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冲刺历史试题(十三)_第1页
2024年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冲刺历史试题(十三)_第2页
2024年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冲刺历史试题(十三)_第3页
2024年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冲刺历史试题(十三)_第4页
2024年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冲刺历史试题(十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冲刺历史卷(十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考试时间:80分钟范围:中考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下列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山海经》关于远古的神话传说B.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C.《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断和论证文章2.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是青铜器铸造,那么精神文明的表征是()A.造纸术的发明B.磨制石器的推广C.甲骨文的应用D.铁制农具的使用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考古发现D.学者推断4.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的是()A.统一度量衡B.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改革户籍,加强对人民的管理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5.对比下列两种制度,从中可以得出的变化趋势是()项目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传承方式诸侯爵位世袭郡县长官由朝廷任免地方权力诸侯有封地,有经济收入郡县长官无封地,只有俸禄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郡县要绝对服从中央管理A.传承方式没有变化B.地方权力越来越大C.君主专制日益强化D.中央集权趋势加强6.陆贾向汉高祖进言:“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用暴力措施对付民众),用刑太极故也。”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A.严刑峻法B.盐铁专卖C.休养生息D.鼓励垦荒7.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推行休养生息。武帝即位后,对匈奴用兵,采取盐铁官营、告缗等一系列政策汲取大量社会财富,解决财政危机,加强中央集权。汉朝对匈奴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和亲政策产生积极效应B.汉代重新实现大一统C.人民渴望和平统一D.国家实力的明显增强8.辛弃疾所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有一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指曹操)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下列关于“曹”的说法正确的是()A.官渡之战中歼灭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B.赤壁之战中打败孙刘联军C.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D.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国9.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下面哪一幅图能直观的反映三国鼎立的形势()ABCD10.《宋书》载:“(南朝)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反映出()A.北方长期战乱社会动荡B.黄河流域是全国经济重心C.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D.南北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1.下表可用于说明当时()产业南朝时期扬州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取得进步,劳动力数量增加,大量兴修水利和围垦湖田手工业造纸业、炼钢业迅速发展;“三吴”地区成为青瓷主要产地商业内河和海外贸易得到发展,城市商品经济日渐繁荣A.劳作方式发生变化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12.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林则徐请人翻译了《各国律例》,了解外国对走私与偷渡的处理办法,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由此可见林则徐的做法()A.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B.丰富了中国法学内容C.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D.打击了国际贩毒集团13.从甲午战争之后,“奋起救亡”的口号,就成了唤起民族觉悟、正视国势艰险、提高民族凝聚力的号角。这说明甲午战争()A.促进经济发展B.激发民族意识C.催生洋务运动D.引发五四运动14.下图是20世纪著名漫画家何剑士的漫画《小磨香油》。漫画将清政府比作石磨,将人民比作芝麻,同时一个清朝官员正在把芝麻往石磨里倒,另外两个官员正在用力推动石磨,而榨出的香油流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该漫画反映了()A.清朝顽固派拒绝接受西方新技术B.清朝统治者榨取人民的血汗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中国香油榨制技术源远流长15.关于中国同盟会,史学界第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将“它与那种以地域性、封建性、松散性为特征的会党区别开来,成为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比较完全意义上的统一的政党”。第三种观点将它的成立作为“革命力量进一步集结的最重要标志”。这说明()A.历史事件难以客观评价B.不同的历史研究丰富历史认识C.时代变迁不会影响历史结论D.所有历史解释都是正确的16.某同学要在“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展板上增加一幅图片,最恰当的是()A.B.C.D.17.历史学家金冲及评价辛亥革命时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去想以前不敢想的问题,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这旨在强调辛亥革命()A.促使国人思想观念的转变B.促进近代生活习俗的变迁C.推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D.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18.这是一条与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条道路代表了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引领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这条道路”指的是()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农村包围城市C.枪杆子里面出政权D.以城市为中心19.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此报道描述的战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重大胜利C.打破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迷梦D.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20.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A.争取国内民主和平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C.合作创办黄埔军校D.商讨新中国成立事宜21.重庆谈判达成的《双十协定》中只规定了“双方同意各地应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下而上的普选”,关于解放区政权的地位问题,始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只是记录了双方在谈判中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这说明重庆谈判()A.