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02讲材料作文如何拟题(讲义)(原卷版+解析)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02讲材料作文如何拟题(讲义)(原卷版+解析)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02讲材料作文如何拟题(讲义)(原卷版+解析)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02讲材料作文如何拟题(讲义)(原卷版+解析)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02讲材料作文如何拟题(讲义)(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2讲材料作文如何拟题目录古语云:“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灵的第一个交会点。作文标题拟得好,既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又可以先声夺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高考阅卷实际来看,阅卷老师每天阅读了大量作文后一定会有疲倦感,而靓丽的标题能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从而为作文赚到印象分。高考作文评卷中,作文若是缺少题目则会被扣2分,但这其实不仅仅是2分的问题,而是没有题目,文章会显得不完整,也会让阅卷老师对作文有一个不好的印象。这样一来,作文被扣的分数就会大大超过2分了。但是有些同学对此毫不重视,或随意把话题做标题;或拟题不准确,词不达意;或拟题落入俗套,毫无新意;或偏离材料,文不对题;或冗长呆板,甚至出现错别字和病句,令人大倒胃口……这样的标题自然是入不了阅卷老师的法眼的。1.高考考纲规定:不拟文题扣2分。2.“自拟题目”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要求。它是学生经过审题、确定立意、选定文体等环节后必须面对的另一个环节。就高考作文评分细则看,没有拟写文章标题扣2分,好像分数值并不高,但从作文阅卷实际情况看,如果自拟了一个标题,它的好坏,其潜在的价值远远不止2分。必修上册:在统编版教材中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是一篇新闻时评,标题就是主题,旗帜鲜明地论述了“工匠精神”;第六单元《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都是以论点和论题作为标题。必修下册李斯的《谏逐客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驳论文,标题直接切题,是批驳“逐客”和“司马谏议”的。题目鲜明简洁。苏洵的《六国论》和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是属于政论文;是立论文,题目直接了当,“六国论”就是论六国破灭的原因,“十思疏”就是给予唐太宗的十条建议。选择性选修中册第一单元恩格斯的《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和特约评论员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柏拉图的《人应当坚持正义》,第三单元贾谊的《过秦论》属于政论文。都是以论点或论题为标题的。文言文中的论述文(归纳):其实,文言文也有许多论述类的经典作品:选择性必修上册的第二单元的文言文更是堪称经典之作。《论语》、《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墨子的《兼爱》等这些经典的论述文更体现了这种文体的魅力。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谏逐客书》;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等。考点一:拟题的误区1题文不符,文不对题有些同学在平时积累了一些优秀的标题,考场上又拟写不出优秀的标题,于是就把已有的标题,生搬硬扯,放到考场作文上,导致作文题目和作文材料没有太大关联,文不对题。例如2022全国甲卷作文《以独创精神,铸雄健之基》本文最大的问题在于文不对题,标题虽有材料关键词独创,全文也从三个方面强调了独创的价值和意义,但在具体行文中却未见对独创的具体论述,所举事例也与独创关联不大。 2无关键词,缺针对性有些同学的标题过于宽泛,没有关键词,造成标题针对性不强,让阅卷老师看了标题后,一头雾水。或者出现关键词,但用“谈”“说”“议”等类似的词语拟写标题,就显得标题过大过宽,没有针对性。例如2022新高考I卷作文标题《棋如人生,人生如棋》例如2022全国新高考II卷作文《青年创造未来》例如2022全国乙卷,很多同学的作文题目为《谈“跨越”》《从“跨越”说起》《我看“跨越”》······例如2020年全国I卷《论鲍叔》3含蓄晦涩,故弄玄虚有些同学盲目追求文采,但议论文重在说理辩难,标题尽量简明显豁,切中肯綮,不宜过于含蓄晦涩,故弄玄虚。例如2022新高考I卷作文标题《绘事后素,终成壮美》例如2021新高考I卷作文标题《人皆谓其小,孰人知其为兴国之要》《磐石亦可攻玉》《挺直脊梁,暗夜的光》4直白浅显,缺乏新意有些同学直接把中心论点作文标题,这样就容易缺乏新意,呆板僵化,直白平庸。例如2022新高考I卷作文标题《立足根本》考点二拟题的要求好标题的标准:(一)要准确鲜明。标题应紧扣文章内容,一目了然。标题决不能作摆设,更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而应紧扣材料,有的放矢。(二)角度要小。(范围要小)不要太大太宽泛。(三)要简洁凝练。标题应短小精悍,醒目上口,给人广阔的联想空间。(四)要新颖生动。标题应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一新,激起阅读兴趣。

(五)要含蓄隽永。标题应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又富有启发性。

