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教学计划15篇_第1页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15篇_第2页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15篇_第3页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15篇_第4页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15篇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

3(A)版》第三章中的第3.2.1节古典概型。它安排在随机事件

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学生还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教

学的。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

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学习概率必不可少的内

容,同时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古典概

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2、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一般,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融洽,上课互动

氛围良好。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类比,分析,归纳能力,但对知

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在一些细节上不完备,反映在解题中就是

思维不慎密,过程不完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念及概率计算公式。

(2)能够准确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采用探究

式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层层

设问,经过思考交流、概括归纳,得到等可能性事件的概念及其

概率公式,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概率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通过概率知识的学习,

可以更好的理解随机现象的本质,掌握随机现象的规律,科学地

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

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三、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

的概率。

2、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分清在一个古

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

总数。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在考试中遇到不会做的选择题同学们会怎么办?在你不

会做的前提下,蒙对单选题容易还是蒙对不定项选择题容易?这

是为什么?

通过这个同学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索新知

识,符合“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点,也符合

学生的认知规律。随着新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课堂的有效思维增加。

2、抽象思维。形成概念、

师:考察试验一“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有几种不同

的结果,结果分别有哪些?

生:在试验中随机事件有六个,即“1点”、“2点”、“3

点”、“4点”、“5点”和“6点”。

师:我们把上述试验中的随机事件称为基本事件,它是试验

的每一个可能结果。

师:考察试验二”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哪些基本事

件?

生:在试验中基本事件有两个,即“正面朝上”和“反面朝

上”。

师:那基本事件有什么特点呢?

问题:

(1)在“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试验中,会同时出现“1

点”和“2点”这两个基本事件吗?

(2)事件”出现偶数点”包含了哪几个基本事件?

由如上问题,分别得到基本事件如下的两个特点:

(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让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再加以总结、概括)

让学生归纳与总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从而提高

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数学语言的组织能力

例1:从字母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

事件?

师:为了得到基本事件,我们可以按照某种顺序,把所有可

能的结果写出来,本小题我们可以按照字母排序的顺序,用列举

法列出所有基本事件的结果。

解:所求的基本事件共有6个:

由于学生没有学习排列组合知识,因此用列举法列举基本事

件的个数,不仅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对象的总数,而且还能使

学生在列举的时候作到不重不漏,解决了求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

总数这一难点,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师:你能发现前面两个数学试验和例1有哪些共同特点吗?

(先让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教师抽学生回答,并在学生回答的基

础上再进行补充)

试验一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1点”、“2点”、“3

点”、“4点”、“5点”和“6点”6个,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

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试验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正面朝上”和“反面

朝上”2个,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例1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A”、"B”、“C”、

“D”、"E”和“F”6个,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都是;

经概括总结后得到:

①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②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

古典概型。

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探究氛围中思考、质疑、倾听、表述,体

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化归

思想。启发诱导的同时,训练了学生观察和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3、概念深化,加深理解。

试验”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射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

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生:不是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圆面内所有

的点,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数是无限的,虽然每一个试验结果出

现的“可能性相同”,但这个试验不满足古典概型的第一个条件。

试验“某同学随机地向一靶心进行射击,这一试验的结果只

有有限个:命中10环、命中9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你认

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生:不是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只有7个,而

命中10环、命中9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的出现不是等可能

的,即不满足古典概型的第二个条件。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的把握古典概型的

两个特点,突破了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这一教学难

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

4、观察比较,推导公式。

师:在古典概型下,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如何计算?(让学

生讨论、思考交流)

生:试验二中,出现各个点的概率相等,即

P(“1点”)=P(“2点”)=P(“3点”)=P(“4点”)

二P(“5点”)二P(“6点”)

由概率的加法公式,得

P(“1点”)+P(“2点”)+P(“3点”)+P(“4点”)

+P(“5点”)+P(“6点”)=P(必然事件)=1

因此P(“1点”)=P(“2点”)=P(“3点”)=P(“4点”)

二P(“5点”)=P(“6点”)=

进一步地,利用加法公式还可以计算这个试验中任何一个事

件的概率,例如,

P(“出现偶数点”)=P(“2点”)+P(“4点”)+P(“6

点")=++==

P(“出现偶数点")=?二

师:根据上述试验,你能概括总结出,古典概型计算任何事

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吗?

