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普通高中六校联合体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普通高中六校联合体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普通高中六校联合体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普通高中六校联合体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普通高中六校联合体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北省十堰市普通高中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25*2=50)1.南宋末年,文天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79年,崖山之战,大臣陆秀夫宁死不降蒙古铁骑,携小皇帝赵昺蹈海而逝。这些言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宋代社会危机严重后果 B.理学对士人品格的塑造C.民本思想影响深远 D.儒学积极入世的价值观〖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看出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陆秀夫抱幼主壮烈蹈海、以死殉国的爱国情怀。这些言行形成与理学对士人品格的塑造分不开,理学重气节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士人优良的品质,并不是宋代社会危机造成的严重后果,排除A项;材料中不仅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还体现了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民本思想不能完全说明这些言行的原因,排除C项;儒学积极入世的价值观是直面社会现实,针对现实而提出一系列具有强烈务实思想的具体措施,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莎草纸起源于古代埃及,大约在公元前650年左右传入希腊并很快成为古代地中海地区一种通用的书写材料。罗马帝国时代,对埃及的占领使莎草纸很快遍及帝国境内,从不列颠到两河流域的广袤疆域里都使用莎草纸。据此可知,莎草纸()A.提升了古埃及国际地位 B.是古埃及重要的经济来源C.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传播 D.是最早的成熟的造纸技术〖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莎草纸作为一种书写媒介,从埃及传播到希腊再传播到罗马帝国境内,这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C项正确;在莎草纸传播过程中,埃及先后被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征服,其国际地位并没有提升,排除A项;材料强调莎草纸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传播,并没涉及莎草纸的交易活动,排除B项;莎草纸并不是成熟的造纸技术,排除D项。故选C项。3.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的正统文学,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骑士文学在11世纪流行,大都是骑士们行侠仗义,建功立业和爱情至上的故事。这一时期骑士文学的流行反映出当时()A.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B.工商业阶层壮大C.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D.天主教会衰落〖答案〗A〖解析〗由材料“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的正统文学,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骑士文学在11世纪流行,大都是骑士们行侠仗义,建功立业和爱情至上的故事”及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正统文学是教会文学,但11世纪反映骑士阶层道德和理想的骑士文学流行,骑士文学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世俗生活的追求,A项正确;骑士文学主要反映骑士阶层的道德和理想,与工商业阶层的壮大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人文主义广泛传播是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发生在14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11世纪仍处于中世纪,天主教会并未衰落,排除D项。故选A项。4.有学者认为:“每次外来民族的入侵,都给印度文明带来了新的成分。这些外来民族也无不在历史的长河中为印度民族所同化。……印度曾被称为‘人种的基因库’,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能在印度被找到……”据此可知,印度文明()A.具有多元性 B.是人类的发源地C.具有先进性 D.拥有悠久的历史〖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印度曾被称为‘人种的基因库’,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能在印度被找到……”,并结合所学可知,印度文化体系中,包含有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成分,这体现了印度文明具有包容性,进而说明了印度文明具有多元性,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印度文明的多元性,未涉及人类发源地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与其他文明对比,无法得出印度文明“具有先进性”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印度文明的多元性,没有体现印度文明的历史是否悠久,排除D项。故选A项。5.4世纪中后期,遭匈奴进攻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后,其首领说:“最初,我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我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不过,众多的经验告诉我,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因此,我选择了较为安全的道路,希望用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西哥特首领对罗马帝国的态度变化表明()A.游牧民族与农耕世界的对立 B.人口迁徙促进文化重构与认同C.战争对罗马文明的严重破坏 D.罗马帝国早已失去昔日的辉煌〖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西哥特首领对待罗马文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由意图消除罗马转变为重构罗马,认为只有借助罗马的法律才能建立稳固的统治,由此说明人口迁移促进了文化重构和认同,B项正确;西哥特首领对罗马帝国态度的变化体现的是对罗马文化的认同,并不是游牧民族与农耕世界的对立,也没有体现战争对罗马文明的破坏,排除AC项;4世纪中后期的罗马帝国确实已经走向衰落,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这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6.古代中国人口迁徙的总趋势是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明清时期出现了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山地逐渐推进,由内地入门向边疆迁移的反转,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变迁 B.区域分工的出现C.人口政策的调整 D.高产作物的传入〖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出现了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山地逐渐推进,由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的反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为明清时期,人口迁移与当时的人地矛盾有关,另外高产作物的传入,也使人们能够够在较为贫瘠的土地上开展农业生产,D项正确;自然环境在这一时期没有较大的变化,排除A项;区域分工不会影响人口迁移,且区域分工早已出现,排除B项;明清时期人口政策没有较大调整,排除C项。故选D项。7.下图是1860--1970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出现①②处情况的原因分别是()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

A.美国取得独立并进行扩张;第--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法西斯势力的威胁C.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D.美国内战后南北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可知,①涉及的时间是在20世纪初,这一时期移民美国出现高潮主要是因为美国此时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②对应的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移民美国陷入低谷,主要由于美国此时正处在大危机时期,C项正确;美国独立的时间是在18世纪末,②对应时间20世纪30年代,涉及战争应该是二战,排除A项;20世纪初美国仅仅是工业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但并不是世界经济霸主,排除B项;材料①涉及的时间是20世纪初,美国内战是在19世纪中后期,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8.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1565年至1815年的250年间,往来于西班牙殖民地的马尼拉(菲律宾)与阿卡普尔科(墨西哥)之间的航运贸易。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以风靡全球的中国丝绸为最。大量的丝织品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往南美及欧洲市场;与此同时,产自西属拉美的白银则大量流入中国。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A.