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北区2024年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2024年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2024年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2024年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2024年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2024年中考冲刺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科技是把双刃剑”,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消极影响的是A.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了核泄漏B.“斯诺登事件”暴露美国通过网络大量窃取中国经济和军事信息C.北约使用精确制导导弹在阿富汗造成平民伤亡D.土耳其用战机将进入其领空的俄罗斯战机击落,加剧两国关系紧张2.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3.王毅在《论日本大化改新的成败》中说:“为数不多的铁制农具仅仅被当时的氏姓贵族所垄断。他们凭借这一优越的生产条件,大肆开垦、兼并土地,大大加速了自身的成长„„并且很快在政治上崛起,造成了七世纪日本社会的动乱。”材料主要论述大化改新的A.历史背景 B.改革措施 C.成败得失 D.历史影响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是因为它()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完成了近代反侵略的革命任务C.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5.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A.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C.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D.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6.有学者认为: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里“希腊思想之复活”指的是A.文艺复兴B.资产阶级革命C.启蒙运动D.城市自治运动7.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年—1965年)》一书中写道“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就是政治上的。”作者旨在说明土地改革A.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为抗美援朝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C.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D.推动了农业合用化运动的顺利进行8.近现代的经历了“割占-回归-分离”的历程。这一“历程”分别与下列哪些战争有关①鸦片战争②甲午中日战争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A.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政治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政体C.提高了“民主平等”的思想意识 D.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10.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开始制定五年计划,如一五计划1953—1957,二五计划1958—1962年,三五计划1966—1970年。下图是我国某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期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11.与“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历史事件相关的是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C.张骞通西域 D.郑成功收复12.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符合这些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的选项是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自强、求富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④民主、科学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美国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机遇和挑战后,成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化巨变主要得益于哪一事件?请举一例美国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发明。美国在工业化巨变中迎来了城市化的浪潮。这一时期,欧美国家的城市体系有何特点?城市化浪潮带来了什么负面影响?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缓解危机的改革有何特点?请结合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谈谈我国从中得到的有益启示。14.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后期,英美法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请写出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通过的法律文献的名称并概括其核心内容。15.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系列节目。本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节点。(1)“千年局变”惊醒国人,为救国图强,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各种探索。请举出其中两位不同阶层的代表人物,并说明其有何历史事迹。(2)“中国新生”后,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请举出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两例重大外交成就。(3)“伟大转折”里,中国最重要的转折是确立了什么思想路线?我国从此进入一个什么新时期?(4)回顾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你有什么感悟?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其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飞机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土耳其用战机将进入其领空的俄罗斯战机击落,加剧两国关系紧张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消极影响,故D符合题意;ABC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消极影响,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2、A【解析】

依据题干“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的信息可知,第一点指的是民族意识增强,第二点指的是民主意识增强,只有A项符合题意;B、C和D项只是说了民主方面,均不全面,排除;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的含义,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3、A【解析】

依据题干的“为数不多的铁制农具仅仅被当时的氏姓贵族所垄断。他们凭借这一优越的生产条件,大肆开垦、兼并土地,大大加速了自身的成长…并且很快在政治上崛起,造成了七世纪日本社会的动乱。”可知,题干材料主要论述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七世纪日本社会的动乱促使日本向先进的中国学习,进行大化改新,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涉及大化改新的改革措施,排除B;成败得失和历史影响在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D。故选A。4、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辛亥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故C符合题意;A项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项完成了近代反侵略的革命任务表述错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D项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的是五四运动;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第一次”,依据所学1919年(20世纪)辛亥革命后,中国“皇帝”自此终结,因此说是“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5、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属于史论,故C符合题意;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属于史实,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6、A【解析】

根据材料“希腊思想之复活”,即希腊的思想文化重新兴起。结合所学知识,14世纪中叶,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了新兴资产阶级。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B项符合题意;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城市自治运动与“希腊思想之复活”无关,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7、C【解析】

根据材料“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就是政治上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巩固了新生的政权,故C正确。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故排除A项。土地改革是经济角度,故排除B项。新中国的政权的稳固为抗美援朝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题目考查的是政治角度,D项是经济角度,故排除D项。故选C。8、A【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近现代的经历了“割占—回归—分离”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导致被日本割占,抗日战争胜利,回归到祖国的怀抱;1949年解放战争蒋介石失败,逃离,导致了分离。因此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鸦片战争,与题干内容无关,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9、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不再为磕头……”这是说跪拜礼被鞠躬礼、握手礼替代,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思想意识,故C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没有实现“平均地权”,故A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是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政体,但题干说的是日常礼节的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B【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一阶段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业两头好中间差,重工业和农业相反,符合十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故属于“二五”计划。B选项符合题意;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A选项不符合题意;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C选项不符合题意;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1、B【解析】

依据题干“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是南宋时期抗金的名将,他带领岳家军积极反抗金金朝,收复了建康,后来在郾城取得大捷,收复了很多失地,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2、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魏源写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掀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口号,故这些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正确的是B.①②④③;ACD排列顺序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2)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生态环境被破坏。(3)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4)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重视科技,重视教育。【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促进了电力、石油的利用,推动了美国和德国成为领先于世界的国家。美国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发明有汽车、飞机等,列举一例即可。(2)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发展,但是也带来了城市拥挤、污染等一系列问题。(3)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应对危机,罗斯福新政调整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调控。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4)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调整经济政策,重视福利国家的建设,重视科技,重视教育。14、《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权利法案》: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做了明确规定或答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独立宣言》①宣告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国家,②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权宣言》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或答人生来自由平等,天赋人权。【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通过的法律文献,分别是《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权力,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独立宣言》①宣告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国家②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权等基本原则。15、(1)洋务派,李鸿章,兴建北洋海军;维新派,康有为,进行戊戌变法;革命派,孙中山,进行辛亥革命;激进派,陈独秀,进行新文化运动。(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中美建交。(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