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3.2空气与生命(解析版)_第1页
8.3.1-3.2空气与生命(解析版)_第2页
8.3.1-3.2空气与生命(解析版)_第3页
8.3.1-3.2空气与生命(解析版)_第4页
8.3.1-3.2空气与生命(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空气与生命(§3.1∽3.2)姓名班级得分★温馨提示:题号前面带有的题目,思路分析请扫标题旁的二维码哦!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A、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分析;B、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C、根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D、根据空气中氧气的来源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知识的积累。【详解】A、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A正确;B、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故B正确;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D、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故选:C。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并有黑色固体生成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详解】A、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烟产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故选:D。3、小明旅游时经常使用一种纸代替金属材料制成的锅煮面,轻便易携带,你觉得煮面时纸锅不会被烧掉的原因是......(▲)A、纸锅的着火点很高B、面汤使纸锅的着火点升高了C、面汤隔绝了氧气使纸锅不能燃烧D、加热时面汤蒸发吸热使纸锅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答案】D【解析】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燃烧的条件问题,熟记物质燃烧的条件就可做好此题。【详解】纸张是可燃物,也与氧气接触,潮湿的纸张不燃烧的原因是面汤蒸发吸热,使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故选:D。4、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答案】D【解析】考虑实验室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是否能选用排水法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和是否与水反应;是否能选用排空气法要考虑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实验室选择收集方法的确定方法,掌握收集方法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一般考虑气体物理性质中的密度和溶解性,化学性质中看它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必须考虑的是②③⑤。故选:D。5、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答案】D【解析】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故选项说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瓶底的水,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均为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6、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甲)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B、装置简洁,减少了图甲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C、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C【解析】根据两套装置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逐项判断;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的性质是不变的。【分析】本题通过两套不同的装置的对比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测定的原理并通过装置的对比进行客观的评价,难度不大。【详解】A、通过装置可以看出,乙装置的反应容器体积小,里面密封的空气就少,则药品消耗少,故A说法正确;B、乙装置比较简洁,空气只存在于注射器内,而甲装置的气体除了集气瓶内的外,导气管中也含有气体,因此可以减少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故B说法正确;C、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白磷比红磷着火点低,故C说法错误;D、乙容器内径相等,通过注射器上的刻度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D说法正确。故选:C。7、“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燃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答案】D【解析】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燃烧条件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详解】A、“魔棒”不具有神奇的功力。故错误;B、酒精灯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错误;C、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也不能自发燃烧。故错误;D、高锰酸钾和浓硫酸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故正确。故选:D。8、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并用该瓶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如果小明操作没有问题,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A、收集到的氧气太少,纯度太低B、所用铁丝太粗C、集气瓶底部没有预先铺一薄层细砂D、铁丝的温度过低,未达到铁丝燃烧的温度【答案】C【解析】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即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分析判断。【分析】理解掌握燃烧的三大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另外,氧气的浓度对是否燃烧也有影响。【详解】A、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可能空气没有排净,氧气浓度较低,铁丝不会燃烧,所以正确。B、铁丝较粗,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小,铁比可能不会燃烧,所以正确。C、集气瓶底部预先铺一层细砂,是为了防止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受热不均而炸裂的,与燃烧的条件无关,所以错误。D、可能铁丝的预热效果不好,没有使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铁丝不燃烧,所以正确。故选:C。9、据报道,某地发生火灾后有三名小孩生还。这三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前行。他们在逃生时主要利用了......(▲)A、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B、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C、低姿势前行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D、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答案】D【解析】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较少,并且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湿毛巾可起到防毒面具的作用。【分析】生命重于泰山,在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中毒、触电、化学品腐蚀等,了解事故发生的原理,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是保障人身生命安全的第一要务。【详解】热空气因密度小而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较少,并且湿毛巾可起到防毒面具的作用,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前行,能防止吸入烟尘中毒。故选:D。10、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如图中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A、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B、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C、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D、d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答案】C【解析】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分析】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详解】A、a点对应的时间是0,高锰酸钾还未反生分解,则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该选项正确。