中国传统的朝贡贸易得以发展 B.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竞争力C.西方殖民扩张开启了中欧交往 D.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发生逆转〖答案〗B〖解析〗中国丝绸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往南美及欧洲市场,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反映出当时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竞争力,B项正确;朝贡贸易体现了进贡和回赐的不平等关系,材料无法体现朝贡贸易,排除A项;C项中“开启了”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在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前后中国对外贸易都处于出超地位,对外贸易格局没有发生逆转,排除D项。故选B项。9.犍陀罗艺术源自南亚次大陆地区(巴基斯坦北部及中亚的阿富汗东北边境一带),有希腊式佛教艺术之称。如图是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佛教造像,其风格融合了希腊太阳神阿波罗造型。据此推断,犍陀罗艺术()A.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B.与基督教的传播密切相关C.证实罗马帝国的空前繁荣 D.受到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答案〗D〖解析〗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佛教造像融合了希腊太阳神阿波罗造型,反映出犍陀罗艺术受到了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D项正确;犍陀罗艺术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与中外文化交流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犍陀罗艺术与基督教传播密切相关,排除B项;犍陀罗艺术源自南亚次大陆地区,不能证实罗马帝国空前繁荣,排除C项。故选D项。10.梁启超曾表示:“当十八世纪之末年,拿破仑蹂躏意大利,其时意大利已支离灭裂,分为十五小国。拿破仑铁鞭一击,合而为三,置之法政府督治之下。虽然,意大利此后之独立,实拿破仑之赐也。拿破仑实意大利之第一恩人也。”这一观点()A.认为拿破仑实质促成了欧洲联合 B.对拿破仑战争影响做出全面评价C.强调拿破仑推动了民族主义发展 D.弱化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破坏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在认识到战争破坏性的同时,也肯定了拿破仑对于意大利统一所产生的重要推动,从而有利于意大利的民族独立和发展,强调了拿破仑对于民族主义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欧洲联合无关,欧洲联合发展于二战后,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未完全体现拿破仑战争对于各方面的影响,仅包含对于意大利统一的促进作用,排除B项;材料指出“拿破仑蹂躏意大利”,并未回避这一问题,并未弱化战争的破坏性,排除D项。故选C项。11.拉丁美洲长期以来存在着自给自足的封建大庄园制。在19世纪初动乱的年代里,为了财产和生命的安全,或请求考迪罗保护,或自己组织私人武装,保护庄园并扩大自己势力,成为考迪罗式的人物。这说明()A.封建庄园主成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主力军B.庄园经济移植到拉丁美洲后发生了质变C.拉丁美洲特有的政治文化与社会现实相适应D.考迪罗势力的膨胀催生了封建大庄园制〖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考迪罗的存在与庄园经济的需求有关,还与动荡的局势有关,拉美独立战争促成了战后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说明拉丁美洲特有的政治文化与社会现实相适应,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介绍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主力军,排除A项;拉丁美洲庄园经济与欧洲庄园经济一致,都是封建经济,排除B项;封建大庄园制出现时间比考迪罗势力早,排除D项。故选C项。12.《世界通史》中写道: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资本主义体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上,资本的流动和世界市场的拓展不再局限于原来的领土范畴,而是更多地表现出超地域的全球网络特征,在这种条件下,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已不需要以有形的殖民地为前提。据此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联盟树立民族自决的原则B.现代工业新发展超越了殖民主义旧形式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有利于民族独立〖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和现代工业文明的新发展更多地表现出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市场的需要已经超越了殖民主义的旧形式,这是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之一,B项正确;民族自决原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已经明确提出,且材料并未提及,排除A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和两大阵营的对峙尽管也是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两项。故选B项。13.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规定:古迹保护与修复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这一规定强调对古迹保护与修复应()A.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B.以艺术性为审美追求C.以主观性为研究依据 D.以完整性为修复目标〖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古迹保护与修复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可知,强调了古迹保护与修复必须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的原则和方法,A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以艺术性为审美追求,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以主观性为研究依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的目标,并不是以完整性为修复目标,排除D项。故选A项。14.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下列关于古代文字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梵文是古印度最有代表性文字

②阿兹特克人使用图画文字记录③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④越南谚文在中国汉字基础上创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所学可知,在古代文字发展史上,梵文是古印度最有代表性文字,美洲的阿兹特克人使用图画文字记录,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等三个说法与史实相符,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越南在中国汉字基础上创制的文字为喃字,谚文是朝鲜的古文字,说法④错误,排除与之组合的B、C、D三项。故选A项。15.“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诗人张籍描述了一支商队经由河西走廊运送丝绸前往西域的画面。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②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影响,丝绸之路重要性渐趋下降③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④中国茶叶经由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而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影响,丝绸之路重要性渐趋下降。从文化交流看,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①②③正确,B项正确,排除A项;茶叶传入美洲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不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④错误,排除C、D项。故选B项。16.18世纪末的欧洲,博物馆向大众开放的呼声日益高涨。1830年,柏林成立第一座公众博物馆“皇家博物馆”。因收藏量猛增“皇博”难以胜任,威廉四世下令将“皇博”之北的地段专门用于新建博物馆、学术机构及大学,并被称为“艺术和科学的自由之地”。新博物馆采用了蒸汽压桩机、蒸汽动力升降机等工具。1867年,出于政治需要,用于收藏当代德语艺术家作品的“国家画廊”工程动土,1876年对外开放。普鲁士创建和扩建博物馆不能说明()A.德意志的统一有利于博物馆的创建 B.工业革命的进行有利于博物馆的扩建C.“国家画廊”工程有利于提升民族意识 D.启蒙运动的扩展有利于博物馆的创建〖答案〗A〖解析〗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但是“国家画廊”工程动土是在1867年,A项符合题意;法国新建博物馆采用了蒸汽压桩机、蒸汽动力升降机等工具,这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成就,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国家画廊”工程用于收藏当代德语艺术家作品,有助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提升,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皇博”之北的地段专门用于新建博物馆、学术机构及大学,并被称为“艺术和科学的自由之地”,这显然是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7.公元998年,温州人周伫随商船到朝鲜半岛,后逐步官至中枢院直学士、左散骑常侍、礼部尚书,曾参与国史编修、发展科举等,是历史上中国与朝鲜半岛友好互动的典型。