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衡水实验中学滇池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衡水实验中学滇池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衡水实验中学滇池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衡水实验中学滇池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昆明市衡水实验中学滇池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衡水实验中学滇池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学者所写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据此判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 B.世袭制的确立C.王的出现 D.早期国家的诞生【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体现的是国家疆域、国家机器和城市的出现,这些是早期国家诞生的标志,故D正确;阶级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私有制的形成,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材料和王位世袭没有关系,故B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王的出现,故C错误。2.(改编)在距今4000年前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1300多座墓葬中,约1%的大型墓中,每座均有一、二百件随葬品,包括有鼍鼓、石磐、等礼乐重器和玉器,几十座中型墓也有较丰富的随葬器。上千座小墓随葬品则十分贫乏,有的甚至一无所有。据此可以断定()A.当时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 B.该遗址就是历史上的秦朝C.当时已经出现了官僚政治 D.已经形成了君主专制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陶寺遗址中,有的墓葬随葬品丰富,有的墓葬一无所有,说明出现了贫富分化,也由此可知当时出现了阶级分化,故选A;陶寺遗址距今四千多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此时尚未建立国家,因此该遗址并非是秦朝,没有出现官僚政治,更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CD。3.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有A.分封制和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D.三省六部制【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部落时代是指原始社会,封建时代是指奴隶社会,郡县时代是指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故选A;三公九卿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度都是封建社会的主要政治制度,排除BCD。4.(改编)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评判,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时间史实周平王四十七年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候周平王四十九年郑伯弟段作乱周桓王二年卫弑其君桓公周桓王十年朱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A.封邦建国,众星捧月 B.兼并不断,局部统一C.宗法破坏,贵族内讧 D.诸侯混战,民不聊生【答案】C【解析】【详解】由表格信息可知,春秋初期诸侯国出现了弑君现象,这是对宗法制的破坏,说明贵族内部出现了内讧,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的被破坏,不能体现众星捧月和局部统一,排除AB;民不聊生也和表格信息无关,排除D。5.《商君书》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贫者富,富者贫,国强”,这些记载反映了商鞅的治国方略是A.发展农业 B.奖励军功 C.中央集权 D.取信于民【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以商鞅变法的措施为切入点,考查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素养。商鞅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且将它视为唯一的、排他性的产业,进而主张抑商、禁末。他首次将农业称作“本”,强调“凡将立国”,“事本不可不抟(专)”。在经济上,“壹务则国富”,“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军功问题,B项排除;中央集权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中强调的是发展农业问题,故C项、D项排除。6.(改编)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A.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B.商周时期的南方没有瘟疫C.瘟疫从欧洲逐步传到中国 D.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中国古代对瘟疫的记录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说明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即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故选A;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不能说明瘟疫是从欧洲传入的,排除C;D项由题意无法体现,排除。7.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比喻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性质属于A.秦末反封建农民战争的再继续B.刘邦反抗项羽残酷统治的正义斗争C.争夺全国最高封建政权的斗争D.项羽为维护农民利益同刘邦的斗争【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经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遂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也就是说“楚汉之争”是一场争夺全国最高封建政权的斗争,故C正确;楚汉之争实质是刘邦项羽为争夺封建统治权而进行的战争,不是反封建农民战争的再继续,故A不正确;此时项羽还没有确立其统治权力,因此不存在刘邦反抗项羽一说,故B不正确;项羽也不是农民利益的代表者,故D说法不正确。8.韩非子一方面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另一方面又主张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韩非子意在A.发展继承荀子的人性论 B.要求统治阶级实施“仁政”C.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D.加强和维护君主专制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要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和“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可以看出,韩非子是要加强君主专制维护统治,D项正确;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所以A项并不是韩非子的目的,排除A;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仁政是孟子的,故排除B;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C。9.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贵君轻是孟子主张,A正确;墨子主张兼爱、非攻,B排除;老子主张无为而治,C排除;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D排除。故选A。10.汉朝规定,丞相有权任命四百石以下的中都官和郡国官,对六百石至二千石的高级官员的任用,丞相荐举的权力也很大。