B、b点时高锰酸钾已分解了一段时间,b点时试管内物质为剩余的高锰酸钾、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该选项正确。C、c点相对于b点又反应了一段时间,但高锰酸钾还没有完全分解,c点时试管内物质仍为剩余的高锰酸钾、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该选项不正确。D、d点之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高锰酸钾恰好完全分解,该选项正确。故选:C。11、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收集0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答案】A【解析】A、根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收集氧气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详解】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故A正确;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均匀连续地放出时,才开始收集氧气,不能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故B错误;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用玻璃片将瓶盖好后,移出水面正放在桌子上,故C错误;D、氧气收集完毕,如果先将酒精灯熄灭,则试管内压强变小,水会沿导管倒流进试管,故D错误。故选:A。12、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用蜡烛(主要成分为石蜡)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这一现象说明石蜡的熔点较低B、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C、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石蜡分解产生的氢气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答案】B【解析】A、根据蜡烛中主要物质在温度不高的条件下能变为石蜡蒸气,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若导管太长,温度降低,蒸汽会冷却,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题意,在燃着蜡烛火焰的焰心上插一根导管,在另一端导管口点燃产生“子火焰”,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分析】本题有一定难度,了解母子火焰的原理、石蜡蒸汽(石蜡在受热时冷凝形成的石蜡小颗粒,多为白色)受热易燃的特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A、蜡烛中主要物质在温度不高的条件下能变为石蜡蒸气,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沸点较低,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能太长,如果导气管太长,由于温度的降低,石蜡蒸汽会在导管中冷凝,不能从导气管的末端导出,使实验不成功,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燃着蜡烛火焰的焰心上插一根导管,在另一端导管口点燃产生“子火焰”,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白烟,是石蜡蒸气,故选项说法错误。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而不是该处氧气充足,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3、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A、移走可燃物B、隔绝氧气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灭火的原理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清除可燃物;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详解】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使气态石蜡被赶走,所以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故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移走可燃物。故选:A。14、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答案】B【解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药品消耗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药品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等,本题结合红磷测定氧气的原理分析即可。【分析】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详解】A、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进入的水偏少,测定的结果偏小,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正确;B、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250-20)mL=230mL,进入水的体积是45mL,即氧气的体积是45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19.6%,故错误;C、发热剂的量必须足量,因为只有足量的发热剂才能把氧气消耗完,使结果准确,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故正确;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使结果准确,故正确。故选:B。15、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①中,能说明N2不支持燃烧B、实验过程①中,将氮气换为二氧化碳也能得出燃烧的有关条件C、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D、实验过程②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答案】D【解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结合实验过程①②分析,注意变量的控制,选出正确的选项即可。【分析】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验的设计过程。掌握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要会根据物质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去分析具体的实验现象。特别注意物质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详解】A、步骤①中b处的红磷是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通N2,不燃烧,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实验过程①中,将氮气换为二氧化碳也能得出燃烧的有关条件,说法正确;C、步骤②中b处的红磷,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故说法正确;D、步骤②中b处的红磷是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然后通O2,燃烧,而a处没有燃烧,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说法错误;故选项为:D。二、填空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29分)16、(4分)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属于氧化反应的有▲,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有▲,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有▲。A、镁+氧气氧化镁B、硫+氧气二氧化硫C、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答案】A、BA、B、CA、BC【解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A、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硫+氧气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但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A、BA、B、CA、BC17、根据表中五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溶解性,回答下列问题:空气氨气甲烷氯化氢氧气密度/g·L-11.2930.7710.7171.6291.43溶解性——极易溶难溶极易溶难溶(1)不能用排水法,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2)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填“大”或“小”)。(3)用如图所示盛满水的集气瓶收集甲烷,气体应从▲(填“a”或“b”)端进入。【答案】(1)氨气(2)小(3)b【解析】(1)根据气体的密度与水溶性答题;(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直接填空;(3)根据氧气的性质和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填空。【分析】应熟悉常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排空气法要根据气体的密度来确定,但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不是很纯;气体用排水法收集的较纯。【详解】(1)不能用排水法,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氨气。