满足了国内和平与民主的愿望B.实现了权力分配的妥协C.并未解决国共两党的根本分歧D.推动了社会政治的改造22.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政府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这说明()A.当时社会等级森严,不可逾越B.民国政府提倡人人平等、互相尊重C.民国政府不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D.传统礼仪繁琐,需要简化革新23.有学者指出:“研读英国的政治发展史可以发现,其法治文明是如此久远,在1688年之前,英国已经为其宪政完成了必要的铺垫。”下列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A.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权神授”理论B.议会向国王呈递《权利请愿书》C.英格兰颁布《大宪章》D.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24.商务印书馆元勋张元济曾与夏瑞芳相约“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试图通过振兴教育来振兴国家和民族,使商务印书馆成为一个自觉的、以文化教育救国为明确目的的出版机构。这表明,商务印书馆()A.是近代中国最权威的出版机构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基础D.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25.12世纪,欧洲封建贵族的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金钱已经开始腐蚀领主与封臣的关系,贵族与国王对封臣的依赖越来越少,对商队和领薪官员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A.欧洲城市经济的发展B.西欧各国王权的加强C.封君封臣制度的解体D.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26.1958年,美国出台关于开发利用外太空的政策文件,把超越苏联,争夺“第一”作为在外太空领域的明确发展目标,“确立在这一领域公认的领导地位”。这反映了()A.苏联工业化建设成效显著B.战时同盟开始破裂C.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D.美苏冷战不断加剧27.20世纪20年代,“先享受,后付款”几乎成了美国所有广告的通用口号。1925年分期付款的零售商品总额达48.75亿美元,并在以后各年中继续增加,直至货物的15%都以分期付款方式售出。新型消费理论()A.奠定了美国经济繁荣的基础B.导致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C.促进企业大力革新生产技术D.给经济的健康运行埋下隐患28.下面是1649年1月20日英国下议院组建的特别法庭审判国王查理一世的庭辩节录片段。据此可知,国王与法官之间观念的冲突在于()国王:记住,我是你们法定的国王,你们审判国王是多么大的罪恶啊。上帝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审判官……法官:法庭现在以英国人民的名义要你答复,是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的。国王:英国不是选举制王国。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我名正言顺地代表我的国家的人民的自由。法官: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国王的即位宣誓就意味着契约的开始履行。A.世袭王权与分权制衡B.世袭王权与直接民主C.君权神授与王在法下D.君主立宪与王权至上29.巴黎和会操纵者之一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德国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欧洲列强间矛盾未根本解决B.巴黎和会维持了欧洲长久和平C.德国受严惩成为二战的导火线D.战后的凡尔赛体系没有任何作用30.20世纪50年代,厨房、空间及核技术领域都沦为了超级大国竞争的主要场所。厨房充当了“联结国家、市场与家庭技术政治的节点”,在众多博览会上被美国政府视为技术进步和消费社会富足的象征。由此折射出当时的国际形势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冷战状态C.世界殖民体系已彻底崩溃D.世界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二、非选择题(40分)3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回眸中国古代政治文明,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历史发展演进之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1)材料一中的“公”和“家”分别指的是什么制度?(1分)并分析二者的选拔方式有何不同?(1分)材料二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周代贵族等级分为①②③④。(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1分)该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材料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什么内容?(2分)材料三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政治上出现了什么局面?(2分)这一局面的出现对社会有何利弊?(2分)材料四《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4)请指出材料四中变法的名称?(1分)变法中承认土地私有的内容是哪一点?(1分)该变法起到了怎样积极的影响?(3分)3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是波澜壮阔的历史。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会议上提出了中共的最低纲领。纲领表明,中国人民当前的奋斗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摘编自陈廷湘主编《中国现代史》材料二时期中共的革命史实①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参加北伐战争、领导工农运动②举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③抗日战争时期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流砥柱④解放战争时期积极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和平与民主,领导解放战争材料三毛泽建(1905—1929)是毛泽东的堂妹,她是毛泽东一家为中国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第一位烈士。在白色恐怖笼罩下,1928年5月初,毛泽建和丈夫陈芬双双被捕,陈芬被残忍杀害,身怀六甲的毛泽建被红军救出。为了不影响红军行军,即将临产的毛泽建选择了隐藏在一位孤苦老婆婆家中。但孩子出生的哭声惊动了正在搜查的敌人,毛泽建再次被捕。1929年8月20日,坚决不供出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毛泽建被残忍杀害。——改编自刘小梅《衡山朱凤—毛泽建》(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最低纲领中指出的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2分)(2)根据材料二,请你为②时期起一个主题。并结合表格中的史实,简述中共为实现最低纲领做出的努力。(6分)(3)阅读材料三,谈谈你的感受。面对险境,毛泽建没有屈服;面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没有屈服。请用史实加以说明。(4分)33.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挚领,研读目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全球通史》有关目录(部分)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第十章科学革命—1914年第十一章工业革命第十二章政治革命第十三章俄国第十四章中东第十五章印度第十六章中国和日本第十七章非洲第十八章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节选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一书的目录(部分)第四章(近)现代一、更新:现代西方是怎么来的?二、翻转:文艺复兴只是文艺?三、裂教:宗教改革有没有摧毁基督教?四、扩张:大航海只有血与火?五、宪章:自由和强国何以兼容?