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礼仪资料_第1页
家庭礼仪资料_第2页
家庭礼仪资料_第3页
家庭礼仪资料_第4页
家庭礼仪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家庭礼仪第一节:家庭礼仪的概念【史海泛舟】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为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融四岁,能让梨。”就是出自这个典故。这个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应该学习孔融身上哪些礼仪知识呢?【博学精用】家庭里需要礼仪么?观点一:礼仪是公共场合的东西,而家庭是身体的休憩室,是心灵的避风港。是一个让我们可以无拘无束展示真性情的地方。所以,家庭里无需礼仪。观点二:礼仪是润滑剂,家庭也要讲究礼仪。家庭礼仪使家庭更幸福!结论:家庭要讲礼仪,家庭礼仪是一切礼仪的基础。家庭礼仪是讲家庭生活中必要的礼仪。讲究家庭美德、维护家庭的和睦、保持新型的家庭人际关系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内容。【心灵约定】学生课下要多留意家庭中的点滴礼仪,每位学生至少说出5条我们生活中的点滴家庭礼仪。第二节家庭聚会礼仪【史海泛舟】无论是聚餐还是出席会议,多人皆坐一张桌子时应请老者或长辈居上座其次左右两边客位按辈分年龄先来后到依次排之自己如是东道主的话应坐末位.

古代用餐时的座次汉至南北朝为分主客位的分餐制,主人居北边上座,客人分坐室内左右两侧皆有单独的餐案餐具;隋唐时出现长条方桌没有了单独的餐案但每人依然有自己的餐具,其座次排位皆如故;清时普遍已用圆桌,一齐聚在一处,沿用至今。想一想:当今社会我们聚会的聚餐方式是怎样的?那么哪一种聚餐的方式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呢?【博学精用】应邀

接到宴会邀请,应尽早答复对方,以便主人安排。对注有R.S.V.P.(请答复)字样的请柬,无论出席与否均应迅速答复。对注有“Regretsonly”(不能出席请复)字样的。则不能出席时才复。经口头约后再发来的请柬,上面一般注有“Toremind”(备忘)字祥,只起提醒作用,可不必答复。答复对方,可打电话或复以便函。

接到请柬后,应立即核实宴请的主人、时间、地点、对服饰的要求(国外许多正式宴会在请柬上注明对客人服饰的要求)、是否邀请了配偶等等。接受邀请后不要随意改动。不能出席,应尽早向主人解释、道歉。

2、出席

按时[ZMY1]出席宴请是礼貌的表示。身份高者可略晚到达。一般客人可按规定时间提前二分钟,或延后五分钟内到达。不可提前太多,也不要迟到太多。出席鸡尾酒会的时间略灵活。迟到、早退、逗留时间过短,都被视为失礼或有意冷落。

