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月考卷(试题)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三次月考卷(试题)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三次月考卷(试题)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3页
第三次月考卷(试题)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4页
第三次月考卷(试题)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第三次月考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1.下列四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间(jiān)断摊贩寂寞心平气和(平:安定)B.栅(zhà)栏防御倾覆纤纤擢素手(素:朴素)C.处(chǔ)境辟静焚烧任尔东西南北风(任:任凭)D.兴(xīng)旺耽搁肿胀泣涕零如雨(零:落下)2.下列句中描写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志向或品格的一项是()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3.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走马观花(奔跑) B.不以为然(正确)C.赴汤蹈火(热水) D.过犹不及(及格)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B.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C.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D.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5.[理解]下面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一日三秋日理万机怒发冲冠B.口若悬河旁若无人如虎添翼C.柳暗花明兔死狐悲肝肠寸断D.口是心非伶牙俐齿问心无愧二、填空题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坚劲(jìnjìng)甘霖(línlíng)严峻(jùnjǜn)瞻仰(zhānyán)燕山(yānyàn)暂时(zhànzàn)抽噎(yēyè)青稞(kēguǒ)2.给下列句子中的引号选择正确的用法,将序号写在横线上。A.表示直接引用B.表示引用他人说的话C.表示特定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D.表示否定或讽刺(1)最后把“?”拉直变成“1”,找到真理。(2)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3)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4)你真是太“聪明”了,坐在这里等真理。3.选择正确的字填空。(1)满瞒临邻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6周岁,就到村小学读书。涯崖田老师17岁就开始了小学教师生描瞄摹模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红纸。三、选词填空(1)填空,补充词语见知著锲而不马观花专心志追根求无独有不可议全神注(2)根据要求填空①上面词语中,有一组意思相近,它们是和。②出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两句诗的词语是。四、综合题1.你知道下列古诗与哪个节日有关吗?这些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连一连。《寒食》春节赏月、吃月饼《十五夜望月》七夕节禁火、吃生食《迢迢牵牛星》寒食节贴对联、贴年画《元日》中秋节穿针乞巧2.读一读,连一连。《鲁滨逊漂流记》美国塞尔玛·拉格洛芙《骑鹅旅行记》英国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瑞典丹尼尔·笛福五、默写(1),燕山月似钩。(2)今夜月明人尽望,。(3)?除非问取黄鹂。(《清平乐》)(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采薇》)(5)《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有不同的观点和依据。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另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从中我们明白了学无止境,“,更有早行人”的勤奋,也体会到朱自清爷爷说的:“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时间的飞速流逝,更应该努力学习,以免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懊悔。六、课内阅读(一)那个星期天,阳光明méi_______,我踏着方zhuān_______玩跳房子,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用树枝拨弄yí_______穴……不停念dāo_______着,生怕时间在阳光nuó_______移的脚步中,在母亲róucuō_______衣服的手中给dān_______搁了,我紧随母亲,好几次jiǎo_______在她双腿之间,差点儿被bàn_______倒,然而,母亲奔走的双腿终究没有停下来,而我在那个星期天也终究没有出去,在那个漫长而急遽,孤独而惆怅的黄昏中我泪如雨下,洒了一地……1.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字词,注意书写工整、美观。2.阅读语段中加点的部分,说说你的发现,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我的发现:冷想念我选择““仿写:3.还记得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吗?这两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请你结合两篇文章,说说它们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二)阅读课内文段,按要求作答。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③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1.和文中“司空见惯”意思相近的词语是()A.经久不衰 B.持之以恒 C.屡见不鲜 D.空空如也2.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最相近的句子是()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C.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一点点细微的成绩积累起来的。D.真理是时间的女儿。3.画横线的句子中,“?”指的是,“!”指的是。这样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4.《论语·公冶长》中对待问题的正确态度是“敏而好学,”,而“”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追求问题答案的一句口头禅。5.从选文最后一段来看,“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从何而来?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请简单写一写。七、现代文阅读洒满汗水的“路口”发明大王爱迪生有句名言:①“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是对成功之路的高度概括。然而,这么多的汗水,都洒在了攀登“顶峰”的路上吗?不尽然,事实上,所有成功者无不在寻找②“路口”的过程中洒下了大量汗水。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从梯子上掉下来,人们惊慌失措地跑向爱因斯坦,可谁想到,爱因斯坦已经完全忘记了身体上的疼痛,正思考着另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笔直地掉下来?哦,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这一小小的事故对他研究“广义相对论”带来了很大启发。也许你同时想起了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和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吧?这三个故事有个共同点,就是有人能对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进行思考,从而有了重大发现和发明。这三个主人公都被后人称为③“科学巨匠”。他们是否三生有幸、福星高照呢?请大家想一想,谁没有见过重物下落呢?谁没见过沸腾的开水产生的蒸汽顶开壶盖呢?谁没见过从高处摔下来的物体呢?为什么真理没被我们发现呢?一个一心想当飞行员的男孩来找空军上将,问他怎样成为一名飞行员。上将没有回答他,而是带他一-起去郊游。回来后他对男孩说:“我发现四件小事会妨碍你成为飞行员:一是你只知道敲门,没发现有门铃;二是你在车站忘记了车粟搁在哪里;三是由你做记录时,你不确定是否带了铅笔;四是你把我的住所门号记错了。你说,人们会把一架飞机交给一个这样的④“细心人”吗?”事实证明,从偶然中发现真理的科学家们并不是运气好,大自然对每一个人未说,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1.短文中标序号的引号分别表示:①;②;③;④。A.讽刺或反语B.直接引用C.特定称谓D.特殊含义2.找出短文说明的观点,与这句话意思最接近的一句名言是()。A.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D.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3.短文第一自然段引用了爱迪生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短文内容说说.4.你还知道哪些人付出辛勤的汗水后,发现了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呢?请举例说明。八、写作题题目:感恩有你提示:当你品尝着可口的饭菜时,可曾想到家人为我们的成长倾注的爱意:当你沉浸在精彩的课堂中时,可曾想到授课教师付出的辛苦;当你尽情享受一场大雪带来的快乐时,可曾想到环卫工人奋力除雪的情景……当你回想着这样的情景时,真情就会在笔下自然地流淌。要求:围绕中心意思,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运用恰当的方法抒发自己的真情,6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一、1.D2.D3.D4.B5.A二、1.jìng;lín;jùn;zhān;yān;zàn;yē;kē2.(1)C(2)A(3)B(4)D3.(1)满;邻(2)涯(3)描;摹三、(1)微;舍;走;致;源;偶;思(2)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走马观花(3)不知秋思落谁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四、1.《寒食》春节赏月、吃月饼《十五夜望月》七夕节禁火、吃生食《迢迢牵牛星》寒食节贴对联、贴年画《元日》中秋节穿针乞巧2.读一读,连一连。《鲁滨逊漂流记》美国塞尔玛·拉格洛芙《骑鹅旅行记》英国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瑞典丹尼尔·笛福五、(1)大漠沙如雪(2)不知秋思落谁家(3)春无踪迹谁知(4)昔我往矣;今我来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