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一模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年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一模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年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一模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年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一模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年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一模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一模语文试卷云南省昆明市2024年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一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2024·昆明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问题。

①近年来,国产电影叫好又叫座。国产电影的崛(jué)起是我国电影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更是对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

②国产电影备受青睐有多种原因。首先,这些影片中的人物和事件都与普通观众的生活____。《热辣滚烫》展现了主人公努力找回生活方向,锲(qì)而不舍的蜕变历程;《飞驰人生2》表达了____自身心魔、不留人生遗憾的追梦主题;《第二十条》讲述了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故事,显示了国家对违法行为严惩(chéng)不贷的决心。

③其次,国产电影里蕴含着中国传统价值观。“50岁以上的宇航员出列!"《流浪地球2》中老宇航员喊出的这句台词,____了中国人的情感共鸣。观众对影片中宇航员舍生取义精神的认同,源自一脉相成的传统价值观。

④再次,历久弥(mí)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电影注入了灵魂。《长安三万里》呈现了一场专属中国人的诗歌盛宴。影片放映结束时,观众齐诵唐诗的场景让人____。国产电影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卓越追求,展现出中国电影人的独特魅力。

⑤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优秀影片对青少年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给他们注入一种精神力量,引领着他们向充满希望的明天迈进。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崛(jué)B.锲(qì)C.惩(chéng)D.弥(mí)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诠释B.青睐C.一脉相成D.潜移默化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息息相关战胜引发热血沸腾

B.息息相关克制触动热血沸腾

C.休戚相关战胜触动热情洋溢

D.休戚相关克制引发热情洋溢

4.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重复累赘B.搭配不当C.句式杂糅D.缺少主语

【答案】1.B

2.C

3.A

4.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词语的使用(搭配);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字音。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本题考查字形。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解答此类题,首先要了解备选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语境来选择。

(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熟知病句的类型,然后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1.B.锲(qì)——qiè。

故答案为:B。

2.C.一脉相成——一脉相承:意思是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故答案为:C。

3.第一空:息息相关:形容彼此关系非常密切。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此处表达的语意是影片中的人物和事件来自于普通观众的生活,所以关系密切。故应用:息息相关。

第二空:战胜:在战争或比赛中取得胜利。克制:多指压抑、控制情感。根据后面的“自身心魔”可知,应用:战胜。

第三空:引发:引起;触发。触发:指因触动而激发起某种反应。根据后面的“中国人的情感共鸣"可知,应用:引发。

第四空:热血沸腾:比喻情绪高涨、激动。热情洋溢: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根据前面的“观众齐诵唐诗的场景”可知,应用:热血沸腾。

故答案为:A。

4.画线句搭配不当,应改为:国产电影彰显了中国电影人的卓越追求,展现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故答案为:B

5.(2024·昆明模拟)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近日,“什么是云南"主题摄影展在云南民族博物馆举行。____,____,____,____,____。摄影展扩大了云南在国内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云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①时间折叠篇章则呈现出“一域之内,气象万千;一山上下,四季共存”的时间感

②三个篇章,全方位回答了“什么是云南”,让游客体验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③空间折叠篇章中高冷雪峰和热带雨林遥遥相望,体现了云南独特的空间感

④人文历史篇章带你认识半封闭地形分化出的众多族群,感受多民族文化魅力

⑤摄影展旨在向来到云南的中外游客展示云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A.⑤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⑤C.②④①③⑤D.⑤③①④②

【答案】D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⑤句中的“摄影展"紧承空白处前句“主题摄影展”,是首句;

③句中的“空间折叠篇章"和①句中的“时间折叠篇章”照应⑤句中的“云南独特的自然风光"。④句中的“人文历史篇章”照应⑤句中的“人文历史"。故中间三句为③①④;

②句中的“三个篇章”总结了语段,为末句;

故排序为:⑤③①④②。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语序的排列。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语序排列答题技巧: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关联词的搭配;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6.(2024·昆明模拟)名篇名句默写

对偶,也称为对仗,是成双出现的意思。对偶在古诗文各种体裁中频繁出现,是文言藻饰的一种重要方法。

文言文中对偶时常可见。例如“学而不思则罔,"(《十二章》)是逗号前后两部分对偶。“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则是分号前后两部分对偶。

诗歌中对偶就更为多见。乐府诗《十五从军征》中“,雉从梁上飞"两句,体现了对偶词性、句式相同的特点。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开头两句就运用了对偶:“,。”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千古名句“,”,将人与月相比照,用对偶的形式概括人之常情和自然规律,极富哲理。

【答案】思而不学则殆;兔从狗窦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注意:殆、窦、阙、津、圆缺。

故答案为:思而不学则殆;兔从狗窦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2024·昆明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星光中学将开展“体验非遗,认识瓦猫”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吧。

7.请根据下面的活动策划书,把A、B两处补充完整。

8.学校小记者昆昆采访了瓦猫传承人张老师。请根据下面内容,推断并写出昆昆的采访问题。注意:问题要有针对性,语言表达要得体。

昆昆:_________

张老师:同学,你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瓦猫是云南传统民居使用最广泛的镇宅兽,不同地区的瓦猫形象各有特色:呈贡瓦猫外形接近真猫,眼睛又大又圆;文山瓦猫身子类似小陶罐,脖子系有铜铃;曲靖瓦猫前肢之间有八卦图案;大理瓦猫不仅有猫的形象,还有狮、象、豹等形象。

昆昆:听了您的介绍,我迫不及待想看看这些形态各异的瓦猫了!谢谢您给我们带来如此细致的讲解。

【答案】7.A.瓦猫制作体验;B.设置动手实践区,准备制作瓦猫的材料,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参与者制作瓦猫。

8.示例:张老师您好!请问云南不同地区的瓦猫都是一样的吗

【知识点】活动设计;见解表述;语言得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2)本题考查设计采访问题。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认真审明题意,搞清具体语境。具体表达要符合人物身份,要表意明确,要合情合理即可。

7.A.根据“让参与者在亲身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可知,此处应填的活动名称是“瓦猫制作体验”。

B.内容可为:为参观者提借亲手制作瓦猫的活动区域,准备制作瓦猫的材料,安排专业的老师对参与者的责任进行指导,完成后的作品可以加盖自己的印章,留做纪念。

故答案为:A.瓦猫制作体验;B.设置动手实践区,准备制作瓦猫的材料,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参与者制作瓦猫。

8.根据张老师回答中的“瓦猫是云南传统民居使用最广泛的镇宅兽,不同地区的瓦猫形象各有特色"可知,昆昆的问题是围绕着云南不同地区的瓦猫有什么特色提出的。故可拟写问题为:张老师您好!请问云南不同地区的瓦猫都有什么特色呢?

