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二模考前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二模考前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二模考前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二模考前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二模考前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高三历史名校试卷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23届高三二模考前模拟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古代西亚是人类社会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古代西亚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下列文化成就诞生于古代西亚的是A.《摩诃婆罗多》 B.象形文字 C.《吉尔伽美什》 D.按位计值法〖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史诗,属于古代西亚文化,故选C;《摩诃婆罗多》是古印度史诗,属于印度河流域,排除A;在尼罗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都出现了象形文字,并不仅仅诞生于两河流域,排除B;按位计值法是古印度的成就,排除D。故选C。2.据相关史料记载:(中国)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12个,资本总额117434500元。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D.群众性的抵制日货运动〖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14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C项正确;甲午战后,为了扩大税源,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排除A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是表现,不是原因,排除B项;群众性的抵制日货运动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3.1999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京东、苏宁易购等自营式电商企业随后相继诞生,2012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网购市场。2016年的“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载更多的是观念更新。”这说明A.中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受益者B.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C.电子商务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D.网络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答案〗B〖解析〗从材料“2016年的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载更多的是观念更新”可知,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故B正确;A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D材料无法体现。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A〖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名师『点石成金』: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干以商汤仁慈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十九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学科积极育人的导向。考生在作答时需要注意审题干中的“意在说明”,这是〖提示〗思考《史记》作者这样记载的用意所在,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方能得出正确〖答案〗。5.“天陨巨人辞宇去,龙族十亿动真情……谁扭乾坤振华夏,冢祭三叩谢邓公。”下列是这位历史人物相关史实,正确的顺序是①作为中央领导参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②提出检验改革开放事业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③支持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④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邓公”就是邓小平。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12月18日。②检验改革开放事业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是在1992年。③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转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综上,③④①②是正确的排序。故B正确;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12月18日。晚于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排除A项;③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转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早于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排除CD项。故选B项。6.下图《胆小的农夫》,塑造了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农民形象。这幅画的特点是高超的艺术技巧、深刻的心理揭示以及画面的完整性。下列创作理念与该作品最为贴近的是A.“专注于对自然任意和瞬间的描绘”B.“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C.“最美艺术品就是要传达出艺术家的纯粹的幻想”D.“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答案〗B〖解析〗印象派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与材料中“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农民形象……画面的完整性”不符,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兴起了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美术,“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言外之意是表现社会现实,与材料中作品的特征相符,故B项正确;现代主义美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符合“纯粹的幻想”,但与材料中“农民形象”不符,故C项错误;“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表明是现代主义美术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与材料中“农民形象”不符,故D项错误。7.1920年元旦《星期评论》新年词《红色的新年》中说:从北极下来的新潮“拥着无数的锤儿锄儿,直要锤匀了锄光了世间的不平不公。”文中还期望“一霎时遍地都红”。这反映了当时()A.民主科学成为思想主流 B.工人运动已成为潮流C.