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程标准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基础知识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农业的发展(1)玉米、甘薯等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2)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2.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1)出现:时间:明朝后期地点和行业: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特征: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2)发展:清朝。3.商业的繁荣(1)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2)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的形成: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3)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4.社会经济的局限(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二.思想领域的变化1.王守仁的心学(1)背景: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2)核心:“致良知”。(3)内容:①“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②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③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陆王心学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2.离经叛道的李贽(1)内容: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2)影响: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1)背景: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2)代表:①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②顾炎武、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三.小说与戏曲1.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2.表现(1)小说:时间:作者:作品:评价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明朝中期:吴承恩:《西游记》:神话小说的杰作清朝中期:吴敬梓:《儒林外史》:讽刺小说的杰作清朝中期:曹雪芹:《红楼梦》: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享誉世界的名著(2)戏曲: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等昆曲:从江苏昆山一带发源,长期流行京剧: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了京剧,并且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四.科技1.科技著作(1)总结性著作: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2)地理和地质学名著: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2.西学东渐(1)时间: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2)代表人物:意大利人利玛窦等。(3)概况: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4)评价:①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②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自我测试1清朝前中期,存在因生活困窘而通过“卖休”(休妻后将其嫁卖)以骗取彩礼的现象。由于“卖休”行为不合礼义,所以清代法律禁止这种行为,但这类现象屡见不鲜。这说明当时()A.立法贯彻儒家思想 B.盛世之下存在隐忧 C.理学影响社会生活 D.基层治理法律缺位2.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出现这样的思想观点: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才能达到圣贤境界;强调主观能动性以及以个人的内心为准则等。持此观点的思想家是()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阳明 D.朱熹3.明代阳明心学一开始受到到士大夫的反对,王阳明甚至还被嘉靖取消爵位。明朝中后期以来,诸多士大夫呼吁恢复王阳明爵位,其学生内阁首辅徐阶等官员甚至提议王阳明进入孔庙祭祀,与朱熹同堂祭祀,隆庆皇帝满足了以上要求。王阳明地位的变化,说明了()A.士大夫思想观念转变 B.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推动了伦理价值观的转向 D.内阁等官员左右皇帝决策4.有学者认为:“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不务去天理上着功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由此可知,该学者的主张()A.强调格物致知 B.带有主观唯心色彩 C.倡导个性自由 D.蕴含经世致用思想5.有学者研究指出,中唐以后,在中国“官绅地主的重要特权之一就是赋役优免权”,“为逃避赋役,国家编户农纷纷投靠”。清代一户缙绅地主有田数万亩并不罕见。“所谓的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