故答案为:示例:张老师您好!请问云南不同地区的瓦猫都是一样的吗

9.(2024·昆明模拟)班级举办“书香浸润心灵,名著点亮人生”阅读交流会,请你一起参与吧。

(1)下面是你们小组要在交流会上展示的阅读卡,请将其补充完整。

阅读书目作者阅读收获

自述行为

《》“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时时留意这是写给中学生看的书,重视本书的普及和通俗性;各篇注明、列出参考资料。做学问要有求真求实的精神,让自己进步,让他人受益。

《红星照耀中国》“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所创造、所写下的。”穿越重重封锁,深入根据地,采访、考察,用文字和照片记录所见所闻。

《昆虫记》“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我是在蔚蓝的的天空下……探究生命……使人们喜欢它们……"____________

(2)交流会上,大家围绕“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展开专题探究。请参照示例,从下面两个议题中任选一个进行阐述。

【示例】

议题:白胜——推动情节发展(《水浒传》)

阐述:白胜在“智取生辰纲"中扮作卖酒的小贩,配合吴用把蒙汗药下到酒里;之后,又因为他经不住拷打供出晁盖,引出了宋江私放晁盖的故事,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议题A:车夫老马——反映社会现实(《骆驼祥子》)

议题B:冬妮亚——反衬主人公形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选议题___(填字母),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经典常谈;示例:在荒石园(大自然)中耐心观察昆虫的形态,记录生活习性,向读者呈现昆虫真实的生命状态。

(2)【示例1】我选议题A;阐述:车夫老马辛苦拉车,却仍然食不果腹,饿晕在茶馆。他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无论怎样辛劳仍无法生存的社会现实。【示例2】我选议题B;阐述:冬妮亚在筑路工地上与保尔相遇,她没有参与铲雪,还嫌弃保尔。文章用冬妮亚的自私自利、贪图享乐反衬了保尔无私奉献、顽强坚韧的品质。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红星照耀中国》;《经典常谈》

【解析】【分析】(1)第一空:根据“航到经典的海里去”“时时留意这是写给中学生看的书,重视本书的普及和通俗性;各篇注明、列出参考资料"可知,阅读书目是《经典常谈》。《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诗、文等十三篇,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门书。

第二空:示例:法布尔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研究昆虫行为,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

故答案为:经典常谈;示例:在荒石园(大自然)中耐心观察昆虫的形态,记录生活习性,向读者呈现昆虫真实的生命状态。

(2)示例:我选择A。老马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车夫,长年累月的辛劳和极度贫困,使他过早地衰老。他的儿子当兵一去不回,儿媳改嫁了,老人与十二三岁的孙子相依为命。老马心眼好,为人热心,还救过不少条人命,但他们祖孙共同拉车,却也还是填不饱自己的肚子,老人甚至最后连自己的小孙子都“守不住”。小说对老马的着墨不多,但仍清晰地刻画出了他善良、谦和、庄严的性格。老马拉的是自己的车,仍然无法摆脱贫困和死亡。他的遭遇既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无论怎样辛劳仍无法生存的社会现实,也是对一心想买车的祥子的命运的一种预示。

故答案为:我选议题A;阐述:车夫老马辛苦拉车,却仍然食不果腹,饿晕在茶馆。他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无论怎样辛劳仍无法生存的社会现实。【示例2】我选议题B;阐述:冬妮亚在筑路工地上与保尔相遇,她没有参与铲雪,还嫌弃保尔。文章用冬妮亚的自私自利、贪图享乐反衬了保尔无私奉献、顽强坚韧的品质。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10.(2024·昆明模拟)书写

(1)请仔细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用正楷临写在田字格中。

(2)柳公权的楷书具有“结体紧密、笔法锐利、字形瘦硬、筋骨明显"的特点,下列属于其作品的一项是()。

A.B.

C.D.

【答案】(1)示例:之、中、版、筑、于、海、百、里。

(2)A

【知识点】书法;字体书写

【解析】【分析】(1)该作品内容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局部),出现在图中的简体汉字有:之、中、版、筑、敖、于、海、百、里、奚、劳、其、筋骨、肤、所、不、能、人、恒、然、而、喻、入、法、家。从中任选八个字,注意书写要正确美观。

故答案为:示例:之、中、版、筑、于、海、百、里。

(2)A.符合“结体紧密、笔法锐利、字形瘦硬、筋骨明显”的特点,是柳公权的楷书;

B.字体扁平,蚕头雁尾,这是隶书;

C.结构阔大端正,笔画横细竖粗,竖画弯如满月,捺画丰满厚重,有耿直刚强的君子之风,笔力浑厚开阔,气势庄严雄劲,这是颜真卿的书法作品;

D.笔力劲健,点画瘦硬,神采丰润饱满,字形呈长方形态势,章法显得宽松而清晰,这是欧阳询的书法作品;

故答案为:A。

【点评】(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书写和汉字的间架结构,运用正楷书写即可。

(2)本题考查书法字体赏析。本题考查书法字体赏析。解答时认真观察书法作品,结合书法字体的特点进行辨析。各种字体特点:“形体宽扁,法度严谨,古朴典雅"是隶书的特点;“形体方正,笔力遒劲,疏密得当”是楷书的特点;“形体连绵回绕,笔画自如,结构简省"是草书的特点;“形体瘦长,线条匀净,圆转挺健”是篆书的特点;“行云流水、舒展有型、疏密得体"是行书的特点。

