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部分-第一节一二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选修部分-第一节一二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选修部分-第一节一二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选修部分-第一节一二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选修部分-第一节一二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62/96点击考纲1.内环境2.稳态概念及生理意义3.水和无机盐平衡及其意义4.血糖平衡及其意义5.血糖平衡调整6.糖尿病及其防治7.人体温及其相对恒定意义8.体温调整9.温度对酶活性影响3/96把脉考情1.内环境组成、各组分之间关系及一些特殊细胞内环境2.设计试验探究一些无机盐(如Ca2+)作用3.经过曲线图考查血糖平衡及其调整4.设计试验探究体温调整中枢位置5.与糖尿病相联络考查胰岛素作用试验验证4/965/966/96一、内环境1.组成:由

等细胞外液组成。2.各组分之间关系

[a]

和[b]

之间能够相互渗透,而[b]

[c]

之间是单向渗透,即只能由[b]形成[c]。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组织液组织液淋巴7/963.作用(1)细胞赖以生存

环境。(2)细胞与外界进行

媒介。液体物质交换8/96二、稳态1.研究对象:内环境各种成份及理化性质,如体温、

等。2.实质:维持内环境处于

状态。3.影响原因:

和外界环境不停改变。

渗透压pH相对稳定细胞代谢活动9/964.调整5.意义①各个

协调活动②

和体液调整③缓冲物质作用器官系统神经系统①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②遭到破坏后会引发细胞

,并造成必要条件新陈代谢紊乱疾病10/96三、水、无机盐平衡1.水平衡(1)水起源与去路

(2)最主要调整路径:

。肾脏排尿11/962.无机盐平衡起源去路排出特点Na+主要是食盐

(主要)、汗液、粪便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

K+主要是食物

(主要)、粪便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

肾脏排尿不排也排肾脏排尿12/963.意义(1)水在溶解和排出

方面含有主要作用。(2)钠盐主要维持

渗透压,丢失钠盐较多会导

下降。(3)钾盐主要维持

渗透压,缺乏时会引发心肌

,并造成

。代谢废物细胞外液渗透压和血压细胞内液自动节律性异常心律失常13/9614/961.体液组成及各组成成份之间关系(1)组成体液细胞外液(约占)血浆()组织液(约)淋巴(少)内环境细胞内液(约占),包含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内基质、核液等15/96(2)血浆、组织液与淋巴比较①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组成人体内

环境,除蛋白质外化学组成基本相同。②不一样点

a.在人体内存在部位不一样: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

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内。16/96b.生活于其中细胞种类不一样:存在于组织液中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是淋巴细胞等。c.所含化学成份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极少。17/962.外界环境、内环境及细胞内液间关系内环境是联络外界环境与细胞内液桥梁,经过这种

桥梁,细胞可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及O2并向外

界环境中排出CO2及其它废物,其物质交换图解以下:18/963.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组织间隙中积聚组织液过多将造成组织水肿,其引

发原因分析以下:(1)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过少,血浆渗透压降低,血

浆中大量水分透过毛细血管壁而进入组织间隙引发组

织水肿。19/96(2)过敏反应:当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而造成毛细血管

壁通透性加强,从而使血浆蛋白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

组织间隙,引发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也会促使水分过

多地进入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3)淋巴循环受阻:当淋巴管阻塞(如丝虫寄生)或淋巴循

环受阻时,将造成组织液不能顺利形成淋巴而积聚

于组织间隙,将会最终引发组织水肿。20/96(4)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人体患一些疾病时(如肾小球肾炎、

肝炎等)会引发血浆蛋白流失到组织间隙或透过肾小球

毛细血管管壁进入原尿造成血浆蛋白降低,血浆渗透压

下降进而引发组织水肿。(5)代谢废物积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进而造成组织

液增多。21/96血浆≠血液,“血浆”属内环境,但“血液”不能全看作内环境,因血液中含各种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等),即内环境不包含“细胞”及细胞内物质,如血红蛋白即为红细胞内物质,不属内环境成份。22/96(·广东高考)依据下列图判断,正确描述是(

)23/96①对于组织细胞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主要②组织液中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物质是有改变④过程b或c受阻可造成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24/96[解题指导]

