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_第1页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_第2页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_第3页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_第4页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一、概述在当代社会,风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作为对社会发展和风险认知的一种深刻反思,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该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由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首次提出。贝克认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特征是风险的社会生产,这种风险超越了传统的地域、文化和经济界限,形成了全球性的风险结构。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现代社会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推动下,产生了一系列新的、不可预测的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包括自然灾害和工业事故,更涵盖了环境污染、金融危机、恐怖主义等复杂的社会现象。这些风险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破坏性,对人类社会构成了严峻挑战。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和应对这些挑战的新视角。通过借鉴和吸收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有益成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风险治理模式,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首先回顾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然后分析其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最后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这些启示,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1.简述风险社会的概念及其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在当今世界,风险社会这一概念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风险社会,源自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提出,是对全球深层社会矛盾和严重生态危机的深刻回应。风险社会是指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一概念强调了风险不再是个人或单个组织的风险,而是全球性、结构性的现象,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风险社会的概念强调了风险的“人化”和“制度化”。随着人类活动频率的增多、活动范围的扩大,人类决策和行动对自然和人类社会本身的影响力大大增强,风险结构从自然风险占主导逐渐演变成人为的不确定性占主导。同时,人类在寻求安全的过程中,创造了各种制度,但这些制度自身也带来了运转失灵的风险,即“制度化”风险。这种风险的存在,使得现代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风险社会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现代社会中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风险社会中,风险不再是单一的、可预测的自然灾害,而是由人类行为和技术发展带来的复杂风险。这些风险往往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核泄漏、金融危机等。风险社会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和应对风险,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以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风险社会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我们应该认识到风险社会的存在,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我们应该加强制度建设,防范和化解风险,减少“制度化”风险的发生。我们应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降低社会风险,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我们才能在风险社会中稳步前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阐述本文的目的:分析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探讨其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本文旨在深入剖析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核心观点与理论框架,进而探讨这一理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通过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梳理和评价,我们期望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本文将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进行系统的阐述,包括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以及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核心要义,为我们后续的探讨奠定基础。本文将分析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具体来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风险社会的特点与影响,如何认识和应对风险社会对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挑战二是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中的风险治理策略,如何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升我国的风险治理能力三是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中的公平正义观念,如何将其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本文将总结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实践路径。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的社会进步与发展。二、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概述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首次提出。这一理论旨在解释现代社会中风险的特性、来源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影响。贝克认为,现代社会已经从工业社会转向风险社会,其主要特征是科技发展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和不确定性。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强调了风险的全球性和跨时代性。他认为,现代风险不再是局部或暂时性的,而是具有全球影响和长期效应。例如,环境危机、核威胁、经济危机等问题,都是全球性的风险,对人类社会构成长期威胁。贝克还指出,现代风险往往是不可见和不可感知的,这使得风险管理和控制变得更为复杂。另一位风险社会理论的重要代表是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吉登斯在贝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风险社会理论,强调了风险的制度性和结构性特征。他认为,现代社会中的风险不仅是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产物。吉登斯指出,全球化、信息化和个体化是现代风险社会的三大动力,这些动力推动了风险的全球传播和个体化体验。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和预防。在全球化和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社会不稳定等。我们需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预防措施,确保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强调了风险的全球性和跨时代性,这要求我们在处理国内风险的同时,也要关注全球风险对我国的影响。在全球化时代,国际风险与国内风险相互交织,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指出,现代风险不仅是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产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适应风险社会的挑战。这包括加强民主监督,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以及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为我们理解和应对现代社会中的风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借鉴这一理论,加强风险管理和预防,推动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1.风险社会的起源与发展。风险社会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西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开始日益关注社会中的潜在风险。这种变革为风险社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这一背景下,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和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等西方学者敏锐地捕捉到了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深刻变迁。他们认识到,人类社会正在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风险的“人化”和“制度化”上,即人为因素在风险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同时,与风险相关的制度和治理机制也在不断地演化和完善。风险社会理论强调,现代社会中的风险不再仅仅源于自然或传统社会结构,而是更多地与人类的决策和行动相关。这种转变使得风险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形态,如全球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风险社会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和反思社会的发展,强调在应对风险时需要更加关注人的主观性和制度的作用。