六、蜕变:英国凭什么成了世界第一?七、生意:荷兰为什么输给了英国?八、假象:太阳王路易十四真的风光无限?九、启蒙:什么是经典的现代性?十、革命:天地从此焕然一新了吗?十一、独立:美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十二、扩展:美国凭什么成为世界霸主?(1)材料一中目录反映的“西方据优势地位”的原因是什么?请列举相应的史实各一例。(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标题自拟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简要论述。(8分)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冲刺历史卷(十三)测试试题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CBDCDA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BCBDABC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BCDADDCAB1.【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是历史遗存,属于第一手史料,最能支持这一结论,故选B项;《韩非子》《山海经》和“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均是第二手史料,排除A项、C项、D项。2.【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属于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故选C项;西汉发明造纸术,在东汉时期由蔡伦改进,时间不符,排除A项;磨制石器的推广是在新石器时代,时间不符,排除B项;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不属于精神文明的表征,排除D项。3.【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获得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必须深入他们生活的地区,发现他们留下的蛛丝马迹,最好的方式是考古发现,以获取一手实物史料,故选C项;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当时尚未产生神话传说,神话传说真实性需要考古印证,不属于一手史料,排除A项;史书记载出现于文字出现后,远古人类生活时期尚未出现文字,排除B项;学者推断的结论属于二手史料,不能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排除D项。4.【答案】B【解析】据题意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的内容规定,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这就使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被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故选B项;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改革户籍,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与封建制度的确立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5.【答案】D【解析】从材料表格可以看到,分封制与郡县制相比,传承方式从世袭到朝廷任免;地方权力从有封地、征收赋税到无封地,收入来自朝廷俸禄;与中央关系从具有较大独立性到绝对服从中央管理,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趋势加强,故选D项;传承方式从世袭到朝廷任免,没有变化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不是越来越大,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能得出君主专制日益强化,排除C项。6.【答案】C【解析】根材料“汉高祖”“秦……举措暴众……用刑太极”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故选C项;秦朝秦始皇、李斯采纳法家的建议“严刑峻法”,而汉初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排除A项;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是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与材料中吸取秦朝暴政的教训无关,且不属于汉初政策,排除B项;鼓励垦荒与材料中吸取秦朝暴政的教训无关,暴政表现是严刑峻法,赋税徭役很重等,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汉初经济萧条,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稳定外部局势,对内休养生息,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汉武帝时期,通过“盐铁官营”等政策增加了财政收入,对匈奴的态度转变为军事打击。因此,汉朝对匈奴政策的转变主要是由于国家实力明显增强,能够支撑朝廷用兵,故选D项;和亲政策产生积极效应就不会转而对匈奴用兵,这一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汉代重新实现大一统,为了从军事上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北击匈奴,但不是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汉武帝北击匈奴是暴力方式,不是和平方式,与和平统一无关,排除C项。8.【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曹(指曹操)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指的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中的三个主要代表,曹操、刘备和孙权,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歼灭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故选A项;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败于孙刘联军,不是获胜,排除B项;派卫温到达夷洲的是孙权,与曹操无关,排除C项;曹操之子曹丕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国,与曹操无关,排除D项。9.【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次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洛阳在中国北方地区,成都在西南地区,建业在东南地区,D项的位置符合史实,故选D项;A项、B项、C项与实际不符,排除A项、B项、C项。10.【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古文大意为荆州在南方非常富有,扬州是吴地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的地区,这体现了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景象,说明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故选C项;题干未反映北方长期战乱社会动荡,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南方地区经济发展,未提及黄河流域是全国经济重心,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南方地区经济发展,未涉及南北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排除D项。11.【答案】D【解析】据表格“南朝时期扬州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信息可知,南朝时期扬州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发展,反映了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故选D项;材料仅说明当时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取得进步,并未具体说明劳作方式的变化,排除A项;中国古代政府一直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时期并未松动,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在宋代,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12.