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1页
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2页
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3页
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4页
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江西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与历史主题、时代主题紧密相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也是新时代文学的主题。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是当代作家的使命所在。

以脱贫攻坚为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摆脱贫困的广袤乡土正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相应地,在文学界涌现出赵德发《经山海》、陈毅达《海边春秋》、王松《暖夏》、季栋梁《西海固笔记》等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虽然题材各异,形式风格不同,但从中我们能看到因地制宜的脱贫实践,看到扶贫干部、乡村群众、创业青年、支教老师等人物故事,感受到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与此相似,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命题,也拓宽着我们的思想视野,给文学创作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作家们瞄准这些命题,以文学的方式记录时代步伐,描绘发展画卷。

新时代文学的时代主题更加鲜明,源于当代作家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更加自觉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同时也离不开作家在文学创作上的锤炼打磨。“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越来越多的作家意识到,只有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以文学的方式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不断锤炼文学深入时代、表现时代的能力水平,新时代文学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是当代作家贯穿创作始终的功课。这不仅意味着作家需要以穿透现实的历史视野,认识时代主题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书写时代主题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变革以及蕴含其中的中国精神,还意味着要对文学手法进行探索打磨,更独到地切入主题,更艺术性地呈现主题,将主题高度真正转化成艺术高度。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传统、现代因素相互交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彼此并存,这既不同于以往的历史,也不同于经典作家已有的文学叙述。它要求当代作家在提炼和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需要进一步打开视野,培养历史感与世界眼光。历史感可以让我们在纵向发展中发现时代经验的新意,世界眼光可以让我们在横向比较中发掘中国故事的独特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

近年来受到好评的作品,如阿来《云中记》、梁晓声《人世间》、陈彦《主角》、胡学文《有生》等,都能让人看到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优秀文学的同台竞技。一些优秀长篇小说中,厚重历史与时代现实交织辉映,以文学叙事凝聚中国人的经验、情感与记忆,让人读到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实、绵延赓续的精神追求和独具特色的诗性表达。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一方面对中国文学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生命史、情感史,发挥文学直抵人心的力量,为世界文坛贡献中国文学的独特光彩。

(摘编自李云雷《向新时代文学高峰迈进》)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当代作家应当如何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塑造鲜活立体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更丰富的符合当下审美要求和时代要求的优质精神食粮?当代作家要认识到其所肩负的使命,以传承和创新的思想激发新时代文学进步的动力。

中华民族留下了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是文学创作的文化宝库,更是激励华夏儿女走好新长征路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文学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才能坚定对创作的自信、对作品的自信、对文化的自信。新时代的文学是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文学,创新是对传承的进化,传承需要与创新相结合来适应新时代的文化需求。因此,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必须平衡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创新需要找寻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所在,并利用当下新的传播手法与策略,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创新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还要求当代作家积极探索与自媒体的共生互动。例如,许多文学报刊创办了专业性的文学订阅号,众多作家、文艺工作者推出了个人自媒体账号,与读者交流、推荐新作,形成了新时代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的交流,使文学工作者与受众、文学作品与市场形成了互动的共生体。当代作家要抓住自媒体时代的机遇,在坚守文学本质的基础上,充分用好自媒体的传播优势,以更符合新时代发展规律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摘编自胡蓉《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建设等新命题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代作家将新命题融入文学创作中,以文学的方式记录时代步伐。

B.我国反映脱贫攻坚的优秀文学作品,形式可能不同,但能让人看到有关脱贫攻坚的人物故事,让人感受到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

C.面对着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生活追求,如何为广大人民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是当代作家在创作时应努力回应的问题。

D.越来越多的当代作家在创作时,能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更能书写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生命史、情感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时代文学作品不能与时代同频共振,是因为作家没能深刻把握时代主题。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了新时代文学展开论述,但两者论述的重心有所不同。

C.新时代文学创作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树立自信,实现文化传承。

D.近年来,很多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与世界优秀文学作品同台竞技,在文坛上绽放出独特光彩。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的一项是()

A.陈楸帆的科幻小说《后人类时代》描写了人在未来技术的迷宫中的挣扎,表现了人类从生理到心理都发生着的奇诡而深刻的异化,给读者展现未来新的科技因素怎样融入并影响人类生活,令人震撼。

B.铁凝的《哦,香雪》描绘了八十年代初的社会变革给山村少女精神世界带来的变化,和她们追逐梦想的执着与艰辛,体现了作者对改革开放之初的时代主题和精神的诠释。

C.某美食博主用短视频作品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丰富的中华乡村文化生活,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典型。

D.中国网络文学成为新时代文学的亮丽景观,如小说《庆余年》讲述一个有着神秘身世的少年范闲,自海边小城初出茅庐,历经家族、江湖、庙堂的种种考验和锤炼的故事,既有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又从中体现出当代社会价值理念。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新时代文学要求传承创新

文学主题紧扣时代,反映民族复兴探索新主题,拓宽文学空间

文学手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探索打磨,更独到地切入主题

历史与现实带着历史视野穿透现实利用新传播手法与策略,结合新时代文化需求

文学与人民书写时代主题带来的社会变革与中国精神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塑造鲜活立体的中国形象

文学与时代与时代同频共振,展现时代步伐在创新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学与世界展现中国故事的独特之处,与世界优秀文学同台竞技发挥文学直抵人心的力量,为世界文坛贡献中国文学的独特光彩

A.在文学手法方面,新时代文学强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同时,也注重探索打磨更独到的切入方式和艺术性的呈现。

B.该图表清晰地展示了新时代文学在传承与创新两个方面的要求,体现了文学与时代、人民的紧密联系。

C.图表显示,新时代文学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要求是相互独立的,传承主要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而创新则主要关注文学与世界的交流。

D.图表表明,新时代文学要求当代作家在书写时代主题时,不仅要反映社会变革和中国精神,还要展示中国故事的独特之处,与世界优秀文学进行交流。

5.假如你受邀参加“新时代文学高峰论坛”,需在论坛讨论环节对新时代文学发展提出建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缝隙

