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版_第1页
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版_第2页
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版_第3页
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版_第4页
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任意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过程与能力目标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

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

所形成的图形.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眠点

L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0=2107、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a”或“/a”可以简化成“a”;义?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a是零角a=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图

⑤练习:请说出角a、B、丫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

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儿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1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60°;(2)120°;(3)240°;(4)300°;(5)420°;(6)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3.探究:教材P3面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a终边相同的角,连同a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B|B=a+

k♦360°,

keZ},即任-与角a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a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1)keZ

⑵a是任一角;

⑶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

们相差

360°的整数倍;

⑷角a+k-720°与角a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a终边相同的所有角.

例3.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120°;(2)640°;(3)-950°12'.

答:⑴240。,第三象限角;(2)280°,第四象限角;⑶129°48,,第二象限角;

例4.写出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的角表示).

解:{a|a=90。+n•180。,nGZ}.

例5.写出终边在歹=x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360°WB<720°的元

素B写出来.

4.课堂小结

①角的定义;

②角的分类: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I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③象限角;

④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

5.课后作业:

①阅读教材Pz-P“②教材P,练习第1-5题;③教材P.9习题1.1第1、2、3题

思考题:已知a角是第三象限角,则2a,4各是第几象限角?

2

解:「a角属于第三象限,

2

.・.k•360°+180°<a<k•360°+270°(keZ)

因此:,2k•360°+360°<2a<2k•360°+540°(keZ)

即(2k+1)3600<2a<(2k+1)360°+180°(keZ)

故2a是第一、二象限或终边在y轴的非负半轴上的角.

a

又k・180°+90°<—<k•180°+135°(keZ).

2

a

当k为偶数时,令k=2n(ndZ),则n•360°+90°<—<n•360°+135°(nGZ),

2

此时,4属于第二象限角

2

a

当k为奇数时,令k=2n+l(neZ),则n•360°+270°<—<n•360°+315°(n£Z),

2

此时,州属于第四象限角

2

因此4属于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2

1.1.2弧度制(一)

教学目标

(四)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弧度的意义;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间的可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熟记

特殊角的弧度数.

(五)过程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能推导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及扇形的面积公

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新的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的引进,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精神;通过对弧度

制与角度制下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在弧

度制下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弧度的概念.弧长公式及扇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与证明.

教学难点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角度制:

初中所学的角度制是怎样规定角的度量的?

规定把周角的工作为1度的角,用度做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角度制.

360

二、新课:

1.引入:

山角度制的定义我们知道,角度是用来度量角的,角度制的度量是60进制的,运用

3

起来不太方便.在数学和其他许多科学研究中还要经常用到另•种度量角的制度一弧度

制,它是如何定义呢?

2.定义

我们规定,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用弧度来度量角的单位

制叫做弧度制.在弧度制下,1弧度记做1rad.在实际运算中,常常将rad单位省略.

3.思考:

(1)一定大小的圆心角。所对应的弧长与半径的比值是否是确定的?与圆的半径大小

有关吗?

(2)引导学生完成P6的探究并归纳:

弧度制的性质:

2"

①半圆所对的圆心角为欠=不;②整圆所对的圆心角为上=2万.

rr

③正角的弧度数是•个正数.④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负数.

⑥角a的弧度数的绝对值|a|=1.

⑤零角的弧度数是零.

4.角度与弧度之间的转换:

①将角度化为弧度:

JTVJ7T

360。=2万;180。=%;1°=一»0.01745/W;n°=—rad.

180180

②将弧度化为角度:

2p=360;/?=180;\rad=(―)^57.30?57180;n=(-.

PP

5.常规写法:

①用弧度数表示角时,常常把弧度数写成多少人的形式,不必写成小数.

②弧度与角度不能混用.

6.恃殊角的弧度

角030456090120135150180270360

OOOOooooooo

弧7t717t71213兀5万3万

07127r

64323462

7.弧长公式

1rH

弧长等于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与半径的积.

例1.把67°30'化成弧度.

3

例2.把一万rad化成度.