俄国经验受到国人关注 D.民主革命的性质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这反映了”,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极”是指北方的俄国,“新潮”是指马克思主义,“锤儿锄儿,直要锤匀了锄光了世间的不平不公”指的是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因此材料反映了当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的革命带来了希望,俄国经验受到国人关注,C项正确;1915年发起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另外材料没有涉及到“科学”,排除A项;材料是“还期望”一霎时遍地都红,材料不能体现“当时”工人运动“已成为潮流”,排除B项;1920年中国民主革命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仍是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8.1954年4月28日,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指出:美国在亚洲的侵略行动应该被制止,亚洲的和平应该得到保证,亚洲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应该得到尊重,驻在亚洲各国的外国军队应该撤退,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应该防止。这表明(

)A.中国积极维护地区和平 B.朝鲜战争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C.中美间的地缘冲突激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国际认可〖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根据材料“亚洲的和平应该得到保证……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应该防止”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积极维护地区和平,反对美国对亚洲国家内政的干涉,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外交理念和态度,未涉及朝鲜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排除B项;地缘冲突是指两个国家相近或是相邻而发生军事冲突,中美之间不存在地缘冲突,排除C项;材料没有介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没有体现国际社会的反应,排除D项。故选A项。9.如图为1950年1—5月上海市私营商店申请歇业情况(资料来源:《经济周报》,1950年第11卷第12期,第4页)。这一现象表明单位:家()A.私营商店歇业导致市场混乱 B.私营商店歇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上海亟须调整商业经济政策 D.上海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成效明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单项选择题。根据题目的设问词,可知这题是本质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的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材料可知,1950年上海私营商店申请歇业的数量从2月到5月急剧上升,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大批私营商店申请歇业表明当时上海亟须调整商业经济政策,C项正确;1950年1—5月上海市私营商店申请歇业数量增加但不能推断出私营商店歇业导致市场混乱的结论,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主义改造开始的时间是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经济产业结构指着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比例问题,材料中只是上海市私营商店申请歇业情况,无法看出上海市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10.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某甲可以是某乙的封君,某乙的封臣又可以是某甲的封君……一个人可以同时是两人、多人的封臣。由此可以看出在西欧封建制度下A.政治分裂和国家权力分散 B.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明显C.王权得到进一步发展 D.教会势力庞大〖答案〗A〖解析〗根据“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可得出在西欧有封君封臣制度之下,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依靠土地来维系,导致封臣可以效忠不同的封君,容易形成地方的割据和分裂,A项正确;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并不明显,排除B项;这一制度下王权较分散,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教会,排除D项。故选A项。11.工业革命以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职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还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但到1850年时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A.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B.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C.促进了男女平等实现 D.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答案〗D〖解析〗根据“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到1850年时已增长至10%”可知,工业革命后,妇女也承担了部分家庭责任,反映出工业化对家庭经济结构的影响,故选D;材料信息与城市化无关,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大规模人口流动,排除B;C不符合史实,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点石成金』】12.下表是关于印刷术的相关记载。由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庆历中有布衣毕昇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沈括《梦溪笔谈》雕版印书,“所费甚多,至有一书字板,功力不及,数载难成。”近世(本朝之前)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元朝王祯《造活字印书法》千佛铜牌,多无文字,此有皇统纪元年号(金熊宗141年),及李稀造题字一行,用括字排集成之,乃括字版传世之最先者。罗振玉《金泥石屑》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字形反,识者曰:此名书范,宋太宗初年,颁行天下,刻书之式。清·蔡澄《鸡窗丛话》A.元朝活字印刷取代了雕版印刷 B.金属活字印刷至迟出现于南宋C.佛经大多采用活字印刷 D.泥活字印刷术流传广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泥活字由北宋毕昇发明,第二则材料中显示在元代出现了锡活字,所以由此推断金属活字印刷最迟出现于南宋,故B项正确。第二则材料反映了雕版印刷的弊端和元代活字的便利,并不能说明元活字就取代了雕版印刷,排除A。涉及佛经的只有第三则材料中的信息,没有比较,不能得出佛经大多数用活字印刷,C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演变,并没有强调泥活字的传播与发展,故D项错误。13.