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01124-2014 纺织品抗酸碱溶液渗透性能试验方法_第1页
FZ∕T 01124-2014 纺织品抗酸碱溶液渗透性能试验方法_第2页
FZ∕T 01124-2014 纺织品抗酸碱溶液渗透性能试验方法_第3页
FZ∕T 01124-2014 纺织品抗酸碱溶液渗透性能试验方法_第4页
FZ∕T 01124-2014 纺织品抗酸碱溶液渗透性能试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纺织品抗酸碱溶液渗透性能试验方法Textiles-Testmethodforresistanceoffabrictopenetration2014-12-24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I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归口。1纺织品抗酸碱溶液渗透性能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短时间喷射、流动条件下,纺织品抗酸碱液体渗透性能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纺织织物。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化学试剂透过纺织织物的过程,包括化学试剂被纺织织物吸附、在纺织织物内的扩散以及从纺织织物另一侧析出。4原理5仪器设备测试设备示意图见图1。5.1硬质透明槽呈半圆柱形,内径为(125±5)mm,长为(300±2)mm,倾角为45°。5.2注射器规格为(10±0.5)mL,针孔外径为(0.8±0.02)mm;针尖要求为平头。5.3自动注射系统使用液压泵或者其他增压系统,可保证注射器在(10±1)s内连续喷射(10±0.5)mL的化学试剂。不应该使用人工或重力注射,并且系统应该带有固定注射器的支架。2FZ/T01124—20144——试样;6——注射器;图1测试设备示意图5.6透明薄膜FZ/T01124—20145.7滤纸厚度为0.15mm~0.2mm,用来吸收透过试样的化学试剂。5.8秒表精度为0.1s。6化学试剂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选择合适的酸碱试剂进行测试。一般情况下,抗酸性能可选择试剂有质量分数80%硫酸、30%盐酸和40%硝酸,抗碱性能可选择质量分数30%氢氧化钠。可根据需要或供需双方协议选择其他合适的酸碱试剂进行测试,并在试验报告中注明。7.1对于每一种试剂,从样品的经(直)、纬(横)方向各裁取3块大小为(360±2)mm×(235±5)mm的矩形试样进行测试。取样部位不应有褶皱或折痕。7.2将试样在GB/T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8测试步骤8.1将试样进行称重,精确到0.01g。8.2裁取长(300±2)mm,宽(235±5)mm的滤纸与透明薄膜各一张,一起称重,精确到0.01g。8.3将透明薄膜放在硬质透明槽中,上面覆盖滤纸,相互间紧密贴合。注意不要留有空隙,也不要有褶皱,保证透明槽、透明薄膜和滤纸下端平齐。8.4将试样放在滤纸上,使试样的长边与槽边平行,测试面朝上。试样的折叠边缘超出透明槽的下端30mm,用适当方法固定。确保试样没有褶皱,用夹子夹紧。8.5烧杯称重,精确到0.01g。烧杯放在试样折叠边的下面,确保能够收集所有流经试样的试剂。8.6注射器针头向下,垂直安装在支架上,针头应通过硬质透明槽的轴心线,针头与试样表面的距离为(100±2)mm(见图1)。8.7启动自动注射系统,同时开始计时,使10mL的化学试剂在(10±1)s内由针头喷射至试样的外表面。8.8计时到60s(从试验液体喷出开始计时),轻敲透明槽,使悬浮于试样折叠边缘的试剂滑落。8.9再次称重,依次称量烧杯、试样,以及滤纸和透明薄膜组合的质量,精确到0.01g。8.10依次测试其他剩余试样。9结果计算和表示9.1透过率按式(1)、式(2)计算。 mr=pV (2)FZ/T01124—2014Ip——透过率,%;mp——试样经(直)或纬(横)方向三个试验滤纸和透明薄膜中储存的试剂质量的平均值,单位为克mr——喷射到试样上的试剂的质量,单位为克(g);p——试剂的密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20℃时,80%硫酸密度为1.73g/mL,30%盐酸密度为1.15g/mL,40%硝酸密度为1.25g/mL,30%氢氧化钠密度为1.33g/mL;V——喷射到试样上的试剂的体积,为10mL。9.2拒液率按式(3)计算。Ig——拒液率,%;mg——试样经(直)或纬(横)方向三个试验流入烧杯中的试剂的质量的平均值,单位为克(g);mr——喷射到试样上的试剂的质量,单位为克(g)。9.3吸收率按式(4)计算。I₄——吸收率,%;mA——试样经(直)或纬(横)方向三个试验试样中吸附的试剂的质量的平均值,单位为克(g);mr——喷射到试样上的试剂的质量,单位为克(g)。9.4计算样品经(直)、纬(横)向试样的透过率、拒液率和吸收率,单位为%,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两位。10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