5

例3.计算:

7T

(l)sin—;(2)tan1.5.

4

例4.将下列各角化成0到2n的角加上2kJi(keZ)的形式:

4

194

(1)号;(2)-315°.

例5.将下列各角化成2kn+a(kGZ,O<a<2n)的形式,并确定其所在的象限.

...19^31万

⑴亍;⑵一丁

八、19万,7%

解:(1)----=2万+——,

36

而叁是第三象限的角,'氏是第三象限角.

63

(2)-——=-6p+-^―,\-—巳是第二象限角.

666

例6.利用弧度制证明扇形面积公式S=;/&'其中/是扇形弧长,R是圆的半径

证法一•::•圆的面积为成2,.♦.圆心角为had的扇形面积为‘一成2,又扇形弧长为1,半

27

径为R,

扇形的圆心角大小为'rad,.•.扇形面积S=

RR22

〃H

证法二:设圆心角的度数为n,则在角度制下的扇形面积公式为S=U•R,'又此时弧

360

长1=辿,:.s,.空LR,I.R.

18021802

可看出弧度制与角度制卜一的扇形面积公式可以互化,而弧度制下的扇形面积公式显

然要简洁得多.

扇形面积公式:S=;/R=;同火2

7.课堂小结①什么叫1弧度角?②任意角的弧度的定义③'‘角度制”与“弧度制”的联

系与区别.

8.课后作业:

①阅读教材孔-“;

②教材P,练习第1、2、3、6题;

③教材P10面7、8题及B2、3题.

4-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三)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复习三角函数的定义、定义域与值域、符号、及诱导公式;

2.利用三角函数线表示正弦、余弦、正切的三角函数值;

3.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两个同名三角函数值的大小及表示角的范围。

5

能力目标:掌握用单位圆中的线段表示三角函数值,从而使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定义

域、值域有更深的理解。

德育目标:学习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正弦、余弦、正切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弦、余弦、正切线的利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三角函数的定义

2.诱导公式

sin(2A7r+a)=sina(keZ)

cos(2上乃+a)=cosa(keZ)

tan(2A:%+a)=tana(keZ)

练习itan600。的值是.D

A.--B.—C.-V3D.V3

33

练刃?若sin。cos。>0,贝!在.B

A.第一、二象限B.第一、三象限

C.第一、四象限D.第二、四象限

妞若cos6〉0,且sin26<0则,的终边在

A.第一象限B.第三象限C.第四象限D.第二象限

二、讲解新课:

当角的终边上一点尸“内)的坐标满足JV+V=1时,有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

值的几何表示——三角函数线。

1.有向线段:

坐标轴是规定了方向的直线,那么与之平行的线段亦可规定方向。

规定:与坐标轴方向一致时为正,与坐标方向相反时为负。

有向线段:带有方向的线段。

2.三角函数线的定义:

设任意角a的顶点在原点。,始边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与点

P(x,y),

过尸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过点4(1,0)作单位圆的切线,它与角a的终边或其反

由四个图看出:

当角a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时,有向线段OM=x,MP=y,于是有

.yyxxyMPAT

sma=—=—=y=MP,cosa=—=—=%=OM,tana=—=------=-------=AT

r1r1xOMOA

我们就分别称有向线段MP,OM,NT为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说明:

(1)三条有向线段的位置:正弦线为。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到x轴的垂直线段;余弦

线在x轴上;正切线在过单位圆与x轴正方向的交点的切线

上,三条有向线段中两条在单位圆内,一条在单位圆外。

(2)三条有向线段的方向:正弦线由垂足指向&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余弦线由原点

指向垂

足;正切线由切点指向与a的终边的交点。

(3)三条有向线段的正负:三条有向线段凡与x轴或V轴同向的为正值,与x轴或丁轴

反向的

为负值。

(4)三条有向线段的书写:有向线段的起点字母在前,终点字母在后面。

4.例题分析:

例1.作出下列各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解:图略。

例2.若0<a<—,证明sina+cosa〉1.

