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考点2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考点2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考点2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考点2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考点2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与练】(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考点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巩固提升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2国民革命和十年对峙3、4、5、6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7、8、9、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5石家庄月考)中国共产党发起者之一的李达曾说:“‘一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路是肯定的,但是革命以后怎么办,就不知道了。”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作指导C.已思考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D.没明确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解析:A中国共产党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故B项错误;中共“一大”是1921年召开的,在1927年秋收起义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才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故C项错误;从材料信息“我们就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路是肯定的”来看,已经明确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方向,故D项错误;“但是革命以后怎么办,就不知道了”说明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故A项正确。2.(2014南阳一模)1923年中共“三大”指出:“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的责任;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材料主要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A.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B.以组织农民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C.开始走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D.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解析:A材料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对工人农民的宣传组织,相比较以前只重视工人,可以推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从材料看,“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B项错误;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开创的,故C项错误;组织发动农民是中国共产党对国情认识进一步深入的表现,故D项错误。3.1925年,《纽约时报》特派记者警告说:“激进党”(指国民党)决心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据此可知当时国民党“激进”的表现是()A.重新解释民族主义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C.彻底实现民生主义 D.极力破坏国共合作解析:A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可见材料强调的国民党的“激进”主要指“反帝”。结合时间,新三民主义是1924年提出的,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4.对于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讲,为近代民主而抗争,实际上始于()A.鸦片战争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国民大革命解析:D在国民大革命中,农民经中国共产党发动,接受了民主革命的纲领,故其抗争,是真正意义上为民主而抗争,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中农民的抗争是为了反抗外族压迫并不服务于“近代民主”,故A、B两项错误;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能广泛发动群众,故C项错误。5.(2014河南一模)国民党曾经盛赞共产国际和苏联“团结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国家的被压迫人民,领导着他们为摆脱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帝国主义的剥削而进行斗争”。国民党此举意在争取苏联()A.支持国民革命 B.协助收回东北主权C.援助抗日战争 D.制衡美国全球霸权解析:A从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摆脱资产阶级的压迫”等可判断国民党此时采取的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因此应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故A项正确。B、C两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6.(2014湖北联考)国民党方面编撰战史时感叹:“现共军之所谓战斗员,苏区农民,几占十分之七八,彼等皆被伪政府所欺骗利诱,即每人或分有田地,减惑于所谓‘红军眷属优待条例’,故在共军中较为坚决可靠。”此感叹印证了下列哪一著名论断()A.“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B.“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C.“宜将剩勇追穷寇” D.“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解析:A从材料信息看,中国共产党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充分发动群众,人民群众踊跃支持中国共产党。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故选A。7.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某次作战计划中指出“本战区为保持经济重心,巩固首都,并有利于全局之持久作战起见,务就现已形成之包围态势,(对敌)运用优势兵力断绝其联系”在该作战计划指引下国民政府发起了()A.百团大战 B.徐州会战C.太原会战 D.淞沪会战解析: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保持经济重心,巩固首都”,上海为中国经济重心,邻近首都南京,保卫上海成为此次作战关键,故D项正确;A项属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发起的重要战役,故错误;徐州会战发生于南京沦陷后,故B项错误;C项发生于山西战场,与材料所述作战计划不符合,故C项错误。8.(2014湖南二模)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的史料中说:“在治安战期间的某战场,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变化无常。有关敌人准确位置的情报很不可靠,甚至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其中的“某战场”是指()A.中国东北战场 B.中国华北战场C.滇缅战场 D.太平洋战场解析:B据“甚至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可知材料所指为敌后战场,故B项正确。东北战场不存在“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故A项错误;滇缅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属于国外战场,而题干所说为国内战场,故C、D两项错误。9.(2014福州检测)下表是中国政府向美国借款情况的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借款时间借款金额年息1940.102500万美元4%1941.45000万美元1.5%1942.25亿美元0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获得巨额资金B.反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C.贷款是美国对华投资的主要手段D.