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教学大纲_第1页
《儿科学》教学大纲_第2页
《儿科学》教学大纲_第3页
《儿科学》教学大纲_第4页
《儿科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内容包括儿科学基础、儿科各系统发育特点和各种疾病、儿童保健等方

面的内容,并按照国家要求和我国国情来安排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儿

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及技能。

(一)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的特点及各项生长发育指标的评估(如身长、体重、

头围、胸围)。掌握婴儿喂养、母乳喂养的优点、添加辅食的顺序及儿童计划免

疫。

2.掌握下列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新生

儿室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黄疸、营养不良、VitD缺乏性佝偻病、

婴儿腹泻、小儿肺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3.掌握下列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了解病因发病机理。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败血症、上呼吸道感染、哮喘、风湿热、川崎病、血

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1-

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生长激素缺乏症、性早熟。具体见下:

第一章儿科学总论

1.熟悉儿科学任务和研究范围。

2.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3.熟悉儿科的基础与临床特点,与其他临床学科相比,儿科学研究对象具有动态

的生长发育的特点。

4.由儿科的特点和儿科发展史上的几个重大事件引导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儿科学

的发展与展望。

第二章生长发育

1.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性。

2.熟悉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内因与外因)。

3.重点掌握小儿体格生长的各项指标如身长、体重、头围、胸围、前囱的正确

测量方法及评估。骨化中心的发育及影响因素,出牙时间、顺序及影响因素。

体重的增长:包括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增长规律等。

身材的增长:包括身高、坐高和指距。

体围的增长:包括头围、胸围、上臂围等。

骨骼:包括头颅骨、脊柱、长骨。

牙齿:萌牙时间、顺序、数目。

4.重点掌握小儿运动发育规律。

5.一般了解小儿精神神经发育规律。

6.一般了解脂肪组织与肌肉的发育。

7.一般了解小儿生殖系统发育。

8.一般了解小儿心理行为异常。

第三章儿童保健

1.了解各年龄分期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2.掌握各年龄分期及保健原则、预防接种。

第四章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1.了解维生素D的来源及在体内的转化过程。

2.熟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鉴别诊断。

3.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

第五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疾病总论

①掌握新生儿分类。

②熟悉胎儿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③熟悉足月儿与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④了解小于胎龄儿与大于胎龄儿。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①掌握肺透明膜病的发病机理及鉴别诊断。

②了解肺透明膜病的预防及治疗原则。

新生儿败血症

①掌握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

②熟悉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及治疗。

③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新生儿室息

①掌握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②掌握新生儿窒息的复苏要点。

③了解新生儿窒息的合并症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④了解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

⑤掌握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⑥掌握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处理要点。

新生儿黄疸

1.掌握新生儿高胆红素的分类。

2.掌握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预防及治疗原则。

3.了解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和胆红素脑病。

第六章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

21-三体综合征

L一般介绍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讲述母亲妊娠年龄、放射线及化学药物、病

毒感染、遗传等因素对本病发生的影响。

2.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特征: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特殊面容、皮纹改变及

伴随畸形。

3.重点讲解本病的诊断,强调染色体检查及核型分析的重要性。

4.一般介绍本病的预防与遗传咨询。

苯丙酮尿症

1.一般讲述本病的病因和遗传方式,着重阐明遗传所致酶的缺乏引起相应的代谢

紊乱。

2.讲解典型与非典型苯丙酮尿症的不同。

3.重点讲解本病的症状、体征,尿与血生化检查,强调新生儿筛查和早期诊断的

方法与意义。

4.重点讲述本病的治疗措施,饮食治疗的原则。

先天性甲低

1.一般了解甲状腺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包括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及主要的生

理功能。

2.讲解先天性甲低的病因。

3.重点讲解原发性甲低的临床表现,特别是新生儿期和婴儿期的症状。

4.讲解本病的诊断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特别是新生儿筛查的方法

和意义、TRH刺激试验及骨龄测定的意义。

5.介绍本病与佝偻病、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巨结肠及骨骼发育障碍的鉴别。

6.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使用甲状腺素的方法和原则。

生长激素缺乏症

1、掌握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2、掌握生长激素刺激试验的方法、意义及结果判断。

3、掌握生长激素缺乏症的鉴别诊断。

4、熟悉生长激素缺乏症替代治疗的方法及副作用。

5、了解替代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指标。

6、了解生长激素作用的生理和病理生理。

性早熟

1、掌握性早熟的定义。

2、掌握性早熟的病因及分类。

3、掌握性早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熟悉GnRH刺激试验的方法、意义及结果的判断。

5、熟悉性早熟的治疗。

6、了解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

7、了解GnRHa治疗性早熟原理及副作用。

第七章免疫性疾病

风湿热

1.了解风湿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了解风湿热的病理特点。

3.掌握风湿热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4.掌握风湿热的治疗和预防。

川崎病

1.了解川崎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和发病机制。

2.熟悉川崎病的病理特点。

3.掌握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4.掌握川崎病的治疗和随访。

第八章感染性疾病

化脓性脑膜炎

1.了解病因和致病机制。

2.掌握临床特点和典型脑脊液改变,与病毒性、结核性和真菌性脑膜炎的鉴别

诊断要点,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出疹性疾病:

1.了解常见小儿出疹性疾病(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的病原特点和致

病机制。

2.熟悉其流行病学(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病原学诊断。

3.掌握上述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并发症的处理,预防和治疗原

则。

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

1.了解腹泻、婴幼儿腹泻、胃肠炎与小儿腹泻病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2.掌握本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的联系。

3.熟悉小儿腹泻的分类,分期与分型。

4.掌握本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5.了解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6.了解本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哮喘

1.熟悉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

2.掌握小儿哮喘(包括咳嗽变应性哮喘)的诊断、哮喘临床分期、急性发作期

和临床缓解期的治疗原则。

3.掌握哮喘急性发作的严重度评估、哮喘危重状态的处理。

4.熟悉哮喘的常用药物。

5.熟悉吸入疗法的常用药物及装置、使用方法及其适应症。

小儿肺炎

1.了解肺炎的病理生理。

2.掌握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掌握几种不同类型肺炎的特点(毛细支气管炎、腺病毒肺炎、金葡菌肺炎和

