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0个小题,每题1分,共3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1“”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2.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是(ꢀꢀ)A.北京人B.丁村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3.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表明,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在长江流域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遗迹的是(ꢀꢀ)A.浙江河姆渡遗址B.陕西半坡村遗址C.山东大汶口遗址D.北京周口店遗址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普遍使用的是(ꢀꢀ)A.打造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器D.铁器5.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A.尧的部落联盟B.禹的部落联盟C.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D.蚩尤的部落613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了洪水,造福人民,它是(ꢀꢀ)A.皇帝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B.舜C.禹D.尧8.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A.要重视教育,奖励科技发明B.要任用贤能,勤政爱民C.要加强国防军备建设D.要发展经济,增强国力9.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塑造了武王姬发、姜尚等人物形象,那么这部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第1页(共28页)A.武王伐纣B.诸侯争霸C.大禹治水D.盘庚迁殷10.制度创新是政台文明体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西周实行(ꢀꢀ)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1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2“鼎”最早的用途是(ꢀꢀ)A.装饰用品B.殉葬用品C.祭祀用品D.耕地工具13.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像D.大盂鼎14.春秋时期最先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A.晋文公B.齐桓公C.楚庄王D.周幽王15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这一诸侯国是(ꢀꢀ)A.齐国16.战国时期修建的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是(ꢀꢀ)A.灵渠B.郑国渠C.都江堰D.大运河17.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B.魏国C.秦国D.赵国18“”这句话强调了做谁说的(ꢀꢀ)A.孔子B.孟子C.墨子D.老子19.关于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有以下四种说法(ꢀꢀ)A.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B.防止中原人民和北方少数民族联手抗秦C.战争时点狼烟发警报方便D.考验人民对皇帝是否忠诚20.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第2页(共28页)A.黄巾起义B.太平天国运动C.陈胜、吴广起义D.李自成起义21.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A.巨鹿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楚汉之争22.在我国历史上以勤俭著称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景帝23素,汉武帝(ꢀꢀ)A.实行“削藩”B.推行分封制C.颁布“推恩令”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4中央政府管辖的是(ꢀꢀ)A.西域都护的设置B.伊犁将军的设置C.驻藏大臣的设置D.台湾府的设置25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26.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张衡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27.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A.B.C.D.28.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BCD29.世界上第一位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第3页(共28页)A.张衡B.祖冲之C.郦道元D.华佗30.被后人称为“书圣”,其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家是(ꢀꢀ)A.顾恺之B.郦道元C.王羲之D.王献之ꢀ二、列举题(本题2小题,31题4分,32题3分,共7分)31.请列举出本册教材你所掌握的历史成语典故4个。32.请列举出本册教材以少胜多的3个战役的名称。ꢀ3个小题,33题9分;34题16分;35题934分)33.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创建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2)图二和图三反映了秦朝哪两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3)ꢀꢀ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史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制度。(4)这位帝王在位期间修建的什么成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的象征?34.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这幅图是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图,也是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请回答第4页(共28页)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2)参照图将这条商路的起点A、B、C与终点D的地名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3)在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遇到种种的艰难,但他仍然坚持完成使命,张骞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向西方输出的物品有哪些?沿着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物品有哪些(各举两例)(5)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35.看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2书的名字是什么?(3)通过学习相信你也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说出他的两条语录。(4)说一说他对中国社会有哪些影响?ꢀ四、材料分析题(本题2个小题,36题8分;37题9分.共17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少卿书》(1)请解释这句名言的含义。(2)司马迁所著的对后世影响最大史书是什么?这部书的体裁是什么。(3)结合材料和教材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司马迁著这部书的态度。第5页(共28页)(4)通过学习,说说你了解的司马迁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材料二汉族姓鲜卑族姓拓跋贺赖元贺穆丘穆陵请回答:(1)两则材料内容所体现的是哪一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2)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背景)是什么?(3)材料中改革者具体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4)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五、读史有感38.“商汤王、周武王,都没有按照祖宗传下来的制度治理国家,可使国家都富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请回答:(1)这段话是谁说的?说这段话的人在哪国进行了变法?(2)请你写出他变法的两项措施。(3)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是什么?(4第6页(共28页)请谈一谈你的感想。ꢀ第7页(共28页)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0个小题,每题1分,共3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1“”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考点】13:北京人.【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解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然火.迄今为止,考古学家们已经发掘出代表40多个尸体的头盖骨、下颌骨、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遗址.故选B.ꢀ2.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是(ꢀꢀ)A.北京人B.丁村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考点】16: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分析】本题考查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解答】在长江流域.北京人、丁村人还不会原始农耕生活.故选D.ꢀ3.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表明,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在长江流域第8页(共28页)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遗迹的是(ꢀꢀ)A.浙江河姆渡遗址B.陕西半坡村遗址C.山东大汶口遗址D.北京周口店遗址【考点】15: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分析】本题以水稻种植为切入点,考查河姆渡居民.【解答】依据所学,距今7000年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河姆渡人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故选A.ꢀ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普遍使用的是(ꢀꢀ)A.