周伫在朝鲜半岛的事业成就固然与个人能力有关,也与时代背景有关,当时背景包括()A.指南针用于航海,由广州出发到朝鲜半岛航路开辟B.朝鲜王朝组织编撰《高丽史》,模仿中国史书体例C.当地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D.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榷场贸易相当活跃〖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公元998年,周伫随商船到高丽并受重用,参与修史定制、文教科举等国家大事,结合所学高丽的知识可知,这是因为高丽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在高丽广为传播,C项正确;题目问的是周伫到朝鲜半岛后,事业成就取得的背景原因,“指南针用于航海,由广州出发到朝鲜半岛航路开辟”是说他如何到的朝鲜半岛,与问题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15世纪中期,朝鲜王朝组织编撰《高丽史》,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排除D项。故选C项。18.古埃及神话中的神明多拥有动物首。太阳神拉有时为猎鹰首,法老守护神荷鲁斯为华鹰首,力量神赛特为豺首,死神阿努比斯为胡狼首,战争女神塞赫麦特为母狮首,智慧之神透特为鹭首等。古埃及人还盛行猫崇拜和圣甲虫(蜣螂)崇拜。这种现象源于()A.彰显君权神授的政治需要 B.游牧狩猎为主的经济生产C.特定环境下对自然的敬畏 D.多元文明之间的活动交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大部分土地都是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使人们对自然产生敬畏,C项正确;材料中所述的神并非都与法老有关,排除A项;古埃及的主要经济生产方式是农耕经济,排除B项;材料反映埃及文明的特点,与文明交流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9.11世纪以后,西欧产生了以《列那狐的故事》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提出一些市民关心的社会问题,歌颂市民或农民的个人机智与聪敏,大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愚蠢。这反映出A.商品经济获得发展B.英雄传奇备受颂扬C骑士文学走向衰落D.教权王权矛盾激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欧中世纪时期。根据材料“11世纪以后,西欧产生了以《列那狐的故事》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提出一些市民关心的社会问题,歌颂市民或农民的个人机智与聪敏,大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愚蠢。”可知,西欧中世纪中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学发展,反映了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歌颂市民或农民的个人机智与聪敏,大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愚蠢,A项正确;英雄传奇备受颂扬的是骑士文学,排除B项;骑士文学在中世纪西欧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排除C项;教权王权矛盾激化,与材料信息描述的市民文学发展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20.1864年,美国成立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案》,积极鼓励接纳外来移民;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强制实行文化测验的移民法,规定凡年满16周岁而不能阅读英文或其他语种文字的外国人,均不许进入美国。这表明美国A.依然存在着种族歧视思想 B.争夺世界文化霸主的地位C.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教育 D.工业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答案〗D〖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后,美国工业发展迅速,故而对移民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不能阅读英文和其他文字的人不得进入美国,而不是其他种族的人不得入境,A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工业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没有体现争夺世界文化霸主的地位,排除B项;美国重视移民的语言文字能力,而不是重视对国民进行语言文字教育,排除C项。故选D项。21.“这些民间儒学流派致力于经典的简化,如编撰《四书》而为科举制度的教材,大批撰述修身和教育的论著,从文人的精神修炼一直到底层的蒙养读本,与各种族规家训等人生指南,纷然并呈。”这些民间儒学流派的努力意在()A.推动儒学世俗化 B.突出思辨色彩 C.使儒学成为主流 D.提倡个性自由〖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知,儒家学派致力于儒家思想为教育、人生价值观及基层管理等方面服务,说明儒学流派的努力意在推动儒学世俗,A项正确;理学突出思辨色彩,排除B项;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主流,排除C项;材料与提倡个性自由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2.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依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村落,因为①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③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并没有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故①④错误,排除ACD项;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选B项。23.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加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加了英国安东尼长城。这一文化遗产见证了A.英德两国社会转型 B.英德两国世代友好C.罗马帝国的扩张 D.罗马外贸的兴盛〖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哈德良长城位于英国的不列颠岛上,是罗马帝国在占领不列颠时修建的,从建成后到弃守,它一直是罗马帝国的西北边界;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是罗马帝国在日耳曼行省和雷蒂安行省内修建的一段边境防御工事;英国安东尼长城也是罗马人在英国修筑的边境城墙,因此材料所述的文化遗产见证了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征服,故C选项正确;材料所述的英国哈德良长城、安东尼长城及德国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与英德两国社会转型无关,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罗马帝国的扩张,没有体现英德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故B选项错误;材料所述的英国哈德良长城、安东尼长城及德国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主要见证了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征服,与罗马奥外贸无关,故D选项错误。24.爵士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黑人的一种流行音乐。后来在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碰撞下,从一种被人歧视的低级音乐,走向大众音乐,逐渐成为今天被全世界瞩目并获得全球化发展的音乐形式。这一变化反映了A.黑人艰苦潦倒的生活 B.黑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C.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性 D.反种族歧视是时代主题〖答案〗C〖解析〗爵士乐在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碰撞下,由低级音乐发展成为全球化的音乐形式,这反映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性,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爵士乐发展的过程,而非强调黑人艰苦潦倒的生活,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黑人的社会地位,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反种族歧视是时代主题,排除D。25.1960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必须制止一切针对附属国人民的武装行动和镇压措施,使他们能够和平地、自由地行使他们实现完全独立的权利”;“任何旨在部分地或全面地分裂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破坏其领土完整的企图,均与《联合国宪章》的目的和原则相违背”。没有国家对该决议投反对票,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英国、葡萄牙、南非、西班牙、美国投票弃权。该决议①推动大部分殖民地摆脱了西方国家的控制②重申了大小国家之间享有平等权利信念③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④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加强亚非团结一致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必须制止一切针对附属国人民的武装行动和镇压措施,使他们能够和平地、自由地行使他们实现完全独立的权利”可知,联合国在1960年通过维护附属国权益的决议,这推动大部分殖民地摆脱了西方国家的控制,①正确;根据材料“分裂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破坏其领土完整的企图,均与《联合国宪章》的目的和原则相违背”可知,联合国通过的决议维护任何国家的主权与领土,重申了大小国家之间享有平等权利的信念,②正确;确立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是在196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③错误;和平共处原则最早由中国提出,材料内容也未强调加强亚非团结的问题,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A项正确;排除B、C、D项。