3、抵达

到达后先到衣帽间脱下大衣和帽子,然而到迎宾处向主人问好。如有带礼物,应在就餐前送与主人

4、入座

进入宴会厅之前,先了解自己的桌次和座位。

在有主人安排的情况下,由主人安排,不可随便乱坐。入座时,如邻座是年长者或妇女,应主动为其拉开椅子,协助他们先坐下。

5、交谈

邻座如不相识,可先作自我介绍。应热情有礼地与同桌的人交谈,保持平衡,不应只同熟人或一两个人说话。

【史海泛舟】有客拜访应将家收拾整洁着正装,衣着整洁,(尤其夏天更为注意)不随意出门,侯客而到。客人来应主动迎出,与客人在门外拱手,主人伸右手请客人入,客人微一躬谢礼后方可进入,主人在前引路客人跟其后,客人应将鞋摆放整齐,客人走时脚步应轻些,以免打扰其他家人,主人请客上座,自己坐客位,客人谢坐后方可坐,主人侯客人坐后而坐,起席,客人先站起来,主人方能站起来,送客送出门.如内有客人,应都起立,主人为其一一介绍,相互都要见礼,方可就坐,按说,晚来的客人应众人都坐后方才就坐.主人送茶送水应主动下地亲自奉与,客人双手接过,点头示意。先奉老后奉少,先奉生后奉熟.如只有两人面对面谈话时,有客人进来时,应主动站起来,让出座位默默退侧到一旁客位,来者坐下后自己才坐,自己在一旁不要插话,等二人相邀时方可加入谈话内容当中.递接物品时应双手拿稳物品奉上(古礼单手为”递“双手为”奉“长辈上级用”递“晚辈下级用”奉“)长辈老师所送礼物,不应推辞.如会尊长老师则入门后须行礼问好自己主动坐客位.遇节日亲朋好友之间应相互拜访串门,相互馈赠礼物,每家每户都要走到送到,晚辈学生主动到长辈家里去拜节问安,在路上认识人之间相遇应行古礼,如作揖等.【博学精用】一.待客礼仪(一)家里有客人来访,应提前做准备。1、居室要收拾干净整洁。2、待客的必备物品,如茶具、茶、开水、烟具、各种饮料、水果等都要备齐。3、主人的服饰:家庭接待的服饰应是具有一定档次的休闲装,这样显得比较亲切、随和。另外,作为主人要施淡妆,这样能够显现出主人对客人的一种尊重。4、如果知道客人要留宿,一定要换洗卧具,备好客房。5、客人在约定时间到来,应提前出门迎接。6、客人进屋后,首先请客人落座。7、客人落座后要尽快敬茶、递烟、端出糖果。端茶送糖果时要用双手,并代为客人剥糖纸,削果皮,点香烟。(二)礼貌待客的具体做法1.迎接客人主人应按事先约定的时间,站在门口迎接。要和所来的客人一一握手,主动接过客人衣帽。2.问候寒暄见到客人,应热情招呼。如果有客人手提重物,应主动帮忙,对长者或体弱者可上前搀扶。进入室内应把最佳位置让给客人坐,如果客人是初次来访,应向其他家人或客人作介绍。主人要面带微笑,不能有疲惫心烦之相。3.敬烟、敬茶一般情况下,来客是男士,一落座马上敬烟。敬烟忌用手直接取烟,应打开烟盒弹出几只递到客人面前请客人自取,敬烟不能忘了敬火,若主人也会吸,应先客后主。冲泡茶时首先要清洗茶具,多杯茶时应一字排开来冲。4、陪客人交谈客人坐下,奉敬烟茶糖果之后,应及时与之交谈,话题见容可因实际而定。一般来说应该谈一些客人熟悉的事情,若暂时无法奉陪客人交谈,可安排身份相当者代陪或提供报纸杂志、打开电视供客人消遣,切不可出现主人只管自己,把客人晾在一旁的现象。5、送客礼节当客人散席或准备告辞时,主人应婉言相留。客人要走,应等其起身后,主人再起身相送,家人也应微笑起立,亲切告别。若客人来时带的礼物的,应再次提及对礼物的感谢或回赠礼物,并不忘提醒客人是否有东西遗忘,或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等。在家庭接待客人的过程中,为客人倒茶水时要注意茶倒七分满,上茶时应向在座人说声“对不起”,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右方奉上,面带微笑,双手奉上,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请喝茶”。我们还需要注意的:(1)客人到来,无论是熟人还是头次来访的客人,不论是有地位、有钱的客人,还是一般客人,都要热情相迎。(2)如果有客人是,又有新的客人来访,应将客人相互介绍,一同接待。(3)家里有客人时,家庭气氛要和谐,家庭成员之间不要在此时发生争吵;当与客人交谈时不要将电视机收音机等声音开的过大、过响。(4)有些客人会带着礼物排放,对此应该认真地感谢。(5)客人告辞,主人应等来客先起身,自己在站起来,并主动为客人取下衣帽,请他穿上。二、做客礼仪礼仪精髓:上门拜访他人,尤其去家里拜访,一定要稳重,不要太随意,应该尊重对方的隐私权。(1)做客前要整理好自己的服饰,仪表必须要整洁大方。(2)在主人家中见到长辈,要恭恭敬敬地起立问候。(3)对主人种植的花木不要采摘;对其喂养的金鱼、猫、狗,不要逗弄。(4)在主人家中举止要大大方方,讲话的态度要诚恳自然,不要随意谈论主人的不快、失误和短处。去拜访异性朋友,应以白天为宜。(5)做客时见到主人现出疲乏或还有其他客人,应适时告辞。(6)辞行时态度坚决,不要“走了”说过几次,人却迟迟不动。第五节邻里团结【史海泛舟】在我国古代,人们在生活中需要的帮助很多,抑或是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邻里之间的关系很好,并流下了很多佳话。以下就是一例:明朝礼部尚书杨翥居住在京城,平日骑驴上朝或外出。他对驴子很喜欢,每天上朝回家,亲自为驴子喂料并经常照看。杨翥的邻居是一位老头,快六十岁的时候生了个儿子,老来得子夫妻自然非常高兴。但这个孩子一听到杨翥的驴子叫就哭个不停,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宁。可杨翥是朝廷大官,这家人也不敢向杨翥说这个事。眼看那孩子一听到驴子叫就哭,饮食也明显减少,父母最后还是把这件事和杨翥说了。杨翥听后二话没说,随即就把自己的驴子卖了,从此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这是杨翥卖驴的故事,这段邻里之间的佳话激励着以后的人与邻居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邻里团结体现中华民族讲友谊、重情感、安居乐业的人文情怀和传统美德。春秋左丘明《左传》记载:……晏子如晋,公更其宅,反,则成矣。既拜,乃毁之,而为里室,皆如其旧。则使宅人反之,曰:“谚曰:‘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违卜不祥。