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获奖题揭晓_第1页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获奖题揭晓_第2页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获奖题揭晓_第3页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获奖题揭晓_第4页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获奖题揭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获奖题揭晓前言2011年6月7日中午,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陆续揭开面纱。总的感觉是,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仍不够重视高考作文的人文情怀,不重视学生个性的发挥,还是偏重考量道德思品和社会陈见道理,令人惊异的是,全国这么多高考作文命题专家,至今好像还不明白作文考题要与思想品德的考核相区分,与政治或文综考试相区别,主要考学生的语文修养、阅读面、人文情趣、写作能力、语言个性。真让人困惑。对全国933万名考生参演的这场“开场大戏”,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热情,不减历年。当天评题的“微博”和第二天各省市报议题的文章如雪片卷来,掀起了万众齐评高考作文题的热潮。有的送上“鲜花”,有的下力“拍砖”,众说纷纭。我倒奉劝全国各地的“考试院”领导和命题专家们,认真读读一些有创见的专家和网民评高考作文题的“评点”“微博”,其虽或是“临席而谈”,或是“随情而发”,却不乏真知灼见,尤为可贵的是,呼出了“公众”的心声。其远比一些名师、学者“故装儒雅”而发的“高论”中肯。现加以梳理、整合,据此给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评个“奖”,凑个雅趣。所设“奖项”为:时新金笔奖、思辨银笔奖、绕圈铜笔奖、诗意锡笔奖、弘论钢笔奖、书斋毛笔奖、搞笑彩笔奖。为显民主、公平,附上“正方”“反方”意见。您可别见笑,也别当真,如有不同意见,一笑了之,可别跟我急呀!一、时新金笔奖【获奖题】1.全国卷Ⅱ《诚信》(新材料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评奖词】〔正方〕买彩票“一夜暴富”的“神话”,已令全国“彩民”超出“股民”数倍。有关彩票专卖店的“诚信业主”“不诚信业主”的新闻也常披露报端。全国卷Ⅱ的命题者能一改“从旧题库取题”为“从现实热点拟题”,理应褒奖。〔反方〕“诚信”虽然至今仍是“现实热点话题”,但毕竟2001年全国卷考过,难免给人“炒现饭”之感,有违高考作文名题出新的原则。更要注重的是,作为高考作文题,要出得大道理可讲,小道理也可讲,且不要有太多的流行的社会普遍化的议论。【获奖题】2.北京卷《包揽金牌与让金牌》(新材料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讨论: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个项目的发展。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评奖词】〔正方〕在一些省市的高考作文命题者,以命“脱离考生生活实际和远离学生的思想、视角、知识、感情”的作文题目为能事,绞尽脑汁拟出一些让考生发“晕”的题时,惟独北京卷的命题人能高扬现实主义大旗,引导学生们回归现实,关注生活,拟出了这个社会“热点”题,令人肃然起敬。〔反方〕诚然,举凡关注鹿特丹世乒赛和乒乓球运动的考生,写此题当能畅所欲言,但平时不关心“国球”的考生呢,则难说出个所以然来。至于“有些道理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我想,考生恐难弄清我国哪一个“领域”,也存在以“让金牌求发展”之事?【获奖题】3.重庆卷《情有独钟》(话题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材料一: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学生说:“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2009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材料二: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33年间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评奖词】〔正方〕先远选香港大学“荣誉院士”校工袁苏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的“平凡又不平凡”。再近选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师魂灿烂”的“平凡中见高尚”。两段材料都称得上时新、典型、生动、深刻,赵世术的材料还使此题具地域色彩。〔反方〕这一作文题确无多大新意可言,学生比较容易附会引申到之前写过的一些作文上去。两则材料虽容易解读,学生都能够做到有话可说,但要出彩却非易事。如果不能在“情”和“独”字上做足文章,如果不能联系自己真实的人生体验,调动自己的真情实感行文,文章必然写得平平。二、思辨银笔奖【获奖题】1.上海卷《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新材料作文)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评奖词】〔正方〕哲学是关于人生的学问,用到高考作文题目上便闪耀思辨的辉光。