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高三历史名校试卷海南省海口市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当梁惠王产生“天下恶乎定”的疑问时,孟子回答说:“定于一。”在《荀子》一书中,“一天下”、“天下为一”之语更是一再出现。《吕氏春秋》亦云“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一则治,两则乱”。这些观点反映了战国时期()A.诸子百家思想基本雷同 B.大一统的局面初步形成C重建天下秩序民心所向 D.文化背离社会发展方向〖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题干信息可知,孟子认为“天下安定在于统一”,荀子提出“天下为一”,也即天下应该统一,《吕氏春秋》认为天下统一才能保持社会安定,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百姓苦于分裂战乱,重建天下秩序是民心所向,因此诸子百家中很多都提出了支持国家统一的主张,C项正确;诸子百家思想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排除A项;战国时期国家仍然处于分裂战乱中,排除B项;诸子百家中很多都提出了支持国家统一的主张,符合当时国家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2.据《后汉书》载,各县长官在“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上计内容为“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簿。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材料可以佐证当时()A.选拔官员注重德才兼备 B.官吏考核制度规范细致C.地方治理强调社会治安 D.监察管理制度严密完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材料描述了汉代的官员考核制度,当时称“上计”,每年底各县长官将户口统计、垦田与赋税数目、库藏数字、刑狱治安状况如实写在统计的簿册上,上报朝廷,作为考评地方官员的重要依据,反映当时官吏考核制度规范细致,B项正确;材料所述属于官员考核,而非官员选拔、基层治理和监察制度,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3.《封氏闻见记》在谈及唐代饮茶风尚时指出:“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由此可知,在唐代()A.僧人积极宣扬饮茶文化 B.南北风俗习惯渐趋一致C.佛教助推饮茶之风北移 D.区域思想文化相互渗透〖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代(中国)。题干引文大意是:南方人喜欢喝茶,北方人并不多喝茶。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有位称降魔师的和尚大力提倡禅宗,坐禅时必须不打瞌睡,又不吃晚饭,于是允许和尚们喝茶。和尚们各自携带着茶,到什么地方都煮茶喝。从此,人们互相仿效,喝茶就成了风俗。可见唐代北方饮茶风气的形成与佛教有关,C项正确;材料提及一部分僧人饮茶,推动了饮茶风气的形成,但未提及“积极宣扬”,排除A项;饮茶只是社会风俗的一部分,仅凭南北方都饮茶不能断定南北风俗习惯渐趋一致,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北方饮茶文化是受南方影响,看不出南北文化的相互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4.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麒麟被尊为“仁兽”“瑞兽”。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就包含着麒麟等“异兽”的交流。与之直接有关的海上“麒麟贡”约有七次,史称“麒麟外交”。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A.旨在促进物种交流 B.政治特征较为突出C.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D.带有强烈经济目的〖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麒麟外交”的目的是对外向周边国家宣扬国威,对内是体现王朝统治顺应天命,也即以政治目的为主,B项正确;郑和下西洋期间的“麒麟外交”意在深化天下意识和华夷观念,以政治目的为主,并非为了促进物种交流和经济利益,排除A项、D项;材料意在指出“麒麟外交”的政治目的,并非批评明朝封闭自大,排除C项。故选B项。5.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时期,漕运渐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这些变化()A.缘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 B.导致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C.主要基于自然地理因素考虑 D.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兴盛〖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关中、山东一带为农业经济发达之区,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宋代以后,南方经济崛起并日益成为王朝依赖的物资供应区,所以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王朝政治中心向东北方向迁移,经济重心则越来越明确地确立于南方,于是,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呈北南分立的格局长期延续,漕运于是转变为南北方向。这些变化缘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A项正确;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影响了漕运空间变动,而非漕运空间变动导致了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排除B项;漕运的本质在于把经济重心区域的物质财富输送到政治中心,主要受政治经济发展情况而非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排除C项;漕运属于国内物资运输,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影响对外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6.康有为在1884年初步形成大同思想中,自诩“合经子之奥言,探儒佛之微旨,参中西之新理,穷天人之赜变”。这表明维新派()A.尝试减少变革的阻力 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诉求C.提倡务实的社会风气 D.仍然坚持中体西用理念〖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884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康有为提出大同思想,宣传资产阶级维新主张,但在思想中融合了儒佛道等中国传统思想的内容,体现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是减少变革的阻力,A项正确;维新派主张和平改良,不支持暴力革命,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提倡务实”的信息,排除C项;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超越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排除D项。故选A项。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着手进行海关税务人员的"国产化"。至1937年,海关各口岸的税司已由1929年的仅8名中国人上升到有三分之一的职务由中国人担任。这一举措()A.折射出国民革命的深化 B.废除了西方列强在华特权C.体现了民族主义的倾向 D.顺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由1929年的仅8名中国人上升到有三分之一的职务由中国人担任”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将海关税务人员实现“国产化”,说明国民政府具有打破列强控制海关的强烈愿望,体现了民族主义倾向,C项正确;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材料现象不能说明废除了列强在华特权,排除B项;本题材料中的海关口岸税司中国人比例上升,是南京国民政府从成立起进行外交努力的结果之一,并非为了顺应全民族抗战的需要,排除D项。故选C项。8.1947年李之华创作的独幕话剧《反“翻把”斗争》,在最后进行了两点说明:“一、这个剧如在乡下演出,可利用‘自然景’,找一个俗称‘小马架’的屋前即可。二、希望尽可能用东北语音演出,如‘搁’念‘高’,‘干啥’念‘蓋哈’,‘还’念‘嗐’等等。”这说明当时文艺创作凸显的特点是()A.艺术性与革命性 B.群众性与地域性C.时代性与政治性 D.针对性与特殊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47年(中国)。