三、阅读(12~24题,共32分)

(2024·昆明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题中的“舍弟”,是杜甫对自家弟弟的谦称。当时他与弟弟因安史之乱而离散。

B.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提示节令,“月是故乡明”则融入诗人的主观感受。

C.颈联由抒情转入写景,兄弟分离,家已不复存在,诗人的愁思中夹杂着焦虑无奈。

D.尾联表达诗人对家人的担忧,寄寓对国家破碎的沉痛伤怀之情,深化了诗歌主题。

12.本诗画线句与陆游《游山西村》中“箫鼓追随春社近"都提到了“鼓”,其在诗句中的含义及渲染的氛围有什么不同

【答案】11.C

12.本诗画线句中的“鼓"是边防驻军的鼓声,渲染了边塞战事紧张、悲凉凄切的氛围;“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鼓"是人们欢庆春社时的鼓声,渲染了百姓春日聚集、祈求丰年的欢乐热闹氛围。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思乡怀人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诗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时基本思路应首先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字面意思和实质意思)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最后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情感。

(2)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解答本题,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比较阅读的结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时尽量用上原文原句。并注意知识的迁移、拓展和创新。

11.C.“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写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是叙事。故本项“颈联由抒情转入写景”有误,应为:颈联由写景转入叙事。

故答案为:C。

12.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戍鼓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箫鼓追随春社近"意为:社日将近,一路上迎神的萧鼓声随处可闻。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此句格调恬淡隽永,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诗人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渲染了百姓在春日举行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时的欢乐热闹的氛围,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故答案为:本诗画线句中的“鼓”是边防驻军的鼓声,渲染了边塞战事紧张、悲凉凄切的氛围;“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鼓”是人们欢庆春社时的鼓声,渲染了百姓春日聚集、祈求丰年的欢乐热闹氛围。

(2024·昆明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①,隐者之所盘旋②。"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③;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④,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⑤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⑥,理乱⑦不知,黜陟不闻。”

(节选自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注释】①宅幽而势阻:所处幽静而山势险阻。②盘旋:徘徊流连。③茹:吃。④时:定时。⑤毁:诽谤。⑥车服不维:没有车马与礼服的束缚。⑦理乱:天下治理得好或者不好。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便要还家要:___②处处志之志:

③或曰或:④黜陟不闻闻: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②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15.有人认为《桃花源记》“以写实的叙述把缥缈的想象说得很逼真"。甲文①②段中有多处内容可以印证这句话,请任选一处进行分析。

16.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桃花源”和“盘谷"都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桃花源”位于桃花林尽头的奇山秀水之中,桃花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社会、家族安乐繁盛的美好象征,这个地名寄托着作者A。盘谷的位置在B,它幽静险阻的环境适合志趣高雅的隐居者在其中流连、居住。

【答案】13.同“邀”,邀请;做记号;有人;听到,听说

14.①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

②整天坐在茂密的树林中(树下),用泉水将自己清洗干净。

15.【示例1】甲文开头点明具体的时间是晋太元年间,主人公是武陵人。这样写实的叙述,把虚构的社会背景写得很真实。

【示例2】桃花源映入眼前的图景真实可信——土地、屋舍、良田、水池、桑竹、阡陌、鸡犬等皆是人间乡村可见之物,这些描写使虚构的桃花源变得真实可感。

16.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对美好富足生活的追求等|两山之间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文言文翻译;通假字;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解答本题,要根据上下文或语境分析句子大意,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流畅。注意对重点词语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甲】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以捕鱼为生的人。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溪流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他的树木,花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他继续向前行船,想要走到桃花林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渔人就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刚开始非常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向前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装束,完全如同世俗之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高兴而满足。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就非常惊讶,问他是从什么地方而来。渔人都详细地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渔人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再没有人出去过,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世道,他们居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桃花源的见闻。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标记,竟然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品德高尚的隐士,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乙】盘谷中间,泉水甜美,土地肥沃,草木繁茂,居民很少。有人说:“因为山谷环绕在两山之间,所以称为‘盘’。"也有人说:“这个山谷,地方幽静而地势险阻,是隐士逗留之处。”我的朋友李愿就居住在这里。

李愿说:“住在偏僻的荒远地方,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坐在茂密的树荫下度过每一天,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浴来保持自身的洁净。在山上采集果子,味美可吃;从水里钓的鱼,鲜美好吃。起居没有固定时间,只求安逸舒适。与其在当面受到人的称赞,倒不若在背后没有人毁谤;与其在身体上得到快乐,倒不若在心中没有忧虑。没有官位的约束,不受刑罚的处置,不知道国家的治乱,不管官职的贬退晋升。"

13.(1)句意:就邀请渔人回到自己家里。要,同“邀”,邀请。

(2)句意:第一处都做了标记。志,做记号。

(3)句意:有人说。或,有人。

(4)句意:不管官职的贬退晋升。闻,听到,听说。

故答案为:同“邀”,邀请;做记号;有人;听到,听说。

14.重点词语:

(1)妻子,妻子和儿女。此,这。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复,再。

(2)茂,茂密。终日,一整天。濯,洗涤。以,来。

故答案为:①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

②整天坐在茂密的树林中(树下),用泉水将自己清洗干净。

15.首段中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直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和主人公,以及主人公的职业,这种写实的手法,把虚构的社会背景写得真实可信。

第二段中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渔人看到的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这样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存在的,给读者以真实无比的感觉。

故答案为:【示例1】甲文开头点明具体的时间是晋太元年间,主人公是武陵人。这样写实的叙述,把虚构的社会背景写得很真实;

【示例2】桃花源映入眼前的图景真实可信——土地、屋舍、良田、水池、桑竹、阡陌、鸡犬等皆是人间乡村可见之物,这些描写使虚构的桃花源变得真实可感。

16.第一空: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空:根据乙文第一段中的“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可得:两山之间。

故答案为: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对美好富足生活的追求等;两山之间

(2024·昆明模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让音符“舞动"的“魔法”

