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电基础教学大纲_第1页
纺织机电基础教学大纲_第2页
纺织机电基础教学大纲_第3页
纺织机电基础教学大纲_第4页
纺织机电基础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纺织机电基础》教学大纲................................................1

《纺织机电基础》实验教学大纲...........................................4

《纺织材料与实验》教学大纲.............................................6

《纺纱工艺学》(棉纺部分)教学大纲.....................................11

《纺纱工艺学》(毛纺部分)教学大纲.....................................16

《机织工艺学》教学大纲.................................................20

《纺织品外贸操作实务》教学大纲........................................25

《纺织品营销》教学大纲.................................................29

《织物组织与分析》教学大纲............................................33

《生产管理与成本核算》教学大纲........................................37

《纺织专业英语》教学大纲..............................................40

《新型纺织材料》教学大纲..............................................46

《染整概论》教学大纲...................................................50

《产业用纺织品》教学大纲...............................................55

《纺织品检测实务》教学大纲............................................58

《纺织厂空气调节》教学大纲............................................62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大纲...............................................64

《国际贸易法》教学大纲.................................................68

《英语听说》教学大纲...................................................73

《纺织品跟单与检验》教学大纲..........................................77

《纺织商品学》教学大纲.................................................81

《针织概论》教学大纲...................................................85

《国际贸易谈判》教学大纲...............................................89

《电子商务概论》教学大纲...............................................93

《专业前沿技术》(纺纱)教学大纲.......................................97

《商务礼仪》教学大纲..................................................100

《纺织CAD》教学大纲..................................................105

《实用英语口译》教学大纲..............................................107

《认识实习》教学大纲..................................................111

《纺部工艺设计》教学大纲..............................................114

《纺纱工艺实训》教学大纲..............................................117

《织物试织实训》教学大纲..............................................120

《国际贸易模拟实训》教学大纲.........................................123

《岗位实习》教学大纲..................................................126

《毕业设计与答辩》教学大纲...........................................131

《纺织机电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纺织机电基础》

课程代码:51600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理论:44学时,3学分;实践:4学时)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工艺与贸易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非机电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也是有关机电方面最后一门技术基

础课。本课程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械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以及通用零件的结构特点,对通用零

部件规格和选用有所了解。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及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纺织厂常

用电机,电器装置的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一般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节

能和安全用电的知识以及阅读一般电路图的能力。初步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并熟悉

常用电工仪表和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课程内容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机械制图、机械传动

本课程的难点:自动控制基础

(-)课程内容

绪论

第一章机械工程图识图方法

1.制图基本知识,三视图的形成

2.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3.基本立体的投影

4.组合体

5.机件表达方法

第二章机械传动

1.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2.螺旋传动

3.链传动和齿轮传动

4.轮系

5.平面连杆机构

6.凸轮机构和其它常用机构

第三章电路基础

1.电路组成及电路分析基本概念

2.电路主要物理量和参考方向

3.电路基本元件

4.基尔霍夫定律

5.电阻电路,

6.正弦交流电

第四章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1.半导体基本知识

2.二极管

3.三极管

4.基本放大电路

5.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放大电路

6.逻辑代数基础

7.基本逻辑门电路

第五章自动控制基础

L概述,

2.传感器

3.PLC、PLC认识

4.单片机

5.执行机构

6.自动控制系统

第六章纺织设备的机电一体化

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2.机电--体化的概况

3.应用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实验教学的要求

本课程安排了4学时的技能训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理论

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安排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实验要求学时要求

