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城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城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城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城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城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城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易中天说:“查理曼大帝去世后不久,他的帝国就一分为三,这三个地方后来成为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策源地,意大利有,德意志有宗教改革,法兰西有,这恐怕并非偶然……”这里的空白处应该填上()A.启蒙运动,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马克思主义 C.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 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是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山西大学堂D.天津北洋西学学堂3.五年计划把俄国的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提高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在医疗卫生方面,外科医生的人数从1913年的23200人增加到1961年的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同样,在社会服务方面,五年计划则为苏联公民提供了免费医疗、养老金、疾病和残疾津贴、产假、带薪休假和儿童补助等。由此可见,五年计划的实行A.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B.壮大了俄国的军事力量C.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D.加重了俄国政府的负担4.《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这反映的是()A.武王伐纣B.西周分封制C.春秋争霸D.战国七雄5.有学者在研究经济发展模式时发现:上个世纪20年代,苏俄曾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曾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0年代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上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6.下图列举的史实,出现在A.文景之治时期B.武则天统治时期C.贞观之治时期D.开元盛世时期7.位于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代表同祭黄帝陵,2005年清明节国民党退守56年后,又首次正式受邀参加黄帝陵祭祀活动,说明黄帝陵祭祀有利于A.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B.对历史传说作进一步考证C.正确评价黄帝的丰功伟绩D.保留和继承传统风俗习惯8.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专题。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A.论文:《民族认同与德国的统一》B.图片:《纳米比亚独立》C.视频:苏联的改革D.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9.荷兰伟大画家,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是A.毕加索B.贝多芬C.凡高D.达尔文10.“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11.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活动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人口在州际间大规模移动迁徙。16世纪初到18世纪末,下图中,大西洋两岸主要人口的迁出地区有A.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西欧为摆脱“卒子”地位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加入北约组织B.组建欧共体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加入国际联盟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请举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标志世界近代社会逐步发展,完善和走向成熟的主要历史事件。14.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为世界和平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弱国无外交。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请写出操纵巴黎和会的国家?中国哪项正当权益被侵占而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的?二战后期的哪次会议,苏联承诺参加对日作战,但是却是在侵犯中国主权的基础上?15.国家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的繁荣又带动了国家的发展。今天,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经济、创新科技放在优先位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哪一历史性决策?其后,我国建立了什么经济体制?2001年,我国不畏挑战、抓住机遇,加入了哪一世界经济组织?(2)18、19世纪,世界范围内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它们的特征分别是什么?(3)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冲击美国,罗斯福毅然实行新政。新政“新”在哪里?为什么罗斯福新政不能消除经济危机?(4)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新经济。新经济有哪两大特征?(5)结合上述史实,谈谈你的感悟。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由题干“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策源地”结合所学,14世纪,为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兴起,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因此空白处应该填文艺复兴、启蒙运动,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间的曾用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3、C【解析】

依据题干“五年计划把俄国的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提高到1926年的56.6%……在医疗卫生方面……在社会服务方面……”可见五年计划的实行推动了俄国社会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服务方面的进步,故C正确;题干的主旨是说明五年计划促进了俄国社会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服务方面的进步,没有体现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或壮大了俄国的军事力量,AB排除;题干也没有反映俄国政府的财政问题,无从得出加重了俄国政府的负担,D排除。故选C。4、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武王……封功臣谋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周朝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因此B项符合题意;武王伐纣、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等都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CD三项。故选B。5、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革命道路是依据中国国情制定的;罗斯福新政也是依据本国国情实施的;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依据中国国情提出的,因此,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故D正确;中国革命道路没有借鉴资本主义,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的优劣,没有涉及历史巨人化腐朽为神奇,故排除BC项;故选D。6、C【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合并州县、扩大国学规模是唐太宗的措施;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是在唐太宗时期,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7、A【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代表同祭黄帝陵,2005年清明节国民党退守56年后,又首次正式受邀参加黄帝陵祭祀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是中华民族始祖,“国共两党代表同祭黄帝陵”,反映民族认同推动国共合作,文化认同推动民族凝聚力。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8、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是亚非拉国家实现民族独立,故B符合题意。《民族认同与德国的统一》是欧洲国家德国的统一,苏联的改革是欧洲国家苏联的发展,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是战败后的日本恢复了国民经济,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9、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荷兰画家梵高,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力图用色彩来揭示人类精神世界的绚丽,《向日葵》是他的代表作,展示着画家对于生命的诠释,故C符合题意;毕加索、贝多芬、达尔文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0、B【解析】

根据题干“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结合所学知识,1519年-1522年,麦哲伦及其船队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B符合题意;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到达美洲,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A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使欧洲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C不符合题意;麦哲伦主要完成环球航行,与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不符,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11、B【解析】

依据题干“大西洋两岸主要人口的迁出地区有”,图中①是北美洲,②是南美洲,③是欧洲,④是非洲,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大批欧洲人纷纷来到美洲,进行殖民掠夺或开发美洲,故③符合题意。为了补充美洲劳动力,殖民者还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使得大批非洲黑人来到美洲,故④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12、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二战后西欧的发展情况。根据课本所学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是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想控制西欧对付苏联。苏联控制东欧各国,抵制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西欧各国联合起来建立了欧共体。选择答案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世界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完善和走向成熟的时期,近代社会开始逐步确立。在这个时期,主要历史事件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早期阶段,经历了从封建专制统治或殖民统治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过渡,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前提条件,在它的推动下,美国南北战争巩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统治,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14、(1)英、法、美(2)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交给了日本。(3)雅尔塔会议【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1月——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巴黎和会。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操纵巴黎和会的是英、法、美,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人称巴黎和会三巨头。(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1月——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巴黎和会。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操纵巴黎和会的是英、法、美三国。在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之一,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议定中的《凡尔赛条约》竟然把这些权利转交给了日本。中国的正当权益被侵占而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期间的1945年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主要内容:①彻底打败德国,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②决定成立联合国。③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背着中国等国做出的某些决定,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认识这两次会议都损害了中国的主权。15、(1)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世界贸易组织(2)大机器生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3)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因为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4)全球化、信息化(5)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优秀的决策者能扭转颓势、改变历史【解析】

(1)第一小问,中共十一届三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小问,根据所学可知,2001年,我国不畏挑战、抓住机遇,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标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3)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