支原体肺炎等)。

4.掌握重症肺炎的特点和处理。

第十一章心血管疾病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1.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及预防。

2.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3.掌握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法洛四联症的病理生理、临

床表现、无创、有创实验室检查及常见并发症。

4.掌握上述几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原则。

小儿心力衰竭

1.了解小儿心力衰竭的病因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2.了解小儿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

3.掌握小儿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

4.掌握心力衰竭的治疗。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1了解急性肾炎的概念(广义和狭义,狭义指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2熟悉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病理表现。

3了解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4熟悉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前驱感染。

5掌握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典型和重症病例)。

6熟悉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实验室检查及其变化规律。

7掌握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典型和重症病例)。

8了解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预后。

肾病综合征

1熟悉肾病综合征的概念。

2掌握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临床、治疗效应分型。

3熟悉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分型。

4了解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

5掌握单纯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

6掌握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各种疗法。

7了解目前常用的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免疫抑制剂及最新的免疫抑制治疗进展。

小儿血尿

1熟悉血尿的概念。

2熟悉血尿的分类(肉眼血尿、镜下血尿、单纯性血尿、无症状血尿)。

3掌握血尿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及误诊的原理。

4掌握单纯性血尿的概念、发病情况和诊断思路。

5了解血尿的治疗原则。

第十三章血液系统疾病

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贫血总论

1.熟悉生后造血及血象特点。

2.掌握小儿贫血的诊断要点

3.掌握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及分类

缺铁性贫血

1.熟悉缺铁性贫血病因和预防方法。

2.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3.掌握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

4.了解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儿科实习大纲

目录

一、儿科实习总要求

二、儿科实习技能要求

三、儿科实习流程

四、儿科基础

五、儿科病历和查体

六、儿童营养和营养性疾病

七、新生儿疾病

八、小儿腹泻及液体疗法

九、支气管肺炎

十、肾脏疾病

十一、先天性心脏病

十二、营养性贫血

十三、神经系统

十四、新增疾病

儿科实习总要求

1、掌握儿科病人的接诊、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医疗文件书写及拟定初步诊疗

计划。

2、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为独立进行临床

工作打基础。

3、掌握儿科用药特点及常用药物的剂量、用法、适应症、副作用、禁忌症等,

并能准确计算小儿药物的用量。

4、掌握小儿常用临床检验的正常参考值、临床意义及检验结果的初步分析与诊

断。

5、掌握儿科临床基本技能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对常见的

并发症进行有效处理。

6、了解儿科临床的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的进展情况。

7、每人分管4~6张病床。对分管的病人应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正规书写各种医

疗记录,并作出初步的诊疗意见。其间应至少书写1份英文病历。

8、每周固定半天时间参加门诊、急诊工作,掌握儿科门诊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病历书写、处方要求、常见病的处理方法程序。

儿科实习技能要求

一)穿刺技术

1、掌握常用静脉穿刺技术,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的

指征、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

2、了解侧脑室穿刺、心包穿刺、淋巴结穿刺、肾穿刺的适应症、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

(-)影像学检查

1、掌握各种X-ray检查的适应征;胸部及腹部X-ray检查常见的表现。

2、熟悉头颅X-ray、CT、MRI的诊断;肝、脾、胰、肾脏B超检查的基本原

则。

(三)结核菌素试验

掌握结核菌素试验(0T或PPD试验)的操作方法及结果判断、结果分析。

(四)心电图检查

掌握心电图检查的操作技术及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

(五)脑电图检查

了解癫痫的脑电图波形

(六)骨髓检查

熟悉外周血、骨髓涂片中血细胞的识别及常用的染色技术与意义,白血病细

胞的辨认。

(七)插管技术

了解气管插管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八)其他临床技能

了解小儿神经系统检查方法、步骤;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

方法;儿科基础护理及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并适当参加病房内的护理工作;

了解人工呼吸机、常用监护仪的使用方法。

儿科实习流程

(一)实习的组织与指导

选派有经验的教师脱产负责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实习的组织与指导工

作,对科主任负责。

(-)入科前教育

入科前或转入新病区前进行入科前教育,介绍病区工作常规、病区结构布局、病区病种

特点,让学生尽快熟悉、适应新的学习与工作环境。

(三)轮转方式

入科前两周,在临床技能中心培训进行诊疗训练,培养良好的诊疗习惯,利用模

拟技能模型Simjbaby以及操作教学录像进行技能培训。每人儿科实习时间为10周,每

轮共有5~7人,分散在儿科系病房、四楼三病房、新生儿病房三个病区,三个病

区间进行定期轮转,而病区内的不同专业组则不进行轮转。每周固定半天时间至

门急诊实习。

(四)实习考核

考核医学生临床实际过程中针对各种复杂病例和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处理的能力以及实

际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核方法主要运用先进的OSCE临床考试模式,操作考

试利用临床技能中心Simbaby»同时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考核及临床工作能力考核

(包括住院病历检查、体格检查、门诊病人处理、查房病历汇报、临床病例分析

等方面),考核结果填入考核手册。

(五)组织参加其他教学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教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专题讲座、各级儿科学会组织的专

业活动、外宾学术讲座等。

儿科基础

【目的要求】

1、熟悉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小儿神经精神和心理发育一般规律。

2、掌握不同时期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正常值及意义。

3、掌握小儿常用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方法,能对测量结果正确判断。

【实习地点】

医院儿科病房和幼儿园。

【教具】

血压计、体重计、皮尺或测量床、听诊器、叩诊锤、压舌板、棉托、手电筒、腕关节

x线摄影片、小儿玩具等,生长发育录像片。

【见习内容】

1、在儿科病房和幼儿园测量不同年龄儿童体格指标,并进行结果分析。

2、老师总结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

3、游戏环节:“设计”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不同花色的扑克牌背面标注“他

们”的各种生长发育指标和信息,分组后充当“临时家长”的学生按要求找出自己的

“小孩”,然后针对自己的“小孩”回答许多诸如膳食喂养、计划免疫和管护重点等

方面的问题。

【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

一、小儿体格指标

1、体重:准确校正体重计,测量前先矫正零点,被测者脱去鞋、帽及衣服,仅穿内

衣裤。应注意保暖及室内温度。

前半年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十月龄X0.7kg

后半年体重(kg)=6(kg)+月龄X0.25(kg)