武帝初年,丞相田蚡(孝景皇帝皇后之弟)无视武帝的权威,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为改变这一局面,汉武帝A.设置御史以分丞相之权 B.设置内朝削弱丞相权力C.重用儒生改变官吏结构 D.重用宦官制约外戚专权【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丞相在西汉前期位高权重,且汉武帝初年,丞相时有越权行事的情况,为制约相权,汉武帝设内朝以削弱相权,故B项符合题意;御史的职能是监督官员,没有分丞相之权的职能,排除A项;重用儒生与限制相权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在材料中虽然田蚡是外戚,但外戚不一定全都担任丞相等要职,D项错在对材料信息以偏概全。11.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北朝有位士大夫曾对他说:“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此时距孝文帝“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已六七十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北魏政权的制度改革很不彻底 B.颜之推对鲜卑的习俗高度认同C.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现文化多元 D.鲜卑语成为了北方的通用语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孝文帝改革规定官员学习汉语,禁用鲜卑语。但是民间还依然使用鲜卑语,士大夫对儿子“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如果精通了汉语和鲜卑语必然会受到欢迎,说明鲜卑语还有许多官员使用,从而显现出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现文化多元性,故C正确;材料中的改革是移风易俗方面而非政权制度,故A错误;“颜之推对鲜卑的习俗高度认同”的表述概括材料意思不全面,故B错误;孝文帝改革后“汉语”为“正音”,“鲜卑语成为了北方的通用语言”与之不符,故D错误。故选C。12.据史料记载,隋亡4年后,太原的官仓还存放着10多万匹布帛,贮藏的粮食可供当地几万军队吃上10年。长安的储备物资,直到隋亡20年后仍在使用。这说明隋朝A.北方仍然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B.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C.社会财富都集中到国家手中 D.贫富分化加剧导致灭亡【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隋亡4年后,太原的官仓还存放着10多万匹布帛,贮藏的粮食可供当地几万军队吃上10年。长安的储备物资,直到隋亡20年后仍在使用”,说明隋朝时期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物资丰富,从而储备太多。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CD项。13.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 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 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前期是清明之世,政局稳定,导致唐前期的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而唐安史之乱以后,藩镇林立,皇权衰微,统治者急需通过科举选拔出治世人才,以求挽救社会危机的良方,这体现了国家政治形势对科举制的影响,故选B项。经世致用思潮在明末清初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是科举制的影响,并非科举制发展或变化的原因,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制举科目和策问题材的变化,并未体现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D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点睛】本题考查科举制,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政治和文化的互动关系。14.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促成了国家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结合所学可知,无论出身高贵还是低微,科举应试者都需要进行同等严格的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这强调的是科举考试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举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依据,与应试者的身份地位无关,不是实现了王公子弟与百姓的完全平等;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科举考试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科举考试促进国家统一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5.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A.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B.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C.都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D.都始终把门第作选官标准【答案】A【解析】【详解】“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指公正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对荐举人缺乏有效的约束,不公正不合理,A选项符合题意。察举制的选官是面向下层百姓的,只不过后来弊端日益显露,B选项排除。察举制的标准是孝廉,C选项排除。九品中正制的最初标准是才能和门第,后来才能被忽略,官员选拔被世家大族所垄断,D选项排除。16.与租庸调制相比较,唐朝后期实行的两税法的最大特点是A.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B.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C.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 D.加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后期实行的两税法按照田亩和财产收税,改变了以往按照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B正确;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是两税法的目的,排除A;C是两税法的客观影响,而非特点,排除C;两税法减轻了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排除D。17.东晋庐山贾姓士人“博通六经,尤善《庄子》、《老子》”,后成为虔诚的佛教高僧慧远。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背景是A.士族制度逐渐衰落 B.社会舆论环境较为严酷C.三教融合趋势加强 D.佛教思想成为社会主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佛教高僧慧远原本是士人,但是擅长道家经典,这体现了儒道释三教融合趋势,C正确;东晋正是士族发展到顶峰时期,排除A;题干内容与社会舆论环境无关,排除B;东晋时期儒家思想是主流,排除D。18.东晋时期,楷、行、草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出现。王羲之的主要贡献一是开辟了草、楷相结合的书法发展形式;二是创造了富有表现力的书写方法,唐朝对他的书法推崇备至。据此可知,王羲之A.是古代从事书法创作的第一人 B.使书法成为了一门艺术C.在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作用 D.引领了唐朝书法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楷、行、草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出现”可以看出王羲之对前人成果的继承,从“唐朝对他的书法推崇备至”可以看出后人对他的继承。所以说,他在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作用,故C正确;A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且对他有所夸大,故排除;使书法成为一门艺术不是一个人,而是士大夫群体,故排除B;D项对材料信息总结不全面,故排除。