根据题干信息可知,1947年李之华创作的独幕话剧在布景和舞台语言上注重用适应地方群众需求的日常场景和地方语言,体现了群众性与地域性,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文艺作品选用革命题材,无法得出“革命性”,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文艺的政治功能,无法得出“政治性”,排除C项;“文艺创作具有特殊性”的说法含义不明,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9.1994年,国家取消了户口拔展商品粮为标准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结构”,实行以居住地和职业划分的户籍登记制度。1997年,逐渐放开了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的落户限例。这些举措()A.消除了城乡户籍限例 B.推动了对外开放深入发展C.实现了人员自由流通 D.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流动,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D项正确;“消除了城乡户籍限例”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户籍改革是国内经济改革的一部分,与对外开放关系不大,排除B项;人员流通依然有所限制,排除C项。故选D项。10.2022年,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的一座金字塔内发现了数千个壁画的碎片,其中两片展示的是玛雅文化使用的历法,是迄今所知的关于玛雅历法的最早记录,大约制作于公元前300-公元前200年。此项发现可以确定玛雅人和其他民族的人一样早就拥有自己的历法。这表明()A.远古文明的研究依赖考古 B.考古可以丰富人们对历史的认知C.玛雅文明是世界先进文明 D.是否拥有历法是文明的重要标识〖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美洲。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有关玛雅历法的考古发现推动了对古代玛雅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了解,表明考古学为历史研究提供资料,丰富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B项正确;远古文明的研究有多种方式,并非只依赖考古一途,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玛雅历法领先世界,排除C项;一般认为,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且题干主旨不是“文明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11.中世纪大学中,来自相同或相邻地区的学生联合组成许多民族团。随着这些团体发展,“nation”一词演变成有着共同文化、共同观念、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团体。这表明中世纪大学()A.侧重发展学生团体 B.强化民族认同C.利于民族国家形成 D.推动城市自治〖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据材料“‘nation’一词演变成有着共同文化、共同观念、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团体”,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民族团体的发展,逐渐形成有着共同文化、共同观念、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团体,有利于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C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中世纪大学的侧重发展方向,排除A项;民族认同也是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排除B项;城市自治推动了中世纪大学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2.以下史事与结论的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事结论A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各国纷纷放弃自由放任政策B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滞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失败C西方“福利国家”建立构建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D20世纪7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盛行国家经济政策适时调整A.A B.B C.C D.D〖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西方爆发了经济危机,原因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过多导致,为解决这一问题,西方国家逐渐放松对经济的干预,D项正确;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放弃自由放任的政策,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滞胀”,是由于对经济的干预过多导致,但不能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失败,排除B项;西方“福利国家”建立,有利于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并不能说是构建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13.1906年12月,伊朗颁布《基本法》,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1907年10月,又颁布《基本法补充编》,补充规定了民主原则,在政治上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及政府向议会负责的原则。这表明伊朗()A.实现民族独立 B.效仿西方的制度 C.民族意识觉醒 D.进行现代化探索〖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06-1907年(伊朗)。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伊朗颁布《基本法》《基本法补充编》,确定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体现了在建立独立民主的现代化国家方面的探索,D项正确;1925年12月,礼萨汗夺取伊朗王位,建立巴列维王朝,伊朗开始进入一个由半殖民地走向政治独立、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封建主义走向资本主义的重要历史阶段,排除A项;材料仅能够说明伊朗在政治制度方面受西方影响,“效仿西方制度”说法过于笼统宽泛,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伊朗反帝反封建斗争,不能直接看出民族意识的觉醒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14.追寻先辈足迹,回忆峥嵘岁月。如图所示为###领导革命在祖国大地留下的重要足迹。这体现了()A.革命精神赓续传承 B.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C.革命道路的艰难抉择 D.革命中心的既定转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史(中国)。据图示信息可知经过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以及人民解放战争,###最终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依靠的就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的支撑,A项正确;仅从图示中,无法得出革命力量的状况,排除B项;图示仅体现路线的变化,并不能得出革命道路问题,排除C项;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革命中心的转移是被迫的,排除D项。故选A项。15.《全球通史》中指出,在斯大林计划经济中,苏联政府提取了大约1/3的国民收入用于工业再投资,美国只提取了这一比例的1/2;苏联工业总产品中大约70%是资本货物,30%是消费品,而美国这一比例则大致相反。到1932年,苏联的工业产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这深刻地反映出苏联()A.国民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B.经济模式有巨大优越性C.高增长中存在着严重弊端 D.