生:

学生通过运用观察、比较方法得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体现具体到抽象、从特

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化归思想的优越性和

这一做法的合理性。

师:我们在使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应该还要注意些什

么呢?(先让学生自由说,教师再加以归纳)在使用古典概型的

概率公式时,应该注意:

①要判断该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

②要找出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

件的总数。

深化对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的理解,也抓住了解决古典

概型的概率计算的关键。

5、应用与提高。

例2:单选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B,

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如果考生掌握了考查的内容,

他可以选择惟一正确的答案。假设考生不会做,他随机的选择一

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

解:这是一个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可能结果只有4个:选

择A、选择B、选择C、选择D,从而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得:

探究:在标准化考试中既有单选题又有不定项选择题,不定

项选择题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所有正确的答案,同学

们可能有一种感觉,如果不知道正确答案,多选题更难猜对,这

是为什么?

解:这是一个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可能结果只有15个:选

择A、选择B、选择C、选择D,选择AB、选择AC、选择AD、选择

BC、选择BD、选择CD、选择ABC、选择ABD、选择ACD、选择BCD、

选择ABCD,从而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

P(“答对")=1/15

解决了课前提出的思考题,让学生明确解决概率的计算问题

的关键是:先要判断该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再要找出随机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例3:同时掷两个骰子,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抽两位不同答案的学生回答)

学生L

①所有可能的结果是:

(1,1)(1,2)(1,3)(1,4)(1,5)(1,6)(2,2)(2,

3)(2,4)(2,5)(2,6)(3,3)(3,4)(3,5)(3,6)(4,4)

(4,5)(4,6)(5,5)(5,6)(6,6)共有21种。

②向上的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有2个,它们是(1,4)(2,

3)o

③向上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记为事件A)有2种,因此,由

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得

学生2:

①掷一个骰子的结果有6种,我们把两个骰子标上记号1,2

以便区分,由于1号骰子的每一个结果都可与2号骰子的任意一

个结果配对,组成同时掷两个骰子的一个结果,我们可以用列表

法得到(如图),其中第一个数表示1号骰子的结果,第二个数表

示2号骰子的结果。

由表中可知同时掷两个骰子的结果共有36种。

②在上面的所有结果中,向上的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有4种:

(1,4),(2,3),(3,2),(4,Do

③由于所有36种结果是等可能的,其中向上点数之和为5的

结果(记为事件A)有4种,因此,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

师:上面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答案呢?(先让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再抽学生回答)

生:答案1是错的,原因是其中构造的21个基本事件不是等

可能发生的,因此就不能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求解。

师:我们今后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求解时,特别要验证“每

个基本事件出现是等可能的”这个条件,否则计算出的概率将是

错误的。

本题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发现两种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研究的问题是否满足古典概型,从而再次突出了古典概型这

一教学重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

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数学思维情趣。

6、知识梳理,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7、作业布置。

(1)阅读本节教材内容

(2)必做题课本130页练习第1,2题,课本134页习题3。

2A组第4题

(3)选做题课本134页习题B组第1题

8、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问题串”的方式呈现为主,教学过程

中师生共同合作,体验古典概型的特点,公式的生成、发现,把

“数学发现”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获

得数学发现的体验。将学习的主动权较完整地交还给学生。

本节课始终本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讨论、归纳、探

究等方式自主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构建利于学

生学习的有效教学情境,较好地拓展师生的活动空间,符合新课

程的理念。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意见指导下,在年级部工作的框架下,认真

落实学校对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

学制度和要求,强化数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学、教研

水平,明确任务,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二、教材简析

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教

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

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

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

特点。

三、教学任务

本学期上半期授课内容为《选修1-2》和《选修4-4》,中段

考后进入第一轮复习。

四、学生基本情况及教学目标

认真贯彻高中数学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双基

教学为主要内容,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使每个学生

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高二文科学生共有10个班,其中尖尖班2个,8个平行重点

班。尖尖班的学生重点是数学尖子生的培养,冲刺高考数学高分

为目标。平行班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两点,第一点:保证重点学生

的数学成绩稳步上升,成为学生的优势科目;第二点:加强数学学

习比较困难学生的辅导培养,增加其信息并逐步缩小数学成绩差

距。

五、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

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

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

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

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六、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各