赵艳霞

①音符会“舞动"吗答案是肯定的。在音乐厅里,音符就能自如地“舞动”。

②音符“舞动"是音乐厅设计师和建筑师携手创造的奇迹。音乐厅设计师就像一位魔法师,通过高明的“魔法”——利用声音的传播原理,在音乐厅的A、B、混响等方面精心设计、选择,再由建筑师灵巧的双手,打造出能够引导和控制声音的理想空间。

③音乐厅的结构设计,不仅是为了视觉上的美感,更是为了实现对音符的引导和控制,让它在音乐厅里更好地“舞动"。例如,上海音乐厅采用了“鞋盒式”这一经典结构。这种结构的音乐厅为矩形平面,顶棚较高,厅的两侧及后部设置了悬挑看台。在“鞋盒式"音乐厅中,声源的直接信号与来自墙体和顶板的反射信号都能被聆听者有效接收,音乐清晰度高,不同区域的聆听效果相对均衡,包围感特别明显。聆听者往往能沉浸在乐声中,演出者自身也能充分感受到聆听者所听到的真切声效。这样的音乐厅是欣赏音乐的理想场所。

④材料的选择对音符的“舞动”同样重要。不同材质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对声音的反射和吸收效果也不同。设计师需要根据音乐厅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以达到最佳的音响效果。其中,最常见的多孔吸声材料,因为有许多微小的间隙和连续的气泡,被普遍用于音乐厅中。它是怎么发挥作用呢当声波入射到多孔材料表面时,声波产生的振动会引起小孔或间隙内的空气运动,造成空气和孔壁的摩擦,使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被损耗掉,以达到吸声的目的。

⑤巧妙运用混响,会使音符的“舞动"更加灵动。当声源停止发声后,音乐厅内还有若干个声波会持续一段时间并发生混合,这种现象就叫做混响,这段时间就是混响时间。声波在音乐厅内传播时,会被墙壁、天花板、地板等障碍物吸收一部分,吸收声音的物体增多,混响时间就会缩短。如广东星海音乐厅的主体厅,坐满观众时混响时间为1.82秒,空场时是2.19秒,这是因为满座时观众也起到了吸声作用。为了满足不同的表演需求,还可以人工调节混响时间。例如可以在厅内安装一组能转动的圆柱体,柱面的一半是反射面,反射强、吸收少;另一半是吸声面,反射弱、吸收多。把反射面转向舞台,混响时间就变长;把吸收面转向舞台,混响时间就变短。

⑥恰当的混响时间,能更好地表现演奏和演唱的感彩,使演出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混响时间允许值为1.5~2.8秒,低于1.5秒被认为音质偏于干涩,高于2.8秒,厅内可能形成回声。一般来说,音乐厅混响时间最佳值为1.8~2.1秒。当然,演奏不同类型的乐曲,所需混响时间的最佳值又略有不同:演奏节奏轻快、偏于抒情的轻音乐,混响时间短些效果更好;演奏厚重深沉、多个声部的交响乐,混响时间长些效果更好。

⑦当音乐家在施了“魔法”的音乐厅里演奏时,音符就会“舞动"起来。此时,每个音符都得到了完美地表达。

(摘编自《知识就是力量》,有删改)

17.请在第②段空白处填写恰当的内容,使之统领后文。

18.文章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选其中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19.星光中学一年一度的合唱节即将到来,请从下列场馆中选择合适的演出场地,并结合选文第⑥段说明理由。

【备选场馆一】报告厅满座时混响时间为1.6秒

【备选场馆二】体育馆满座时混响时间为2秒

【答案】17.结构;材料

18.【示例1】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广东星海音乐厅的主体厅坐满观众和空场混响时间不同的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吸收声音的物体增多,混响时间就会缩短。

【示例2】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广东星海音乐厅的主体厅坐满观众的混响时长和空场混响时长进行比较,强调突出吸收声音的物体增多,混响时间就会缩短。

【示例3】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1.82秒”“2.19秒"等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吸收声音的物体增多,混响时间就会缩短。

19.示例:体育馆更适合作为合唱演出场地。因为合唱演出的声音厚重丰满、有多个声部,混响时间需要长一些,而体育馆满座时混响时间比报告厅长且在最佳范围内,能更好地表现感彩,表演效果更佳。

【知识点】把握说明对象;事理性说明文;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情景补写。解答此类题目,先根据后文的大致内容,来概括大致内容,即可找出所填内容。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和打比方等。解答本题,可先在掌握以上说明方法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根据句中的标志性词语辨析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句子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点的角度来分析其作用。

(3)本题考查拓展运用。解答本题,首先需结合题干信息,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主旨,找出充足的理由来阐述。

17.结合③段“音乐厅的结构设计,不仅是为了视觉上的美感,更是为了实现对音符的引导和控制,让它在音乐厅里更好地‘舞动’”、④段“材料的选择对音符的‘舞动’同样重要。不同材质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对声音的反射和吸收效果也不同"可知,③和④段分别从音乐厅的结构和材料两方面的设计进行说明,可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结构;材料

18.结合第⑤段画线句“坐满观众时混响时间为1.82秒,空场时是2.19秒”可知,,列举了“1.82秒"2.19秒”等具体数字,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说明了吸收声音的物体增多,混响时间就会缩短这一特点,使说明更充分科学。

故答案为:【示例1】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广东星海音乐厅的主体厅坐满观众和空场混响时间不同的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吸收声音的物体增多,混响时间就会缩短;

【示例2】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广东星海音乐厅的主体厅坐满观众的混响时长和空场混响时长进行比较,强调突出吸收声音的物体增多,混响时间就会缩短;

【示例3】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1.82秒"2.19秒”等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吸收声音的物体增多,混响时间就会缩短。

19.首先明确:体育馆更适合作为合唱演出场地。结合选文第⑥段“混响时间允许值为1.5~2.8秒,低于1.5秒被认为音质偏于干涩,高于2.8秒,厅内可能形成回声。一般来说,音乐厅混响时间最佳值为1.8~2.1秒"可知,因为合唱演出的声音厚重丰满、有多个声部,混响时间需要长一些,体育馆满座时混响时间比报告厅长且在最佳范围内,能更好地表现感彩,表演效果更佳。报告厅满座时混响时间为1.6秒,表演效果差一些。可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示例:体育馆更适合作为合唱演出场地。因为合唱演出的声音厚重丰满、有多个声部,混响时间需要长一些,而体育馆满座时混响时间比报告厅长且在最佳范围内,能更好地表现感彩,表演效果更佳。