选对于组织细胞来说,a、b、c过程同等主要;组织液中CO2参加组织pH调控;组织液中物质浓度和pH等在一定范围内动态改变;假如组织液回流受阻或毛细淋巴管受阻,都会造成组织液增多,引发组织水肿。D25/96(1)内环境成份确实认方法确认某种成份是否为内环境成份最简捷方法是先确认该成份是否存在于血浆、组织液与淋巴中,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及淋巴中一切物质(包含水、气体分子、代谢产物、营养物质、酶、激素、递质、抗体等)均可看作内环境成份。以下成份不属内环境成份:26/96①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成份——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载体、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②一切与外界相通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尿道等)。27/96(2)人体一些详细细胞生活内环境体内细胞血细胞淋巴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细胞内环境血浆淋巴、血浆等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28/961.如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液体成份。以下说法中正确是(

)29/96A.肝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肝细胞周围组织液中会出现

胰高血糖素B.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C.抗体只能在液体④和①中出现D.图中①②③④组成了人体内环境30/96解析:图中A、B、C、D分别表示毛细血管、红细胞、组织细胞和毛细淋巴管;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其中①中含有各种激素(如胰岛素)和血浆蛋白,但血红蛋白不是在血浆内,而是在红细胞中;抗体能够分布在任何一个细胞外液中;细胞内液不是内环境组成成份。肝细胞生活环境是组织液,当血糖浓度较低时,会出现相对较多胰高血糖素。答案:A31/961.稳态概念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调整下,经过各个器

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状态。32/962.稳态调整内容(1)pH:正常人血液pH在7.35~7.45之间①pH改变原因: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

多酸性物质,如乳酸、碳酸,人食物(如蔬菜、水果)

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酸性和碱

性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pH发生改变。33/96②机体pH维持相对稳定原理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浆时,NaHCO3和Na2HPO4等弱碱性物质与之反应,降低酸性;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浆时,H2CO3和NaH2PO4等弱酸性物质与之反应,降低碱性,从而确保了血浆pH相对稳定。34/96a.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浆时,主要调整过程如图甲所表示:图甲35/96b.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浆时,主要调整过程如图乙所表示:图乙36/96(2)温度:人细胞外液温度普通维持在37℃左右。(3)渗透压:人血浆渗透压在37℃时相当于细胞内液

渗透压,约为770kPa。(4)血糖浓度:人血糖浓度正常值在80~120mg/dL之间。37/963.内环境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必要条件。(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效主要原因。(2)适宜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基本条件。(3)正常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重

要保障。38/96①内环境稳态是一个相正确动态稳定状态,并非绝对恒定状态,内环境各项指标均可具一定波动范围。②人体对内环境稳态调整能力是有程度,当干扰超出一定程度时,内环境稳态将难以维持,从而造成稳态遭破坏最终造成代谢紊乱。39/96

(·广东高考)相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叙述,错误是(

)A.有3种以上生理系统参加维持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调整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加其调整器官保持机能正常40/96[解题指导]

选参加维持内环境稳态生理系统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等。外界环境原因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进行,都会造成内环境各种化学成份和理化性质不停发生改变,若超出一定范围就会造成内环境稳态失调。外界环境改变过于猛烈,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必要条件。B41/96内环境中pH稳态主要依靠四个方面调整:①体液缓冲作用;②肺排出CO2调整作用;③肾脏排泄酸性或碱性物质调整作用;④细胞(如肌肉和骨骼组织)经过离子交换对pH调整作用。上述任何首先调整作用出现障碍,都可能造成体液酸碱度失调,从而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42/961.水平衡及其调整水平衡:正常成人天天随饮食进入体内水分与排出

水分大致相当即维持水平衡,如图所表示:43/962.无机盐平衡人天天都要经过饮食摄取一定量无机盐,同时也要

排出一定量无机盐。普通情况下,人体摄入和排出

无机盐是保持平衡。人体无机盐有各种,而且大

多以离子状态存在,如Na+、K+、Ca2+、Cl-、等,

下面是Na+和K+平衡:44/96钠钾盐摄入和排出随尿排出(主要路径)随汗液排出随粪便排出钠排泄特点:Na+主要来自“食盐”,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钾排泄特点:K+主要来自“食物”,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故长久不进食时应主动补钾)45/963.水和无机盐平衡意义(1)水和钠盐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方面含有主要