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中,用于工业再投资的国民收入比例高,生产的消费品少,因此高增长中存在着严重弊端,C项正确;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生产滞后,不属于可持续发展,排除A项;材料强调苏联计划经济的弊端,而不是其优越性,排除B项;材料强调苏联高增长的代价,工业化成就突出只能反映部分材料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粮食安全相对应的就是粮食危机,在中国古代,表现为粮食危机的主要形式就是饥荒的发生,而饥荒的发生其实质就是粮食供应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突然打破,粮食供应量不足和粮食需求量上升都是导致产生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中国历史上这一对基本矛盾一直影响着封建社会的进程,有的时候粮食供求平衡,则社会稳定,国泰民安;有的时候供求失衡,则饥荒频生,人民流离,甚至于出现农民起义和社会动乱,影响到王朝的换代更替。——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材料二中国古代部分时期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摘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中国古代粮食总产量和总需求量的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历史时期,围绕“粮食安全”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1)总产量影响因素:①自然地理环境;②农业技术水平;③农业政策;④社会环境。需求量影响因素:①人口数量;②人民生活水平;③市场调节;④国家行为(如战争、建设活动、政策调控)等。(2)示例:以明朝为例,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粮食生产量的减少和社会需求量的增加是诱发饥荒、造成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明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得到巩固,政局稳定,幅员辽阔,区域管理和农业生产基本能做到因地制宜。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高产旱地农业作物的传入和大面积种植,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但是,随着人口激增,粮食需求量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相比前代有所下降,粮食危机隐患依然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政府和民间应该居安思危,保持储备粮食的习惯和积累应对危机的经验。〖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总产量因素:结合所学可知,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农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国家是否采取重农和助农政策、社会环境是否安定等方面分析影响粮食的总产量的因素;结合所学可知,可从人口数量的多少、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影响人均粮食消耗量和粮食在食物中所占比重)、市场调节(影响粮价高低和粮食及粮食替代品的供应)、国家行为(如战争、建设活动、政策调控)等方面分析影响粮食的总需求量的因素。【小问2详析】本题为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一粮食安全对古代社会的影响,以及材料二中国古代部分时期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图,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历史时期,围绕“粮食安全”展开论述。比如两宋时期,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导致国家版图缩减,人口快速增长,供养军队和官员也需要大量粮食,政府采取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措施,人工踏犁、龙骨翻车、筒车等生产工具运用于农业生产,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提高了粮食产量。此外,宋朝工商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土地的直接依赖。因此两宋时期全国性人地矛盾并不凸显,人均粮食占有率在古代中国处于高位。又比如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得到巩固,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高产旱地农业作物的传入和大面积种植,推动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但是,随着人口激增和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人均粮食占有量相比前代有所下降,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选择其他历史时期开展论述,言之有理也可。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侨批”,来自闽南方言,闽南语称信为“批”,寄信称寄“批”。后来,“批”成为南洋华侨寄托银信的代用词,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兼具家书、汇款功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海南等侨乡。侨批盛行于19世纪中叶,终止于20世纪70年代(统归中国银行管理),前后历时150多年。近代时期,随着出国谋生的人数逐年迅速增加,侨批局、银信局之类的侨批业专门机构便应时而生,并在19世纪中后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侨批发源于民间、流转于民间、收藏于民间,内容丰富,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社会生活乃至国际关系等领域,侨批维系华侨与侨眷之间情感的纽带,对当时的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侨乡社会的转型。粗略统计,留存下来的侨批约20万件。它们真实记录了中国海外移民艰辛奋斗的心路历程,也见证了中华儿女开拓进取又不忘根脉、身处异地仍心系家国的深厚情怀。——摘编自郑松辉《口述历史:侨批研究的新视角》等海南省档案馆收藏的侨批(资料图片)(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侨批兼具汇款功能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侨批的特点与历史价值。〖答案〗(1)原因:①近代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华工大量外出谋生;②海外金融机构的不完善;③移民的金融需求(赡养父母、抚育妻儿);④侨批业迅速发展,汇款便捷,讲究诚信。(2)特点:①集信、汇一体(银信合一);②主要存在于东南沿海;③历史阶段性明显;④发源、流转收藏于民间;⑤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历史价值:①展示了华侨在异国他乡艰苦奋斗的历程;②反映近代广东、福建、海南人口迁徙的历史进程;③见证了华侨与国内亲人在经济与情感上的联系(传统家庭伦理观的传承);④促进东南地区社会发展;⑤有利于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⑥有力地支持国内的民主革命;⑦是研究海外华侨史(金融、交通、邮政、经贸史)的重要史料。〖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原因:据材料“近代时期,随着出国谋生的人数逐年迅速增加”,结合所学可得出近代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华工大量外出谋生;结合所学,海外华侨通过侨批这样的民间机构汇寄银信至国内,与当时海外金融机构的不完善有关;据材料“兼具家书、汇款功能”“侨批维系华侨与侨眷之间情感的纽带”得出移民的金融需求(赡养父母、抚育妻儿);据材料“侨批局、银信局之类的侨批业专门机构便应时而生,并在19世纪中后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结合所学得出侨批业迅速发展,汇款便捷,讲究诚信。