1〜2岁体重(kg)=9+(月龄一12)X0.25(kg)

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7(或8)(kg)

2、身高(长):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长度。小儿脱去衣、帽、鞋,取直立位使被检者的枕

部、肩胛、臀部紧贴测量器,双眼平视。3岁以下可用测量床,取平卧位,量取身长。

平均值:出生时50cm

1岁时75cm

2岁时85cm

2~12岁身长(cm)=年龄X7+70

身高的全长以耻骨联合上缘为界划分为上部量和下部量。身体呈比例矮小,多见于垂

体性侏儒症。下部量过短,考虑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软骨发育不良。

3、头围:被测者取立位、坐位或仰卧位,测量者立或坐于被测者之前或右方,用左

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经过枕骨粗隆最高

处而回至零点,读至0.1cm。

新生儿33~34cm

1岁46cm(第一年前三个月增加6cm,后9个月增加6cm)

2岁48cm

5岁50cm

15岁54〜58cm(接近成人)

头围过小一一头小畸形。头围过大一一脑积水;轻度过大见于佝偻病。

4、胸围:平左右乳头下缘,两肩胛下角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即为胸围。

1岁时胸围=头围。>1岁时胸围〉头围,其差数约等于小儿岁数一1出生时胸

围<头围。

5、上臂围:将皮尺零点固定于左上臂外侧肩峰至鹰嘴连线中点,沿该点水平将

皮尺轻沿皮肤绕上臂一周之长度。

二、骨骼发育

1、卤门

前因门:由额骨和顶骨组成,呈菱形。在安静情况下,用食指和中指检查,先检查因

门是否闭合,如未闭合,则应测量卤门大小(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压力高低(即因门张

力)。

前卤门于出生时约1.5〜2cm,1〜1.5岁闭合。早闭或过小,见于头小畸形;迟闭、过

大则见于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或脑积水。前因饱满见于颅内高压,凹陷见于重

度营养不良或脱水者。

后囱门:为两块顶骨和枕骨的间隙组成,呈三角形。后因门大多于出生时已闭合,

迟至生后6—8周闭合。

颅缝于出生后稍分开,约于生后3—4个月闭合。

2、脊柱检查:取直立或坐位,观察脊柱自然弯曲曲线及活动情况,有无压痛及畸

形。新生儿脊柱轻微后凸,3个月能抬头,出现颈椎前凸,6个月会坐,出现胸椎后

凸,1岁后能行走,出现腰椎前凸。

3、骨化中心的检查:正常小儿的骨化中心按年龄出现,按年龄接合,X线检查可

以测定骨骼的发育年龄,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精确的骨龄应该结合尺、税、腕、掌、

指骨骨髓融合情况加以判断。正常骨化中心个数:

1岁时2〜3个

3岁时4个

6岁时7个

8岁时9个

10岁时10个(出齐)

计算法:骨化中心数目=年龄+1

4、牙齿发育

乳牙计20个,6个月左右(4〜10月)开始出牙,2〜2岁半出齐,2岁内乳牙数

目约等于月龄减4~6。

恒牙计32个,6岁出第一磨牙,12岁出第二磨牙,18岁出第三磨牙(智牙),智

牙也有终身不出者,7〜12岁恒牙逐个替换乳牙。

三、小儿神经精神特点

动作发育:抬头2-3个月;会笑2-3个月;独坐6-7个月;初语8-10个月;独走12-15

个月;可用“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记忆。

语言发育:3个月咿呀发音;5个月发单音;7个月发“爸爸”“妈妈”等复音;9

个月能听懂较复杂的词句,如“再见”等;12个月叫出物名;18个月认指身体部分;

2岁说2~3字的句子。

思考题

1幼儿期是指

(1周岁至满3周岁之前。)

2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

(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粗到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35个月的小儿,出生体重3.3公斤,现在体重应是

(6.8公斤)

43岁小儿的身高应为

(91厘米)

51岁时的头围是

(48厘米)

6囱门的闭合时间是大小是

5岁;1.5厘米X1.5厘米)

7乳牙在出齐

(2.5岁)

8小儿正常的腋温是

(36-37℃)

9婴儿正常的呼吸次数是;脉搏是

(30-40次/分;110-130次/分)

101岁的小儿,口服阿莫西林(20毫克/公斤/天),该患儿的用药量应是:(180

毫克)

11儿童骨骼发育特点是什么?

儿科体格检查和病历

【目的要求】

1、掌握儿科病史的询问方法和体格检查。

2、掌握儿科病历书写的格式和特点。

3、熟悉不同年龄小儿的呼吸、脉搏、血压、心界、肝界的正常值和神经反射特点。

【地点】儿科病房、示教室。

【教具】体重计、温度计、血压计、皮尺或测量床、听诊器、压舌板、棉打、叩诊

锤、手电筒、手表、钢笔、小儿玩具等。

【实习内容】

1、老师示教儿科病史询问、查体和病历书写方法和技巧。

2、按每2〜3人一组分若干组,在儿科病房进行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按儿科完全病

历书写格式及内容,每人写一份交指导老师评阅。

3、情景模拟环节:由见习学生扮演“患儿家长”和“接诊医师”角色,进行问诊训

练,带教老师对“问诊”环节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总结指导,对书写的“病历”组

织讨论。

一、小儿病史特点

较大孩子的病史可以让他自己叙述,家长进行补充。婴幼儿病史应当从病儿的父母或

其保育人员得来。一般可让家长自己叙述,必要时简单的提醒家长。等家长叙述终止

时,再提出几个问题让家长补充完全。父母叙述病情,要用同情态度耐心倾听,对建

立其信心及争取其在以后诊疗工作中的信任与合作,都有很大帮助。年长的儿童可叙

述自己的病史,但应注意他说话的态度和准确性。儿童有时怕受各种治疗,常常不肯

说出真实病情,要注意反复诱导,取得患儿合作。

儿科病史采集内容

1、一般情况:病儿年龄(出生年月日)与性别、记录日期、家庭住址、家长姓名、

职业及工作地点,病历陈述者和病儿的关系,如母、父(并估计所得病历是否可靠).

