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疆巴州且末二中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_第1页
2018-2019学年新疆巴州且末二中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_第2页
2018-2019学年新疆巴州且末二中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_第3页
2018-2019学年新疆巴州且末二中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_第4页
2018-2019学年新疆巴州且末二中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新疆巴州且末二中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上面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1.(2分)下列哪项是生物?()A.电脑病毒 B.珊瑚礁 C.兔子 D.钟乳石2.(2分)用放大镜观察蚂蚁采用的是()A.观察法 B.探究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3.(2分)如图所示,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捕杀羚羊,这体现了生物(猎豹)的哪项基本特征?()A.生物具有运动的特征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4.(2分)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体现的生物的特征是()A.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5.(2分)“轻轻触碰含羞草的叶片,它的叶片立刻收拢”,这一生理现象反映的是()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B.生物需要呼吸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2分)“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能进行呼吸 D.生物能生长7.(2分)一窝小狗毛色不同体现的生物的特征是()A.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生物能对生长和繁殖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8.(2分)病毒是生物吗()A.是 B.不是9.(2分)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体现的是()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10.(2分)避役(见如图)俗称“变色龙”,它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是()A.遗传 B.变异 C.适应环境 D.影响环境11.(2分)干旱使农作物减产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适应环境12.(2分)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13.(2分)下列哪项是捕食关系()A.蚂蚁和蚂蚁 B.蜜蜂和蜜蜂 C.狼和羊 D.蜜蜂与蟑螂14.(2分)下列哪项是竞争关系()A.牛和羊 B.狐狸和野兔 C.牛和草 D.麦子和杂草15.(2分)蚂蚁与蚂蚁之间体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捕食 B.竞争 C.合作 D.共生16.(2分)蛔虫靠吸收人体内的营养物质生活,蛔虫和人之间是()关系.A.互助 B.捕食 C.竞争 D.寄生17.(2分)地衣是藻类植物和菌类的一种联合体,它们分开就不能独立生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共生关系 B.合作关系 C.捕食关系 D.竞争关系18.(2分)下列是生态系统的是()A.草地中的蚂蚁 B.一条河中的鱼 C.一条河中所有的生物 D.一片沙漠19.(2分)被誉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A.草原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20.(2分)具有“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湿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21.(2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22.(2分)下列哪些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A.阳光 B.害虫 C.温度 D.水23.(2分)对光时,应选择()A.最小光圈 B.最大光圈 C.高倍物镜 D.最小焦距24.(2分)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液泡 B.染色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25.(2分)食物链开始的生物通常是()A.食草动物 B.食肉动物 C.绿色植物 D.浮游动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2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实施计划、、表达与交流.27.(4分)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具体包括的底部、的表面和的大部分,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28.(1分)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9.(3分)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它分为和.三、连线题(10分)30.(10分)细胞质呼吸作用的场所细胞膜控制生物的遗传线粒体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叶绿体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光合作用的场所四、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31.(1分)病毒不是生物..(判断对错)32.(1分)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判断对错)33.(1分)植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判断对错)34.(1分)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判断对错)35.(1分)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判断对错)36.(1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请填写“正确”或“错误”)37.(1分)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收镜并放回原处。(判断对错)38.(1分)牛吃草是体现的是捕食关系。(判断对错)39.(1分)苹果带甜味的物质存在于液泡中(判断对错)40.(1分)动物细胞有叶绿体这一结构。(判断对错)五、识图填空(每空1分,共20分)41.(8分)(1)从组成上看,生态系统都包含部分和部分。(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草属于,动物属于,草原中存在的细菌、真菌属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3)画出图中任意一条食物链。(4)图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生物是。42.(6分)(1)如图所示的是显微镜的示意图,可调节镜筒高低的有[8]、[9]。(2)可调节视野明亮程度的有[7]、[6]。(3)可改变物像大小的有[1]、[5]。(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反光镜、遮光器、目镜、物镜)43.(6分)如图是一个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2)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3)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库是。(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液泡、)