【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可知,林则徐为禁止鸦片寻找了“国际法律依据”,了解了外国做法,使查禁鸦片有理有据,说明林则徐在处置鸦片问题上考虑到了对外交涉的特殊性,适应了对外交涉的需要,故选A项;材料没有提到林则徐的做法被中国法学所吸收,不能反映丰富中国法学内容,排除B项;查禁鸦片与维护领土主权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打击国际贩毒集团,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所以有识之士才提出了“奋起救亡”的口号,目的是唤醒民族觉悟,激发民族意识,挽救民族危亡,故选B项;《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巨额赔款不利于经济发展,排除A项;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C项;引发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清政府压榨中国人民,却满足外国侵略者的利益,说明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C项;题目不能反映清朝拒绝接受西方新技术,漫画中没有涉及西方新技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不仅体现了清朝统治者榨取人民的血汗,更强调“榨出的香油流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说明清政府压榨人民是为了满足列强的利益,排除B项;题目中的漫画是讽刺清政府的反动,而不是强调中国香油榨制技术源远流长,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同盟会的认知有三种不同观点,说明不同历史研究丰富了历史认识,故选B项;材料中的三种观点都有合理性,且较为客观合理,“历史事件难以客观评价”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题干三种观点不能体现历史结论受时代变迁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所有历史解释都是正确的说法太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1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要求,结合所学可知,1905年创办的《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民报》以宣扬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为主,故选D项;《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主要反映农民阶级的要求,有反封建性,不具有民主性,排除A项;《时务报》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主要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国闻报》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创办,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材料强调的是民主革命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去想以前不敢想的问题,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材料强调了辛亥革命对思想观念的影响,推动了思想解放,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生活习俗的变迁,排除B项;材料强调辛亥革命对思想观念的影响,不是强调对教育的推动作用,排除C项;辛革命虽然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但是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18.【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可知,这条道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选B项;革命统一战线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建立的,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与题目中“大革命失败以后”不符,排除A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指用武装斗争方式夺取政权,不是道路,排除C项;题目说明“这条道路”与“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完全不同”,排除D项。19.【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1937年11月”“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可知此报道描述的战役是1937年8月至11月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发生的的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故选C项;淞沪会战是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与提高中共和八路军的威望无关,排除A项;淞沪会战以上海沦陷而告终,并不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排除B项;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20.【答案】A【解析】据材料“《忆重庆谈判》……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并结合所学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可知,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故选A项;重庆谈判开始于1945年8月末,当时日本天皇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不符合史实,全民族共同抗日开始于1937年,排除B项;黄埔军校创办于1924年,与重庆谈判时间不符,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毛泽东赴重庆参加重庆谈判是为了和平建国,不是商讨新中国成立事宜,排除D项。21.【答案】C【解析】据材料“重庆谈判”“关于解放区政权的地位问题,始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可知,重庆谈判并未解决国共两党的根本分歧,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1946年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挑起来内战,并没有满足国内和平与民主的愿望,排除A项;据材料“关于解放区政权的地位问题,始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可知,并没有实现权力分配的实质结果,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1946年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挑起来内战,没有推动社会政治的改造,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2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政府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并结合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体现出提倡人人平等、互相尊重新风尚,故选B项;题干体现了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政府提倡人人平等、互相尊重的新风尚,“当时社会等级森严,不可逾越”与当时史实不符,排除A项;题干体现了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政府提倡人人平等、互相尊重的新风尚,与“民国政府不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无关,排除C项;题干体现了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政府提倡人人平等、互相尊重的新风尚,与“传统礼仪繁琐,需要简化革新”无关,排除D项。23.【答案】C【解析】据材料“其法治文明是如此久远”“在1688年之前,英国已经为其宪政完成了必要的铺垫”并结合所学可知,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故选C项;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是渴望王权专断,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议会向国王呈递《权利请愿书》,发生在1628年,远在《大宪章》之后,不符合材料“其法治文明是如此久远”,且国王没有真正接受,排除B项;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与英国的宪政相违背,排除D项。