2、主诉:只提主要症状(促使病儿就诊的原因)和发病时间(几小时或几日)。

3、现病史现病史内容包括起病时间、情形、症状和主要阴性症状、诊疗过程及疾病

转归。应当详细询问起病情形,记录起病的时日,并注明是在就诊的前几天(例如本

年9月20日,即来院前多少周);起病是急性或缓慢发作,病儿的症状应按日期前后

记录,更应注意发热、厌食、疲倦、苍白、易受刺激、头痛、呕吐、腹泻(注意大便

的性质、次数)、便秘、腹中硬块、疼痛、咳嗽、呼吸困难、寒战、衰竭、昏迷、澹

妄、惊厥、麻痹、发疹和其他病态等。如症状为阵发性发作,应说明发作的特征、初

次发病的时日、发病的次数、每次相隔时间、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以及未次发作的日

期或时间。也要详细注意得病后的食欲、所给饮食、消化状态、性情改变、睡眠及体

重增减等。病程的经过情况,是否加剧,或是好转。用过何种药品或疗法,有无疗效,

有何反应。

4、个人史:

(1)胎儿期母亲体格大小、妊娠期营养状况、有无疾病,是否有不正常现象,如

四肢麻木及抽搐,是否多晒太阳。曾否在妊娠早期照射X线,或患过风疹及其他传

染病,工作中有否接触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物质等,因为这些情况可能引起先天性畸形。

(2)分娩及新生儿时期妊娠足月或早产,顺产或难产,曾否动过手术。分娩的快

慢、难易,是否新法接生。出生后的健康情形,体重,Apgar评分,最初吮乳的能力,

有无产后窒息、青紫、黄疸、惊厥、出血、发热、发疹、脱屑、麻痹或各种畸形。

(3)喂养应询问喂养方式时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还是混合喂养,所用人乳、糕干

粉、代乳粉或牛乳喂养的时间,每次喂哺间隔时间,每日喂奶次数。24小时内大便

的次数及性质。若有呕吐,叙述其性质,并说明它与哺乳的关系。小便多少。啼哭是

否增加,啼哭与吃奶的关系。体重增减情况,辅食添加情况。如曾服鱼肝油、维生素

D制剂,要注明品种、用量及服用持续时间。

(4)发育何时始能笑、认人、抬头、坐、爬、立、走路及说话;出牙的年、月龄;

体重及身高增长情况;前因闭合情况等;学习成绩、体格锻炼及与同学的团结等情况。

(5)习惯起卧时间,每24小时中睡眠时间。有无规定的进食时间,吃零食否,有

无异食癖。大便是否定时等。

5、过去史:

(1)以往疾病以往曾否患过重病及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水痘、腮

腺炎、肺炎、痢疾及多次扁桃体炎等。凡与现在病态有关的疾病(例如猩红热后可发

生肾炎),须详细询问其症状,以及有无其他儿童同时发生此病,以推测其可靠性。

有时可重点地询问呼吸、消化、神经、泌尿、循环等系统的症状。对药物敏感史(特

别要注意青霉素敏感史)、意外损伤史及外科手术史均应注明其情况及当时年龄。

(2)预防注射曾否接种卡介苗,或口服小儿麻痹药丸。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

麻疹、伤寒、霍乱、流行性乙型脑炎及乙型肝炎等病曾否作预防注射。如果做过结核

菌素试验,应当记录反应的结果。如受过血清治疗(如白喉血清或破伤风血清),须

叙述其时间、种类及注射后的反应。

6、家庭史:父母的年龄及健康状况;如已死亡,应述死亡日期及原因。兄妹的健康

情况;对已死的兄弟姐妹,注明其当时年龄及死亡原因。家属中以往有无结核病(注

意活动性、开放性)、肝炎、癌瘤、精神病及变态反应病等。病儿曾否与患结核病的

父母、亲属、邻居或保姆等相接近,注意密切接触的时间。家族中有无遗传疾病发生。

7、社会历史:简述父母的职业及地址(记录电话号码)。必要时叙述当地卫生情况及

水源等。当时本区流行何病,社区、学校、托儿所、宿舍内有无流行病。

二、儿童体格检查

1、儿童查体的特点

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的基本诊断技术操作,大多数疾病通过翔实的病史和仔细的体格

检查即可得出明确的诊断。儿童体格检查要注意其特殊性,要预先取得其信任和配合,

否则常常难以进行。应注意不要机械地为执行检查而给病儿造成不良刺激。例如,小

儿正在被窝中熟睡,就不应匆忙地揭开被褥,不可用凉手去摸小孩的腹部或其他患病

的地方。在患儿烦躁不安、情绪反抗的时候,更应当耐心,千万不可急躁。家长能否

合作,与医生的服务态度有极大关系,所以对于小儿的检查不宜操之过急。特别对婴

幼儿应先与笑谈或同玩玩具。向母亲询问病史的时候,应频频向患儿说一两句活,使

他逐渐解除恐惧心理,设法和他亲近,才能使其易于合作或反抗较少,然后进行诊察。

患儿拒绝脱衣检查时,宜说服或请母亲协助。

2、病儿体位

检查体位应视被检查部位和年龄大小而定。例如:①检查幼儿背部(如听诊肺部),

应当由母亲或助手抱着,使其前胸靠住大人的肩部,免与医生对面,反抗可较少。②

检查腹部时,大都须使病儿面部向上平卧。如为婴儿,母亲抱于胸前或膝上也可。③

检查耳鼓膜时,较大儿童都能合作,坐、卧均可,但幼儿以卧在母亲或助手怀中为好;

婴儿容易翻动,必要时可用大布单裹紧他的手脚,由助手按住头部,以便检查。④检

查咽部时,宜贴近窗户,利用阳光比用电光为方便,较大儿童可经说服令其自动张口

伸舌,并发出“啊”音,就可不用压舌板而看到全咽,但婴幼儿都需用压舌板检查0

3、体格检查的顺序及技术

儿科的体格检查可按一定的诊察程序进行,但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病情及临时需要而

