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临床意义_第1页
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临床意义_第2页
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临床意义_第3页
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临床意义_第4页
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临床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市场服务部廖礼元前

言随着医学的发展

其它学科新技术的渗透,新材料、

法、侵

于临

,给病人带来好处的同时,

不可避免造成医院

感染。如何趋利

避害,

医院感染监控尤为重

要,临床微生物学是医院感染监控重要手段

之一,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承担医院感染监控

的重要任务抗生素的滥用塑造了超级细菌中国每年高达8万人因滥用抗生素死亡超

广

播“超级细菌”NDM-1爆发揭露抗生素滥用危机中国每年8万人因监用抗生素死亡·发

者·tssuc中国耐药现状近几年CHINET监测网统计显示:耐药率:

每年都在递增;

部份医院经严密监控后,

耐药率出现稳定或逐渐下降趋势。多重耐药菌株:

每年都在快速增加,

正在向超级细

;耐药表型:

变化莫测,每年都有很多新表型

。扼制超级细菌,杜绝滥用抗生素是每个医务人员的基本良知!!抗菌药物耐药敏感阿

星11.183.2庆大霉素64.934哌拉西林99.10.4哌

西

/

坦7.476.2头孢呋辛98.81.1头孢噻肟85.51.4头孢他啶22.667.7头孢吡肟30.650.9头

/

坦4.275.3头孢西丁12.577亚

南0100美罗培南0.199.9环丙沙星71.524.9复

唑75.223.6例

1

:2

0

0

7

1

2

3

4

6

2

产ESBL

(

%)对两种酶抑制剂复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耐药率均低于10%产ESBL

非产ESBL(1559株)

(2036株)头

36.8

4.0头

/

14.3

4.5头

西

22.0

13.6亚

1.5

0.9美罗培南

1.6

1.2环丙沙星

46.6

17.0复

胺甲

唑67.2

24.9①产ESBL株对β内酰胺类和其他测试药的耐药率较非产酶株高,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比2007年略高②ESBL

(-)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低,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菌素(第三、四代)、

阿米卡星抗菌药物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哌

西

/

坦头

辛头孢噻肟头孢他啶非

E

S

B

L

(2036株)7.215.928.38.217.78.38.1耐药率耐药率

抗菌药物

2

:

2

0

0

8

1

2

(

%

)产

E

S

B

L

(1559株)26.759.598.124.696.080.451.3抗菌药物(耐药率耐药率产

E

S

B

L

4

5

1

5

)非

产ESBL(3477株)抗菌药物产

ES

B

L

(

4

5

1

5

)非

产ESBL

(3477株)阿米卡星10.14.3头孢吡肟36.96.5庆大霉素61.840.3头孢哌酮/舒巴坦7.42.4哌拉西林97.849.5头孢西丁13.27.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04.1亚胺培南0.20.6头孢唑林98.426.4美罗培南0.30.5头孢呋辛98.016.5厄他培南0.51.1头孢噻肟85.810.4环丙沙星71.042.4头孢他啶31.26.4复方磺胺甲噁唑74.056.1产ESBL株对β内酰胺类和其他测试药的耐药率高于非产酶株

对FQ

、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极高(>60%)对碳青霉烯类、两种酶抑制剂复方的耐药率低例

3

:

2

0

0

9

1

4

(

%

)细菌鉴定

扼制超级细菌

杜绝滥用抗生素细

义1、

区别细菌种类,指导临床提前疫防治疗:主要区分正常菌群、条件治病菌、真菌和病原菌的

感染;有些抗感染治疗,

只要停用抗生素即可。2、

院内感染的流行病监测:引起医院感染的致病菌的鉴定比一般的致病菌的鉴

定要求要高,实验室必须鉴定到种的水平。细菌鉴

定依据表型生化反应,八进制的编码鉴定法,必要

时辅助血清学鉴定。药

义1.查出耐药,

减少治疗错误,便于医生选择个体化疗方案、

减少病人痛苦、节省费用。2.进行耐药监测,

为医院感染控制部门提供防治依据,

为经

验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个体药敏结果,

虽对个体未起作用,

但个体集中统计分析药物敏感率,指导经验用药)3.利用耐药监测结果控制抗菌药物滥用,

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延长新药使用寿命。4.