【小问2详析】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特点:据材料“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得出集信、汇一体(银信合一);据材料“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海南等侨乡”得出主要存在于东南沿海;据材料“盛行于19世纪中叶,终止于20世纪70年代(统归中国银行管理),前后历时150多年”得出历史阶段性明显;据材料“发源于民间、流转于民间、收藏于民间”得出发源、流转收藏于民间;据材料“内容丰富,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社会生活乃至国际关系等领域”得出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历史价值:据材料“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海南等侨乡”“出国谋生的人数逐年迅速增加”得出反映近代广东、福建、海南人口迁徙的历史进程;据材料“真实记录了中国海外移民艰辛奋斗的心路历程”得出展示了华侨在异国他乡艰苦奋斗的历程;据材料“维系华侨与侨眷之间情感的纽带”得出见证了华侨与国内亲人在经济与情感上的联系;据材料“对当时的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侨乡社会的转型”得出促进东南地区社会发展;据材料“不忘根脉、身处异地仍心系家国”得出有利于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据材料“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社会生活乃至国际关系等领域”得出是研究海外华侨史(金融、交通、邮政、经贸史)的重要史料;结合所学,还可从海外华侨投资国内实业,支持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持了国内的民主革命等角度总结回答。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00年以后,德国国内越来越流行这样一种逻辑:预防性战争对于长期安全是必需的。首先是军界领导人一致认可这一观点,同时,随着德国在相对力量上达到顶峰的证据日益明显,文职领导层也开始接受需要这一场全面战争的观点。俄国一旦完成了其工业化进程,就会在实力上压倒德国。不仅如此,随着俄国军事力量的迅速集结和铁路系统的急剧加大,德国在1917年后将不再拥有赢得一场全面战争所需要的军事优势。德国领导人认为,国家想要生存,必须要进行战争,并且早打比晚打好,而这场战争应由德国率先打响。——【美】戴尔·科普兰《大战的起源》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大多数欧洲人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的代价。历史学家詹姆斯·乔尔指出,在整个欧洲的“政府内外几乎没有人预计到这场旷日持久而且造成巨大破坏的世界大战”。德国总理特奥巴尔德·冯·贝特曼-霍尔维格预想的是“短暂的风暴”。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在1914年向下院保证:“如果我们参战,我们所遭受的伤亡会很少,甚至比我们不参战也多不了多少。”——【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战争的原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00年以后德国“预防性战争”逻辑流行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战前欧洲人对待战争的心理,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如何处理国际冲突的认识。〖答案〗(1)①德国军国主义传统;②帝国主义之间争夺资源以满足发展需要;③德国实力的增强;④对战争影响的错误估计。(2)心理:①认为战争是短暂而轻松的;②对赢得战争充满自信;③忽视现代化战争的灾难性后果;④预估不会发展成世界性战争;⑤认为战争是解决争端的有效途径。认识:①协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②保持克制情绪和理性思考;③建立全球治理机制;④建立国际危机管控机制;⑤抛弃狭隘民族主义与强权政治;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⑦强化裁军和核武器不扩散条约。〖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初德国。结合所学,从历史上看,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从现实上看,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各国越来越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它们竞相奉行殖民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帝国主义政策,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因此可得出帝国主义之间争夺资源以满足发展需要;据材料“德国在相对力量上达到顶峰”得出德国实力的增强;据材料“德国领导人认为,国家想要生存,必须要进行战争,并且早打比晚打好”得出对战争影响的错误估计。【小问2详析】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初欧洲。心理:据材料“短暂的风暴”得出认为战争是短暂而轻松的;据材料“几乎没有人预计到这场旷日持久而且造成巨大破坏的世界大战”得出忽视现代化战争的灾难性后果,预估不会发展成世界性战争;据材料“我们参战,我们所遭受的伤亡会很少”得出认为战争是解决争端的有效途径,对赢得战争充满自信。认识:围绕“正确处理国际冲突”、“避免冲突和战争”谈认识。如保持克制和理性,抛弃狭隘民族主义与强权政治,协商和平解决争端,建立管控机制,强化裁军和防止核武器扩散,健全全球治理机制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中,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都发挥了其独特的历史作用。它是中国人民军队的诞生地,是治国安邦人才的培育地,是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出发地,也是党在全国执政的实验地。——李良明沈贞伟《论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与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对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作用进行阐释。(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1:革命根据地是人民军队的诞生地。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也开启了革命根据地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新篇章。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日占区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和新四军依托晋察冀、晋绥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内战爆发后,中共领导并建立了东北、华北、华中等十几个解放区,人民军队在浴血奋战中发展壮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领导的人民军队以革命根据地为依托,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不断发展与壮大,成为革命胜利的强大后盾。示例2:革命根据地是治国安邦人才的培育地。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1931年后,各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起一批干部学校,担负起培养军事干部、党政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的任务。在陕甘宁边区等敌后抗日根据地,我党创办了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为党政军培养了大批人才。解放战争后期,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为了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我党实行了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的改革和整顿,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大批有进步思想、有文化知识、有专门技术的建设人才。各时期革命根据地在革命实践中,为党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锻炼了治国理政的能力,为新中国建设发挥了治国安邦的作用。示例3:革命根据地是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出发地。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主张放弃攻打长沙,转向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党在延安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日占区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战争。敌后抗日根据地是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出发地”。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提出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逐步接管城市,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里程碑。