(2024·昆明模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

原因

①怒江沿岸的一条公路如游丝般蜿蜒,我们乘坐的大巴,像甲壳虫似的在公路上缓缓移动。一边是绵延不绝的高黎贡山,一边是壁立千仞的碧罗雪山。两山之间谷底的那片碧绿,是从青藏高原汇聚千溪万泉而来的江水。江水时急时缓,遇到乱石嶙峋,就白沫喷涌,浪花飞溅。水流有时悄声细语,有时雷声阵阵。

②紫红的三角梅拥挤在山脚,亮白的陈年积雪闪烁在山巅。一个又一个村寨攀上山腰,坐落在峭壁和陡坡之间。那一座座垛木房,就像长在千年古树干上的苔藓,湿漉漉地延展。

③当雄浑壮丽的山河打开自己的怀抱,成千上万种美就在人们眼前次第呈现。

④我靠近车窗,使劲睁大双眼向外张望,却怎么也无法把这宏大瑰奇的景象尽收眼底。“当年我只是觉得山里生活艰苦,却没有发现这里的景色这么壮美。”一位年近七十的游客对我说道。原来,老人年轻时在怒江州工作,后来返回北京,前些年老伴去世了。他说:“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我常常感到寂寞,现在进入这山河的怀抱,我才像回到家一样心安!"也许,曾和自己的青春融为一体的地方就是故土家园吧。

⑤车行至怒江第一湾,江水像一块马蹄形的翡翠,安稳地置放在群山之间。“朋友们,其实这条江到雨季才会发怒,这个季节,更适合它的名字应该是碧江。”导游的声音把我们的目光引回车内。我们的导游姓李,五十多岁模样。这个年龄的导游似乎不多,但她却比我遇到过的许多导游做得好,她不是在背导游词,我们能从她娓娓动听的解说中感受到她对这片山河的熟悉与深情。

⑥为了驱散旅途的疲惫,李导为我们讲述了她的故事。李导的家乡在怒江州北部的独龙江乡。早年,那里不通公路,物资匮乏,政府曾组建马帮运送粮食和物资救助群众,她就是其中的一个赶马人。泥石流、桥梁损毁、大雪封山……十多年里,她流血流汗,历经艰险,遭遇了难以想象的苦痛,也一次次见证了乡亲们在山间铃响马帮来时的喜极而泣。

⑦值得庆幸的是,一条条公路终于打开了闭锁的山区,她的家乡和外界的联系变得便捷。

⑧前些年,她参加了一次马帮驮茶进京的活动。那一路,马帮吸引了许多好奇的目光,也让赶马人看到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辆、霓虹闪烁的商场……如果说,大山曾经遮挡过她的目光,那么,这次马帮驮茶进京的活动,则在她面前展开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卷,引发了她的思索。她认识到:时代也许不再需要传统的马帮了。

⑨在短暂的失落和迷茫之后,她决定从熟悉的生活中拔脚而出。于是,她开启了生命的另一扇门——成为一名导游。

⑩我们在老姆登村停车休息时,一抹阳光落在对面的皇冠山上,山顶的“皇冠"像刚从黄金的汁液里捞出来一样,润润的,闪着金色的光。为了拍一张把“皇冠”戴在头上的照片,游客们四处寻找合适的位置和角度,李导热情地一一指点。看到自己在相机屏幕上成为一位头顶“皇冠"的“老皇子”,那位北京老人咧开嘴笑了,李导也轻拍手掌,发出爽朗的笑声。童心在大自然面前复活了,每个人都变得更加可爱。

汽车继续前行,“丙中洛"三个字赫然出现在一块竖于路边的石条上。从路边观景台眺望,对面云雾缭绕的山坡上满是盛放的桃花,桃花和村寨在雾气掩映下,朦朦胧胧散发着神秘的气息。“那里是人神共居的地方!”李导大声说。那位北京老人接着说:“那是一个天上的村寨……"

李导带领着大家,向如画的山河更深更远处走去。前方,一定还有许多难以置信的美被崇山峻岭收藏,还有许多惊叹在目光的延伸和腿脚的迈动间发出,还有许多温情在人生的旅途中酝酿。

我不由感慨,当人们像雄浑的山河一样打开自己时,就能够收获勇气,收获快乐,收获美好。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20.理清写作顺序是读懂文章的一把“金钥匙”。请结合全文,根据提示把下图补充完整。

21.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一个又一个村寨攀上山腰,坐落在峭壁和陡坡之间。

②第⑩段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童心在大自然面前复活了,每个人都变得更加可爱。

22.下面的语句都描写了怒江江水。请说说这些语句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启示。

江水时急时缓,遇到乱石嶙峋,就白沫喷涌,浪花飞溅。

——《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

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首领也不多说,用小腿磕一下马。马却更觉迟疑,牛们也慢下来。

——《溜索》

23.文章标题“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20.老姆登村停车点;李导的生活经历;使人物形象丰满,写作内容丰富,主题更加鲜明

21.①运用拟人修辞,“攀”字将村寨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村寨沿陡坡向上修筑的情形,表达作者对坚毅、顽强、乐观的当地百姓的赞美之情。

②“复活"指游客身上的童心童趣被唤醒了。

22.描写景物时,可以运用正面、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景物特征;可以调动多种感官感受景物,让描写具体生动;可以选用四字词语,使文章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增强文章的语言美;可以运用短句,使文章简洁明快,易于理解。(答出任意两点,意对即可)

23.怒江山区通了公路,封闭的山村敞开怀抱迎接四方来客,开启新的发展之路;以李导为代表的当地百姓,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开启新的人生道路;同车的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欣赏美景、敞开心扉、热情相处,让旅途充满温情。