准确:所谓“准确”,即要求标题要语义通畅,能涵盖正文的内容。不可“题”大于“文”,也不能“文”大于“题”,更不能题中出现语病。例如2022全国乙卷优秀作文标题《跨越再跨越,踵事而增华》例如2021新高考I卷《强弱总在易中行》鲜活:所谓“鲜明”,指在精准审题的基础上,标题应紧扣材料内容,通过现象看本质,突出关键词,反映文章主旨,使读者一目了然,只需要看题目,便觉得此文非俗流,能够快速引起读者的关注。例如2022全国甲卷优秀作文标题《以“借”得成,以“新”创功》《敢于独创,方开新局》简洁:恩格斯曾说:“标题越简单,越不费解,就越好。”短小的标题,往往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此外,美国心理学家米勒在1956年进一步阐述了短时记忆的理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因此我们的拟题可以参考这个原则。一般而言,标题最长,也不应该超过15个字,太长的标题,读起来容易绵软无力,结舌绕口。还要注意,简洁并不是字越少越好,一定是能够高度概括出正文内容,切不可为了简洁而故意缩减字数。如果题目实在过于简洁,无法高度概括中心,可以采用副标题的形式。2022新高考I卷优秀作文标题《黑白棋局,本妙相生》2022全国乙卷优秀作文标题《吾已成木,春来自青——跨越,再跨越》生动:所谓“生动”,就是要求标题不要过于抽象、单调,面对抽象的概念,我们要尽可能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化抽象为具体,形象丰满的展现。例如2022新高考I卷优秀作文《没有粗壮根,何来繁茂枝》本文以“粗壮根”与“繁茂叶”为喻,重点论述了本手与妙手之间的逻辑关联,符合题意,中心突出。整齐:所谓“整齐”,是指拟题时候常常运用对偶的手法,拟出的标题显示出整齐、对仗之美。对仗工整,言简意赅。标题概括成两个对称句,虽然难度略有提高,但对于考场议论文来说,对称句往往显得工整凝练,像对联一样,如果在内容上又能体现文章的主旨,效果无疑会更好。因为对称句有前后两个短语,其信息含量比单个短语要大得多,更遑论单一概念的论题式标题或“谈+论题”式的标题了。看了标题,阅卷者即能大体明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基本上能够断定文章是否符合题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阅卷效率,所以阅卷者对之青眼有加也就在情理之中。考点三:拟题的技巧(一)保守拟题法这种拟题方法一般适用于带有材料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中明显带有“观点句”或“关键词”的材料作文及写作角度特别明显的“叙事类材料”作文,具体操作如下:1.用扩展或改造后的话题作题目(适用于带有材料的话题作文)例题:阅读下面的一则故事,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故事中的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竟成了“稀世之宝”,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珍惜”的范围之内。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答案】珍惜自己,提升价值在陡峭的崖壁上也有傲雪的红梅,在凶猛的暴风雨中也有展翅飞翔的的雄鹰,在湍急的流水中也有的鲑鱼。因为他们懂得珍惜自己,提升价值。珍惜自己,与病魔共舞的史铁生。史铁生中国文坛上的一位巨匠,由于骨髓疾病导致自己下半身全部瘫痪。后半生只能在轮椅上渡过的史铁生并没有因此决忘。而是继续拿起自己的武器为国人奉献经典之作。当人们问他如何看待疾病时。他却淡然一笑说:“我把疾病看作自己的邻居”,史铁生能与病魔为邻而不放弃自己的追求,这源于珍惜自己,也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珍惜自己,成为世界人心中榜样的海伦凯勒。海伦凯勒曾说过:“我要把别人看到的光明当作自己的光明,别人耳朵听到的乐曲当做自己懂得声音,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自己的快乐”,海伦凯勒一个弱不禁风的弱女子能够如此乐观的面对自己的不行。这不正是源于她懂得珍惜自己么?珍惜自己,让她创造一个不朽的神话。珍惜自己,走向自己梦想舞台上的中国达人李伟。他失去了双臂,但却成了一位钢琴演奏者。这在常人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李伟却完成了。他失去双臂时,他没有绝望,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把目光转移到了脚上。在训练过程中他可能从椅子上摔下来过,也可能双脚摸出了血泡。但他依旧不抛弃、不放弃。正是由于他懂得珍惜自己,才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大人。因为懂得珍惜,司马迁忍辱著史,创造了上至三国下至五代的神话。因为懂得珍惜,勾践卧薪尝胆,创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神话。因为懂得珍惜,温总理废寝忘食,创造了“吾貌虽瘦,天下必肥”的神话。珍惜自己,提升价值。再走过荆棘之后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话题的内容是“珍惜”,但对话题要有所限定,材料内涵是:自己把自己不当回事,别人更瞧不起你,生命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珍惜独一无二的你自己,珍惜这短暂的几十年光阴,然后再去不断充实、发掘自己,最后世界才会认同你的价值。如具体的行文中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行文中要强调“看重自己,珍惜自己”。2.