朱以撒

这条蜿蜒的老街还在翻修,处在半完成状态。完成了的那部分已经租出,挂起招牌做生意,从洞开的大门和里边的摆设,可以知晓他们都在经营一些什么,咖啡、甜点、沉香、山区土特产,便觉得没有必要走进去。那些等待翻新的还是大门紧闭,神秘被捂在里面,碰巧的是旧日门板上有裂缝,有人就凑近裂缝往里边打量,一眼看到过去。

缝隙的出现,赐予了这样的机会。

很多次,我在临写敦煌残经时,想到了那个已经空空荡荡的藏经洞。当时里边堆放了那么多的经卷,只是门面用泥皮糊死了。时间过去,没有谁走过时会想到里面有这么多宝贝——风沙吹老了时日,也吹走了这个密室外观曾经有过的人工痕迹。如果不是后来的自然干裂,让人从缝隙中窥探到内部,也就没有接下来的许许多多传奇。许多的过往起始都是封闭的,时日把曾经知晓它们的人送走,史册也语焉不详,让后来人止步。经不起时日的鞭打冲刷,一些物品终于见到了天日,不再成为秘密。与秘密相逢,就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认知、识见。但前提是,先找到隐藏在寻常中的那一道裂缝吧。

晋太元中武陵的捕鱼者算得上好运气,他幸运地发现了一道透出光亮的小口,由此开始了他梦幻一般的旅程。在桃花源里,捕鱼者受到了各家轮流的宴请,享受了最真诚的款待。当然,桃花源中人也通过捕鱼者张开的双唇,打探到了外界的一些秘密。捕鱼者离开时,桃花源中人对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即“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捕鱼者是一个善于分享秘密的人,他觉得有责任把秘密首先传达给太守。接下来就是寻找秘密的入口。这个入口已经不见了,连同周围的环境都陌生之至,寻找宣告失败。我一直在想,陶渊明以云淡风轻的笔法描写了桃花源的美感,主旨还是要人守住那道裂开的口子——不能守之以一,就难以让人信服。朱熹曾经评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贿。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如此说,陶渊明就是君子自守的人物,而其他晋宋人物,则是守不住的两面人。

我第一次见到桃胶是在乡下,这里桃树千万,坚硬的桃胶恍如琥珀、玛瑙那般晶莹,抓一把放入盘中,声响如大珠小珠,甚是悦耳。文人笔下喻此为桃花泪,是时光把泪水凝固了。而当口舌触及一碗温度适宜的桃胶时,它柔中含韧舒展开来的弹性,足以称之为美味,让人总是会欣赏一番,再细细品尝。追溯它的由来,则是从伤口开始的。兀立不移的万千桃树,没有哪一棵是表皮严实无损的,很像人的皮肤,总要在生存的不易中,因人为或天时,被扯开一道道口子,溢出不少汁液来。在我的记忆中,严冬是人的表皮最易开裂的时段,那时在工地、田野劳作的人,对此毫无办法,静等裂开,那时的教科书赞美这样的手和脚——是开裂成就了美好生活。桃胶不断地从桃树伤口的缝隙中涌出,接触空气,成为胶状,为桃树的所有者不断收取,加工成坚硬之物。相比于桃胶,桃花要风雅浪漫多了。曾有人将朵朵桃花寄送给远方的友人,被津津乐道,以为是名士风度的延续。而如果寄一箱桃子、一袋桃胶,那真是难言风雅——风雅之举似乎都是轻盈的、灵性的,甚至是虚无缥缈的,让人无从一握手中。这也使人感受到一棵树的多重功用,用于实的,用于虚的,用于精神的,用于口腹的。

每到午后,怀安桥下就陆续集中了各路的水果商,各自经营来路不一的水果。刀剑披挂的榴莲尽管一副凛然不可侵的相貌,还是被不少人围着。我猜,是它微微裂开的缝隙,那飘出来的独特的果香把人招引过来。不买也罢,这浓郁的气味真的让人迷醉。

有时,在自我表现上,人还不如一枚榴莲。

有一则旧事是如此展开的——弘一到丰子恺家,丰子恺请弘一坐在一张藤椅上,藤椅柔韧,老师坐上去会更舒适。弘一没有马上坐下,而是先摇晃了几下藤椅,方才缓缓落座。后来又去了一次,仍然是这个摇晃的动作。弘一回答了丰子恺的疑问——这张藤椅旧了,藤条间有许多缝隙,会有一些虫蚁,如果贸然坐下就把它们挤压了。一般人和不一般人的差别不一定都是宏大的,反而是在一些细微处,譬如细细的缝隙,也填充了一个人丰富的悲悯。有些人刻意为之,那就辛苦;有些人自然为之,成为一种自觉。一个人要走多远,才可以关注到藤椅中的缝隙?

时日匆匆,我们对于屑屑者已经缺乏察觉的细心了,而对于大,我们的兴致要高昂得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人赠送我的宣纸形制大起来了,我把笔濡墨挥洒的作品也大起来了。其实,书法家的内心都很清楚——大未必佳,但巨大是可以引人注目的。如果我用巴掌大的花笺写一幅小楷,那真会像汪洋中的溺水之人,顷刻被淹没,无处找寻。想想晋宋时期的那些简札,小得不得了,却精彩之至,是有真性情在里边的,别无他倚。这样,就是片纸只字,也甚佳好。说起来,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其死生在朝暮之间的虫蚁,所谓的大小,都是天地夹缝里的存活物,没有什么差别,当如弘一那般相待,不可轻慢。

(有删减)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既能把知晓过往的人送走,隐藏起秘密,又能通过鞭打冲刷的力量使得秘密重见天日。

B.洞开的大门、可见的摆设,神秘尽失,使人觉得没有必要进去,而紧闭的大门、门板的裂缝则能吸引人去窥探一番。

C.弘一关注藤条缝隙里的虫蚁,所以坐前都要摇晃藤椅,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细微之处可见弘一的悲悯情怀。

