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棱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绥棱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绥棱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绥棱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绥棱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绥棱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三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201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日。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选项可作为板报内容的有()①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③北伐战争的胜利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为材料所述成功做出巨大贡献的是A.邓稼先B.焦裕禄C.雷锋D.袁隆平3.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不包括(

)A.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提出向西方学习 D.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4.毛泽东同志在评价某一个历史事件时说:“长江以北,再无大的战事。”这一历史事件A.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5.2019年是虎门销烟180周年纪念。当时领导这场运动的是民族英雄()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郑成功6.2018年4月11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一件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青铜虎蓥”(见下图)进行拍卖,并将当年参与联军“火烧圆明园”、劫走该文物的一名英国海军上校的家信公之于众。材料中的“参与联军”中的空格处应该填写A.德意B.俄奥C.英法D.美日7.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在旦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B.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D.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8.“变”是战国历史的特点之一。各国的变法改革中,对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发生在A.魏国 B.齐国 C.楚国 D.秦国9.同为发生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改革,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不少相似之处。下列四项是对二者相似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富国强兵B.从政治,到经济、学习西方生活方式等改革措施中,都有相似点C.改革结果都是壮大了经济、军事实力,很快走上扩张道路D.改革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0.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A.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B.实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C.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D.主张“多党政治”1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是指()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12.在第一次就职演说中,罗斯福说:“我将要求国会准许我使用唯一的手段——向非常情况开战的广泛的行政权,这种权力之大,就如同我们真正遭到外敌入侵时所能给予我的权力那样。”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里说的“非常情况”是A.面临经济大危机B.面临世界性战争C.面临苏联的崛起D.面临朝鲜战争13.下列选项中,哪些措施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的A.清帝必须退位B.临时政府设在南京C.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4.“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罗斯福应对“恐惧”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B.调整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D.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实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15.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八大”成为良好的开端。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良好开端的是A.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 B.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C.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决定实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人遗址发现有灰烬烧石、烧骨等反映北京人已经学会人工取火B.陈胜吴广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是我国历史上第次农民大起义C.《齐民要术》“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D.《农政全书》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的先进经验产明代科学家只善总结,不善创新,本书没有任何创新性成果A.A B.B C.C D.D17.《现代西方史学》一书中写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不仅要用火与剑为自己开拓道路,同时也要用笔与舌为自己的合理性辩护”。以下搭配最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 B.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C.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 D.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这段话说明洋务运动A.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民用企业C.建立新式海陆军D.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19.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A.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20.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商朝B.秦朝C.西汉D.唐朝21.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材料中“新时代”是指A.大跃进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22.阅读下图,图中新年献词发表后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将士血战台儿庄B.转战陕北歼强敌C.千里挺进大別山D.百万雄师过大江23.《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A.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D.西藏地区实现和平解放24.人们对服饰审美的变化反映历史变迁,1691年英国史学家盖伊·米吉这样写道:“英国宫廷内服饰朴素文雅,谦虚内敛,让人觉得之前的英国人那般模仿法国人的着装,是相当愚蠢的。”导致审美观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B.文艺复兴深入C.工业革命展开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下图是________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的名称是________。26.二战中,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是________。27.《水调歌头·游泳》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描述的工程位于图中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时间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1世纪—400年401年—1000年1001年—1500年明清时期19世纪中国占比50%62%71%58%30%以下0.4%——根据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端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列举中国古代促进世界文化传播的两项重大科技发明。材料二下面是某本书中的部分目录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算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材料二中目录不完整,请根据所学知识,将目录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材料三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82.7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30%,位居世界第一。世纪港口吞吐量前10位里面中国占7席。得益于云计算,移动通信和卫星精准定位系统,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全球将近40%网上交易发生在中国。——《中外历史纲要》根据材料三,简析中国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29.(6分)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得到了教训,也获得了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材料二梁启超曾说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以后始也。”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具有君主立宪制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争失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仿照材料三所示的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最后被谁篡夺?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向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30.(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称:“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摘自纽约《每日新闻》采访报道材料二1972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摘自《尼克松回忆录》节选材料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斗了一个世纪,没有胜利者,都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博弈了一个世纪得出来的共同结论。——摘自辛子陵《20世纪下半叶中美苏三国志》比较材料一、二及所学,指出尼克松对华态度发生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的原因。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进行了哪些政治制度上的探索?请用史实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来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而③北伐战争的胜利是1927年,此时,中共还没有成立,不符合题意,应该排除③,所以答案选择C2、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稼先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3年由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接着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故A符合题意,排除BCD,因此本题选A。【点睛】本题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切入点,抓关键词可知为原子弹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邓稼先。3、C【解析】

从题型而言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问题强调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依据所学可直接判断出俄国农奴制改革没有提出向西方学习,C项只符合日本明治维新的特征。故C符合题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ABD三项是二者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故选C。4、C【解析】

