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湖北省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湖北省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湖北省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湖北省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模拟试题I阅读(共55分)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10分)网络语言,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①“内卷”“躺平”,人们大概都知道了是什么意思,但已经流行一段时间的“yyds”,确实给不少人造成了理解障碍——失去了中文对词意的承载,“yyds”让人一头雾水,虽然通过搜索,最终知道它不过是“永远滴神”的中文读音缩写,看似特别容易理解,但一道无形的交流鸿沟,已经被挖得很深了。②“nsdd”是“你说得对”,“xswl”是“笑死我了”,“ssfd”是“瑟瑟发抖”……这样的中文缩写,对于成年人来说,幼稚得很。在成年人完全不了解它们的同时,发明它们的00后却窃窃自喜,觉得成年人“蠢得很”……新的网络语言,正在形成一种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将网络用户划分为不同的、没法交流的群体。③就像现实中的青少年正竭力与成年人保持距离一样,线上的年轻人,也正试图通过制造“语言迷局”,来将“非我族类”拒之门外。受这股巨大的潮流影响,网络社交用语被赋予越来越丰富、敏感的含义,这些社交用语,在表面上起到的是“密钥”的作用,用来打开陌生人的大门,在深层次里,却是对人性的一种最为敏感的触摸——为了节省彼此的时间,新一代网民,用一种不断被制造出来的语言,来寻找自认为的同类。可以确认的是,网络已深刻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④线上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情感。比如前段时间,大家热衷于讨论一种交流方式:你发出一个信息,如果对方给出的回复只是一个“嗯”字,你就会觉得这是冷淡、敷衍、不屑而如果对方的回复是“嗯嗯”两个字,你则会神奇地觉得,对方是在赞同你,热情地回应你,用很可爱的虚拟面孔面对你。两个字的叠加,居然会产生如此奇妙的效果。⑤同理,一个问号会让一个人产生不安,两个问号就会让人产生焦虑,三个问号则有可能让一个人抓狂,而如果打出更多问号,则有了不满与反抗的意图与成分。这真是匪夷所思。⑥除了简单的字词与标点符号,还有诸如淘宝客服们无往不利的“亲”、被使用最多的“能牙”表情与泛滥的电子玫瑰花,以及工作群里职员们回应领导的“收到”,这些字词貌似简单,但如果你不懂使用或者拒绝使用,则很有可能被孤立。⑦对于线上社交的依赖,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市人,开始抗拒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出于对虚拟社会发展失控的恐惧,一些社会学家甚至提出要回归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来抵御冷冰冰的虚拟时代的到来。⑧然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想要拥有,真不是那么容易。想要抵抗,最本质的办法,莫过于破除网络流行语所刻意制造出来的社交屏障。所以,想要实现网络社交的平等与自由,最重要的不是急于破解那些网络语言密码,而是认真地去了解对方真正想要表达什么,并用坦荡、真诚去触碰彼此不安的、同样需要给予慰藉的心。(文/韩浩月,选自《意林》2021年第16期)1.作者认为新的网络语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3分)A.制造社交屏障,以将网络用户划分为不同的群体。B.年轻人可以用它来嘲笑完全不了解它们的成年人。C.就像“密钥”一样,可以用来打开陌生人的大门。D.线上年轻人为更准确便捷地辨别同类而特意制造。2.下列不属于网络语言的危害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种被刻意制造的社交屏障,阻碍了人们更广泛的交流。B.夸大字词、标点、头像等表达方式的作用,使情感表达受限。C.对网络社交的过分依赖使越来越多的人恐惧或抗拒现实交往。D.会对社会学家提出的美好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选择抵抗。3.作者认为抵抗虚拟社会发展失控真正有效的途径是什么?(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7题。(20分)谁的青春不迷惘①那天看一篇文章,里面谈到几位中戏表演系96级的演员初入学的情况。袁泉说入学大半年自己看天空都是灰色的,走路永远低着头,特别害怕参加集体活动。胡静和刘烨坐在街边的马路牙子上聊天,觉得人生特别悲催。成绩并不好的章子怡,一度想到过退学。②我忽然间觉得有些震惊,这些已经成名的演员,如今可谓光彩熠熠,他们怎么会有那么黯淡的青春?当然,每个成功的人都是从默默无闻起步的。