风险社会理论的发展不仅反映了西方社会理论的新阶段,也为全球范围内的风险管理和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对于中国而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风险社会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对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国需要借鉴风险社会理论的理念和方法,加强风险管理和社会治理,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国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国情和实际情况,创新风险治理模式和机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2.风险社会的主要理论观点。风险社会理论自诞生以来,经过不断的探讨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风险社会理论强调后工业社会属于风险社会,这意味着在工业化进程后期,社会面临着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各种新型风险。这些风险具有复杂性、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特征,使得风险管理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风险社会理论认为风险的来源主要是人类自身。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和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这些风险包括生态风险、科技风险、社会风险等,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类的行为和决策造成的。第三,风险社会理论指出,造成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社会现代性的负作用。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风险。例如,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了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科技的滥用和误用导致了个人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问题等。第四,风险社会理论提出了化解风险的方法。它认为,要有效应对风险,必须建构在现代性反思基础上的综合治理的新机制。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反思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对风险的认识和应对方式。同时,还需要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综合治理机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风险治理体系。风险社会理论强调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风险社会中,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我们需要通过加强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措施,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和效率,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安全。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后工业社会属于风险社会、风险的来源主要是人类自身、造成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及需要建构现代性反思基础上的综合治理新机制等。这些观点对于我们认识和应对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3.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自诞生以来,便汇聚了众多社会学家的智慧与洞见。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和英国社会理论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理论最具代表性,他们的观点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赋予了“风险”一词新的涵义。他认为,风险是与现代性、文明进程和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紧密相连的。在贝克看来,风险不再仅仅来源于自然或传统,而是更多地源于人类的决策和行动。这些决策和行动对自然和人类社会本身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使得风险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强调,风险社会是现代性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工业化社会道路上所产生的威胁开始占主导地位。这些威胁不仅涉及到生态环境、经济安全,还涉及到社会稳定和人类福祉。贝克进一步指出,风险社会的概念带来了划时代的、系统性转变。首先是现代工业社会与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变。在现代化完全确立后,这些资源逐渐消失,人类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社会与其自身所产生的、超越了社会对安全的理解范围的威胁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转变。这些威胁和问题的存在,动摇了旧社会秩序的根本假设,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现代性的意义和价值。与贝克相比,安东尼吉登斯对风险社会的理解则更加注重制度层面。他认为,风险社会是一个世界风险社会,是人类现代性发展的第二阶段。吉登斯强调,现代性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具有潜在的全球性影响,而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全球性威胁。他呼吁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来应对这些风险挑战。两位代表人物的观点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强调了风险社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他们的理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认识风险社会的新视角,也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例如,在应对风险挑战时,我们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风险的社会文化影响,加强风险教育和风险管理,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为我们理解风险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对风险社会的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应对风险挑战、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三、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状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结构的多元化、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等。这些风险和挑战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构成了威胁。经济领域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这种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如何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寻找新的增长点,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社会领域的风险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日益突出。如何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再次,环境领域的风险也不容忽视。长期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面对这些风险和挑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借鉴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和谐社会构建路径。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我们才能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繁荣。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它强调在社会主义基础上,通过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在经济层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公平正义,追求共同富裕。这意味着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还要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政治上,和谐社会强调民主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完善法律体系,确保社会公平正义。文化方面,和谐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社会层面,和谐社会追求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通过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构建安全、有序、公正的社会环境。生态上,和谐社会强调绿色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是全民共享的社会,强调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不让任何人掉队。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强调通过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再次,和谐社会是文明进步的社会,倡导文明礼貌、和谐相处的社会风尚。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强调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强调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为全球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段内容在逻辑上清晰、条理分明,深入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为理解其在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的启示奠定了基础。2.