组老师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

好本周的单页练习。教研会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

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

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导学案》,

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

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一份练习试

卷,学生完成后老师要收齐批改,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

间讲评。

3、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尖尖

班的教学进度可适当调整,教学难度要有所提升;其他各班要培育

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习方

法的指导。备课组也将组织学生上培优班。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

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

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

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并根据需要在年级开设数学困难生

补充辅导班。

七、教师任务分工安排表

周末试卷出卷以及备课组集体备课主讲人时间安排表周数

234567891011负责人张国应樊国林时俊卢三顺祝入云张国应樊国

林时俊卢三顺祝入云周数12131415161718192021负责人张国应

樊国林时俊卢三顺祝入云张国应樊国林时俊卢三顺祝入云

八、教学进度表:略

最后,希望整理的下学期高二数学教学计划对您有所帮助,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高一学习

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学对发展自己思维能力的作用,体会数

学对推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意义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提高

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二、教学具体目标

1、期中考前完成必修3、选修2-3第一章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

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

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

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强调了问题提出,抽象概括,分析理解,

思考交流等研究性学习过程。具体特点如下: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

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专门安排了“课题学习”和“探究活动”,

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

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

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教材中有“信息技术建议”和

“信息技术应用”,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

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5、”人文应用价值性”:编写了一些阅读材料,开拓学生视

野,从数学史的发展足迹中获取营养和动力,全面感受数学的科

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四、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

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

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

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

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

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

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

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

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

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

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

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

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

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安排(略)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主动而不是被动的进行高中新课程标准改革,认真解读新课

程标准的理念;研究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验与高考衔接的问题;把

学生的接受性、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性、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九

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

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

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

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

程。

2.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

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3.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

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

和作出判断。

4.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

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5.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

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

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世界观。

二.工作目标

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的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

作,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科的教学质量。

1.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弘扬一种同志

加兄弟的同仁关系,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组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

优秀集体。

2.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的加强交流,互相之间取长补短,

与时俱进,教学相长。

3.在日常工作当中,既保持和优化个人特色,又实现资源共

享,同类班级的相关工作做到基本统一。

4.抓好本年级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课的教学,有针对性培养

学有余力,学有特长的学生,并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真正做

到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三.主要措施

1.以老师的精心备课与充满激情的教学,换取学生学习高效

率。

2.将学校和教研组安排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

3.落实培辅工作,为高三铺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对

难于上青天的教学我们应当从今天抓起。

四.活动设想

L按时完成学校(教导处,教研组)相关工作。

2.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备课组为新教材每章节配套单元测

试卷两套。

3.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有中心发言人,组织进行教学研

讨以便分章节搞好集体备课。

4.互相听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我。

5.认真组织好培优辅差工作。

6.做好学科段考、模块的复习、出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

和质量分析评价工作.

7.积极组织全组成员探索教材特点、积极思考教法分析、认

真分析学情以便根据不同的情况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

L导数及其应用(约24课时)

(1)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①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

化率的过程,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

数,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参见选修1-1案例中的例2、例3)。

②通过函数图像直观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导数的运算

①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y=c,y=_,y=_2,y=_3,y=l/_,y=_

的导数。

②能利用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

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能求简单的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f(a_

b))的导数。

③会使用导数公式表。

(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①结合实例,借助几何直观探索并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

的关系(参见选修

案例中的例4);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不超过

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

②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

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极大值、极小

值,以及闭区间上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最大值、最小值;体会

导数方法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一般性和有效性。

(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例如,使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体会

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参见选修1-1案例中的例5)

(5)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①通过实例(如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变力做功等),从问题情