直接将材料中的关键词当成题目的一部分(适用于带有观点句或关键词的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电影《中国机长》的结尾,刘长健机长说:“我们是在和人的生命打交道,-定要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也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根据材料写-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答案】范文:有所敬,无所畏敬畏是一种看似矛盾的词语,敬爱和畏惧,两个具有相反意味的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感情倾向。敬其珍重,畏其易逝,这就是敬畏。然而,我们不应因为对事物的敬畏裹足不前,而应运用敬畏给我们的力量。有所敬,才无所畏。诚然,敬畏有些时候代表着克制。我们敬畏自然,敬它孕育了人类自身,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畏它的不时降临各类天灾,以及日渐消沉的环境。所以人类在经历过自然报复后学会了克制,克制着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这类克制往往很被动,是发现所有的努力无济于事之后所做的选择,就像防疫期间,我们压抑出门的愿望,暂停一切不必要的接触,因为我们对这种新冠病毒还知之甚少,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做出的妥协。可人类的赞歌恰恰是勇气的赞歌,人类的可贵恰恰是在所敬畏之事上的不放弃,不妥协,不甘心。我们敬畏生命,不愿其就此凋零,所以整个民族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决心,犹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个人的力量终究微小可若有亿万个精卫盘旋于九天之上,有亿万个愚公傲立于群山之巅,那不切实际的梦想,是否又仿如唾手可得?那十日之间拔地而起的火山神、雷神山,那些顷刻之间整装待发的援鄂医疗队,那些在人人自危的形势之下仍勉励维持国家运转的人,是否都可类比孤注一掷的精卫和愚公呢?这些令人心颤的宏大梦想,原来还在炎黄子孙的血肉中生生不息。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全国各地4万多医护人员先后紧急驰援湖北,他们有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本应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现在为了抗击疫情却毅然前行,是为了追逐名利吗?当然不是,是职责使然!还有一群出色的年轻人同样在“前线”为我们的安全守关。“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请战,上一线!”这些可爱的年轻人也不过是父母眼中的孩子,心中的宝贝。而此时,他们用肩膀扛起重担,守护着更多的人。24岁的佘沙说“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一句话,感动了无数人。22岁护士朱海秀说“我不能哭,护目镜会花”出于对职责的敬畏,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有的只是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张岱说:“知其不可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对于自然的敬畏告诉我们战胜“不可为”,而对人类的敬畏告诉我们防控疫情“必须为”。不为是明哲保身,为之是心中有大义。可在这个人类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的)时代,没有人可以偏安一隅,所以我们不约而同,抗击疫情。我们敬畏生命与自然,这才拥有无为的资本。中国的防疫已然成效初显,在这片自然所赐的荒原上,我们用无畏把自己逼成高飞的雄鹰。人要有敬畏的精神,才可以做无畏的事业。【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结合今年的新冠疫情,写一篇文章。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敬畏”“生命”“职责”“规章”等,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通读材料,第一则材料以电影《中国机长》为原材料,借助刘长健机长的话语引出关于“敬畏”的内容,要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第二则材料强调“心存敬畏”(敬是严肃认真,畏是谨慎,不懈愈)”,才能“行有所止”和“才能无畏”,具体意思是说,只有心存敬畏,才能以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在行为上有所禁止,知道什么该做,知道什么不该做,懂得适可而止。只有心存敬畏,这样就不会有畏惧心理。可见这两则材料存在着辩证关系,要求考生在“敬畏”的前提下多角度思考,如何在“敬畏”的前提下做到“所止”“无畏”。弄清楚材料内容后,可以确立写作主题。体现主题:敬畏生命,行有所止;敬畏生命,才能无畏生死;学会敬畏,才能无畏;体现考生对“敬畏”前提下多角度的思考,体现“所止”和“无畏”的思辨性。立意:(公众号:一枚试卷君)1、敬畏生命,行有所止2、敬畏职责,行有所止3、敬畏规章,行有所止4、敬畏生命,才能无畏生死5、学会敬畏,才能无畏3.题目要明确地告诉阅卷教师自己的写作角度(适用于写作角度特别明显的叙事类材料作文)如2012年课程标准卷“修船工与船主的故事”材料,明显有两个角度可写,故考生可拟出以下题目。修船工的角度:《小善固可为》《分外的小事》《举手之劳,公德回归》《勿以善小而不为》……船主的角度:《懂得感恩,生活更加和谐》《让感恩之花开遍生活的每个角落》《懂得感恩,人格将更加高尚》……以上三种方法虽然显得有些死板,新意不强,但它绝不会偏题,更不会跑题,因为这样的拟题方法直接扣住了材料立意的核心词语,并且在题目上准确地告诉了阅卷教师,几乎等同于把论点当作了标题。创新拟题法创新拟题法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各种修辞、引用、化用、反弹琵琶等手法来拟题,具体操作如下。1.