7

例3比较大小:

2424

(1)sin—乃与sin—%(2)cos—乃与cos一4

3535

/62匕4

(3)tan—乃与tan一)

35

例4.在[0,2万]上满足sinxN;的x的取值范围是()

c4兀5%TC2乃5乃

A.0,-B.—,—C.—,—D.-----,7t

6_[66J1_63JL6

例5.利用单位圆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角x的范围.

(1)sinx<-g;(2)cosx>;.

7TIITTJTTT

答案:(1)+Ikn<x<——+2k7i,keZ;(2)----\-2k7i<x<—l-2kjr,keZ;

6666

三、巩固与练习:P17面练习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三角函数线的定义;

2.会画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线;

3.利用单位圆比较三角函数值的大小,求角的范围。

五、课后作业:作业4

参考资料

例1.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2兀一.4兀-2%一4万

1°sin——与sin——2°tan——与tan-~

3535

解:如图可知:

.2万.4万2兀4〃

sin—>sin—tan—<tan--

3535

例2.利用单位圆寻找适合下列条件的0。至IJ360。的角

解:1°2°

30yaW150。

30°<a<90°或210°<a<270°

补充:1.利用余弦线比较cos64°,cos285°的大小;

TTTT

2.若一<<<一,则比较sin。、cos。、tan9的大小:

42

3.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写出角6的取值范围:

(1)cos0<――;(2)tan0~>—\;(3)sin0>--^―

22

4-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已知角a终边上一点,会求角a的各三角函数值;

3.记住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诱导公式(一)。

能力目标:(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3)通过对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诱导公式一的推导,提高学生

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三角函数就是角度(自变量)

与比值(函数值)的一种联系方式;

(2)学习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利函数值

在各象限的符号),以及这三种函数的第一组诱导公式。公式一是本小节的另

一个重点。

教学难点: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分别

用他们的集合形式表示出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初中锐角的三角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在RtAABC中,设A对边为a,B对边为b,C对边为c,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

9

依次为=g,cosZ=—=@.

ccb

角推广后,这样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不再适用,我们必须对三角函数重新定义。

二、讲解新课:

1.三角函数定义

在直角坐标系中,设a是一个任意角,a终边上任意…点P(除了原点)的坐标为

(x,y),它与原点的距离为「位=,|刈2+|川2="4+/>o),那么

(1)比值上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HPsina=y

rr

XX

(2)比值上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cosa二

rr

比值」叫做的正切,y

(3)a记作tana,即tana=:

XX

X

(4)比值'叫做a的余切,记作cota,HPcota=

yy

说明:①a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a的终边没有表明a一定是正角或负角,以

及a的大小,只表明与a的终边相同的角所在的位置:

②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对于确定的角a,四个比值不以点尸(X/)在a的终

边上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大小;

JT

③当&=1+左乃(左eZ)时,a的终边在y轴上,终边上任意一点的横坐标x都

等于0,

所以tana=上无意义;同理当a=左不(左wZ)时,cota='无意义;

xy

④除以上两种情况外,对于确定的值a,比值上、三、上、土分别是一个确定

rrxy

的实数,

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是以角为自变量,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以上四种函数统称

为三角函数。

数定义域值域

y=sinaR[-1,1]

y=cosaR[-1,1]

71

y=tana{a\a—+keZ}R

注意:

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研究角的问题,其顶点都在原点,始边都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

合.

10

(2)a是任意角,射线OP是角a的终边,a的各三角函数值(或是否有意义)与ox

转了几圈,按什么方向旋转到0P的位置无关.

(3)sina是个整体符号,不能认为是“sin”与“a”的积•其余五个符号也是这样.

⑷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与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联系与区别:

锐角三角函数是任意角三角函数的一种特例,它们的基础共建立于相似(直角)三

角形的性质,“r”同为正值.所不同的是,锐角三角函数是以边的比来定义的,任意角

的三角函数是以坐标与距离、坐标与坐标、距离与坐标的比来定义的,它也适合锐角三角

函数的定义.实质上,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由特殊到一般

的认识和研究过程.