境中了解定积分的实际背景;借助几何直观体会定积分的基本思

想,初步了解定积分的概念。

②通过实例(如变速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与路程的

关系),直观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参见例1)

(6)数学文化

收集有关微积分创立的时代背景和有关人物的资料,并进行

交流;体会微积分的建立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具体要

求见本《标准》中"数学文化"的要求。(参见第91页)

2.推理与证明(约8课时)

(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①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合情推理的

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体会并认识合情推

理在数学发现中

的作用(参见选修2-2中的例2、例3)。

②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演绎推理的

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

推理。

③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

异。

(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①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

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②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

一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3)数学归纳法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

学命题。

(4)数学文化

①通过对实例的介绍(如欧几里德《几何原本》、马克思《资

本论》、杰弗逊《独立宣言》、牛顿三定律),体会公理化思想。

②介绍计算机在自动推理领域和数学证明中的作用。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1215课堂教学模式为指引,以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年级

部工作计划为指南,加强高二数学备课组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学

习,更新教学观念,落实教学常规,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尤其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

二、学情分析及相关措施:

今年高二重新分班后我接了高二(1)和高二(13)一理一文两

个班的数学教学,学生程度不是太好而且新来的学生需要适应过

程,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及时纠正不合

理学习方法,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高二与高一的衔接工作。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具体措施如下:

(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高二与高一学习方法的衔接。

(2)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所列基础知识依据课

程标准设计,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讲难题。同时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

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

循序渐进。

(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

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

能力要求。

(4)让学生通过周月考和单元考试,检测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从而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做好充分的准备,用周周练及时的

巩固复习所学内容知识点,以及一些常见的题型和方法。

(5)合理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分析周周练的作业和课外辅导资料。适当安排时间将高一的重点

内容带着学生们复习回顾。

(6)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投影仪、

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三、教学进度(草稿):

第1周

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2)

第2周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2)

第3周

L3表面积体积空间几何体的复习(1)(2)

第4周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2)(3)(4)

(单元检测)

第5周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1)(2)(3)(4)

第6周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1)(2)(3)(4)(单元检测)

第7周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4)

空间点、线、面复习(月考)

第8周

选修2-1:空间向量

第三章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第9周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第10周

期中考试

第11周

空间向量复习(单元检测)

第12周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第13周

1.3简单的逻辑连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14周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2课时)2.1椭圆(3课时)

第15周

2.1椭圆(3课时)2.2双曲线(2课时)

第16周

2.2双曲线(2课时)2.3抛物线(3课时)

第17周

2.3抛物线(1课时)2.4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3课时)

第18周

曲线与方程(2课时)复习(单元检测)

第19周

总复习

第20周

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6

一、本课教学内容的本质、地位、作用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联系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三册(选修H)的第一章“概

率与统计”中的“抽样方法”的第一课时:简单随机抽样.其主要

内容是介绍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以及如何实施简单随机抽样.数

理统计学包括两类问题,一类是如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另一类

是如何根据对样本的整理、计算和分析,对总体的情况作出一种

推断.可见,抽样方法是数理统计学中的重要内容.简单随机抽样

作为一种简单的抽样方法,又在其中处于一种非常重要的地位.因

此它对于学习后面的其它较复杂的抽样方法奠定了基础,同时它

强化对概率性质的理解,加深了对概率公式的运用.因此它起到了

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重点

①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

②常用实施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三)教学难点

对简单随机抽样概念中“每次抽取时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

相等”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特点和步骤.

(2)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两种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2、能力目标

⑴会用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并能运用这

两种方法和思想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灵活运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非

数学问题的现象,加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养.