1测绘机械零件测绘2

电位、电压测电位、电压测

2定和电路电位定、电路电位图2

图的绘制的绘制

四、考核办法

1、考试课。

2、平时成绩20%,实验20%,期末60%。

五、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讲课学时实验(训)习题时

学时数

第一章机械工程图识图方法2

1.制图基本知识,三视图的形成

2.点、直线、平面的投影2

3基.本立体的投影

4.组合体2

5.机件表达方法22

2

第二章机械传动2

1.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2螺.旋传动4

3链.传动和齿轮传动

4.轮系2

5.平面连杆机构2

5.凸轮机构和其它常用机构2

第三章电路基础2

1.电路组成及电路分析基本概念

2.电路主要物理量和参考方向

3.电路基本元件22

4基.尔霍夫定律

5.电阻电路2

6.正弦交流电2

第四章电子技术基础知识2

1.半导体基本知识

2二.极管

3.三极管2

4基.本放大电路

5.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放大电路2

6.逻辑代数基础2

7.基本逻辑门电路

第五章自动控制基础2

1.概述

2.传感器

3P.LC、PLC认识2

4单.片机

5执.行机构2

6.自动控制系统

第六章纺织设备的机电•体化2

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2机.电一体化的概况

3应.用

合计444

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推荐教材

教材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

马子余、康建

纺织机电基础自编

(-)推荐参考书

参考书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

3

制定:岳强审稿:王艳审定: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工艺与贸易)专业指导委

员会

《纺织机电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纺织机电基础》

课程代码:51600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4学时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工艺与贸易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学生将学到的电路基本理论知识得到验证通过实践、操作,具有一定

的基本技能和计算技能,为今后学习与专业有关的课程打好基础。

二、主要仪器设备

TH-DT3电工电子电力拖动实验装置(内置:直流稳压电源、恒流源、直流电压

表、直流毫安表、与实验相关的线路板、信号发生器等)、双踪示波器、交流毫伏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实验方式:教师演示与学生实验相结合

2、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常规测试仪器的使用,学会对单元电路的简单估

算,掌握电工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和技能以及排除简单故障的方法,加强实验动手

能力,进一步培养科学的实验态度和工作作风,为后继学科打基础。

四、考核与报告

1、考核方法:考试课,操作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相结合。操作成绩包括抽查

预习报告的情况和提问回答,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及实验态度。

2、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不抄袭指导书,同学之间不互相抄袭,字迹端正、

工整,按要求书写,原理、步骤简明扼要,实验数据客观符合理论,分析处理到位,

结果正确。

3、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优:符合基本要求,良:分析处理不够到位,中:分析处理不够到位,实验

数据欠理想,及:实验报告有抄袭现象,不及:严重抄袭。

五、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

序实验名称内容提要实每实验属开

号验学组人性

时数

1测绘机械零件测绘21验证必

4

2电位、电压测定和电电位、电压测定、

路电位图的绘制电路电位图的绘22验证

六、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编写:吴文贤题目:电工学实验指导书编印年份:2003年2月(试行)。

制定:岳强审稿:王艳审定: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工艺与贸易)专业指导委

员会

5

《纺织材料与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纺织材料与实验》

课程代码:102065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74学时,4学分(理论:40学时,2学分;实验:34学时,2学分)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工艺与贸易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工艺与贸易方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

究纺织纤维、纱线和织物等纺织材料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是:

1、掌握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的基本结构。

2、掌握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各项指标的工艺意义、测试

方法以及测试仪器的原理和使用。

3、掌握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的基本结构及其物理机械性质的内在联系、以及

三者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

4、了解新型纤维与纱线的种类、特点与市场前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学习《纺织工艺学》打好基础,为今后在纺织