【知识点】抒情性(写景)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提炼信息。解答本题,要根据题干要求锁定相关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提炼概括。注意语言要简洁。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赏析词语,一般先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理解其语境义,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描写方法。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然后结合文中具体文段进行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4)本题考查赏析题目。文章标题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直接解释字面上的含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要结合文章内容及主旨深入思考。

20.A.根据第⑩段中的“我们在老姆登村停车休息时,一抹阳光落在对面的皇冠山上”可得:老姆登村停车点。

B.根据第⑥段中的“为了驱散旅途的疲惫,李导为我们讲述了她的故事"可得:李导的生活经历。

C.这三段是李导对自己的生活经历的介绍,她介绍了自己做赶马人的生活以及他成为一句导游的原因。插叙的运用,丰富了文章的写作内容。插叙塑造了李导吃苦耐劳、善于思考、与时俱进的人物形象。使李导的人物形象更加形象丰满。李导回忆自己的生活,展现了山村的进步与发展,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

故答案为:老姆登村停车点;李导的生活经历;使人物形象丰满,写作内容丰富,主题更加鲜明

21.(1)“攀”字将村寨拟人化,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联系句中的“坐落在峭壁和陡坡之间"可知,此处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村寨沿陡坡向上修筑的情形。当地人把房屋修建在峭壁和陡坡之间,体现了他们的坚毅与顽强。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里,他们顽强的生存着,所以还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乐观心态的赞美之情。

(2)复活:再次活过来。联系句中的“每个人都变得更加可爱”可知,“复活"在句中指的是游客身上的童心童趣被大自然唤醒了。

故答案为:①运用拟人修辞,“攀”字将村寨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村寨沿陡坡向上修筑的情形,表达作者对坚毅、顽强、乐观的当地百姓的赞美之情;②“复活"指游客身上的童心童趣被唤醒了。

22.“江水时急时缓,遇到乱石嶙峋,就白沫喷涌,浪花飞溅”是对怒江水的正面描写,从正面表现的江水的湍急。“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首领也不多说,用小腿磕一下马。马却更觉迟疑,牛们也慢下来"是对怒江水的侧面描写,通过牛马的表现从侧面突出江水的湍急。可得:描写景物时,可以运用正面、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景物特征;

“江水时急时缓,遇到乱石嶙峋,就白沫喷涌,浪花飞溅”是从视觉的角度进行描写。“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是从听觉的角度进行描写。可得:可以调动多种感官感受景物,让描写具体生动。

根据“乱石嶙峋”“白沫喷涌,浪花飞溅"可得:可以选用四字词语,使文章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增强文章的语言美;

根据“首领也不多说,用小腿磕一下马。马却更觉迟疑,牛们也慢下来”可得:可以运用短句,使文章简洁明快,易于理解。

故答案为:描写景物时,可以运用正面、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景物特征;可以调动多种感官感受景物,让描写具体生动;可以选用四字词语,使文章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增强文章的语言美;可以运用短句,使文章简洁明快,易于理解。

23.根据第⑦段中的“值得庆幸的是,一条条公路终于打开了闭锁的山区,她的家乡和外界的联系变得便捷"可得:怒江山区通了公路,曾经封闭的山村与外界的联系变得便捷,人们纷纷来旅游,怒江山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第⑨段中的“在短暂的失落和迷茫之后,她决定从熟悉的生活中拔脚而出。于是,她开启了生命的另一扇门——成为一名导游”可得:以李导为代表的当地百姓,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开启新的人生道路。

根据第段中的“李导带领着大家,向如画的山河更深更远处走去。前方,一定还有许多难以置信的美被崇山峻岭收藏,还有许多惊叹在目光的延伸和腿脚的迈动间发出,还有许多温情在人生的旅途中酝酿"可得:同车的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欣赏美景、敞开心扉、热情相处,让旅途充满温情。

故答案为:怒江山区通了公路,封闭的山村敞开怀抱迎接四方来客,开启新的发展之路;以李导为代表的当地百姓,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开启新的人生道路;同车的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欣赏美景、敞开心扉、热情相处,让旅途充满温情。

四、写作(40分)

24.(2024·昆明模拟)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可以预约的繁星

题目二:坐一会儿,欣赏树的姿态,聆听风的声音;坐一会儿,翻开一本尘封的书,打开收藏记忆的抽屉;坐一会儿,沏茶、聊天、看市井人间……坐一会儿,便可感受美好,积蓄力量,继续前行。那你想和谁坐一会儿呢

请以“和▲坐一会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若选题目二,须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书写规范,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1:

可以预约的繁星

历史看我,正如我看繁星一样。只有短暂的、怜悯的一眼,然后忘却。

世界记不住我。

我如古今几千来的人一般感叹生命短暂,如潮水般的喟叹声顿如苍茫。我也会一样,不留一丝一缕地离去。许久之后也许会有人在我现在的座位上写下相似的话,可我却不见了。怎么办?世界记不住我。

那就由我,记住世界吧。

千军万马,江河湖海,那是历史的精彩,不是我的。譬如一两只小鸟扑发在脚边不远处,叫一声或半声又飞远去;譬如晨起面前一株嫩草上的露珠,下落时碎起的一小片朝晖;又譬如蚁队长列,如仪式般的搬运。这才是我的世界的精彩,因为我们都是平凡的人。

这种精彩可以预约,只要你想看就无处不在。

是谁种下那株石榴,惹起苏轼写下“榴花开欲燃"?是谁惊鸿般的回眸,惊起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是谁在雨巷中留下了丁香般的清丽的背影?又是谁在康桥下放任水草青荇的蔓延?是你,是你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惹起他人的万缕情丝。当我们投身于自己的精彩时,已然成为他人的世界的精彩。

就像繁星如花一样在夜空开放。当你溺于自己的绽开的裂骨之痛时,总有人看见你的苦,你的美,世界记不住你,总有人记住你,就像当你展开自己平凡的花瓣时,至少风会记得你的清香,至少阳光会记得你缎锦般的金色。