二、材料分析题(50分)26.人口迁移是历史上十分常见的现象,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离乡背井,流离道路,使生产无法进行。但各个种族之间接触的机会多了,这也可说是一种报偿。”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有利于社会的久远进步。——根据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整理(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总体方向,并以东晋南朝为例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有利于“社会的久远进步”的表现。材料二新航路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这个过程中既有为躲避专制迫害、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或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而进行的自愿移民,也有在外力胁迫下违背主观意愿的被迫移民。(图为15世纪至19世纪初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示意图)(2)根据图中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最能反映材料二中“自愿移民”和“被迫移民”的典型例子各一?并简述新航路开辟后的人口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答案〗(1)方向:由北向南迁徙。进步表现:大批移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为南方补充了劳动力资源;促进江南的开发;促进南方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2)典型史实:“自愿移民”: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大批欧洲人来到美洲;“被迫移民”:大量非洲人口被贩运到美洲为奴隶(三角贸易、奴隶贸易)。负面影响: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给非洲带来巨大的灾难;造成非洲劳动力锐减;〖解析〗(1)方向:依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得出由北向南迁徙。进步表现:从北民南迁角度分析,得出大批移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依据材料“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有利于社会的久远进步。”,得出为南方补充了劳动力资源;从对江南经济的开发角度分析,得出促进江南的开发;依据材料“离乡背井,流离道路,使生产无法进行。但各个种族之间接触的机会多了,这也可说是一种报偿。”,得出促进南方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2)史实:“自愿移民”,从人口的迁徙角度分析,得出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大批欧洲人来到美洲。“被迫移民”,从早期的殖民掠夺角度分析,得出大量非洲人口被贩运到美洲为奴隶负面影响:从疾病传播角度分析,得出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从对非洲带来的影响角度分析,得出给非洲带来巨大的灾难;造成非洲劳动力锐减。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通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经过河西走廊、新疆至葱岭以西的南亚、中亚、西亚到欧洲,这一时期从汉地向西域地区传去了铸铁、“穿井”等技术,汉朝的礼乐制度也为西域各国所仰慕,西域各国仿效汉家礼乐制度“治宫室,作檄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西域各地的葡萄和苜蓿从大宛传入中国,特别是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由这条通道从南亚地区传入中国。——摘编自班固《汉书》卷九六《西域传》等材料二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征服与被征服,这种激烈的暴力的交往方式,会在短时期内改变政治地理面貌,亚历山大的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蒙古的西征,无疑是世界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三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明交流的方式有哪些?任选两种方式予以举例。(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意义。〖答案〗(1)意义:丝绸之路的开通密切了汉王朝与西域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多民族国家;加强了对外(南亚、中亚、西亚和欧洲)联系。(2)方式:战争、友好往来、人口迁徙、商业贸易。对应举例:亚历山大东征、鉴真东渡、印欧人迁徙、马尼拉大帆船贸易。(3)重要意义:有利于不同文明之间的流与学习;有利于世界文化多元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

〖解析〗(1)意义:依据材料“这一时期从汉地向西域地区传去了铸铁……西域各地的葡萄和苜蓿从大宛传入中国”,得出丝绸之路的开通密切了汉王朝与西域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依据材料“治宫室,作檄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得出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从统一多民族国家角度分析,得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依据材料“经过河西走廊、新疆至葱岭以西的南亚、中亚、西亚到欧洲”,得出加强了对外(南亚、中亚、西亚和欧洲)联系。(2)方式:依据材料“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得出战争;依据材料“丝绸之路”,得出友好往来;从人口迁徙分析,得出人口迁徙;从商业贸易角度分析,得出商业贸易。对应举例:依据材料“亚历山大的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得出亚历山大东征;从中外文化交流分析,得出鉴真东渡;从古代人口的迁徙分析,得出印欧人迁徙;从新航路开辟分析,得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3)重要意义:依据材料“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得出有利于不同文明之间的流与学习;从世界文化的多元以及文明进步分析,得出有利于世界文化多元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学生分成A、B两组,以“战争与文化的关系”为主题,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了如下学习笔记。A组:下表开始时间指挥者蒙古进军路线典型事件描述1219年成吉思汗攻灭花刺子模、经里海、黑海沿岸,攻入克里米亚半岛。(蒙古军所到之处)一个繁荣的呼罗珊变成一片荒芜,土地变成了不毛之地……。1235年拔都等(长子西征)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巴尔干半岛。蒙古人开始使用的多种火器的威力,更具破坏性……由于火炮的大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1252年旭烈兀经中亚,攻占巴格达,抵达巴勒斯坦。1278年蒙古派遣列班·扫马出访拜占庭帝国、罗马教廷和法国。——参考【法】德阿·托隆著,宝音布格历译《蒙古远征记》编制B组: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持续数十年,这一被称为“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现象,完全打碎了法国的“旧制度”,重新构建了法国的社会结构。同时,把“民族”这一本无多少政治含义的概念与资产阶级民主和国家主权的思想结合在一起,用民族国家取代封建国家,用民族利益取代王朝利益……不仅是法国,整个欧洲的政治文化都得以重构……俄国和俄国占领下的波兰,以及仍然处于分裂状态的德意志都出现了追求民主或独立的革命。——整理自《文化交流与传播》教师教学用书请你参加其中一组的学习,根据本组搜集到的相关材料,围绕“战争与文化的关系”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A组:示例:论题:蒙古西征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阐释:蒙古西征对中亚西亚以及中国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蒙古三次大规模西征,建立了庞大帝国,给被征服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造成极大破坏,甚至出现文化断裂,如伊斯兰文明在当时受到战争沉重打击;另一方面: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交融,如火药武器等西传,欧洲传教士出使蒙古,列班˙扫马访问欧洲等;同时,西征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蒙古军队移居至中亚西亚,致使该地域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但其后裔逐渐被当地文化和民族所同化;中亚西亚大批移民来华,成为“色目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新的民族回回,改变了中华民族的构成,文化面貌也有所改变;马可˙波罗曾长期留居中国,所著《马可˙波罗行纪》是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文献,西方的天文医学等亦传入中国,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综上:蒙古西征对被征服地区文化发展造成巨大破坏,但也推动了东西方人员往来,文化交流与民族迁徙,不同程度地带来了地域文化的变化,具有双重性。