实际生产中合理使用原料、制订合理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打好基础。

二、课程内容

(—*)课重点与点

课程重点:纺或纤维、,纱线、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表示这些性能的指标及工

艺意义等。

i课程难点: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与其基本结构的内在联系,

纤维、纱线、织物三者性质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纤维、纱线、织物性质的因素等。

(二)课程内容

绪论

1.纺织业的现状及发展

(1)纺织业的现状

(2)纺织业的发展

2.纺织纤维种类

3.基本指标

4.基本结构

第一章棉纤维

1.棉纤维的种类与形态

2.棉纤维的化学组成与性质

3.棉纤维的检验

第二章麻纤维

1.麻纤维的种会与形态特征

2.麻纤维的主要性能

第三章毛纤维

6

1.特种动物毛

2.绵羊毛的种类与特点

3.绵羊毛的结构与性能

第四章蚕丝

1.蚕丝的种类

2.蚕丝的形态与性能

第五章化学纤维

1.概述

2.常见化学纤维的特性简介

3.差别化纤维

第六章纺织纤维的鉴别

1.手感目测法

2.燃烧法

3.显微镜观察法

4.化学溶解法

5.药品着色法

6.系统鉴别法

第七章纺织材料的吸湿性

1.纺织材料的吸湿性与吸湿能力

2.大气条件与纤维吸湿

3.吸湿对纤维性质的影响

第八章纤维材料的物理性质

1.拉伸性质

2.摩擦与抱合性质

3.热学性质

4.电学性质

5.光学性质

第九章纱线

1.分类

2.纱线细度和细度不匀

3.纱线结构

4.新型纱线

5.纱线的品等评定

第十章织物的基本结构参数及基本性能

1.织物分类

2.机织物的基本结构

3.针织物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4.织物的机械耐久性

5.织物的外观保持性

6.织物的尺寸稳定性

7.织物的风格与手感

8.织物的舒适性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一)实践教学的要求

7

1、通过实验掌握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各项指标的工艺意

义、测试方法以及测试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2、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报告进行评分。

(-)实验安排

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实验要学时要

求求

1结合实物进行分类,认识纤维

纤维实物分类的长度与细度,并观察对应的必做2

织物

2显微镜使用显微镜使用方法必做2

观察天然纤维纵向形态

3纺织纤维的鉴别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化学必做4

溶解法、药品着色法等鉴别纤

4吸湿性指标测试原棉、纱线等回潮率测试(烘必做4

箱、电测)

5纱线强、伸度试验纱线强伸度测试及分析必做2

6纱线分类根据纱线实物对纱线进行分必做2

7纱线线密度及不匀测定纱线的细度及细度不匀必做4

率测试率

8纱线捻度试验单纱、股线捻度测试必做2

9纱线的分等分级纱线品等评定必做2

10织物分类根据织物实物对织物进行分必做2

11织物儿何特征及密测定机织物的幅宽、厚度及经必做2

度测试纬密度经纬纱的线密度

12织物的力学性能测测定织物的拉伸强力、耐磨性必做2

试等

13织物其他性能测试测定织物的悬垂性、折皱弹性必做2

14织物综合试验测试织物的原料、密度等,对必做2

学习进行综合考核

四、考核办法

1.本课程考试方式:本课程是考试课,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

2.考试的评分标准: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10%考试成绩占70%(其

中实验占30%,理论考试占40%)。

五、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讲课学时实验学时习题时数

绪论4

第一章~第四章天然纤维84

第五章化学纤维4

第六章纺织纤维的鉴别24

8

第七章纺织材料的吸湿性24

第八章纺织材料的物理性42

第九章纱线810

第十章织物的基本结构参数610

及基本性能

机动2

合计4034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推荐教材

教材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

《纺织材料学》张一心等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12月

(-)推荐参考4

参考书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

《纺织材料学》姜怀等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年11月

《简明纺织材料

李亚滨等中国纺织出版社

学》1999年1月

《纺材实验》沈建明等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年3月

《纺织材料学》朱红纺织工业出版社1987年6月

9

制定:陈敏审稿:王艳审定: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工艺与贸易)专业指导委

员会

10

《纺纱工艺学》(棉纺部分)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纺纱工艺学》

课程代码:10200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75学时,4.5学分(理论:63学时,4学分;实践:12学时,0.5学分)

先修课程:学科基础

适用专业: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工艺与贸易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纺织工艺与贸易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理论课,是纺织生产技术和科

学研究的总结。开设该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纺纱理论和工艺知识,掌握纱线

的质量、消耗及生产管理所必须的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纺纱生产常用设备的结构、作用原理、基本工艺理论