拟题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比喻就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比方抽象的事物。用熟知的事物来比方陌生的事物。运用它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如:以“坚守”为立意核心词语《坚守,生命中最美的容貌》以“水”为立意核心词语《水——生命的季节》以“责任”为立意核心词语(《用生命点亮责任的明灯》2.标题运用比拟,情感细腻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方式。简单地说,拟人就是将物当成人来写;而拟物,就是说将人当成物来写。如:以“诚信”为立意核心的词语《与诚信同行》《诚信不会孤独》《打捞诚信》......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立意核心的词语《山与水的对话》《读水千遍》......3.标题运用对偶,整齐明了对偶就是用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词句来表达一个内容相对称的意思。使用对偶可使题目一目了然,且富有节奏感。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拒绝冷漠、心便“融合”》《活在当下、静待花开》《生命的速度、人生的旅程》《有限的生命、无限的征程》4.标题运用反问,发人深思在标题中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运用一个反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往往能激起读者探求内容的欲望。此方法一般适用于时评类或漫画类材料作文。如:以“浅阅读”为立意核心词语《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以“爱的方式”为立意核心词语《摔了一跤又何妨?》以“科技的利弊”为立意核心词语《传统,我们离你到底有多远》以“英雄与平凡”为立意核心词语《不做英雄又何妨?》5.标题运用典故,内涵丰富在拟写标题时,可引用或化用一些名言、诗词、成语、流行歌曲、广告语、书籍名等来增添文章的诗意、哲理。这样标题不仅新颖、独特,还让文章充满丰富的内涵。如:《阅读深深深几许》《失信猛于虎》《“无心”插柳柳成荫》《大隐隐于“乐”》《腹有诗书气自华》《拿什么拯救你,传统》这种方法很有新意,值得推荐,但是一定要因人因题而异。而不能一看到材料的话题,就立即想出一些根本与话题不着边际的题目。所以考生必须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无论题目有多新,一定要让阅卷教师看了之后能明白题目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否则就很有可能被打入偏题类作文,从而得到一个很低的分数。也就是说如果考生在演草纸上拟出的标题无法与材料话题相联系,最好还是采用保险拟题法,因为这样一般不会偏题、跑题。【技法小结】材料作文的拟题,考生必须坚守以下原则。1.吃透材料,准确立意,忌“离材”万里;2.态度明确,观点鲜明,忌故作高深;3.大题小做,以小见大,忌泛泛而谈;4.高度概括,言简意赅,忌拖沓冗长;5.含蓄生动,新颖独特,忌平淡苍白。

6.悬念法悬念就是疑团,俗称为“卖关子”,其效果就是产生一种勾魂摄魄、欲罢不能的感染力和悬念美。拟题时可以充分的利用、挖掘生活语言,利用相似词语的颠倒、谐音、形近等特点产生的独特魅力使标题靓丽起来。可以从反差上制造悬念,可以以怪生悬,可以小题大做,运用错觉制造悬念,可以用设问制造悬念,还可以添加标点符号或采用标点符号拟题来设置悬念。例:《谁来证明诚信?》《金钱?粪土?珍宝?》《打假与假打》《秋天里的春天》《向钱看与向前看》《减负:让我欢喜让我忧》《给心灵松绑》《保鲜诚信》《没有异想,哪来天开?》7.反向拟题法运用多角度思维,把一些公认的常理作反向思考构成文题,往往能收到奇效。如《弄斧到班门》、《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三个臭皮匠怎敌诸葛亮》等,这些标题一反人们的思维定势,它能引发人们的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例:《输得起的赢家》《吃亏是福》《近墨者未必黑》《美丽的谎言》《感谢你的敌人》《开卷未必有益》《有一种失败叫成功》《“松松垮垮”出人才》《我最重要》8.并列组合法以并列词语或短语做标题,突出文章所涉及的几个因素或蕴涵作品的主旨,增强读者的阅读期待。例:《瞬间与永恒》《感性和理性》《蓝色蛹·金色蝴蝶》《词人·酒徒·钓客》《诗人·明月·黄花》《那山·那水·那人》《一毛钱与诚信》《春夏秋冬》《图形?生活?思维》《借鉴历史开创未来》《你的岁月,我的记忆》《我的祈愿,我的爱》9.术语法拟题时巧用人们熟悉的行业术语,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术语本身就有一定的含义,能使阅卷老师更容易掌握你的用意所在。例:《诚信旅店》(金融)、《拍卖“诚信”》(金融)、《吴良心病历》(医学)、《点击“选择”》(科学)、《心灵的审判》(司法)、《心灵比色卡》(化学)、《心灵实验报告》(实验)、《纯天然诚信口服液》(广告)、《催化人生》(化学)、《生活中的欧姆定律》(物理)、《真空下的加速度》(物理)10.化用诗句:引用或化用古诗文名句、名言警句、成语、俗语、歌词、广告词、教材、文学作品影视剧剧名等等,这样做往往能化俗为雅、化拙为巧,增强文章的文化气息,彰显作者的人文素养。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来包装润色自己文章的标题。化用诗句2022全国甲卷优秀作文标题《数“沁芳”旧题,命今朝新篇》《创新与传承齐飞,时代需借创润色》《传承与创新齐飞,文化共时代一色》2022全国乙卷优秀作文标题《登楼面场圃,遥控话桑麻——家乡跨越式发展侧记》《而今迈步从头越》例如2021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标题《会挽雕弓如满月》2022全国甲卷优秀作文标题《借鉴诚可贵,创新价更高》2022新高考I卷优秀作文标题《积本手之跬步,至妙手之千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2021新高考I卷《敢教日月再丈量,不啻微茫弱为强》2022新高考I卷优秀作文标题《本手起势,妙手回春》《忠于本手,妙手生花》《韬光养晦蓄实力,不偏不倚行正道》例如2021全国乙卷优秀作文标题《以独善其身为舟楫,达兼济天下之风帆》2020年全国I卷优秀作文标题《慧眼识珠赏人才,虚怀若谷国为先》(2023年新高考Ⅱ卷)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02讲材料作文如何拟题目录古语云:“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灵的第一个交会点。