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在###的领导下,汇聚了革命力量,发展了统一战线,成为夺取民主革命最后胜利的坚实基础。示例4:革命根据地是党在全国执政的实验地。###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探索人民政权建设。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是###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性地推行“三三制”原则,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解放战争爆发后,解放区政权成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政权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1948年起,先后成立华北人民政府、东北人民政府以及中原临时人民政府等地方政权及各级组织,为后来建立全国性的人民政权积累了经验。中国革命根据地在不同阶段对政权建设的不断尝试,为后来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作了组织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成为全国执政的实验地。〖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的中国。根据题干要求,从“革命根据地……是中国人民军队的诞生地,是治国安邦人才的培育地,是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出发地,也是党在全国执政的实验地”中任选一个角度,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作用进行阐释。选取“革命根据地是人民军队的诞生地”,从“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启人民军队建设的新篇章”“八路军和新四军依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而不断壮大”“解放区的建设和支持使人民解放军有了巩固的后方,得到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援”等方面论述,最后作总结:人民军队以革命根据地为依托不断发展与壮大;选取“革命根据地是治国安邦人才的培育地”,从“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干部学校,培养各类干部人才”“陕甘宁边区创办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为党政军培养了大批人才”“解放区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的改革和整顿,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等方面论述,最后作总结:各时期革命根据地为党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为新中国建设发挥了治国安邦的作用;选取“革命根据地是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出发地”,从“毛泽东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敌后抗日根据地是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出发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提出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里程碑”等方面论述,最后作总结:革命根据地汇聚了革命力量,发展了统一战线,成为夺取民主革命最后胜利的坚实基础;选取“革命根据地是党在全国执政的实验地”,可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在抗日根据地推行‘三三制’原则,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解放战争期间###在解放区设置地方政权及各级组织,为后来建立全国性的人民政权积累了经验”等方面论述,最后作总结:###在革命根据地对政权建设的尝试,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作了准备。海南省海口市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当梁惠王产生“天下恶乎定”的疑问时,孟子回答说:“定于一。”在《荀子》一书中,“一天下”、“天下为一”之语更是一再出现。《吕氏春秋》亦云“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一则治,两则乱”。这些观点反映了战国时期()A.诸子百家思想基本雷同 B.大一统的局面初步形成C重建天下秩序民心所向 D.文化背离社会发展方向〖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题干信息可知,孟子认为“天下安定在于统一”,荀子提出“天下为一”,也即天下应该统一,《吕氏春秋》认为天下统一才能保持社会安定,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百姓苦于分裂战乱,重建天下秩序是民心所向,因此诸子百家中很多都提出了支持国家统一的主张,C项正确;诸子百家思想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排除A项;战国时期国家仍然处于分裂战乱中,排除B项;诸子百家中很多都提出了支持国家统一的主张,符合当时国家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2.据《后汉书》载,各县长官在“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上计内容为“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簿。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材料可以佐证当时()A.选拔官员注重德才兼备 B.官吏考核制度规范细致C.地方治理强调社会治安 D.监察管理制度严密完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材料描述了汉代的官员考核制度,当时称“上计”,每年底各县长官将户口统计、垦田与赋税数目、库藏数字、刑狱治安状况如实写在统计的簿册上,上报朝廷,作为考评地方官员的重要依据,反映当时官吏考核制度规范细致,B项正确;材料所述属于官员考核,而非官员选拔、基层治理和监察制度,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3.《封氏闻见记》在谈及唐代饮茶风尚时指出:“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由此可知,在唐代()A.僧人积极宣扬饮茶文化 B.南北风俗习惯渐趋一致C.佛教助推饮茶之风北移 D.区域思想文化相互渗透〖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代(中国)。题干引文大意是:南方人喜欢喝茶,北方人并不多喝茶。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有位称降魔师的和尚大力提倡禅宗,坐禅时必须不打瞌睡,又不吃晚饭,于是允许和尚们喝茶。和尚们各自携带着茶,到什么地方都煮茶喝。从此,人们互相仿效,喝茶就成了风俗。可见唐代北方饮茶风气的形成与佛教有关,C项正确;材料提及一部分僧人饮茶,推动了饮茶风气的形成,但未提及“积极宣扬”,排除A项;饮茶只是社会风俗的一部分,仅凭南北方都饮茶不能断定南北风俗习惯渐趋一致,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北方饮茶文化是受南方影响,看不出南北文化的相互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4.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麒麟被尊为“仁兽”“瑞兽”。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就包含着麒麟等“异兽”的交流。与之直接有关的海上“麒麟贡”约有七次,史称“麒麟外交”。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A.旨在促进物种交流 B.政治特征较为突出C.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D.带有强烈经济目的〖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麒麟外交”的目的是对外向周边国家宣扬国威,对内是体现王朝统治顺应天命,也即以政治目的为主,B项正确;郑和下西洋期间的“麒麟外交”意在深化天下意识和华夷观念,以政治目的为主,并非为了促进物种交流和经济利益,排除A项、D项;材料意在指出“麒麟外交”的政治目的,并非批评明朝封闭自大,排除C项。故选B项。5.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时期,漕运渐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这些变化()A.