马克壵《世界文明史》:“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欧洲率先冲破“传统束缚”、开启“转变进程”是在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答案〗B〖解析〗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反映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故B正确。智学学派出现于古希腊时期,不符合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故A错误。宗教改革倡导因信称义,属于宗教主义的人文主义观念,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欧洲率先冲破“传统束缚”是文艺复兴,而启蒙运动晚于文艺复兴,D错误。14.1930年6月,中共领导人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的中共A.还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B.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分歧C.中共重视农民革命和城市暴动的结合 D.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依然存在〖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李立三强调城市暴动的重要性,根据所学可知1927中共已经找到中国革命新的道路——井冈山道路,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共在革命道路上存在分歧,故B项正确。1927年中共已经找到中国革命新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李立三强调城市暴动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该材料反映的是左倾错误,故D项错误。15.宋朝台谏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言及廊庙,则宰相待罪”。苏轼感叹说:“历观秦汉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北宋太祖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材料体现了北宋A.谏诤官与君主矛盾尖锐 B.统治者有更多自律反省意识C.理学主张影响施政观念 D.台谏制度克服了专制的弊端〖答案〗B〖解析〗宋朝监察官员对皇帝和大臣们提意见,但并没有因此而获罪,说明当时的统治集团有更多的自律和反省意识,〖答案〗为B;材料反映了宋朝监察官员的意见得到了君主接受,反映了矛盾并不是很尖锐,A错误;材料与理学的主张无关,C错误;封建社会的台谏制度不可能克服专制的弊端,D错误。【『点石成金』】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的监察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遭受了多次战乱,境内人口锐减,大约只有50万人,达到了历史最低点,耕地大量荒废。在此情况下,清政府实施“移民垦荒”政策,规定四川荒地归移民所有,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甚至士绅纷纷加入移民队伍,全国掀起了移民入川的浪潮。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四川移民达632万人。这次移民中,湖北、湖南的最多,故称“湖广填四川”。——摘编自李禹阶《重庆移民史》材料二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批政府机关和党政军人士云集重庆;各类内迁的民营、国营和军工企业达上千家;大量高校也纷纷内迁重庆,如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一时间,重庆高校林立,学府众多,最盛时多达38所,是抗战前重庆高校数量的近20倍。到1946年,重庆人口从战前的47万增至124万。——摘编自李禹阶《重庆移民史》材料三三线建设是指1964年起,在中西部地区开展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国防工业建设活动。重庆因战略位置重要、工业基础好而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大量工矿企业内迁,随迁职工达10余万人,重庆也因此保留了大量三线建设的遗迹和材料。史料1对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在渝开设的窗口办公、展销、咨询服务等项目可布置在母城核心地带;对科技信息研究机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用地量不多又无污染的项目可布置在母城边缘的近郊开发区内(如南坪、石桥铺、观音桥);对其他工业项目,视其生产性质及规模,分别布置在母城外围的区县城镇地带。——重庆市档案馆《关于重庆市三线调整项目定点规划及优患政策会议纪要》史料2老兵们磨破了军装、解放鞋,磨破了肩和手,他们谁也没有怨言,更无人提劳动用品、工作服、补贴、加班费等物质要求,有人说他们傻,老兵们心里明白,他们为的是把三线建设尽快搞上去,这是最大的精神安慰。——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一位老兵口述(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末清初和抗战时期两次移民的共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移民内迁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段史料对研究三线建设的价值。(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移民的认识。〖答案〗(1)共同特点:移民规模大;涉及阶层多;受政局影响;政府支持;对川渝开发影响大。历史意义:为持久抗战提供了保障;促进了重庆地区的开发;一定程度上改变全国工业和教育的布局;为抗战和战后建设培养大批人才。(2)材料三中的两则史料都是研究三线建设的一手史料。史料1属于档案文献史料,是研究三线建设的原始记录,可用于研究三线建设在重庆地区的实施情况。史料2属于口述史料,是事件当事人讲述的亲身经历,反映了三线建设中军队的参与和贡献但口述史料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使用时需谨慎。(3)移民是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重大行动;要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和配套设施;移民要结合实际情况,因时而变、因地制宜。(以上三点任答两点)〖解析〗(1)根据“规定四川荒地归移民所有,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甚至士绅纷纷加入移民队伍,全国掀起了移民入川的浪潮。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四川移民达632万人”、“大批政府机关和党政军人士云集重庆;各类内迁的民营、国营和军工企业达上千家;大量高校也纷纷内迁重庆,如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重庆人口从战前的47万增至124万”等信息可知共同点是移民规模大;涉及阶层多;受政局影响;政府支持;对川渝开发影响大。历史意义综合材料内容可知主要是为持久抗战提供了保障;促进了重庆地区的开发;一定程度上改变全国工业和教育的布局;为抗战和战后建设培养大批人才。(2)根据“重庆市档案馆《关于重庆市三线调整项目定点规划及优患政策会议纪要》”、“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一位老兵口述”可知材料三中两则史料都是研究三线建设的一手史料。史料1属于档案文献史料,是研究三线建设的原始记录,可用于研究三线建设在重庆地区的实施情况。史料2属于口述史料,是事件当事人讲述的亲身经历,反映了三线建设中军队的参与和贡献但口述史料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使用时需谨慎。(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移民是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重大行动;要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和配套设施;移民要结合实际情况,因时而变、因地制宜。