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_第1页
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_第2页
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_第3页
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_第4页
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光光度技术的根本原理及应用定物质性质及含量的技术,其理论依据是〔分光光度法〕主要是指利用物质特有的LambertBeer光区和红外光区。比色法用的单色光是来自滤光片,谱带宽度从40-120nm,精度不高,分光3-5nm,在紫外区可到1nm以下,来自棱镜或光栅,具有较高的精度。根本原理一、光的根本学问光是由光量子组成的,具有二重性,即不连续的微粒和连续的波动性。波长和频率是光的波动性和特征,可用下式表示:式中λV为频率,即每秒钟振动次数。C为光速等于299770千米/成表1-1所示的波谱图。分光光度法所使用的光谱范围在200nm-10μ〔1μ=1,000nm〕间。其中200nm-400nm400nm-760nm760nm-10,000nm二、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朗伯-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根本原理,这个定律是有色溶液对单色光的吸取程度与溶液及液层厚度间的定量关系。此定律是由朗伯定律和比尔定律归纳而得。不变,则溶液的厚度愈大〔即光在溶液中所经过的途径愈长,光的强度减低也愈显着。假设同时考虑吸取层的厚度和溶液浓度对光吸取的影响合并起来,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的乘积成正比,这就是朗伯-比尔定律。分光光度计根本构造简介能从含有各种波长的混合光中将每一单色光分别出来并测量其强度的仪器称为分光光度计。〔全波段样品池,检测器系统。一、光源〔钨比灯、卤钨灯等,气体放电灯〔氢灯、氘灯及氙灯等,金属弧灯〔各种汞灯〕等多种。钨灯和卤钨灯放射320-2023nm360-1000nm,稳定性好,用作可150-400nm的紫外结,可用作紫外光区分光光度计的光源。红外线光源则由纳恩斯特〔Nernst〕棒产生,此棒由ZrO2:Y2O3=17:3〔Zr为锆,Y〕Y2O3,GeO2〔Ge〕ThO2〔Th〕之混合物制成。汞灯放射的不是连续光谱,能量绝大局部集中在253.6nm波长外,一般作波长校正用。钨灯在消灭灯管发黑时是石英的,且有固定的放射方向,安装时必需认真校正接触灯管时应戴手套以防留下污迹。二、分光系统〔单色器〕璃制成的棱镜色散力强,但只能在可见光区工作,石棱镜工作波长范围为185-4000nm,在紫外区有较好的分辩力而且也适用于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棱镜的特点是波长越短,色散程0.2nm,而在长波段只能到达5nm行线,刻线处不透光,于是通过光的干预和衍射现象,较长的光波偏折的角度大波偏折的角度小,因而形成光谱。三、狭缝接影响分辩力。狭缝可在0-2mm宽度内调整,由于棱镜色散力随波长不同而变化,较先进的分光光度计的狭缝宽度可随波长一起调整。四、比色环洗液〔1分钟,外表只能用松软的绒布或拭镜头纸擦净。五、检测器系统生的电流叫做光电流。受光器有两种,一是光电池,二是光电管。光电池的组成种类繁多,使用时不宜长期照耀,随用随关,以防止光电池因疲乏而产生误差。〔多为碱土金属的氧化物做成,大。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电子倍增光电管,在光照耀下所产生的电流比其他光电管要大得多,这就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压表、记录器、示波器及与计算机联用等,数字输出则通过模拟/数字转换装置如数字式电压表等。分光光度技术的应用一、测定溶液中物质的含量〔浓度的溶液〔浓度待测定的溶液该是一条直线,然后测定出未知液的吸光度,即可从标准曲线上查到其相对应的浓度。含量测定时所用波长通常要选择被测物质的最大吸取波长,这样做有两个好处:⑴灵敏度大,物质在含量上的稍许变化将引起较大的吸光度差异;⑵可以避开其它物质的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