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训练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训练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训练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训练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训练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知识点1西晋的建立B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图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

)A.曹魏

B.西晋

C.前秦

D.北魏BA知识点2八王之乱3.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使人们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下列事件与八王之乱有因果关系的是(

)A.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

B.北方游牧民族内迁C.西晋统一全国

D.刘渊起兵C4.西晋后期,数以十万计的中原人迁往江南,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与这一现象直接有关的是(

)A.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

B.汉族文化的吸引C.八王之乱的爆发

D.江南自然条件优越A知识点3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5.《晋书·江统传》中记载∶“关中(主要是今陕西一带)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材料中的“戎狄”最可能是指(

)①鲜卑族

②氐族

③女真族

④蒙古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A6.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坐具。对这一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人民B.洛阳贵族官僚生活简朴C.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D.洛阳贵族官僚盲目攀比,以豪华奢侈为荣D7.十六国是西晋灭亡之后各族割据政权的总称,它包括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和西南的(

)A.后赵

B.后秦

C.南燕

D.成汉A8.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因其所据为战国时秦国故地,故以此立国号。前秦是由哪一民族建立的(

)A.氐族

B.羌族

C.匈奴族

D.羯族1.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与西晋分封诸王有关。它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导致中原大量人口为躲避战乱而南迁。西晋从此衰落。2.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东汉、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的主要原因是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动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1.西晋实现统一的原因(1)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南方吴国的统治日益腐朽,国力日趋衰落,而蜀国已被魏国所灭。(3)从客观上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2.分封制导致的叛乱(1)周朝:春秋战国的战乱纷争。(2)西汉:七国之乱。(3)西晋:八王之乱。D9.司马昭是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继其父司马懿及其兄司马师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的势力,权倾朝野。魏帝曹髦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魏帝此言反映了(

)A.司马昭位重权大,处处为民着想B.司马昭有爱民之心,天下百姓皆知C.司马昭夺取魏国政权,建立西晋D.司马昭蛮横专权,魏帝形同傀儡C10.“实际上三国鼎立是中国遭受十几年大破坏以后逐渐恢复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三国的统治者在本国内所采取的某些政治、经济措施,客观上对全国的统一都起着有益的作用。”结束这一“过渡阶段”的皇帝是(

)A.曹操

B.司马亮C.司马炎

D.司马睿A11.(2021·河南西峡县期末)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这充分说明了西晋(

)A.统治阶级的腐朽

B.社会经济的繁荣C.制糖技术的发达

D.丝织技术的高超C12.(2021·山东潍坊寒亭区期末)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道:“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这说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

)A.世人崇尚文学

B.政府鼓励消费C.世人金钱至上

D.朝廷打击商业A13.(2021·广东佛山顺德区期末)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学习历史知识。以下思维导图中甲、乙两处应分别填写(

)A.八王之乱西晋衰落B.尊王攘夷西晋灭亡C.西晋衰落尊王攘夷D.西晋灭亡八王之乱A14.(2021·重庆巴南区期末)西晋统治腐朽,奢侈风气盛行。在位的第二代皇帝昏庸无能,统治集团内部又发生争夺皇位的八王之乱,既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内迁的少数民族也不断反抗西晋的压迫,于316年灭亡了西晋。这段话充分说明了(

)A.西晋灭亡的原因B.西晋统治时间短暂C.西晋社会的混乱D.西晋的民族矛盾D15.史料记录了西晋时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的故事,下面的魏晋墓壁画反映了贵族欣赏乐器演奏的画面。二者反映出西晋王朝灭亡原因之一是(

)A.皇族为争权夺利,内战不休,引发“八王之乱”B.被统治者揭竿而起,反抗暴政C.皇帝暴病而亡D.统治集团内部生活奢侈腐化D16.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中出现了具有游牧民族饮食习惯的“手持烤肉串的宾客”(下图),这表明魏晋时期(

)A.北方游牧民族内迁B.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C.思想文化发展迅速D.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实力比较表材料二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资治通鉴》(1)根据材料一,指出三国中哪一政权有条件完成统一。最终哪一政权完成了统一?魏国。西晋。西晋出现八王之乱,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人民饱受痛苦。材料三(3)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请列出内迁的主要民族。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4)中原人口为何迁往江南?你认为人口迁徙有利还是有弊?请写出理由。北方战乱。有利也有弊,但利大于弊。利: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调整地区人口的密度,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民族交融;优势互补等。弊:地区传统文化习俗受到冲击;可能增加户籍人口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可能造成社会不安定等。但是,一些矛盾和问题会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得到缓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总体来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言之有理即可)18.(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政权分立,民族交融。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图示解读】(1)请将图示中A、B处填写上正确的时间。西晋的都城在哪里?A:266年;B:280年。洛阳。【史料分析】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一次战役中,有30多万人参战,死伤10万人左右。洛阳周围13岁以上的男子,都被迫当兵或服徭役。米价贵到一万钱一石。人民流离四散。(2)材料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这导致了什么后果?八王之乱。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受封诸王据守州郡重镇,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