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我国面临着一系列风险与挑战,这些风险主要源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如贫富差距的扩大、就业压力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市场风险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威胁。再次,政治领域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如权力腐败、社会不公、民主法治建设滞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稳定。文化领域的风险也逐渐显现,如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文化冲突的加剧等,这些问题将对社会凝聚力和社会认同感产生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风险与挑战,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以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1]该段内容综合了多篇关于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学术论文的观点,并结合了当前的社会现实进行论述。3.我国应对风险与挑战的现有策略与成效。为了有效应对风险社会带来的挑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风险预警和监测体系,通过实时监测各种风险源,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和危机[1]。我国政府注重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通过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2]。我国还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3]。这些策略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国成功应对了一系列重大风险和挑战,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2020年的新冠疫情等,保持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我国的社会治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社会矛盾和冲突得到有效化解,社会秩序保持稳定。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取得了积极进展,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为应对风险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在应对风险社会方面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风险预警和监测体系还不够完善,一些风险和危机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社会治理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风险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还需加快推进,以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不断完善风险应对策略,提高风险应对能力,以更好地应对风险社会的挑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四、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虽然起源于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语境,但其对风险问题的深入剖析和独特见解,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提醒我们,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我们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有效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强调风险的社会性和不平等性,这启示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只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再次,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对风险认知和风险沟通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应对风险的新视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加强对公众的风险教育,提高公众的风险认知和应对能力。同时,建立健全风险沟通机制,增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挑战。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关于风险治理的多元主体参与和跨部门协作的理念,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推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形成合力。同时,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提高风险治理的效率和效果。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我们应结合本国实际,灵活运用这些理论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断向前发展。1.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应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识别和评估,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等,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系统,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各种风险信息,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还应加强风险沟通和信息公开,提高公众对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只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才能更好地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2.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优化。在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中,风险管理和应对策略的优化占有核心地位。这一理论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风险挑战,需要构建一个全面、系统、动态的风险管理体系。这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控、预警和应对等多个环节,确保在风险发生前能够做好充分准备,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风险发生后能够及时总结反馈,不断优化风险管理策略。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风险管理和应对策略的优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在充分借鉴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构建符合国情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而言,我们需要加强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监控机制,提高应对风险的快速响应能力。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强化风险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我们还需要注重风险管理的社会参与性,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风险管理和应对。这既能够增强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和深入性,也能够提高社会成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应对风险的良好氛围。风险管理和应对策略的优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全面加强风险管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保障。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强调对潜在风险的预见和管理。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这要求我们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全面的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应通过教育和媒体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使民众能够识别和防范日常生活中的风险。政府需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特别是在公共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确保能够及时应对各种潜在风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公平正义。借鉴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我们需要在制定社会政策时充分考虑公平性,确保所有社会成员都能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这包括改革税收制度,减少贫富差距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提高教育公平性以及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文化是社会的灵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文学、艺术、教育等多种形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之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提醒我们,环境问题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这意味着要转变发展模式,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排放的模式转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模式。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确保环境治理到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承担国际责任。通过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可以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包括在气候变化、贫困减少、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五、结论通过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其核心观点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风险社会理论提醒我们要正视和应对各种风险,包括环境风险、技术风险和社会风险等。