灵活运用。应将容易受哭闹影响的项目在小儿安静时先检查,如呼吸、脉搏、心肺听

诊,然后进行肝脏、脾脏触诊;有刺激性的项目放在最后,如咽部检查。但是,在写

病历时应按照格式顺序要求书写。

【生命体征】

体温:小儿时期正常体温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运动、哭吵、进食、刚喝完热水、

穿衣过多、室温过高或在炎热的夏季,都可使体温不同程度的增高。所以测量体温应

在小儿安静和进食后1〜2小时进行,若遇以上情况需等20〜30分钟后再测量。

脉搏:一般情况下,脉搏的次数强弱与心搏次数和心肌收缩力一致,故计数脉搏即代

表心率。但异位心律时,心率和脉搏可不一致,应分别计数,如心房纤颤等。脉搏数

在婴幼儿及儿童时期都易受环境影响而随时变易。因此,除心、肺功能异常的病例须

经常数脉搏外,无论在门诊或病房一般都不需作为例行常规。检查或比较脉搏的强弱、

快慢,最好趁病儿熟睡时,因醒后常较熟睡时每分钟快10〜40次。有时婴儿体弱,

脉搏无法摸得,只可依靠听诊测出心率。

呼吸:应记录患儿安静情况下每分钟呼吸次数。

血压:测量血压时,应根据年龄不同,选择合适的袖带,袖带宽度不宜超过上臂长的

2/3或小于1/2。新生儿时期宜宽2.5cm,婴幼儿时期4〜6cm,学龄前期8cm,学

龄儿童期9〜12cm。袖带过宽,结果会使所得血压低于应得的数字,太窄则结果偏高。

儿童时期的正常收缩期血压(mmHg)一般可用80十[2X年龄(岁数)]的公式来

推算。一般来说只测任何一侧上肢血压即可,如疑为主动脉缩窄或大动脉炎的病儿,

必要时应测下肢血压。用不同方法测血压可以相互核对数值,如触诊法,即以血压表

袖带充气至脉搏消失后,缓慢放气,至脉跳再次出现时为收缩压;听诊法于放气时脉

跳声出现为收缩压,继续放气,于声音突然变弱时为舒张压。

【一般情况望诊】

在向家长询问病史时,留意观察病儿的精神状态(活泼、嗜睡或昏迷)、面色(红润、

苍白或青紫)以及外表上所表现的症状。如病情的轻重、营养状态的优劣、直立或走

路时的姿势、面部的表情等,都可在最初几分钟从旁观地位不惹患儿反抗而了解大概,

对于诊断有重大帮助。甚至在小孩熟睡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机会观察他身体各部位和

呼吸的快慢,这样,比较睡醒而吵闹时的所见更为可靠。这种一般性的观察,对于婴

儿更是重要,因为婴儿不易合作,检查时可得到颈强直等假象,而望诊所见大部为自

然现象,从此可以推测很多问题。例如呼吸平稳则呼吸系统大致没有严重疾病,张口

呼吸则鼻咽部往往有增殖体肥大,表情愉快则腹部无疼痛,神经系统也无急性疾患。

婴儿的精神与面色对区别轻、重症极为重要,如急重症感染时,常精神萎靡、唇色青

灰、四肢发凉。

【胸腹部检查】望诊之后,应先检查胸腹,因心肺与腹部都是重要部分,且都需要病

儿的合作,应该趁他未哭闹时检查。胸和腹先检查哪一部分,依当时情况而定、结合

病史,哪一部分对诊断更主要,应先检查。

1.肺部婴幼儿常不愿意接近生人,所以通常先从背后叩诊及听诊肺部。叩诊易为幼

儿所接受,应该先作。听诊时听诊器胸件必须温暖,移动时必须轻缓,以免受惊。每

次移动位置的时候,可间以抚拍,使患儿对听诊器触到皮肤不感觉刺激,更能防止婴

儿的惊啼。以后移至前胸,兼诊心、肺,并可接着按扪腹部及其内脏,如肝、脾、肾

等。

诊察幼儿肺部与成人相比有不同之处。①婴幼儿胸壁薄,声音易于传导,可用一、二

指头直接击叩法,依靠音响和触觉的联合感觉来进行判断;叩诊时必须对照左右两侧,

较易察觉其不同之处;如用间接叩诊法也必须轻叩,否则声音过响可将浊音掩盖。判

断浊音或鼓音时,也应该注意年龄特点,否则往往会将正常音误认为鼓音,反而将浊

音处当做正常。②幼儿的胸廓较薄,正常呼吸音相当响亮,稍似成人的支气管呼吸音,

因此初学者往往易将较响的一侧误为病象。而且小儿的早期肺部病变,往往呼吸音减

弱,相形之下更容易将正常的呼吸音误做不正常的音响。③因幼儿不能主动地进行深

呼吸,有时可利用他的啼哭而得到触觉震颤及声音震颤,若呼吸太浅,有支气管炎时

会听不到罗音,有肺炎时也会听不到管状呼吸音,所以啼哭有时对检查有利。

2.心脏正常婴儿心脏的位置较成人稍横,所以心尖常在左锁骨中线外第4肋间,到

3岁后才达该线内第5肋间。要注意心尖搏动时的部位及搏动强度。婴幼儿时期皮下

脂肪很厚,用叩诊来决定心脏浊音界不易准确,到3岁以后才比较可靠。听诊所得也

依年龄而不同,在新生儿及幼小婴儿心尖部两心音响度相似,婴幼儿时期的肺动脉瓣

区第二音常较主动脉瓣区第二音为响亮,并且往往分裂为两个音。至于心脏杂音,在

较大儿童很多有功能性杂音,其声轻、软而短促,局限在一小范围,体位改变大都消

失,不应当认为是病理性杂音而告诉家长是心脏病。

3.腹部腹部检查以触诊为主。宜使婴幼儿嬉弄玩具或与家长说话,或给吸沾糖的橡

皮奶头使他安静。较大儿童取仰卧位,并令作深呼吸、与其交谈或注意听故事,以免

由于惊惶或怕痒而不能合作。触诊须用温暖的手,注意腹壁的紧张度。肝脏常于正常

婴幼儿右侧肋骨弓的下边触得1〜3cm,因此3〜4岁以前仅肝脏稍大而无其他病征,

不可据以作为病态。脾脏则仅偶于正常婴儿中1岁以前在左肋骨弓下触得。

【各种触诊】皮肤、淋巴结、头皮、前囱、颈部、软骨肋骨间接合处、腕部、外生殖

器、腿、足、脚底以及脊椎,都有特别注意的必要。

【眼、耳、口、咽的检查】这几部分最容易刺激儿童,须留至最后检查。检查婴儿的

两眼时,用两手拉开眼皮,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结膜外翻,反致睑隙全失。在绝对需