这种精彩可以预约,只要你想有就始终存在。

风起,卷起落叶沉沉浮浮,我们的生命终将逝去,我们的青春终将逝去,而天地不会因此而停止运转。我们每天都向着必然的死亡更近一步。那么何必为那短暂的怜悯的一眼自怨自艾呢为自己而活远比为世界而活轻松得多。凡人自有凡人的精彩,平凡而有起伏的生活何尝不是最美的生活?成为别人眼中的精彩何尝不是荣幸呢?精彩可以预约,只要有平淡的、乐于寻找乐于拥有的眼光。

譬如繁星在夜空中绽放风华,又在黎明的晨光里隐身不见,如此美丽的死法只有繁星才有。

这种生命的精彩可以预约。

只要像繁星一样在夜空开放。

例文2:

和花坐一会儿

闲读汪曾祺,看到他在《人间草木》里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似听见一个可爱的老头儿在喃喃自语。

春日深深,花是主;杨柳风吹,人似客。

访友不遇,在历代文人的笔下多有见诸。李白的“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孟浩然的“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不遇,多少有些失望,乘兴而来,正欲抽返回,可一回头,主人有一簇花儿,在光影里,忽明忽喑,拥立门旁。

在我们这个小城,不少人家的宅院门旁都长着花儿。

在一条老巷子里,有户人家门口长着紫藤,年年暮春一嘟噜、一嘟噜,深深浅浅,垂挂竹架。到这样的人家有点什么事,若遇主人不在,人又走倦了,还真得停下来,找一节台阶,歇歇脚,和他门外的花草坐一会儿。

门前有花,就是“诗意地栖居”。我一直觉得自己从前曾经住过一个院子。那个院子不大,门角有数丛芭蕉,叶影疏疏。有客来访,轻叩门环,人站门下,人画俱绿。

虽不曾住过院子,但我常到邻居家走动,敲门时,有的院子比较大,里面的人一时听不见,或者听见了,等他来开门要过一会儿,也只能和他门前的花草坐一会儿。

这种“坐一会儿”,是用眼睛去交流,与花对视,或者漫不经心睨上一眼,等到木门哗然洞开,它们已成为在身后的温柔背景。

花儿摇曳生趣。在我少年的时光中,邻居的沈家大门是一座青砖灰瓦的老宅子。宅子里的孩子,有我儿时的玩伴,那时我经常去老院串门,大门是虚掩的,门口栽一丛芍药。小伙伴有时不在家,我就门口等他。有天中午,我坐在门口的台阶上,阳光明媚,风吹得那些花儿,摇曳多姿。门外的花,还有别的植物,鸡冠、牵牛、芭蕉、蔷薇、月季、天竺、蜡梅……尤其是蜡梅,不光是坐一会儿,还俯下身去,凑近闻香。

“请和我门口的花坐一会儿,”是一个人留下的花草笺、春日帖,是主人唯恐怠慢客人,担心客人在等待的过程中单调乏味而说出的话。这是多么美妙的情境,又是多么美好的际遇。我所能想到铺展下去的事情,还可以叮嘱对方,树上有鸟雀,架上有葡萄,你如果口渴了,可以先摘上几颗尝尝。

门外的花,是老房子的建筑小品。花闲情,主人也很雅致。

和花坐一会儿,做一回青石台阶闲淡人,春风再度,清风拂面,岁月不老。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①作文: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审题可知,题目是一个偏正式短语。中心语是“繁星"。这里说的“繁星”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天上的星辰,二是其比喻义,即像繁星一样的人或物或事或景。“可以预约"是修饰语。预约:预先约定。综合理解起来,为什么繁星可以预约呢?可以是因为繁星与自己形成了某种默契,可以是因为自己对于繁星的急切追求,还可以是某人在自己与繁星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文体带有明显的叙事性和抒情性,文体应选择记叙文。

选材构思:繁星可以是本义。如,自己小时候在老家长大。让自己记忆深刻的是老家夜晚的繁星。长大后离开老家去城市上学,因为城市的灯光,很少看到过如家乡一般的繁星。于是每个暑假自己都会回到老家,只为了看一眼那满天的繁星。这是自己与繁星的预约,与是对乡村自然生活的向往。繁星可以是象征义。如,把无数童年快乐的往事比作繁星。每当看着那些儿时的相片,那些与相片相关的童年往事就会一一涌入脑海,就像是提前预约过一样。这样往事如同天上的繁星,给自己带来了温馨与甜蜜,光明与温暖。写作时,要紧扣“预约”进行选择,要有对“繁星"的描写,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作文: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分析引导语可知,引导语诠释了“坐一会儿”的积极意义,可以让人感受美好,积蓄力量,继续前行。题目中的空白处填写的是“坐一会儿"的具体对象。可以是人,如,和爷爷坐一会儿、和好友坐一会儿、和老师坐一会儿、和李白坐一会儿、和杜甫坐一会儿等。可以是物,如,和一朵花坐一会儿、和一条河坐一会儿、和一缕春风坐一会儿等。文体应是记叙文或抒情散文。

选材构思:写作时,首先应明确“坐一会儿”的具体对象,然后进行相应的选材,把自己和××坐了一会儿后生发的情感与得到的启示作为表达的主旨。如,补题为“和爷爷坐一会儿”,记录自己午后和爷爷坐一起聊天,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讲自己家的家风,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到家风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又如,补题为“和一缕春风坐一会儿”,写自己坐在春天轻柔的微风里,欣赏着大自然勃勃生机的美好春景,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活力。

【点评】(1)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定好作文中心来选取、组织素材;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在符合题干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2)本题考查的是半命题作文,该题目很考验学生的语言提炼表达能力,学生在补充题目时可选取一些新颖简洁的词汇。在写作时,可选择自己擅长的体裁入手,降低写作时的难度,选材时避免选一些老生常谈的材料,尽可能新颖且贴近实际,如若引用旧材料也应注意从其他角度切入,做到旧材新用。

1/1云南省昆明市2024年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一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2024·昆明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问题。

①近年来,国产电影叫好又叫座。国产电影的崛(jué)起是我国电影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更是对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