为新药的研究和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5.作为医院内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的手段之一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和社会效益监控院内感染:避免因院内感染事故,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监测抗生素耐药谱:药剂科可根据医院耐药谱情况,

调整抗生素的应

用与备货;提高医院诊断水平:准确指导临床用药,

降低病人痛苦和药品费用,

塑造优良医院品牌;国

持1、

《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出

和耐药监控网

(WHONET-CHINET)

建立;2、

医院等级评分标准:

微生物检测装备为5-10分;感染疾病

送检比率(大于30%),也是很关键的评分标准;3、

病历评价管理规范:

病人一次住院若调换两次抗生素,没

送检细菌培养,直接降为“丙”级病历;4、医生处方权:

有很多大医院规定,

医生送检率达不到国家

相关要求时,有警告和取消处方权的处罚。细菌学检测及临床药敏报

读药

则药敏试验常规抗菌药物的选择:我国根据美国CLSI(National

committee

for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s,

)

制定的标准进行,抗生素分成四组:x

A组:一级试验并常规首选报告的抗微生物药物。xB组:

一级试验,临床使用的主要抗生素(尤其在院x内感染时)有选择报告的药物。xC

组:补充试验,有选择报告的药物xU

组:补充试验,仅用于泌尿道感染细菌的抗微生物药物。正

合原则:针对监测细菌设计监测药物的品种和数量÷

CLSI抗菌药物选择的原则

(

A

、B

、C

、U

组)根

类→

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链球菌等→

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根

要细

:肠

绿

菌嗜

。试

:A

组包括于对特定菌群常规的、首选试验组合以及常规结果报告。B组可

。例如:用1)对A组药物过敏、耐药或无效的病例;2)特定的标本来源(如分离于脑脊液中的肠道杆菌用三代头孢菌素或者分离于泌尿道的菌株TMP/SMZ);3)多种细菌感染;多部位感染;;或以感染控制为目的的测试。C

组包

物可在以下情况进行试验:1)某些医院潜在对数种基本药物(特别是对同类的,如β-内酰胺类)局部

或广泛流行的耐药菌株;2)治疗对基本药物过敏的患者;3)治疗少见菌的感染(如氯霉素对肠道外

分离的沙门菌);4)以流行病学为目的向感染控制部门报告。U

组仅用于或首选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抗菌药物,其它感染部位分离的病原菌不用常规报告此

组药物。O

组(“其它”)包括对该菌群有临床适应症,但在美国一般不作为常规试验与报告的药物。I

n

v

组(“研究性”)包括对该菌群作研究用且尚未经FDA批准的药物。抗

法■

稀释法□试管稀释法(肉汤稀释法)□平板稀释法(琼脂稀释法)■

扩散法(纸片法)□

Kirby-baure(K-B)

法□

Stockes法mE-Test■

自动化仪器■

分子生物学方法MIC

?MIC

(最低抑菌浓度,单位:

μg/ml

)1、

解释:

在体外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2、

临床意义:

临床治疗所要求的血药浓度一般为MIC

(

μg/ml)

的4-8倍。对于不同部位的不同药物,其浓度可能更高或更低。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

可一概而论。如

解MIC

?高度敏感

(S):

当一种细菌引起的感染,用该种药物常用剂

量治疗有效,这种细菌即对该药物高度敏感,

即常规用药时

达到的平均血浓度超过对细菌MIC的5

倍以上中

(I):

当细菌引起的感染,仅在应用高剂量抗菌药物时才

有效,或者细菌处于体内抗菌药物的浓缩部位,

如尿液、胆

汁等才被抑制,这种细菌对该药物中度敏感。常规用药时达

到的平均血浓度一般相当于或略高于对细菌的MIC。耐药

(R):

药物对某一细菌的MIC高于药物在血或体液中可

能达到的浓度,有时细菌能长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则不论

其MIC值大小如何,

均应判定该菌为耐药。其它几个重要的指标MBC

(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在体外能够使细菌总数减少(杀灭)99.9%

以上的最低药物浓度。MIC50、

MIC90在一批实验中能抑制50%

或90%

受试菌所需的MIC

。MBC50

MBC90在一批实验中能使50%或90%

受试菌的活菌数减少

99.9%

的MBC

。临界浓度

(breakpoint)根据抗菌药物抑制细菌生长所需要的MIC,

结合

常用剂量时该药所能达到的血药浓度,划定细菌对

各种抗菌药物敏感或耐

限。纸

和MIC

性12864321684210.50.250.1250.060.030.01576543210-1-2-3-4-5-6最低抑菌浓度Log₂

MIc

MIC扣

径根

则根据感染

药避开病人个体免疫、用药反应等特殊情况关注病原菌耐药特殊机制首选一线

物次选或其它补充性药

物其它因素对一线试验组合的药物耐药身体特殊部位患者不能接受一线试验组合的药物

一线试验组合的药物对患者无效复数菌感染多部位感染临床大夫能接受的药物有助于临床大夫开处方:窄谱的抗菌药、毒性低、价格便宜补

则临床菌株的特殊耐药性敏分

药,

一定要避开特殊耐药机制。选药通定沟鉴员菌人细术《技阅验查检真与认并请析报告用药前临

菌·

革兰

菌MRSA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PNSP

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VRE

和HLARE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和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临

