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教学实录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教学实录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教学实录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教学实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教学实录《山居秋暝》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古诗。(重点)

2.理解诗意,引导学生想象并逐渐丰富画面,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品味诗人的情感。(重点)

3.联系资料和诗句了解诗人生平,理解“空"的含义,走近诗人。(难点)

教学过程:

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今天我们一同进入王维眼中的这片山水世界,一观美不胜收的秋景,来学习一首山水佳作《山居秋暝》。我们学习过很多理解诗歌的方法,谁来说一说?

生:看注释、看插图、联系生活实际。

师:你能不能结合刚才提到的方法,说一说“山居秋暝”题目的含义?

生:“山居"是在山里居住的意思,“秋暝”指的是秋天的傍晚。

师:于是我们可以知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秋天在山里居住的一个傍晚。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看注释。

师:这就是学以致用。这是王维的简介。王维以山水诗著称。咏山水之作,语言自然清丽又有趣。接下来大家齐读这首诗,声音洪亮,注意结合律诗的节奏,读准字音,不要拖音。

生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声音洪亮,节奏明晰。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来概括你的感受。

生:安静、宁静、清幽、闲逸

师:“宁静"清幽”更能表现人内心的平静、安静,同时也更有意境。

师:大文豪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清逸、宁静是我们读诗后最真切的感受,画面感十足。带着这样的感受,大家自由朗读,读的过程中用笔圈画出令你印象深刻的字、词。

生:我从“空山”“新雨"两个词中看到了秋雨过后的山,感受到了秋天的凉爽。谁还有补充?

生:我来为你补充。我还从“空”字中感受到山的空旷,我跟随着诗人来到山中,仿佛看到了初秋傍晚,山色清秀,雨水洗去了夏日的喧闹和浮华,同诗人伫立山石之上,望向远方,尽情地感受着山中的静谧和安然。

生:老师,前两位同学也带给我一些启发。“空"在这里其实是“空幽”的意思,带给人静谧之感。我还知道其它含有“空"的诗句。比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师:能联系其它诗句体会“空”的意味,很棒。通过大家的描述,我们看到了秋雨山色,听到了清泉流水,感受到了山居生活的清逸,一幅绝美的日暮秋山图跃然眼前,老师似乎真的走进了这座秋雨过后的山,清幽而秀丽。这便是静态之美。

生:老师,我从“明月、松林、清泉"三个词语中也体会到了静态之美。月光清朗,松影绰约。跟随着诗人的视角,我看到了一汪清泉,感到宁静。谁来为我补充?

生:我来为你补充。除了月光、松林和清泉,我最喜欢“流”字,读起这句诗,我似乎真的听到了淙淙的流水声,可爱的泉水从石头上溜过去,衬托得周围愈发安静。

师:一个“流"字,十分巧妙。化静为动,因为山林中本就格外寂静,所以显得“流水声”就愈发明显了。这就是以动衬静的手法。同学们从景物和生动的“流"字入手,描绘了一幅“月夜清泉图”。

师总结:想象,多么浪漫。正因为赋有“想象力”,我们才得以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惊艳,才能听到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才能感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看到了日暮秋山图、月夜清泉图,同学们试着从多个角度出发,来谈一谈自己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两句的感受。大家进行三分钟小组讨论,注意圈画字词,从多个角度发挥想象。

【小组汇报】

生: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从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三个角度进行了想象。从“竹林、浣女”这些词中,我似乎看到了风吹动竹叶,女孩们浣衣归来;视角一转,“莲动下渔舟”,一个“动”字非常传神。不远处的荷塘,随着一支荷花的摇动,水面荡开圈圈涟漪。原来是一条小渔船,轻轻地、柔柔地拨开了水面上的荷花、荷叶。

生:我从“喧"字中似乎听到了竹林中少女浣衣归来的欢笑嬉闹,或许她们在讨论夜晚的星星,或许在商讨着明日的活计,又或许是家长里短……风吹动竹叶,沙沙作响。“喧”字衬托得周围愈发安静,显得自在、闲适。

生:我从“随意"一词中感受到了诗人的闲逸。“歇”是停止的意思。春天的芳艳,你随意歇息。“我"要留在这山中,与秋色共眠。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山色的美、诗人的自在和豁达。

生:经过我们小组的讨论,我们将这两行诗句概括为“竹喧涟漪图”。理由是:“喧"动”两个动词十分形象,随着竹叶随风飘扬,浣女归来的喧闹声显得亲切、自然,荷叶的摇动,带起了圈圈涟漪,这样的山居生活,美不胜收。我们小组想为大家朗读这两行诗句……

师:你们小组的汇报条理清晰,表达流利,赋有美感。从日暮秋山图到月夜清泉图,再到竹喧涟漪图,动静相怡,最终汇成一幅水墨点燃的山居秋暝图。“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多么美好的山居生活,亲切、自然,清逸。这般美景,这般悠然自在,跟着音乐,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

师:跟着音乐和大家的诵读,老师似乎也走进了王维眼中的那座山。真正的,他经历的一切在我眼前,在我心中。这样的美景,正如他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可是在开篇他说这是一座“空山”,空山,对于王维而言有什么可“留”的呢?

生:山中美景。

师:还有呢?

生:王维喜欢隐居的生活。

师总结:没错,隐居是王维对隐逸的人生理想的追求。“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已过不惑之年的王维不同往日少年意气风发,豪情万丈;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