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触摸探险者的精神世界

——“科幻探险展”展厅设计方案解说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作业设计理念01

本单元作业设计,主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七下第六单元的课文特点。

首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作业评价有明确要求:“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设计作业,做到用词准确、表述规范、要求明确、难度适宜。要合理安排不同类型作业的比例,增强作业的可选择性,除写字、阅读、日记、习作等作业外,还应紧密结合课堂所学,关注学生校内外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设计主题考察、跨媒介创意表达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学习的能力。随着学段升高,作业设计要在识记、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为学生发挥创造力提供空间。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数量,用少量、优质的作业帮助学生获得典型而深刻的学习体验。”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是链接教学与评价的重要桥梁。核心素养时代,大单元教学成为必然趋势,大单元作业设计也势必成为课堂教学与评价的共同体,不再孤立存在。通过大单元的作业设计,改变过去单篇、零散化的作业设计模式,通过创设和学生生活相关联的真实情境,聚焦单元主题,整合单元语文要素,系统设计作业,强化学用结合与知行合一,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与意义学习。02

其次,是七下第六单元课文的特点。

七下第六单元选编了一组探险及科幻题材的文章,涉及的文体有传记,有科幻小说,单元的主题是“探险与科幻”,所选课文都彰显了探险者的精神品格和人格魅力。单元要求学生练习浏览课文的阅读能力,能迅速提取主要信息,大胆发出思考质疑,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写作的要求是“语言简明”。

因此在进行本单元的作业设计时,如何设置一个既能囊括单元教学内容,又能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化教学目标是本次作业设计的难点。只要确定了单元教学目标,就能确定单元作业目标,然后在实现教学目标和作业目标的过程中将大的目标细化成一系列可操作的创新作业,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构建多元知识结构的能力和协作交往的创新个性。03基于以上考虑,本单元作业设计与教学设计同步,设计了以下这个情境化任务:深圳科技馆(新馆)即将开馆,该展馆拟开展的首场展览将以“探险与科幻”为主题,拟开设三个展厅,现面向全市学生征集展厅名字、展厅设计方案以及展出内容。

我们根据七下第六单元的课文内容进行整合,了解探险目的地、走近探险人物、挖掘探险精神,完成了三个展厅的设计方案,并向深圳科技馆(新馆)推荐我们的设计方案,并以此设计了三个课段的课时作业。二.单元作业目标01【语言运用】1.能快速掌握浏览的阅读方式,快速抓取有效信息,厘清故事情节。2.能结合文中的细节感知人物精神,并创造性地展示阅读成果。3.能结合对人物事迹及精神的理解,学会写颁奖词。02【思维能力】1.借助课文和拓展资料,引导学生多角度挖掘探险者的精神品质,提升思辨能力。2.汲取探险和科幻文学的养分,培养发散思维,初步形成感受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03【审美创造】触摸探险者的精神世界,感受其人格魅力,理解探险与科学幻想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伟大价值,激发学生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和想象力。04【文化自信】感知人类最为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认识到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程。三.教材内容分析1.本单元所属类别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探险与科幻”,包括了两篇传记文学和一篇科幻小说,文体虽有所不同,但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根据本单元的课文特点,我将整个单元的作业设计成一个大的探究性活动—为“探险科幻展”设计展厅方案。2.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选编的课文主要包括探险和科幻两部分内容,内容和写法上各具特色:《伟大的悲剧》,写的是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与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角逐南极点失败后,和他的队友在归途中不幸遇难的故事。该传记抒情性强,文学味浓,运用了精彩的细节描写来体现斯科特一行人勇于探索、团结协作和为胜利者作证的诚信精神,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震撼与独特的审美感受。《太空一日》,真实再现了我国航天员首飞太空的经历,课文分别就起飞时的生死考验、太空中的真实所见、飞船上的声音探索、返回途中的惊险际遇进行了具体介绍。航天员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英雄气概,以及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令人敬仰。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以大胆的科学幻想,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精彩的悬念伏笔,给人以巨大的阅读兴趣。该小说讲述了人类的一艘地心探索飞船失事,领航员被永远困在了地心,“我”带着她的“眼睛”去草原度假的故事,呼吁人们热爱生活,用心体会生活。3.重构组合