D.桃胶源自桃树的伤口,柔中含韧,能满足人的口腹之实,却难言风雅,因此文人借风雅浪漫的桃花喻之为桃花泪。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捕鱼者是一个善于分享秘密的人”这句话运用了反语,表现了作者对捕鱼者把秘密传达给太守的不满。

B.文章以“缝隙"为线索组织材料,行文方式灵活多样,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表现作者的所见所思。

C.文中善用对比手法,如桃胶与桃花的对比,小简札与大尺幅的对比等,褒贬分明,道理昭然若揭,让读者易于接受。

D.文章引用朱熹评价陶渊明的话,又化用《逍遥游》中的“小大之辩”,增添了书卷气,表现出作者的古典文化修养。

8.散文讲究“形散神聚”,请从选材角度分析本文“形散”的特点。

9.题目“缝隙"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其多重寓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曰“君子大居正”,又曰“王者大一统"。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作。尧、舜之相传,三代之相代或以至公或以大义皆得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是以君子不论也,其帝王之理得而始终之分明故也。及后世之乱,僭伪兴而盗窃作,由是有居其正而不能合天下于一者,周平王之有吴、徐是也;有合天下于一而不得居其正者,前世谓秦为闰是也。由是正统之论兴焉。

自汉而下,至于西晋,又推而下之,为宋、齐、梁、陈。自唐而上,至于后魏,又推而上之,则为夷狄。其帝王之理舛而始终之际不明,由是学者疑焉,而是非又多不公。自周之亡迄于显德,实千有二百一十六年之间,或理或乱,或取或传,或分或合,其理不能一概。大抵其可疑之际有三:周、秦之际也,东晋、后魏之际也,五代之际也。秦亲得周而一天下,其迹无异禹、汤,而论者黜之,其可疑者一也。以东晋承西晋则无终,以隋承后魏则无始,其可疑者二也。五代之所以得国者虽异,然同归于贼乱也,而前世议者独以梁为伪,其可疑者三也。夫论者何?为疑者设也。尧、舜、三代之始终,较然著乎万世而不疑,固不待论而明也。后世之有天下者,帝王之理或舛而始终之际不明,则不可以不疑。故曰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作也。

(节选自欧阳修《正统论》)

材料二:

不幸有天子之实,而无其位;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德。是二人者立于天下,天下何正何一,而正统之论决矣。正统之为言,犹曰有天下云尔。人之得此名,而又有此实也,夫何议?

天下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圣人于此不得已焉,而不以实伤名。而名卒不能伤实,故名轻而实重。不以实伤名,故天下不争;名轻而实重,故天下趋于实。

(节选自苏轼《正统论》)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三代A之相代B或以C至公D或以E大义F皆得G天下H之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具备的意思,和成语“相得益彰”“怡然自得"中的“得”意思均相同。

B.夷狄,中国古代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夷狄"常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C.虽,虽然的意思,与“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中的“虽"意思不同。

D.趋,趋向的意思,与苏洵《六国论》中“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的“趋"字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认为,从周朝灭亡到显德年间的多个政权是否符合正统,可以一概而论,大抵存有三处疑问。

B.欧阳修分别对“正”和“统"进行了解说,认为匡正天下那些不正当的是“正”,统一天下还没有统一的是“统"。

C.欧苏二人都认为,正统之论的产生完全是为了解决后世统治者继承帝位时出现的不正与不一的问题。

D.欧阳修认为,秦朝直接传承周的政权,统一天下,其行为和大禹、商汤没有区别,评论的人不应该贬黜它。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合天下于一而不得居其正者,前世谓秦为闰是也。

②天下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圣人于此不得已焉,而不以实伤名。

14.欧阳修和苏轼评判一个政权是正统的依据分别是什么?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山留饮赠之①

李白

吾家青萍②剑,操割③有馀闲。

往来纠二邑,此去何时还。

鞍马月桥南,光辉歧路间。

贤豪相追饯,却到栖霞山。

群花散芳园,斗酒开离颜。

乐酣相顾起,征马无由攀。

【注】①李凝,李白族弟,单父主簿,兼代宋城主簿。本诗作于李白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时。②青萍,古宝剑名。③操割,即操刀割锦。春秋时,郑人子皮想让没有经验的尹何管理自己的采邑,子产对子皮说:“小孩子还不会操刀,就让他去剁肉,他一定会先伤到自己,把贵重的锦缎交给没裁过衣服的人去裁割,他一定会毁了锦缎。”后以此比喻才能太低,不能胜任责任重大的事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用“青萍剑"比喻族弟的才能,表示他有足够的才干和能力来胜任新的职务。

B.七、八两句写贤士豪杰为李凝追送饯行,一直送到栖霞山,这为后面四句做好铺垫。

C.九、十两句写一群人在散发芬芳香气的花园中斗酒,将原本就欢乐的心情推向高潮。

D.最后两句写诗人和送行的人群一起开怀畅饮,醉得无法上马离去,可见其为人豪爽。

16.本诗有“此去何时还”之问,《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有“别君去兮何时还"之问,二者所问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7.(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夜游赤壁,任凭小船飘荡,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2)秦观《鹊桥仙》中赞叹牛郎织女虽一年才可一聚,但其美好却胜过诸多长相厮守的句子是“___,___"。

(3)“芙蓉”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他们要去迎春了,春神句芒住在东郊的庙里,他掌管着春的气息以及整个一年的收成,他甚至还会给有福的人延长寿命。他小小的庙宇在树木的深处,这里人迹罕至,在冬日将尽的时节,满山的树木像还没来得及点染的枯笔水墨画,显得颇为荒凉。②

立春的前一天,寂静的郊外突然变得骚动起来。远处的村边小道上,一条长长的充满威仪的队伍逶迤而来。从那非同寻常的鼓乐声中就可以听出,是天子前来迎春了。满天的青旗,掩映着天子和他身后的三公九卿,一路A。