要时可用眼科牵开器,使两睑分开。检查耳部应先观察外耳道有无红肿、界疮及破裂

等,然后应用棉花拭子卷出盯聆,方能视察鼓膜。口腔检查,自外及内,先察颊内、

唇内、牙龈、牙齿、硬腭、软腭、悬雍垂,然后检查扁桃体部分及后咽部。咽部检查

时,除少数大儿童外都须应用压舌板,最好能利用很短时间看到全咽,此种技术养成

后,不致因重复检查而引起病儿的反感。

【其他检查】除查各种反射之外,须观察病儿对环境的反应,是否兴奋,还是抑制,

从而可以推测诊断。因为某些疾病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起兴奋作用,某些则起抑制作用。

其他如计量体重、身长(高)、头围、胸围及腹围,眼底或直肠等检查,可根据病情

需要临时酌定。

三、体格检查的项目

1.普通记录日期、年龄、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必要时记录体重、身长(高)、

头围、胸围和腹围。

2.一般外表如发育情况、营养状态、智力及言语概况、体位、活动情况与神态(安

静或躁动、活泼或嗜睡、疼痛、疲倦,以及面部表情呈急性或慢性病容)。呼吸快慢、

浅深、平静或用力,或似叹气,或张口呼吸(大都由于增殖体肥大),或发憋作声(常

见于肺炎)。呼吸属于腹型或胸型(2岁以内婴儿呼吸应为腹型)。呼吸的节律,啼哭

的声音(强或弱,缓慢或急剧),以及其他望诊所得的病征。

3.皮肤各种颜色(面色红润表示健康,红中带微紫表示高热,苍白或黄色常见于营

养不良性贫血,青紫常见于呼吸道梗阻或先天性心脏病,粟粒性肺结核也可致青紫及

气促,血内胡萝卜素过多可致皮肤染黄,皮肤与眼巩膜同时染黄才是黄疸,温度,出

汗多少(多汗见于血管运动神经易兴奋者、结核及佝偻病儿),色素沉着(胎记、血

管瘤、斑病),斑疹、丘疹、疱疹、尊麻疹、环形红斑、结节性红斑及出血性皮疹(注

意分布部位、大小、多少、稀密等),水肿(硬肿或可凹性),皮下小结、溃疡或癫痕、

脱屑(微屑或大片脱落),皮肤的弹性(检查弹性,可用手指将腹部皮肤捻起而任其

落下,健康者随即恢复原状,脱水者弹力减低,皮皱的消失很慢),皮下脂肪层的厚

薄(表示营养状况),皮肤划痕(用指甲划胸背皮肤可引起轻重不同的红纹),毛发的

多少、性质及分布,血管的扩张(毛细血管扩张及胸腹部静脉扩张见于肝硬变)。

4.淋巴结淋巴结的肿大,普遍性或局部性。它的位置为耳前、耳后、枕骨部、前颈、

后颈、腋部、腹股沟部或肱骨上滑车部(或二头肌沟部)。并记下大小、硬度、疏散

或融合,活动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和有无触痛。

5.头颅形态及大小,头盖骨的缝已合、未合或尚分离。前卤是否闭合;如尚未闭,

记录其大小、平坦、凹陷(表示脱水)、突出或饱满(如在安静及坐起时发现,要考

虑脑膜炎、脑瘤、脑积水、脑出血及其他颅压增高的疾病)。头颅有无凸出或缺损部

分,前额凸出时呈方形或球形。顶骨和枕骨有无软化(如婴儿已满3个月仍软化,表

示有佝偻病)。叩诊有无破壶音(表示颅内压力增高)。头皮有无皮脂溢出,头发有无

头虱或发癣。

6.眼眼睑是否肿胀、下垂或出血。眼睑边缘有无剥蚀或破裂。眼球是否突出。瞳孔

的大小(两瞳孔大小是否相等)、形状、对光反应及调视功能。对危重病人、颅内感

染、颅脑外伤或疑有药物或食物中毒者,必须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眼球的活动,

有无震颤或斜视。结膜有无充血、渗出液、干燥而无光泽,有无毕脱氏斑、出血、黄

疸、滤泡、水肿或异物等现象。巩膜是否呈蓝色(见于先天性成骨不全)。角膜上有

无溃疡、混浊或不透明点。对于特殊病例可检查视野和眼底。如疑为中枢神经系统疾

患时,在作腰穿前应先检查眼底,既有助于诊断,又可预防脑疝。如发现视乳头水肿,

可先用降颅压药。

7.耳外耳有无畸形或变形。拉动外耳时有无痛感。耳道有无盯酢、脓液、渗出液或

红肿物(刀)。耳鼓膜检查。对婴幼儿咽部感染或麻疹病儿哭闹不安者应仔细检查耳

鼓膜。乳突及额突有无红肿及压痛。听觉是否正常。

8.鼻鼻翼是否扇动。中隔的位置,呼吸有无阻碍。粘膜有无充血、水肿。渗出物内

有无脓液或血液。近鼻孔的上唇有否表层剥蚀。鼻窦外面有无触痛。

9.口腔气味(包括一般口臭、酮酸味及走马疳或肺脓肿的恶臭)。口唇的颜色(红润、

苍白或青紫)、湿度、厚度,有无出血、裂纹或皱裂,有无唇裂。牙的数目,有无据

齿。牙龈有无发炎、出血、溃疡、黑纹。口腔粘膜是否干燥、发红或出血,有无溃疡、

黑色坏死组织(走马疳)、白色点状苔(鹅口疮)或麻疹粘膜斑,并注意腮腺管口有

无红肿。舌的大小、厚薄、舌苔(包括苔的颜色、厚薄、光腻及地图状舌苔)、舌刺、

颤动,以及是否常伸出口外(见于先天愚型及呆小病等)。舌下系带是否过短、溃疡

(最普通见于百日咳)或囊肿。腭的凹缩程度,有无腭裂,粘膜上有无溃疡或出血点。

扁桃体的大小、形状,有无陷窝渗出液或白膜。悬雍垂和后咽部是否发红,有无渗出

液、假膜或溃疡,吞咽的情形如何。喉音的清、哑、强弱。

10.颈颈部后倒、强直或旋转。肿瘤、囊肿以及痰管的存在。甲状腺有无肿大及震颤。

锁骨上部是否突出。

11.胸全胸的形状系扁或圆,左右是否对称(测量左右胸围可知何方扩张,何方收缩;