意义。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猛烈运动或是一些疾

病(猛烈呕吐、严重腹泻)时,会丢失大量水和无

机盐,影响血压、心率稳定。46/96(2)钾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心肌舒张、兴奋性上具

有主要作用,缺K+时会引发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并导

致心律失常等。(3)水在溶解代谢废物、排出废物方面含有主要作用。47/96(4)排尿及意义①尿液量增减原因:排尿主要作用是调整水平

衡,故饮水多或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或失盐较多时,

排尿量将增加;而在饮水较少,失水较多(如随汗液

流失较多水)及吃食物过咸时,排尿量将降低(此时

抗利尿激素增多)。48/96②排尿意义:尿液排出不但是维持水代谢平衡所必需,也是维持渗透压、pH等内环境稳态所必需,是代谢废物排出必要载体,人体每昼夜有35~50g代谢废物必须随尿排出,溶解这些代谢废物最低尿量应在500mL以上。所以,要保障内环境稳态,人体天天必须有一定量尿液排出,肾脏排尿主要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稳态。49/96①水分进出体内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人体主要经过控制排尿量多少,维持体内水平衡。当水分其它排出量增加时,排尿量会降低,而当水分其它排出量降低时,排尿量会增多,如冬天与夏天相比,因为夏天皮肤汗腺分泌较多汗液,则排尿量少于冬天。②“排尿”主要在于维持“水平衡”,“排汗”主要在于“散热”而维持体温平衡。50/96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血液、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K+含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1)尝试构建人体内K+离子动态平衡模型(①在图形框中用箭头表示,②不考虑血细胞、血管壁细胞等特殊细胞)。51/96(2)消化道中K+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方式是

。(3)K+主要经肾脏随尿液排出,其排出特点是

。所以长久不能进食病人,应注意适当补充钾盐。52/96[解题指导]

考查了无机盐平衡中相关钾盐知识。人天天从食物中摄取2~4gK+,其中绝大部分被消化道吸收,未被吸收部分则随粪便排出。K+主要排出路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其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所以长久不能进食病人,应注意适当补充钾盐。在人体内,血液与组织液中K+、组织液与细胞内液中K+都在不停地进行交换,这种交换保持着动态平衡,所以,血液、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K+含量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53/96[答案]

(1)(2)主动运输(3)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或不吃也排)54/96水和无机盐平衡比较相同点①摄入量=排出量②调整路径:肾脏排尿(调整原理不一样)③主要起源:饮水、食物④主要排出路径:肾脏排尿不一样点①水可来自体内物质代谢,而盐不能②水可经肺以水蒸气形式排出,而盐不能55/962.以下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叙述,正确是(

)A.肾脏排尿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稳态

B.K+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着决定性作用

C.Na+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D.人体内水主要排出路径是经过汗腺分泌汗液排放56/96解析:K+对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起着决定性作用。人体内水主要排出路径是肾脏排尿。Na+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答案:A57/9658/96命题思绪健康是人类永恒主题。本部分内容与人身体健康亲密相关,包括人体内水与无机盐平衡、内环境稳态等相关内容在高考中多有表示命题角度内环境稳态内容及Na+、K+在维持稳态中作用及水、无机盐平衡意义,内环境pH稳态调整机制59/9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必要条件。在外界环境发生猛烈改变情况下,人体仍能经过本身调整作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从而使体内细胞拥有稳定而适宜存活环境。请回答与此相关一些问题:60/96(1)当人体处于饥饿早期,血液中含量降低激素是

。(2)

(无机盐)在维持细胞内渗透压中起决定作用。(3)当人处于严寒环境下,机体产热增加,调整这一过程主要神经中枢在

。(4)机体在猛烈运动时会造成供氧不足,肌肉酸胀。请写出与此相关生理过程反应式:

。61/96(5)人体长久营养不良,会影响肝细胞中蛋白质代谢,造成

含量下降而引发浮肿。(6)维持内环境稳定要靠复杂生理调整过程,属于自动调整。比如,为了维护体内水量稳定,在体内水量过多时就增加排水量,在体内水量过少时就降低排水量,这种自动调整作用叫

