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西省永修县军山中学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西省永修县军山中学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西省永修县军山中学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西省永修县军山中学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西省永修县军山中学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西省永修县军山中学中考猜题化学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①3Hg②Fe3+③3SO2④H2O⑤Fe2+⑥C60⑦2H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③B.④和⑦中数字2的意义相同,都为两个氢原子C.②和⑤都属于铁元素,核外电子数不同D.⑥表示一种化合物2.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①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端下油锅②桔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③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⑤汽油着火,应该立即用水浇灭⑥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③⑤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除杂试剂操作方法ACaOCaCO3足量稀盐酸溶解、过滤BKCl固体MnO2固体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CO2HCl氢氧化钠溶液洗气DKNO3溶液K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A.A B.B C.C D.D4.在一定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二种单质C.该反应中,生成物C与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D.反应体系中,物质B与C的质量比为8:75.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蔗糖溶液不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粒子C.氧化钙、氧化钠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则氧化铁也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D.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6.每年夏季,河南省实验中学航空实验班园区的葡萄长廊硕果累累。葡萄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 B.维生素 C.无机盐 D.油脂7.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B.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之比为1:1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8.下列实物富含糖类的是A.鸡蛋 B.黄瓜 C.牛肉 D.米饭9.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B.氯化铵和硫酸铵固体﹣﹣加熟石灰研磨C.羊毛线和腈纶线﹣﹣灼烧D.碳粉和氧化铜粉末﹣﹣加稀盐酸10.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A.面粉 B.味精 C.蔗糖 D.酒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一定条件下,4.8gCH4与一定质量的O2完全反应,生成水,同时得到10.0gCO和CO2的混合气体,则CO2的质量为________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取小苏打样品,来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取样品10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_____。(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为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可用乙醇汽油替代普通汽油,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氢能源已被广泛关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什么?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14.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一氧化碳燃烧:____。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_____。铁和硫酸铜溶液:_____。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用熟石灰改良含硫酸的酸性土壤: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_____(填化学式)。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活动:碳酸钙(碳酸钠等)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等)。假设1:挥发出的HCl使浑浊变澄清;假设2:_____。为除去CO2中的HCl,小华在图1中甲、乙装置之间增加图2装置,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甲→_____→_____→乙(填字母序号);其中盛放的试剂合理的是_____(填选项序号)。A.浓硫酸B.NaOH溶液C.饱和Na2CO3溶液D.饱和NaHCO3溶液饱和石灰水浑浊后,继续通入足量CO2,沉淀部分溶解但最终并未完全澄清。由上述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该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用pH传感器测得图1烧杯中溶液的pH随通入气体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①AB段pH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_____;D点所得澄清溶液的成分除H2O外还有_____。②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有_____。16.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李明看到家里多年未用的铜制火锅上有绿色的锈迹,他对绿色锈迹的成分和性质产生了浓厚兴趣。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水;④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该黑色固体可能是①碳粉;②____________;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实验操作与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②正确探究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还会生成CO2和H2O.选择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步骤二:点燃酒精灯,依次连接装置A→B→______→______(填“C”,“D”);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①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CO2和H2O,写出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Cu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装置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

A、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3SO2中的“3”表示二氧化硫分子的个数为3;3Hg中的3表示汞原子的个数为3;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②和⑤分别是铁离子、亚铁离子,它们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分别是1个铁原子失去3个、2个电子得到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⑥是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2、A【解析】

灭火的方法有: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三着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①油锅起火,最佳的灭火措施是盖锅盖,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而端油锅是非常危险的;故①做法不恰当;②桔秆、柴草着火,用水泼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到达灭火;故②做法正确;③酒精灯的火焰应用灯帽盖灭,用嘴吹易引起酒精灯内燃而发生危险。故③做法不恰当;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防止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隔绝空气;故④做法正确;⑤汽油着火,不能用水灭,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会浮在水面,水起不到灭火的作用。故⑤做法不恰当;⑥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达到灭火;故⑥做法正确;故选A。3、B【解析】

A、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2SO4能与适量的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点睛】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4、D【解析】