这些理论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当加强对风险的认知和管理能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各种新的风险和挑战,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提高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我们应当注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风险社会理论指出,风险的分配是不均衡的,往往对弱势群体和社会边缘群体造成更大的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社会公平,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风险和挑战是全球性的,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们应当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积极借鉴和吸收其有益成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1.总结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该理论强调了风险的普遍性和复杂性,提醒我们要全面、系统地认识和应对社会风险[1]。这启示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指出了现代社会中风险的全球化和跨界性特征,强调了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重要性[2]。这启示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风险和挑战。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还强调了社会公正和公众参与在风险治理中的重要性[3]。这启示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风险治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启示,我们应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实际,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中有益的成分,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2.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应积极借鉴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不断完善风险治理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面临着日益复杂的风险环境,包括自然灾害、社会问题、经济危机等多方面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们应当积极借鉴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有益经验。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强调了现代社会中风险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以及政府和社会在风险治理中的责任和作用。这一理论提醒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风险治理,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我们应当加强对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我们应当完善风险治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在风险治理中的责任和权利,形成协同治理的格局。我们还应当加强风险治理的能力建设,包括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等,以提高风险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借鉴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完善风险治理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只有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参考资料:在当今世界,风险社会是一个热门话题。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分支之一,已经引起了广泛。本文旨在探讨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让我们了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围绕风险的起源、特点和作用等方面展开。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社会,这些风险包括自然灾害、人为事故、政治冲突等。这些风险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影响。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核心是探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应对和管理各种风险。我们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包括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我们需要加强公共安全管理。这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加强预警监测、做好危机管理等,以应对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突发事件。我们需要注重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注重公平正义,加强基层民主、完善司法体系等措施,以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保障。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加强教育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安全教育活动、宣传安全生产知识等方式,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还可以借鉴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中的一些方法论,如风险评估、风险沟通等,以更好地应对和管理各种风险。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注重公平正义等方式,有效地应对和管理各种风险,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全面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胡锦涛同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民主法治,就是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以上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公平与效率的统活力与秩序的统科学与人文的统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是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2004年提出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随后,“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2005年以来,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作重要讲话。他指出,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民主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中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近十几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不是群众意见最少的时期。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这就是说,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步将其变成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从而也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域,使社会建设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同等地位的一个崭新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现代化的社会。党的十三大明确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并且提出了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十五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制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从而使“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更加明晰而深入。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变化的国内格局,党顺应历史发展和时代变化的要求,正是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由此拓展深化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新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一个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不断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政治能力,才能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体现了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作为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党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要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中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中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浪潮已经波及全球。当今世界,和平是发展的主流。人类的文明在不断取代邪恶与战争,人们向往民主自由、和睦相处,反对战争建立一个和谐世界已经是世界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社会主义和谐中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积极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奋斗!