上海卷命题人真精明,从浩如烟海的外国名著中,遴选出两句富有哲理的名言,以让考生掌握辩证逻辑,从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用新视野、新眼光来看世界。用心良苦,难能可贵。〔反方〕“一切”,有形的,上至环宇的星和云,下到身边的人和物,何其浩瀚;无形的,身外的时间和名声,身内的愉悦和悲愁,何其繁多?“一切都会过去”,即是说一切都会消失,不应只记得过去,要面向未来。“一切不会过去”,即是说要记住历史,要记住生活中的艰辛。这让考生从何处切入,才能兼顾两个方面呢?精明的上海人啊,你何苦这般“纠结”“弯弯绕”呢?【获奖题】2.广东卷“回到原点”(材料命题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评奖词】〔正方〕“原点”的哲学味相当浓郁,规避了“出发点”一词的平庸。旨在引导学生反思过去,展现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抒发自己对“回到原点”的独特感悟。作文题给考生提供了“大千世界”浩渺时空的创新平台,可使写作水平高的考生,写出一篇篇蕴含哲理、精彩绝伦的“穿越文”来。〔反方〕“大千世界”一语,可能会误导考生持文化关怀的姿态,一味往世界或人生的“出发点”去想;“原点”一词的哲学味,又会让考生摆出哲人般的沉思状,发出公共感叹。这样写出的文章,势必缺失闪光的细节和真情实感。【获奖题】3.辽宁卷现象与本质(新材料作文)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说:“你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还有一个学生上来摸了摸说:“这是什么什么苹果?”还有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哲学家把这个苹果拿给学生们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评奖词】〔正方〕这是一篇耐人寻味富有哲学意味的好材料、好文题。哲学家的问题和他的学生对待问题的不同态度,明显在“影射”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迷信权威、轻信盲从、不肯动脑、不愿动手、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援疑质理、寻根究底、坚持真理、求真务实等精神的现象。巧妙寓旨: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反方〕衡量一个高考作文命题好差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尺,应是学生能否读懂易写。在紧张至极的高考考场中,辽宁卷的这个作文题令人费解、头疼。会让多数考生就像材料中的第三位学生一样会说:“我感冒了。”可是在考场上弄不明白还得写啊,说“感冒了”也救不了你。这无疑是辽宁考生的“杯具”!【获奖题】4.福建卷《动力与活力》(新材料作文)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评奖词】〔正方〕此题蕴含哲理的手法相当巧妙,考生须读懂材料的主要内容,才能知材料实际上只叙述了“一个人、两件事”:以省略号为分界点,前面言的是“工作”,是工作使袁隆平“有了个好身体”;后面说的是“梦想”,是梦想让袁隆平有了工作的“活力”。如果考生思辨力强,不难阐明袁隆平之所以乐观“工作”,活力四溅,是因为心中有动力—梦想。有梦想作动力,才有飞翔的翅膀。〔反方〕今年福建参考的高考考生说:“福建卷这个作文题目很难啊!考卷一下来我就蒙了。”难就难在要能理解字面后的寓意,袁隆平说的“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只是一种面对日晒雨淋的“乐观”说法。“梦见”几句言的是他的“奋斗目标”。倘弄不清此两层意思,自然就“蒙”了。三、绕圈铜笔奖【获奖题】浙江卷《我的时间》(材料命题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钱学森、袁隆平、宗庆后、张艺谋、马化腾、刘翔……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成功者,有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随其后。他们做过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被写进了种种励志读本,然而,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万物在变,一个人成功的赋予也在变。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春夏秋冬,四时更替。物理时间随着时钟的指针分分秒秒匆匆地流逝,而人生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错错对对的选择建构而成未来。所以,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我的时间”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评奖词】〔正方〕此题通过两度设置审题障碍,一步步把考生的思维牵进设定的圈套中。本来第一段材料就提出了“一个人的成功能否被复制?”已经很好地激发起考生结合阅读或生活体验来完成一篇文章,其接着却又来束缚考生的思维,说“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万物在变,一个人成功的赋予也在变。”这就直接把命题者的价值观强加给了考生,使考生失去表达观点的自由。