(2)由表格中的数据得到:空气的密度是1.293,NH3的密度是0.771,很明显,标准状况下气体NH3的密度比空气小。(3)该装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长进短出,若用该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则短进长出排出装置中的水。故答案是:(1)氨气(2)小(3)b18、如图1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1)能燃烧的是▲(填“a”“b”或“c”)处,图2中能正确反映气球内气压(p)随反应时间(t)而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2)(1分)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答案】(1)aB(2)P2O5【解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白磷燃烧的现象和压强的变化分析;(2)根据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写出化学式。【分析】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燃烧的条件和五氧化二磷有毒能污染空气,能量转化,灭火原理等即可回答。【详解】(1)a处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能与氧气接触,所以能燃烧;装置中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随着反应的停止,热量扩散,同时氧气被消耗,装置中的压强减小,并且小于原来压强,所以符合图象变化的是B。(2)由于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所以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P2O5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故答案为:(1)aB(2)P2O519、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学习了该知识点后进行了如图整理。(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1)反应①硫在点燃的情况下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2)在反应③的实验中,要预先在盛放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沙,其目的是▲。(3)由图可知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填“稳定”或“活泼”)的气体。【答案】(1)SO2(2)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3)活泼【解析】(1)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分析;(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3)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回答。【分析】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生成物及氧气的化学性质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详解】(1)反应①是硫在点燃的情况下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则硫燃烧的生成物X是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2)反应③实验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预先在盛放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沙子,其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3)由图可知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很多种物质反应,可以得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故答案为:(1)SO2(2)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3)活泼20、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图甲中的▲,若用图乙装置G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通入。【答案】(1)酒精灯集气瓶(2)AD或AEa【解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选择装置;根据氧气的性质和装置G的特点进行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名称和用途。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详解】(1)①是酒精灯;②是集气瓶。(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条件是加热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AD或AE。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a通入。故答案为:(1)酒精灯集气瓶(2)AD或AEa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21、小华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点燃铁丝。请分析回答:(1)把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当铁丝发红时,把铁丝移入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铁丝并不能燃烧(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将发红的铁丝移至集气瓶内时,▲。(2)改用火柴引燃铁丝,铁丝在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如图乙所示)。请写出这种黑色固体的化学式:▲。【答案】(1)铁丝的温度低于着火点以下(2)Fe3O4【解析】(1)可燃物在与氧气接触的同时,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样可燃物才能燃烧;(2)用元素符号和相应的数字可以表示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本题这样考查燃烧和物质的化学符号表示,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即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详解】(1)铁丝与氧气充分接触时没有燃烧,说明温度没有达到铁丝的着火点。(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Fe3O4。故答案为:(1)铁丝的温度低于着火点以下(2)Fe3O422、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mL。(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答案】(1)10(2)使注射器内的氧气与红磷充分反应【解析】(1)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计算。(2)根据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能使气体与红磷充分接触来回答。【分析】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要注意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内容的考查。【详解】(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则氧气的体积为50mL×21%≈10mL。(2)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能使气体与红磷充分接触,以便耗尽装置内的氧气。故答案为:(1)10(2)使注射器内的氧气与红磷充分反应23、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小科在老师指导下根据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圆底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将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将火柴从水蒸气中移开,火柴便燃着了。(1)写出实验中用于加热的仪器名称:▲。(2)加热铜管的作用是▲。(3)火柴在水蒸气中不能燃烧的原因是水蒸气中缺少▲。【答案】(1)酒精灯(2)加热,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3)氧气【解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认知解答;(2)物质的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温度达到着火点;(3)燃烧仅仅达到着火点是不能燃烧的,还得有氧气。【分析】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必须同时满足。【详解】(1)酒精灯是常见的热源,故填:酒精灯。(2)水蒸气从铜管中冒出是温度较高能够是火柴达到着火点,故填:加热,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3)在铜管口水蒸气多,而氧气少。故填:氧气。故答案为:(1)酒精灯(2)加热,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3)氧气24、小金为了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借助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实验1实验2MnO2的质量/克0.50.55%的H2O2的体积/毫升40待填水浴温度/℃2080(1)实验2中应加入5%的H2O2▲毫升。(2)在两次实验中,可通过▲来比较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大小。(3)实验2中水浴温度控制在80℃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