作文标题拟得好,既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又可以先声夺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高考阅卷实际来看,阅卷老师每天阅读了大量作文后一定会有疲倦感,而靓丽的标题能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从而为作文赚到印象分。高考作文评卷中,作文若是缺少题目则会被扣2分,但这其实不仅仅是2分的问题,而是没有题目,文章会显得不完整,也会让阅卷老师对作文有一个不好的印象。这样一来,作文被扣的分数就会大大超过2分了。但是有些同学对此毫不重视,或随意把话题做标题;或拟题不准确,词不达意;或拟题落入俗套,毫无新意;或偏离材料,文不对题;或冗长呆板,甚至出现错别字和病句,令人大倒胃口……这样的标题自然是入不了阅卷老师的法眼的。1.高考考纲规定:不拟文题扣2分。2.“自拟题目”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要求。它是学生经过审题、确定立意、选定文体等环节后必须面对的另一个环节。就高考作文评分细则看,没有拟写文章标题扣2分,好像分数值并不高,但从作文阅卷实际情况看,如果自拟了一个标题,它的好坏,其潜在的价值远远不止2分。必修上册:在统编版教材中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是一篇新闻时评,标题就是主题,旗帜鲜明地论述了“工匠精神”;第六单元《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都是以论点和论题作为标题。必修下册李斯的《谏逐客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驳论文,标题直接切题,是批驳“逐客”和“司马谏议”的。题目鲜明简洁。苏洵的《六国论》和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是属于政论文;是立论文,题目直接了当,“六国论”就是论六国破灭的原因,“十思疏”就是给予唐太宗的十条建议。选择性选修中册第一单元恩格斯的《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和特约评论员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柏拉图的《人应当坚持正义》,第三单元贾谊的《过秦论》属于政论文。都是以论点或论题为标题的。文言文中的论述文(归纳):其实,文言文也有许多论述类的经典作品:选择性必修上册的第二单元的文言文更是堪称经典之作。《论语》、《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墨子的《兼爱》等这些经典的论述文更体现了这种文体的魅力。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谏逐客书》;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等。考点一:拟题的误区1题文不符,文不对题有些同学在平时积累了一些优秀的标题,考场上又拟写不出优秀的标题,于是就把已有的标题,生搬硬扯,放到考场作文上,导致作文题目和作文材料没有太大关联,文不对题。例如2022全国甲卷作文《以独创精神,铸雄健之基》本文最大的问题在于文不对题,标题虽有材料关键词独创,全文也从三个方面强调了独创的价值和意义,但在具体行文中却未见对独创的具体论述,所举事例也与独创关联不大。 2无关键词,缺针对性有些同学的标题过于宽泛,没有关键词,造成标题针对性不强,让阅卷老师看了标题后,一头雾水。或者出现关键词,但用“谈”“说”“议”等类似的词语拟写标题,就显得标题过大过宽,没有针对性。例如2022新高考I卷作文标题《棋如人生,人生如棋》例如2022全国新高考II卷作文《青年创造未来》例如2022全国乙卷,很多同学的作文题目为《谈“跨越”》《从“跨越”说起》《我看“跨越”》······例如2020年全国I卷《论鲍叔》3含蓄晦涩,故弄玄虚有些同学盲目追求文采,但议论文重在说理辩难,标题尽量简明显豁,切中肯綮,不宜过于含蓄晦涩,故弄玄虚。例如2022新高考I卷作文标题《绘事后素,终成壮美》例如2021新高考I卷作文标题《人皆谓其小,孰人知其为兴国之要》《磐石亦可攻玉》《挺直脊梁,暗夜的光》4直白浅显,缺乏新意有些同学直接把中心论点作文标题,这样就容易缺乏新意,呆板僵化,直白平庸。例如2022新高考I卷作文标题《立足根本》考点二拟题的要求好标题的标准:(一)要准确鲜明。标题应紧扣文章内容,一目了然。标题决不能作摆设,更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而应紧扣材料,有的放矢。(二)角度要小。(范围要小)不要太大太宽泛。(三)要简洁凝练。标题应短小精悍,醒目上口,给人广阔的联想空间。(四)要新颖生动。标题应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一新,激起阅读兴趣。

(五)要含蓄隽永。标题应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又富有启发性。