扩张见于脓胸或结核性胸膜炎,收缩见于胸膜粘连或肺萎陷),有无畸形(如鸡胸、

漏斗胸),心前区是否突出,有无郝氏沟及肋骨串珠,肋间隙凹缩或突出等。吸气时,

凹陷部位(如胸骨的上边有凹陷表示喉部梗阻,如仅有下胸的两侧肋间隙凹陷则大都

由于肺炎)。

12.肺脏胸部扩张是否均匀,触诊有无摩擦感或支气管性震颤感。叩诊有无浊音或实

音。听诊呼吸音的性质及音响,有无大、中、小湿罗音,捻发音,有无干罗音及支气

管喘鸣音。

13.心脏①心的位置及大小,望诊所见跳动最大的区域以及心搏动是否弥散;触诊所

得心脏搏动的性质及位置,以及心尖搏动的最左限度,有无震颤,其位置及性质如何;

叩诊所得心的左右浊音界,心跳的频率、力量、节律。②心音:心尖及心底部的第一、

第二与第三音;有无杂音,杂音在心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的位置、声音的高低(属

第几级)、传导的部位,以及体位及运动对于杂音的影响。脉搏力量、性质、速率、

节律。③血压:体位及运动对于血压的影响。必要时测量上下肢血压以便比较。

14.腹大小、形状、膨胀(大都由于肠气作胀、便秘或腹水)或凹陷(大都由于呕吐

或其他疾病而致食物不够)。肠蠕动情况。脐部是否突出,有无渗出物、脓液或血液。

腹肌有无痉挛、坚硬或触痛。肝(右助下,剑突下)、脾、肾、膀胱的大小、硬度及

部位,有无叩击痛,有气腹时肝浊音界消失。有无其他能触得的肿块。有无移动性浊

音及液体波动征。有无疝及其大小与回复性。听诊有无肠鸣音(肠梗阻时消失)或杂

音。

15.腰、臀有无肿物(如脊膜、脊髓膨出),中线有无小窝或毛发(表示隐性脊柱裂)

或红皮疹(臀红)。

16.生殖器睾丸位置及大小(发育不全见于肥胖症、肥胖性生殖无能症和隐睾症)。

阴茎的大小,有无包皮过长、包茎或阴囊水肿,尿道及阴道有无排泄物。

17.肛门有无脱肛、破裂痔、局部出血,以及直肠检查的发现(如手指按摸时发生压

痛,及手套上见血液应考虑为肠套叠等)。

18.四肢活动的情况。自动与被动的能力及限度。肌肉紧张度(低张表示极度营养不

良、佝偻病或脑部疾病;高张见于正常新生儿、破伤风或大脑疾病)。肌肉有无弛缓、

麻痹、萎缩或假性肥大。骨关节有无畸形。骨关节或软骨组织有无肿胀、疼痛、触痛

及发热。有无杵状指、趾(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症、脓胸及慢性肺病)。

手、指的长短、粗细以及弯度(粗短的手见于呆小病,小指特别向内弯曲见于先天愚

型)。有无鸡爪性手痉挛或向掌性足痉挛(都见于手足搐搦症)。有无指、趾畸形(分

支、并合或成蜘蛛足形),或平跖足,或各种畸形足。

19.脊椎骨立时状态。行动情形。脊柱有无弯曲(前凸、侧凸或驼背)、触痛、硬直

或分裂。脊柱长度与四肢的比例。

20.神经系统应检查感觉有无麻痹,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如何(6个月以内的正常小

儿一般不易引出)。膝腱反射、踝反射(亦称足跟腱反射)及其他病理反射等,都应

详细检查。

带教老师最后针对学生问诊、查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着重强调问诊的技巧(亲

切询问细节而不人为诱导,语言通俗易懂而不使用医学术语,鼓励家长主观叙述而适

时巧妙插问等)、病历书写注意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要症状和特征应用“泼

墨式描写”,伴随或次要症状体征“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诊治经过要主次分明、“惜

墨如金”等)和儿童体检特点(如1岁之内腭扁桃体尚未发育成熟,3岁之内很难准

确表述如“疼痛、不适、胀”等主观感受,儿童因配合能力差而采用相对灵活的查体

顺序等)。

儿童营养与喂养

【目的要求】

1、熟悉小儿物质代谢的特点及营养需要。

2、熟练掌握婴幼儿喂养方法及热量计算。

3、母乳喂养的优点。

4、掌握辅食添加的原则及方法。

【地点】儿科病房、儿科示教室

【教具】小儿喂养录像片。营养不良患儿照片,营养不良病历,皮褶测量仪,体重

计,皮尺或身长测量床,听诊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者照片、长骨X线片,

看片灯,维生素D3注射剂,皮尺,血生化报告单。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非常旺盛的时期,营养的需要按单位体重计算要高于成

人。不同年龄儿童对营养的需求有所差异:

【实习内容】

1、儿科病房住院的婴儿,学生分组询问婴儿的喂养情况。

2、讨论母乳喂养及其优点,混合喂养、人工喂养以及辅助食物添加的原则,方法。

3、提供不同月龄婴儿,学生计算人工喂养儿所需总热量、奶量、糖量,应添加

水量。

4、制定一个5岁儿童食谱。

5、观看婴幼儿喂养录像片。

一、健康小儿的营养需求

各年龄小儿热量、蛋白质、脂肪和水的需要量(按每日每公斤体重计算)

年龄热量蛋白质脂肪(g)水(ml)

(kcal)(g)

婴儿11044〜6150

1~3岁1003.53.5-4125

4~6岁9033.5100

7~9岁802.5375

10〜127022.575

13〜15601.5250

成人40〜5011-1.530〜40

二、婴儿喂养

【母乳喂养】

1.母乳的成分母乳成分随产后不同时期而有所改变。初乳一般指产后4天以内的乳

汁;量较少,每次喂哺量仅l5-45ml,每天约25少500ml;过渡乳指产后5-次天的乳

汁;成熟乳指11天-9月的乳汁;每日乳量增至700-1000ml;晚乳指10个月以后的乳

汁。

2.母乳喂养的优点(1)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2)