叩拜句芒神的礼仪庄严而隆重。在跪拜之后,天子高高举起酒爵,然后徐徐泼洒在句芒面前的地上,接着又是跪拜。礼罢,人们给句芒让出道路,乐工们高奏鼓乐,句芒在人们的簇拥下向都城进发。稳稳站立在壮汉们肩头木板上的句芒,人面鸟身,方脸,神色端庄,目视远方,仿佛随时都会展翅高飞。头顶上,青色的春幡迎风而舞。在他旁边站着的,是一头雄壮有力却又憨态可掬的泥牛。③

④句芒进城的路上,欢迎的人挤在道路的两旁。扮成春官的孩童,一路奔跑着,B,边走边喊:春到了,春到了。于是一路的百姓也随之C:春天来了。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ABC

19.下列句子中的“在”与文中加点的“在”,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事情发生在去年。

B.风在刮,雨在下。

C.只要有利于人民,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D.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

20.“然而整个春天将由此发动。”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伊犁河谷位于新疆西北部,亚欧大陆腹地。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呈喇叭状,喇叭口向西张开。伊犁的西部是平坦的欧洲平原、欧亚草原,相距超过5000千米的大西洋水汽可以一路向东,直达伊犁。当水汽进入山谷,“超级集雨器"便开始发挥作用。迎风坡每年的降水量可达600800毫米,大量降水在高山上以固态形式留存,形成冰川。在海拔较高处,①。这些湖泊散落在群山之间,水质纯净,颜色湛蓝,犹如宝石一般。

群山之中孕育出众多河流。②,一路穿越森林,流经草原,切出峡谷,拓为宽谷,最终汇聚成新疆水量最丰沛的河流——伊犁河。河水一路滔滔西去,在哈萨克斯坦从巴尔喀什湖西部注入。③,甚至让巴尔喀什湖呈现出“西淡东咸”的奇特现象。就这样,本应干旱的伊犁,在大西洋水汽的帮助下,成了新疆乃至亚洲内陆水资源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心里真的有一片海,一直在翻滚着,而自己的魂灵如果没有一个重重的东西去压住——类似于压舱石的东西,例如信念、理想和爱,等等。只要某一刻某一个小小的情绪的浪过来,魂灵就会被这么打翻,沉入那海底去了。(蔡崇达《命运》)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3.D

4.C

5.①紧密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锤炼打磨文学手法,打开视野,培养历史感与世界眼光;②平衡好传承与创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在创新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③积极探索与自媒体的共生互动,以更符合新时代发展规律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4)本题考查学生表文转换的能力。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审题,要注意对应选项内容和文本内容的差异。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更能书写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生命史、情感史”错误。依据原文“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一方面对中国文学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也面向广大的阅读世界,书写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生命史、情感史,发挥文学直抵人心的力量,为世界文坛贡献中国文学的独特光彩"中的“另一方面”可知,选项中后两句分句应是并列关系,而不是递进关系。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是因为作家没能深刻把握时代主题"错误,以偏概全。影响新时代文学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还有作家的文学手法、表现时代的能力水平等。故答案为:A。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体现了新时代文学的创新,没有体现传承。B.强调青年作家对时代精神的诠释,未提及传承与创新。C.美食博主的短视频作品不属于新时代文学。D.既有传承也有创新。故答案为:D。

4.本题考查学生表文转换的能力。C.根据材料二可知,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在多个方面都有交集和互动,而不是相互独立的。传承不仅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也需要在创新中实现;同样,创新不仅关注文学与世界的交流,也需要基于传承进行。因此,C选项的解读不恰当。故答案为:C。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越来越多的作家意识到,只有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以文学的方式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不断锤炼文学深入时代、表现时代的能力水平,新时代文学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是当代作家贯穿创作始终的功课”可知,紧密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结合“这就要求当代作家在提炼和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进一步打开视野,培养历史感与世界眼光。历史感可以让我们在纵向发展中发现时代经验的新意,世界眼光可以让我们在横向比较中发掘中国故事的独特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可知,锤炼打磨文学手法,打开视野,培养历史感与世界眼光。结合“新时代文学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才能坚定对创作的自信、对作品的自信、对文化的自信。新时代的文学是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文学,创新是对传承的进化,传承需要与创新相结合来适应新时代的文化需求。因此,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必须平衡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创新需要找寻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所在,并利用当下新的传播手法与策略,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创新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可知,平衡好传承与创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在创新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结合“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还要求当代作家积极探索与自媒体的共生互动……当代作家要抓住自媒体时代的机遇,在坚守文学本质的基础上,充分用好自媒体的传播优势,以更符合新时代发展规律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可知,积极探索与自媒体的共生互动,以更符合新时代发展规律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故答案为:①紧密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锤炼打磨文学手法,打开视野,培养历史感与世界眼光;②平衡好传承与创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在创新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③积极探索与自媒体的共生互动,以更符合新时代发展规律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答案】6.D

7.C

8.①广泛自由:有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有敦煌藏经洞的裂缝,有进入桃花源的小口,还有桃树的缝隙、榴莲的缝隙、藤条间的缝隙,以及书法的大小,取材广泛丰富。②有详有略: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和榴莲的缝隙是略写,敦煌藏经洞的裂缝、进入桃花源的小口、桃树的缝隙等则是详写。③虚实结合: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是实写,由它联想到的敦煌藏经洞的裂缝、进入桃花源的小口、桃树的缝隙是虚写;榴莲的缝隙是实写,由它联想到的弘一对藤条间缝隙的关注,书法作品中大小的区别是虚写。