“长江以北,再无大的战事。”这句话是三大役结束后,毛泽东说的。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C符合题意;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是在三大战役发生之前,A排除;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B排除;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D排除。故选择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战役以及意义。5、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因此领导虎门销烟的是民族英雄是林则徐。选项A符合题意;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左宗棠收复新疆;郑成功收复。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公开抢劫圆明园的珍贵文物,最后火烧圆明园。故C符合题意;德意、俄奥、美日与火烧圆明园无关,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A【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欧洲经济一体化对美国的影响。根据“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在旦夕。”可以看出,美国认为欧洲的一体化建设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对美国构成了威胁,故A项说法正确。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8、D【解析】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故选D。9、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彼得一世改革没有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D符合题意,ABC项都是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似之处的正确表述,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0、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在农村开始的,BCD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不属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故选A。1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征意义的认识。1934年10月,由于红军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红军拼死英勇冲杀,冲过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红军人员损失过半。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此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声东击西,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12、A【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向非常情况开战的广泛的行政权”可知,1933年罗斯福上台时,美国正面临经济危机的困境,为了缓解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故A符合题意;面临世界性战争、面临苏联的崛起、面临朝鲜战争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13、A【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条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防止其实行专制和独裁。选项BCD均属于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实施的措施,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而实行的措施的相关史实14、B【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为了克服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维护和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是新政的措施,但不是核心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5、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正确提出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选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遗址发现有灰烬、烧石、烧骨等,说明北京人会利用天然火,但是他们还不会人工取火。故A不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但并没有推翻秦朝的统治;故B不符合题意;《齐民要术》主要说明“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故C符合题意;《农政全书》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没有任何创新性成果是错误的,故D不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7、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宣传自由、平等、民主,规划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这是“……用笔与舌为自己的合理性辩护”,它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到来;美国独立战争则用暴力方式打碎了英国殖民枷锁,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不仅要用火与剑为自己开拓道路……”。故B符合题意;是启蒙运动而不是文艺复兴为法国大革命做了理论准备,故A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是英国资产革命推动了启蒙运动发生和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8、D【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最终失败而告终,这说明洋务运动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所以D项符合题意;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这三项都是洋务运动的内容,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御西方侵略的一面,但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借助西方科学技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所以与材料主旨不符。由此分析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9、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依据当时我国的国情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制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国情,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故A正确。毛泽东时代是战争年代,不能坚持经济建设,故排除B项。阶级斗争为纲是文革时期的口号,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以后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需要走的是建设道路,故D错误。故选A。20、A【解析】

仔细观察图片可知,图片是商朝的甲骨文和司母戊鼎。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朝青铜文化的代表作,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因而通过题干图片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商朝的历史。故正确答案为A。BCD均与题干图片无关,故选A。21、D【解析】依据题干“1993年4月1日起”“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结合所学,“票证”是计划经济时期,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的专用购买凭证。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产品的丰富与居民收入的增加。1992年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人们在生活消费上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票证退出历史舞台。D项符合题意;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AB两项不合题意;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进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22、D【解析】

根据题干图片“1949年新年献词”,可知与百万雄师过大江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选项D符合题意;将士血战台儿庄是1938年;转战陕北歼强敌1947年;千里挺进大別山1947年;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3、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由此判断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24、A【解析】

据“英国宫廷内服饰朴素文雅,谦虚内敛,让人觉得之前的英国人那般模仿法国人的着装,是相当愚蠢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审美观念变化的根源是君主权力受限。英国君主权力受限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古埃及金字塔【解析】

本题考查金字塔。【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图片上的建筑是埃及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较为简单。26、诺曼底登陆【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诺曼底实施登陆。诺曼底登陆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它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迫使法西斯德国两线作战,对德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亡。27、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中心城区一分为三,形成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图中B处为武汉,故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造纸术、印刷术。(2)目录: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理由:中国的抗日战争战场分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持续推进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国家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工作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谋求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促进世界文化传播的两项重大科技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缺少的目录是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理由:中国的抗日战争战场分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原因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持续推进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国家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工作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谋求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9、(1)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或学习外国利器)。成功说:引进了西方的机器工业;培养了近代的科技人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启动了中国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华经济侵略;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失败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洋务企业衙门式管理,腐败严重,效率低下;创办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辩证说:一分为二的既肯定洋务运动的作用又指出其局限性。(2)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3)1912年。袁世凯。(4)民主、科学。(5)由学习技术(或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可知,外国利器指的是西方的科学技术,所以,李鸿章主张通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达到自强的目的。第二小问,通过对洋务运动的结果和影响可知,洋务运动的成功之处指的是洋务运动的客观作用,即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华经济侵略;是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指的是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没有达到,即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洋务企业衙门式管理,腐败严重,效率低下;创办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根据所学可知,正确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应客观公正,辩证分析。因此,对于洋务运动应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肯定洋务运动的作用又指出其局限性。(2)根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要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方式是行不通的,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3)根据所学可知,1911年,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