A、由图示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正确;B、单质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中有一种单质(B物质),生成物中也有一种是单质(C物质),正确;C、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那么生成物C与D的物质的量之比=2:6=1:3,正确;D、由C知,反应体系中,物质B与C的质量比为(3×16×2):(4×14)=12:7,错误。故选D。5、D【解析】

A、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就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H2O和He的质子数相同,但不属于同一种元素,选项A不正确;B、蔗糖溶液不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粒子,蔗糖溶液中蔗糖分子和水分子都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选项B不正确;C、氧化钙、氧化钠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但氧化铁不能与水发生反应且不溶于水,选项C不正确;D、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点是对微粒概念的理解,微粒指微小的颗粒,包含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等。6、B【解析】

A、蛋白质主要来自于肉、蛋、奶、大豆类食品,选项错误;B、维生素主要来自于蔬菜水果,所以葡萄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维生素,选项正确;C、无机盐主要来自饮食中的可溶性矿物质,选项错误;D、油脂主要来自于肉类及各种油类食物,选项错误。故选B。7、C【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为:。【详解】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A正确,不符合题意;B、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是碳和氨气,参加反应的粒子个数比为3:4。C错误,符合题意;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解析】试题分析:A、鸡蛋富含蛋白质,B、黄瓜属于青菜,富含维生素,C、牛肉属于动物肌肉,富含蛋白质,D、米饭富含淀粉,属于糖类,正确,故选D考点:人类重要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9、B【解析】

A.鉴别硬水和软水,取等量的水样,加等量的肥皂水,搅拌,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选项A正确;B.氯化铵和硫酸铵固体都属于铵态氮肥,都能与熟石灰反应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此法无法鉴别,选项B错误;C.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腈纶线属于合成纤维,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无此气味的是腈纶线,选项C正确;D.碳粉与盐酸不反应,而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溶液,所以此法可以鉴别,选项D正确。故选B。【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方可鉴别。10、A【解析】

A、面粉放入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符合题意;B、味精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C、蔗糖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D、酒精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4.4【解析】

(1)解:根据题目4.8gCH4与一定质量的O2完全反应,生成水,同时得到10.0gCO和CO2的混合气体。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烷中的氢元素质量与生成水中氢元素质量相等,则生成水的质量为:;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为:依据方程式列出:得出计量数x=3,y=5,根据氢原子个数相等,则2n=12,解得n=6,根据碳原子个数和氧原子个数守恒,列出下列等式:解得:z=1,m=2所以得出甲烷燃烧的方程式为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生成CO2的质量为4.4g(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84%24.3%【解析】

(1)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x=8.4g,y=5.85g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1)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4.3%。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氢气的热值高;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原料来源广等【解析】

(1)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氢气的热值高;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原料来源广等。14、CO2+Ca(OH)2=CaCO3↓+H2OFe+CuSO4=CuSO4+FeCa(OH)2+H2SO4=CaSO4+2H2O【解析】

(1)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水:CO2+Ca(OH)2=CaCO3↓+H2O。(3)铁和硫酸铜溶液,生成硫酸亚铁和铜:Fe+CuSO4=CuSO4+Fe。(4)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5)用熟石灰改良含硫酸的酸性土壤,生成硫酸钙和水:Ca(OH)2+H2SO4=CaSO4+2H2O。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产生的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澄清;b;a;D;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使饱和石灰水产生的浑浊最终变澄清;二氧化碳只能使饱和石灰水生成的沉淀部分溶解,不能最终使其变澄清;先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不会使溶液的pH明显变化;氯化钙、氯化氢;CO2+Ca(OH)2═CaCO3↓+H2O、Ca(OH)2+2HCl═CaCl2+2H2O。【解析】

(1)甲装置中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2)提出假设:由文献资料,碳酸钙(碳酸钠等)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或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则可提出假设产生的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澄清;设计实验: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小华在图1中甲、乙装置之间增加图2装置,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甲→b→a;其中盛放的试剂合理的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能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得出结论:饱和石灰水浑浊后,继续通入足量CO2,沉淀部分溶解但最终并未完全澄清,而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使饱和石灰水产生的浑浊最终变澄清;二氧化碳只能使饱和石灰水生成的沉淀部分溶解,不能最终使其变澄清;(3)①刚开始排出的气体是空气,故AB段pH几乎不变;D点溶液的pH小于5,所得澄清溶液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