但对这些考入中戏表演系的演员来说,可谓是天之骄子。他们比普通人容貌和才艺出众,成为了天选之子,离大放异彩只有一步之遥。可是,他们也曾跟我们这些才貌平平的人一样,有过迷惘的青春。③谁的青春不迷惘?或许每个人都经历过一段或长或短的灰色青春。我们曾经无比惆怅,无比茫然,无比失落,甚至千万次问自己活着的意义。我觉得之所以会有那样一个阶段,是因为无法面对理想与现实冲撞之后的一地狼藉。我们曾经豪情万丈,以为凭一已之力就可以征服世界。可是,青春的锋芒总会撞到现实的墙壁。屡屡碰壁之后,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曾经的挥斥方遒化作了无可奈何,曾经的激扬文字化作了伤感倾诉。④青春梦碎,人生难料。你以为凭着一腔孤勇就可以闯世界,谁知现实让你的梦想碎成渣。当你一次次察觉到自己的渺小时,心态就发生改变了。年轻时,谁都跟周围的人较量,跟世界较量。无论你天赋异禀还是资质一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圈子。你以为赢了很多人,但又有更多的人赢了你;你以为赢了世界,却猛然发现你连世界的一根汗毛都无法撼动。青春在输输赢赢中摇摆起伏,我们的心态慢慢变得微妙起来。每一次成败得失我们都非常在乎,心情也跟着起起落落。无法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所以失落和迷惘成了青春的主旋律。⑤不知你发现了没有,那些赞美青春的文字,多半都不是青年人写的,而是中年人或老年人在青春逝去时回首往事写下的。人们在经历青春时往往感觉不到那是多么美好的年华,虽然读过那么多赞美青春的文章,但我们对青春切实的感受却是忧伤、迷茫、空虚、失落、惆怅、迷惘。这些字眼,仿佛都是为青春准备的。青春里多少个夜晚,你独品一杯苦涩的酒把万千滋味一饮而尽。⑥我们沿着时间的曲线马不停蹄往前走,走着走着,青春就被我们甩在了身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经历过世事纷杂和人生起伏,我们学会了淡然面对一切,也认识到自己的平凡,并且渐渐安于和享受自己的平凡。再回首只觉得万事蹉跎,青春虚度。芳华刹那,人生易老,这是规律,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待我们错过了青春,方觉那段时光是那么美。那时我们心怀梦想,精力充沛;那时我们慷慨激昂,情感炽热。青春如花,灿烂绽放;青春如火,热烈温暖;青春如诗,含蓄隽永这常常是我们后知后觉的感慨。我们终于可以与岁月握手言和,与青春笑颜以对。谁的青春不迷惘?走过了青春,你的人生之路或许没有变得平顺,只是你的心境平顺了。⑦青春是一杯酒,只有经历过岁月的沉淀和酝酿,才能品味出醇美的味道。(摘自《思维与智慧》原创版)4.文章第①段中举几位知名演员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4分)5.读第③④段,说说为什么青春容易迷惘。(6分)6.第⑤段开头,中老年人为什么会写下赞美青春的文字?请简要概括。(4分)7.文章以青春迷惘为线索,探讨了青春、成长和人生态度等主题。通过文章的描述,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关于青春和人生怎样的思考?(6分)三、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选段,完成8、9题。(7分)红军正在保安盖起几所新建筑,但当我在那里的时候,住处是非常原始的。毛泽东和他的夫人住在两间窑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比这更差的他都经历过了,但因为是一个湖南“富”农的儿子,他也经历过比这更好的。毛氏夫妇的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除此之外,毛泽东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他虽然除了主席以外还是红军的一个指挥员,他所佩的领章,也不过是普通红军战士所佩的两条红领章。……毛泽东的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但因为是湖南人,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他甚至用辣椒夹着馒头吃。除了这种癖好之外,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听到他发表爱吃辣的人都是革命者的理论。他首先举出他的本省湖南,就是因产生革命家出名的。他又列举了西班牙、墨西哥、俄国和法国来证明他的说法,可是后来有人提出意大利人也是以爱吃红辣椒和大蒜出名的例子来反驳他,他又只得笑着认输了。附带说一句,“红军”中间流行的一首最有趣的歌曲叫《红辣椒》。它唱的是辣椒对自己活着供人吃食没有意义感到不满,它嘲笑白菜、菠菜、青豆的浑浑噩噩、没有骨气的生活,终于领导了一场蔬菜的起义。这首《红辣椒》是毛主席最爱唱的歌。——节选自“第三篇:在保安——苏维埃掌权人物”8.简要概括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3分)9.选文第二段可以看出毛泽东哪些性格特点?(4分)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0题。