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市级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市级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市级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市级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市级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市级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C.稀氨水中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D.盐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可用于除铁锈2.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用发酵粉制作面包 B.用洗涤剂去油污C.聚氯乙烯用于电线外皮 D.不锈钢用来制钢轨3.某学习小组的同学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为家乡农业生产提出了下列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A.要加大灌溉用水的管理力度,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B.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应该将其回收用于制沼气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应同时施加碳铵(NH4HCO3)以提高土壤肥力D.要综合利用农家肥和化肥,重视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化肥4.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C.气体验满 D.液体过滤6.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铜B.氧气C.水D.氯化钾7.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梳酸(C2H5SH),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SO3B.加入乙硫醇便于及时发现燃气泄漏C.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D.该反应中每124g的乙硫醇消耗288g的氧气8.健康饮食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作用重大,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每天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品B.坚持用含氟牙膏刷牙C.使用甲醛浸泡水产品防腐D.夜盲症患者补充维生素A9.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CO2验满 B.收集O2C.滴加液体 D.测溶液pH10.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11.下列各组物质投入水中,搅拌后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A.KNO3、HCl、CuCl2 B.Ba(OH)2、BaCl2、Na2SO4C.Na2CO3、NaCl、Ca(OH)2 D.NaOH、KCl、H2SO412.下列是我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安庆黄梅戏 B.徽州石头雕刻C.界首彩陶烧制 D.凤阳花鼓灯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含有金属镍(Ni),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①;②;③分析化学方程式,回答以下问题:(1)金属镍(Ni)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反应②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3)反应③中Ni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_______(填“不变”、“升高′“降低”)。(4)向混有少量硝酸铜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铁粉,当反应完成后过滤,得到滤液和金属。①若向滤液中加入盐酸即生成白色沉淀,则滤出的金属是_______;②若将滤出金属放入盐酸溶液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14.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③在常温下过氧化钠(Na2O2)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写出方法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你认为最适合于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___(填序号)。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不同的两种小球表示两种不同原子。①反应属于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②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选填A、B、C、D)。15.我国早三千年前的商代就能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青铜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则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而人类利用铝的历史仅100多年,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因素有关的是_____(填序号)。A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金属的导电、导热性C金属的延展性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2)青铜是铜锡合金,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曾记载下列炼锡方法,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nO2+2CSn+2CO↑,则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3)取青铜样品8.1g,经分析知其中含锡0.9g,则此青铜中铜和锡的质量比为_____。(4)青铜和纯铜都属于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若分别在青铜和纯铜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则是_____(填“纯铜”或“青铜”)。16.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溶液(填“A”或“B”).若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将t2℃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B.(填“>”、“<”或“=”)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选用B、D和_____________(填字母)可组装成一套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的装置,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3)如果用H和____________(填字母)可组装成一套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用该装置可适合下列实验室制备的气体有____________(填字母);A用高锰酸钾制O2B用锌和稀硫酸制H2C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CO2(4)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要能达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可选用上述的仪器_____________(填字母)组装;(5)实验室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和水反应制取乙气体炔(C2H2)气体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用电石制得的乙炔气体中常混有酸性气体,为了得到较纯净的C2H2,可将气体通过_____________,溶液后,用排水法收集,请在如图将除杂及收集装置补画完整_____________。18.归纳和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待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我们可以找到不同的规律,从而得出不同的答案。请按照要求及示例填写下表:与众不同的物质物质与众不同的物质理由KCl、K2SO4、K2CO3、BaCO3KClKCl中不含氧元素,其他物质中都含氧元素__________________(2)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小明想知道甲酸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①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___________;②若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已知甲酸(HCOOH)在水分子的作用可以解离出H+和HCOO-。请写出甲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玫瑰花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质,请计算: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丁香油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丁香油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16.4g丁香油酚中含________g氧元素(结果精确到0.1g)。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正确;B、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故正确;C、稀氨水中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故正确;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错误。故选:D。2、D【解析】

A、发酵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呈碱性,可中和有机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常用于制作面包的发酵粉,不符合题意;B、洗涤剂有乳化作用,用于除去油污,不符合题意;C、聚氯乙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可用于电线外皮,不符合题意;D、制钢轨的材料为锰钢,锰钢硬度大,韧性好,不是不锈钢,符合题意。故选D。3、C【解析】

A、要加大灌溉用水的管理力度,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选项A正确;B、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防止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空气,应该将其回收用于制沼气,选项B正确;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不能同时施加碳铵(NH4HCO3),因为氢氧化钙能与碳酸氢铵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选项C错误;D、要综合利用农家肥和化肥,重视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化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选项D正确。故选C。4、D【解析】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正确;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正确;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正确;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错误。故选D。5、D【解析】