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以及世界各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表明,减少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在鼓励人们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富裕起来的同时,利用财政、税收、保障、福利和救助等工具进行社会整合和社会调节,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这是加强社会团结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当前,应特别注重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中国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而县乡两级财政供养的人员却约占全国财政供养人员总数的70%。中央财政收入和省级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4年分税制以来翻了一番还多。据测算,全国乡级财政要支付的乡公务人员工资、村干部补贴、公共品维护和建设、办公费、困难户补助、债务利息等约2500亿元,而乡镇能够合法获得的财政收入还不到1000亿元,所以只能依靠所谓“创收”和巧立名目向下面收费来维持政权运转,结果造成基层干群关系的紧张。穷乡镇和富乡镇财政收入有“天壤之别”,负债运营的乡镇财政估计占全国乡镇的2/3。相当多乡镇困难的财政不得不依靠“财政空转”(用贷款上缴县级财政)、“买税”(花钱挖其他地方的税源)和“垫税”(用个人或乡镇名义借款垫税)过日子,即便如此很多乡镇还经常拖欠工资。而中央和省级机关周边宾馆,常常住满“跑钱”、要项目的地方政府派出人员。据专家估计,县以下(含县)的基层债务总额已超过8000亿元。控制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支出、缓解基层财政的紧张局面,是调节基层干群关系的必要措施。要逐步扭转国家财政供给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之间工资差异甚大的局面,实行透明的和可监测的“阳光工资”,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同一级别的工资可根据物价和消费水平进行调整。国家和地方财政要保证政权正常运转的支出,不允许国家全额财政供给的部门进行所谓的“创收”和进行工资外的收入分配,严格“收支两条线”。国家公务人员要实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并建立公务人员的就职、离职和换岗的财产检查制度。建立根据收入水平的增长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基线的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所得税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状况,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制度。增加税务征收力量,提高税务管理和监督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偷税、漏税、避税行为高发领域的监管力度。要力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继续加强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逐步改变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相差20年余年的状况,连接城市生产和农村消费的链条,完善和改革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实行新的减贫计划,争取把农村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约1亿多贫困人口在未来15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抓住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社会抚养系数较低、人口年龄结构“中间大(劳动年龄人口),两头小(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人口机遇期”(DemographicWindowofOpportunity),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利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比较优势,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就业结构的转型,力争在未来15年把农业富余劳动力再转移出1亿人左右,把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从30%左右提高50%左右,把城市化率从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把“以人为本、投资于人”作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国家战略选择;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把高等学历的人口比例从约8%提高到2010年的12%;提高医疗保健和健康水平,把人口的服务医生比例从6%提高到2010年的0%;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要逐步扭转中国人均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生产和生活都要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力减少空气、水源、土壤等方面的环境污染,争取达到资源、能源消耗速率和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各种新的发展机遇和影响因素表明,中国很有可能打破10%的平均经济增长率难以超过20年的以往规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周期。在未来的15年,只要我们能够保证社会秩序和政治体制的稳定与不断完善,不出大的波折,中国就会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新成就,为国际发展经验作为特殊的贡献。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2005年的《社会蓝皮书》以《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为题分析了2004年的社会发展状况和2005年若干社会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和谐”成了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从更深层次的理论上把握“和谐社会”的要点也随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的过程之中。转型是为了发展,而发展的目标是要发展出一个和谐社会。同时,发展也十分需要以和谐为基础,以和谐为条件。不和谐,难以发展。转型期既可以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也可以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这一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如何建设和谐社会?这得从有关和谐的几个基本问题入手。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后,人类就出现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阶级、阶层。财富占有上的悬殊,带来阶级、阶层之间的不和谐,甚至尖锐对立。在中国,不可调和的两大敌对阶级已基本消失。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何必要开展你死我活的斗争?所有的中国人都可能成为共和国的劳动者、建设者,起码也是爱国者。近20年来,中国社会中不同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组合。新的利益群体的出现,也必然会使各阶层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如何解决才能达到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是个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依收入的高中低分布,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可能的趋势有三种:一是,制度、政策适当,阶级阶层的分布从富少穷多的“洋葱头型”变为富少穷少、中等收入很多的“橄榄型”;二是,制度、政策不太适当,继续保持“洋葱头型”;三是,假如制度、政策改革出现重大失误,从“洋葱头型”退化为富者极少、穷者极多的“蜡烛台型”。第一种趋势是比较和谐的,不用说,也是有利于稳定的。从学者的假设上,不难看出,直接影响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还是制度的因素。如果制度不完善,便不能形成社会阶层结构的理想状态,也无法实现其结构的和谐。有着相同目标的人群,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就形成了社会团体,被称为社会组织。非政府非营利性质的社团组织(即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的出现,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变化。实际上,“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三者之间都有存在的必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关系。由此,我们最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这三者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因为只有达到了三者之间的和谐,才能使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毫无疑问,这仍然需要制度的完善和调节。中国的社会组织纵向比有所增长,横向比还嫌太少。我们每千人拥有的社团只相当于有些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社会组织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环境,更是全社会和谐的基本单元。和谐与否,在于运用之妙。我们要学会运用社会组织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社会结构中最典型,也是最突出的问题。自改革以来,国家政策给农村人口提供了一个较为自由的活动空间。农民纷纷涌入城市谋生。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城乡二元结构似乎会消失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城乡差距反而是越拉越大。一方面,户籍制度仍然制约着市民和农民从出生到死亡的每一个生活境遇;另一方面,农民在城市中并不存在与市民同等的机会,他们的就业、求学等方面,除了受自身人力资本的限制之外,还要受社会资本的限制。一方面,中国社会仍然有显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还有一种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它由市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和农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这两部分构成。这种潜在结构的存在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很显然,要打碎这种双重结构,从制度上入手仍然是关键之所在。中国社会在转型的旋律中的确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杂音。但社会的和谐正是在逐步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达到的。