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教学(仁济医院)中医期末小抄_第1页
中医学教学(仁济医院)中医期末小抄_第2页
中医学教学(仁济医院)中医期末小抄_第3页
中医学教学(仁济医院)中医期末小抄_第4页
中医学教学(仁济医院)中医期末小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

六腑:

六腑是指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以及三焦的总称。六腑大致相同的形态,中空有腔,有

共同的生理功能,即受纳和转化水谷,六腑之间相通,具有出纳运输和消化水谷的功能。

六淫: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

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在人体正气不足或抵抗力下降无法适应气候变化时,六气才成为

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此时“六气”即被称为六淫。

七情: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发病。只

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的范围和耐受能力,使人体气机紊

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也是中药配伍时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单

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

正气:

正气是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及其产生的抗病康复能力。(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在疾病发生

及其演变的过程中,正邪相争,正能胜邪则不发病,证不能胜邪则发病。)

正治:

正治就是指逆其征候性质而治疗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适用于疾病的现象与本质相一

致的病证。例如:寒病见寒象则以热治寒;热病见热象则以寒治热;虚病见虚象则用补益法

补其虚;实病见实象则用补邪法泄其实。

八法:

八法是指治疗打发所概括的八种主要治疗共性,在临床上具有普遍意义,包括汗、吐、下、

和、温、清、补、消八种。

四气: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也称四性,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

疗效而归纳总结出来的。

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所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

同时也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

升降浮沉:

升降沉浮是指药物在体内不同的作用趋向,它是与疾病所表现出的趋势相对而言的。

经络:

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共同组成了一个经络体系。经络能够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

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

奇经八脉:

奇经是十二经络以外的特殊通路,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于脏腑,又无表里相配。八脉

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以及阳维脉的总称,故称为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是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并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作用。

一源三歧:

一源三歧是指八脉之中,任脉、督脉以及冲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

腌穴:

月俞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压痛点,即“以痛为腌”,这类腌穴无固定名称、无固定位置也没有固定的经属,

以压痛点或体表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

经外奇穴:

是一类既有一定名称,又具有明确位置但不归属十四经脉系统的穴位。这部分腌穴对某些疾

病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特定穴: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有特定称号的腌穴。可分为:五腌穴,原穴,络穴,郑

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得气:

得气是指在行针时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等反应,同时医者指下有一种沉紧的感觉,

又称针感。

四海:

中医认为的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

所。其中脑为髓海,膻中(心包)为气海,胃为水谷之海而冲脉为血海。

晕针:

在针刺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身出冷汗,心慌欲欧甚者出现晕厥等情

况称为晕针。

中医内科

中医学理论体系

主导思想:整体观念,基础:脏腑经络的生理与病理,治疗特点:辨证论治

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辩证论治

阴阳的相互关系(也是基本内容)大题

1.对立制约:

1)自然界:上与下,动与静,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

2)生命物质为阴,生命功能为阳,阴阳失调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3)疾病的发生发展:正气与邪气,正气无法抵御邪气机会患病

2.互根互用:

1)生命物质为阴,生命功能为阳

2)营养充足才能保证脏腑功能的健全,脏腑功能的健全也促进营养物质的化生

3)“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表示阴阳脱离的任何一方都会导致人体生命的终止

3.消长平衡:

1)包括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阳皆消、阴阳皆长

2)白天阳气盛,机体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夜晚阴气盛,机体生理功能以抑制为主

3)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血能养气,因此气虚会引起气血两虚(阴阳皆消)

4)补气可以促使气血都恢复(阴阳皆长)

4.互相转他

1)"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2)自然界四季的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原则

“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相对平衡与协调

阴阳偏盛:实则泻之,损其有余

阴阳偏衰:虚则补之,补其不足

五行生克关系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脏开窍开口处

肝一目,心一舌,脾一口,肺一鼻,肾一耳

脾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即脾具有促进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作用,并且能将吸收的水谷精微