9.①“缝隙”象征契机,人们要留心观察,通过契机认知、识见秘密的事物;人们也可通过契机,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②“缝隙"象征陶渊明的君子自守品格,提示人们要坚守纯真,坚守节操。③“缝隙”象征伤口与辛劳,它们最终会带来美味与美好生活,暗示人们先苦后甜的道理。④“缝隙"象征细微、细小,提醒人们要关注细微之处、细小之物,树立众生平等的观念。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散文;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所谓文章的结构就是围绕主题安排材料的布局,答题时一般从叙述的顺序、人称视角的变化、文章的线索以及表达方式的运用等角度分析,先明确特征,然后分析好处。解答此类题目先要诵读全文,找到文中使用的叙述方式,再结合相关内容分析这样叙述的好处及作用。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因此文人借风雅浪漫的桃花喻之为桃花泪”错误,强加因果关系,从原文可知,桃胶“恍如琥珀、玛瑙那般晶莹”,文人喻之为桃花泪,并非是因为桃胶难言风雅。故答案为:D。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C.“褒贬分明”错误,结合“这也使人感受到一棵树的多重功用,用于实的,用于虚的,用于精神的,用于口腹的"可知,文章对桃胶与桃花的评价是它们作为不同的功用各有千秋,不能说是“褒贬分明”的对比。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从选材方向上来讲,本文并没有抓住某一事物重点展开,而是颇为广泛自由,先有翻修的老街中部分紧闭的大门展开联想,想到敦煌莫高窟,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想到桃胶、桃花,再想到榴莲的缝隙、藤条间的缝隙,以及书法的大小,可见其选材的广泛丰富。从选材详略程度的取舍上,作者基本上以单独段落讲述一件事,而根据段落的长短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和榴莲的缝隙是略写,而对于敦煌藏经洞的裂缝、进入桃花源的小口、桃树的缝隙则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从选材的来源看,根据原文“这条蜿蜒的老街还在翻修,处在半完成状态……那些等待翻新的还是大门紧闭……有人就凑近裂缝往里边打量,一眼看到过去"我第一次见到桃胶是在乡下”“每到午后,怀安桥下就陆续集中了各路的水果商"可知,这些描写是源于作者的真实体验。而“很多次,我在临写敦煌残经时,想到了那个已经空空荡荡的藏经洞”“相比于桃胶,桃花要风雅浪漫多了"其实,书法家的内心都很清楚——大未必佳”叙述了作者的想象来源,很明显是出自作者的想象,而对于桃花源和弘一法师事迹的描写,不可能是出自作者的真实经历,也很明显是作者的想象。可见这些部分是虚写。所以,本文具有虚实结合的特点。

故答案为:①广泛自由:有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有敦煌藏经洞的裂缝,有进入桃花源的小口,还有桃树的缝隙、榴莲的缝隙、藤条间的缝隙,以及书法的大小,取材广泛丰富。②有详有略: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和榴莲的缝隙是略写,敦煌藏经洞的裂缝、进入桃花源的小口、桃树的缝隙等则是详写。③虚实结合: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是实写,由它联想到的敦煌藏经洞的裂缝、进入桃花源的小口、桃树的缝隙是虚写;榴莲的缝隙是实写,由它联想到的弘一对藤条间缝隙的关注,书法作品中大小的区别是虚写。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第一,“许多的过往起始都是封闭的,经不起时日的鞭打冲刷,一些物品终于见到了天日,不再成为秘密。与秘密相逢,就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认知、识见”,据此可看出“缝隙”象征契机,比如敦煌的缝隙提供一个契机让封存的过往再现,使人们与秘密相逢,拥有与众不同的认知、识见,窥见历史、文化的真相。此外,原文提到“从一些语言的缝隙里,我察觉到文思无定居然如此——没有哪两个人的笔端是相似的,客气浮辞的、深婉不迫的、循途守辙的、纵横自喜的,应有尽有"将史料填纳于文章之内,使我见到古贤人这般说、那般说,独不见这位学生如何说——他被史料的烟云遮蔽,使我找不到他了。这常是我阅读的一个疑问——为何不以自己的话语言说”,表明作者认为写文章要注重用自己的话来表现自我。由此我们也可得到启发:人们也可通过契机,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第二,作者指出,“陶渊明就是君子自守的人物,而其他晋宋人物,则是守不住的两面人”,陶渊明暗示桃花源不可告人,但是渔人无法守住秘密,成为当时世人守不住节操的两面人的代表。陶渊明代表了能坚守节操的有志之人。所以“缝隙”象征陶渊明的君子自守品格,提示人们要坚守纯真,坚守节操。第三,由原文“兀立不移的万千桃树,没有哪一棵是表皮严实无损的,很像人的皮肤,总要在生存的不易中,因人为或天时,被扯开一道道口子,溢出不少汁液”,可以看出作者运用联想,由自然界中的裂缝联想到皮肤的缝隙,由桃胶从缝隙溢出,想到劳动者开裂的手脚,从而体现劳动成就美好生活的观点。所以,“缝隙”象征伤口与辛劳,它们最终会带来美味与美好生活,暗示人们先苦后甜的道理。第四,原文写作者对弘一大师的赞叹,“一般人和不一般人的差别不一定都是宏大的,反而是在一些细微处,譬如细细的缝隙,也填充了一个人丰富的悲悯。有些人刻意为之,那就辛苦;有些人自然为之,成为一种自觉。一个人要走多远,才可以关注到藤椅中的缝隙”,表现了作者对能够发自内心,自然流露出来对于细微、细小之物的悲悯情怀的人的敬仰与赞赏。所以,“缝隙”象征细微、细小,提醒人们要关注细微之处、细小之物,树立众生平等的观念。故答案为:①“缝隙"象征契机,人们要留心观察,通过契机认知、识见秘密的事物;人们也可通过契机,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②“缝隙”象征陶渊明的君子自守品格,提示人们要坚守纯真,坚守节操。③“缝隙"象征伤口与辛劳,它们最终会带来美味与美好生活,暗示人们先苦后甜的道理。④“缝隙”象征细微、细小,提醒人们要关注细微之处、细小之物,树立众生平等的观念。