缘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 B.导致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C.主要基于自然地理因素考虑 D.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兴盛〖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关中、山东一带为农业经济发达之区,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宋代以后,南方经济崛起并日益成为王朝依赖的物资供应区,所以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王朝政治中心向东北方向迁移,经济重心则越来越明确地确立于南方,于是,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呈北南分立的格局长期延续,漕运于是转变为南北方向。这些变化缘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A项正确;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影响了漕运空间变动,而非漕运空间变动导致了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排除B项;漕运的本质在于把经济重心区域的物质财富输送到政治中心,主要受政治经济发展情况而非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排除C项;漕运属于国内物资运输,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影响对外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6.康有为在1884年初步形成大同思想中,自诩“合经子之奥言,探儒佛之微旨,参中西之新理,穷天人之赜变”。这表明维新派()A.尝试减少变革的阻力 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诉求C.提倡务实的社会风气 D.仍然坚持中体西用理念〖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884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康有为提出大同思想,宣传资产阶级维新主张,但在思想中融合了儒佛道等中国传统思想的内容,体现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是减少变革的阻力,A项正确;维新派主张和平改良,不支持暴力革命,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提倡务实”的信息,排除C项;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超越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排除D项。故选A项。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着手进行海关税务人员的"国产化"。至1937年,海关各口岸的税司已由1929年的仅8名中国人上升到有三分之一的职务由中国人担任。这一举措()A.折射出国民革命的深化 B.废除了西方列强在华特权C.体现了民族主义的倾向 D.顺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由1929年的仅8名中国人上升到有三分之一的职务由中国人担任”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将海关税务人员实现“国产化”,说明国民政府具有打破列强控制海关的强烈愿望,体现了民族主义倾向,C项正确;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材料现象不能说明废除了列强在华特权,排除B项;本题材料中的海关口岸税司中国人比例上升,是南京国民政府从成立起进行外交努力的结果之一,并非为了顺应全民族抗战的需要,排除D项。故选C项。8.1947年李之华创作的独幕话剧《反“翻把”斗争》,在最后进行了两点说明:“一、这个剧如在乡下演出,可利用‘自然景’,找一个俗称‘小马架’的屋前即可。二、希望尽可能用东北语音演出,如‘搁’念‘高’,‘干啥’念‘蓋哈’,‘还’念‘嗐’等等。”这说明当时文艺创作凸显的特点是()A.艺术性与革命性 B.群众性与地域性C.时代性与政治性 D.针对性与特殊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47年(中国)。根据题干信息可知,1947年李之华创作的独幕话剧在布景和舞台语言上注重用适应地方群众需求的日常场景和地方语言,体现了群众性与地域性,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文艺作品选用革命题材,无法得出“革命性”,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文艺的政治功能,无法得出“政治性”,排除C项;“文艺创作具有特殊性”的说法含义不明,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9.1994年,国家取消了户口拔展商品粮为标准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结构”,实行以居住地和职业划分的户籍登记制度。1997年,逐渐放开了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的落户限例。这些举措()A.消除了城乡户籍限例 B.推动了对外开放深入发展C.实现了人员自由流通 D.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流动,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D项正确;“消除了城乡户籍限例”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户籍改革是国内经济改革的一部分,与对外开放关系不大,排除B项;人员流通依然有所限制,排除C项。故选D项。10.2022年,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的一座金字塔内发现了数千个壁画的碎片,其中两片展示的是玛雅文化使用的历法,是迄今所知的关于玛雅历法的最早记录,大约制作于公元前300-公元前200年。此项发现可以确定玛雅人和其他民族的人一样早就拥有自己的历法。这表明()A.远古文明的研究依赖考古 B.考古可以丰富人们对历史的认知C.玛雅文明是世界先进文明 D.是否拥有历法是文明的重要标识〖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美洲。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有关玛雅历法的考古发现推动了对古代玛雅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了解,表明考古学为历史研究提供资料,丰富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B项正确;远古文明的研究有多种方式,并非只依赖考古一途,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玛雅历法领先世界,排除C项;一般认为,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且题干主旨不是“文明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11.中世纪大学中,来自相同或相邻地区的学生联合组成许多民族团。随着这些团体发展,“nation”一词演变成有着共同文化、共同观念、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团体。这表明中世纪大学()A.侧重发展学生团体 B.强化民族认同C.利于民族国家形成 D.推动城市自治〖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据材料“‘nation’一词演变成有着共同文化、共同观念、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团体”,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民族团体的发展,逐渐形成有着共同文化、共同观念、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团体,有利于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C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中世纪大学的侧重发展方向,排除A项;民族认同也是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排除B项;城市自治推动了中世纪大学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2.