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秋季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秋季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秋季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秋季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秋季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预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李密《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其中“逮”的意思是()(A)他们(B)逮捕(C)到(D)我们2、下列作品中,引用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两句诗的是()(A)《秋声赋》(B)《前赤壁赋》(C)《朋党论》(D)《答谢民师书》3、王禹偁《村行》的体裁属于()(A)七言律诗(B)七言古诗(C)五言律诗(D)五言古诗4、《齐桓晋文之事》选自()(A)《庄子》(B)《苟子》(C)《孟子》(D)《韩非子》5、下列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王勃(B)卢照邻(C)杨炯(D)陈子昂6、杜甫《登高》的创作地点是()(A)长安(B)柳州(C)夔州(D)永州7、下列《贺新郎》句子中,与晋室南渡有关的是()(A)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B)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C)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D)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8、与谢灵运、颜延之齐名,合称“元嘉三大家”的诗人是()(A)鲍照(B)韦应物(C)江淹(D)陶渊明9、邓牧《君道》中,“让石户之农而石户之农入海”的人是()(A)尧(B)舜(C)许由(D)秦皇10、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中的“板桥”即板桥浦,在今()(A)扬州市西南(B)镇江市西南(C)南京市西南(D)马鞍山市西南11、《封丘县》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高适12、“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的“廊庙”指()(A)寺庙(B)道观(C)朝廷(D)走廊13、李孝光《大龙湫记》中,“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的是()(A)斑鱼(B)黄猿(C)瑞鹿(D)明月14、与白居易并称的诗人是()(A)韩愈(B)柳宗元(C)元稹(D)孟郊15、名句“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A)《遣悲怀》(B)《咏怀》(C)《秦妇吟》(D)《上阳白发人》16、《待漏院记》:“古之善相天下者”,“相”的意思是()(A)相信(B)看相(C)辅佐(D)观察17、下列作家中,号“云庄”的是()(A)陈铎(B)贯云石(C)张养浩(D)张可久18、下列作家中,号诚斋的是()(A)杨万里(B)刘克庄(C)范成大(D)姜夔19、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自文言小说()(A)《游仙窟》(B)《霍小玉传》(C)《负情侬传》(D)《会真记》20、《圆圆曲》中“红颜流落非吾恋”的“吾”是指()(A)吴三桂(B)陈圆圆(C)李自成(D)田弘遇2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22、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A)《春秋》(B)《国语》(C)《战国策》(D)《史记》23、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其中“察”的意思是()(A)举荐(B)考察(C)观察(D)审查24、把“离骚”解释为“离别的忧愁”的是()(A)司马迁(B)班固(C)王逸(D)游国恩25、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焄蒿凄怆”语出()(A)《国语》(B)《尚书》(C)《礼记》(D)《论语》26、成语“雁足传书”出自()(A)《李将军列传》(B)《项羽本纪》(C)《高祖本纪》(D)《苏武传》27、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A)话本小说集(B)拟话本小说集(C)文言短篇小说集(D)志人小说集28、《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公羊传》29、《送孟东野序》中的“孟东野”指()(A)孟浩然(B)孟云卿(C)孟郊(D)孟卿30、《典论·论文》的作者是()(A)曹丕(B)曹操(C)曹植(D)王粲二、多项选择题31、李斯《谏逐客书》中提到“皆以客之功”的秦国四君是指()(A)缪公(B)献公(C)惠王(D)孝公(E)昭王32、丘迟《与陈伯之书》是()(A)抒发离情的书信(B)劝降的书信(C)骈文(D)散文(E)抒情小赋3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进入山神庙之后所做的事情有()(A)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B)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C)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D)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E)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34、下列作品是白居易创作的有()(A)《长恨歌》(B)《琵琶行》(C)《秦中吟》(D)《登高》(E)《与元九书》35、班固《苏武传》中提到的人物有()(A)李陵(B)卫律(C)李蔡(D)虞常(E)石建三、简答题36、《报刘一丈书》写了哪几类人?各有何特点?37、简析《氓》中比兴手法的运用。38、为何说苏轼《荔枝叹》一诗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39、王粲《七哀诗》可分几个层次,各写什么内容?40、概括李贽《又与焦弱侯》的主旨。四、论述题41、试分析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一诗以纪行为线索,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42、试析《离骚》的浪漫主义风格。