【答案】10.BDF

11.A

12.B

13.①也有统一了天下却不能够占据正统,前世说秦是非正统就是这种情况。

②天下本来就有没有天子的德才却得到天子名位的人,圣人对此也没有办法啊,但不用德才来伤害名位。

14.①欧阳修:①帝王获得天下要具备帝王相承的义理。②朝代始末要清楚明白。②苏轼:帝王要德才兼备。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称谓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传》上写“君子大居正”,又写着“王者大一统"。正,就是用来匡正天下那些不正当的;统,就是用来统一天下尚未统一的。因为有不正当和不统一的情况存在,这样之后是不是正统的争论就出现了。尧、舜相传,夏、商、周相互取代,有的因为大公,有的因为大义,都统一了天下,天下人都认为是正当的,所以君子从不讨论他们是否符合正统,这是因为帝王相承的义理具备而且政权始末清楚了,伪政权出现了,所以就有了正当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情况,周平王有吴国和徐国就是这样;也有统一了天下却不能够占据正统,前世说秦是非正统就是这种情况。从此,关于正统之争就兴起了。

从汉代往后就是西晋,再往后,是宋、齐、梁、陈。从唐朝往前推是后魏,再往前推,就是夷狄政权。王朝的传承不是顺理成章,始末界限也不分明,因此学者就有了疑惑,而对是非的评判又大多不够公允。从周朝灭亡到显德年间,一千二百一十六年里,或治或乱,或夺取或传承,或分裂或统一,是否符合正统,不可一概而论。可疑之处大概有三点:周、秦的时候,东晋、后魏的时候,五代的时候。秦直接传承周的政权统一天下,其行为和大禹、商汤没什么区别,可是评论的人却贬黜它,这是第一个可疑之处。东晋传承了西晋,可无法再传下去,是无终,隋传承了后魏,可再往前推就找不到源头,是无始,这是第二个可疑之处。五代夺取政权的方式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属于乱臣贼子,可是前代议论的人认为只有梁是伪政权,这是第三个可疑之处。为什么要有争论呢?因为有疑惑。尧、舜、夏商周三代,始末明明白白,千秋万代没有人疑惑,本来不必争论就清楚明白。后世拥有天下的人,王朝的传承有的不是顺理成章,始末不分明,所以不可能不疑惑。所以说,因为有不正当和不统一,这样之后才有是否符合正统的争论。

材料二:

不幸有了天子的德才却没有天子的名位;有天子的名位却没有天子的德才。这样两种人站在天下,天下谁是正当谁统一,用正统的理论可以判断了。正统论所说的,就好比说拥有天下正统不正统罢了。一个人得到了天子的名位,又拥有天子的德才,那还有什么好议论的呢?

天下本来就有没有天子的德才却得到天子名位的人,圣人对此也没有办法啊,但不用德才来伤害名位。而名位最终也不能伤害德才,所以名位轻而德才重。不用德才来伤害名位,所以天下不会争;名位轻而德才重,所以天下才趋向于德才。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尧、舜相传,夏、商、周相互取代,有的因为大公,有的因为大义,天下人都认为是正当的。“三代之相代”中“相代"意思是相互取代,作“三代”的谓语,句意完整,之后应断开,即在B处断句;“或以至公"或以大义”结构相同,句式一致,应单独成句,即在DF处分别断句;“皆得天下之正”,“天下之正”作“得"的宾语,句意完整,中间不断句。故答案为:BDF。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能力。A.“意思均相同”错误。“得”,具备/映衬,配合/称心如意。句意:这是因为帝王相承的义理具备而且政权始末清楚明白的缘故。/相互配合的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B.正确。C.正确。“虽”,虽然/即使。句意:五代夺取政权的方式虽然不尽相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D.正确。句意:所以天下才趋向于德才。/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趋向灭亡。故答案为: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可以一概而论"错,原文有“自周之亡……其理不能一概”,意为不能一概而论。C.“完全是为了解决后世统治者继承帝位时出现的不正与不一的问题"错,虽然欧阳修和苏轼都在《正统论》中讨论了正统之论的问题,但欧主要关注正统之论的产生和演变,以及后世统治者继承帝位的不正与不一的问题;而苏则更侧重于正统的定义,即必须同时拥有天子之实和天子之名才能算是正统。因此,不能说两者都认为正统之论的产生完全是为了解决统治者继承帝位的问题。D.“评论的人不应该贬黜它”错,依据“秦亲得周而一天下,其迹无异禹、汤,而论者黜之,其可疑者一也"可知,欧阳修只是提出疑问,没有明确对此表示否定。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居其正”,占据正统;“闰”,在古代通常表示与“正”相对的意思,“谓秦为闰"的意思是“认为秦不是正统”。“……者,……也”,判断句。(2)“固”,本来;“不得已”,没有办法;“伤”,伤害。

故答案为:①也有统一了天下却不能够占据正统,前世说秦是非正统就是这种情况。②天下本来就有没有天子的德才却得到天子名位的人,圣人对此也没有办法啊,但不用德才来伤害名位。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欧阳修:①依据“合天下于一,是以君子不论也,其帝王之理得而始终之分明故也"可知,他认为帝王获得天下要具备帝王相承的义理。②依据“其帝王之理舛而始终之际不明,由是学者疑焉,而是非又多不公”可知,他认为朝代始末要清楚明白。苏轼:依据“不幸有天子之实,而无其位;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德。是二人者立于天下,天下何正何一,而正统之论决矣。正统之为言,犹曰有天下云尔。人之得此名,而又有此实也,夫何议"可知,他认为帝王要德才兼备。故答案为:①欧阳修:①帝王获得天下要具备帝王相承的义理。②朝代始末要清楚明白。②苏轼:帝王要德才兼备。