(3分)岁暮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10.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描绘了儿子岁暮之际归来,母亲欣喜万分的画面。B.颔联中“针线密”和“墨痕新”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思念。C.颈联中“怜清瘦”和“问苦辛”流露出母亲对孩子的怜爱。D.尾联表达了母亲感觉愧对儿子的无奈、遗憾之情。五、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1~14题。(15分)汉高祖疾甚,吕后问曰:“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上曰:“曹参可。”萧何事惠帝,病,上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若主。”帝曰:“曹参何如?”曰:“帝得之矣。”曹参相齐,闻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其父奢不能难然不谓善。谓其母曰:“赵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后廉颇与秦相持,秦应侯行千金为反间于赵,曰:“秦之所畏,独赵括耳。”赵王以括代颇将,蔺相如谏,王不听;括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又不听。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白起代王龁,遂胜赵。曹参之宜为相,高祖以为可,惠帝以为可,萧何以为可,参自以为可,故汉用之而兴。赵括之不宜为将,其父以为不可,母以为不可,大臣以为不可。秦王知之,相应侯知之,将白起知之,独赵王以为可,故用之而败。呜呼!将相,安危所系,可不监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赵乃以括代廉颇,不待于战而胜负之形见矣。(节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即百岁后即:如果B.曹参相齐相:做相国C.乃阴使白起代王龁阴:暗中D.可不监哉监:监视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无何使者/果召参/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其父奢不能难/然不谓善B.居无何/使者果召参/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其父奢不能难/然不谓善C.居无何/使者果召参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其父奢不能难然/不谓善D.居无何使者/果召参/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其父奢不能难然/不谓善1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高祖父子能听取他人意见,知人善任,汉朝得以兴盛。B.萧何死时,曹参幸灾乐祸,认为自己终于有机会被提拔。C.赵奢对赵括有清楚的认知,意料到赵括带兵必会打败仗。D.赵王不能接纳他人意见,错用人才,导致赵国被秦打败。14.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赵乃以括代廉颇,不待于战而胜负之形见矣。Ⅱ表达(共65分)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9题。(15分)“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小小的盲盒为何风靡一时、让人欲罢不能?盲盒的不确定性切中了消费者的好奇心理,很多人醉心于享受拆盲盒带来的感和集齐全套的感。因此,盲盒一经出现便迅速走红,范围也从最开始的潮玩吹向了美妆、餐饮、文具、旅游、图书等诸多消费领域。在万物皆可盲盒的潮流下,盲盒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消费体验,不过,快速壮大的盲盒行业也逐渐暴露出乱象。比如,盲盒概率不透明,“怎么抽也抽不中隐藏款”,成了消费者心中的痛;有的商家打着盲盒的旗号销售临期商品或假冒伪劣产品,让消费者大呼上当;一些餐饮企业靠限量款盲盒刺激消费者过度消费,造成无谓的食品浪费……这些做法了消费者权益,了市场秩序,还有可能对青少年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① ②随着社会各界对盲盒营销加强监管的呼声变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出台征集意见稿,力图从全国层面迈出了盲盒营销的关键一步。③这一举动将推动盲盒行业告别“野蛮生长”,回归理性发展;也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淘汰不合规、靠粗制烂造蒙骗消费者的企业。④盲盒说到底是一种外在营销方式的创新,玩多了,消费者的热情难免下降,盲盒的长远发展终究还要回归内里。潮玩被大众喜爱的重要原因是IP[A]对盲盒IP进行精耕细作[B]注入个性内涵[C]让其深入人心[D]或许才是支撑盲盒一直热下去的精气所在。