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阐明了人的自然的、不可让与的和神圣的权利,使资产阶级的妇女从中看到了争取和实现权利“平等”的希望。1791年8月,德康比夫人出版了题为《妇女之现状》的小册子,要求“占人类一半”的妇女享有政治权利。1791年9月,《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发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地反抗性别歧视、提出妇女政治权利要求的文献,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次女权运动的兴起。——摘编自刘大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性别歧视和女权运动》材料二在工业化以前,英国妇女没有独立的人格。1851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65.9万人,其中参加工作的有283.2万人。1881年,就业女子达3885万人。19世纪60年代后,随着自由主义理论的不断成熟,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得到发展。约翰·穆勒在《妇女选举权的授予》、《代议制政府》中为两性政治平等的原则辩护。工人妇女把本阶级及自身的屈从地位归咎于政治上的无权,妇女通过散发传单、组织签名、直接参加示威游行等多种方式推动宪章运动的发展。——摘编自潘迎华《19世纪英国的政治民主化与女权运动》材料三1923年,“全国妇女党”起草制定了《平等权利修正案》(简称ERA),其核心是公民的天赋人权不能以性别为借口而被否定或节略。1973年后,反ERA运动蔓延至全美,至1982年6月,ERA只获得35州批准,最终仍无法摆脱“夭折”命运。《平等权利修正案》将男女置于完全平等的社会地位之中,这是对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根本性颠覆,自然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而女性则是反ERA运动的主力军。传统社会性别观仍然存在于多数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固守传统性别身份的女性自然不在少数。她们坚信ERA动摇了美国社会的根基,破坏了基本的家庭和性别关系,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无穷伤害。——摘编自王业昭《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妇女的反女权运动——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和英国女权运动的诉求,并分析两国运动产生的不同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妇女运动出现的新动向并分析原因。〖答案〗(1)诉求: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背景: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推动。(2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英国民主政治改革;工人运动的推动。(2点)(2)新动向:女性反对女权运动(女性反对ERA)。原因:当时社会动荡,保守势力抬头;受传统社会性别观影响,担忧会造成家庭不稳固等社会危害。〖解析〗(1)诉求:依据材料“世界上第一个明确地反抗性别歧视、提出妇女政治权利要求的文献”。“工人妇女把本阶级及自身的屈从地位归咎于政治上的无权,妇女通过散发传单、组织签名、直接参加示威游行等多种方式推动宪章运动的发展”,得出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背景:依据材料“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得出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推动。依据材料“在工业化以前,英国妇女没有独立的人格”,得出工业革命的开展;依据材料“19世纪60年代后,随着自由主义理论的不断成熟,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得到发展”,得出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依据材料“约翰·穆勒在《妇女选举权的授予》、《代议制政府》中为两性政治平等的原则辩护”,得出英国民主政治改革;依据材料“工人妇女把本阶级及自身的屈从地位归咎于政治上的无权,妇女通过散发传单、组织签名、直接参加示威游行等多种方式推动宪章运动的发展”,得出工人运动的推动。(2)新动向:依据材料“1973年后,反ERA运动蔓延至全美”,得出女性反对女权运动(女性反对ERA)。原因:依据材料“这是对传统社会性别观念根本性颠覆,自然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得出当时社会动荡,保守势力抬头;依据材料“传统社会性别观仍然存在于多数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固守传统性别身份的女性自然不在少数。她们坚信ERA动摇了美国社会的根基,破坏了基本的家庭和性别关系,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无穷伤害”,得出受传统社会性别观影响,担忧会造成家庭不稳固等社会危害。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城市是新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城市发展的轨迹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下图是当今中国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观察图中的城市,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某一政策(举措)为主题,选取两组城市,并简要说明该主题。(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答案〗(1)主题:与所选城市对应正确(2)史事:能正确选取改革开放至今政策基本史实作简要叙述。主题1:设立经济特区城市:深圳、珠海、厦门。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主题2:“一国两制”构想和实践城市:香港、澳门、高雄。说明: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翘。在此方针指导下,1997年、1999年中国分别收回了香港和溴门的主权,洗雪了百年国耻,并保持了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题,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必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说明:其他主题如改革开放、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一带一路等,均可。)〖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比如可以选取对外开放城市,包括深圳、珠海、厦门、福州、上海、连云港、烟台、武汉、岳阳、重庆、安西宁等,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鈁位对外开放体系的形成等方面展开论述,记有理即可。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如选择设立经济特区、“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城市等,结合所学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23届高三二模考前模拟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古代西亚是人类社会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古代西亚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下列文化成就诞生于古代西亚的是A.《摩诃婆罗多》 B.象形文字 C.《吉尔伽美什》 D.