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30张)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30张)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30张)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30张)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件(30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情景导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为劝说青年当兵参战,请心理学家绞尽脑汁编写劝说词——《不用担心》:“大家认为,打仗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其实,这是杞人忧天。当兵有两种可能:前方或后方,后方不用担心。前方有两种可能:受伤或没伤,没伤不用担心。受伤有两种可能:重伤或轻伤,轻伤不用担心。重伤有两种可能:能治好或不能治好,能治好不用担心。不能治好有两种可能:死或不死,不死不用担心。至于死嘛,既然人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这娓娓动听的劝说词使美国青年摩拳擦掌,纷纷应征入伍。美国军队投入欧洲战场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课标导航课程标准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学习导航1.简述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的原因及影响。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归纳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3.分析各国革命和起义与一战之间存在的关系.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美国参战(1)原因①大战爆发前,美国同__________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②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_____________日益接近。③德国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④美国希望协约国获胜,以保证巨额贷款能够归还。德国协约国无限制的潜艇战(2)标志: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3)影响①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②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2.中国参战:1917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政府向同盟国宣战。北洋3.俄国退出战争(1)原因①战争激化了人民的不满情绪,1917年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___。②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________________”的和约。(2)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十月革命不割地不赔款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1.德国西线的攻势(1)契机:苏俄退出一战。(2)目的: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3)简况:1918年3月到7月,相继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但很快受阻。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1)准备①协约国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国元帅福煦为西线的联军总司令。②美军陆续开到_____________,英帝国各自治领的军队也开往前线。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2)反攻①1918年7月在西线发动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推进到_____________一线。②1918年9月底至10月初,协约国军队全线出击,突破德军“_________________”。(3)结果:德军连连败退,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3.德国投降:1918年11月11日,在巴黎签订停战协定。标志同盟国集团失败。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1.经济实力:德奥集团处于劣势,协约国集团在_____________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马恩河兴登堡防线物质2.战略失误(1)德国的“_________________”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2)战场形势变化出乎德军指挥部的预料。(3)德国被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3.内部矛盾(1)奥匈帝国境内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帝国解体。(2)德国1918年11月爆发了“_____________”,推翻了帝制。施里芬计划十一月革命4.国际力量对比(1)战争初期,_____________参战,德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2)意大利倒戈,同盟国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盟国。(3)僵持阶段,_____________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4)一批国家加入到协约国一边,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日本美国[思维导图][知识主线](1)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派出大量民工到欧洲服役;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帝国主义大战,协约国阵营的变化,使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面发展。(2)1918年11月11日,德国被迫签署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3)世界大战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1.历史渊源:美国与西欧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且不

意看到德国取得世界霸权。在战争中,英法受到极大的削弱,而德国暴露出巨大的野心,这一切使美国认识到德国比英国更可怕,德国一旦获胜,必将是美国争霸世界的强劲对手。2.经济利益:美国与协约国有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为

保证巨额贷款能够收回,美国必须参战打败德国。战争期间,美国还供给协约国各种物资和贷款,美国同协约国的利益已经紧密地连在一起。特别是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不利于协约国集团,美国不能坐视不管。3.政治利益:1917年,战争已进入尾声,为抢夺战利品和在战后谋求对世界的领导权,美国必须参战。4.战争准备:大战开始时,美国尚未做好战争准备,国内人民反战情绪浓厚。5.参战的借口:德国发动的“无限制的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同时也为美国参战提供了一个借口。特别提醒:美国参战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美国的根本利益,尤其是战争中蕴藏的巨额经济利益。1.美国参战(1)美国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从经济、军事、政治方面大大增加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一战中协约国的胜利。(2)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中国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也使一战真正进入了全球规模阶段。2.中国参战:中国虽是弱国,但是其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美国、中国参战和俄国退出大战的影响3.俄国退出一战(1)表达了俄国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和反战的立场,鼓舞了欧洲各交战国人民的反战运动。(2)为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特别提醒:美国是当时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它的参战大大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实力对比,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影响和带动了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阵营,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考查美国参战的原因和实质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1914年8月19日,他在向美国人民

表的讲话中声称:“……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材料二(1917年)4月2日,国会召集了一次特别会议。威尔逊总统向与会议员宣读了他的《战争咨文》:“我们很高兴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战。……我国不希望征服,不希望支配,……我国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卫士……”材料三……到1914年年底,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用物资一事作了“安排”。为了支付这些军用物资,各协约国先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它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劵和股票,最后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答案]

(1)保持“中立”。(2)借口:要为世界和平与各民族的解放而战。参战原因:美国的借款主要在协约国,不希望同盟国获胜。(3)政策实质:无论初期“中立”,还是后期参战,均是为了美国利益,即大发战争横财,掠夺战利品和战后称霸。基本原则: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阅读下列材料:表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和“中立”国损失和建造的船只从战争数据探究一战中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时期损失的船只建造的船只1915年174465712020001916年279977216880001917年662362329737861918年第一季度11469208703711918年第二季度96337012432741918年第三季度8925461384110表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单位:百万吨)1914年8月1日1914年9月15日1917年某日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生铁222216255015钢192116255816煤394331346355851340(3)变化:1914年,协约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与同盟国大致相当;1917年,协约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远远超过同盟国。现象1:战争规模不断升级,原因是交战国数量的增加,战争呈现焦灼化。现象2:从1917年开始,战争形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原因是美国等国家加入协约国作战。现象3:受到战争的重创,一战后期同盟国的生铁、钢、煤等军需品的生产能力遭到严重破坏。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学思之窗(教材P16)请回答: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失败的原因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提示:协约国借助美国经济维持战争,美国参战大大增加了协约国集团的经济、军事力量;德国受到经济封锁,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导致经济崩溃。除上述原因之外,同盟国集团军事战略的失误、同盟国集团各国的经济政治危机等都是重要原因。二、本课测评(教材P16)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提示:(1)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从东线调出兵力集中于西线,企图在美国军队调到欧洲之前打败英法,但它发动的几次进攻均遭失败,元气丧尽,再也无力发起进攻。(2)协约国方面自美国参战后力量大大加强,逐渐掌握全部优势。向德军发动一连串反攻,经过两个月的战斗,军事上已经占有绝对优势。(3)随着德军在西线的崩溃,协约国军队在巴尔干战线也开始了反攻,保加利亚宣布投降。土耳其也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奥匈帝国在协约国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奥地利无条件投降。(4)由于土、保、奥匈的投降,德国陷入空前孤立的局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