表明美国扶持蒋介石发动内战解析:B抗日战争期间,我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美国借给中国政府的贷款,也没有流入民族工业,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为了打击共同的敌人日本,美国大力支持中国,1942年2月增加了借款金额并免除了年息,B项正确;此时贷款并非是为了对华投资,C项错误;D项发生在1945年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10.右面漫画《小距离》选自1945年8月《自由画报》。它反映出()A.双方皆缺乏和谈诚意B.共产党做好应对策略C.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D.谈判没取得实质进展解析:B据题干时间可知漫画反映的史实是重庆谈判。重庆谈判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谈的诚意,蒋介石政府却是“假和平、真内战”,缺乏诚意,故A项错误;漫画中蒋介石放出狗,共产党伸出打狗棒,体现了共产党做好了应对的策略,故B项正确;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爆发,故C项错误;谈判有没有取得实质进展,漫画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11.“国民党正规军进入上海前,首先到上海的是属于军统系统的忠义救国军。接下去就是‘鸡鹰满天飞,饿虎就地滚’,前者是指由重庆乘飞机前来的接收大员,后者是指原来潜伏上海而此时公开出面趁火打劫的‘地下工作人员’。上海市民痛心疾首的问道:‘难道这就是天亮了吗?’”这段文字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A.国民革命时期北伐部队进入上海B.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C.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进驻上海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逼近上海解析:C本题关键信息:上海、救国军、由重庆乘飞机前来的接收大员、“地下工作人员”。题干反映的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对上海的“争夺”的现象,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与题干中的时间及历史事件的特点不符合,故均错误。12.(2014成都模拟)谐剧是四川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下面谐剧片段讽刺的是()说命苦,真命苦,遇到中国讲民主。他说:你是民,我是主。我怎样说,你怎样做。是壮丁,去当兵,拿起枪杆给我拼。做买卖,算商界,爱国捐款(注:主要是军费摊派)由我派!……如果你要嚷,(你)就是××党。A.晚清时期的君主专制 B.民国初年的军阀C.国民政府的内战独裁政策 D.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解析:C结合所学可知谐剧片断反映的是国民政府在“民主”的幌子下,实行内战独裁政策,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4安徽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每逢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新中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都摆放高6.18米、宽5.24米的孙中山画像。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浮雕,“武昌起义”与“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渡江战役”等依次排列。这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胸怀和自信。它寓示着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联系,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历史观……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刘新如《辛亥革命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材料二令侵略者想不到的是,这一事件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怒潮,中国人民以此为起点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最终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历经列强蹂躏的中华民族,已经在日本帝国主义鲸吞中国的嚣张野心中彻底觉醒和顽强奋起了!——(2011年)人民日报社论《勿忘国耻共襄复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阶级基础等角度分析“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2)材料二中“这一事件”指的是什么?有何严重后果?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中华民族是如何“彻底觉醒和顽强奋起”的?解析:第(1)问考查了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关系,注意按照题目限定的角度解答。第(2)问从“中国人民以此为起点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等可以分析出这一事件是九一八事变,后果是日本侵占整个东北,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最后一小问实际要求回答的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的史实。答案:(1)①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帝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②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③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基本矛盾更加激化,孕育着一场新的革命高潮;④辛亥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与民族觉醒,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⑤早期共产党人基本上都受过辛亥革命的洗礼和启蒙,后来转变为共产主义者。(2)九一八事变。后果:日本侵占整个东北,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说明: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1937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经过八年艰苦抗战,最终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14.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列强侵略,救亡图存,努力争取中华民族的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国民革命时期反帝运动不断趋于高涨,列强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固守条约特权的立场。南京国民政府利用这一有利形势积极开展改订新约的“修约外交”。1928年7月,中美两国代表经秘密谈判之后,宣布废除中美间的片面协定关税制度。其他国家也陆续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抗战期间,中国对日、意、德法西斯三国宣战,并宣布废止与三国的一切条约。同时还促使美英等国放弃治外法权。1942年10月10日,蒋介石宣布,美、英等国已“表示愿自动撤销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材料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根据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中国)台湾。这是殖民时代强权政治的产物。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收回自己的固有领土,符合人类正义原则,也是有国际法依据的。1943年12月1日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东三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公告》第八条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上述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文件,决定了战后日本将台湾归还中国的事实。——熊志勇、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时间所废除的不平等条款废除的原因1928年1942年(2)我国台湾是如何被日本帝国主义强占的?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决定台湾最终归还中国的各方面因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所废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