(其它如“蒙古西征客观上为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蒙古西征是最直接最激烈的不同文化交流方式之一”等言之成理亦可)B组:示例:论题: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得以重构阐释:拿破仑战争前,大部分欧洲国家虽已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但仍比较普遍实行封建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拿破仑通过战争建立了庞大帝国,所到之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冲击封建统治秩序,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宣传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的欢迎;同时,工业革命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要求争取更多的权利,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在反抗法国征服的斗争中,欧洲各地民族民主意识空前觉醒,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观念广泛传播;各地开始了不同程度的争取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斗争,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也迅速兴起,如俄国“十二月党人”武装起义、被俄国统治的波兰民族解放斗争、德意志不彻底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1848年革命等,尽管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但从封建专制或农奴制走向民主、独立、自由、法治成为历史发展潮流。综上: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得以重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其它如“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的影响”“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的双重作用”等言之成理亦可)(论题,说明,小结,小结完全重复论题不给分;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解析〗本题为论述题,需要根据题意写一个伦提出来,然后再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论证要充分,直截了当,最后进行升华总结。根据材料“成吉思汗、攻灭花刺子模、经里海、黑海沿岸,攻入克里米亚半岛、(蒙古军所到之处)一个繁荣的呼罗珊变成一片荒芜,土地变成了不毛之地”、“拔都等(长子西征)、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巴尔干半岛。蒙古人开始使用的多种火器的威力,更具破坏性……由于火炮的大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是指的蒙古西征带来的影响,从不同方面进行论证,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A组:示例:论题:蒙古西征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阐释:蒙古西征对中亚西亚以及中国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蒙古三次大规模西征,建立了庞大帝国,给被征服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造成极大破坏,甚至出现文化断裂,如伊斯兰文明在当时受到战争沉重打击;另一方面: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交融,如火药武器等西传,欧洲传教士出使蒙古,列班˙扫马访问欧洲等;同时,西征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蒙古军队移居至中亚西亚,致使该地域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但其后裔逐渐被当地文化和民族所同化;中亚西亚大批移民来华,成为“色目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新的民族回回,改变了中华民族的构成,文化面貌也有所改变;马可˙波罗曾长期留居中国,所著《马可˙波罗行纪》是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文献,西方的天文医学等亦传入中国,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综上:蒙古西征对被征服地区文化发展造成巨大破坏,但也推动了东西方人员往来,文化交流与民族迁徙,不同程度地带来了地域文化的变化,具有双重性。(其它如“蒙古西征客观上为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蒙古西征是最直接最激烈的不同文化交流方式之一”等言之成理亦可)B组:根据材料“用民族国家取代封建国家,用民族利益取代王朝利益……不仅是法国,整个欧洲的政治文化都得以重构”可得出,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得以重构。论题: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得以重构阐释:拿破仑战争前,大部分欧洲国家虽已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但仍比较普遍实行封建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拿破仑通过战争建立了庞大帝国,所到之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冲击封建统治秩序,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宣传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的欢迎;同时,工业革命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要求争取更多的权利,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在反抗法国征服的斗争中,欧洲各地民族民主意识空前觉醒,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观念广泛传播;各地开始了不同程度的争取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斗争,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也迅速兴起,如俄国“十二月党人”武装起义、被俄国统治的波兰民族解放斗争、德意志不彻底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1848年革命等,尽管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但从封建专制或农奴制走向民主、独立、自由、法治成为历史发展潮流。综上: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得以重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其它如“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的影响”“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的双重作用”等言之成理亦可)(论题,说明,小结,小结完全重复论题不给分;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湖北省十堰市普通高中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25*2=50)1.南宋末年,文天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79年,崖山之战,大臣陆秀夫宁死不降蒙古铁骑,携小皇帝赵昺蹈海而逝。这些言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宋代社会危机严重后果 B.理学对士人品格的塑造C.民本思想影响深远 D.儒学积极入世的价值观〖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看出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陆秀夫抱幼主壮烈蹈海、以死殉国的爱国情怀。这些言行形成与理学对士人品格的塑造分不开,理学重气节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士人优良的品质,并不是宋代社会危机造成的严重后果,排除A项;材料中不仅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还体现了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民本思想不能完全说明这些言行的原因,排除C项;儒学积极入世的价值观是直面社会现实,针对现实而提出一系列具有强烈务实思想的具体措施,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莎草纸起源于古代埃及,大约在公元前650年左右传入希腊并很快成为古代地中海地区一种通用的书写材料。罗马帝国时代,对埃及的占领使莎草纸很快遍及帝国境内,从不列颠到两河流域的广袤疆域里都使用莎草纸。据此可知,莎草纸()A.提升了古埃及国际地位 B.是古埃及重要的经济来源C.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传播 D.是最早的成熟的造纸技术〖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莎草纸作为一种书写媒介,从埃及传播到希腊再传播到罗马帝国境内,这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C项正确;在莎草纸传播过程中,埃及先后被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征服,其国际地位并没有提升,排除A项;材料强调莎草纸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传播,并没涉及莎草纸的交易活动,排除B项;莎草纸并不是成熟的造纸技术,排除D项。故选C项。3.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的正统文学,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骑士文学在11世纪流行,大都是骑士们行侠仗义,建功立业和爱情至上的故事。这一时期骑士文学的流行反映出当时()A.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B.工商业阶层壮大C.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D.天主教会衰落〖答案〗A〖解析〗由材料“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的正统文学,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骑士文学在11世纪流行,大都是骑士们行侠仗义,建功立业和爱情至上的故事”及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正统文学是教会文学,但11世纪反映骑士阶层道德和理想的骑士文学流行,骑士文学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世俗生活的追求,A项正确;骑士文学主要反映骑士阶层的道德和理想,与工商业阶层的壮大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人文主义广泛传播是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发生在14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11世纪仍处于中世纪,天主教会并未衰落,排除D项。