含优质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较多,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3)含有SlgA,

能增进婴儿免疫力,具有抗感染和抗过敏的作用;含有比牛乳较多的乳铁蛋白可抑制

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减少肠道感染。(4)温度适宜、经济、方便、省时省力。(5)

能增进母婴感情。(6)尽早母乳喂养能促使胎粪排出、降低胆红素的肠肝循环,有利

于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7)资料表明母乳喂养还能减少乳母患乳腺癌和卵巢肿瘤

的可能性。

【人工喂养】

奶量的计算按乳儿每天所需的总能量和总液量来计算奶量。鲜牛奶100ml加蔗糖8

克约产热100卡,婴儿需热卡100〜UOkcal/kg.d,则全日需加糖8%的牛奶100〜110ml

X体重(公斤),每日水分的需要量为150ml/kg,根据需要将不足的水量加入牛奶中

稀释或于两次喂哺中间另授。

举例:3个月婴儿,体重5Kg

每日需要总热量(110kcal/kg.d)

110X5=550kcal

每日需要8%糖牛奶总量550mL分6-7次喂。

每日需要水总量(150ml/kg)

150X5=750ml

除牛奶外另给水750-550=200ml,在两次奶中间喂。

【添加辅助食品】

添加辅助食品须掌握的原则

(1)按婴儿消化力及营养需要逐渐增加,应先试一种,待试用3~4日或1星期后,

再添一种。

(2)添加量应由少到多,由稀至稠,由淡至浓,逐渐增加。

(3)小儿患病时,或天气太热,或婴儿有消化不良情况时,应当延缓增加新食品,

避免导致消化不良。

(4)每次添加新的辅助食品后,应密切注意其消化情况,如发现大便异常或其他情

况如拒食应暂停喂此种辅食,待大便恢复正常后,再从开始量或更小量喂起。因此每

次添加新辅食时,应观察几天后再考虑增添另一种,不可太急大多。

(5)小儿个体差异大,宜灵活掌握增添辅食品的品种、数量及开始月龄。

思考题:

1、母乳喂养的优点是什么?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目的要求】

1、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

2、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

【地点】儿科病房和门诊

【教具】骨骼X线,皮尺,典型病例。

【实习内容】

1、和门诊的病儿,查体征,问病史。

2、提供典型病例,学生分析病因、临床表现、化验检查、诊断和治疗。

3、典型体征的相片,骨骼X片。

4、小儿佝偻病的录像片

5、应用顺n溜等形式总结儿童佝偻病的临床特点,促进学生记忆和理解(如“枕秃

激惹和烦躁,睡眠不安夜间闹”、“方方颅,颅软化;出牙延迟前囱大”、“手镯脚镯并

不美,下肢X、0形腿”、“韧带松弛肌无力,关节过伸张力低”等)

病史询问要点:

1、有无精神神经症状,如易激怒,睡眠不安,多汗等。

2、出生季节,是否早产,生活环境,是否经常晒太阳。

3、母孕期健康情况,是否经常晒太阳,有无腿抽搐的历史。

4、是否添加辅食、钙片、鱼肝油或维生素D2片,发育史。

5、既往是否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有无经常腹泻及肝、肾疾患。是否有服药史。

体查要点:

1、注意发育、营养、表情、汗酸味、全身肌肉松弛情况。

2、重点检查骨骼系统(注意不同年龄的特点)

3、头部:枕秃,前、后因门及颅缝是否闭合,有无颅骨软化或方颅,出牙数目

及头围。

4、胸部:肋骨串联、鸡胸、赫氏沟、肋缘外翻、漏斗胸等。

5、腹部:蛙腹。

6、脊柱四肢:有无脊柱后凸或侧弯、“0”形腿、“X”形腿(判断标准)、手镯、

脚镯等。

长骨X线片:

干甑端增宽,杯口状改变,骨质稀疏等。

血生化:

血钙正常或降低,血磷降低,钙磷乘积降低,血碱性磷酸酶升高等。

佝偻病各期诊断要点

活动早活动期恢复期后遗症

期期

症状激惹、同前,加重减轻或无

烦躁、消失

多汗、

摇头,

体征无骨骼骨骼特征性减轻或残留骨

改变改变消失骼畸形

血清钙下降稍低正常正常

血清磷降低加重正常正常

碱性磷酸正常或加重1-2月正常

酶稍高或后正

X线正常骨箭端钙化不规则正常

带消失,杯钙化线

口、毛刷样

25-(OH)D3下降加重正常正常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临床表现特点:

1.有维生素D缺乏的病史及佝偻病的症状及体征。6个月以下的婴儿、早产儿、人

工喂养者多见,春季多发。

2.抽搐以6个月以下婴儿多见,常为突发性,多数为全身性抽搐,亦可局限于某

一肢体或面部肌肉。抽搐次数较为频繁,神志清楚,不发热。

3.手足搐搦以6个月以上婴儿多见。表现为上肢手腕屈曲,手指伸直,拇指屈曲;

下肢伸直内收,足趾下弯呈弓状,意识清醒。

4.喉痉挛见于婴儿。声门及喉肌痉挛,吸气时发出喉鸣声,严重者可因窒息而死

亡。

5.Chvostek征、腓反射及Trousseau征仅在检查时出现。

总结其临床特点为“助产士手,芭蕾舞脚;喉痉凶险,惊厥不烧”。

辅助检查特点:

血清钙碱性磷酸酶可升高。需与引起无热抽搐及喉痉挛的疾病鉴别。

总结临床急救的次序为“立刻供氧,舌拉口外;控制惊厥,速度要快;症状控制,尽

早补钙;去除病因,维D捎带”。

病例分析

患儿,男,4个月。以发热抽风5天入院。5天前外出受凉,入夜开始发热,无其它

不适,未予治疗。2天前起进食减少,睡眠不安,1天前夜间抽风一次,2~3分钟,

头向后仰,眼向上翻,两上肢屈曲,发紧,在外院给头抱类治疗,发热未退。入院前

又抽风2次,表现同前。病后无咳嗽、呕吐和腹泻。系一胎一产,足月顺产,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