3、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加工信息的实际能力,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的意识,强化他们学生活的

知识、学生存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问题诊断

本节课是学生在义教阶段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抽样、总体、

个体、样本等统计概念以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这是义教阶

段统计知识的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不应是一种简单的重复,也不

应停留在对普查与抽样优劣的比较和方法的选择,而应该发展到

对抽样进一步思考上,主要应集中的以下四个问题上:(1)为什么

要进行随机抽样;(2)什么是随机抽样(数理统计上的随机抽样概

念);(3)简单随机抽样应满足什么样的条件;(4)如何进行简单随

机抽样.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关注数据收集的方法应该由目的与

要求所决定的,任何数据的收集都有一定的目的,数据的抽取是

随机的.要更加理性地看待数据收集的方法,要从随机现象本身的

规律性来看待数据收集的方法.特别是要突出简单随机样本的两

个特征.要改变学生仅从形式上来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问题.在教

学中学生可能会产生随机抽样中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

抽样的雏形,教师不必进一步明确界定概念,可待后续的学习中

进一步完善.

如何发现随机抽样的公平性,也就是“如何去观察,才能发

现规律”。学生可以很顺利地得到几个事实,但是如何去观察,

这是学生学习时遇到的第一个教学问题。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之一。教学时,应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总结出观察一定要有目标,

并用具体问题让学生练习进行体会。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用多媒体展示情景:新闻报道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问题。

举例说明一些实际问题,提出统计的概念。并提出思考问题:如

何收集数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请学生自由发言,对学生的发

言进行补充,辨析普查与抽样调查。提出抽样调查的必要性。从

实际问题入手,提出抽样调查的科学性。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

补充,同时向学生介绍我们所要研究的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都是不放回抽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随机抽样.(板

书课题)

2、学法指导,研探新知

思考1:

从5件产品中任意抽取一件,则每一件产品被抽到的概率是

多少?

一般地,从N个个体中任意抽取一个,则每个个体被抽到的

概率是多少?

思考2:

从6件产品中随机不放回抽取一个容量为3的样本,在这个

抽样中,每一件产品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少?

一般地,从N个个体中随机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则每个

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少?

规律总结:

一般的,如果用简单随机抽样,个体数为N的总体中抽取一

个容量为n的样本,那么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相等。.

3实际运用,巩固升华

简单随机抽样体现了抽样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如何实施简单

随机抽样呢?

①抽签法

提出问题学校要进行庆典,每个班到主会场观看节目有6个

名额,高二(24)班共有57人,怎样分这6个名额?要求:每个学

生获得名额的概率相等小组讨论设计操作步骤。

.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抽签法这时我又抛出一个问题:那如何

实施抽签法?学生能根据生活中的'经验来实施抽签法引导学生从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得出抽签法的一般步骤:

先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共有N个)编号(号码可从1到N)并

把号码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上(号签可用小球、卡片、纸条

等制作),然后将这些号签放在同一个箱子里,进行均匀搅拌,抽

签时每次从中抽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

②随机数表法

请你设计分配方案:

5•12特大地震后,都江堰某地区198户地震损毁户需要搬

进安居房,规模创造了全国之最.近期首批20套安居房准备发放.

要求:每户首批获得安居房的概率相同,从而提出随机数表法的

概念

随机数表法:为了简化制签过程,我们借助计算机来取代人

工制签,由计算机制作一个随机数表,我们只需要按照一定的规

则,到随机数表中选取在编号范围内的数码就可以,这种抽样方

法就是随机数表法。

步骤:

(1)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每个号码位数一致)

(2)在随机数表中任取一个数作为开始。

(3)从选定的数开始按一定的方向(或规则)读下去,得到的号

码若不在编号中,则跳过;若在编号中则取出;如果得到的号码前

面已经取出,也跳过;如此继续下去,直到取满为止。

(4)根据选定的号码抽取样本。

4、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抽签,体会抽签的公平性。

5、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回到开篇提到的实际问题,引出抽样还有其他方法。

四、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

(一)教法分析

1、讨论法与自学法相结合

改变传统的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的现象.让学

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来,体现学生参与的主体地位,使

学生手、脑、口并用,主动地获取知识,允许学生争论,在讨论中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在解决“整个抽样过程中每个

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相等的”时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

使学生对这一难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又如在学习随机数表法时

组织学生自学,既提高了学生独立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又

能满足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从而培养了自信心.