以下史事与结论的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事结论A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各国纷纷放弃自由放任政策B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滞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失败C西方“福利国家”建立构建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D20世纪7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盛行国家经济政策适时调整A.A B.B C.C D.D〖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西方爆发了经济危机,原因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过多导致,为解决这一问题,西方国家逐渐放松对经济的干预,D项正确;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放弃自由放任的政策,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滞胀”,是由于对经济的干预过多导致,但不能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失败,排除B项;西方“福利国家”建立,有利于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并不能说是构建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13.1906年12月,伊朗颁布《基本法》,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1907年10月,又颁布《基本法补充编》,补充规定了民主原则,在政治上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及政府向议会负责的原则。这表明伊朗()A.实现民族独立 B.效仿西方的制度 C.民族意识觉醒 D.进行现代化探索〖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06-1907年(伊朗)。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伊朗颁布《基本法》《基本法补充编》,确定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体现了在建立独立民主的现代化国家方面的探索,D项正确;1925年12月,礼萨汗夺取伊朗王位,建立巴列维王朝,伊朗开始进入一个由半殖民地走向政治独立、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封建主义走向资本主义的重要历史阶段,排除A项;材料仅能够说明伊朗在政治制度方面受西方影响,“效仿西方制度”说法过于笼统宽泛,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伊朗反帝反封建斗争,不能直接看出民族意识的觉醒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14.追寻先辈足迹,回忆峥嵘岁月。如图所示为###领导革命在祖国大地留下的重要足迹。这体现了()A.革命精神赓续传承 B.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C.革命道路的艰难抉择 D.革命中心的既定转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史(中国)。据图示信息可知经过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以及人民解放战争,###最终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依靠的就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的支撑,A项正确;仅从图示中,无法得出革命力量的状况,排除B项;图示仅体现路线的变化,并不能得出革命道路问题,排除C项;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革命中心的转移是被迫的,排除D项。故选A项。15.《全球通史》中指出,在斯大林计划经济中,苏联政府提取了大约1/3的国民收入用于工业再投资,美国只提取了这一比例的1/2;苏联工业总产品中大约70%是资本货物,30%是消费品,而美国这一比例则大致相反。到1932年,苏联的工业产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这深刻地反映出苏联()A.国民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B.经济模式有巨大优越性C.高增长中存在着严重弊端 D.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中,用于工业再投资的国民收入比例高,生产的消费品少,因此高增长中存在着严重弊端,C项正确;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生产滞后,不属于可持续发展,排除A项;材料强调苏联计划经济的弊端,而不是其优越性,排除B项;材料强调苏联高增长的代价,工业化成就突出只能反映部分材料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粮食安全相对应的就是粮食危机,在中国古代,表现为粮食危机的主要形式就是饥荒的发生,而饥荒的发生其实质就是粮食供应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突然打破,粮食供应量不足和粮食需求量上升都是导致产生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中国历史上这一对基本矛盾一直影响着封建社会的进程,有的时候粮食供求平衡,则社会稳定,国泰民安;有的时候供求失衡,则饥荒频生,人民流离,甚至于出现农民起义和社会动乱,影响到王朝的换代更替。——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材料二中国古代部分时期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摘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中国古代粮食总产量和总需求量的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历史时期,围绕“粮食安全”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1)总产量影响因素:①自然地理环境;②农业技术水平;③农业政策;④社会环境。需求量影响因素:①人口数量;②人民生活水平;③市场调节;④国家行为(如战争、建设活动、政策调控)等。(2)示例:以明朝为例,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粮食生产量的减少和社会需求量的增加是诱发饥荒、造成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明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得到巩固,政局稳定,幅员辽阔,区域管理和农业生产基本能做到因地制宜。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高产旱地农业作物的传入和大面积种植,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但是,随着人口激增,粮食需求量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相比前代有所下降,粮食危机隐患依然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政府和民间应该居安思危,保持储备粮食的习惯和积累应对危机的经验。〖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总产量因素:结合所学可知,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农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国家是否采取重农和助农政策、社会环境是否安定等方面分析影响粮食的总产量的因素;结合所学可知,可从人口数量的多少、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影响人均粮食消耗量和粮食在食物中所占比重)、市场调节(影响粮价高低和粮食及粮食替代品的供应)、国家行为(如战争、建设活动、政策调控)等方面分析影响粮食的总需求量的因素。【小问2详析】本题为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一粮食安全对古代社会的影响,以及材料二中国古代部分时期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图,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历史时期,围绕“粮食安全”展开论述。比如两宋时期,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导致国家版图缩减,人口快速增长,供养军队和官员也需要大量粮食,政府采取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措施,人工踏犁、龙骨翻车、筒车等生产工具运用于农业生产,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提高了粮食产量。此外,宋朝工商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土地的直接依赖。因此两宋时期全国性人地矛盾并不凸显,人均粮食占有率在古代中国处于高位。