A、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细口瓶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将瓶子放回原处,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气体验满,应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内,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液体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要“一低、二贴、三靠”,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6、A【解析】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错误;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错误;D、氯化钾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错误。故选A。7、A【解析】

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相等。反应前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18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碳原子、14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所以2X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O2。A错误;B、乙硫醇具有特殊气味,便于及时发现燃气泄漏。B正确;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设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x+(-2)×2=0,x=+4。C正确;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乙硫醇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124:288,则每124g的乙硫醇燃烧消耗288g的氧气。D正确。故选A。8、C【解析】

A.蛋白质是人体必需营养物质,每天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益于青少年生长发育,做法正确;B.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可以防止龋齿,做法正确;C.甲醛有毒,使用甲醛浸泡水产品防腐有害健康,做法错误;D.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维生素A能维持人的正常视力,夜盲症患者补充维生素A,做法正确。故选:C。9、B【解析】A.验满二氧化碳时燃烧的木条不能伸入瓶内,故A错误;B.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故应用图示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短进长出,故B正确;C.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故C错误;D.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把试纸直接浸入溶液内,会把溶液污染,故D错误.答案: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0、A【解析】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则不是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碱的组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氨水是一种碱,其中没有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1、D【解析】

A、CuCl2是蓝色溶液,不符合题意;B、Ba(OH)2会与Na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得到澄清溶液,不符合题意;C、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得到澄清溶液,不符合题意;D、虽然NaOH和H2SO4能反应,但没有沉淀生成,也没有有色物质生成,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12、C【解析】

A、安庆黄梅戏只是演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徽州石头雕刻只是雕刻成不同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界首彩陶烧制过程中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凤阳花鼓灯是用鼓做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Ni+2AgNO3═Ni(NO3)2+2Ag复分解降低银(Ag)银离子(Ag+)和铜离子(Cu2+)【解析】

(1)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具体应用可知:活动性在氢前的金属可以与稀酸反应生成氢气,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金属活动性比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镍,其化学方程式为Ni+2AgNO3═Ni(NO3)2+2Ag。

(2)反应②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故为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③中,反应前NiO2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镍的化合价是+4,反应后NiCl2中氯元素为-1价,则镍的化合价是+2,故Ni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降低。(4)①向混有少量硝酸铜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待硝酸银反应完后,若铁还有剩余,则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将盐酸加入滤液产生了氯化银沉淀,说明在滤液中仍然存在硝酸银,则硝酸铜还未反应,所以可以判断滤出的金属只有银;

②若将滤出的金属放入盐酸中产生了气体,而能够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只有铁,所以可以判断铁粉是过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已经被铁粉反应完,则滤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离子是银离子和铜离子。【点睛】将金属放入盐的混合溶液中,首先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置换出来,置换的先后顺序为由弱到强。14、2Na2O2+2CO2=2Na2CO3+O2③分解D【解析】

(1)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①加热高锰酸钾,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放出氧气,而加热时也会消耗氧气,不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②电解水,需要通电,消耗电能,不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③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Na2O2)与CO2反应生碳酸钠和氧气,常温下即可发生反应,且可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供给氧气的同时吸收了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常温下就能进行,不用加热、不用通电,操作简单,还能将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变为呼吸所需的氧气。(3)①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故选D。【点睛】常温下过氧化钠(Na2O2)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15、A置换反应8:1金属材料青铜【解析】

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越难,利用越迟,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详解】(1)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越难,这也影响了人类对金属的使用,人类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而人类利用铝的历史仅100多年,这个先后顺序跟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关,故选A。(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nO2+2CSn+2CO↑,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则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3)取青铜样品8.1g,其中含锡0.9g,则此青铜中铜的质量为,故青铜中铜和锡的质量比为为。(4)青铜和纯铜都是由金属制成的,故属于金属材料。纯铜不和稀盐酸反应,青铜属于青铜是铜锡合金,锡和稀盐酸反应,故若分别在青铜和纯铜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则是青铜。【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16、B不变>【解析】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在某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溶解度大,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则大,③判断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仍为饱和溶液,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详解】(1)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故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B溶液。(2)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把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会变得不饱和,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都没有变化,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不变。(3)在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在t3℃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因此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但不改变溶剂的质量,所加溶质的质量A比B多,故A>B。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酒精灯分液漏斗AGLNOCBFIJLNaOH【解析】

(1)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②分液漏斗。(2)从选用B、D来制氧气来看,说明该反应装置是固-固加热型的,D需要单孔橡皮塞连接,需要铁架台固定。且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需要集气瓶、水槽和弯导管,所以应选用B、D和AGLNO可组装成一套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的装置,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3)如果用来组装成一套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H是无孔橡皮塞,无法连接导管,所以还需选C,支管可以排出气体,该装置可适合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A、用高锰酸钾制O2,反应是固体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