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试题解析】《前赤壁赋》中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之句,故正确选项为B项。3、A4、C5、D6、C【试题解析】《登高》一诗是唐大历二年(767年)秋季,杜甫流落在夔州于重阳节登高时所作的诗歌。7、C【试题解析】“新亭挥泪客”:晋室南渡后,士大夫经常在新亭宴饮,说到中原河山易主,相对流泪。见《世说新语·言语》。故选C。8、A【试题解析】“元嘉”为南朝宋文帝的年号,而韦应物为唐代诗人,江淹在元嘉年间尚为稚童,未有文名,陶渊明为东晋诗人,故B、C、D三项均可排除,正确选项为A项。9、B10、C11、D12、C【试题解析】此句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句中“廊庙具”指国家的栋梁之材,“廊庙”为朝廷之意。13、A【试题解析】《大龙湫记》:“潭中有斑鱼廿余头,……如避世士然。”根据原文可知题干中讲的是斑鱼,故选A。14、C【试题解析】白居易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二者齐名,并称“元白”。15、A【试题解析】元稹曾作《遣悲怀》三首悼念亡妻韦丛,“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其中的第二首。16、C【试题解析】“相天下者”意为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大臣,“相”在这里为动词,辅佐的意思。17、C【试题解析】A项陈铎号秋碧、七一居士;B项贯云石自号酸斋,晚号芦花道人;C项张养浩号云庄;D项张可久号小山。18、A19、C【试题解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描写的内容是明代万历年间轰动京城的一桩真实事件,明人宋懋澄曾据此事件写成文言小说《负情侬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即是由此文改编的拟话本小说。20、A21、B【试题解析】《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记事始于汉高祖,止于王莽末年,其体例基本承袭《史记》而略有改变。22、A【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国语》和《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史记》为纪传体史书,故B、C、D三项均可排除。23、A【试题解析】“察”为举荐的意思,察举是起于汉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即每年由地方官经过考察向朝廷推荐人才,授以官职。24、C【试题解析】王选的《楚辞章句》认为“离骚”意为:“离,别也;骚,愁也。”即离别的忧愁。故选C项。25、C【试题解析】“焄蒿凄怆”,形容人们悲伤地祭悼韩愈,语出《礼记·祭义》“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句。焄:祭品的香气。蒿:香气散发。26、D【试题解析】成语“雁足传书”出自《苏武传》。苏武被困匈奴多年,单于诡称苏武已死。后来汉使得知实情,声言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单于不得已,放还武等九人。27、C【试题解析】《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借谈狐说鬼来讽刺社会现实。28、B【试题解析】《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周语上》,文章主要讲述周厉王暴虐无道,拒绝听邵公的劝谏,依靠神巫和屠刀压制百姓的批评言论,百姓忍无可忍终于举行起义,将厉王流放到彘的故事。29、C30、A二、多项选择题31、A,C,D,E32、B,C【试题解析】丘迟《与陈伯之书》是一篇优美的骈体书信,这是丘迟奉命写给投降北魏的陈伯之的劝降信,陈伯之收信以后,权衡利害。果然率兵归梁,这封信起到了很大的政治感召作用。33、A,B,E34、A,B,C,E【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登高》为杜甫的诗歌,故D项可排除。A、B、C三项为白居易的诗歌名篇,E项《与元九书》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书信,此四项均为白居易作品。35、A,B,D三、简答题36、作者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并将其放大,绘声绘色地刻画了三种人物形象;干谒者夤缘钻营、奴颜媚骨;当权者骄横贪婪、装腔作势;守门人刁钻奸猾、蛮横势利。作者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描绘出三种人物的丑恶嘴脸,并揭露出他们的肮脏灵魂。37、“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起兴的两章,比喻两人从情爱之深到由于男子负心,爱情失去光泽;“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能沉溺于情爱之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则反比男子坏到极点,简直无所约束。38、诗中有一系列生动的场景描写,如写传送荔枝急如星火,送荔枝的灾难性后果,唐代马嵬坡事变。但作者不就事论事,又用尖锐深刻的议论批评来显示题旨,虚实结合,使人警醒。39、三层。开头六句写离别长安的情景;其次十句写途中所见;最后四句用典,表示渴望明君出世,安定天下。40、文章通过郑子玄耻讲道学,与黄生追求“名利两得,身行俱全”的趋附权门的假道学作了鲜明的对比,尖锐地揭露了宋代程朱以来至明代的理学家到处欺世盗名的行径,指出所谓圣人、山人,其实都是“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的无耻之徒。四、论述题41、诗歌第一章是叙事,点明东归的时间和路线,以下各章顺着纪行的线索,写途中所见、所闻、所感。第二、第四章以写景为主,用景物描写渲染悲凉气氛,表达兄弟离别的悲痛。第三、五、六、七章以抒情为主,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将心中复杂的感情抒发出来,哀婉动人。42、首先,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抒发强烈的主观情感。诗人抱有“美政”理想,在现实斗争中惨遭失败,转而在想象中继续追求,终归于失败。后又设想离开祖国,但最终不忍离去。通过这一历程,集中描摹了他受到党人排挤而产生的“四种忧愤”,表现了屈原崇高的人格和深沉的爱国精神,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其次,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