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中考联考化学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补充一定量的粗粮有益于身体健康。下列粗粮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玉米 B.黄豆C.紫薯 D.荞麦2.用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的一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食盐和水②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石灰石和稀盐酸⑤硝酸铵和水⑥铁与稀硫酸A.①②④ B.①②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3.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 B.葡萄“变”美酒 C.玉石“变”印章 D.机器人“变”形4.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3Fe+2O2Fe3O4B.H2CO3=H2O+CO2↑C.Mg(OH)2+2HNO3=Mg(NO3)2+2H2OD.2C2H2+5O22H2O+4CO25.下表是NaCl、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相关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NH4Cl29.437.245.855.265.6A.NH4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NaCl和NH4Cl都属于易溶物质C.20℃时,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7.2%D.若在同一个坐标系内画出NaCl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两曲线一定相交,且交点在0℃~20℃之间6.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正确的是ABCDX大理石与盐酸锌粒与稀硫酸双氧水与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与氯酸钾Y浓盐酸浓硫酸浓硫酸浓盐酸ZCO2H2O2O2A.A B.B C.C D.D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C.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D.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8.暖宝宝中的发热剂可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体积约为5mL的发热剂放入针筒中(反应前后发热剂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控制活塞停留在“100”刻度处(如图一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充分反应后活塞最终停留在“80”刻度处,如图二所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发热剂与氧气反应不产生气体B.反应放热对实验结果无影响C.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0%D.实验中应不断转动针筒,使发热剂充分反应9.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0.实验测得某些溶液的pH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稀硝酸 B.硫酸铜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微观粒子模型化是研究化学变化的重要方法。①如图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该图说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填字母)。A原子核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原子的电子层数②如图是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化学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③A、B、C、D表示4种物,质,如图是部分物质的微观示意图。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一定质量的A和4.8gB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C和2.7gD,则A的化学式是______。④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甲烷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所表示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硫酸锌溶液可以作木材防腐剂。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和18%~25%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现取某红锌矿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最后得到硫酸锌,则红锌矿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假设红锌矿中的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中国古代的丝绸享誉世界,鉴别某面料是真丝而非全棉的方法是_____,洗涤衣物上的油污通常可用洗衣液,主要是利用了洗衣液的_____作用;有膳食专家说青少年的饮食只要“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就行,其中蔬菜给人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从营养全面的角度,你发现该说法中除水、无机盐外,还缺少的一种主要的营养素是_____。厨房中最常用的调味品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填符号)化学使人类出行更便利,住宅跟安全,现代建筑大量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是_____(填“金属材料”“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汽车通常表面进行刷漆处理,除了美观外,其主要作用是_____,现在汽车汽油中常加入乙醇以减少污染,节约石油,乙醇是由_____构成的。14.化学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甲乙丙丁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探究水的组成探究CO2性质探究燃烧条件(1)实验甲中,发现B中固体可溶,A中几乎不溶,说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补充C试管实验,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2)实验乙中,观察到集气瓶内壁有_____产生。可以得出结论:水由_____两种元素组成。(3)实验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体现了二氧化碳_____性质。(4)实验丁中,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其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同学在复习中和反应知识时思考,除了通过酚酞变色说明氧氧化钠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还有什么方法能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同学们讨论后进行以下实验探究。方案一:测定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混合前后的pH。(实验探究)甲组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匀混合后测定此时溶液的pH=1.(得出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且该反应中__________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交流讨论)乙组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匀混合后测定此时溶液的pH=2.同学们认为该数据也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你同意这种说法吗?_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小林同学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所示。同学们认为根据该图象也能判断出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请你根据图中曲线判断大约____________秒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思质疑)小涛同学通过测定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小组同学一致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实验拓展)化学实验中还有很多物质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如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证明反应可以发生.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液面上升,同学们认为该现象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有同学认为该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请你再设计出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16.晶体(H2C2O4•2H2O)熔点较低,加热会熔化、气化和分解。草酸(H2C2O4)受热会分解,它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为:H2C2O4+Ca(OH)2=CaC2O4↓(白色)+2H2O。甲、乙两同学对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作如下探究:(1)猜想与假设:第一种:草酸分解生成CO2和H2;第二种:草酸分解生成CO2、CO和H2O;第三种:草酸分解:H2C2O4CO2↑+H2O(未配平);有同学从理论上就可判断第三种假设不成立,老师也认为这一判断是正确的,该同学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2)设计与实验: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图所示的A、B两套实验装置(图中铁架台略去).①甲同学按A装置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认为此现象是由草酸晶体受热分解产生的CO2所导致,此判断_________(填“严密”或“不严密”)。②乙同学的B装置图方框内的仪器未画完整,请你帮他画完整,___________;乙同学按B装置实验,看到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洗气瓶中溶液变浑浊。在尖嘴管口点燃剩余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___________的烧杯,有白色固体生成,证明产物中有_______;换一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内壁无现象,证明产物中无H2。(3)结论与思考:①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②若省略B装置方框内的仪器,整套装置也能证明产物中有CO2(假设每步都反应完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

A、玉米中富含糖类物质。A错误;B、黄豆中富含蛋白质。B正确;C、紫薯中富含大量的淀粉,属于糖类。C错误;D、荞麦中富含维生素。D错误。故选B。2、D【解析】

根据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可能溶液温度升高,可能产生了气体,都能使装置内压强增大,出现液面a比液面b高现象进行分析。【详解】①食盐和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液面基本不变,故错误;

②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生成了氧气,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故正确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溶液温度升高,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故正确;

④石灰石和稀盐酸,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故正确;

⑤硝酸铵和水,溶液温度降低,能使液面a比液面b低,故错误;

