来丰富画面,直至满意。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继续上节课的创作,完成一张完整的

作品。

层次的处理。层次的处理不仅是为了区别物象,更是为了丰富物

象的表达语言。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工具或使用各种方式来丰富层次

以增强肌理效果。

巡视辅导。本课需要比较多的动手操作与分析比较。在创作过程

中,尤其是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多关注那些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同

学和不敢直言自己见解的同学,使每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安全问题。纸板箱的瓦楞纸由于有胶,所以撕刻起来需要一定力

度与技巧。教师要提前尝试,以避免容易出现的问题,教育学生注意

安全。

四.展评作品,激励表扬

展示、欣赏巧妙利用瓦楞纸和纸箱板镂空效果的作品,分析作品

的特点及改进建议。学生谈谈创作过程中发现的小窍门和新方法,与

大家交流。

五.延伸总结

课件展示或图片展示用各种材料创作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现

代艺术作品的独特的语言,激发学生课下进行大胆尝试。

板书设计第七课、箱板上的新发现

教学反思

大营子小学(六)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第八课、参观券的设计备课教师姚春华

知识与

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能力

过程与

结合生活中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教学目标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

值观

教学重点了解参观券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参观券。

教学难点了解参观券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参观券。

教学方法课时课时

教学手段课型新授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及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

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参观券说:大家都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

参观券。

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己付参观费的凭证和

留作纪念的纸片。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设计参观券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计形式,是哪两种?

教师小结并板书: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2.参观券的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

(板书: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

有纪念意义。(板书: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文字:地点,名称,

票价)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观察回答。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四、实践操作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

计一张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理念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

业。学生设计。

五、小结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A弟*A*_--_卡-4-4--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

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

一张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你想设计的参观券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回忆设计图中的内容。学生回忆。

分析设计稿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

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开新产品设计发布会,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

作品,并进行讲解,阐述设计意图。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

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充满设计意识的票券?回去

找找,下次告诉老师。学生发言。

设计参观券

设计形式:

(1)摄影;(2)绘画

构成:

板书设计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纹样:

内容,景点

文字:

地点,名称,票价

教学反思

大营子小学(六)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第九课、神秘的礼盒备课教师姚春华

知道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了解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道

知识与

能力理。

教学目标过程与

学会利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礼品盒。

方法

情感态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体验巧妙利用废旧物的乐趣,感觉人与人之

度与价

间的亲密关系和生活的情趣,启发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值观

了解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了解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道理。学会

教学重点

利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礼品盒。

教学难点综合利用材料,创新设计制作礼品盒的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等课时课时

教学手段课型新授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及修改意见

一、引入新课:

在节日、生日、纪念日等特殊日子里,你有心爱的礼物要送给最亲近

的人吗?你该怎样把它们包装得巧妙、实用又充满情趣呢?

二、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分小级观察礼盒:

根据外观设计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在?打开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

受?

你认为礼盒D设计的巧妙之处有哪些?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应该怎样

修改?

1、播放课件:观察欣赏生活中礼品盒的种类、用途,发现和了解设

计与实用是怎样的关系。

3、组织小组讨论:

你的礼物准备送给谁?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喜好?你想用什么样的盒

子来包装?

收集来的包装盒哪些外观可以利用?哪些需要装饰美化?

装饰丝带有哪些不同的系法?

4、组织学生看书

分析书中优秀作品,你认为哪些作品设计与制作体现了创新?

三、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收集生活中的盒子,选用适当的材料,为自己的小礼

物设计制作一个精美的礼品盒。

2、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3、辅导要点:

盒子形状的巧妙利用、盒子内部的创新设计,盒子外观的美观装饰。

一、引入新课:

在节日、生日、纪念日等特殊日子里,你有心爱的礼物要送给最亲近

的人吗?你该怎样把它们包装得巧妙、实用又充满情趣呢?

二、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分小级观察礼盒:

根据外观设计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在?打开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

受?

你认为礼盒D设计的巧妙之处有哪些?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应该怎样

修改?

2、播放课件:观察欣赏生活中礼品盒的种类、用途,发现和了解设

计与实用是怎样的关系。

3、组织小组讨论:

你的礼物准备送给谁?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喜好?你想用什么样的盒

子来包装?

收集来的包装盒哪些外观可以利用?哪些需要装饰美化?

装饰丝带有哪些不同的系法?

4、组织学生看书

分析书中优秀作品,你认为哪些作品设计与制作体现了创新?