(5)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利用两种三角函数定义的一致性,将直角三角形置于平面直

角坐标系的第像限,使一锐角顶点与原点重合,一直角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利

用我们熟悉的锐角三角函数类比记忆.

3.例题分析

例1.求下列各角的四个三角函数值:(通过本例总结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0;(2)71;(3)--.

2

解:(1)因为当a=0时,x=r,y=0,所以

sin0=0,cosO=1,tan0=0,cot0不存在。

(2)因为当a=寸,x=-r,y-0,所以

sin乃=0,cos乃二一1,tan万=0,cot7V不存在,

(3)因为当。=二-时,x=0,y=:,所以

2

.3zr3万八37r3%

sin——=一1,cos——=0,tan—不存在,cot—

2222

2.已知角a的终边经过点尸(2,-3),求a的四个函数值。

解:因为x=2,y=—3,所以r=!+(-3)2=V13,于是

3V1322V13

.y-3z-------X

sina=——=—cosa=—=-

rV1313'rV1313;

y3X_2

tana=—=—;cola=—=

x2y3

例3.已知角g的终边过点(a,2o)(aw0),求。的四个三角函数值。

解:因为过点(a,2o)(a。0),所以尸=逐|。|,x=a,y=2a

止八叶.y2。2a275xa^5a

3a>0U7,sin(7=—=—?=---=—^=----cosa=—=—^=----

r\/5\a\\/5a5ry/5a5

~1

tana=2;cota=一;

11

比AU+y2a2a2A/5

当。<0时,sina=—=—j=----=——7=—=--------;

rV5I(71-yJ5a5

xa45a八1

r~45a52

4.三角函数的符号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我们可以得知:

①正弦值上对于第一、二象限为正(y>0/>0),对于第三、四象限为负

r

(y<0/>0);

X

②余弦值一对于第一、四象限为正(x>0/>0),对于第二、三象限为负

r

(x<0,r>0);

③正切值上对于第一、三象限为正(x,y同号),对于第二、四象限为负(x,y异号).

X

说明:若终边落在轴线上,则可用定义求出三角函数值。

练习: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JT1177

(1)cos250°;(2)sin(--);(3)tan(-672°);(4)tan—.

例4.求证:若sina<0且tana>0,则角。是第三象限角,反之也成立。

5.诱导公式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就可知道:终边相同的角三角函数值相同。即有:

sin(a+2Z;r)=sina,

cos(«+2k7r)=cosa,其中左EZ.

tan(6Z+2k兀)=tana,

这组公式的作用是可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2人间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

97r1ITT

例5.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1)cos—,(2)tan(-------),

46

ICOSA-!tanx

例6.求函数y=J——^+产吞的值域

cosx|tanx|

解:定义域:cosxM.・・x的终边不在x轴上又TtanxM.・.x的终边不在y轴上

.二当x是第I象限角时,x>0/>0cosx=|cosx|tanx=|tanx|y=2

..............II...............,x<0,y>0|cosx|=-cosx|tanx|=-tanx/.y=-2

..............IllIV..........,IcosxI=-cosxItanx|=tanx/.y=0

x>0,y<0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2.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3.三角函数的符号及

诱导公式。

12

五、巩固与练习

1、教材P15面练习;

2、作业P20面习题1.2A组第1、2、3(1)(2)(3)题及P21面第9题的(1)、

(3)题。

4-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能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导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及它们之间的

联系;

2.熟练掌握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其它三角函数值的方法。

能力目标:牢固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两个关系式,并能灵活运用于解题,提高学生

分析、解决三角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教学难点: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的确定,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变式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设角a是一个任意角,a终边上任意一点P(x,y),它与原点的距离为

尸(尸=x1+32=>0),那么:sina=—,cosa=—,tana=—,

'rrx

2.当角a分别在不同的象限时;sina、cosa.tga的符号分别是怎样的?

3.背景:如果sin〃=3±,A为第一象限的角,如何求角A的其它三角函数值;

5

4.问题:由于a的三角函数都是由x、y、r表示的,则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之间有什么

关系?