⑥铁与稀硫酸,生成了氢气,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故正确。

故选:D。【点睛】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等,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3、B【解析】

A、树根“变”根雕,本身的物质没有变,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葡萄“变”美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C、玉石“变”印章,本身的物质没有变,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机器人“变”形,本身的物质没有变,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4、C【解析】

A、3Fe+2O2Fe3O4,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B、H2CO3=H2O+C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选项错误;C、Mg(OH)2+2HNO3=Mg(NO3)2+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正确;D、2C2H2+5O22H2O+4CO2,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氧气是单质,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错误,故选C。5、C【解析】

A、由表可知,NH4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20℃时,溶解度大于10g,一般称为易溶物质,由表可知,NaCl和NH4Cl都属于易溶物质,不符合题意;C、20℃时,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符合题意;D、由表可知,20℃以后,氯化铵的溶解度一直大于氯化钠,在0℃~20℃之间,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出现了交叉,故若在同一个坐标系内画出NaCl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两曲线一定相交,且交点在0℃~20℃之间,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溶解度/g一般称为<0.01难溶0.01-1微溶1-10可溶>10易溶6、C【解析】

A、Y装置中的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且浓盐酸没有干燥作用;故选项错误;B、Z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氢气的密度小,不能用该装置收集;故选项错误;C、X装置中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可以制氧气,Y装置中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氧气,Z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以用该装置收集干燥的氧气;故选项正确;D、X装置中二氧化锰与氯酸钾需要加热产生氧气,没有加热装置;Y装置中的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且没有干燥作用;故选项错误;故选:C。7、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与先减小,后达一定值,故A错误;B、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故B错误;C、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溶液质量应减小,故C错误;D、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铁先与AgNO3反应,再与Cu(NO3)2反应,故D正确。点睛∶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8、C【解析】

A、活塞开始停留在“100”刻度处,充分反应后活塞最终停留在“80”刻度处,说明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压强变小,发热剂与氧气反应不产生气体,故A正确;B、反应放热,读数是冷却后,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B正确;C、体积约为5mL的发热剂放入针筒中,反应前空气体积为95mL,消耗的氧气体积为20mL,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C不正确;D、实验中应不断转动针筒,使发热剂与空气充分接触,充分反应,故D正确。故选C。9、B【解析】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的质量增加了26g-1g=25克,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了32g-12g=20克,是反应物;丙的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25g-20g=5g,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18g-5g=13g,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应.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5:20=5:4。【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故A正确;B、乙是生成物,故B错误;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故C正确;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D正确。故选B。【点睛】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10、D【解析】

常温下,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中性溶液pH=7。【详解】溶液呈碱性,pH>7,碳酸钠溶液pH>7,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B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C2H6O2CH4C2H4+2H2【解析】

①由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决定原子种类的核内质子数,可以看出原子核、原子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发生变化;原子的电子层数不一定发生变化;故填:B;

②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发生的原因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故填: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

③一定质量的A和4.8g的B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C和2.7g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的质量为:4.4g+2.7g-4.8g=2.3g,据图可知,C为二氧化碳,D为水,A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A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44g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

27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2.7g××100%=0.3g,

故A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且氧元素的质量为:2.3g-1.2g-0.3g=0.8g,

A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6:1,故A的化学式为:C2H6O;

故填:C2H6O;

④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甲烷在单中心铁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烯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C2H4+2H2,故填:2CH4C2H4+2H2。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81%【解析】

设红锌矿中氧化锌的质量为。红锌矿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答:红锌矿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81%。【点睛】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取样在火中灼烧,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真丝,有烧纸气味的是棉花乳化维生素糖类Cl-复合材料防止生锈乙醇分子【解析】

(1)棉花的成分是纤维素,真丝的成分是蛋白质,将它们分别在火中灼烧,蛋白质被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纤维素没有,鉴别某面料是真丝而非全棉的方法是取样在火中灼烧,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真丝,有烧纸气味的是棉花;洗涤衣物上的油污通常可用洗衣液,主要是利用了洗衣液的乳化作用;蔬菜给人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豆类和鸡蛋能提供的营养素是蛋白质,肉能提供的营养素是蛋白质和油脂,从营养全面的角度,该说法中除水、无机盐外,还缺少的一种主要的营养素是糖类。厨房中最常用的调味品中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中含有的阴离子是氯离子,离子符号为:Cl-;(2)现代建筑大量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是由水泥、沙子和钢材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刷漆处理能隔绝氧气和水与铁接触,汽车通常表面进行刷漆处理,除了美观外,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生锈,现在汽车汽油中常加入乙醇以减少污染,节约石油,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14、溶剂的性质溶质的性质水雾氢、氧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不助燃、不可燃、密度比空气大提供热量、隔绝氧气【解析】

(1)实验甲中A和B,其他条件相同,溶剂的种类不同,发现B中固体可溶,A中几乎不溶,说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剂的性质,补充C试管实验,A和C,其他条件相同,溶质的种类不同,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溶质的性质;(2)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所以观察到集气瓶内壁有水雾产生,可以得出结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填:水雾;氢、氧。(3)实验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体现了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比空气大性质,故填: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不助燃、不可燃、密度比空气大。(4)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其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隔绝氧气,故填:;提供热量、隔绝氧气。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稀盐酸NaOH+HCl=NaCl+H2O不同意加入稀盐酸时,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pH也减小放热10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设计和图2相同的实验装置,把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相同体积的水进行对比试验,观察液面上升高度取混合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解析】

方案一:得出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完全反应后溶液pH小于7,并说明该反应中稀盐酸过量,该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1+H2O;交流讨论:不同意这种说法,理由是加入稀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