及工艺参数调整,掌握分析产品质量、产量、消耗等生产实际问题的基本知识,了

解棉纺新技术、新设备及其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

(―)课程重点与难点

纺纱原理主要也分析金纱过程中的作用和基本原理,其中有开清、梳理、牵仰、

加捻、卷绕五大作用;原料选配、开松除杂、梳理、混合、精统、牵伸与并合、加

捻、卷绕八个原理。

(-)课程内容

第一章原料的选配

1.原料的选配

2.化学纤维的选配

3.原料的混合

第二章开清棉

1.开清棉机械

2.各主要机械的作用原理

3.工艺参数及工艺调整

4.提高棉卷质量和节约用棉

第三章梳棉

1.梳棉工序概述

2.给棉与刺辑

3.锡林、盖板和道夫

4.梳棉分梳原件

5.剥棉、成条的圈条

6.传动和工艺计算

7.提高质量和节约用棉加工化纤的特点

第四章清梳联工艺

1.概述

2.清梳联工艺过程

3.清梳联特有的单机工作原理

11

4.清梳联工艺及调整清梳除尘

第五章精梳

1.概述

2.精梳准备

3.精梳的工艺过程和主要机件的运动配合

4.精梳机构及作用

5.精梳机传动及工艺调整

第六章并条

1.概述

2.条子的并合作用

3.牵伸的基本原理

4.并条机的牵伸装置及工艺配置

5.传动和工艺计算

6.质量控制

第七章粗纱

1.概述,

2.喂入机构

3.粗纱的加捻

4.粗纱的卷绕

5.传动及工艺计算

6.粗纱张力的调整方法

第八章细纱

1.细纱机工艺过程

2.细纱机的作用原理

3.细纱工艺参数及调整

4.钢领、钢丝圈的选用与维护

5.皮辑与皮圈的使用与维护

第九章后加工

1.概述后加工任务、工艺流程

2.络筒

3.并纱

4.捻线

第十章新型纺纱

1.转杯纺前纺工艺

2.纤维分梳与输送

3.纱条形成与加捻

4.转杯纺纱机的自动化与高速化

5.工艺计算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实验教学的要求

1.了解纺纱系统的工艺过程。

2.基本掌握系统的机器结构、名称、各主要机构的特征、作用和一般原理。

3.熟悉正确调整隔距、速度、牵伸倍数和捻度的方法、并会进行相应计算。

4.学会画机器传动图,工艺流程简图及描述机器的传动系统。

12

(二)实验安排

序实验内容提学时要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要求

号要求

开清棉机械了解不同的设备型号,熟

混棉、开棉、单打手

1的机构和作悉主要机件的名称及其运2

成卷机械的机构实验

IIJ动规律

梳棉机的主要机构各机构的作熟悉梳棉机各主要元件

22

及传动用的名称、外型及尺寸

牵伸装置的了解设备型号,熟悉主要

3并条机的机构作用2

结构和型式机件名称及其运动规律

牵伸机构、

翼锭粗纱机成形机了解设备型号,熟悉主要

4加捻机构、差2

构机件名称及其运动规律

动机构

环锭细纱机的机构细纱机的机了解设备型号,熟悉主要

52

与传动构与传动机件名称及其运动规律

转杯或喷气了解转杯纺纱机的设备

6新型纺纱机参观2

纺纱机机构型号,熟悉主要机件运动

四、考核办法

1、本课程考试方式是考试。

2、本课程的评分标准为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等)30乐期末考试成绩70%o

3、实践性环节为参观过程的表现及参观(实验)报告。

五、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讲课学时实验(训)学时习题

第一章原料的选配424

第二章开清棉6210

第三章梳棉10216

第四章清梳联技术44

第五章精梳工序8212

第六章并条810

第七章粗纱6210

第八章细纱8212

第九章后加工22

第十章转杯纺纱42

13

机动3

合计638

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推荐教材

主编(著)姓

教材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

中国纺织工业出2004年1

棉纺工程史志陶

版社月

(-)推荐参考书

参考书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

中国纺织工业出

纺纱原理任家智

版社

14

制定:蔡中庶审稿:王艳审定: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工艺与贸易)专业指导

委员会

15

《纺纱工艺学》(毛纺部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纺纱工艺学》(毛纺部分)

课程代码:10200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50学时,2.5学分(理论:42学时,2.5学分;实践:8学时)