菌■

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

ESBLs

、质粒介导的A

m

pC

酶、

FQ耐药性肺

ESBLs、质粒介导的

AmpC

、KPC

(肺炎克雷伯菌产生的

一上述耐药现象在其他的革兰阴性杆菌中亦存在种碳青霉烯酶)

绿

不动杆菌属泛耐药株泛耐药株注意:有

内无效■

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第

类■

李斯特菌:

头孢菌素■

ESBLs

产生菌:

氨曲南、头孢菌素、青霉素■

MRSA,MRCNS:

所有B-内酰胺类■

肠球菌:头孢菌素、

克林霉素、SMZco、

氨基糖苷类(除高浓度)分

菌下

使

用口服药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除头孢呋辛)克林霉素大环

内酯类四

类氟喹诺酮类分离自尿液标本的细菌下列抗菌药需慎用阿奇霉素氯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需根据感染部位和临床体征等情况用药!肺粪克雷伯菌确证试验显示该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MIC(mcg/ml)

(mm)氨曲南头孢泊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美唑庆大霉素

亚胺培南

哌拉/三唑RRsssssRSS3282224281616可

吗?13172227252022122222RRSSSSSRS

S氨曲南头孢泊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

肟头孢美唑庆大霉素

亚胺培南

哌拉/三唑肺炎克雷伯菌确证试验显示该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MIC(mcg/ml)

抑:

径(mm)3216言

·0

0

0

0131722122222R

R

R

R

R

R

S

R

S

SRRS要修改R

RRRssR头

素头孢西丁,头

孢替

钠,

头孢美

唑β-内酰胺抑制剂联合体例如

哌拉西

/

三唑巴

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可对

下列β-内酰胺类敏感上

述抗

药◆抑菌圈直径浓度(mm)

Hodge试验阳性≤

14

R≤

14

R

CLSI

荐:

5

告碳青霉烯的

替代:报对碳≤17

R

青霉烯类“耐药

RR

”或“中介”R或工0211RR113阿米卡星

头孢他定

头孢曲松

庆大霉素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哌拉/三唑

妥布霉素诊

物<12R

MIC不作评论4>128

>16R

R磺胺类药剂>4/76R最低抑菌浓度>32>32>32>4>16(μg/ml)RRRRRR或I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临床意义β-lactamases

mecA

抗菌药物

)西林

-/+

大多敏感MRSA

(甲氧西林

(

万耐药金葡菌)

古霉素除外)葡(甲敏感MSSA产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临床意义几乎所有临床分离的菌株均会产生

TEM-1

、-2

型、

SHV-1

型、

OXA-1

、2

、3型等、可水解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羧

苄西林、

替卡西林、

哌拉西林已及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

素如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孟多、头孢呋辛等,多数

可被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所抑制对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

霉烯类以及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均高度敏感,产ESBLs

菌株的临床意义ESBLs

菌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他的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中亦可存在TEM型

SHV型、

OXA型、

CTX-M型

他BES-1,GES/IBS

族,PER

族、

SFO-1,TLA-1,VEB

族可水解各种

广

β

-内酰胺类

生素

代的头

孢他啶

、曲松以及头孢吡肟和氨曲南等含氧亚氨基

为穆需卖袍凿絮多数可被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所抑制

对亚胺培南、美罗境南等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对头霉素

类、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酶抑制剂复

方制剂多数仍呈敏感☆

对具非β-内酰胺结构的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氟喹酮类

等的耐药率亦较非产酶株高产AmpC酶菌株的临床意义■

产AmpC

酶菌株主要发生在肠杆菌属、普罗威登菌属

、摩根菌属、沙雷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细菌中■质粒酶:

ACC-1,ACT-1,CFE-1,CMY

族,DHA-1,

DHA-2,FOX

族,LAT族,MIR-1,MOX-1和

MOX-2族■对头霉素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和酶抑制剂复方制剂耐

药、并可同时对氟喹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对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和碳青霉烯类敏感■如为ESBLs+AmpC