故选C。19.史料记载,唐哀宗时(十世纪),郑璠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A.火药的发明是在唐朝时期 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答案】B【解析】【详解】唐哀宗时(十世纪),郑璠率军攻打豫章时,“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说明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故B正确;火药在唐朝以前已经发明,故A错误;指南针外传促进了地理大发现,故C错误;火药传入欧洲是在12、13世纪,故D错误。20.北魏僧统(统监全国僧尼事务的僧官)法果曾提出皇帝即当今如来,拜天子如拜佛陀。北魏文成帝曾诏令,建造佛像“令如帝身”,其后又以太祖之后的五位皇帝为原型建造了五座佛像。这表明,北魏时期A.佛教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中央集权的趋势得到加强C.专制统治促进了佛教本土化 D.佛教盛衰取决于皇帝好恶【答案】C【解析】【详解】北魏僧统法果提出皇帝就是当今如来,北魏文成帝命令建造佛像遵照他的样子,后来又把太祖之后的五位皇帝为原型造了五座佛像,说明北魏皇帝将佛像换成以自己为原型,即促进了佛教本土化,故选C;从材料不能断定佛教是社会主流思想,A错误;材料体现北魏佛教问题,没有体现地方行政加强,故B错误;皇帝好恶对佛教盛衰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不是唯一,D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21.唐太宗时期,设立十部乐,其中四部来自唐朝境内少数民族,四部来自国外,其中尤以龟兹部最盛。由此可知,唐代音乐的发展得益于A.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B.政治格局的稳定统一C.朝贡贸易体制的盛行D.民族融合与中外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其中四部来自唐朝境内少数民族,四部来自国外,其中尤以龟兹部最盛”体现的是唐朝时期的音乐发展主要和民族融合与中外交流有关,D选项符合题意。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融合与中外交流对音乐的推动作用,A选项排除。政治格局的稳定统一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朝贡贸易体制的盛行是在明清时期,C选项排除。2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某项制度显示了这样三个理念:第一,人品是可以量化的;第二,人品是可变的;第三,人品高下应该与官位官阶相应。这一制度应是A.世官制B.九品中正制C.征辟制D科举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人品是可以量化的”“人品高下应该与官位官阶相应”,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是按照品级的高下与官位官阶高下相对应,故B正确;世官制注重血缘关系,不注视人品,排除A;征辟制是汉武帝时期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无法体现“人品是可以量化的”,排除C;科举制注重才学,而非人品,排除D。23.唐代羊士谔在《忆江南旧游二首》中写道“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感叹王谢家族因文采风流、功业显著、权倾朝野而彪炳史册。材料说明:A.东晋时期士族门阀制度发展到顶峰 B.东晋出现了分裂割据C.皇权与相权实现合理制衡 D.魏晋时期政治得到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王谢家族因文采风流、功业显著、权倾朝野而彪炳史册”体现的东晋时期的士族门阀王谢家族对政权的控制,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24.“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唐诗《陇西行》描述了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后的影响,文中的这种影响主要是A.唐蕃之间不再发生战争 B.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C.推动了民族交融的过程 D.加强了唐政府对吐蕃的管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陇西行》中描述的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后,“一半胡风似汉家”,主要说明唐蕃和亲推动了民族交融的过程,C项正确;唐蕃之间“不再”发生战争说法绝对,且与“胡风似汉家”不符,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B项正确;唐朝时期并没有建立唐政府对吐蕃的管辖,D项错误。

25.唐朝大多数藩镇的主要功能或“戍边”或“防盗贼”或“防骄藩”,为唐中央提供钱粮,有序地维持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行。有学者认为: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破坏了唐王朝的政令统一,但同时藩镇间相互制约,又维系着唐王朝的统治”。这表明A.藩镇都是割据势力B.藩镇公开与中央对抗C.藩镇延续唐朝统治D.唐政府掌握军事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唐代的藩镇具有防卫功能,并且还可以“相互制约”,可以“维系”唐朝的统治,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藩镇都是割据势力,表述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藩镇公开与中央对抗和唐政府掌握军事权力的相关内容,故B、D项错误。26.“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A.察举制 B.推恩令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察举制是汉朝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说明是隋以来实行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因此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科举制27.史书载:皇帝要破格提拔大理少卿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驳回诏书。皇帝向韦弘景、薛存庆解释提拔刘士泾的理由,任命诏书最终才得以颁布执行。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门下省 B.唐朝的中书省C.汉朝的中朝 D.东汉的尚书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央权力机构的基本运作程序:首先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起草诏令,然后门下省封驳审议通过的诏敕,最后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故A选项正确,排除B选项;汉朝的中朝和东汉的尚书台均是皇帝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设立的机构,其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朝政,故排除C、D选项。28.魏晋以来,佛教高僧大多把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思想纳入佛教教义中,还将一般的提倡普度众生转向了实实在在的爱国孝亲,依附儒学的基本伦理。这表明A.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B.宣扬“孝道”成为佛经的主要内容C.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趋于合流D.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文化传统【答案】D【解析】【详解】佛教传入中国后一直存在着要如何适应中国环境的问题,而材料表明,佛教主动把不属于自己主张的内容纳入到佛学体系之中,体现了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文化传统,D项正确;材料中所涉及的仍然是传统文化,排除A;宣扬“孝道”并不是佛经的主要内容,排除B;趋于合流的说法错误,二者是不同的,排除C。29.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诗句,体现的时代精神是A.雄奇壮观,英武豪放B.张扬个性,蓬勃向上C.凝重沉郁,忧国忧民D.