君子不犯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敢违诸乎?”卒复其旧宅。公弗许,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孟母三迁“六尺巷的故事”妇孺皆知,加强邻里团结,建立良好关系,要做到尊重邻居的人格、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尊重邻居的合法权益,切忌搬弄是非。视邻里的事情如自己的事情,视邻里的困难为自己的困难,从小事做起,积极主动地为邻居做好事。善待友人是卓越人士必须具备的要素。【博学精用】一、邻居何以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楼越建越多,邻居之间物理距离越来越近,然而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当防盗门和猫眼隔离了邻居的隐私,相应地也阻断了咫尺之间的问候,邻居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当然我们也该看到,日渐疏离的邻里关系是生活节奏的加快、居住方式的变迁以及社会结构的日益多元化诸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社会群体的邻里社会具有不同的特征。以前人们多来自同一个家乡或同一个单位,彼此熟悉,邻居之间的社会互动较多,居民与居委会等传统邻里组织的关系联系也较为密切。住房结构的改变导致我们从“熟人社会”步入“匿名社会”,人们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分工的细化与专业化程度的提升、科技的发达使人们相互依赖感降低,生活节奏的加快更迫使大家放弃交流的时间和渴望。二、如何找回渐行渐远的邻里关系实际上,邻里关系看上去是件小事,但折射出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关系远近的变化。只有当每一个社区里的居民都和睦相处,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可以说,社区在融合邻里关系中扮演着“粘合剂”的重要角色,应通过提供各种便利的交流条件和平台,增进邻里之间的了解与互动。比如,近年在厦门、珠海等城市广为开展的社区“邻里节”活动,就是融合邻里关系的一个好办法、新形式。邻里之间敲一扇门,栽一片绿,聊一会天,解一份忧,既增进了情感,倡导了文明,也使整个社区、城市处于祥和、融洽之中。“邻里节”以社区为单元,每年都有新的主题与活动内容,让数以千计的人们走出家门,改变城市生活中邻里之间不相识、冷漠、旁观的状况,创造了一个友爱、互助、温馨、和谐的家园,正像《邻里歌》中唱的:“头顶同一片天,脚踏同一方地。你住在我楼上,我住你隔壁。门对着门天天见,楼挨着楼是邻里。远亲不如近邻啊,快乐长伴我和你。”三、重拾邻里只是相互信任的开始“远亲不如近邻”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人际相互依存度高的产物,邻里的互助更多地是基于生存的共同诉求,建立起人际之间高度信任。和谐的邻里关系,一直都是传统文化价值中,最具温暖、最具人性化味道的一抹亮色。诚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的社会属性越来越浓厚,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度也越来越小,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在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平房走向高楼的过程之中,就应该把传统的思维与观念一路丢弃,变得一地狼藉。事实上,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不在于物质的极尽丰富,也不是在于人的空前解放,而在于全体社会成员心灵的幸福安放。当前,社会的喧嚣与浮躁之下,相当部分的社会成员精神的枯寂与物质的富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人际信任造成的精神焦虑,充斥着官场、职场、商场,人与人之间到处缺少信任的氛围,不信任久而久之便成了思维的惯性,让相信一个人变得格外的奢侈。附着在冷漠邻里关系的表皮之下,便藏着“不信任”的影子,越来越多的人把家当成了远离“江湖”的“避难所”,抱着“不信任”充当城市的“隐者”,不愿意被邻里打扰,也不愿意打扰邻里,即便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打招呼,也属礼节性质,推己及人之下而拒人以千里之外。所以,冷漠的邻里关系表面上看是人际依存诉求的弱化,更深层次是农村文明走向城市文明进程中,精神信任的丢失。其实,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之中,或许没有哪一种关系比邻里关系,更少一层利益关系,更少却许多功利因素,仅仅只是同居一处的居民而已。因而,重视邻里关系更该是建立人际信任的开始,只有融洽的居住环境,才有安定的幸福家园。重视邻里关系所需要做的,只是放开信任的胸怀,遵守“互信互助不互扰”准则,走到邻里中去,多接触、多沟通。四、处理邻里关系的准则1.适应环境:营造出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邻里氛围。2.多想他人:邻里关系处理得好的关键,就是凡事要先想到他人。3.串门走走:平时还是常到邻居家串门走走,这样,不仅能融洽关系、增进感情,而且双方有什么事,彼此还能够相互照应,既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和谐,也有利于邻里关系的稳定。4.和睦相处:人是感情动物,你敬人家一尺,人家会敬你一丈,一个好邻居胜似一门好亲戚。5.邻里缘分:人的一生能够在茫茫人海中毗邻而居,不论时间长短,也可说是一种缘分。真想缘分能够继续,双方就应该互相关心、帮助和尊重。6.宽容谦让:因为邻居家庭环境、性格脾气、社会阅历、文化素养存在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