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24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适应性联考试题和答案_第1页
语文-2024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适应性联考试题和答案_第2页
语文-2024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适应性联考试题和答案_第3页
语文-2024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适应性联考试题和答案_第4页
语文-2024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适应性联考试题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①聘娶婚是我国传统的婚姻制度,萌芽于商代,创立于西周初年,成熟则在春秋末战国以后。自汉平帝元始三年沼令天下婚嫁须行纳聘之礼后,婚姻六礼便成为传统社会法定的婚姻制度,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近现代以来,移风易俗,繁文褥礼简化不少,但聘娶婚标志性的仪式—纳征和亲迎却久盛不衰,并一直影响着当代的婚俗礼仪。家求亲;问名是女家同意后,把女儿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告诉男方媒人;纳吉是男方将两人生辰八字占卜得了吉兆,双方互通婚书;纳征是男方向女方赠送一定的聘礼;请期是男方派媒人到女方家商定结婚日期;亲迎是新郎在缤相陪同下到女方家迎新娘回家成亲。在传统社会,男女双方必须经过这六道程序才能结成夫妻,否则就是礼不备。③婚姻六礼中对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就是纳征之礼。虽然纳征之礼只是六礼中的一道程但受聘财亦是。”只要行了纳征之礼,婚姻就算敲定,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都不能悔婚。若男方④先秦的纳征礼体现的不是金钱的意义,而是男方对联姻的态度,即郑重诚信与承诺。《礼⑤秦汉以后,古礼渐行渐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上层贵族的生活日渐奢侈,婚【高三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243636D作聘礼。上行下效,民间聘礼也以钱财为重,无钱财则不能娶妻,汉相陈平未发达时便是借钱娶官员纳征用币,并按品级递减,却收效甚微。两汉以后的论财为婚不但使纳征之礼偏离了本意,也使聘娶婚沾上了买卖婚色彩。⑥亲迎是六礼的最后一项,也是最热闹的一项。迎亲那日,新郎将新娘接回家举行婚礼。先秦的婚礼很简单,只有共牢与合雹,象征着夫妻二人结为一体,从此荣辱共享。故《礼记.昏无闹洞房之说。第二天一早,新娘妇拜见公婆之后便正式成为夫家的一员。秦汉时结婚,众人朝至惰唐时期,经过民族大融合,婚礼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虽然六礼程序未变,但迎⑦障车之俗出现于南北朝,流行在惰唐。古礼新郎亲迎,新妇登车后,新郎需驾车原地转三示不舍之情;为赶吉时,男方就得掏银子,这就是障车。至唐代,障车成为迎亲礼仪中的一个小高峰,场面非常热闹。但在某些地区,城市恶少、乡里无赖借障车之俗勒索钱财,为了不耽误吉⑧下婿与催妆都出现于北朝。游牧民族有“拦门”习俗,新郎迎亲被拦在门外,女方家人调亲的新郎大都会受到女方亲属的戏弄,甚至杖打,连皇帝也不能免俗。唐代下婿还闹出了人命。死了。拦门刁难之外,新娘还借口梳妆未完而迟迟不出,男方为赶吉时,则要大声催促,唐代改念催妆诗。⑨纵观古代的婚姻,纳征本是诚信的象征,代表着男方对婚姻的承诺与责任,婚礼仪式也象征着夫妻一体、荣辱与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上层贵族率先打破礼仪制度,以厚给聘礼的方式彰显财富和权威,引起了社会大众的攀比,结婚开始论财,聘礼水涨船高且愈演愈烈,遂使聘礼带有了买卖婚的色彩。南北朝至惰唐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又使传统结婚仪式变得热闹喜庆,花费也随之增加,但夫妻好合始终是婚礼仪式的核心,表达了人们对婚姻生活的期盼与祝福。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传统社会,男女双方必须礼节齐备,经过六礼才能结成夫妻,其中纳征是关键的环节。B.先秦时夫妻共食一份肉食,共饮交杯酒就算完成婚礼仪式,但第二天女方定会去男方家祝贺。C.唐时,女儿嫁人上车出发,家人拦车表示不舍时,恶少与无赖会趁机敲诈男方,勒索钱财。D.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的“拦门”习俗尤为盛行,新郎常会受到女方亲属的戏弄和杖打。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阐述纳征之礼和亲迎之礼,二者论述的顺序可以互换。B.文章选取聘娶婚的六礼作为论述对象,详细阐述六礼的流变及对当代婚俗的深远影响。C.文章末段与首段呼应,强调无论纳征礼如何攀比成风,夫妻好合始终是婚礼仪式的核心。【高三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243636DD.