故选A项。4.有学者认为:“每次外来民族的入侵,都给印度文明带来了新的成分。这些外来民族也无不在历史的长河中为印度民族所同化。……印度曾被称为‘人种的基因库’,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能在印度被找到……”据此可知,印度文明()A.具有多元性 B.是人类的发源地C.具有先进性 D.拥有悠久的历史〖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印度曾被称为‘人种的基因库’,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能在印度被找到……”,并结合所学可知,印度文化体系中,包含有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成分,这体现了印度文明具有包容性,进而说明了印度文明具有多元性,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印度文明的多元性,未涉及人类发源地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与其他文明对比,无法得出印度文明“具有先进性”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印度文明的多元性,没有体现印度文明的历史是否悠久,排除D项。故选A项。5.4世纪中后期,遭匈奴进攻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后,其首领说:“最初,我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我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不过,众多的经验告诉我,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因此,我选择了较为安全的道路,希望用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西哥特首领对罗马帝国的态度变化表明()A.游牧民族与农耕世界的对立 B.人口迁徙促进文化重构与认同C.战争对罗马文明的严重破坏 D.罗马帝国早已失去昔日的辉煌〖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西哥特首领对待罗马文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由意图消除罗马转变为重构罗马,认为只有借助罗马的法律才能建立稳固的统治,由此说明人口迁移促进了文化重构和认同,B项正确;西哥特首领对罗马帝国态度的变化体现的是对罗马文化的认同,并不是游牧民族与农耕世界的对立,也没有体现战争对罗马文明的破坏,排除AC项;4世纪中后期的罗马帝国确实已经走向衰落,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这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6.古代中国人口迁徙的总趋势是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明清时期出现了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山地逐渐推进,由内地入门向边疆迁移的反转,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变迁 B.区域分工的出现C.人口政策的调整 D.高产作物的传入〖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出现了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山地逐渐推进,由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的反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为明清时期,人口迁移与当时的人地矛盾有关,另外高产作物的传入,也使人们能够够在较为贫瘠的土地上开展农业生产,D项正确;自然环境在这一时期没有较大的变化,排除A项;区域分工不会影响人口迁移,且区域分工早已出现,排除B项;明清时期人口政策没有较大调整,排除C项。故选D项。7.下图是1860--1970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出现①②处情况的原因分别是()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

A.美国取得独立并进行扩张;第--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法西斯势力的威胁C.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D.美国内战后南北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可知,①涉及的时间是在20世纪初,这一时期移民美国出现高潮主要是因为美国此时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②对应的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移民美国陷入低谷,主要由于美国此时正处在大危机时期,C项正确;美国独立的时间是在18世纪末,②对应时间20世纪30年代,涉及战争应该是二战,排除A项;20世纪初美国仅仅是工业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但并不是世界经济霸主,排除B项;材料①涉及的时间是20世纪初,美国内战是在19世纪中后期,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8.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1565年至1815年的250年间,往来于西班牙殖民地的马尼拉(菲律宾)与阿卡普尔科(墨西哥)之间的航运贸易。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以风靡全球的中国丝绸为最。大量的丝织品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往南美及欧洲市场;与此同时,产自西属拉美的白银则大量流入中国。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A.中国传统的朝贡贸易得以发展 B.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竞争力C.西方殖民扩张开启了中欧交往 D.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发生逆转〖答案〗B〖解析〗中国丝绸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往南美及欧洲市场,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反映出当时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竞争力,B项正确;朝贡贸易体现了进贡和回赐的不平等关系,材料无法体现朝贡贸易,排除A项;C项中“开启了”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在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前后中国对外贸易都处于出超地位,对外贸易格局没有发生逆转,排除D项。故选B项。9.犍陀罗艺术源自南亚次大陆地区(巴基斯坦北部及中亚的阿富汗东北边境一带),有希腊式佛教艺术之称。如图是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佛教造像,其风格融合了希腊太阳神阿波罗造型。据此推断,犍陀罗艺术()A.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B.与基督教的传播密切相关C.证实罗马帝国的空前繁荣 D.受到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答案〗D〖解析〗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佛教造像融合了希腊太阳神阿波罗造型,反映出犍陀罗艺术受到了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D项正确;犍陀罗艺术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与中外文化交流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犍陀罗艺术与基督教传播密切相关,排除B项;犍陀罗艺术源自南亚次大陆地区,不能证实罗马帝国空前繁荣,排除C项。故选D项。10.梁启超曾表示:“当十八世纪之末年,拿破仑蹂躏意大利,其时意大利已支离灭裂,分为十五小国。拿破仑铁鞭一击,合而为三,置之法政府督治之下。虽然,意大利此后之独立,实拿破仑之赐也。拿破仑实意大利之第一恩人也。”这一观点()A.认为拿破仑实质促成了欧洲联合 B.对拿破仑战争影响做出全面评价C.强调拿破仑推动了民族主义发展 D.弱化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破坏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在认识到战争破坏性的同时,也肯定了拿破仑对于意大利统一所产生的重要推动,从而有利于意大利的民族独立和发展,强调了拿破仑对于民族主义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欧洲联合无关,欧洲联合发展于二战后,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未完全体现拿破仑战争对于各方面的影响,仅包含对于意大利统一的促进作用,排除B项;材料指出“拿破仑蹂躏意大利”,并未回避这一问题,并未弱化战争的破坏性,排除D项。故选C项。11.拉丁美洲长期以来存在着自给自足的封建大庄园制。在19世纪初动乱的年代里,为了财产和生命的安全,或请求考迪罗保护,或自己组织私人武装,保护庄园并扩大自己势力,成为考迪罗式的人物。这说明()A.封建庄园主成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主力军B.庄园经济移植到拉丁美洲后发生了质变C.拉丁美洲特有的政治文化与社会现实相适应D.考迪罗势力的膨胀催生了封建大庄园制〖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考迪罗的存在与庄园经济的需求有关,还与动荡的局势有关,拉美独立战争促成了战后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说明拉丁美洲特有的政治文化与社会现实相适应,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介绍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主力军,排除A项;拉丁美洲庄园经济与欧洲庄园经济一致,都是封建经济,排除B项;封建大庄园制出现时间比考迪罗势力早,排除D项。故选C项。12.