柔美清婉,愁苦悲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诗歌就是时代的反映,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所以他的诗歌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精神,故B项正确。A项应为边塞诗的风格,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为现实主义风格,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是婉约风格,与材料不符,排除。30.周杰伦在一首歌中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将古典的韵味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歌词中涉及到的书法家是()A.颜真卿 B.柳公权 C.王羲之 D.顾恺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兰亭临帖”、“行书”等信息可判断歌词中涉及到了《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故选C;颜真卿和柳公权都是唐代著名的楷书书法家,排除AB;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画家,排除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西周的学校教育……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对士的需要激增,于是平民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士也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士阶层的壮大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私学是由私人授徒办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局势的巨变和民间学术文化的发展,又有许多哲人、学者投身于教育行列,专以一家之言立教。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自由讲学,各具特色;为诸家学派的基地;是参议时政的论坛……游学列国,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开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材料三西汉初年的景帝时期,出生于今安徽的文翁来成都任蜀郡守,他“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汉书·循吏传》),遂将教育文化事业放在首位……选拔青年人亲自进行教育,并派到长安去学习数年,学成之后用作各级官吏,带动各地的教化……在成都开办学校,校中学子在课堂之外还必须经常到各地有所实践。一段时间之后,效果大显,人才辈出,风气大变。“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汉书·循吏传》)——摘编自袁庭栋《天府的记忆》(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周学校教育的特点。说明该特点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变化及原因。(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翁办教育的特点及其贡献。(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西周到西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答案】(1)特点:“官师合一”(教师监管教学和国家事务);教学场所兼行国事。变化:平民教育兴起;私学出现并迅速发展。原因:分封制瓦解;井田制崩溃;士阶层壮大;哲人、学者投身教育。(2)察举制。原因:通过太学求学、中央考核,取代了贵族世袭为官。(3)特点:主动性(派遣学习)示范性(言传身教)实践性(各地实践);贡献:教育选拔出大量人才;推动了蜀地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推动全国各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4)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促进人才培养;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动社会政治进步;推动社会思想文化、风俗的转变。【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可知,“官师合一”;根据材料“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可知,西周教学场所兼行国事。变化:根据材料“平民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士也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士阶层的壮大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可知,平民教育兴起,私学出现并迅速发展。原因: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瓦解,井田制崩溃;根据材料“士阶层的壮大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可知,士阶层壮大;根据材料“有许多哲人、学者投身于教育行列”可知,哲人、学者投身教育。(2)选官制度:根据材料“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开始正式入仕”可知,这是察举制。原因:根据材料“太学求学……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开始正式入仕”可知,察举制下,通过太学求学、中央考核,取代了贵族世袭为官。(3)特点:根据材料“选拔青年人亲自进行教育,并派到长安去学习数年,学成之后用作各级官吏,带动各地的教化”可知,文翁的教育有主动性和示范性特征;根据材料“在成都开办学校,校中学子在课堂之外还必须经常到各地有所实践”可知,文翁的教育具有实践性特征。贡献:根据材料“人才辈出,风气大变”“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可知,文翁通过教育选拔出大量人才,而且推动了蜀地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根据材料“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始云”可知,推动全国各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4)功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到西汉,教育与政治相关,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从教育功能来看,尤其是文翁的教育,促进人才培养;西周教育“官师合一”、文翁教育培养官员,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从社会发展来看,教育从贵族垄断转向平民教育,推动社会政治进步;从文翁教育的效果来看,教育能推动社会思想文化、风俗的转变。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代的田租较轻,但人口税和更赋很重。除此,统治者往往巧立名目,征收各种田亩附加税。除政府规定的徭役外,百姓往往还要为官府服杂役,修宮殿,修道路等。材料二唐代每丁每年纳租粟二石,调随乡土所出,每丁纳绢二丈、绵二两,或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如遭灾害减免租调。以庸代役,不再有年龄限制。——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两税法实行后不久,唐德宋一行在郊外打猎,问一户农民生活快乐吗。农民说:“不快乐”。因为“诏令没在信用,先前宣布两税以外没有其他赋役,现在额外的征发比正税还多。后来又说按价收购粮食,实际上一钱不给。起初说收购的粮食就近交纳,现在要百姓送到京西行营,唉,就是倾家荡产也交不完皇粮国税啊!”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唐代初期百姓负担比汉代的负担总体上发生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三,指出两税法没能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因。【答案】(1)唐比汉农民的负担有很大减轻(或纳庸代役)。主要原因是唐统治者叹取隋亡教训,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2)不能落实的原因:①中央政权的削弱,政府信用的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