输布到全身的生理功能。

a)运化谷食:对食物的运化作用

b)运化水液:对水液的运化作用

2)脾主升清:

a)升提清气:即指脾气具有将水谷精微上输至心肺,并通过心肺营养全身的作用。

b)托举内脏:指脾气的升举具有维持人体内脏位置恒定的作用,可以防止内脏下垂。

3)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致外溢于脉的作用。

以上功能中以运化为核心,通过运化而化生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精微物质,因此被称为“后

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肾生理功能

1)肾主藏精:指具有摄纳、贮存、封藏精气的作用,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在肾中融为一体,

以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殖能力。

a)先天之精:来自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b)后天之精:来自于饮食并经脾运化的水谷精微

2)肾主水液: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

a)蒸腾激发:调节各个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功能

b)蒸腾气化:调节尿液的生存

c)司膀胱之开合:控制尿液的排泄

3)肾主纳气:指肾具有纳肺所吸入的清气,调节呼吸,防止呼吸表浅。

4)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胆—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储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气与血的关系大题

1.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水谷精气一营气+津液一血

2)气能行血:心气推动,肺气宣肃,肝主疏泄

3)气能摄血:脾统血

2.血为气之母

1)血能养气:血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

2)血能载气:气存血中,靠血行达全身

六淫致病特点

外感性季节性区域性相兼性转化性

1.风: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2.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疼痛)寒性收引。

3.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4.湿: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下趋,易袭阴位.

5.燥: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6.火(热):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易生风动血;

火(热)易致肿疡。五气皆能化火;五志化火

瘀血

形成原因:

气虚、气滞、血寒、血热T血行不畅而凝滞。

外伤、气虚失摄、血热妄行一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产生淤血。

特点:

疼痛:刺痛、固定、拒按、夜间明显

肿块:固定,体表:局部青紫肿胀,体内:可以触及

出血:紫暗色,夹有血块

面色:面色薰黑,肌肤甲错,皮下紫斑/青筋,口唇紫细,甲爪青紫

舌像: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粗张迂回

脉象:细涩、沉弦、结代

病脉

浮脉

脉象:轻按即得,重按反减。

主病:表证、虚证

沉脉

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里证。

迟脉

脉象:脉来缓慢,一息脉动不足四至。

主病:寒证

数脉

脉象:脉来急促,一息脉来五至以上。

主病:热证

虚脉

脉象: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应指软弱。

主病:虚证

实脉

脉象:脉来坚实,三部有力,来去俱盛。

主病:实证

滑脉

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主病:痰饮、食滞、实热

涩脉

脉象:脉细行迟、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主病:气滞血瘀、伤精血少、痰食内停

细脉

脉象: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

主病:气血两虚、诸虚劳损

弦脉

脉象:脉本身的硬度大,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主病:肝胆病、痰饮、诸痛、疟疾。

结脉

脉象:脉来缓中时止,止无定数。

主病:实证为阴盛气结、寒痰瘀血;虚证为气血衰微。

代脉

脉象:脉来迟缓,时有一止,止有定数。

主病:虚证、痹证、痛证、气滞血瘀。

八纲辨证:阴阳辨疾病类别、虚实辨邪正盛衰、寒热辨疾病性质、表里辨病位外内深浅

寒热鉴别

面色四肢寒热口渴大便小便舌象脉象

寒证苍白清冷怕冷不渴稀'澹清长舌淡太白润迟脉

热证赤红燥热发热口渴饮冷秘结赤短舌红苔黄干数脉

虚实鉴别

病程体质精神声息大便小便舌象脉象

虚证久病虚弱怠倦气低息微,气弱懒言稀布清长舌嫩苔少无力

实证※新病壮实兴奋气高息促,声高气粗秘结赤红舌老苔厚有力

心脉痹阻证(大题,由淤血引起,结合P60瘀血解释说明疾病)

