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考一模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考一模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考一模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考一模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考一模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考一模历史模拟试题连云港市赣榆区九年级历史期中试题三、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9-28题,每题1分;第29一35题,每题2分,共24分)19.七千多年前余姚河姆渡的一根桦卯,穿越历史长河与北京故宫的榫卯结构遥相呼应。这从侧面说明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 B.辉煌灿烂 C.兼容并包 D.多元一体 20.“郡县治民,从制则天下安矣。”这叙述了秦朝实行郡县制的A.背景 B.特点 C.内容 D.意义 21.下左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中国某一时期的朝代结构图。请判断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专制强化与社会停滞 22.观察上右图,导致两宋时期开科取士人数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B.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C.门第观念日益盛行 D.尚武轻文的社会风气 23.下面为某同学在总结清朝历史知识时制作的表格,其研究主题是A.加强君主专制 B.重视边疆治理 C.实行闭关锁国 D.抵御西方侵略 24.庄严的紫禁城也早已失去昔日的威严,坐落在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区”俨然成了清王朝的“太上政府”。这一局面始于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25.中华民国成立后,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短暂的春天”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B.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D.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 26.1940年八路军总部研判:“日寇依据各个交通要线,增多据点,封锁与隔绝我各抗日根据地之联系,以实现其‘囚笼政策’,这种形势会日益严重。”为此,八路军发动A.太原会战 B.淮海战役 C.百团大战 D.徐州会战 27.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雏形产生之时,多为图像符号,只有少数使用。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类型文字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古人用这种文字A.记载了种姓制度的缘起 B.书写了奴隶制民主政治的辉煌 C.制订了第一部成文法典 D.编制了儒略历奠定公历的基础 28.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再到近代文艺复兴先驱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贯穿其中的精神内涵是A.人文主义 B.君权神授 C.自由平等 D.神权至上 29.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等国多次向唐朝派遣使节和留学生。材料说明唐朝A.社会风气日益开放 B.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C.民族交融逐步加强 D.政治制度渐趋成熟 30.著名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B.平均分配土地 C.发展资本主义 D.兴办新式学校 31.一份档案提到“在经济上分配敌伪汉奸恶霸豪绅的土地、房屋、牲畜,使农民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即是反奸清算,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份档案可用于研究A.大革命时期工农革命运动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C.抗日战争时期大生产运动. D.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 3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美洲的玉米、土豆等作物传遍世界,带来了饮食革命和世界性的人口爆炸;同时也把鼠疫、流感等带到美洲,致使大量印第安人死亡。这反映了A.物种交换的多元影响 B.殖民扩张的残酷性 C.美洲的文明优于欧洲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3.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各大城市和人口比较稠密地区之间都有列车通车。由此可知,英国工业革命A.推动了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实现了全国各区域的均衡发展 C.使交通运输业成为主导产业 D.密切了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 34.列宁指出:“过去,农民不得不去拯救国家,同意实行无偿的余粮征集制,但是它现在已经承受不了这样的重担。”这一认识推动了苏俄A.实行新经济政策B.优先发展重工业C.取消自由贸易 D.推行农业集体化 35.以下是《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重要史事简表》。表中这些史事说明二战后世界A.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B.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C.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D.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3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朝海上贸易的交通路线主要有;从广州到越南、印尼等地,再由此至阿拉伯、东北非洲的海上交通线;从明州或者杭州通往日本和高丽;由登州或密州板桥镇通往高丽。广州、福州、明州、杭州和密州板桥镇,是宋朝海上贸易的中心。这一时期与海外诸国的贸易,既有以“朝贡”为方式的官方贸易往来;更有大量的民间贸易往来。进出口货物品种和数量之多,与海外联系地区之广,都远远超过前代。-摘编自程妮娜《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材料二1511年,葡萄牙攻占马六甲后,中国海外商船不能直接同苏门答腊西北部的亚齐进行贸易。明末,葡萄牙以澳门为据点,从事中国、日本、印度(果阿)和欧洲之间的贸易.1740年,荷兰殖民者在巴达维亚屠杀大量经商的华人,对此闽浙总督向皇帝上奏称“噶喇吧番目戕害”的汉人是咎由自取。中国海上贸易日益受阻,茶叶和瓷器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商帮受到西方商人的打压。一摘编自骆邵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1)据材料一,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面临挑战的原因。(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以宋朝和明清时期为例,说明古代海外贸易对国家发展的影响。(3分)3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表中“▲▲”的内容(至少补充两个代表人物),并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4分)(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8分)3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战后很长时间内,美国多任政府均把实现欧洲一体化作为美国的重要战略。在美国看来只有统一强大的欧洲才能有效地“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又可以避免德国民族主义死灰复燃,欧洲复兴也是美国经济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鉴于政治上和经济上新的局面,美国决定重新调整对欧关系,对欧洲一体化实行有条件的支持。冷战结束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逐渐清晰,形成了“新欧洲”战略,积极介入欧盟扩大事务,支持亲美国家入盟,以此增加约束和控制欧盟的筹码。一摘编自华芳《美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角色转变》材料二冷战结束后,美欧矛盾上升。反恐战争发动以来,双方矛盾在广度和深度上又有新发展……美欧矛盾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大国关系的积极互动和世界多极化进程,但也会引起欧洲内部分化,对欧盟一体化进程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尽管美欧矛盾还将继续上升,但在相当长时期内,美欧联盟和双方以相互依存与合作为主的关系不会发生根本变化。-摘编自沈世顺《美欧矛盾的新发展及其影响》(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后欧美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际形势变迁的因素。(2分)九年级历史试题答案三、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9-28题,每题1分;第29-35题,每题2分。共24分。)题号19202122232425262728答案ADCBBADCCA题号29303132333435答案BBDADAD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2分,共36分。36.(12分)(1)特点:海上通道众多;海上贸易中心多;海上贸易中心主要集中在南方;官方贸易与民间贸易并行;通商范围广泛;进出口货物品种和数量众多。(5分)(2)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政府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新航路开辟;西方殖民扩张加剧;资本主义发展。(4分)(3)影响: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增加政府收入,提升国家实力。(2分)消极,制约对外交流;妨碍资本主义因素生长;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1分)37.(12分)(1)▲▲: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至少两个,每个1分,共2分)主题: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分)(2)【评分标准】论题部分0~2分,阐述部分0~6分,具体赋分要求如下:等级分值要求47~8所拟主题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能够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史实,紧扣主题加以阐述;史实分析准确,论证充分,结论合理:逻辑严谨,表述通顺。35~6所拟主题明确。能够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史实,能扣住主题加以阐述;史实分析较准确,论证较充分,结论较合理;逻辑较严谨,表述较通顺。23~4有主题,无新意和思想深度。有史实,但不充分;有论述或说明,但不严谨;有表述,但不够通顺。10~2没有凝练出主题。史实无或不准确;论述或说明与材料无关;表述混乱,条理不清晰。示例1: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各阶级不断探索国家出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挽救民族危亡各阶级进行了不懈探索。19世纪6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开展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但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实践证明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8分)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探索史。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示例2: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示例3: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程具有渐进性)(示例4:阶级局限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示例5:先进中国人的探索推动了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