三、完成作业

4、作业要求:收集生活中的盒子,选用适当的材料,为自己的小礼

物设计制作一个精美的礼品盒。

5、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6、辅导要点:

盒子形状的巧妙利用、盒子内部的创新设计,盒子外观的美观装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大营子小学(六)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第十课、故事中的人备课教师姚春华

知识与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粘土塑出一个故事中的人

能力

过程与抓住人在故事中的特有姿势,塑出运动中的动态。努力表现出人

教学目标方法的美。

情感态

度与价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表现能力。

值观

教学重点用泥土塑出自己熟悉的人的姿势。

教学难点用泥土塑出自己熟悉的人的姿势。

教学方法课时第课时

教学手段课型新授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及修改意见

一、引入课题。讲故事

1、观察投影中的人物。

2、出示教师的泥塑作品。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塑故事中的人。

二、教学新课,指导泥塑故事中的人。

1、请一位同学来摆一个姿势的造型在黑板上演示。

2、小结:用粘土塑一个运动着的人,首先要塑出个完全的人,即有

头躯干,上肢和下肢。然后,依照人在运动中的不同姿态,适当将头

躯干四技作适当的扭转。弯曲,就可塑出千变万化的姿势。给人物穿

上与故事中的角色相符合的衣着。

2、教师示范。

三、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塑造,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讲评。

作业:A类作业:参考书中的图片及范作,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

人的动态,人物造型较生动、结构稳定。

B类作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

的动态,人物造型生动、结构稳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大营子小学(六)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第十一课、镜头里的花备课教师姚春华

知识与

花卉摄影的取景、构图与相机功能的强档运用

能力

过程与通过观察、分析和探究,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掌握拍摄花卉

教学目标方法的方法

情感态

感受生活的美好,用摄影的手段表现花卉,感受自然美,体验摄

度与价

影的乐趣

值观

学习花卉摄影取景、构图拍摄的技巧,表现造型优美、主题突出花卉摄影

教学重点

作品

教学难点构图的方法、主体物与背景的处理

教学方法课时课时

教学手段课型新授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及修改意见

情境导入

1、展现一段花卉视频。

学生从花形、花瓣、颜色等角度谈谈花朵的特点及画的寓意。不同的

花有不同的寓意:牡丹代表富贵与吉祥,荷花是圣洁与无暇的象征,

菊花代表人格和气节。

师:这些花卉不仅造型优美,而且色彩艳丽。今天,我们一起用镜头

寻找花朵最美的一面,点缀我们的生活。

出示课题。一一镜头里的花

2、探究新知一一教师提供盆栽花。在拍摄前,请孩子们注意仔细观

察花朵的特点。1、探究构图方法。师:如何取景能突出主体花朵的

形象?(学生用手指摆出四边形做相机的取景器。通过取景器尝试构

图,理解取景时把主题形象放在最佳视点上,能引起注意。师:下面

我们来看看这幅作品《春舞》。一起来研究一下它的构图。(提供直观

教具——一朵纸质玉兰花和深色彩纸,探究构图方法。)注意它的摆

放位置:边角位置;中心位置;偏离中心位置(上、下、左、右)探

究1:比较花朵在边角位置与中心位置,哪一幅突出主体?(通过比

较,让学生感受到,花朵在画面边缘位置时,背景有大面积的空白,

影响对花的表现,花朵在中心位置则突出主体。)总结:中心位置构

图主体明确。探究2:花朵在画面中的什么位置?景与构图的方法。

一朵或两朵花,均可安排在中心位置。《春舞》中一前一后、一高一

低的两朵花相伴争艳。师总结:偏离中心位置的构图给人均衡感。探

究3:比较《出水芙蓉》和《含苞欲放》的构图有什么不同,谈谈总

结的感受。(学生看书,讨论。)师总结:分别采用了横、竖两种构

图。横构图给人宽广、平衡之感,竖构图给人高耸、延伸之美。探

究4:将仰视、俯视角度拍摄的白玉兰与《春舞》作品相比,哪个角

度最能突出花朵的造型美?说说你的理由。(引导学生欣赏采用不同

光线拍摄的花卉)

师:两幅作品中花瓣的色彩有什么不同?哪幅作品使花明亮动人?

(利用黑色背景对比手法,花朵显得更加洁白如玉)

2、探究处理背景的方法

(1)组织学生试拍并提示:根据花形特点寻找最佳构图和角度;处

理背景,突出花朵的颜色。

(2)教师将学生分成三组—背景板小组、曝光小组、光圈小组,

从三个方面解决背景处理问题。

三、教师示范

师示范如何拍摄出造型优美、色彩鲜艳的花卉。

四、艺术实践

作业要求:运用学到的取景、构图和摄影的方法拍摄一组花卉照。

五、教师巡视、指导。

六、展示评价

教师从学习态度、合作能力、知识掌握等方面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大营子小学(六)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第十二课、神州风采备课教师姚春华

知识与通过了解欣赏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t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

能力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隹i美感。

过程与通过了解欣赏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

教学目标方法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感。

情感态

度与价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

值观

教学重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和保护它。

教学难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课时1课时

教学手段课型新授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及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

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长城图片并提问:这组照片展现的是什么地方?它

的长度有多少?经过哪些省?

城墙曾经出现在古代世界各个角落,可如今只有我国的长城基本

完好,它有两千余年的建造史。

引出课题:神州风采是长城,总长一万多公里,现存的是6700

公里的明长城。

目前遗存的长城经过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宁

夏、新疆、内蒙古、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

学生欣赏图片,听讲、思考。

三、探究学习秦大家继续研究长城。分成4个小组,研究下列

问题:

1.长城经过地区的地貌有哪些?

2.长城建筑的形式有哪些?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哪些?

