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马山县联考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西南宁马山县联考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西南宁马山县联考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西南宁马山县联考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西南宁马山县联考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南宁马山县联考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5.(2分)孙少安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6.(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B.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C.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情不自禁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皑的冬季。D.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12分)(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①以其境过清()②不可名状()2.翻译下列句子。(4分)3.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4.两文在写法上都是借景抒情,请结合其中一篇举例说明。(2分)8、(3分)湖上晚归B.颔联“寒钟过雨声”化无形为有形,具体地传达出诗人所感受到的钟声。C.颈联描绘了一幅晚来檐角下群鸟归来,已见树丛中的那一星灯火的画面。D.西风、湖心月等意象写出了湖上晚归所见的暮秋景致。A.首联以晴衬阴,渲染出湖岸周围阴沉、荒凉的气氛。B.“寒钟过雨声”一句运用通感手法,将听觉(钟声)转化为触觉(寒)。C.古人有所谓“移步换形”,颈联就是以人的“移步”暗写景的“换形”,表明人归来时已经很晚。D.全诗表达了诗人回家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9、(7分)古诗文默写(3)惊起却回头,(4),只有香如故。(6)故虽有名马,_,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7)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其中(8)白居易的《卖炭翁》中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生活境遇的句子是_,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柿树干高,直挑挑,枝多如盖,夏时满树的枝与叶,哗啦啦的风,叽喳喳的鸟,热闹得满到深秋入冬时,再看柿树,老得如一幅画。去看过柿树林的人,肯定会惊叹那些上了年纪的老柿树,干粗,黑,如铁,如一段不悔的历史,峥嵘有过,葱翠有过。你怀抱一棵,满怀的硬朗多像一个旅店!大自然的每一棵树,想想就是一个个的旅店,供那些鸟儿来住。而树的旅店,自然备好了甜蜜的一次进山,带很少的食物。从山上下来,口渴腹饥,走了很远,仍是望不到的头的路,见不到人。那时步子极沉,爬过一个小草坡,突然有一棵树闯进眼里,远远能看见树开着白花,人一终于到了树下,原来是一棵杏树,长在田边,那白的花间,还跳着麻雀,那时坐下小憩,听着麻雀叫声,感觉它(摘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7期)1.选文以“一棵树一个旅店”为题有何好处?3.文中画线句子中“我”为什么会有“让人一下子有了依靠”的感受?请简要分析。4.拍照片的人的“幸福”和鸟儿的“幸福”是否相同?并结合生活说说你对这两种“幸福”的理解。11、(15分)现代文阅读壮乡三月三“歌圩”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称之为“墩圩。”相传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③壮乡歌圩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古代文献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地方就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⑤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小的歌圩有一两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会来旁观助兴。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对唱。有单有集体对。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⑥打擂台式的对歌是最有趣的,应对双方或单对单,或组对组,歌词往往是脱口而出,即兴“爆肚”,以难倒对方为胜,显示出无穷的智慧。当然大不乏戏谑诙谐之词,逗得听众哄堂大笑。节日期间,不但有欢歌笑语,还有抢花炮,要杂技、舞龙舞凤、碰红蛋、演壮戏等各种娱乐活动。抛绣球是歌圩节上主要的娱乐节目,也作定情信物。当姑⑦如今,壮族歌节发展成为“广西国际民歌艺术节”,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民歌好手也云集而来,自然,活动内1.下列关于“歌圩”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歌圩”也称“墩圩”,壮语为“出野外玩耍”之意,是壮族民间传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一般”,指出歌圩节持续的时间,删去之后不影响意思的表达。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走近名著。(2)高衙内一心霸占林冲的妻子,助子为孽,用陆谦奸计,引诱林冲携宝刀进入,然后以擅闯军机重①间读(材料一),从两方面概括出实行“低碳生活”的必要性。②根据(材料二),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在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方式”宣传的意义。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故选B。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3.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乙文:正面(直接)描写水流湍急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即可。B项理解不正确,这句写远处野寺的钟声穿过秋雨而来,仿佛带上了阵阵寒意。点明了钟声寒的原因,化无形为有形,具体地传达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意。2.本题考查的是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词,逐句进行分析。C项理解不正确,古人有所谓“移步换形”,这里却以景的“换形”而暗写了人的“移步”。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解题分析】三、现代文阅读(25分)无私奉献的精神。③吸引读者注意,为什么树会是旅店?在标题当中暗设了疑问,引发读者的好奇心。破。树给远行的飞鸟与“我”提供了休息的场所,所以“让人一下子有了依靠”,有了归属感与庇护感。要分析好倒数第2段“我知道,拍这些照片不容易,为捕捉一个镜头,可能需要长久的等待。我又知道,【解题分析】2.本题考查文本的理解分析。C.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一般”,删去之后表述太绝对化,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