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中的变革新定稿_第1页
酝酿中的变革新定稿_第2页
酝酿中的变革新定稿_第3页
酝酿中的变革新定稿_第4页
酝酿中的变革新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酝酿中的变革新定稿酝酿中的变革第2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势所趋历史根源历史背景新思想的演进士人干政百日新政戊戌政变戊戌余音兴起发展高潮失败影响戊戌变法(制度)学习第3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课标】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和特点第4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国际局势:发展资本主义已是大势所趋。

思考:

1、19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经历两大变局?

2、这说明了怎样的问题?一、大势所趋(历史背景);第5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9世纪中后期的世界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发展。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第6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谭嗣同《有感一首》时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第7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采访甲午战争据当事人回忆—甲午震撼主要有三点:一是没有想到败给日本;二是没有想到《马关条约》内容如此苛刻;三是没有想到清政府耗资巨大,前后30年的洋务运动如此不堪一击。(二)民族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空前危机。第8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经济基础: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联系必修二知识点,并结合第120-121页相关内容,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初步发展的原因?1)有识之士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实业救国”高潮。2)19世纪末,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某些客观条件。3)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第9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思想基础: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提示:联系书本第121-122页相关内容。1)抵抗派开始“向西方学习”;

2)洋务运动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付诸实践;3)洋务运动后期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早期维新思想;4)19世纪末,形成了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第10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巩固:下列关于早期维新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B.主张推翻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C.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D.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未付诸实践B第11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维新变法的兴起、发展;——宣传维新思想。请大家结合“新思想的演进”和“士人干政”两个标题内容,归纳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推动维新思想的传播所采取的方法手段有哪些?第12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人其思想被称之为“火山大喷火”维新思想的重要宣传者被誉为“岭南奇才”变法时期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被称赞为“中国西学第一人”人物介绍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时务报》主笔《变法通议》创办《国闻报》翻译《天演论》《原富》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第13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把历代统治者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古文经斥之伪经,主张应予抛弃,这就动摇了守旧势力,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为变法制造舆论。《孔子改制考》

称儒家尊奉的“六经”均为孔子假托古圣的言行所作,将孔子塑造成为托古改制的“圣王”,为变法活动制造历史根据。1、著书立说;第14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思考: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什么?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

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怎样的影响?2)影响: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梁启超称之为“火山大喷火”。

(托古改制)第15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巩固:康有为改造儒学思想为变法活动服务,主要是因为A.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B.与封建思想斗争的策略C.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D.自幼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A第16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梁启超第17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思考: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怎样的影响?2)影响: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

1)特点:倡导民权思想。第18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严复第19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思考:严复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什么?1)特点:借用西方进化论学说来宣传维新变法。

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怎样的影响?2)影响:为维新变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给人民敲响了民族危亡的警钟,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康有为称他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第20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方式2:进行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1)内容:三个“要不要”。(2)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首次交锋。(3)作用: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为下一步政治斗争作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第21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上书皇帝;(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2)时间人物: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3)内容:拒和、迁都、练兵、变法。(4)影响

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补充)变法和救亡图存结合

第22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设立学会、学堂、报馆等。23第23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强学会“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合群非开会不可”第24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孙家鼐、李鸿藻都列了名,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以及直隶总督王文韶都捐了5000两银子入会。李鸿章认为强学会宣讲自强之学很合他的心意,自愿捐3000两银子入会,没想到遭“同会诸子摈斥”,被拒之门外。

想一想: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维新思想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预示着戊戌维新高潮即将来临。第25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设立学会、学堂、报馆等。26影响:宣传了维新思想,开启了民智,推动了爱国救亡运动,特别是强学会、保国会等团体的成立,既奠定了维新变法的组织基础,预示着维新高潮即将到来。第26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国际局势:2、民族危机:3、经济基础:4、阶级基础:5、思想基础:

小结:

请同学们结合“大势所趋”“新思想的演进”两个框题,归纳:发展资本主义已是大势所趋。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早期维新思想对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27第27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巩固: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种政治运动,关键是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趋势B.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D.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C第28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巩固:维新派宣传变法理论的主要方式有①兴办学堂②成立学会③办报纸④著书立说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A第29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巩固: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的作用不包括A.启发民智B.为变法组织力量C.制造舆论D.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D第30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探究活动2: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①变法维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两大目标);②发展资本主义;(最根本目的)第31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三个阶段辛亥革命第32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拓展:甲午战败,列强的瓜分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1)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32)外国资本的入侵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近代化的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得到了初步发展。3)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运动进入高潮,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第33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探究活动1: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1)“托古改制”的含义是什么?(2)当时康有为为什么要“托古改制”?(3)“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怎样的问题?①封建主义正统思想即儒家思想在知识分子中根深蒂固②策略:借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减少改革阻力。③根本原因:反映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①一方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