二、讲解新课: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板书课题: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由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

(1)商数关系:tana=sina(2)平方关系:sin2a+con2a-1

cona

说明:

①注意“同角”,至于角的形式无关重要,如sin?4a+cos24a=1等;

②注意这些关系式都是对于使它们有意义的角而言的,如

k冗

tana-cota=l(aGZ);

③对这些关系式不仅要牢固掌握,还要能灵活运用(正用、反用、变形用),如:

13

,r.=-.?sina

cosa=±Vl-sirra,sin2-a=1-cosa,cosa=------等。

tana

2.例题分析:

一、求值问题

12

例1.(1)已知sina=—,并且a是第二象限角,求cosa,tana,cota.

4

(2)已知cosa=——,求sina,tana.

5

22io

解:⑴Vsina+cos6Z=l,/.cos2a=l-sin2cr=1-(一)2

13

又a是第二象限角,cosa<0,即有cos。=---,从而

13

sina1215

tana=------=-----cota=------=-----

cosa5tana12

(2)Vsin2a+cos2a1,sin2ez=1-cos2a=1-取

4

乂♦cosct——,—<0,在第二或三象限角。

5

3sina3

当a在第二象限时,即有sina>0,从而sina=3,tan<z=-=--;

5msa4

3sina3

当a在第四象限时,即有sina<0,从而sina=——,tancr=------=—.

5cosa4

总结:

1.已知一个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便可运用基本关系式求出其它三角函数值。在求

值中,确定角的终边位置是关键和必要的。有时,由于角的终边位置的不确定,因

此解的情况不止一一种。

2.解题时产生遗漏的主要原因是:①没有确定好或不去确定角的终边位置;②利用平

方关系开平方时,漏掉了负的平方根

例2.已知tana为非零实数,用tana表示sina,cosa.

.2sina

解:•.•sir2ra+cosa=l,tano=------

cosa

A(cosa-tancr)2+cos2a-cos2a(\+tan2a)=1,即有cos2a=-----—

1+tana

又•••tana为非零实数,・・.a为象限角。

VI+tan2a

当。在第一、四象限时,即有cos。>0,从而cos。

1+tan2a

tancif\/l+tan2a

sina=tana-cosa

1+tan2a

14

V1+tan2a

当a在第二、三象限时,即有cosa<0,从而cosa

l+tan26Z

tana

sina=tana-cosa-

1+tan2a

sincr-4cosa

例3、已知sina=2cosa,求22

5sin。+2cosa(292sina+2sinacosa-cosa.

解:vsina=2cosa「.tana=2

sina-4cosa_tana-4_-2_1

5sina+2cosa5tana+2126

强调(指出)技巧:1。分子、分母是正余弦的一次(或二次)齐次式

注意所求值式的分子、分母均为一次齐次式,把分子、分母同除以cosa,将分

子、分母转化为tana的代数式;

2°“化1法”

可利用平方关系sin2a+cos2&=l,将分子、分母都变为二次齐次式,再利用商数

关系化归为tana的分式求值;

小结:化简三角函数式,化筒的一般要求是:

(1)尽量使函数种类最少,项数最少,次数最低:

(2)尽量使分母不含三角函数式;

(3)根式内的三角函数式尽量开出来;

(4)能求得数值的应计算出来,其次要注意在三角函数式变形时,常将式子中的“1”

作巧妙的变形,

二、化简___________

练习1.化简Vl-sin24400.

解:原式=Jl—siY(36。。+800)=Jl—sin?80。==cos8(T.

练习2.化简(“售)

三、证明恒等式

cosx_1+sinx

例4.求证:

1-sinxcosx

证法一:由题义知cosxwO,所以1+sinx。0,1-sinxw0.

.‘边—cosx(l+sinx)_cosx(l+sinx)_1+sinx_左边

(l-sinx)(l+sinx)cos2xcosx

,原式成立.

证法二:由题义知cosxwO,所以1+sinxw0』一sinxw0.

又(1-sinx)(l+sinx)=l-sin2x=cos2x=cosx•cosx,

15

.cosx1+sinx

..---------=----------.