按位计值法〖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史诗,属于古代西亚文化,故选C;《摩诃婆罗多》是古印度史诗,属于印度河流域,排除A;在尼罗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都出现了象形文字,并不仅仅诞生于两河流域,排除B;按位计值法是古印度的成就,排除D。故选C。2.据相关史料记载:(中国)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12个,资本总额117434500元。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D.群众性的抵制日货运动〖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14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C项正确;甲午战后,为了扩大税源,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排除A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是表现,不是原因,排除B项;群众性的抵制日货运动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3.1999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京东、苏宁易购等自营式电商企业随后相继诞生,2012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网购市场。2016年的“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载更多的是观念更新。”这说明A.中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受益者B.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C.电子商务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D.网络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答案〗B〖解析〗从材料“2016年的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载更多的是观念更新”可知,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故B正确;A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D材料无法体现。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A〖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名师『点石成金』: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干以商汤仁慈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十九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学科积极育人的导向。考生在作答时需要注意审题干中的“意在说明”,这是〖提示〗思考《史记》作者这样记载的用意所在,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方能得出正确〖答案〗。5.“天陨巨人辞宇去,龙族十亿动真情……谁扭乾坤振华夏,冢祭三叩谢邓公。”下列是这位历史人物相关史实,正确的顺序是①作为中央领导参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②提出检验改革开放事业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③支持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④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邓公”就是邓小平。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12月18日。②检验改革开放事业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是在1992年。③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转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综上,③④①②是正确的排序。故B正确;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12月18日。晚于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排除A项;③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转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早于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排除CD项。故选B项。6.下图《胆小的农夫》,塑造了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农民形象。这幅画的特点是高超的艺术技巧、深刻的心理揭示以及画面的完整性。下列创作理念与该作品最为贴近的是A.“专注于对自然任意和瞬间的描绘”B.“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C.“最美艺术品就是要传达出艺术家的纯粹的幻想”D.“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答案〗B〖解析〗印象派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与材料中“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农民形象……画面的完整性”不符,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兴起了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美术,“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言外之意是表现社会现实,与材料中作品的特征相符,故B项正确;现代主义美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符合“纯粹的幻想”,但与材料中“农民形象”不符,故C项错误;“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表明是现代主义美术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与材料中“农民形象”不符,故D项错误。7.1920年元旦《星期评论》新年词《红色的新年》中说:从北极下来的新潮“拥着无数的锤儿锄儿,直要锤匀了锄光了世间的不平不公。”文中还期望“一霎时遍地都红”。这反映了当时()A.民主科学成为思想主流 B.工人运动已成为潮流C.俄国经验受到国人关注 D.民主革命的性质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这反映了”,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极”是指北方的俄国,“新潮”是指马克思主义,“锤儿锄儿,直要锤匀了锄光了世间的不平不公”指的是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因此材料反映了当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的革命带来了希望,俄国经验受到国人关注,C项正确;1915年发起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另外材料没有涉及到“科学”,排除A项;材料是“还期望”一霎时遍地都红,材料不能体现“当时”工人运动“已成为潮流”,排除B项;1920年中国民主革命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仍是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8.1954年4月28日,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指出:美国在亚洲的侵略行动应该被制止,亚洲的和平应该得到保证,亚洲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应该得到尊重,驻在亚洲各国的外国军队应该撤退,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应该防止。这表明(