打造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器D.铁器【考点】15: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6: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分析】本题以使用工具为切入点,考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解答】依据所学,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处于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故选B.ꢀ5.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A.尧的部落联盟B.禹的部落联盟C.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D.蚩尤的部落【考点】18: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分析】本题考查华夏族的形成.【解答】故选C.ꢀ613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了洪水,造福人民,它是(ꢀꢀ)第9页(共28页)A.皇帝B.舜C.禹D.尧【考点】19:尧舜禹的“禅让”.【分析】本题考查大禹治水,知道大禹治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解答】相传大禹治水在外13年,三次经过自己家的大门,也顾不上回家看入.故选C.ꢀ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考点】21: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分析】知识积累.【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建立起国家机构,这是我国历史上第制之后,禹建立夏朝,死后并传位给启,禅让制变为世袭制.故答案选A.ꢀ8.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A.要重视教育,奖励科技发明B.要任用贤能,勤政爱民C.要加强国防军备建设D.要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考点】23:夏朝的灭亡;24:商朝的建立与灭亡.【分析】本题考查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启示,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才能长治久安.故选B.ꢀ9.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塑造了武王姬发、姜尚等人物形象,那么这部作品第10页(共28页)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武王伐纣B.诸侯争霸C.大禹治水D.盘庚迁殷【考点】24:商朝的建立与灭亡.【分析】本题以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为切入点,考查武王伐纣的相关知识.【解答】《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写的一篇小说.主要以姜子牙辅佐吒、杨戬等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都与武王伐纣有关.故选A.ꢀ10.制度创新是政台文明体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西周实行(ꢀꢀ)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考点】26:西周的分封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应熟练识记西周分封制的相关内容.【解答】材料中的“”“封建”是“封邦建国”的意思,“以藩屏周”是“拱卫周王室”权威.这指的是分封制度.故答案选B.ꢀ1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考点】2L:文字的演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老文字的有关知识.应掌握甲骨文的有关知识.【解答】以答案选B.ꢀ第11页(共28页)12.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就是庄严的礼器,根据你所学,你认为“鼎”最早的用途是(ꢀꢀ)A.装饰用品B.殉葬用品C.祭祀用品D.耕地工具【考点】2I:青铜器.【分析】本题以“最早的用途”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鼎的知识.【解答】象征.故“鼎”最早的用途是祭祀用品.故选C.ꢀ13.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像D.大盂鼎【考点】2I:青铜器.【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代的青铜文明,重点识记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解答】铜文明灿烂时期.故选A.ꢀ14.春秋时期最先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A.晋文公B.齐桓公C.楚庄王D.周幽王【考点】28:春秋五霸.【分析】本题以“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为切入点,考查齐桓公称霸.军队,管仲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故选B.ꢀ15第12页(共28页)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这一诸侯国是(ꢀꢀ)A.齐国B.魏国C.秦国D.赵国【考点】2A: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分析】威胁为切入点,考查战国七雄.【解答】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故选C.ꢀ16.战国时期修建的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是(ꢀꢀ)A.灵渠B.郑国渠C.都江堰D.大运河【考点】2E: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解答】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天府之国”的的水利工程.故选C.ꢀ17.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考点】2O:老子和孔子.【分析】本题考查了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解答】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选B.ꢀ第13页(共28页)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强调了做人要不卑不亢,应该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句话是谁说的(ꢀꢀ)A.孔子B.孟子C.墨子D.老子【考点】2P:百家争鸣.【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孟子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思想.【解答】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贫苦穷因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才是大丈夫.故选B.ꢀ19.关于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有以下四种说法(ꢀꢀ)A.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B.防止中原人民和北方少数民族联手抗秦C.战争时点狼烟发警报方便D.考验人民对皇帝是否忠诚【考点】3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统一的措施.【解答】为安定北边,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的“万里长城”.故选A.ꢀ20.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黄巾起义B.太平天国运动C.陈胜、吴广起义D.李自成起义第14页(共28页)【考点】34: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分析】统治.公元前209抗残暴的统治.故选C.ꢀ21.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A.巨鹿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楚汉之争【考点】35:西汉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楚汉之争.【解答】202年到公元前206霸王,因此历史上把这场战争称为楚汉之争.故选D.ꢀ22.在我国历史上以勤俭著称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景帝【考点】36:文景之治.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以德化民”了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了,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第15页(共28页)治”.故选D.ꢀ23素,汉武帝(ꢀꢀ)A.实行“削藩”B.推行分封制C.颁布“推恩令”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点】37: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分析】由题干“郡国并行”“威胁兵权”“汉武帝”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解答】ABD选项是汉武帝为统一思想实行的措施,故本题选C.ꢀ24中央政府管辖的是(ꢀꢀ)A.西域都护的设置B.伊犁将军的设置C.驻藏大臣的设置D.台湾府的设置【考点】3H: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分析】本题考查西汉对新疆地区的管辖知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这是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解答】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从此,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第16页(共28页)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选A.ꢀ25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考点】3K:纸的发明和改进.【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造纸术的影响.【解答】B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排除A、C、D.故选:B.ꢀ26.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张衡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考点】3O: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华佗和张仲景.【分析】本题考查张仲景.【解答】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故选B.ꢀ27.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A.B.C.D.