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9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的加剧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9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的加剧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9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的加剧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9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的加剧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9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的加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规范练9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一、选择题1.以下是两位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关于鸦片战争的论断: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鸦片战争……根本问题在于愿不愿意和英国建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张馨保(《林钦差与鸦片战争》):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指鸦片战争)上述两种观点()A.都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目的是为殖民侵略者辩护B.都没有揭示战争的实质,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C.在对“根本问题”的认识上,后者的解释相对合理D.二者都认为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导致了鸦片战争爆发2.鸦片战争期间,英军驻浙江舟山部队发生瘟疫。林则徐说英军因“定海阴湿”“病死甚多”,主张乘势攻击;而另一官员琦善则上奏说:病死者多系兵丁舵手,头目较少,现已安然无恙。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天朝上国”观念决定政治决策B.林则徐的奏报较为客观C.政治立场不同影响事实判断D.英军刻意掩盖瘟疫真相3.鸦片战争爆发一年后,清政府仍不承认这场冲突是一场“战争”,而更倾向于是一场“边衅”,官方文书中也把英国人看作是“丑类”“匪类”“强盗”“贼寇”“叛贼”。这表明清政府()A.认识不到近代战争的残酷B.对殖民者的本质认识不清C.观念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D.无力应对国家安全的危机4.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视《南京条约》为“万年和约”,重新沉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遭到西方列强的沉重打击,才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这表明鸦片战争()A.惊醒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B.未能对清廷造成实质性的震动C.使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D.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5.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这一史料可以说明()A.中英两国可以平等贸易B.清政府力图维护国家权益C.中国关税自主权遭破坏D.清政府拒绝修约有合理性6.额尔金对法国公使葛罗说:“我们能带走的只是一些宝贝,这座美丽的园子我们带不走。我们英国有的东西,别的国家可以没有;但是英国没有的东西,别的国家也不能有。”额尔金的话最能体现英国的()A.战争目的 B.战争经过C.战争结果 D.战争性质7.1895年8月,日军以强大兵力进攻台湾彰化城北的八卦山,黑旗军和义军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击毙日本号称最精锐的近卫师团一千余人,此役日军死亡人数超过甲午中日战争。这体现出()A.清政府出卖人民抗日活动B.甲午战争中日军伤亡很大C.台湾军民英勇的抗日精神D.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8.《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派人到上海与列强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列强放弃公使进京。清朝官员认为,“进京一节,万不能允”。这说明清政府()A.主张与外国人平等相待B.竭力维护国家主权完整C.拒绝与外国的直接交往D.仍然固守“天朝上国”尊严9.西方军事理论家约米尼说:一支军队假使采取绝对守势,则无论它的形势是如何有利,实力是如何坚强,终究还是给敌人赶出阵地以外去。下列最符合此言论的战争是()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1894年黄海大战开战之初,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下:名称火炮/门鱼雷发射管/架总排水量/吨总兵力/人平均航速/节北洋水师19555632100212610.2日本联合舰队26856840840391614.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日本综合国力的强大 B.清朝政治制度的腐败C.中日经济水平的差异 D.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11.1820年,中国的GDP约为英国的7倍,却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击败。1860年,中国的GDP大于英法的总和,却没能阻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0年,中国的GDP约为日本的5倍,但中国军队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一败涂地。