2018-2019学年新疆巴州且末二中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上面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1.【解答】解:A电脑病毒、B珊瑚礁、D钟乳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B、D不符合题意;C、兔子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C符合题意;故选:C。2.【解答】解: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是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故选:A。3.【解答】解: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捕杀羚羊,属于捕食行为,这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的特征,B正确。故选:B。4.【解答】解: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属于生物能进行呼吸的特征。故选:B。5.【解答】解: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6.【解答】解: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述了初春小草的生长特点。因此,“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的能够生长的特征。故选:D。7.【解答】解:一窝小狗毛色不同体现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故选:A。8.【解答】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的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用自己的遗传物质来进行复制、繁殖新的病毒,因此病毒能繁殖后代,属于生物。故选:A。9.【解答】解: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表明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选:B。10.【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到了春天呈棕褐色,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竹节虫酷似竹节,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故选:C。11.【解答】解: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干旱使农作物减产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中的水分影响生物。故选:C。12.【解答】解: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说明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故选:D。13.【解答】解:A、蚂蚁和蚂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属于合作关系,A不符合题意;B、蜜蜂,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属于合作关系,B不符合题意;C、狼和羊,属于捕食关系,C符合题意;D、蜜蜂与蟑螂没有直接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解答】解:牛和羊,相互争夺食物,属于竞争关系;狐狸和野兔,狐狸吃野兔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牛和草之间属于捕食关系;麦子和杂草,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需要相互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生活,因此蜜蜂与蜜蜂属于合作关系。故选:A。15.【解答】解:蚂蚁与蚂蚁之间,需要彼此密切合作,体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故选:C。16.【解答】解:蛔虫和人,蛔虫生活在人体小肠内,靠吸收人体半消化的食物获取营养物质,对人造成伤害,因此属于寄生关系。故选:D。17.【解答】解:地衣是藻类植物和菌类的一种联合体,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水、无机盐、二氧化碳,被藻类吸收,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二者生活在一起,对彼此都有利,一旦分开,都不能很好的生活。这种营养方式叫共生。当两者分开时,真菌得不到有机物无法生存,而藻类也因得不到足够的水、无机盐生长不良,因此它们属于共生现象。故选:A。18.【解答】解:A、“草地中的蚂蚁”,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B、“一条河中所有的鱼”,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C、“一条河中的所有生物”,只构成生物群落,没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D、“一片沙漠”,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故选:D。19.【解答】解:湿地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故选:D。20.【解答】解: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故选:D。21.【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B。22.【解答】解:选项ACD、阳光、温度、水等属于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ACD错误。选项B、害虫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故选B正确。故选:B。23.【解答】解:通过分析知道A:使用最小光圈对光,视野会比较暗,不易调出明亮的视野。故不合题意。B:最大光圈。对光时为了调出明亮视野,要求使用大光圈和低倍镜。故符合题意。C:高倍物镜。因为使用高倍镜,进入镜筒的光线少,视野会比较暗,不易调出明亮的视野。故不合题意。D:最小焦距。对光的要求是在显微镜中看到明亮的视野,与焦距大小无关。故不合题意。故选:B。24.【解答】解: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即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故选:C。25.【解答】解: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起点)→初级消费者(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故答案为: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得出结论.27.【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答案为: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态系统。28.【解答】解: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这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进而构成生物体。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故答案为:细胞29.【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故答案为: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三、连线题(10分)30.【解答】解: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植物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故答案为:四、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31.【解答】解:病毒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说法错误.故答案为:×.32.【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统称,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因此,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的说法正确.故答案为:√.33.【解答】解: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故答案为:×34.【解答】解: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故答案为:×。35.【解答】解: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起点)→初级消费者(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故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36.【解答】解: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37.【解答】解: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四步。一、取镜与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二、对光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三、观察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四、整理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故答案为:√。38.【解答】解:捕食关系是指一个体(通常是食肉动物)在饥饿时暗中或直接向他的生物进攻,并吃掉使自己生存下去。因此牛吃草是体现的不是捕食关系。故答案为:×39.【解答】解: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故题干的说法正确.故答案为:√40.【解答】解:动物、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故“动物细胞有叶绿体这一结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五、识图填空(每空1分,共20分)41.【解答】解:(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因此从组成上看,生态系统都包含图中画出的生物部分和没有画出的非生物部分两部分。(2)在生态系统中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图中的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草原中存在的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3)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书写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