15、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ǐ)一时B.领域C.粗制烂造D.蒙(mēng)骗16.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A.满足惊喜扰乱侵犯B.惊喜满足侵犯扰乱C.满足惊喜侵犯扰乱D.惊喜满足扰乱侵犯17.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潮玩被大众喜爱的重要原因是IP[A]对盲盒IP进行精耕细作[B]注入个性内涵[C]让其深入人心[D]或许才是支撑盲盒一直热下去的精气所在。D.:B.、C.、D.:1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会各界对盲盒营销加强监管的呼声变高,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出台征集意见稿,力图从全国层面迈出盲盒营销的关键一步。B.随着社会各界对盲盒营销加强监管的呼声变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出台征集意见稿,力图从全国层面迈出盲盒营销的关键一步。C.随着社会各界对盲盒营销加强监管的呼声变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出台征集意见稿,力图从全国层面迈出规范盲盒营销的关键一步。D.随着社会各界对盲盒营销加强监管的呼声变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出台征集意见稿,力图从全国层面迈出规范盲盒营销的关键一步。19.将“盲盒不能盲目生长,更不能成为监管盲区”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3分)A.①B.②C.③D.④七、作文(5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春秋时期,田忌通过用下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的方式来弥补自身马匹的不足,从而赢得胜利;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钱锺书,虽然年轻的时候数学不及格,但是清华大学还是破格录取之,终在文学方面成为一代大师;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放弃走苏联红军“城市包围农村”的老路,毅然决定发挥自身优势“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纵观古今,扬长避短才能成就事业。要求:请你根据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答案网络语言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1.D(提炼第③段的核心语意可知新的网络语言产生的根本原因。)2.D(这不是在谈网络语言的危害而是说"回归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3、认真了解对方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用坦荡、真诚对待别人。谁的青春不迷惘4、即便是优秀的人,也会有迷惘的青春。5、在年轻时,人们常常怀抱理想和激情,但在面对现实的限制和挑战时,容易感到迷茫和失落。这种冲撞让人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人生方向,影响了他们的心态,使其逐渐变得茫然和低落。6、因为中老年人失去了理想和激情,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所以会羡慕充满理想与激情的青春。7.(1)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青春是美好的,此时的迷惘是正常的。(2)人们只有在接受了现实和自己后,才能真正感受到青春的美好。8.主要写毛泽东生活简朴、不搞特殊。9.随和、有志向。10、(表达了儿子未能尽孝的惭愧之情。)11.D(监:借鉴。)12.B(根据句意和语法来断句,这句话意思是"没过多久,使者果然来传召曹参了。赵括从小学习兵法,他的父亲赵奢也不能驳倒他,但却不说他好"。重点断句处是"居无何""然"。"居无何"意思是"没过多久",是时间状语,应该单独分开。"然"意思是"但是",是连词,应放在句首。因此,选B)13.B(曹参自信且自知。"幸灾乐祸"表述错误。)14.更何况秦国用白起替代王缸,赵国却用赵括代替廉颇,不用等到打仗,胜负的形势就已经很明显了。注意翻译重要的虚词,"且"翻译成"更何况","以"译成"用",第一个"而"表示转折,翻译成"却"。第二个"而"表示顺承,翻译成"就"。同时,重要实词有"易""见","易"译成"替代","见"译成"明显"。【参考译文】汉高祖病重,吕后问他"萧相国如果去世,谁能代替他呢?"高祖说:"曹参可以。"萧何辅佐汉惠帝,病得很重,惠帝问他:"您如果不幸离世,谁能代替您呢?"萧何回答道:"没有谁比您更了解您的臣子了。"惠帝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