《世界通史》中写道: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资本主义体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上,资本的流动和世界市场的拓展不再局限于原来的领土范畴,而是更多地表现出超地域的全球网络特征,在这种条件下,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已不需要以有形的殖民地为前提。据此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联盟树立民族自决的原则B.现代工业新发展超越了殖民主义旧形式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有利于民族独立〖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和现代工业文明的新发展更多地表现出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市场的需要已经超越了殖民主义的旧形式,这是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之一,B项正确;民族自决原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已经明确提出,且材料并未提及,排除A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和两大阵营的对峙尽管也是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两项。故选B项。13.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规定:古迹保护与修复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这一规定强调对古迹保护与修复应()A.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B.以艺术性为审美追求C.以主观性为研究依据 D.以完整性为修复目标〖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古迹保护与修复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可知,强调了古迹保护与修复必须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的原则和方法,A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以艺术性为审美追求,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以主观性为研究依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的目标,并不是以完整性为修复目标,排除D项。故选A项。14.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下列关于古代文字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梵文是古印度最有代表性文字

②阿兹特克人使用图画文字记录③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④越南谚文在中国汉字基础上创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所学可知,在古代文字发展史上,梵文是古印度最有代表性文字,美洲的阿兹特克人使用图画文字记录,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等三个说法与史实相符,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越南在中国汉字基础上创制的文字为喃字,谚文是朝鲜的古文字,说法④错误,排除与之组合的B、C、D三项。故选A项。15.“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诗人张籍描述了一支商队经由河西走廊运送丝绸前往西域的画面。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②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影响,丝绸之路重要性渐趋下降③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④中国茶叶经由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而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影响,丝绸之路重要性渐趋下降。从文化交流看,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①②③正确,B项正确,排除A项;茶叶传入美洲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不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④错误,排除C、D项。故选B项。16.18世纪末的欧洲,博物馆向大众开放的呼声日益高涨。1830年,柏林成立第一座公众博物馆“皇家博物馆”。因收藏量猛增“皇博”难以胜任,威廉四世下令将“皇博”之北的地段专门用于新建博物馆、学术机构及大学,并被称为“艺术和科学的自由之地”。新博物馆采用了蒸汽压桩机、蒸汽动力升降机等工具。1867年,出于政治需要,用于收藏当代德语艺术家作品的“国家画廊”工程动土,1876年对外开放。普鲁士创建和扩建博物馆不能说明()A.德意志的统一有利于博物馆的创建 B.工业革命的进行有利于博物馆的扩建C.“国家画廊”工程有利于提升民族意识 D.启蒙运动的扩展有利于博物馆的创建〖答案〗A〖解析〗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但是“国家画廊”工程动土是在1867年,A项符合题意;法国新建博物馆采用了蒸汽压桩机、蒸汽动力升降机等工具,这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成就,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国家画廊”工程用于收藏当代德语艺术家作品,有助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提升,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皇博”之北的地段专门用于新建博物馆、学术机构及大学,并被称为“艺术和科学的自由之地”,这显然是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7.公元998年,温州人周伫随商船到朝鲜半岛,后逐步官至中枢院直学士、左散骑常侍、礼部尚书,曾参与国史编修、发展科举等,是历史上中国与朝鲜半岛友好互动的典型。周伫在朝鲜半岛的事业成就固然与个人能力有关,也与时代背景有关,当时背景包括()A.指南针用于航海,由广州出发到朝鲜半岛航路开辟B.朝鲜王朝组织编撰《高丽史》,模仿中国史书体例C.当地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D.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榷场贸易相当活跃〖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公元998年,周伫随商船到高丽并受重用,参与修史定制、文教科举等国家大事,结合所学高丽的知识可知,这是因为高丽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在高丽广为传播,C项正确;题目问的是周伫到朝鲜半岛后,事业成就取得的背景原因,“指南针用于航海,由广州出发到朝鲜半岛航路开辟”是说他如何到的朝鲜半岛,与问题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15世纪中期,朝鲜王朝组织编撰《高丽史》,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排除D项。故选C项。18.古埃及神话中的神明多拥有动物首。太阳神拉有时为猎鹰首,法老守护神荷鲁斯为华鹰首,力量神赛特为豺首,死神阿努比斯为胡狼首,战争女神塞赫麦特为母狮首,智慧之神透特为鹭首等。古埃及人还盛行猫崇拜和圣甲虫(蜣螂)崇拜。这种现象源于()A.彰显君权神授的政治需要 B.游牧狩猎为主的经济生产C.特定环境下对自然的敬畏 D.多元文明之间的活动交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大部分土地都是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使人们对自然产生敬畏,C项正确;材料中所述的神并非都与法老有关,排除A项;古埃及的主要经济生产方式是农耕经济,排除B项;材料反映埃及文明的特点,与文明交流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9.11世纪以后,西欧产生了以《列那狐的故事》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提出一些市民关心的社会问题,歌颂市民或农民的个人机智与聪敏,大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愚蠢。这反映出A.商品经济获得发展B.英雄传奇备受颂扬C骑士文学走向衰落D.教权王权矛盾激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欧中世纪时期。根据材料“11世纪以后,西欧产生了以《列那狐的故事》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提出一些市民关心的社会问题,歌颂市民或农民的个人机智与聪敏,大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愚蠢。”可知,西欧中世纪中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学发展,反映了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歌颂市民或农民的个人机智与聪敏,大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愚蠢,A项正确;英雄传奇备受颂扬的是骑士文学,排除B项;骑士文学在中世纪西欧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排除C项;教权王权矛盾激化,与材料信息描述的市民文学发展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20.1864年,美国成立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案》,积极鼓励接纳外来移民;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强制实行文化测验的移民法,规定凡年满16周岁而不能阅读英文或其他语种文字的外国人,均不许进入美国。这表明美国A.依然存在着种族歧视思想 B.争夺世界文化霸主的地位C.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教育 D.