据此推知()A.经济总量对一国来说没有意义B.GDP排名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C.中国国际地位与GDP排名背离D.经济结构优劣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12.《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海外史料看庚子事变》中有一幅漫画,这反映了当时()注意,伙计们,一起拉,但是不要比其他人用力A.帝国主义列强合谋门户开放B.列强既合谋出兵又各谋私利C.帝国主义列强合谋征服中国D.列强扶植清政府作为代理人13.慈禧太后曾降旨:“已革端郡王载漪,倡率诸王贝勒轻信拳匪,妄言主战,致肇衅端,罪实难辞。降调辅国公载澜,随同载勋妄出违约告示,咎亦应得,著革去爵职。”这可以用来说明()A.汉人督抚开始掌握清政府实权B.立宪派愿望落空转入革命阵营C.清朝中央集权统治受到了冲击D.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14.《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地督抚接连致电军机处,商讨中央能否对地方筹款予以折扣,减轻地方负担。清廷先是允诺督抚所提建议,随后又否定地方提议的减免方案。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这反映出()A.地方势力依然受中央掌控B.中央集权受到严重挑战C.清末新政未取得明显效果D.财政危机困扰地方政府15.1903年出版的《蒙学初级修身教科书》中有:“群蜂结巢,既成,会议曰:如有伐我巢而残我同种者,共刺之。人之有国,犹蜂之有巢。尔学生当知爱国,当知爱同种。”此文()A.宣传优胜劣汰理论 B.蕴含着民主革命的思想C.体现民族危机深重 D.表达对平等自由的追求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同周边的大多数国家一直维持着一种特殊的政治关系,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宗藩关系,或称藩属关系。对属国来说,尊奉中国为上国,“奉正朔,求册封,定名分”,取得中国的承认和保护,名正言顺地进了统治;而对中国来说,则以属国为屏藩,维护天朝的安宁。在理论上,且一般地实在;在实践上,中国并不设法通过这些方式来直接干预这些属国的内政,只要照儒家的模式一道生活,并履行他们的义务,遵行有关的礼仪制度,这些国家大部分是自主的。——摘编自谢俊美《宗藩政治的瓦解及其对远东国际关系的影响》材料二宗藩体制作为封建的不平等国际关系,它早在汉朝就已产生。中间虽然由于中国国内政情的变化或因藩邦变化而呈现时断时续的状态,但就此体制而言,却一直延续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尚维持了近50年之久。鸦片战争前,清朝帝国虽早已衰弱,但由于没有列强入侵,东亚封建宗藩体制这一国际系统结构没有新因素介入去打破它内部的平衡,因而宗藩体制得以暂时维系。鸦片战争后,列强扩张的中心是中国,而对朝鲜等藩邦的侵入较少,因此,晚清宗藩体制能维持到19世纪70年代以后才逐渐解体。——摘编自高士华《简论19世纪70—90年代的宗藩关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藩关系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宗藩体制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面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材料1577年,丰臣秀吉声称要亲自“率军进入朝鲜,席卷明朝四百余州,以为皇国之版图”。佐藤信渊还主张日本天皇“取南京应天府,定为假皇宫”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了北洋海军;日本海陆军频繁进行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1890年,在爱知县举行规模空前的陆海军联合大演习,天皇亲自担任统监,从此日军将野外军事演习制度化和全方位化,而且演习次数增加,针对性、实战性更为加强1887年,小川又次制订出《清国征讨方略》,提出“以五年为准备之期,然后待可乘之机而攻击之”。1890年6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抛出所谓“利益线”理论:“国家独立自卫之道,其途有二,第一是守卫主权线;第二是保护利益线。何谓‘主权线’?国家之疆域是也。何谓‘利益线’?即与我主权线的安全紧密相关之区域是也”甲午中日战争的胜利使得日本的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国际地位得到发展,为其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再次侵华做了最初的铺垫。经济是日本发动再次侵华的基础,但也必须看到“态度在解决行为方面是根本性的”——据林伟功主编《日藏甲午战争秘录》等整理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个论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说明。(要求:论点明确;逻辑严密;史实准确)答案与解析课时规范练9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的加剧1.B根据费正清的表述可知,他认为英国之所以发动鸦片战争,是因为中国不愿意和英国“建立平等国家关系”,根据张馨保的表述可知,他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文明的冲突”,二者都是以英国为中心来看待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都没有认识到鸦片战争爆发的实质,即英国通过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故选B项。2.C面对英军入侵,林则徐主张坚决抵抗,琦善主张停战和谈,两人的政治立场直接影响其对英军瘟疫的奏报,故选C项;“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政治决策,“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林则徐与琦善的奏报都有一定的主观性,无法判断谁的奏报更为客观,排除B项;林则徐与琦善都是清政府官员,无法得出英军是否掩盖瘟疫的真实伤亡状况,排除D项。