接下来供料又对“时间”作出结论:“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这样就使主题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岂料,在考生在阅读了两段材料、受到两度命题意图的限制后,刚刚才明白作文要求写作的主题,试题却突兀地抛出一个标题“我的时间”。命题者如此带着考生兜圈子,如此过多地演绎写作供料,必然打破了材料与主题之间的必然联系,然考生如坠云雾,无所适从。〔反方〕这个作文题审题没有难度,写作的角度与范围相对比较宽泛,较易驾驭。考生如写自己怎样科学有效地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在某个特定事件中如何化解矛盾冲突,并从字里行间中体现出一种高尚可贵的优质品质与道德情操,再在语言文字表达上深入浅出,便有可能写出一篇考场佳作。四、诗意锡笔奖【获奖题】1.全国卷Ⅰ《期待成长》(命题作文)请以“期待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评奖词】〔正方〕“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长少年”,所以中学生“期待成长”,这是一个很有诗意的文题。题意浅显明白,易于切入。既可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来谈自己的期待成长,又可写自己成长中最值得记忆的事。(反方〕参考学生大嚷:“吐血!在今年高考试卷上看到我当年小学毕业考卷上的作文题,晕啊!情何以堪?情何以堪?”这就说明此题可能考不出考生的现场写作能力,因为很多学校可能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会给学生练这类似的题目。这样的题也命,不知道命题者是否已“黔驴技穷”?悲哉!【获奖题】2.安徽卷《时间在流逝》(命题作文)请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评奖词】〔正方〕近几年,高考作文题一直在追求诗意美,今年的不少作文题同样诗意盎然,充斥着浓厚的散文化风格。此题将极普通的“时间消失”比喻为“流水逝去”,一下子就使文题诗意浓郁起来,夺人眼球。此题荣获诗意锡笔奖,当受之无愧。〔反方〕“时间在流逝”这类文题,一直因其“诗意有余、现实不足”,而备受公众诟病。遗憾的是,尽管舆论一再讥抨,但高考作文题仍然无多大改观。不知道一些拟题人为何如此热衷于“期待”,又为何好上了“流逝”这一口?应该说诗意没有原罪,高考作文题不是不能有诗意,但在斑驳的现实面前,过分追求诗意也许是轻佻的,是不负责任的,是回避客观事实的。【获奖题】3.山东卷《这世界需要你》(命题作文)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评奖词】〔正方〕“这个世界需要你”,你要有责任感和道德感,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你很重要,你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你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不论你是谁,不论你地位高低,不论你干什么,不论你原来怎么样,社会都需要你,你都可以存在、发光、发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看!此题的旨意,就是一首深邃、昂扬、生动的诗。命题者真有诗才!〔反方〕“需要你”中的“你”,显然指我们大家,特别是青年学子。但就考生的思想实际而言,他们可能曾经想过:家庭“需要你”;班级“需要你”;国家将来“需要你”,但平时虑及“世界需要你”恐不多。此题“浮云指数太高”一个最大范围的题,如长空,如宇宙,让人仰望,让人琢磨,让人遐想,让人沉思,让人浮想联翩,让人神思万里。怎一个“空”字了得?【获奖题】4.四川卷《总有一种期待》(命题作文)请以“总有一种期待”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评奖词】〔正方〕文题很亲切、平和,不生涩,饶有诗意。人文性突出,能让考生的感情借助文字从心里流淌出来,写出才情并茂的好文章,易出彩。堪称这几年少见的妙题。〔反方〕无独有偶,今年全国卷Ⅰ和四川卷的命题人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都对“期待”一词“情有独钟”。我们见过发散性思维,还很少见让考生思维如此发散的!既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因为它题意宽泛无垠;也可单刀直入、掘进千尺,因为它意在放纵考生的写作形式和手段。这可苦了那些从来没有挥洒自如过也不会挥洒自如的孩子们。五、弘论钢笔奖【获奖题】1.新课标卷:《中国崛起的特点》(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海南、陕西)(新材料作文)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三自”文章。【评奖词】〔正方〕这是一道创新的策论题,命题人高瞻远瞩,拟制此题意在与世界各国的高考作文“接轨”。作文导向性明确,思路开阔,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只要考生围绕“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这个中心,结合“六个特点”来写,不难写出一篇堪为“经国大业”,为“中国崛起”而“进言”的“宏论佳文”。〔反方〕这分明是一道政治考题,俨然可作为是《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一篇社论题。