1-sinxcosx

证法三:山题义知cosxwO,所以1+sinxw0』一sinxw0.

cosx1+sinxcosx-cosx-(1+sinx)(l-sinx)cos2x-l+sin2x

===0A,

1-sinxcosx---------------(1-sinx)cosx---------------(1一sinx)cosx

.cosx1+sinx

-------=----------.

l-sinxcosx

总结:证明恒等式的过程就是分析、转化、消去等式两边差异来促成统一的过程,证明

时常用的方法有:(1)从•一边开始,证明它等于另一边;

(2)证明左右两边同等于同•个式子;

(3)证明与原式等价的另一个式子成立,从而推出原式成立。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及成立的条件;

2.根据一个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其它三角函数值;

五、课后作业:《习案》作业第五课时

参考时_______________

化简-2sin40°cos400.

解:原式=Jsii?400+cos?400-2sin400cos40。

=^(sin400-cos40°)2=|cos40°-sin40°|=cos400-sin40°.

思考L已知sina+cosa=g(0<0<TC),求tan®及sin,O-cos,。的值。

解:1°由sinacosa=-竺,0<0<K,得:cosO<0/.0e(―.K)

252

、497

Llj(sina-cosa)2=一,得:sin0-cosO=—联立:

sin0+cos0=—sin0A=4—

c4A

5=>V\=>tan0=——

733

sin0-cos0=—cosOA=——

55

2°sin30-cos30=(^)3-(-1)3=

2、已知sina=^—,cosa=—~a是第四象限角,求tana的值。

m+5m+5

...i.4-2/M

解:・sin2a+xcos2a=1・・(--------)2+(-------)2=1

m+5m+5

16

化简,整理得:加(加―8)=0?.mx=0,加2=8

4a

当m=0时,sina=—,cosa=(与a是第四象限角不合)

皿….12512

当m—8时,sina=-----.cosct=—,/.tana=-----

13135

1.3诱导公式(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理解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⑵培养学生化归、转化的能力.

(二)过程与能力目标

(1)能运用公式一、二、三的推导公式四、五.

(2)掌握诱导公式并运用之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以及简单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公式四、五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科学性等思维品质以及孜孜以

求的探索精神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诱导公式四、五的推导,能观察分析公式的特点,明确公式用途,熟练驾驭公式.

教学难点

运前诱导公式对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以及简单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诱导公式(一)

sin(360%+a)=sinacos(360%+a)=cosatan(360%+a)=tana

诱导公式(二)

sin(180°+a)=-sinacos(l80°+a)=-cosatan(l80°+a)=tana

诱导公式(三)

sin(-a)=-sinacos(-a)=cosatan(-a)=-tana

诱导公式(四)

sin(180°-a)=sinacos(l80°-a)=-cosatan(l80°-a)=-tana

对于五组诱导公式的理解:

①公式中的a可以是任意角;

②这四组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2k兀+a(kwZ),-a,乃+a,乃-a,的三角函数值,等于它的同名

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a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总结为一句话: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17

练习1:P27面作业1、2、3、4。

2:P25面的例2:化简

二、新课讲授:

1、诱导公式(五)sin(-y-a)-cosacos弓-a)=sina

/兀、.

2、诱导公式(六)sin(—4-a)-cosacos(—+a)=-sma

22

总结为一句话:函数正变余,符号看象限

例1.将下列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

(1)tan—,(2)sin--,(3)cos519°,(4)sin(----兀).

5363

练习3:求下列函数值:

(l)cos-,(2)sin(--),(3)sin6700,(4)tan580°).

64

3万

例2.证明:(1)sin(--a)=-cosa

(2)cos(--a)=-sina

兀1

sin(2乃一a)cos(乃+a)cos(-+a)cos(----a)

例3.化简:-------------------------Z---------g-----

cos(万一a)sin(3;r-a)sin(-a—万)sin(+6z)

例4.已知tan(乃+a)=3,

2cos(4一a)-3sin(4+a)的值

4cos(-a)+sin(24-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