2、指导法

结合一些具体事件,如对用抽签法解决问题等事件进行分析,

从而使学生对简单随机抽样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加深对简单

随机抽样方法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学法指导

(1)通过丰富的例子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如学生从

生活的实例发现问题得出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就是从生活

中发现数学,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2)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

习数学的方式,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研探新知”、“实

际运用”等.

五、预期效果

学生能够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解决部分实际问题。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创新型人材为目标,以联合办学为契机,深入钻研教

材,靠集体智慧处理教研、教改资源及多媒体信息,根据我校实

际,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二、目标要求

1.深入钻练教材,在借鉴她校课件基础上,结合所教学生实

际,确定好每节课所教内容,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

2.本期还要帮助学生搞好《数学》必修内容的复习,一是为

学生学业水平检测作准备,二是为高三复习打基础。

3.本期的专题选讲务求实效。

4.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好学习教学中的

困难,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5.本期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归纳、整理、

类比、相互转化、数形结合等能力,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教学措施:

一、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每位老师都要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集体备课时,由一名

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下一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

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在星期一的集合备课中,

主要是对上周备课中的情况作补充。每次备课都要用一定的时间

交流一下前一段的教学情况,进度、学生掌握情况等。

二、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是《高中

数学新新学案》,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老师要给

予检查和必要的讲评,老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

响学生的‘学习。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一份练习试卷,星期五发给

学生带回家完成,星期一交,老师要进行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

题最好安排时间讲评。试题量控制为10道选择题(4旧6新)、4

道填空题(1旧3新)、4道解答题。

三、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本

学期第二课堂与数学竞赛准备班继续分开进行辅导。平常意义上

的第二课堂辅导学生,主要是以兴趣班的形式,以复习巩固课堂

教学的同步内容为主,一般只选用常规题为例题和练习,难度低

于高考接近高考,用专题讲授为主要形式开展辅导工作。

四、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

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所以每位老师必须重视搞好辅导工作。教

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

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

难学生。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8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

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准备了高二第一

学期数学文科教学计划,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指导思想: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

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

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

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

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

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

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中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

作的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能力要求: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

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2)通过揭示所学内容中的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

培养记忆能力。

(3)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

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

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内容有立体几何、解析几何、逻辑知识和圆锥曲

线、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

立体几何是研究的是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通过直

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等方法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

性质。通过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

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

直线和圆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体现了数形结

合的重要数学思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和圆的代数方

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并了

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

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是不等式的重要

应用,也是数学实际应用的重要形式之一。本节要求学生能识别不

等式(组)表示的区域,并能根据区域正确地用不等式(组)来表示,

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常用逻辑包括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和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若,则形式的命题及

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理解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含义;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

非的含义;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能正确地对含一个量

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圆锥曲线研究的对象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使用的方法

也是代数方法。这一部分的题目的综合性比较强,它要求学生既

能分析图形,又能灵活地进行各种代数式的变形,这对学生能力

的要求较高。坐标方法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但是,对学生的要求

不能过高,只能以绝大多数学生所能达到的程度为标准。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和数学小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

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严格执行“三规”“五严”。

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可以获得必要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同

时可以提高数学能力,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措施

1.以能力为中心,以基础为基础,调整学生的学习习惯,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3、脚踏实地做好实施工作。内容和消化当天,加强检查和实

施每日和每月的通关演习。每周练习,每次考试一章。通过每周

一次的练习,突破一些重点和难点,在考试的每一章检查差距和

填空,考完试再对每一章的不足之处进行点评。

4、周练章考,认真把握试题选择,认真把握高考脉搏,注重

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能力的考查,注重思维的层次性(即解题的

多样性),及时引入一些新题型,加强应用题的考察。每次考试都

坚持集体研究,努力提高考试效率。

5.注意所选的例子和练习:

6.精心规划合理安排,根据数学的特点,注重知识和能力的

提高,增强综合解题能力,加强解题教学,使学生提高解题探究

能力。

7.从“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角度,选择典型

的数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科技等方面的问题联系起来,有计

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给学生更多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从