病因病机辨证要点

常见症状舌象脉象

共同症状常见特色症状

心病因:心悸怔忡瘀阻心脉:舌暗,有脉细涩或结代

脉瘀血、痰浊、阴寒、气滞心胸憋闷刺痛青紫斑点

痹瘀血证痰阻心脉: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

阻病机:(疼痛,舌色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

心阳不振,运血无力,而紫黯有青紫

致气滞、瘀血、痰浊、阴斑点,脉细涩寒凝心脉: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

寒等邪气痹阻,心脉瘀阻或结代)痛势剧烈,突然发作,得温

痛减,+畏寒肢冷

本虚标实气滞心脉:脉弦

胀痛,发作与精神有关+胁胀,善太息

肾阳虚证特点

病因病机辨证要点

常见症状舌象脉象

病因:腰膝酸软冷痛,性欲减退,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肾素体阳虚,年老久病,性功能以及生殖功能减退+尺脉尤甚

阳房事太过,他脏及肾阳虚证(面色胱白,形寒肢冷,便泄

虚病机:稀清,小便清长)

肾阳亏虚,机体失去温煦

调整阴阳方法有哪些

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补其偏衰,虚则补之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滋阴以制阳亢.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补阳以制阴。

阳中求阴:补阴的时候配伍补阳药

阴中求阳:补阳的时候配伍补阴药

解表攻里、升清降浊、寒热温清、虚实补泻、调和营卫

清法方法

清法,也叫清热法,是运用性质寒凉的方药,通过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热邪的

一种治疗大发。主要适用于实热证,无论热在气分、营分或血分,只要表邪已解而热炽盛者

均可应用。清法所用药物多性寒凉,易伤阳气,不宜久用。主要方法有:

清热泻火:热在气分

清热解毒:时疫温病

清热凉血:热入营血

清肝泻肺:热入脏腑

后下药物特点

适用于含挥发油的芳香类或久煎药后有效成分易于破坏的药物,在其他药物快要煎好时再放

入:薄荷、砂仁、钩藤、生大黄等

方剂的组成变化

1.药物增减变化:君药不变,增减方剂中的其他药物,改变药物配伍环境。

2.药量增减变化:方剂中组成药物不变,只增减其中的药物,是药物主次地位以及配伍关

系发生变化。

3.剂型更换变化:剂型以及运用方式的改变。

理血剂的代表:血府逐瘀汤、小蓟饮子

药物:丹参、桃仁、延胡索、川茸、小蓟、牛膝、益母草、三七、白及、红花可活血化瘀

中医针灸学

经络系统

1.经脉

1)十二经脉

a)手太阴肺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太阴脾经

e)手少阴心经

f)手太阳小肠经

g)足太阳膀胱经

h)足少阴肾经

i)手厥阴心包经

j)手少阴三焦经

k)足少阳胆经

I)足厥阴肝经

2)十二经别

3)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2.络脉

1)十五络脉

2)浮络

3)孙络

骨度分寸法的图(P244重点:腕横纹至肘横纹为12寸)

头部

中线前后发际间为12寸。(眉中至前发际为3寸,第7颈锥棘突下一大椎穴至后发际为3

寸)。

耳后两乳突间为9寸。

两前额发角之间为9寸。

上肢部

腋前纹头皱裳至肘横纹为9寸。

肘横纹至横纹为12寸。

胸背部

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处为9寸。

胸剑联合处至脐为8寸。

脐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

两乳头间为8寸。

腋以下至季肋(第11肋端)。

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为6寸。

背部上下距离以脊椎棘突为依据。

下肢部

股骨大转子尖至鹘骨下缘为19寸。

耻骨联合上缘至骸骨上缘为18寸。

臀横纹中点至胭横纹中点为15寸。

骸骨下缘外测至外踝最高点为16寸,

胫骨内牌下缘至内踝最高点为13寸。

外踝最高足底为3寸。

进针方法类型

1.指切进针法

2.夹持进针法长针(三寸以上)

3.提捏进针法

4.舒张进针法

针刺角度与深度

直刺:90°

斜刺:45°

平刺:15°

提插法:是将针刺入月俞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使针从浅

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

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腌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