)A.中国积极维护地区和平 B.朝鲜战争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C.中美间的地缘冲突激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国际认可〖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根据材料“亚洲的和平应该得到保证……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应该防止”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积极维护地区和平,反对美国对亚洲国家内政的干涉,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外交理念和态度,未涉及朝鲜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排除B项;地缘冲突是指两个国家相近或是相邻而发生军事冲突,中美之间不存在地缘冲突,排除C项;材料没有介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没有体现国际社会的反应,排除D项。故选A项。9.如图为1950年1—5月上海市私营商店申请歇业情况(资料来源:《经济周报》,1950年第11卷第12期,第4页)。这一现象表明单位:家()A.私营商店歇业导致市场混乱 B.私营商店歇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上海亟须调整商业经济政策 D.上海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成效明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单项选择题。根据题目的设问词,可知这题是本质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的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材料可知,1950年上海私营商店申请歇业的数量从2月到5月急剧上升,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大批私营商店申请歇业表明当时上海亟须调整商业经济政策,C项正确;1950年1—5月上海市私营商店申请歇业数量增加但不能推断出私营商店歇业导致市场混乱的结论,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主义改造开始的时间是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经济产业结构指着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比例问题,材料中只是上海市私营商店申请歇业情况,无法看出上海市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10.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某甲可以是某乙的封君,某乙的封臣又可以是某甲的封君……一个人可以同时是两人、多人的封臣。由此可以看出在西欧封建制度下A.政治分裂和国家权力分散 B.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明显C.王权得到进一步发展 D.教会势力庞大〖答案〗A〖解析〗根据“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可得出在西欧有封君封臣制度之下,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依靠土地来维系,导致封臣可以效忠不同的封君,容易形成地方的割据和分裂,A项正确;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并不明显,排除B项;这一制度下王权较分散,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教会,排除D项。故选A项。11.工业革命以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职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还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但到1850年时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A.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B.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C.促进了男女平等实现 D.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答案〗D〖解析〗根据“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到1850年时已增长至10%”可知,工业革命后,妇女也承担了部分家庭责任,反映出工业化对家庭经济结构的影响,故选D;材料信息与城市化无关,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大规模人口流动,排除B;C不符合史实,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点石成金』】12.下表是关于印刷术的相关记载。由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庆历中有布衣毕昇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沈括《梦溪笔谈》雕版印书,“所费甚多,至有一书字板,功力不及,数载难成。”近世(本朝之前)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元朝王祯《造活字印书法》千佛铜牌,多无文字,此有皇统纪元年号(金熊宗141年),及李稀造题字一行,用括字排集成之,乃括字版传世之最先者。罗振玉《金泥石屑》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字形反,识者曰:此名书范,宋太宗初年,颁行天下,刻书之式。清·蔡澄《鸡窗丛话》A.元朝活字印刷取代了雕版印刷 B.金属活字印刷至迟出现于南宋C.佛经大多采用活字印刷 D.泥活字印刷术流传广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泥活字由北宋毕昇发明,第二则材料中显示在元代出现了锡活字,所以由此推断金属活字印刷最迟出现于南宋,故B项正确。第二则材料反映了雕版印刷的弊端和元代活字的便利,并不能说明元活字就取代了雕版印刷,排除A。涉及佛经的只有第三则材料中的信息,没有比较,不能得出佛经大多数用活字印刷,C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演变,并没有强调泥活字的传播与发展,故D项错误。13.马克壵《世界文明史》:“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欧洲率先冲破“传统束缚”、开启“转变进程”是在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答案〗B〖解析〗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反映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故B正确。智学学派出现于古希腊时期,不符合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故A错误。宗教改革倡导因信称义,属于宗教主义的人文主义观念,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欧洲率先冲破“传统束缚”是文艺复兴,而启蒙运动晚于文艺复兴,D错误。14.1930年6月,中共领导人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的中共A.还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B.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分歧C.