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目的。基础扎实的学生,不脱离

基础知识,能力未必强。基础知识在教学中不断应用于解决数学

问题。

三、对自己的要求一一实施各方面的教学

1.认真教每一节课

备课时要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每节课,分工协作,用集体

智慧制作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服务教学,45分钟内提高

课堂效率。

2.严格控制考试,认真做好每次复习资料和练习

教材要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练习,教师要给予

检查和必要的点评,教师要提前指出自己没有做的问题,以免影

响学生的学习。三类习题(大习题、限时训练、月考)试题制作分

工落实到每个人(月考试卷由备考组制作,大习题、限时训练试卷

由其他老师制作),经组长严格把关后才能使用。

注重考试质量和试卷分析,定期组织备考组老师分析学习情

况,发现问题,找到对策,及时解决,确保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

提高。

3.做好批改作业,加强疏导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10

一、学术条件分析

二年级五班有73名学生,

八班有70名学生。这两个班是高二理科班的第三个班。大多

数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甚至很多学生害怕数学。但是他

们还是有一颗学好数学的心,也想融入到日新月异的数学世界中

去,甚至想在每一次考试中领先。有鉴于此,通过正确引导,教

学中适当调整难度,降低起点,一小步一小步,就能取得好成绩。

二、教学计划

1、加强自学。

(1)加强教材的学习。课本是一切教学的起点,也是考试的归

宿。任何一个数学知识点都会从课本上找到类型题或者类似的题

或者它们的影子。教学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直接决定于教材能

否被透彻理解和专题研究。也决定了学习课本的必要性。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生活环境、面对的对象、自身知

识的局限等原因,自己的视野和起点有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广

度和深度也有限。所以多读一些教学参考书,吸收别人的经验,

取长补短,对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刺激性大有裨益。

强化课程改革意识。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其精神和思想具

有独特的时代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因此,加强新课程改革知识

的学习,理解新课程改革理念,增强新课程改革意识,是时代和

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积极参与新课改的培训,把握新课改的精

髓,并应用于实践。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知识代谢。

认真参与小组备课。珍惜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充分利用这

次集体备课的机会,向同龄人学习自己的不足或不擅长,积极落

实小组内的各项安排,落实课时要求。

增强听课意识。根据学校的要求,积极参与新课改年级的课

堂听力活动,听取老师的意见,发现亮点,记录亮点,积累亮点,

点亮亮点。

2、把握课堂教学主战场,激发师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加强新课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一节新

课的开发都有其现实意义、价值和趣味性。充分挖掘这些知识可

以起到很好的启动作用。

(2)选择一些例子。对于能学好的同学,就不说了;对于经过

讨论能够解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对于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的学生,慢慢地、仔细地讲,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听得懂,学得好。

我不说超出学生承受范围的话。

课后认真安排作业。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反馈。作业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教学效果。所以作业安排需要科学,分层,多样化,知识点要全

面。

3、做好课后辅导。

(1)充分利用晚自习给每个学生耐心、细致、全面的指导。让

学生积累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利用自习课的时间,找到需要帮助的同学进行辅导。如果你

不会背公式,掌握公式,交作业,就会被勒令补课。

4、做好作业和考试反馈。

现在学生的数学答案顺序不清,逻辑混乱,因果颠倒,这不

是扎实的基础,也是思维上的缺陷。因此,在现阶段,有助于培

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避免高考失分和未来生活的凌乱。

5、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普及数学价值规律的应用。

兴趣是有的,老师。数学难,很烦。哪里难,哪里烦?找到原

因,对症下药,通过课堂移植有趣的中外数学知识,让学生认识

到数学的价值,通过多媒体降低数学思维的难度,都是提高学生

兴趣的途径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育工作意见指导下,严格执行学校各教育教育制度

和要求,加强数学教育研究,提高全组教师教育、教育研究水平,

明确任务,团结合作,圆满完成教育教育研究任务。具体任务如

下:

1.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

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

用,体验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其在后续学习中的作

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索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

的历史。

2.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抽象摘要、推理论证、运算解决、

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

的能力,提高数学表现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得数学知识的

能力。

4.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努力思考和判断现实

世界包含的数学模式。

5.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确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形成坚

持不懈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

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考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