3.C根据材料“边衅”“丑类”“匪类”“强盗”“贼寇”“叛贼”等关键词可知清政府仍然存在“天朝上国”的观念,以传统华夷观念对待近代外交关系,这一观念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故选C项。4.B从材料中可知鸦片战争的爆发并没有改变清政府的政策和观念,没有给清朝统治者造成实质性的震动,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鸦片战争“惊醒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与材料中统治者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表现无关,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一致,都是西方列强企图把中国变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排除D项。5.D6.D7.C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出卖人民抗日活动,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中日军伤亡很大与材料中“此役日军死亡人数超过甲午中日战争”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台湾黑旗军和义军反抗日军侵略台湾,给予日军沉重打击,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台湾人民抗击日军,没有体现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故D项错误。8.D材料“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列强放弃公使进京。清朝官员认为,‘进京一节,万不能允’”表明清政府为了所谓的“脸面”不惜进一步放弃关税主权,反映清王朝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自大,故选D项;清朝统治者多次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排除A项;清朝统治者放弃了关税主权,排除B项;鸦片战争以后已经开放多处通商口岸,排除C项。9.C材料反映出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李鸿章“避战自保”,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港,不准巡海迎敌,最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故选C项;两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清政府都是主动迎敌,而不是“采取绝对守势”,排除A、B、D三项。10.D图中表格展示了中日海军力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方的军事实力的对比,故选D项;材料仅反映了日本海军的军事力量,没有反映出日本的综合国力情况,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中国的海军军事力量,不能反映清朝政治制度是否腐败,排除B项;表格仅体现了黄海大战前中日双方海军实力对比,无法体现中日经济水平的差异,排除C项。11.D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中国在GDP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却在屡次战争中失败,是因为在19世纪,中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一样,中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而西方是以工业经济为主,这反映出经济结构的优劣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故选D项;经济总量对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非常重要,排除A项;GDP的排名不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它仅是一个具体的指标,更重要的要看其工业发展的质量如何,排除B项;题干仅是述及中国在GDP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却在屡次战争中失败,而没有论及其国际地位,排除C项。12.B根据漫画“注意,伙计们,一起拉,但是不要比其他人用力”可知其反映了各国决定武力征服清政府,但又各怀鬼胎,各谋私利,故选B项;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并非“列强合谋”,排除A项;材料除了反映列强合谋征服中国,还体现出列强之间各怀异心,C项不能准确体现材料的意思,排除;根据漫画“一起拉,但是不要比其他人用力”可知列强合谋征服清政府,并非“扶植清政府”,排除D项。13.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汉人督抚,排除A项;“皇族内阁”组建后,立宪派愿望落空,转入革命阵营,排除B项;中央集权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14.A据材料“清廷先是允诺督抚所提建议,随后又否定地方提议的减免方案。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可知督抚仍然受制于中央,故选A项;据材料“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可知中央权力大于地方,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清末新政的内容,排除C项;财政危机困扰地方没有将材料内容完全反映出来,排除D项。15.C1901年,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与材料中“1903年出版”“学生当知爱国,当知爱同种”相符,故选C项。16.参考答案(1)特点:是与周边国家的一种政治关系;是儒家思想应用于对外关系;是一种封建的政治联盟;是儒家化的国家关系的体现;体现了周边国家对中华文明的敬慕。(2)趋势:逐渐解体。原因:近代中国社会的不堪一击;清政府的实力相对衰落;清政府对藩属国实行让步等错误政策;瓦解宗藩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藩属国意欲摆脱这种不平等的国际关系;西方列强的入侵;藩邦弱小、愚昧、顽固守旧。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