准确:所谓“准确”,即要求标题要语义通畅,能涵盖正文的内容。不可“题”大于“文”,也不能“文”大于“题”,更不能题中出现语病。例如2022全国乙卷优秀作文标题《跨越再跨越,踵事而增华》例如2021新高考I卷《强弱总在易中行》鲜活:所谓“鲜明”,指在精准审题的基础上,标题应紧扣材料内容,通过现象看本质,突出关键词,反映文章主旨,使读者一目了然,只需要看题目,便觉得此文非俗流,能够快速引起读者的关注。例如2022全国甲卷优秀作文标题《以“借”得成,以“新”创功》《敢于独创,方开新局》简洁:恩格斯曾说:“标题越简单,越不费解,就越好。”短小的标题,往往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此外,美国心理学家米勒在1956年进一步阐述了短时记忆的理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因此我们的拟题可以参考这个原则。一般而言,标题最长,也不应该超过15个字,太长的标题,读起来容易绵软无力,结舌绕口。还要注意,简洁并不是字越少越好,一定是能够高度概括出正文内容,切不可为了简洁而故意缩减字数。如果题目实在过于简洁,无法高度概括中心,可以采用副标题的形式。2022新高考I卷优秀作文标题《黑白棋局,本妙相生》2022全国乙卷优秀作文标题《吾已成木,春来自青——跨越,再跨越》生动:所谓“生动”,就是要求标题不要过于抽象、单调,面对抽象的概念,我们要尽可能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化抽象为具体,形象丰满的展现。例如2022新高考I卷优秀作文《没有粗壮根,何来繁茂枝》本文以“粗壮根”与“繁茂叶”为喻,重点论述了本手与妙手之间的逻辑关联,符合题意,中心突出。整齐:所谓“整齐”,是指拟题时候常常运用对偶的手法,拟出的标题显示出整齐、对仗之美。对仗工整,言简意赅。标题概括成两个对称句,虽然难度略有提高,但对于考场议论文来说,对称句往往显得工整凝练,像对联一样,如果在内容上又能体现文章的主旨,效果无疑会更好。因为对称句有前后两个短语,其信息含量比单个短语要大得多,更遑论单一概念的论题式标题或“谈+论题”式的标题了。看了标题,阅卷者即能大体明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基本上能够断定文章是否符合题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阅卷效率,所以阅卷者对之青眼有加也就在情理之中。考点三:拟题的技巧

(一)保守拟题法这种拟题方法一般适用于带有材料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中明显带有“观点句”或“关键词”的材料作文及写作角度特别明显的“叙事类材料”作文,具体操作如下:1.用扩展或改造后的话题作题目(适用于带有材料的话题作文)例题:阅读下面的一则故事,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故事中的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竟成了“稀世之宝”,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珍惜”的范围之内。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答案】珍惜自己,提升价值在陡峭的崖壁上也有傲雪的红梅,在凶猛的暴风雨中也有展翅飞翔的的雄鹰,在湍急的流水中也有的鲑鱼。因为他们懂得珍惜自己,提升价值。珍惜自己,与病魔共舞的史铁生。史铁生中国文坛上的一位巨匠,由于骨髓疾病导致自己下半身全部瘫痪。后半生只能在轮椅上渡过的史铁生并没有因此决忘。而是继续拿起自己的武器为国人奉献经典之作。当人们问他如何看待疾病时。他却淡然一笑说:“我把疾病看作自己的邻居”,史铁生能与病魔为邻而不放弃自己的追求,这源于珍惜自己,也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珍惜自己,成为世界人心中榜样的海伦凯勒。海伦凯勒曾说过:“我要把别人看到的光明当作自己的光明,别人耳朵听到的乐曲当做自己懂得声音,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自己的快乐”,海伦凯勒一个弱不禁风的弱女子能够如此乐观的面对自己的不行。这不正是源于她懂得珍惜自己么?珍惜自己,让她创造一个不朽的神话。珍惜自己,走向自己梦想舞台上的中国达人李伟。他失去了双臂,但却成了一位钢琴演奏者。这在常人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李伟却完成了。他失去双臂时,他没有绝望,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把目光转移到了脚上。在训练过程中他可能从椅子上摔下来过,也可能双脚摸出了血泡。但他依旧不抛弃、不放弃。正是由于他懂得珍惜自己,才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大人。因为懂得珍惜,司马迁忍辱著史,创造了上至三国下至五代的神话。因为懂得珍惜,勾践卧薪尝胆,创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神话。因为懂得珍惜,温总理废寝忘食,创造了“吾貌虽瘦,天下必肥”的神话。珍惜自己,提升价值。再走过荆棘之后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话题的内容是“珍惜”,但对话题要有所限定,材料内涵是:自己把自己不当回事,别人更瞧不起你,生命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珍惜独一无二的你自己,珍惜这短暂的几十年光阴,然后再去不断充实、发掘自己,最后世界才会认同你的价值。如具体的行文中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行文中要强调“看重自己,珍惜自己”。2.直接将材料中的关键词当成题目的一部分(适用于带有观点句或关键词的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电影《中国机长》的结尾,刘长健机长说:“我们是在和人的生命打交道,-定要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也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根据材料写-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答案】范文:有所敬,无所畏敬畏是一种看似矛盾的词语,敬爱和畏惧,两个具有相反意味的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感情倾向。