【答案】15.C

16.①内容:本诗问的是李凝去宋城之后何时再回单父;《梦游天姥吟留别》是问自己与诸君离别何时再见。②情感:本诗表达了李白对李凝的不舍之情,也体现出对亲情的重视;《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用自己打算远离尘嚣到名山求仙学道来回答问题,暗示了与诸君难以再会的结果,流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洒脱不羁的情怀。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将原本就欢乐的心情推向高潮”错误。从第十句中“离颜"可知,诗人是有离别时的惆怅表情的。故答案为: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从内容上看,本诗“此去何时还”是问李凝,诗人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何时还"是诗人问李凝去宋城之后何时再回单父;《梦游天姥吟留别》又作《别东鲁诸公》,“别君去兮何时还”,是问自己此次与诸君离别何时再见。从情感上看,本诗,李白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此时的李凝还未远行,李白就发出“何时还"的疑问,表达了他对李凝的不舍之情,也体现出他对亲情的重视态度。而《梦游天姥吟留别》,“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意思是: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诗人自问自答,以自己打算远离尘嚣到名山求仙学道的回答,暗示了与诸君难以再会的结果,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洒脱不羁、不愿同流合污的傲岸性格以及对自由生活的热爱。故答案为:①内容:本诗问的是李凝去宋城之后何时再回单父;《梦游天姥吟留别》是问自己与诸君离别何时再见。②情感:本诗表达了李白对李凝的不舍之情,也体现出对亲情的重视;《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用自己打算远离尘嚣到名山求仙学道来回答问题,暗示了与诸君难以再会的结果,流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洒脱不羁的情怀。

17.【答案】(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引》)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苇、顷、茫、楫、浦。

故答案为:(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和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8.A浩浩荡荡;B欢呼雀跃;C奔走相告

19.A

20.B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句子的衔接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常见的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2)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依据合乎语境理解词语。

(3)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18.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常见的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此处描写的是“满天的青旗,掩映着天子和他身后的三公九卿"人数众多、声势浩大的行路状态,可填“浩浩荡荡”。浩浩荡荡:原来形容人多声势广大的样子,后来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第二空,此处是描写“扮成春官的孩童"的心理和行动状态,从他们“一路奔跑着”“边走边喊"可以看出,他们此时非常快乐,故可填“欢呼雀跃”。欢呼雀跃: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第三空,根据后文的冒号和“春天来了"的呼喊,可知这是说明当地百姓在相互告诉对方春天已经来到,故可填“奔走相告”。奔走相告:意思是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故答案为:A浩浩荡荡B欢呼雀跃C奔走相告

19.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中加点的“在"字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A.介词,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B.副词,正在。C.“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后面多跟“不”。D.动词,在于,决定于。故答案为:A。

20.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第二段写寂静的郊外突然变得骚动起来,“然而整个春天将由此发动。"放在②处,起启下作用,引出第二段的内容,所以放在②处最恰当。故答案为:B。

【答案】21.①冰川的融水形成湖泊②它们从高山上奔腾而下③伊犁河水量巨大

22.①因为大西洋水汽在伊犁河谷形成了众多河流,②所以本应干旱的伊犁成了新疆乃至亚洲水资源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

【知识点】压缩语段;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2)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学会删除无关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先概括再提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空前一句介绍了大量降水形成冰川,后一句介绍了湖泊的特点,此处应建立“冰川"与“湖泊”的关联,因此可填入“冰川的融水形成湖泊"。②该空前文写到“群山之中孕育出众多河流”,后文写到“一路穿越森林”,可见中间应讲到从高山到森林的过程,故可填“它们从高山上奔腾而下”。③出现后文“甚至让巴尔喀什湖呈现出‘西淡东咸’的奇特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水量太多,冲淡了西边湖水中的盐分,故可填“伊犁河水量巨大”。

故答案为:①冰川的融水形成湖泊②它们从高山上奔腾而下③伊犁河水量巨大

22.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第二段前三句话表明伊犁河的形成过程,概括出“大西洋水汽在伊犁河谷形成了众多河流";后两句话表明伊犁河的作用,概括出“本应干旱的伊犁成了新疆乃至亚洲水资源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该语段的因果关系:“伊犁河谷形成了众多河流"是“伊犁成了新疆乃至亚洲水资源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的原因。题目要求用因果关系句概括,且字数不超过50字。根据前面的分析,在符合题目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梳理句子关系,即可得出答案。故答案为:①因为大西洋水汽在伊犁河谷形成了众多河流,②所以本应干旱的伊犁成了新疆乃至亚洲水资源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

23.【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材料是蔡崇达的小说《命运》中的一段话,用比喻把人心比作大海,把内心的情感波动比作滚滚波涛,把“灵魂"比作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船。“人的心中真的有一片海,一直在翻滚”的意思是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的内心也并不总是平静的,所以这艘航行在心海中的灵魂之舟需要一个压舱石这样的重物来保证它的稳定。没有压舱石的后果可能就像材料上说的“只要某个时刻来了一个小小的情绪波动,灵魂就会被掀翻沉入海底。"关键是如何理解这块“压舱石”。这块“压舱石"其实是人类的精神支柱。可以是信仰,信念,理想,爱情等等。这块“压舱石”也决定了人的命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压舱石”,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可以不断更换“压舱石”。

写作时可以联想和思考对《压舱石》的理解,可以反思自己的成长之路,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进行深入分析。在写作的结构上,无疑首先要指出材料中提到的“压舱石"这个关键词的深刻内涵。比如“压舱石”,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或一件事的重心,即精神信仰或底线。然后说明“压舱石"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心中的信仰、信念、理想。之后就可以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说明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压舱石”了。比如可以说,多读书,多积累,才能有更充足、更强大的力量去面对世界,或者结合“地势广阔,君子以德载物"等名言来说明,要修身养性,让修养成为帮助我们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立意提取】

1.生命之舟,沉稳方能远航。

2.心中有磐石,脚底定生根。

3.信仰是立身做人的“压舱石"。

4.沉潜下去,永远比虚浮其表令人受益。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1江西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与历史主题、时代主题紧密相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也是新时代文学的主题。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是当代作家的使命所在。