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针刺异常情况处理及预防

晕针•:拔针、休息、可以刺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位,配合急救措施。

滞针:解除患者顾虑、放松肌肉,附近再刺1-2针,缓解后出针,也可以轻轻逆转后出针

弯针:恢复体位,慢慢拔针,避免针身在体内折断

断针:保持镇静、恢复体位、用镜子去除,过深者手术去除

血肿:出血微量,按压即可,出血量大时,冷敷按压止血后,热敷轻柔促进血肿消散

后遗感:轻者自行消失,重者热敷

刺伤内脏(气胸):治疗气胸,采取半卧位,胸腔穿刺排气,预防感染,镇咳

针灸治疗原则

1)调和阴阳

2)扶正祛邪

3)疏通经络

4)治病求本

5)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针刺易造成气胸的穴位:天突、定喘、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膈俞大风天,定三腌。

中风:分中经络和中脏腑两种。

常用灸法:艾条灸、艾柱灸、温针灸

腰痛的针灸治疗(大题)

【定义】以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1)【辩证】寒湿腰痛次日,寒湿天,环卫工人至困无比

【证候】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或痛连臀部下肢,如迁延日久,则时轻时重,每遇阴雨

寒冷则疼痛加重,舌苔白腻,脉沉缓。

【治则】散寒化湿

【处方】环跳、秩边、委中、次髅、昆仑

(2)【辩证】肾虚腰痛太委肾虚,人命关天

【证候】起病缓慢,隐隐作痛,日久不愈,腰腿酸软无力。偏于阳虚者,兼见神倦、肢冷;

偏于阴虚者,兼见虚烦、盗汗等。

【治则】补肾强腰

【处方】肾俞、命门、关元、委中、太溪

(3)【辩证】劳损腰痛委行房室,次日,腰肾劳损

【证候】腰部强痛,痛处固定不移,劳累时加剧,腰部触之僵硬或有牵掣感。

【治则】通络止痛

【处方】委中、肾俞、腰阳关、志室、次修

感冒

【定义】以鼻塞、流涕、咳嗽、畏寒发热、头身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1)【辩证】风寒感冒

【证候】头痛,恶寒发热(或不发热),无汗,咽痒,咳嗽,咯稀痰,鼻塞流涕,四肢酸楚,

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则】祛散风寒

【处方】合谷、列缺、风门、风池。(风合风列)

(2)【辩证】风热感冒

【证候】头痛,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汗出口渴,咽痛,咳嗽,吐痰黏稠,鼻流浊涕,舌

苔薄黄,脉浮数。

【治则】祛散风热

【处方】合谷、列缺、大椎、曲池、外关。(大曲外)

【配穴】头痛甚配太阳;咳嗽甚配尺泽;咽喉痛配少商;鼻塞配迎香。

头太痛,咳嗽尺续,咽喉少商样痛,鼻塞难闻迎香。

中风后遗症看肩太阳、和风,我们外出环曲池远足。

【定义】多见于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病症。

【证候】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肢体麻木不仁,半身不遂,脉多弦或滑

【处方】风池、曲池、合谷、肩耦、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太冲

【配穴】坚守后,两市悬钟,地下城杨白攒足钱养老,通里。

上肢不遂:肩修、手三里、后溪

下肢不遂:风市、阴市、悬钟

口眼歪斜:地仓、颊车、承泣、阳白、攒竹、养老

语言不利:通里。

针刺补泻手法

1)捻转补泻法(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拇指向前,食指向后转谓

之补)

2)提插补泻法(重插轻提谓之补)

3)徐疾补泻法(徐进疾出谓之补)

4)迎随补泻法(顺〈随〉经脉而刺谓之补)

5)呼吸补泻法(呼进吸出谓之补)

6)开阖补泻法(出针后速按针孔谓之补)

7)平补平泻法(既补又泻,不补不泻)

手太阴肺经尺泽列缺太渊少商

(大肠T沿肺至气管T沿手臂前内侧T手)