敬其珍重,畏其易逝,这就是敬畏。然而,我们不应因为对事物的敬畏裹足不前,而应运用敬畏给我们的力量。有所敬,才无所畏。诚然,敬畏有些时候代表着克制。我们敬畏自然,敬它孕育了人类自身,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畏它的不时降临各类天灾,以及日渐消沉的环境。所以人类在经历过自然报复后学会了克制,克制着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这类克制往往很被动,是发现所有的努力无济于事之后所做的选择,就像防疫期间,我们压抑出门的愿望,暂停一切不必要的接触,因为我们对这种新冠病毒还知之甚少,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做出的妥协。可人类的赞歌恰恰是勇气的赞歌,人类的可贵恰恰是在所敬畏之事上的不放弃,不妥协,不甘心。我们敬畏生命,不愿其就此凋零,所以整个民族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决心,犹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个人的力量终究微小可若有亿万个精卫盘旋于九天之上,有亿万个愚公傲立于群山之巅,那不切实际的梦想,是否又仿如唾手可得?那十日之间拔地而起的火山神、雷神山,那些顷刻之间整装待发的援鄂医疗队,那些在人人自危的形势之下仍勉励维持国家运转的人,是否都可类比孤注一掷的精卫和愚公呢?这些令人心颤的宏大梦想,原来还在炎黄子孙的血肉中生生不息。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全国各地4万多医护人员先后紧急驰援湖北,他们有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本应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现在为了抗击疫情却毅然前行,是为了追逐名利吗?当然不是,是职责使然!还有一群出色的年轻人同样在“前线”为我们的安全守关。“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请战,上一线!”这些可爱的年轻人也不过是父母眼中的孩子,心中的宝贝。而此时,他们用肩膀扛起重担,守护着更多的人。24岁的佘沙说“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一句话,感动了无数人。22岁护士朱海秀说“我不能哭,护目镜会花”出于对职责的敬畏,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有的只是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张岱说:“知其不可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对于自然的敬畏告诉我们战胜“不可为”,而对人类的敬畏告诉我们防控疫情“必须为”。不为是明哲保身,为之是心中有大义。可在这个人类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的)时代,没有人可以偏安一隅,所以我们不约而同,抗击疫情。我们敬畏生命与自然,这才拥有无为的资本。中国的防疫已然成效初显,在这片自然所赐的荒原上,我们用无畏把自己逼成高飞的雄鹰。人要有敬畏的精神,才可以做无畏的事业。【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结合今年的新冠疫情,写一篇文章。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敬畏”“生命”“职责”“规章”等,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通读材料,第一则材料以电影《中国机长》为原材料,借助刘长健机长的话语引出关于“敬畏”的内容,要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第二则材料强调“心存敬畏”(敬是严肃认真,畏是谨慎,不懈愈)”,才能“行有所止”和“才能无畏”,具体意思是说,只有心存敬畏,才能以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在行为上有所禁止,知道什么该做,知道什么不该做,懂得适可而止。只有心存敬畏,这样就不会有畏惧心理。可见这两则材料存在着辩证关系,要求考生在“敬畏”的前提下多角度思考,如何在“敬畏”的前提下做到“所止”“无畏”。弄清楚材料内容后,可以确立写作主题。体现主题:敬畏生命,行有所止;敬畏生命,才能无畏生死;学会敬畏,才能无畏;体现考生对“敬畏”前提下多角度的思考,体现“所止”和“无畏”的思辨性。立意:(公众号:一枚试卷君)1、敬畏生命,行有所止2、敬畏职责,行有所止3、敬畏规章,行有所止4、敬畏生命,才能无畏生死5、学会敬畏,才能无畏3.题目要明确地告诉阅卷教师自己的写作角度(适用于写作角度特别明显的叙事类材料作文)如2012年课程标准卷“修船工与船主的故事”材料,明显有两个角度可写,故考生可拟出以下题目。修船工的角度:《小善固可为》《分外的小事》《举手之劳,公德回归》《勿以善小而不为》……船主的角度:《懂得感恩,生活更加和谐》《让感恩之花开遍生活的每个角落》《懂得感恩,人格将更加高尚》……以上三种方法虽然显得有些死板,新意不强,但它绝不会偏题,更不会跑题,因为这样的拟题方法直接扣住了材料立意的核心词语,并且在题目上准确地告诉了阅卷教师,几乎等同于把论点当作了标题。(二)创新拟题法创新拟题法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各种修辞、引用、化用、反弹琵琶等手法来拟题,具体操作如下。1.拟题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比喻就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比方抽象的事物。用熟知的事物来比方陌生的事物。运用它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如:以“坚守”为立意核心词语《坚守,生命中最美的容貌》以“水”为立意核心词语《水——生命的季节》以“责任”为立意核心词语(《用生命点亮责任的明灯》2.