文章在情感态度上表现出倾向性,在秦汉前后两个时期,更偏向秦汉前郑重诚信与承诺的纳征礼。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章第⑥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C.唐天佑中,南平王钟传女适江夏杜洪子,时及昏嗅,令人走乞障车文於汤贫,贫命小吏四4.下列诗文不是描述聘娶婚六礼的一项是(3分)()5.文章是如何论述婚姻六礼中的纳征之礼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三厦和媳妇儿去外地打工十几年,有了点积蓄。那一年,他们决定回家过安稳日子。正好三厦的本家老叔是村里的养牛大户,三厦便登门求教。就是投入太大!往里投的钱,经常连个水花都看不见。”他见三厦还不明白,就带他走进自己的牛圈。三厦一看,吓了一跳,眼前的牛圈,竟是由钢机……各种设备一应俱全。三厦啥也没说就走了。他回去想了几天,决定还是要养牛。不过他没有建大棚,只是在空就讲他养牛的事,最终把人家扔在田里和院里的玉米秸,一分钱不花地拉了回来,堆成一座小山,又花了几千块钱买了一些草捆,然后就去买牛了。10头怀牍的母牛和20头不到一岁的母牛条子。牛场就这样开业了。【高三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243636D养牛的确有许多讲究,比如怎样喂牛就有诀窍。起初,三嗅也像老叔那样,把草和料拌在一起喂,但是慢慢就发现这样不行。原因是牛挑料吃,把不喜欢吃的草拱到一边去,搞得槽上槽下全是草,造成浪费。于是,他就试着先添草,后上料,这样草和料都吃得精光。他把这个办法告啥了,闹不好会出毛病的呀!”三嗅跟着老叔来到他的牛棚,看见他的牛果然一个个膘肥体壮。老叔很神秘地说:“告诉你吧,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我每天都要给牛喂鸡蛋,还要往草里拌猪油……”东西呢!”转眼到了夏天,牛该出场了。三嗅把牛群赶到了附近的草原上,把牛交给专门为人代牧的牛馆儿。三嗅那些牛见了青草,抱着暖子往前冲,拼命吃草,一天就长两三斤肉;老叔的牛也来了,因为有膘,一个个慢慢腾腾的,一天还这年秋天,三嗅去接牛群的时候,他的牛已经从30头变成了40头。又过了几个月,他把新老叔那边也卖了几十头牛,但是去年这本钱那本钱的投入不少,还是没赚到多少钱。在空闲的日子里,三嗅开始玩起了抖音,谈论养牛怎样赚到钱的事情。没想到粉丝嗜嗜往上涨,他每天不更新都不行。他不仅加紧学习,还借鉴别人养牛的成功经验,抖音号越做越专三嗅说:“老叔,我这是把自己学习到的科学养牛知识,还有养牛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分享给还想让大家也都赚钱。没过多久,又发生一件事。这一带突然大旱,附近了手脚,纷纷低价卖牛。三嗅却稳坐钓鱼台,每天依然做然就好。这时,他的牛群已经发展到60多头了。村里的养牛业火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基地。养牛户们都说:“多亏咱们这儿出了个现代【高三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243636D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嗅夫妇在外务工挣的钱,是三嗅养牛的主要资本,老叔向他感叹养牛太难,就是怕他抢了自己的生意。B.“老叔听说了,跑过来6视察,”中,“视察”处的引号的,只是来看笑话的。牛人的形象。D.三嗅养牛知识不再局限于平日积累,而是与时俱进,利用抖音平台不断分享、学习、借鉴养牛经验,越来越专业。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三嗅养牛的经历,语言自然朴实,符合人物农村养牛人的身份,富有现代乡土气息。B.小说标题交代了主要情节,结尾处养牛户一语中的,升华小说运用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主旨。C.小说运用大量的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来展开并推动情节发展,叙述节奏张弛有度,情节集中完整,引人入胜。D.小说运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便于呈现事件全貌,同时用老叔这个次要人物,来衬托主人公三嗅的形象。8.从三嗅养牛场开业开始,老叔对三嗅的心理逐步发生了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9.老叔养了五年牛都没怎么赚到钱,而三嗅头年养牛就获利颇多,其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选文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曼子知之;臣欲犯其礼,太师识之。”仲尼闻之日:“不越樟组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曼子之材料二:【高三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243636D为且夫韩之所以内赵者,欲嫁其祸也。秦被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强大乎?今王取之,可谓有故乎?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节选自《战国策.