②国产电影备受青睐有多种原因。首先,这些影片中的人物和事件都与普通观众的生活____。《热辣滚烫》展现了主人公努力找回生活方向,锲(qì)而不舍的蜕变历程;《飞驰人生2》表达了____自身心魔、不留人生遗憾的追梦主题;《第二十条》讲述了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故事,显示了国家对违法行为严惩(chéng)不贷的决心。

③其次,国产电影里蕴含着中国传统价值观。“50岁以上的宇航员出列!”《流浪地球2》中老宇航员喊出的这句台词,____了中国人的情感共鸣。观众对影片中宇航员舍生取义精神的认同,源自一脉相成的传统价值观。

④再次,历久弥(mí)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电影注入了灵魂。《长安三万里》呈现了一场专属中国人的诗歌盛宴。影片放映结束时,观众齐诵唐诗的场景让人____。国产电影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卓越追求,展现出中国电影人的独特魅力。

⑤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优秀影片对青少年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给他们注入一种精神力量,引领着他们向充满希望的明天迈进。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崛(jué)B.锲(qì)C.惩(chéng)D.弥(mí)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诠释B.青睐C.一脉相成D.潜移默化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息息相关战胜引发热血沸腾

B.息息相关克制触动热血沸腾

C.休戚相关战胜触动热情洋溢

D.休戚相关克制引发热情洋溢

4.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重复累赘B.搭配不当C.句式杂糅D.缺少主语

5.(2024·昆明模拟)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近日,“什么是云南"主题摄影展在云南民族博物馆举行。____,____,____,____,____。摄影展扩大了云南在国内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云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①时间折叠篇章则呈现出“一域之内,气象万千;一山上下,四季共存”的时间感

②三个篇章,全方位回答了“什么是云南”,让游客体验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③空间折叠篇章中高冷雪峰和热带雨林遥遥相望,体现了云南独特的空间感

④人文历史篇章带你认识半封闭地形分化出的众多族群,感受多民族文化魅力

⑤摄影展旨在向来到云南的中外游客展示云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A.⑤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⑤C.②④①③⑤D.⑤③①④②

6.(2024·昆明模拟)名篇名句默写

对偶,也称为对仗,是成双出现的意思。对偶在古诗文各种体裁中频繁出现,是文言藻饰的一种重要方法。

文言文中对偶时常可见。例如“学而不思则罔,"(《十二章》)是逗号前后两部分对偶。“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则是分号前后两部分对偶。

诗歌中对偶就更为多见。乐府诗《十五从军征》中“,雉从梁上飞"两句,体现了对偶词性、句式相同的特点。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开头两句就运用了对偶:“,。”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千古名句“,”,将人与月相比照,用对偶的形式概括人之常情和自然规律,极富哲理。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2024·昆明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星光中学将开展“体验非遗,认识瓦猫”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吧。

7.请根据下面的活动策划书,把A、B两处补充完整。

8.学校小记者昆昆采访了瓦猫传承人张老师。请根据下面内容,推断并写出昆昆的采访问题。注意:问题要有针对性,语言表达要得体。

昆昆:_________

张老师:同学,你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瓦猫是云南传统民居使用最广泛的镇宅兽,不同地区的瓦猫形象各有特色:呈贡瓦猫外形接近真猫,眼睛又大又圆;文山瓦猫身子类似小陶罐,脖子系有铜铃;曲靖瓦猫前肢之间有八卦图案;大理瓦猫不仅有猫的形象,还有狮、象、豹等形象。

昆昆:听了您的介绍,我迫不及待想看看这些形态各异的瓦猫了!谢谢您给我们带来如此细致的讲解。

9.(2024·昆明模拟)班级举办“书香浸润心灵,名著点亮人生"阅读交流会,请你一起参与吧。

(1)下面是你们小组要在交流会上展示的阅读卡,请将其补充完整。

阅读书目作者阅读收获

自述行为

《》“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时时留意这是写给中学生看的书,重视本书的普及和通俗性;各篇注明、列出参考资料。做学问要有求真求实的精神,让自己进步,让他人受益。

《红星照耀中国》“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所创造、所写下的。"穿越重重封锁,深入根据地,采访、考察,用文字和照片记录所见所闻。

《昆虫记》“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我是在蔚蓝的的天空下……探究生命……使人们喜欢它们……”____________

(2)交流会上,大家围绕“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展开专题探究。请参照示例,从下面两个议题中任选一个进行阐述。

【示例】

议题:白胜——推动情节发展(《水浒传》)

阐述:白胜在“智取生辰纲”中扮作卖酒的小贩,配合吴用把蒙汗药下到酒里;之后,又因为他经不住拷打供出晁盖,引出了宋江私放晁盖的故事,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议题A:车夫老马——反映社会现实(《骆驼祥子》)

议题B:冬妮亚——反衬主人公形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选议题___(填字母),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24·昆明模拟)书写

(1)请仔细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用正楷临写在田字格中。

(2)柳公权的楷书具有“结体紧密、笔法锐利、字形瘦硬、筋骨明显"的特点,下列属于其作品的一项是()。

A.B.

C.D.

三、阅读(12~24题,共32分)

(2024·昆明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题中的“舍弟”,是杜甫对自家弟弟的谦称。当时他与弟弟因安史之乱而离散。

B.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提示节令,“月是故乡明”则融入诗人的主观感受。

C.颈联由抒情转入写景,兄弟分离,家已不复存在,诗人的愁思中夹杂着焦虑无奈。

D.尾联表达诗人对家人的担忧,寄寓对国家破碎的沉痛伤怀之情,深化了诗歌主题。

12.本诗画线句与陆游《游山西村》中“箫鼓追随春社近"都提到了“鼓”,其在诗句中的含义及渲染的氛围有什么不同

(2024·昆明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①,隐者之所盘旋②。"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③;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④,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⑤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⑥,理乱⑦不知,黜陟不闻。”

(节选自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注释】①宅幽而势阻:所处幽静而山势险阻。②盘旋:徘徊流连。③茹:吃。④时:定时。⑤毁:诽谤。⑥车服不维:没有车马与礼服的束缚。⑦理乱:天下治理得好或者不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