酶菌株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

亦耐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新的

治疗方案中的作用■经验治疗:□晚发院内获得性肺炎口怀疑为产ESBL

和AmpC

酶的多药耐药的病原菌□

近期住院或者近期住过疗养院或近期接受过抗菌

药物治疗的患者:■存在多药耐药细菌感染的高风险性■

二线治疗:□先前应用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抗

菌药物治疗失败耐药革兰阳性球菌万古霉素喹奴普丁/达福普汀利奈唑胺(Linezolid)达托霉素(Daptomycin)糖肽类-Oritavancin奥他凡星

Dalbavancin达巴凡星Telavancin替加环素

Tigecycline耐药革兰阴性菌Tigecycline

(绿脓无效)Ertapenem

(绿脓无效)多

南(Doripenem)粘菌素/多粘B含舒巴坦的复方制剂(不动)粘菌素/多粘菌素B

联合:碳青霉

烯类、氨基糖苷类、

FQ

β内酰胺类对耐药菌有效的新药病

7

特殊病原■

患者:女,64岁,2009年11月17日入胸外科。■

主诉:头晕、乏力5年,畏寒、发热9天。■

病史:5年前出现头晕、乏力,外院诊断为:

自身溶血性贫血。9天前出现畏寒发热、咳嗽,伴头晕、乏力1

1

0

1

0

A民医院,经治疗后症状无好转,遂转入我院进行治疗。■

10/1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胸部CT,见右上肺尖段支气管部分狭窄,闭塞,局部软组织形成,拟肺癌,伴右前上胸壁增厚,邻近第1肋骨骨质破坏,转移待排,.不排除右上肺结核或合并少许支扩可能,右下肺局限性肺大泡,左下肺支扩并感染■

14/10:

当地医院支气管镜检未见异常■

入院诊断:1.右上肺肿块性质待查:肿瘤?结核?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验室

:18/11-20/11

痰涂片:真菌(+)20/11大便培养(

-

);痰培养(白色念珠菌)血清检查:肥达、外斐(-);

G试验(

-

);嗜异性凝集(

-

);TB-Ab(-)27/11真菌抗原三项:隐球菌抗原(+);

曲霉菌抗原

(-)

;假丝酵母菌抗原(-)30/11

血培养:新生隐球菌治

程以激素+胰岛素治疗30/11:

阿奇霉素

500

mg

qd

op氟康唑

400

mg

qd

iv.2112:

加用氟胞嘧啶片1g

4次/日

op3/12:病

知5/12:氟胞嘧啶改

饲,

剂量不变

7112:停氟胞嘧啶片8/12:钟南

院士会诊会诊讨论:

1.是否可行右前肋骨质破坏处活检?2.

?

3.

(

)

择最终治疗:氟胞嘧啶300

mg

qd

iv.氟康唑

400

mg

qd

iv

.最后诊断:

1.新型隐球菌败血症2.

折3.

血为

?两

:■

5

0

%

在■

染从

!1.病

?2.

如何为临床

?3.走出

室,

诊,

展方向.4.烟曲霉菌(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5.脑膜炎奈瑟菌(流脑)综

(

)快速增加的抗菌药物耐药是当前微生物学、流行病

学和临床治疗等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抗菌药物耐药导致治疗不当和死亡率的增加对医院感染中新的治疗方案必须考虑本地区病原菌

的分布和其敏感性的特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新的治疗方案中占有重要作

用有些特殊感染病例,只需停用抗生素即可康

。细菌室在医院存在的价值感染疾病的病原确诊医生抗生素选择的指导耐药监测提供经验用药的医院感染的目标控制多重耐药菌爆发流行的预报■

先进的智能化的设备引进必将使临床细菌室在预防细菌耐药合理应用抗生素中作出更大贡献!■细菌室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预防具有不可低估的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

SARS

和禽流感让微生物室进一步赢得医院和社会的关注抗感染治疗,

不是哪一个科室的事!多

作病理学家

微生物学家

制药工业感染科医

生临床医生放射医生量保质

系质质

证分析

证前

后正确:

SOP采集

室内质量控制

结果测标本质量控制?

室间质评标本临

与联生沟通对活.方标时一

:1.所有标本都必须立即送往实验室,

最好在2小时内。

果不能及时送检,细菌病原体待检标本可按规

件下

存放

。2.通常用于细菌学检验的标本的存放不要超过24小时。而病毒检测的标本可于4℃存放2—3

天。3.量少的标本要在采集后的15—30分钟内送检。活检组织如果采用厌氧运送方式,可于25℃

存放20

至24小时。4.