调整。62/96[解题指导]

(1)人体饥饿是因为血糖含量降低,此时胰岛素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会快速升高,使血糖恢复正常水平;(2)K+是维持细胞内渗透压主要无机盐;(3)体温调整中枢在下丘脑;(4)猛烈运动时,因为局部肌肉细胞供氧不足,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5)营养不良,会使血浆蛋白降低,造成血浆渗透压下降,从而使血浆中大量水分进入组织细胞之间,造成组织液增多;(6)人体内水分、激素等含量相对稳定是经过反馈调整来实现。63/96[答案]

(1)胰岛素(2)钾盐(3)下丘脑(4)C6H12O62C3H6O3+能量(5)血浆蛋白(6)反馈64/96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1.试验目标

(1)初步学会探索影响酶活性原因。

(2)探索淀粉酶在不一样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情况。65/962.试验原理66/963.试验流程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试验步骤、现象及结论试验步骤①取3支试管,编上号,然后分别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②另取3支试管,编上号,然后分别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67/96试验步骤③将装有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试管分成3组,分别放入热水(约)、沸水和冰块中,维持各自温度5min④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维持各自温度5min68/96试验步骤⑤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1~2滴碘液,然后摇匀⑥观察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改变情况69/96试验现象沸水和冰块中放置试管变蓝,淀粉依然存在;热水中放置试管不变蓝,淀粉已经被淀粉酶水解了试验结论酶活性需要适宜温度70/964.本试验取得成功关键

(1)同一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预先放在同一温

度条件下保温5min,防止二者混合时因温度不一样而

出现温度缓冲,达不到所控制温度条件。

(2)试验时间控制:在不一样温度变量条件下实

验过程控制时间都应该为5min,以确保新鲜淀粉

酶对淀粉发挥催化作用所必需时间。71/96生产中使用普通淀粉酶最适温度在40~60℃之间,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100℃仍能保持较高活性,所以含有更为广泛应用前景。某同学正在设计一个试验以探究温度对两种淀粉酶活性影响,其中有些问题需要你帮助。72/96(1)此试验中除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需要考虑

等原因。(2)在此试验中,因变量能够用碘液和斐林试剂检测,两种试剂各与何种物质反应生色?检测是底物还是产物?73/96(3)假设试验结果以下表,请绘图反应试验结果。温度/℃102030405060708090100普通淀粉酶相对活性/%6254367836522200耐热淀粉酶相对活性/%6152548769210098826574/96[解题指导]

酶活性除了受温度影响外,还受pH、底物浓度、酶浓度等原因影响。该试验底物为淀粉,产物是还原糖,淀粉遇碘展现蓝色,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情况下出现砖红色沉淀。75/96[答案]

(1)pH、酶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2)碘液与淀粉反应生色,检测是底物;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生色,检测是产物。(3)正确绘图,指明曲线,正确标出自变量和因变量数值及单位。76/9677/9678/9679/961.(·海南高考)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叙述,错误

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相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缓冲物质C.细胞内、外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经过消耗能量

来维持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内环境仍维持

相对稳定状态80/96解析: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浆中溶质微粒对水吸引力,它与蛋白质与无机盐都相关。答案:A81/962.(·广东高考)下列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

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尿生成速率。错误叙述

是(

)82/96A.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到达峰值B.饮清水后0.5h,血液中抗利尿素浓度降低C.在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尿量多D.3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合83/96解析:纵轴表达就是尿液生成速率改变,而不是生成量改变,所以,饮清水和生理盐水在3h后,两曲线有可能交叉或重合。答案:D84/963.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

是(

)85/96A.①结构和②结构细胞所处详细内环境相同B.长久营养不良会使C液降低C.③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整D.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86/96解析:①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②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长久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会降低,组织液会增多;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可调整人体呼吸;细胞呼吸不可能发生在细胞外。答案:C87/964.以下属于内环境稳态主要组成部分是(

)①酸碱度平衡②Na+、K+平衡③血糖平衡④产热与散热平衡⑤水分和蛋白质平衡⑥CO2—O2平衡A.①③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