先修课程:《纺织材料与实验》

适用专业: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工艺与贸易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工艺与贸易方向)的一门工程技术课,其目的是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羊毛和化学纤维在毛纺设备上的加工工艺原理、设备作用和技术

规格,新技术应用及技术管理的主要措施。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毛纺发展的概况,掌握毛纺生产常用的原料及

其性能,毛纺产品工艺流程的制定,常用设备的结构、作用原理、基本工艺理论及

工艺参数调整,掌握分析产品质量、产量、消耗等生产实际问题的基本知识,了解

毛纺新技术、新设备及其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

(-)课程重点与难点

毛纺设备的主要机构与作用、运动分析、工艺原理、提高成品质量的技术措施、

典型机台的传动及工艺计算。

(-)课程内容

第一章毛纺工业概况

1.毛纺工业原料种类、性能及其用途

2.毛纺织品主要品种及加工概述

3.国内外毛纺工业发展现状

二羊毛初步加工

1概述

2.

3毛

4.

三毛条制造

L概

2.配毛及和毛加油

3.梳毛

4.针梳

5.精梳

6.复洗

7.毛条工艺设计

8.化纤直接制条

第四章前纺工程

1.概述

2.前纺主要设备

16

3.牵伸和并合基本原理

4.前纺技术管理及前纺工艺

第五章后纺工程

1概述

.

2.细纱

3.并线

4.捻线

.

5.蒸纱

后纺

6取

冲翼

算绒线和半精梳系统

1.绒线纺纱系统

2.半精梳系统

第七章粗梳毛纺工程

1.概述

2.粗纺梳毛

3.粗纺纺纱

4.粗梳毛纺工艺设计

二、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一)、实验教学的要求

1.熟悉毛纺生产的各个环节及工艺过程。

2.掌握各道工序的机器结构、名称、各主要机构的特征、作用和原理。

3.熟悉各工艺参数的影响因素,能正确调整各工艺参数并会进行相应计算。

4.学会画机器传动图,工艺流程简图及描述机器的传动系统。

(二)实验安排

实验项目名学时

号实验内容提要实验要求

称要求

毛纺原料的种类及选了解不同毛纺原料对毛

1选毛及配毛2

配毛原理织物风格的影响

熟悉洗毛原理、洗毛工艺

2洗毛洗毛原理及洗毛工艺的制订及影响羊毛洗净2

度的因素分析

了解羊毛去草的不同方

法及炭化原理,能够进行

3炭化炭化原理及炭化工艺2

炭化工艺制订及影响炭

化因素的分析

了解梳毛机各组成机构

梳毛机的主

梳毛机的组成、传动及其传动关系,熟悉梳毛

4要机构及传2

与工艺的关系工艺的调节机构及调节

原理

了解针梳机各组成机构

针梳机的主

针梳机的组成、传动及其传动关系,熟悉针梳

5要机构及传2

与工艺的关系工艺的调节机构及调节

原理

6精梳机的主精梳机的组成、传动了解精梳机各组成机构2

17

要机构及传与工艺的关系及其传动关系,熟悉精梳

动工艺的调节机构及调节

原理

了解设备型号,熟悉主要

粗纱机成形牵伸机构、加捻机构、机件名称及其运动规律,

72

机构差动机构并能进行工艺调节及计

了解设备型号,熟悉主要

细纱机的机机件名称及其运动规律,

8细纱机的机构与传动2

构与传动并能进行工艺调节及计

四、考核办法

1.本课程是考试课。

2.本课程的评分标准为平时成绩20%、实验(训)成绩20乐期末考试以书面

形式,成绩占60%。

五、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讲课学时实验(训)与习题

第一章毛纺工业概况2

第二章羊毛初步加工66

第三章毛条制造106

第四章前纺工程62

第五章后纺工程62

第六章绒线和半精梳系统2

第七章粗梳毛纺工程4

合计3616

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主编(著)姓

教材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

中国纺织工业出

纺纱技术孙卫国2005年

版社

18

制定:王梅珍审稿:王艳审定: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工艺与贸易)专业指导委

员会

19

《机织工艺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机织工艺学》

课程代码:102028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60学时,4.5学分(理论:52学时,4学分;实践:8学时,0.5学分)