精神,体验数学的美学意义,进一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法分析:

1.选择与内容密切相关、典型、丰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

生动活泼的语言创造数学概念和结论、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应

用的学习情况,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起学生看到最后

的冲动,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栏目,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

动,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育中强调类比、普及、特殊化、归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尽量养成逻辑思维的'习惯。

三、教育措施:

1.全体老师诚实团结,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努力使我们的

高二数学组成为充满活力的优秀集团。互相上课,取长补短,完

善自己,加强形式、时间、场所的交流。在日常工作中,保持和优

化个人特色,实现资源共享,同类班级相关工作基本统一。

2.认真执行,做好集体准备课程。每周四上午三四节集体备

课,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研讨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3.详细规划,保证练习质量。在教育中充分利用资料,要求

学生根据教育进度完成相应的练习题,每周以内容滚动式制作周

练试卷,老师必须整理,存在的普遍问题必须安排时间评价,成

绩在星期四之前自己输入年级计算机。

4.抓住第二课,稳定数学优秀学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各

班培养好本班优生,注意激发学员学习兴趣,随时注意学员学习

方法辅导。

5.加强指导工作。对于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教师的下

班指导非常重要。在教师教育中,要尽快把握班级学生的数学学

习状况,有目的地进行指导工作,注意班级优生层,不能忽视班

级困难的学生。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

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

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

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

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

2、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

学习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3、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

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

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

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目的要求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

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

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

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营

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扎实有效的提高

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具体措施

1、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要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

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

注意知识块的复习,构建知识网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

能,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公式的辨析比较,灵活运用;力求

有意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数学语言的表达形式,推力论证

要思路清晰、整体完整、

2、学会分析,首先是阅读理解,侧重于解题前对信息的捕捉

和思路的探索;其次是解题回顾,侧重于经验及教训的总结,重

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

3、以“错”纠错,查缺补漏,反思错误,严格训练,规范解

题,养成:想明白,写清楚,算准确的习惯,注意思路的清晰性、

思维的严谨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注重书写过程,

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触类旁通,加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应

用、

4、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追求数学复习的最佳

效果,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精心设计教

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精心

准备,讲评到为,做到讲评试卷或例题时:讲清考察了那些知识

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用到了那些方法技巧,关键

步骤在那里,哪些是典型错误,是知识和是逻辑,是方法、是心

理上、策略上的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

加有重点、针对性,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5、周密计划合理安排,现数学学科特点,注重知识能力的提

高,提升综合解题能力,加强解题教学,使学生在解题探究中提

高能力、

6、多从“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角度,选择典型

的数学联系生活、生产、环境和科技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

计划、针对性强的训练,多给学生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从而达

到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之目的、不脱离基础知识来讲学生的能

力,基础扎实的学生不一定能力强、教学中,不断地将基础知识

运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高二数学学习方法

(1)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我们主

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计划先由老师指导督促,再一定

要由自己切实完成,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

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2)课前预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不仅能

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预习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

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

课堂上。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

键环节。上课专心听重点难点,把老师补充的内容记录下来,而

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提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

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

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

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

“懂”到“会”。

(5)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

这一过程也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我们对所学知

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

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

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

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

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

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

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

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

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

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8)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课外学习是课内学

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

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我们的兴趣爱好,培

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13

这学期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本学期我接手了两个

理科班。以前我带的始终是文科班,对于文科班的学生的情况比

较理解,但对于理科班来说,我不知道他们对学习会有怎样的想

法与做法。高二七班与八班在人数上基本一致,但通过我的了解,

两班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七班学生活泼且聪明的学生也大有人在,

但是不学习的比较多,甚至有些学生已经彻底放弃了;八班的学

生比较老实些,每个人都在认真学,但是数学成绩没有七班那么

突出,而且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也不是很积极。针对这两个陌生

的理科班,本学习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数学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

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严格执行“三规”、“五严”。

利用有限的时间,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

同时,在数学能力方面能有所提高,为20—年的高考做准备,为

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措施

1、以能力为中心,以基础为依托,调整学生的学习习惯,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