本单元所选课文都彰显了探险者的精神品格和人格魅力,要求学生学习探险者的精神品质和思想情感。基于此,我将前三篇课文重新整合,提炼了“触摸探险者的精神世界”这个大概念,大概念下以“为深圳科技馆(新馆)设计展厅方案”这个核心任务统领,将本单元作业设计成一个大的探究性活动。

展厅设计方案围绕“恶劣的环境塑造非凡的人物”、“非凡的人物历经艰难的探险”、“艰难的探险铸就不朽的精神”这三句话展开,从了解探险目的地入手,进入对人物基本信息和探险经历的了解,然后将学习重点转移到分析课文的精彩细节,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深入理解探险者的精神世界,最终完成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一)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

本单元作业设计的整体思路分三步展开:了解探险目的地、走近探险人物、挖掘探险精神,分别对应三个展厅的设计。

第一个展厅“身临其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三篇课文中分别找出介绍南极、太空、地心特点的典型语句,了解三个目的地。然后根据对环境的分析,引导学生设计三个环境体验馆,高度还原探险者们所感受到环境的恶劣,了解环境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精神的作用。

第二个展厅“群星闪耀”,引导学生掌握浏览的阅读方法,先了解人物的基本信息,然后梳理人物的探险经历,快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展品故事的书写,定格探险经历中跟物品相关的特定情节。

第三个展厅“探索发现”,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细节感知人物的精神,并在对人物事迹和精神理解的基础上撰写颁奖词,向这些探险英雄致敬。(二)单元作业课时设计思路展厅一:身临其境(对应第一课时的作业设计)1.走进文本分析:课文的典型环境【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三篇课文中分别找出介绍南极、太空、地心特点的典型语句并进行分析,了解这三个目的地,作为设计体验馆的依据。2.课堂展示:分享体验馆设计方案。【设计意图】:根据对环境的分析,引导学生设计三个环境体验馆,高度还原探险者们所感受到环境的恶劣,归纳总结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展厅二:群星闪耀(对应第二课时的作业设计)1.展区一人物长廊【作业形式】:人物肖像画、人物资料卡【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课内外资料,分别给探险者斯科特一行人、杨利伟、落日六号“领航员”制作人物资料卡,包括人物姓名、职业、身份、主要经历与成就等信息,了解探险人物的基本信息,并为人物绘制人物肖像画,要求体现人物的典型特征和职业特点。2.展区二探险经历【作业形式】:表格、探险经历图2.1梳理探险经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浏览的阅读方法,通过表格支架,快速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2.2

绘制探险经历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不同文体的特点,为课文绘制不同的探险经历图。《伟大的悲剧》时间线特别清晰,可引导学生根据时间和地点的变化选择探险路线图来体现探险故事;《太空一日》属于自传,杨利伟的情绪变化一波三折,可引导学生选择折线图来呈现杨利伟在不同事件中的情绪变化;《带上她的眼睛》属于科幻小说,文中巧妙地运用了悬念和伏笔,可引导学生绘制两个视角的游踪示意图,一个是“我”的视角,一个是她的视角,通过两个视角的故事对比感受悬念和伏笔的妙处。3.展区三展品故事【作业形式】:表格、现场解说【设计意图】:课文中每个时期的探险家,都带着他们标志性的物件,每一个物件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通过对展品故事的讲述,让学生可以以小见大,较为详细地了解探险者的探险经历。展厅三:探索发现(对应第三课时的作业设计)1.展区一惊人一瞬【作业形式】:表格、手绘图画1.1手绘图画并撰写解说词【设计意图】:走进文本:品味细节,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并进行分析,然后由学生撰写解说词写下自己所感受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