主治:呼吸道疾病;例如咳嗽、气喘、喉痛以及胸痛。

尺泽: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横侧凹陷处

共治+肘臂挛痛

列缺:

槎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Or两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按压在另一手横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处。

共治+头痛、中风

太渊:

仰掌,在腕横纹上,槎动脉槎侧凹陷处

共治+腕痛

少商:

大拇指槎侧缘,距指甲角约0.1寸处

共治+发热、晕厥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鹘迎香

(手T沿手臂前外侧T气管上端T分为两支,到头面部或经肺至大肠)

主治:胃肠、头面、五官、以及咽喉病。例如:腹痛、腹泻、便秘、痢疾、咽喉痛、牙齿痛、

鼻塞以及鼻血等。

合谷:

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槎侧的中点处。

Or拇、示两指张开,以另手的木质关节横纹,放在指蹊缘上,拇指指端到达处。

共治(头齿目咽等各种疼痛)+中风后遗症+闭经、滞产(所以孕妇禁灸)

手三里:

前臂背面横侧,阳溪和曲池的联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共治+中风后遗症、肘臂痛

曲池:

屈肘部,在肘横纹外侧与肱骨外上牌连线中点处。

共治+尊麻疹、高血压、上肢不遂

肩鹘:

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者向前平伸时,肩峰下会出现两个凹陷,其中前下方凹陷处。

共治+中风后遗症、肩周炎尊麻疹、高血压、上肢不遂

迎香:

两侧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

共治+鼻炎、鼻窦炎、面神经麻痹。

足阳明胃经颊车下关天枢足三里丰隆

(头面部T颈部一躯干T沿下肢前外侧一足部)

主治:胃肠病以及头面部疾病;例如,腹胀、胃痛、消谷善饥、呕吐、水肿、口渴、咽喉肿

痛以及面瘫等。

颊车:

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处。

共治+三叉神经痛、牙痛、颗颌关节紊乱症、腮腺炎

下关:

面部耳前方,颗弓下缘,当颤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闭口时取穴。

共治+三叉神经痛、牙痛、颗颌关节紊乱症、耳聋

天枢:

平脐,脐旁2寸处,腹直肌中。

共治+胃炎、肠炎、阑尾炎、痢疾

足三里:

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一横指。

共治+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炎、痢疾、阑尾炎、神经衰弱、高脂血症、中风后遗症、膝

关节痛、虚劳嬴瘦等

丰隆:

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在距胫骨前缘外二横指。

共治+头痛头晕、高血脂、咳嗽、咳痰、支气管炎

足太阴脾经隐白公孙三阴交阳陵泉血海

(足底T沿下肢前内侧一躯干-分两支,至脾胃或经颈至头面部)

主治脾胃疾病,例如腹胀、胃痛、呕吐、暧气、黄疸、下肢肿胀、身重无力等,兼治妇科以

及前阴疾病。

隐白:

足大趾内侧,距趾甲角0.1寸

共治+月经过多、惊风、昏迷等

公孙:

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取穴。

共治+月经不调、心烦失眠

三阴交:足部三条阴经(肝经、脾经、肾经)交会的地方

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取穴。

共治+泌尿生殖系统及妇科疾病、性功能障碍、高血压、中风后遗症、失眠

阴陵泉:

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踝下方凹陷处取穴。

共治+肾炎、膝盖以及小腿疼痛

血海:

屈膝,在大腿内侧,骸骨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取穴。

共治+月经不调、功血、尊麻疹以及皮肤瘙痒症

手少阴心经少海神门

(心T分为两支,经上肢后内侧至手或经颈至头面部)

主治:心、胸、神志病,如心动过速/过缓,心绞痛、失眠、癫痫以及昏迷等

少海:

屈肘,在肱骨内上镰与肘横纹尺侧端中点间。

共治+胸痛、前臂疼痛麻木

神门:

仰学,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横侧凹陷处。

共治+心悸、失眠健忘、痴呆、痣症、精神分裂症。

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听宫

(手一经上肢后外侧一肩后一分为两支,经颈至头面部或经躯干至小肠)

主治:头、项、耳、目、咽喉以及腹部疾病;例如少腹痛、耳聋、耳鸣、项背颈疼痛等。

后溪:

握拳,在手掌尺侧第5掌指关节处可见二条横纹,在后一条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共治+腰痛、中风后遗症、疟疾、癫痫等

听宫:

面部耳屏前,下颌骨觎状突的后方,在张口时呈凹陷处。

共治+中耳炎、内耳眩晕症等

足太阳膀胱经清明肺胸心胸肝腌脾腌肾脸委中承山昆仑至阴

(眼睛一头顶一至身背沿躯干脊椎旁下行(途中有一分支穿过肾脏指腹部下行至膀胱)

T沿下肢后外侧一足跟一脚趾)

主治:目、头、项、肩、背、臀以及下肢部病症。例如:排便困难、遗尿、头痛、目疾、以

及肩、背、臀以及下肢疼痛。

睛明:

目内眦角(即内眼角)斜上方1分,凹陷处。

共治+眼科疾病(结膜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病变、近视、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早期轻

度白内障)

肺俞: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共治+肺部疾病(支气管炎、哮喘、百日咳、肺炎)

心俞:

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共治+心脏以及神经精神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

肝俞:

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共治+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

脾俞:

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共治+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子宫脱垂、肢体乏力

肾俞:

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共治+肾炎、肾结石、尿路感染、阳痿、水肿、小儿遗尿、腰部扭伤、腰腿痛

委中:

服横纹的中点,两筋的中间。

共治+腰痛、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膝关节疼痛

承山:

腓肠肌两肌腹之间人字形凹陷顶端。

共治+坐骨神经痛、痔疮、腓肠肌痉挛

昆仑:

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共治+头痛、颈强、目眩、难产(胎位不正)、坐骨神经痛

至阴:

足小趾末节的外侧,距离趾甲角0.1寸处。

共治+头痛、闭塞、鼻血、目痛、胎位不正、难产

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

(足底一内踝一沿下肢后内侧一会阴一臀部一上行至肾脏一穿至腹部一分

为两支,上行至口咽部(其中有一分支至心胸部)或下行至膀胱)

主治:妇科、前阴、肾脏以及咽喉以及循行部位其他疾病,例如:遗精、阳痿、早泄、咳嗽、

水肿等。

涌泉:

足底(去趾)前三分之一,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共治+头痛、头晕、晕厥、精神分裂症等

太溪:

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共治+月经不调、阳萎、遗精、尿频、眩晕、失眠、足底痛等

照海:

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共治+月经不调、痛经、尿频、失眠、咽喉痛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劳宫

(心包高血压、休克、膈肌痉挛(呃逆)、胃痛、上肢疼痛麻木瘫痪。腋下T沿中上肢

内侧一手(有一支自心包直接贯穿三焦往下))

主治:心、胸、胃、精神疾病以及所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心痛、心悸、心烦、胸闷、

精神分裂症、手臂麻木痉挛、手掌发热等。

内关:

仰掌,腕横纹上2寸,在两肌腱间。

共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呕吐、胃痛、呃逆、、上肢疼痛麻木

劳宫:

手掌面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的掌中横纹处。

Or握拳屈指时中指尖所指处。

共治+中风后遗症、昏迷、惊厥、口腔炎症

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

(手一沿中上肢外侧一跨过肩只心胸部一分为两支,上行至头面部/下行至三焦)

主治:头、目、而、胸胁、咽喉部以及所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耳鸣、耳聋、目赤、咽

喉痛以及肩周炎等。

外关:

腕背横纹上2寸,尺槎骨之间。

共治+感冒发热、耳鸣、耳聋、目赤、胁痛、上肢活动不利、落枕、中风后遗症

支沟:

腕背横纹上3寸,在尺槎骨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