赵策》)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对日A秦蚕B食韩氏之地C中绝D不令E相通F故自以为G坐受H上党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晋国想要攻打齐国,派遣范昭出使齐国侦查情况。齐国设宴款待他,但曼子和国师对他的故意刁难坚决予以拒绝。B.冯亭派人对赵王说,韩民仰慕他的德义,不愿做秦民而愿意做赵民,所以韩国希望把上党等十七座城邑送给赵国。C.赵豹认为,弱小的赵国无缘无故从强大的秦国手中得到如此大的利益,是不可能的,赵王不能接受韩国所赠城池。D.赵王在自我认识不清又利令智昏的情况下,派赵胜前去上党接受城邑,韩国将之告知秦王,秦王发怒,秦赵两国在长平兵刃相见。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不越檸組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曼子译文:(2)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译文:14.面对强敌意欲入侵,齐国和韩国都用计谋战胜敌人。请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做到的。(3分)答:(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荣河温洛帝王州,七十年来禾黍秋。大事竟为朋党误,遗民空叹岁月道。【高三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243636D乾坤恨入新丰酒,霜露寒侵季子裹②。食粟本同天下责,孤臣敢独废深忧。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颈联对句化用季子无蒸受霜露侵袭之典’形容诗人处境困顿。C.诗歌尾联以激切的议论作结’体现儒家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D.全诗语言沉郁顿挫’以隐晦的表达方式传达诗人的政治见解。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蝙和大海里的一粒米’来突出生命的渺小。 ”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如此之漂泊无定,若许之变化多端。毫秒之间,们的根盘入岩缝,和花岗石一般颜色,一般坚贞。它们有风修剪的波浪形的华盖;它们因风展开了似飞翔之翼翅。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薛,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了蝉翼似的面纱。阳光一照,丹崖贴金。这时,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直拍文殊院宾馆前面的崖岸。朱砂峰被吞没;桃红峰到了波涛底;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釐鱼峰游泳在雪浪花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ABC【高三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243636DC.只听得一声响,簽簽地,把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D.我说了半天,他还是将信将疑。A.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B.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C.废池乔木,犹厌言兵。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近日,朱铭强研究团队成功将杜仲胶提取纯度提高到99.0%以上,攻克了杜仲胶高效提取和提纯这一科学难题,并测算出杜仲胶与丁睛橡胶、天然橡胶良好相容的条件值,为我国高端橡胶产业发展带来福音。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橡胶消费国,但生产橡胶的主要原料三叶橡胶是热带植物,①,仅能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栽培。而杜仲胶独有的橡胶—塑料二重性,使其在功能材料和工程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日益凸显。但传统的化学提取法成本高、效率低、纯度差,溶剂还污染环境,生物提胶法也存在着发酵条件不易控制、发酵后的胶体不易提纯等缺陷。为攻克杜仲胶提纯难关,研究团队在朱铭强的带领下,首次提出了利用绿色低共熔溶剂糯合生物法,②。这种方法与机械粉碎、碱处理等杜仲胶传统提取方法相比,③,杜仲胶产率、纯度分别达到91.0%和99.0%以上。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请简述第二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和目的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75个字。(5分)图”的黄山屯溪老街保持着传统的徽州古建筑风格……老街,积淀着淳朴厚重的人文,承载着人间烟火的真情,见证着现代文明的时代变迁。