没有不和谐,还要我们研究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干什么?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当抓住建构和谐社会的契机,针对社会转型期制度不完善的一面,为制度创新做出贡献。制度创新少不了理论的支持。和谐的思想在社会学的语境中被称之为秩序或者均衡。可以说,在社会思想家马克思和社会学鼻祖孔德那里对“和谐”都有过详尽的阐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连续用好几个“全面”、“自由”,即“和谐”来描绘高级社会形态。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可以说是均衡论的集大成者。他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指出,社会系统中不同的要素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被理性所吸纳用以解决社会问题。他认为,正是规范把行动和社会秩序结构了起来,使人的主观意志服从于规则和价值体系。“正是因为社会的规范因素,使得实际社会总体上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而不是战争状态”。这一观点显然对应了中国的现实。中国现阶段正处于转型时期,在缺乏完善的“规范因素”的时候,不和谐便会出现。所以,不论是从现实上看,还是从理论上来讲,要消除这些不和谐,关键还是要从制度入手。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在帕森斯的语境中被称为规范和价值。在政治话语中对应的是法治和德治。所以说,制度创新应该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或者说,应该从法治、纪治、德治、习制等方面入手。在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的同时,着力要建立健全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要从宏观上打下这些坚实的基础,“不和谐”便会失去其存在的根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就在眼前。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即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本领,就要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着力增强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这六个方面的本领。人们常说,在一起生活、共事是一种缘分。把握缘分并非易事。家庭、邻里、同事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素质、操守和性格,也有赖于和谐的氛围。营造和谐的氛围,不妨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可以换位思考,多想想他人的长处,多想想他人的困难,多想想他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与人相处,不必求全责备。现代生活中的人际和睦关系、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是通过新的社会管理方式来实现的,并最终通过和谐社区的建设来实现。在和谐社会的要素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个人自身的和谐只有在集体和社会中才能实现;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必须以个人自身的和谐为基础,并通过这种和谐体现出来;人和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特殊表现;国家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和谐又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针对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什么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从这个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另一方面,和谐是一种社会状态,我们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当前发展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和谐的状态中实现。如果说,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阶段性目标,那么,逐步消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这个目标所要完成的重要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小康”的坚持和发展,是对“全面小康”中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使得“全面小康”在理论形态上更加完整、系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需要经过长期奋斗逐步实现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我们完全能做到,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协调方面,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比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从而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能够获得成功。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实践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而发展则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困肯定会导致不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抓住发展,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离开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就是兼顾,兼顾才能和谐。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城乡发展存在的不协调,东西部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之间存在的事实上的机会不均等,都制约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要逐步缩小这些差距,消除这些不协调、不平衡、不均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的和谐。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是前后相继的关系。社会不稳定,就谈不上和谐;在实现了社会稳定以后,紧接着就应当向和谐社会迈进。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的更高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同坚持“四个尊重”的方针,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六个方面的关系。和谐社会是各类社会资源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的经纬交织的公民社会。民族、宗教、党派、阶层四者,是国家的重要社会资源。和谐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类社会资源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所谓社会结构合理,是说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就是子系统之间有一个比较匀称、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这些子系统通常指的是人口结构、阶级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地区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是社会的框架。社会结构合理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中国有句古话: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社会的规矩,就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准则。社会行为规范的内容是很广泛的,有风俗、道德、法律、纪律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社会公德的具体规范是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助人为乐。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是办事公道、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的具体规范是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胡锦涛同志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1)和谐社会就是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手段是民主法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和谐与否的最终决定性因素。只有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和最终利益的社会,才具有最深刻的群众基础。只有在人民支持和参与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民主是和谐社会得以长期维持的根本保证,是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与理想目标。(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还要求实行法治。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反对社会的无序化与无序状态。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法治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是法律规则。法律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人们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社会就有了和谐的基础。(3)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建立的手段和途径。和谐社会是社会矛盾能够获得及时解决的社会。在法治社会,法律为社会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则,严格地遵守法制,社会矛盾和冲突就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或者减少,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法治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减少矛盾,而且还在于可以有效地解决矛盾,使已经产生的纷争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从减少社会矛盾和解决社会矛盾这个意义上讲,法治就是达成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