以脱贫攻坚为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摆脱贫困的广袤乡土正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相应地,在文学界涌现出赵德发《经山海》、陈毅达《海边春秋》、王松《暖夏》、季栋梁《西海固笔记》等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虽然题材各异,形式风格不同,但从中我们能看到因地制宜的脱贫实践,看到扶贫干部、乡村群众、创业青年、支教老师等人物故事,感受到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与此相似,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命题,也拓宽着我们的思想视野,给文学创作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作家们瞄准这些命题,以文学的方式记录时代步伐,描绘发展画卷。

新时代文学的时代主题更加鲜明,源于当代作家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更加自觉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同时也离不开作家在文学创作上的锤炼打磨。“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越来越多的作家意识到,只有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以文学的方式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不断锤炼文学深入时代、表现时代的能力水平,新时代文学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是当代作家贯穿创作始终的功课。这不仅意味着作家需要以穿透现实的历史视野,认识时代主题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书写时代主题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变革以及蕴含其中的中国精神,还意味着要对文学手法进行探索打磨,更独到地切入主题,更艺术性地呈现主题,将主题高度真正转化成艺术高度。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传统、现代因素相互交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彼此并存,这既不同于以往的历史,也不同于经典作家已有的文学叙述。它要求当代作家在提炼和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需要进一步打开视野,培养历史感与世界眼光。历史感可以让我们在纵向发展中发现时代经验的新意,世界眼光可以让我们在横向比较中发掘中国故事的独特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

近年来受到好评的作品,如阿来《云中记》、梁晓声《人世间》、陈彦《主角》、胡学文《有生》等,都能让人看到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优秀文学的同台竞技。一些优秀长篇小说中,厚重历史与时代现实交织辉映,以文学叙事凝聚中国人的经验、情感与记忆,让人读到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实、绵延赓续的精神追求和独具特色的诗性表达。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一方面对中国文学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生命史、情感史,发挥文学直抵人心的力量,为世界文坛贡献中国文学的独特光彩。

(摘编自李云雷《向新时代文学高峰迈进》)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当代作家应当如何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塑造鲜活立体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更丰富的符合当下审美要求和时代要求的优质精神食粮?当代作家要认识到其所肩负的使命,以传承和创新的思想激发新时代文学进步的动力。

中华民族留下了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是文学创作的文化宝库,更是激励华夏儿女走好新长征路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文学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才能坚定对创作的自信、对作品的自信、对文化的自信。新时代的文学是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文学,创新是对传承的进化,传承需要与创新相结合来适应新时代的文化需求。因此,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必须平衡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创新需要找寻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所在,并利用当下新的传播手法与策略,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创新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还要求当代作家积极探索与自媒体的共生互动。例如,许多文学报刊创办了专业性的文学订阅号,众多作家、文艺工作者推出了个人自媒体账号,与读者交流、推荐新作,形成了新时代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的交流,使文学工作者与受众、文学作品与市场形成了互动的共生体。当代作家要抓住自媒体时代的机遇,在坚守文学本质的基础上,充分用好自媒体的传播优势,以更符合新时代发展规律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摘编自胡蓉《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建设等新命题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代作家将新命题融入文学创作中,以文学的方式记录时代步伐。

B.我国反映脱贫攻坚的优秀文学作品,形式可能不同,但能让人看到有关脱贫攻坚的人物故事,让人感受到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

C.面对着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生活追求,如何为广大人民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是当代作家在创作时应努力回应的问题。

D.越来越多的当代作家在创作时,能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更能书写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生命史、情感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时代文学作品不能与时代同频共振,是因为作家没能深刻把握时代主题。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了新时代文学展开论述,但两者论述的重心有所不同。

C.新时代文学创作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树立自信,实现文化传承。

D.近年来,很多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与世界优秀文学作品同台竞技,在文坛上绽放出独特光彩。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的一项是()

A.陈楸帆的科幻小说《后人类时代》描写了人在未来技术的迷宫中的挣扎,表现了人类从生理到心理都发生着的奇诡而深刻的异化,给读者展现未来新的科技因素怎样融入并影响人类生活,令人震撼。

B.铁凝的《哦,香雪》描绘了八十年代初的社会变革给山村少女精神世界带来的变化,和她们追逐梦想的执着与艰辛,体现了作者对改革开放之初的时代主题和精神的诠释。

C.某美食博主用短视频作品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丰富的中华乡村文化生活,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典型。

D.中国网络文学成为新时代文学的亮丽景观,如小说《庆余年》讲述一个有着神秘身世的少年范闲,自海边小城初出茅庐,历经家族、江湖、庙堂的种种考验和锤炼的故事,既有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又从中体现出当代社会价值理念。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新时代文学要求传承创新

文学主题紧扣时代,反映民族复兴探索新主题,拓宽文学空间

文学手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探索打磨,更独到地切入主题

历史与现实带着历史视野穿透现实利用新传播手法与策略,结合新时代文化需求

文学与人民书写时代主题带来的社会变革与中国精神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塑造鲜活立体的中国形象

文学与时代与时代同频共振,展现时代步伐在创新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学与世界展现中国故事的独特之处,与世界优秀文学同台竞技发挥文学直抵人心的力量,为世界文坛贡献中国文学的独特光彩

A.在文学手法方面,新时代文学强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同时,也注重探索打磨更独到的切入方式和艺术性的呈现。

B.该图表清晰地展示了新时代文学在传承与创新两个方面的要求,体现了文学与时代、人民的紧密联系。

C.图表显示,新时代文学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要求是相互独立的,传承主要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而创新则主要关注文学与世界的交流。

D.图表表明,新时代文学要求当代作家在书写时代主题时,不仅要反映社会变革和中国精神,还要展示中国故事的独特之处,与世界优秀文学进行交流。

5.假如你受邀参加“新时代文学高峰论坛”,需在论坛讨论环节对新时代文学发展提出建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D

2.A

3.D

4.C

5.①紧密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锤炼打磨文学手法,打开视野,培养历史感与世界眼光;②平衡好传承与创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在创新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③积极探索与自媒体的共生互动,以更符合新时代发展规律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知识点】对文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