工业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答案〗D〖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后,美国工业发展迅速,故而对移民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不能阅读英文和其他文字的人不得进入美国,而不是其他种族的人不得入境,A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工业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没有体现争夺世界文化霸主的地位,排除B项;美国重视移民的语言文字能力,而不是重视对国民进行语言文字教育,排除C项。故选D项。21.“这些民间儒学流派致力于经典的简化,如编撰《四书》而为科举制度的教材,大批撰述修身和教育的论著,从文人的精神修炼一直到底层的蒙养读本,与各种族规家训等人生指南,纷然并呈。”这些民间儒学流派的努力意在()A.推动儒学世俗化 B.突出思辨色彩 C.使儒学成为主流 D.提倡个性自由〖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知,儒家学派致力于儒家思想为教育、人生价值观及基层管理等方面服务,说明儒学流派的努力意在推动儒学世俗,A项正确;理学突出思辨色彩,排除B项;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主流,排除C项;材料与提倡个性自由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2.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依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村落,因为①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③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并没有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故①④错误,排除ACD项;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选B项。23.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加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加了英国安东尼长城。这一文化遗产见证了A.英德两国社会转型 B.英德两国世代友好C.罗马帝国的扩张 D.罗马外贸的兴盛〖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哈德良长城位于英国的不列颠岛上,是罗马帝国在占领不列颠时修建的,从建成后到弃守,它一直是罗马帝国的西北边界;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是罗马帝国在日耳曼行省和雷蒂安行省内修建的一段边境防御工事;英国安东尼长城也是罗马人在英国修筑的边境城墙,因此材料所述的文化遗产见证了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征服,故C选项正确;材料所述的英国哈德良长城、安东尼长城及德国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与英德两国社会转型无关,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罗马帝国的扩张,没有体现英德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故B选项错误;材料所述的英国哈德良长城、安东尼长城及德国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主要见证了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征服,与罗马奥外贸无关,故D选项错误。24.爵士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黑人的一种流行音乐。后来在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碰撞下,从一种被人歧视的低级音乐,走向大众音乐,逐渐成为今天被全世界瞩目并获得全球化发展的音乐形式。这一变化反映了A.黑人艰苦潦倒的生活 B.黑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C.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性 D.反种族歧视是时代主题〖答案〗C〖解析〗爵士乐在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碰撞下,由低级音乐发展成为全球化的音乐形式,这反映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性,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爵士乐发展的过程,而非强调黑人艰苦潦倒的生活,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黑人的社会地位,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反种族歧视是时代主题,排除D。25.1960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必须制止一切针对附属国人民的武装行动和镇压措施,使他们能够和平地、自由地行使他们实现完全独立的权利”;“任何旨在部分地或全面地分裂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破坏其领土完整的企图,均与《联合国宪章》的目的和原则相违背”。没有国家对该决议投反对票,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英国、葡萄牙、南非、西班牙、美国投票弃权。该决议①推动大部分殖民地摆脱了西方国家的控制②重申了大小国家之间享有平等权利信念③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④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加强亚非团结一致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必须制止一切针对附属国人民的武装行动和镇压措施,使他们能够和平地、自由地行使他们实现完全独立的权利”可知,联合国在1960年通过维护附属国权益的决议,这推动大部分殖民地摆脱了西方国家的控制,①正确;根据材料“分裂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破坏其领土完整的企图,均与《联合国宪章》的目的和原则相违背”可知,联合国通过的决议维护任何国家的主权与领土,重申了大小国家之间享有平等权利的信念,②正确;确立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是在196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③错误;和平共处原则最早由中国提出,材料内容也未强调加强亚非团结的问题,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A项正确;排除B、C、D项。二、材料分析题(50分)26.人口迁移是历史上十分常见的现象,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离乡背井,流离道路,使生产无法进行。但各个种族之间接触的机会多了,这也可说是一种报偿。”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有利于社会的久远进步。——根据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整理(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总体方向,并以东晋南朝为例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有利于“社会的久远进步”的表现。材料二新航路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这个过程中既有为躲避专制迫害、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或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而进行的自愿移民,也有在外力胁迫下违背主观意愿的被迫移民。(图为15世纪至19世纪初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示意图)(2)根据图中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最能反映材料二中“自愿移民”和“被迫移民”的典型例子各一?并简述新航路开辟后的人口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答案〗(1)方向:由北向南迁徙。进步表现:大批移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为南方补充了劳动力资源;促进江南的开发;促进南方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2)典型史实:“自愿移民”: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大批欧洲人来到美洲;“被迫移民”:大量非洲人口被贩运到美洲为奴隶(三角贸易、奴隶贸易)。负面影响: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给非洲带来巨大的灾难;造成非洲劳动力锐减;〖解析〗(1)方向:依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得出由北向南迁徙。进步表现:从北民南迁角度分析,得出大批移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依据材料“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有利于社会的久远进步。”,得出为南方补充了劳动力资源;从对江南经济的开发角度分析,得出促进江南的开发;依据材料“离乡背井,流离道路,使生产无法进行。但各个种族之间接触的机会多了,这也可说是一种报偿。”,得出促进南方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2)史实:“自愿移民”,从人口的迁徙角度分析,得出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大批欧洲人来到美洲。“被迫移民”,从早期的殖民掠夺角度分析,得出大量非洲人口被贩运到美洲为奴隶负面影响:从疾病传播角度分析,得出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从对非洲带来的影响角度分析,得出给非洲带来巨大的灾难;造成非洲劳动力锐减。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通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经过河西走廊、新疆至葱岭以西的南亚、中亚、西亚到欧洲,这一时期从汉地向西域地区传去了铸铁、“穿井”等技术,汉朝的礼乐制度也为西域各国所仰慕,西域各国仿效汉家礼乐制度“治宫室,作檄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西域各地的葡萄和苜蓿从大宛传入中国,特别是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由这条通道从南亚地区传入中国。——摘编自班固《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