【考点】43:三国鼎立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解答】第17页(共28页)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220年,曹操的221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故选D.ꢀ28.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BCD【考点】4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齐民要术》的有关知识.根据题干中“”作.故选B.ꢀ29.世界上第一位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A.张衡B.祖冲之C.郦道元D.华佗【考点】4A:祖冲之与圆周率.【分析】本题考查祖冲之和圆周率.【解答】人,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故选B.ꢀ30.被后人称为“书圣”,其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家是(ꢀꢀ)A.顾恺之B.郦道元C.王羲之D.王献之【考点】4D: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第18页(共28页)【分析】本题考查王羲之的相关知识.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解答】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故选C.ꢀ二、列举题(本题2小题,31题4分,32题3分,共7分)31.请列举出本册教材你所掌握的历史成语典故4个。【考点】28:春秋五霸;2A: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34: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45: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中的历史典故.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即可作答.【解答】632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导致赵军大败.故答案为:阵前倒戈;退避三舍;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纸上谈兵等等.ꢀ32.请列举出本册教材以少胜多的3个战役的名称。【考点】28:春秋五霸;41:官渡之战;42:赤壁之战;45: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分析】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答】207200年的官渡之战,第19页(共28页)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统一了北方;发生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383年的淝水之战,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故答案为: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3个小题,33题9分;34题16分;35题934分)33.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中的人物是ꢀ秦始皇ꢀ,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是ꢀ秦朝ꢀ,创建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图二和图三反映了秦朝哪两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3)ꢀ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史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4)这位帝王在位期间修建的什么成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的象征?【考点】31: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3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1)本题以秦始皇图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建立和巩固统一措施的知识.(2)本题以秦统一货币图和秦统一文字图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知识.(3)本题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为依托,考查的是郡县制的知识.(4)本题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为依托,考查的是秦长城的知识.【解答】(1221第20页(共28页)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封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图二是秦统一货币图,反映的是秦朝统一货币的措施.货币的统一,有利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3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4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的象征.故答案为:(1)秦始皇、秦朝、中央集权.(2)统一货币的措施和统一文字的措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的统一,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3)郡县制.(4)万里长城或秦长城.ꢀ34.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这幅图是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图,也是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请回答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2)参照图将这条商路的起点A、B、C与终点D的地名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第21页(共28页)(3)在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遇到种种的艰难,但他仍然坚持完成使命,张骞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向西方输出的物品有哪些?沿着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物品有哪些(各举两例)(5)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考点】3H: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分析】(1交流和友好往来.(2)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内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途径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终点是河西走廊.(3)本题考查张骞的精神;张骞的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坚毅的品质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对祖国的热爱和勇于冒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传人中国.(5)本题考查丝绸之路开辟的重大历史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解答】(1138年和公元前119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2AD安通过B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C中亚、西亚,再转运到D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3)结合张骞的精神作答;如学习他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坚毅的品质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对祖国的热爱和勇于冒险的精神.(4)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养蚕、茶叶、以及凿井、冶铁等技第22页(共28页)中国.(5)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故答案为:(1)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第一(2)A长安;B河西走廊;C中亚、西亚;D欧洲.(3报效祖国的精神.(4)输出的有:丝绸、瓷器、养蚕、茶叶、造纸术,凿井等技术漆器、金属工(5)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35.看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2书的名字是什么?(3)通过学习相信你也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说出他的两条语录。(4)说一说他对中国社会有哪些影响?第23页(共28页)【考点】2O:老子和孔子.【分析】图片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1)图中人物是孔子,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仁”“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3“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4)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故答案为:(1(2)“仁”(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4)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四、材料分析题(本题2个小题,36题8分;37题9分.共17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少卿书》(1)请解释这句名言的含义。(2)司马迁所著的对后世影响最大史书是什么?这部书的体裁是什么。(3)结合材料和教材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司马迁著这部书的态度。(4)通过学习,说说你了解的司马迁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考点】3RPD: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本题以司马迁的名言切入考查《史记》的相关知识.第24页(共28页)【解答】(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人总会死,有人死比泰山还重,有人死的比羽毛还轻.(2(33000作者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文笔优美,记人物形象生动.(4辱负重、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等.故答案为:(1)人总会死,有人死比泰山还重,有人死的比羽毛还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