中共重视农民革命和城市暴动的结合 D.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依然存在〖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李立三强调城市暴动的重要性,根据所学可知1927中共已经找到中国革命新的道路——井冈山道路,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共在革命道路上存在分歧,故B项正确。1927年中共已经找到中国革命新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李立三强调城市暴动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该材料反映的是左倾错误,故D项错误。15.宋朝台谏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言及廊庙,则宰相待罪”。苏轼感叹说:“历观秦汉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北宋太祖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材料体现了北宋A.谏诤官与君主矛盾尖锐 B.统治者有更多自律反省意识C.理学主张影响施政观念 D.台谏制度克服了专制的弊端〖答案〗B〖解析〗宋朝监察官员对皇帝和大臣们提意见,但并没有因此而获罪,说明当时的统治集团有更多的自律和反省意识,〖答案〗为B;材料反映了宋朝监察官员的意见得到了君主接受,反映了矛盾并不是很尖锐,A错误;材料与理学的主张无关,C错误;封建社会的台谏制度不可能克服专制的弊端,D错误。【『点石成金』】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的监察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遭受了多次战乱,境内人口锐减,大约只有50万人,达到了历史最低点,耕地大量荒废。在此情况下,清政府实施“移民垦荒”政策,规定四川荒地归移民所有,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甚至士绅纷纷加入移民队伍,全国掀起了移民入川的浪潮。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四川移民达632万人。这次移民中,湖北、湖南的最多,故称“湖广填四川”。——摘编自李禹阶《重庆移民史》材料二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批政府机关和党政军人士云集重庆;各类内迁的民营、国营和军工企业达上千家;大量高校也纷纷内迁重庆,如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一时间,重庆高校林立,学府众多,最盛时多达38所,是抗战前重庆高校数量的近20倍。到1946年,重庆人口从战前的47万增至124万。——摘编自李禹阶《重庆移民史》材料三三线建设是指1964年起,在中西部地区开展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国防工业建设活动。重庆因战略位置重要、工业基础好而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大量工矿企业内迁,随迁职工达10余万人,重庆也因此保留了大量三线建设的遗迹和材料。史料1对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在渝开设的窗口办公、展销、咨询服务等项目可布置在母城核心地带;对科技信息研究机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用地量不多又无污染的项目可布置在母城边缘的近郊开发区内(如南坪、石桥铺、观音桥);对其他工业项目,视其生产性质及规模,分别布置在母城外围的区县城镇地带。——重庆市档案馆《关于重庆市三线调整项目定点规划及优患政策会议纪要》史料2老兵们磨破了军装、解放鞋,磨破了肩和手,他们谁也没有怨言,更无人提劳动用品、工作服、补贴、加班费等物质要求,有人说他们傻,老兵们心里明白,他们为的是把三线建设尽快搞上去,这是最大的精神安慰。——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一位老兵口述(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末清初和抗战时期两次移民的共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移民内迁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段史料对研究三线建设的价值。(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移民的认识。〖答案〗(1)共同特点:移民规模大;涉及阶层多;受政局影响;政府支持;对川渝开发影响大。历史意义:为持久抗战提供了保障;促进了重庆地区的开发;一定程度上改变全国工业和教育的布局;为抗战和战后建设培养大批人才。(2)材料三中的两则史料都是研究三线建设的一手史料。史料1属于档案文献史料,是研究三线建设的原始记录,可用于研究三线建设在重庆地区的实施情况。史料2属于口述史料,是事件当事人讲述的亲身经历,反映了三线建设中军队的参与和贡献但口述史料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使用时需谨慎。(3)移民是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重大行动;要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和配套设施;移民要结合实际情况,因时而变、因地制宜。(以上三点任答两点)〖解析〗(1)根据“规定四川荒地归移民所有,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甚至士绅纷纷加入移民队伍,全国掀起了移民入川的浪潮。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四川移民达632万人”、“大批政府机关和党政军人士云集重庆;各类内迁的民营、国营和军工企业达上千家;大量高校也纷纷内迁重庆,如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重庆人口从战前的47万增至124万”等信息可知共同点是移民规模大;涉及阶层多;受政局影响;政府支持;对川渝开发影响大。历史意义综合材料内容可知主要是为持久抗战提供了保障;促进了重庆地区的开发;一定程度上改变全国工业和教育的布局;为抗战和战后建设培养大批人才。(2)根据“重庆市档案馆《关于重庆市三线调整项目定点规划及优患政策会议纪要》”、“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一位老兵口述”可知材料三中两则史料都是研究三线建设的一手史料。史料1属于档案文献史料,是研究三线建设的原始记录,可用于研究三线建设在重庆地区的实施情况。史料2属于口述史料,是事件当事人讲述的亲身经历,反映了三线建设中军队的参与和贡献但口述史料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使用时需谨慎。(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移民是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重大行动;要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和配套设施;移民要结合实际情况,因时而变、因地制宜。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阐明了人的自然的、不可让与的和神圣的权利,使资产阶级的妇女从中看到了争取和实现权利“平等”的希望。1791年8月,德康比夫人出版了题为《妇女之现状》的小册子,要求“占人类一半”的妇女享有政治权利。1791年9月,《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发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地反抗性别歧视、提出妇女政治权利要求的文献,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次女权运动的兴起。——摘编自刘大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性别歧视和女权运动》材料二在工业化以前,英国妇女没有独立的人格。1851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65.9万人,其中参加工作的有28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