要让刚毕业的高中生纵论:在当前经济发展下,中国崛起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中国面向世界、发展科技和继续开放的意义。实感题目范围大得无边,虚得飘渺,空得难受。让考生写此策论,岂不是“赶着鸭子上架”。在如此大的帽子下,考生该从何说起?河南、山西等8省承载着“全国新课标示范”的重任,难道国家命题中心就这般折腾“新课标示范区”几百万最该“倾情关怀支助”的孩子们吗?啊,救救孩子!【获奖题】2.江苏卷《拒绝平庸》(材料命题作文)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评奖词】〔正方〕此题用“顶针法”串起多个精辟论点,构制成一段语重心长的“寄语”,赠给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学子,给他们传授“为人处世”之道,引导他们关注人生修养,使考生在为文时学会做人。供料精辟地阐明平庸之弊是“三无”;达不平庸之法是“三要”,导向正确。能将一次作文考试自然演变为一堂人生教育课,政论性极强,特授此“弘论奖”以褒奖。〔反方〕题面“拒绝平庸”似与时俱进,可题本身如“标语口号”的文字却尽显平庸。题旨是言“平庸与创造性的关系”,这类社会议论皆是老生常谈,考生行文能有什么个性发挥的余地?有人戏言这个题是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中“最霸道的文题”,诚哉斯言。此题一开始就以“命令式”的口吻,将“拒绝平庸”的观点强加给考生。这样一元的、单面的、武断的题目,势必限制考生多元、活跃的思想。知否?武断的题目,同样会使考生的作文“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必然无法“拒绝平庸”。六、书斋毛笔奖【获奖题】1.江西卷《人生之乐》(材料作文)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请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文。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评奖词】〔正方〕在这国学再度兴盛的氛围里,江西的高考作文题“孟子三乐”颇受文人学者的欣赏。此题能把中国古典文学文化教育延伸到高考作文命题中,同时与青少年的人文价值关怀,与他们身处的家庭与良心以及人生的责任结合起来,将是高考作文命题可沿用的一种最佳方式。这类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无疑会引导中学生注重国学的学习,努力在加深古典文化的底蕴上下功夫。〔反方〕今年江西参加高考的学生,焉有几人当过教师?没有这样的教书体验,怎么会领悟到“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的一大快乐?怎么知道其快乐何在?《孟子》的“三乐”是“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吗?我看未必。解读者把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全体考生,这合适吗?如果考生不认可这是人生“三乐”,又不得不大谈这是“人生的快乐”,那只能说谎了。这岂非胁迫考生说谎呢?【获奖题】2.湖北卷《旧书》(命题作文)请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评奖词】〔正方〕《旧书》一题,武汉一中学名师誉为“最有‘书卷气’。”“为近几年难得的好题。”被湖北著名学者冠以“让人眼一亮的题。”其激情四溅地赞扬说:“这个题目应能同时检验考生的文字功底、知识基础、思想能力与人文情怀。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个有广阔思维空间,容得下走兽奔驰、飞禽翱翔的好题目。”故据名师、专家的高见,特决定《旧书》与《人生之乐》同获“书斋毛笔奖”〔反方〕《旧书》一题能称得上“难得的好题”吗?我困惑:评题的名师和学者评题是依据“命题标准”呢,还是凭个人爱好“跟着感觉走”呢?评题是有“标准”的,其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要使考生“人人有话说”。那么,《旧书》这个题达到这一标准吗?新浪网组织的网络调查结果是,72%的人认为此题“难”。大楚网调查显示,此题“过半都喊难。”《长江日报》则报道:“据调查,55.26%的人认为《旧书》比较难,太宽泛,难下笔。”这就表明,湖北参加高考的48万考生,约有30万人被《旧书》难住了。很多考生一出考场便说:“一见题,就儍了。”“效果”如此之差的题目,能捧为“具有广阔思维空间”的“难得的好题”么?七、搞笑彩笔奖【获奖题】1.天津卷《借“镜”看自我和世界》(新材料作文)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今天,更多种类的镜丰富了我们感知的层次和色彩:望远镜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显微镜撩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反光镜让我们瞻前仍可顾后,哈哈镜变幻出多样的自己,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些镜为我们打开了多维的空间,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深邃,心灵更加明澈。请从望远镜、显微镜、反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中至少选择两种镜,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评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