走进老街,是验听历史,是守护记忆,是寻找新的归宿。请你以老街守护人的身份,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走进老街”主题班会中进行交流。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243636D1.A(B项,“但第二天女方定会去男方家祝贺”错,根据原文第六段可知,第二天去男方家祝贺是秦汉时期的风俗,先秦时期没有。且原文是“众人”去祝贺,不一定指女方。C项表述以偏概全。根据原文“但在某些地区,城市恶少、乡里无赖借障车之俗勒索钱财,为了不耽误吉时,婚家往往任其敲诈”可知,不是唐朝所有的婚礼都会被恶少和无赖敲诈。D项,“新郎常会受到女方亲属的戏弄和杖打”错,原文是“南北朝时期,上层社会妇女悍妒之风盛行,6拦门,习俗被发扬光大,迎亲的新郎大都会受到女方亲属的戏弄,甚至杖打”,意思是说绝大部分新郎会受到戏弄,但杖打不是常常遭受的。)2.D(A项,“二者论述的顺序可以互换”错,二者顺序不可互换,首先纳征之礼在亲迎之礼前面,且纳征之礼是决定婚姻达成的关键,因此必须放在前面进行论述。B项,“详细阐述六礼的流变及对当代婚俗的深远影响”错,文章虽有阐述六礼对当代婚俗的深远影响,但“详细”谈不上。C项,“文章末段与首段呼应”错误,文章首尾并不呼应。首段写聘娶婚的流变及影响当代的婚俗礼仪。末段再次强调纳征礼的本义,指出即使其逐步形成攀比之风,但夫妻好合始终是婚礼仪式的核心。)3.C(C项,描述了唐代婚礼中的障车和催妆习俗,可以证明第六段中,南北朝至惰唐时期,迎亲仪式繁复多样的观点。A项,强调夫妻生活和谐美满。B项,指出男女嫁娶产生的时间和以成对的鹿皮为聘礼。D项,强调君子重视婚姻的原因。A、B、D三项和文章第六段观点无关。)4.B(A项描述的是纳吉和亲迎;B项,亲家之间,女方之父叫“婚”描述的是亲迎;D项描述的是请期。故选B项。)5.①首先引用《唐律疏议》中的话来证明纳征之礼是决定婚姻是否达成的关键。②然后引用《礼记.郊特牲》中的话来证明先秦时期纳征之礼的意义,即体现男方对联姻的郑重、诚信和承诺。③最后列举汉惠帝刘盈、汉相陈平以及唐王朝的纳征之礼等例子,证明随着经济和财富的增加,纳征之礼沾上买卖婚色彩。(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6.D(A项,“就是怕他抢了自己的生意”错,原文没有内容表现老叔怕三嗅抢了他的生意。B项,对“视察”处的引号的理解过于绝对,有看笑话的成分在,但也不完全是看笑话,从后文老叔说,“你不听人劝,肯定要吃亏”7.C(“小说运用大量的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来展开并推动情节发展”错,文章没有大量运用心理描写。)8.①三嗅养牛场开业,老叔看到三嗅的牛圈和牛时,坚信三嗅肯定会亏钱。②三嗅将自己喂牛的新诀窍告诉老叔时,老叔赞赏了三嗅的研究精神。③看到草原上自己的牛不如三嗅的牛那么能吃草长肉,有点理解三嗅的做法,但仍不太服气。④听三嗅说他玩抖音是为了带领大家赚钱,感到温暖和惊叹。⑤看到三嗅躲过旱灾,牛群壮大,彻底服气了。(每点1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9.①善于控制成本。老叔养牛,牛圈讲究,饲料精致充足,设备齐全;三嗅养牛,牛圈简陋,只用玉米面和别人不要的玉米秸秆,设备只添必需设备,牛也是经过多次比较、砍价后买来的。②善于观察研究。三嗅按照老叔的方法喂草,发现牛挑料吃,造成浪费,就改变喂食方式,解决浪费问题。③善于学习,科学养牛。老叔养牛像养猪,将牛养得膘肥体壮,出场后长肉慢;三嗅通过看书学习,只将牛喂个七八成膘,出场后,牛吃草快,疯长肉。(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10.ACF(原句标点为:对日: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12.B(“冯亭派人对赵王说,韩民仰慕他的德义,不愿做秦民而愿意做赵民”错,韩民仰慕赵王的德义,是赵王自己认为的,不是冯亭派人对赵王说的。)13.(1)不超出宴席之间,便折服了千里之外的敌人,说的正是曼子啊。(“檸組”“折冲”各1分,宾语前置1分,句意1分)(2)况且秦国用牛耕田,用水道通运粮食,它的敢死之士都得到了上等的土地,法令严格而政令贯彻,不能和1分,句意1分)14.①齐国的曼子命人撤去齐景公给范昭喝酒的酒杯,为其换上新的酒杯并斟满酒;齐国的太师拒绝为范昭演奏成周之乐,使范昭认识到齐国的尊严不可侮辱,礼制不可侵犯,从而使晋国放弃进攻计划。②韩国的冯亭利用赵王的贪心,将上党送给赵国,将秦军的矛头引向赵国,成功逃脱秦国的进攻。(第①点2分,第②点1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合肥一中安徽卡魅教育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大凡敌人开始制定作战计划时,我方就应立即设法攻击它,使敌人的计划落空而屈服于我。兵法说:“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战胜敌人。”春秋时期,晋平公打算进攻齐国,便派大夫范昭前去齐国侦察情况。齐景公设宴招待他。饮酒酣畅之时,范昭请求用齐景公的酒杯喝酒。齐景公说:“寡人的酒杯是专为贵客准备的。”范昭喝干酒后,曼子便命人撤去齐景公的酒杯,换上另一个杯子斟上酒,再递给范昭。范昭假装酒醉,不高兴地起舞,对齐国太师说:“能为我演奏成周天子享用的乐曲吗?我将为之跳舞。”太师回答说:“下臣不擅长演奏这种乐穿了我的用意;我想冒犯齐国的礼制,太师识破了我的企图。”孔子听到材料二:不想做秦民而愿做赵民。