标题运用比拟,情感细腻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方式。简单地说,拟人就是将物当成人来写;而拟物,就是说将人当成物来写。如:以“诚信”为立意核心的词语《与诚信同行》《诚信不会孤独》《打捞诚信》......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立意核心的词语《山与水的对话》《读水千遍》......3.标题运用对偶,整齐明了对偶就是用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词句来表达一个内容相对称的意思。使用对偶可使题目一目了然,且富有节奏感。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拒绝冷漠、心便“融合”》《活在当下、静待花开》《生命的速度、人生的旅程》《有限的生命、无限的征程》4.标题运用反问,发人深思在标题中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运用一个反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往往能激起读者探求内容的欲望。此方法一般适用于时评类或漫画类材料作文。如:以“浅阅读”为立意核心词语《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以“爱的方式”为立意核心词语《摔了一跤又何妨?》以“科技的利弊”为立意核心词语《传统,我们离你到底有多远》以“英雄与平凡”为立意核心词语《不做英雄又何妨?》5.标题运用典故,内涵丰富在拟写标题时,可引用或化用一些名言、诗词、成语、流行歌曲、广告语、书籍名等来增添文章的诗意、哲理。这样标题不仅新颖、独特,还让文章充满丰富的内涵。如:《阅读深深深几许》《失信猛于虎》《“无心”插柳柳成荫》《大隐隐于“乐”》《腹有诗书气自华》《拿什么拯救你,传统》这种方法很有新意,值得推荐,但是一定要因人因题而异。而不能一看到材料的话题,就立即想出一些根本与话题不着边际的题目。所以考生必须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无论题目有多新,一定要让阅卷教师看了之后能明白题目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否则就很有可能被打入偏题类作文,从而得到一个很低的分数。也就是说如果考生在演草纸上拟出的标题无法与材料话题相联系,最好还是采用保险拟题法,因为这样一般不会偏题、跑题。【技法小结】材料作文的拟题,考生必须坚守以下原则。1.吃透材料,准确立意,忌“离材”万里;2.态度明确,观点鲜明,忌故作高深;3.大题小做,以小见大,忌泛泛而谈;4.高度概括,言简意赅,忌拖沓冗长;5.含蓄生动,新颖独特,忌平淡苍白。

6.悬念法悬念就是疑团,俗称为“卖关子”,其效果就是产生一种勾魂摄魄、欲罢不能的感染力和悬念美。拟题时可以充分的利用、挖掘生活语言,利用相似词语的颠倒、谐音、形近等特点产生的独特魅力使标题靓丽起来。可以从反差上制造悬念,可以以怪生悬,可以小题大做,运用错觉制造悬念,可以用设问制造悬念,还可以添加标点符号或采用标点符号拟题来设置悬念。例:《谁来证明诚信?》《金钱?粪土?珍宝?》《打假与假打》《秋天里的春天》《向钱看与向前看》《减负:让我欢喜让我忧》《给心灵松绑》《保鲜诚信》《没有异想,哪来天开?》7.反向拟题法运用多角度思维,把一些公认的常理作反向思考构成文题,往往能收到奇效。如《弄斧到班门》、《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三个臭皮匠怎敌诸葛亮》等,这些标题一反人们的思维定势,它能引发人们的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例:《输得起的赢家》《吃亏是福》《近墨者未必黑》《美丽的谎言》《感谢你的敌人》《开卷未必有益》《有一种失败叫成功》《“松松垮垮”出人才》《我最重要》8.并列组合法以并列词语或短语做标题,突出文章所涉及的几个因素或蕴涵作品的主旨,增强读者的阅读期待。例:《瞬间与永恒》《感性和理性》《蓝色蛹·金色蝴蝶》《词人·酒徒·钓客》《诗人·明月·黄花》《那山·那水·那人》《一毛钱与诚信》《春夏秋冬》《图形?生活?思维》《借鉴历史开创未来》《你的岁月,我的记忆》《我的祈愿,我的爱》9.术语法拟题时巧用人们熟悉的行业术语,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术语本身就有一定的含义,能使阅卷老师更容易掌握你的用意所在。例:《诚信旅店》(金融)、《拍卖“诚信”》(金融)、《吴良心病历》(医学)、《点击“选择”》(科学)、《心灵的审判》(司法)、《心灵比色卡》(化学)、《心灵实验报告》(实验)、《纯天然诚信口服液》(广告)、《催化人生》(化学)、《生活中的欧姆定律》(物理)、《真空下的加速度》(物理)10.化用诗句:引用或化用古诗文名句、名言警句、成语、俗语、歌词、广告词、教材、文学作品影视剧剧名等等,这样做往往能化俗为雅、化拙为巧,增强文章的文化气息,彰显作者的人文素养。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来包装润色自己文章的标题。化用诗句2022全国甲卷优秀作文标题《数“沁芳”旧题,命今朝新篇》《创新与传承齐飞,时代需借创润色》《传承与创新齐飞,文化共时代一色》2022全国乙卷优秀作文标题《登楼面场圃,遥控话桑麻——家乡跨越式发展侧记》《而今迈步从头越》例如2021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标题《会挽雕弓如满月》2022全国甲卷优秀作文标题《借鉴诚可贵,创新价更高》2022新高考I卷优秀作文标题《积本手之跬步,至妙手之千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2021新高考I卷《敢教日月再丈量,不啻微茫弱为强》2022新高考I卷优秀作文标题《本手起势,妙手回春》《忠于本手,妙手生花》《韬光养晦蓄实力,不偏不倚行正道》例如2021全国乙卷优秀作文标题《以独善其身为舟楫,达兼济天下之风帆》2020年全国I卷优秀作文标题《慧眼识珠赏人才,虚怀若谷国为先》(2023年新高考2卷)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