4.古代长城和现代长城的作用。1.地貌有平原、丘陵、山脉、山峰、

湖泊、合股、盆地、峡谷、沙漠、戈壁、荒漠、沼泽、草原、森林、

海洋,海拔高度差有3000多米。

2.建筑形式出城墙外,还有各种门、楼、关、台、墩、间、桥、

洞、隧道等。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土、沙、砖、石、芦苇、木材、或者直接

利用山岭、高地、悬崖、峭壁、沟壑、河岸等。

4.古代主要用于防御、边界。现代长城成为坚忍不拔和牢

不可破的象征。国歌中的长城更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侵略、捍卫

领土完整和独立自由的决心。长城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文

化。

四、艺术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国画家白雪石、油画家詹建俊以长城为题材的绘画

作品,以及摄影作者镜头下的长城作品。学生观察、思考,确定创

作主题。

五、学生实践

由于时间有限,给大家15分钟时间,用线描画出自己关于长城

的构想。学生作业。

交流感受。

六、小结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

板书设计

神州风采

文化遗产

板书设计自然遗产

复合遗产

教学反思

大营子小学(六)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第十二课、神州风采备课教师姚春华

知识与通过了解欣赏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t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

能力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隹i美感。

过程与通过了解欣赏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

教学目标方法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感。

情感态

度与价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

值观

教学重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和保护它。

教学难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课时第2课时

教学手段课型新授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及修改意见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

上课准备。

二、研究教材看书第30页。

上一课研究了长城,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时也是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财富。

这一节,我们继续研究分布在我国各地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研究教材中的图片与文字。

三、研究景点及相关资料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

研究一处景点。选择同学们有资料的景点或亲自去过的地方,进行

与文化、历史、美术相关的研究。

四、小组汇报请各小组结合自选的景点进行汇报。

敦煌是人类文化的宝库。

自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以后,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掠走

了大量的宝藏,目前散落在英、法、德、俄、印度等许多国家。敦煌

学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学者们的毕生事业,是人类文明和文化重要的组

成部分。

泰山的历史和文化都很悠久,自古以来被誉为“五岳独尊”,1987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建议同学们把图片和资料、文字汇总,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小报,

让同学们了解到更多景观和历史文化。分组汇报。

一组:敦煌石窟。

二组:泰山。

三组:乐山大佛。

五、课后延伸

我国目前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31处,

还有许多景观符合世界遗产定义和标准未能列入。下面请同学们讨

论,对我们身边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应该如何保护。不破坏地形植被、

生态和水系。

旅游时爱护环境。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它具有最高的

价彳直O

不把遗产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

教学反思

大营子小学(六)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第十三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备课教师姚春华

知识与了解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知道学习并保护斗三物资文化遗产的意义。

能力能够用自己的美术语言描述家乡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并提出保护意见。

查阅和搜集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资料,从美术欣赏的角度感受和了解我

过程与

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运用绘画、摄影和短文等多种形式,举办一次汇报

教学目标方法

展,表达对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态

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和兴趣,增进学生对中华

度与价

民族文明和历史的了解与尊重,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值观

教学重点了解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感受好认识。

教学方法课时课时

教学手段课型新授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及修改意见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库淑兰的影像照片。

提问:有同学认识这位农村老奶奶吗?

她出现在课堂上,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联系吗?请你们在教材

31页上找到答案。

2、学生自主探究

3、认识大师

课件出示库淑兰的剪纸作品

(1)早起作品(1980—19890),简洁明朗,色彩绚丽

(2)晚年作品(1989—2000),纯朴华丽,富有装饰美感

4,揭示课题

(1)什么事非物资文化遗产?

(2)对于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你们都了解哪些?

(3)学生看教材33页的小知识

(4)教师小结: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是我国2006年第一届“文化遗产

日”的主题。

(5)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分析范例

教师以“惠山泥人”为例,引导学生欣赏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艺术作品。

1、惠山泥人是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生产和销售都在无锡惠

山附近,故无锡泥人又称“惠山泥人”

2、惠山泥人的发展:始于南北朝时期,明代发展到鼎盛时期

3、惠山泥人分“粗货”与“细货”两类。

三、合作探究

1、课件展示江苏的惠山泥人《闹天宫》、北京故宫漱芳斋戏台、昆曲

《牡丹亭》、漳州木偶《青大花》、皮影《曹操发兵》等图片。

2、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潜在的联系。

3、雅俗共赏的戏曲:京剧。你了解哪些京剧艺术的知识?木偶的制

作与表演皮影艺术的特色

4、杨柳青年画的发展和特色

四、调查家乡

你知道家乡有哪些非物资文化遗产吗?

还有哪些项目适合申报非物资文化遗产?

你对保护家乡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有哪些建议?

五、艺术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家乡的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资料,围绕保护

或申请非物资文化遗产为主题,有绘画、摄影和短文的形式举办一次

汇报展。

六、展示评价

请各小组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小组的给予评价和建议

七、课堂延伸

继续探究我们身边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大营子小学(六)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第十四课、家乡的小吃备课教师姚春华

知识与

了解有关家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