24.【答案】D【解析】据材料“以文化教育救国为明确目的”可知,商务印书馆的目的是文化教育救国,其有助于推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主要涉及商务印书馆发挥的作用,与其具体的历史地位无关,排除A项;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与“民族工业”无关,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基础,不是商务印书馆,排除C项。2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12世纪”“贵族与国王”“对商队和领薪官员的依赖越来越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的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市民取得城市的自治权,市民阶级用金钱支持国王,后来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2—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或自治城市,材料强调的是欧洲城市经济的发展,未体现西欧各国王权的加强,排除B项;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解体开始于15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国王通过颁发“特许状”,让许多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成为了自由或自治城市,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排除D项。2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58年”“把超越苏联,争夺‘第一’作为在外太空领域的明确发展目标”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对峙,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开展冷战,因此材料反映了美苏冷战不断加剧,故选D项;材料强调美国加快发展太空领域行业,没有体现苏联工业化建设成效显著,排除A项;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2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20年代,美国“先享受,后付款”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增长迅速,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企业不断扩大生产,最终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给经济的健康运行埋下隐患,故选D项;过度的分期付款消费带来的是经济的虚假繁荣,不是奠定了美国经济繁荣的基础,排除A项;导致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的原因是财富分配制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刺激企业盲目扩大生产,与革新生产技术无关,排除C项。28.【答案】C【解析】材料中“我是你们的国王……上帝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审判官”体现了君权神授思想,“是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的……在国王与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体现了人民主权,王在法下的思想,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分权制衡,排除A项;英国不是选举制,不是直接民主,排除B项;王权至上与材料主旨相悖,排除D项。29.【答案】A【解析】据材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德国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可知,巴黎和会暂时缓和了列强间的矛盾,没有解决列强间的矛盾,为二战爆发埋下隐患,故选A项;巴黎和会在协调一战参战战胜国家之间的矛盾上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强权政治的霸道措施,未能从根本上协调好各国的争议,“维持了欧洲长久和平”说法错误,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德国对波兰发动的闪电袭击,排除C项;战后的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地区的统治秩序,“没有任何作用”说法错误,排除D项。30.【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20世纪50年代”“超级大国竞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当时冷战已经开始,世界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斗争,国际形势处于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冷战状态,故选B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二战以后,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但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殖民体系并没有彻底崩溃,排除C项;20世纪50年代世界正处于两极冷战对峙局面,还没有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40分)31.【答案】(15分)(1)公:禅让制,家:世袭制(1分);不同:禅让制:贤德;世袭制:血缘(1分)(2)制度:分封制(1分);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2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1分)(3)局面:王室衰微,诸侯争霸(2分);利: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加快中国统一(任答一点);弊:战争不断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利弊各1分,共2分)(4)名称:商鞅变法(1分);内容: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分);积极影响: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解析】(1)制度:根据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及所学可知,“公”指的是尧舜禹时期实行的禅让制,“家”指的是:启继承了禹的王位,标志着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开启了家天下时代;选拔方式:根据材料一“选贤与能”并结合所学可知,禅让制实际上是“选贤与能”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选拔方式是贤德;而世袭制就是当权者离职后职位自动由自己的儿子或有血缘关系的人继承,选拔方式是血缘。(2)制度: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描述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作用:根据材料“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可知,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政治局面:根据材料三“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及所学可知,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概括为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利弊:“诸侯强并弱”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加快了统一步伐,促进了民族交融。(4)名称:根据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而秦孝公卒……遂灭商君之家”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变法是商鞅变法;内容:根据所学可知,变法中承认土地私有的内容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积极影响:根据所学可知,该变法起到的积极影响是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