如今有十七座城邑,愿敬献给大王,请大王考虑吧。”赵王心里高兴,召见平阳君并对他说:“韩国守不住上党,将割让给秦国,它的官吏和百姓都不愿做秦民而愿做赵民。如今冯亭派使者献给我,怎么样?”赵豹回答说:“我听说圣人认为以把地献给赵国,是想把祸患转嫁给赵国啊。秦国遭受劳苦,而赵国得到利益,即使是强大者都不可能从小弱者手中得到,哪里有小弱者反从强大者手中得到的可能呢?如今大王取得它,可以说是有理由吗?况且秦国用牛耕田,用水道通运粮食,它的敢死之士都得到了上等的土地,法令严格而政令贯彻,不能和它交锋。大王好好考虑吧。”赵王非常生气地说:“动用百万大军,连续几年作战,没有得到一城。如今不用兵就可得到城池十七座,为什么不这样做?”赵豹就退下了。赵王派赵胜前往上党接受土地。赵胜到了上党。韩国告诉秦国说:“赵16.①山河沦陷,禾黍悲秋,忧虑故国残破。②朋党相争,遗民空叹,愤慨复国大计被误。③时间流逝,处境困顿,郁闷才华不得施展。(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3示例一)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18.A瞬息万变B眼花缭乱C时隐时现(每空1分,符合文意、表达准确流畅即可)19.C(A项,动词,搀扶。B项,动词,用言语刺激。D项,副词,又。C项和文中加点的“将”都是助词,用在动词20.B(文中“华盖”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反问。B项,21.①我国适合栽培的区域很少②找到一种提取杜仲胶的新途径③提取效率及纯度大幅提升(每空2分,表达准确流畅符合文意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2.(示例)杜仲胶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传统的化学提胶法和生物提胶法存在诸多缺陷,为了解决这些缺陷,朱铭强研究团队找到了新的提取方法,大大提高了杜仲胶的产率和纯度。(内容全面2分,表达准确流畅1分,包含转折关系1分,包含目的关系1分,超过字数可酌情扣分,意对即可)23.【写作指导】作文题目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介三大知名老街的称号、历史人文内涵和人们走进老街的当下意义。第二部分是写作要求,指出写作的主题是“走进老街”,文体格式是演讲稿。文章的写作重心应在“介绍老街”,但这种介绍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写成浅易的说明文,而应结合材料第一部分的内容,对老街的人文内涵进行阐述,着重思考老街对我们的生活、历史、文化、经济等有何意义,我们为什么要走进老街,走进老街后我们又该如何守护老街等一系列问题,并写出自己的见解。【参考立意】①老街积淀着淳朴厚重的人文;②老街承载着人间烟火的真情;③老街见证着现代文明的时代变迁;④走进老街,是验听历史,也是守护记忆,更是寻找新的归宿;⑤老街的守护,是传承与创新,个性与特色,形式与内涵的融合。……【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合肥一中安徽卡魅教育作文评分标准如下:高考语文作文的立意按层次分为四个方面:立意正确、立意鲜明、立意深刻和立意新颖。1.立意正确一是要求文章的思想感情正确健康,一是作文的立意要符合材料给定的题意,不偏离题意、不跑题。作文的立意一旦不符合社会、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就可视为偏离题意,思想感情不正确、不健康的作文在及格分以下;作文的立意也一定要符合材料内含的意义,不要为了图创新而轻易与之背道而驰,否则也会被判为偏离题意,要抓住材料关键词,关键词抓错了,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立意上也会严重丢分。2.立意鲜明考生作文的立意必须集中、明确,不能什么都想说却什么都说不清楚;或者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立意分散、立意含糊,是作文的大忌。一篇1000字以内的作文,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集中、明确、鲜明的主旨对高考作文来说,不是一句空话,阅卷老师在紧张的阅卷环境中,首先抓的就是作文明确的立意。3.立意深刻高考作文的要求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其中的关键词“内在关系”“启发”,这就要求作文立意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要求自己深刻透彻的观点,发人深思。如果只停留在表面,泛泛而谈,得分一般不超过50分。4.立意新颖写作中要追求“见人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的境界,这就需要在立意上要体现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套作,千篇一律。作文写得好,要“以识为主”,和现实结合,深入思考,展现自己独到的见识。要补充说明的是,这里的新颖,不是违背材料主旨和主流价值观,特立独行,危言耸听,吸引人眼球,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具体评分,可参考列表《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