又比如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得到巩固,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高产旱地农业作物的传入和大面积种植,推动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但是,随着人口激增和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人均粮食占有量相比前代有所下降,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选择其他历史时期开展论述,言之有理也可。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侨批”,来自闽南方言,闽南语称信为“批”,寄信称寄“批”。后来,“批”成为南洋华侨寄托银信的代用词,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兼具家书、汇款功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海南等侨乡。侨批盛行于19世纪中叶,终止于20世纪70年代(统归中国银行管理),前后历时150多年。近代时期,随着出国谋生的人数逐年迅速增加,侨批局、银信局之类的侨批业专门机构便应时而生,并在19世纪中后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侨批发源于民间、流转于民间、收藏于民间,内容丰富,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社会生活乃至国际关系等领域,侨批维系华侨与侨眷之间情感的纽带,对当时的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侨乡社会的转型。粗略统计,留存下来的侨批约20万件。它们真实记录了中国海外移民艰辛奋斗的心路历程,也见证了中华儿女开拓进取又不忘根脉、身处异地仍心系家国的深厚情怀。——摘编自郑松辉《口述历史:侨批研究的新视角》等海南省档案馆收藏的侨批(资料图片)(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侨批兼具汇款功能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侨批的特点与历史价值。〖答案〗(1)原因:①近代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华工大量外出谋生;②海外金融机构的不完善;③移民的金融需求(赡养父母、抚育妻儿);④侨批业迅速发展,汇款便捷,讲究诚信。(2)特点:①集信、汇一体(银信合一);②主要存在于东南沿海;③历史阶段性明显;④发源、流转收藏于民间;⑤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历史价值:①展示了华侨在异国他乡艰苦奋斗的历程;②反映近代广东、福建、海南人口迁徙的历史进程;③见证了华侨与国内亲人在经济与情感上的联系(传统家庭伦理观的传承);④促进东南地区社会发展;⑤有利于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⑥有力地支持国内的民主革命;⑦是研究海外华侨史(金融、交通、邮政、经贸史)的重要史料。〖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原因:据材料“近代时期,随着出国谋生的人数逐年迅速增加”,结合所学可得出近代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华工大量外出谋生;结合所学,海外华侨通过侨批这样的民间机构汇寄银信至国内,与当时海外金融机构的不完善有关;据材料“兼具家书、汇款功能”“侨批维系华侨与侨眷之间情感的纽带”得出移民的金融需求(赡养父母、抚育妻儿);据材料“侨批局、银信局之类的侨批业专门机构便应时而生,并在19世纪中后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结合所学得出侨批业迅速发展,汇款便捷,讲究诚信。【小问2详析】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特点:据材料“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得出集信、汇一体(银信合一);据材料“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海南等侨乡”得出主要存在于东南沿海;据材料“盛行于19世纪中叶,终止于20世纪70年代(统归中国银行管理),前后历时150多年”得出历史阶段性明显;据材料“发源于民间、流转于民间、收藏于民间”得出发源、流转收藏于民间;据材料“内容丰富,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社会生活乃至国际关系等领域”得出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历史价值:据材料“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海南等侨乡”“出国谋生的人数逐年迅速增加”得出反映近代广东、福建、海南人口迁徙的历史进程;据材料“真实记录了中国海外移民艰辛奋斗的心路历程”得出展示了华侨在异国他乡艰苦奋斗的历程;据材料“维系华侨与侨眷之间情感的纽带”得出见证了华侨与国内亲人在经济与情感上的联系;据材料“对当时的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侨乡社会的转型”得出促进东南地区社会发展;据材料“不忘根脉、身处异地仍心系家国”得出有利于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据材料“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社会生活乃至国际关系等领域”得出是研究海外华侨史(金融、交通、邮政、经贸史)的重要史料;结合所学,还可从海外华侨投资国内实业,支持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持了国内的民主革命等角度总结回答。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00年以后,德国国内越来越流行这样一种逻辑:预防性战争对于长期安全是必需的。首先是军界领导人一致认可这一观点,同时,随着德国在相对力量上达到顶峰的证据日益明显,文职领导层也开始接受需要这一场全面战争的观点。俄国一旦完成了其工业化进程,就会在实力上压倒德国。不仅如此,随着俄国军事力量的迅速集结和铁路系统的急剧加大,德国在1917年后将不再拥有赢得一场全面战争所需要的军事优势。德国领导人认为,国家想要生存,必须要进行战争,并且早打比晚打好,而这场战争应由德国率先打响。——【美】戴尔·科普兰《大战的起源》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大多数欧洲人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的代价。历史学家詹姆斯·乔尔指出,在整个欧洲的“政府内外几乎没有人预计到这场旷日持久而且造成巨大破坏的世界大战”。德国总理特奥巴尔德·冯·贝特曼-霍尔维格预想的是“短暂的风暴”。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在1914年向下院保证:“如果我们参战,我们所遭受的伤亡会很少,甚至比我们不参战也多不了多少。”——【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战争的原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00年以后德国“预防性战争”逻辑流行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战前欧洲人对待战争的心理,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如何处理国际冲突的认识。〖答案〗(1)①德国军国主义传统;②帝国主义之间争夺资源以满足发展需要;③德国实力的增强;④对战争影响的错误估计。(2)心理:①认为战争是短暂而轻松的;②对赢得战争充满自信;③忽视现代化战争的灾难性后果;④预估不会发展成世界性战争;⑤认为战争是解决争端的有效途径。认识:①协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②保持克制情绪和理性思考;③建立全球治理机制;④建立国际危机管控机制;⑤抛弃狭隘民族主义与强权政治;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⑦强化裁军和核武器不扩散条约。〖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初德国。结合所学,从历史上看,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从现实上看,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各国越来越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它们竞相奉行殖民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帝国主义政策,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因此可得出帝国主义之间争夺资源以满足发展需要;据材料“德国在相对力量上达到顶峰”得出德国实力的增强;据材料“德国领导人认为,国家想要生存,必须要进行战争,并且早打比晚打好”得出对战争影响的错误估计。【小问2详析】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初欧洲。心理:据材料“短暂的风暴”得出认为战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