先修课程:《纺织材料与实验》、《纺织机电基础》

适用专业: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工艺与贸易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机织工艺学》是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工艺与贸易)的专业必修课。使学生通

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工艺参数选择。在

各工序影响质量的因素,了解新型织造设备特点的及适应面料的种类。

课程基本要求

知识目标:

1.熟悉大纲要求掌握络筒,整经,浆纱,穿经,纬纱准备,织造,整理等工序

的基本知识;

2.熟悉主要织机生产工艺参数及选择;

能力目标

1.掌握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

2.具备编制机织各生产工序工艺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络缸整为,浆纱,穿结经,纬纱准备,织造等工序。

课程难点:是各工序设备的工艺参数及选择;各工序影响质量的因素。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织造概述

1.织造的一般概念

2.织造前准备

3.现场教学

第二章络筒

1.概述

2.络筒成型

3.络筒张力

4.清纱捻接

5.络筒工艺

6.络筒质量管理

7.络筒拓展

8.现场教学

第三章整经

1.整经的目的和要求

2.筒子架

20

3.整经张力

4.整经卷绕

5.分批整经

6.分条整经

7.整经质量管理

8.整经拓展

9.现场教学

第四章浆纱

1.浆纱的目的和要求

2.浆料

3.浆液配方

4.上浆

5.浆纱烘燥

6.浆纱综合

7.浆纱质量管理

8.现场教学

第五章穿结经和纬纱准备

1.穿结法

2.卷纬

3.热湿定捻

第六章开口

1.梭口分析

2.开口规律

3.凸轮、多臂

4.电子多臂

5.提花开口

6.现场教学

第七章引纬

1.梭子引纬

2.喷气引纬

3.喷水引纬

4.剑杆引纬

5.片梭引纬

6.引纬辅助机构

7.引纬综合

8.现场教学

第八章打纬

1.打纬运动的作用和工艺要求

2.四连杆打纬机构的运动特征

3.打纬过程与织物的形成

4.开口、引纬、打纬工作时间的配合

5.小样机

6.现场教学

第九章卷取与送经

21

1.卷取

2.送经

3.现场教学

第十章机织辅助装置

1.断纬自停装置

2.断经自停装置

3.经纱保护装置

4.多色供纬装置

5.织机的传动

第十一章织造质量管理

1.织造质量指标

2.织造质量控制

第十二章后整理

1.整理工艺与设备

2.织疵分析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实验教学的要求

该课程涉及纺织设备的基础知识,要求安排一定时间到纺织企业参观、学习,

使学生尽快熟悉纺织工艺流程及环节,掌握纺织品的开发时设备的选型、工艺流程、

工艺参数及选择。

(二)实验安排

号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实验要求学时要求

络筒设备与主要机

1对络筒设备与工艺的认识认识2

整经设备与主要机

2对整经设备与工艺的认识认识2

织机设备与主要机对织机设备与工艺的认识

3认识2

4机织工艺流程织前准备与织造工艺认识2

四、考核办法

1.课程考试方式:考试。

2.课程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20%期末成绩占60

%,期末闭卷考试。

五、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讲课时数实验(训)时数习题时数

第一章织物概述22

第二章络筒62

第三章整经82

第四章浆纱12

第五章穿结经和纬纱2

准备

第六章开口4

22

第七章引纬8

第八章打纬2

第九章卷取与送经2

第十章机织辅助装置22

第十一章织造质量管2

第十二章后整理2

总计528

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推荐教材

教材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

中国纺织出版

机织技术刘森2006年6月

(-)推荐参考书

参考书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

中国纺织出版

织造原理朱保林2002年12月

中国纺织出版

纺织工艺与设备毛新华2004年8月

中国纺织出版

纺织工艺学概论于新安2008年12月

23

制定:祝永志审稿:王艳审定: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工艺与贸易)专业指导

委员会

24

《纺织品外贸操作实务》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纺织品外贸操作实务》

课程代码:10206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70+40学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