对环境

感的细菌

有志贺氏菌

(立即

理)、淋病奈瑟氏菌、脑膜炎奈瑟

氏菌和流感嗜血

杆菌

(

温敏感

)

。决不能冷藏CSF、生

本、

眼部标本

和内耳

。5.

临床标本或传染性材料从一个实验室到另一

验室的

检,

,都要求

明。

所要运

送的

必须贴上适当的

标签,

得当。

期间

要予

以安

护二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转送与处理原则1

、标本选择和收集的一般要求选

展过

性①

(

)

污染

②选择获取标本的正确解剖部位③

要有适宜的采样技术和设备④

存⑤

,否

性⑥

标本要标记姓名、编号、来源、

日期等

容器应不漏,

并能提高致病菌生存率二

、病

原则2、

一般标本的接受和拒绝标准标本失控与分离鉴定及药敏失控一样糟糕①无标签者不予接受②

转送

迟,不予接受③容器不当或泄漏,

不予接受④标本保存不当,不予接受,如厌氧标本暴气细菌学试验的各种标本的运送及贮存条件血

血培养瓶

3

7

℃脓、脑脊液、胸水、心包液、腹水、关节滑液、

鼻窦分泌物短时间内运送:标本在带帽的注射器肉保证厌氧条件长时间运送:使用运送培基室温不用培养避免冷藏支气管肺泡灌液、痰,其它分泌物、便立刻送检(

2

-3

小时

)冷

藏眼、耳、嘴、咽、

鼻、

尿

直肠

伤口试子用运送培养基(

时间

>

4

)室温不培养三、拒收标本的标准■运

适■

所用运送培养基不合适■

运送标本的时间过长■标本容器上未贴标签或贴错了标签■

标本泄漏■标

染■

拭子上的标本干掉■标

验■

标本量不够■

24小时内重复送检的标本(血培养除外)三

、拒收标本指标■除非不能再采集的标本,否则不予检测;

如果培养或检测,要对结果进行说明。无菌无防腐剂足够大安全严密不易碎运送培养基无生长因子或保持特定声

基暗免用木质的棉试子■

误■容器问题■千燥试子■

厌养菌容器四

、常

采集

求(一)、痰液标本:①

留取前用清水漱口三次。作深咳嗽,痰应来自下呼

吸道②

痰液样本:先看外观、再直接涂片镜检,低倍镜下

见白细胞>25个,10<上皮细胞<25个/每个视野,为合格痰液。痰涂片作革兰染色,

100

X

视野上皮

细胞小于10个为合格的下呼吸道痰③

涂片中有大量脓细胞者培养阳性率可达60%以上

致⑤

咳不出痰时可用3~10%的无菌盐水25ml

雾化吸入

诱导痰液(

)

尿

:1.

无菌导尿管采尿液,

应在排出15ml

尿液后收集标本,

但导尿有潜在引入尿道菌群的危险2.留置导尿管采尿,

先以

7

0%

用无菌注射

集5~10

ml

尿3.尿液应在

后1

h内

CFU/ml≥106时有价值,但≥103

CFU/m

l的某一优势菌亦可能有意义,

饮水利

尿

,PH<5,比

重<1.003,

抗菌药应用等

使尿菌

低4.念珠菌尿是异常的,不需定量(

)

便

本①

以无菌有盖广口容器收集②常

规培

张用肛拭子,

应1

h

内送至

验室,

否则应转入肠

系统③

非胃肠疾病住院病人24

h内≥5次稀便或软便,

才考虑艰难梭菌感染④虫卵检

查1

h

内送检或转入

1

0

%福

尔马

中⑤直肠拭子可用于肛门部淋球菌、志贺菌、弯

曲菌和HSV

的采样,但要置拭子转运系统

中送检(

)

尿

本①尿道:排尿1

h

后采集

,擦去尿

口的

出物

按摩尿道,

用棉拭子取样;

如无排出物,

可用尿道拭子插

尿道

2~4

cm

,

转动

2s

采样

阴道:擦去外部分泌物,

以棉拭子从穹窿处

取样

(细菌性阴道病培养

)

前列腺:

清洗阴茎头,经直肠按摩前列腺,

拭子取样;按摩前后分别取尿培养有价值(

)

液①碘酒

肤②

穿

液③细

毒培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